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

九江学院刘遵海

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截至2008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共计107所,其余的2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地方高校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入大众化的过程中,江西高校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以培养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一、坚定不移地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一所高校,主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确定,这是指导办学模式定位的基础。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也无不是一种合理的“金字塔式”的分类发展体系,即处在塔尖的主要承担着基础性、原创性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型、理论型人才任务的少部分研究型大学;而基座则是为数众多的教学型普通高校,主要承担着社会各种各样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决定了它的

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九江地区高校与地处省会中心城市南昌的老牌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科研水平、师资力量有较大的差距,不具备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优势,避开与名牌大学的竞争,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是其明智的选择。

从人才市场需求缺口来看,主要集中在应用型人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在未来几年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到2010年,第二产业技术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1220万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深层次看,暴露的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脱节。过去,受“精英”教育理念的支配,高等教育普遍偏向于重视理论型人才的“学术型”教育,而轻视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而轻视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从而造成“学术型”人才的相对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不足的局面。由于历史惯性的原因,面对社会上人才市场需要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状况,处于“象牙塔”的老牌高校缺乏快速回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而作为“草根”的地方高校贴近企业和市场,显然能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于应用型也是根据其生源状况因材施教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生源质量下滑差异较大,而由于“声誉”和“地域”的因素,高质量的生源大都报考

重点高校和地处省会中心城市的高校,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决定了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的培养目标理应有所不同。地方高校招收的学生高考分数低于重点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缺乏生源基础,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因材施教,专注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还是:人才总量不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偏少。2008年全省各类人才230万人,与江西省委构筑人才高地确定的2008年270万人的目标相比,还有40万人的缺口。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0.6%,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占2.3%;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部门,占总量的73.7%。

适应江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目标需要,江西应用型技能人才将有一个比较大的需求。到2015年,全省人才总量将突破310万人,平均每年需求13万人。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将达到90万人,其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5万人左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现在的15万人增加到25万人;技能人才由现在的20万人发展到35万人,其中技师以上人才增加一倍;农村实用人才由现在的30万增加到45万人。所以江西地方高校在面向全国的办学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为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等作出应有贡献;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的数量、类型、层次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服务。

二、坚定不移地将加强实践教学作为地方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地方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而不是普通本科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它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培养方案,而不是以学科为本位。应用型的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相对独立性和模块化,尤其强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而且注重学生在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课程中的亲自操作与仿真“实践性”。实践教学不仅是落实培养“多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造就有创新力的技术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是要精简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应用型教育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基本理论应用能力的训练上,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更多知识。在办学实践中,必须首先摆脱理论体系对实践内容的束缚,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摆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重组实践课程。按照不同的模块、以不同的项目(课程)、按不同的层次安排独立的实践课程,形成由基础性实践、综合性实践、研究创新性实践组成的由基本概念理

解、基本技能训练到工程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再到开发研究能力训练的模块化、项目化、系列化的,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加大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应结合各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新特点,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优化革新,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纵向连贯性和系统性。

二是依托企业,建好实践基地。学校要与研究基地、企业合作,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这方面,德国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他们高校与企业联合,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培养出大批一线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企业作为高等学校的实践基地,协助完成实践教学甚至直接负责学生实际能力的倍养,并帮助学校解决实践教学的师资等方面的困难。由于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企业在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毕业时比较愿意聘用他们。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使专业设置针对性更强,学生在企业实际操作中可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及工作经验,完成了由学校到生产岗位的过渡。

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最为紧迫的是要建设实践指导能力强、工作踏实肯干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1)加大对实践教师的招聘引进,优化结构;(2)鼓励理论教师走出去,到工商企业参加实际工作、项目开发或员工培训工作,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