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自由与过程和谐——从怀特海看马克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7月 Vol.30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8

────────── 收稿日期:2008-03-08

作者简介:但昭明(1978-),男,湖北天门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过程哲学。 - 53 -

✧哲学经济学研究✧

劳动、自由与过程和谐

——从怀特海看马克思

但昭明

(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从平面、静态的结构层面来理解和谐,往往流于在知识论层面维系人、自然、社会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平衡,它极易演变成一种观念上的权谋之术,从而遮蔽了和谐本身所应具有的生存论的底蕴。从怀特海过程思想出发,结合马克思对劳动、自由等概念的理解,可以实现一种从结构和谐到过程和谐的视角转换,如此一来,和谐就意味在冒险、创造、激情中造就具有强烈经验值的自我实现。

关键词:过程和谐;劳动;自由;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B0-0; B56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4-0053-04

Labor, Freedom and Process Harmony

——View Marx from Whitehead

DAN Zhao-m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Understandings of harmony on the horizontal and stoical level always cline to keep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s among human being, nature, society.on the cognitive aspect. It is easily reduced into a trick of weight on ideas, therefore, blinds the existent foundation that harmony itself should contain. From Whitehead’s process thought and Marx’s comprehension towards labor and freedom, a shift of perspective from structure harmony to process harmony can be achieved. Therefore, harmony will mean self-actualization that contains intense experience value with adventure, creation and enthusiasm.

Key words: process harmony; labor; freedom; self-actualization

对于和谐的探讨是学术界近几年来热衷的一个话题,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的学者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却仍局限于从一种横向的结构层面来探讨,因之,和谐便成为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如此处理方式,自有其合理之处,但于实践经验之中理解开来,总觉得有隔靴搔痒之嫌,不过是周旋于表层现象,而未曾深入于经验的幽深之处。其实马克思的和谐思想蕴涵着丰富的过程思想及历史感悟,其关键是对和谐本身内涵的理解,而这又涉及到对劳动、自由等概念做出一种融通的理解。笔者在此,试图通过怀特海过程哲学,挖掘出和谐本身所应当具有的鲜活的一面。

一、从结构和谐到过程和谐

怀特海的伟大之处在于以一种彻底的“赫拉克利特之流”描叙了宇宙图景,实现了从实体到过程的本体论转向,虽然在此之前,黑格尔就有过“真理即是全体”、“实体即是主体”的著名论断,但正如海德格尔所批判的:“如果黑格尔把时间称为‘被直观的变易’,那么生与灭在时间中就都不具有优先地位”[1](P487)。但在怀特海看来,

“有时间是因为有发生的东西,离开发生的东西就什么也没有”[2](P63)。因此,“发生”在怀特海宇宙论建构中始终具有本源的地位:“一个现实实有(事件)是如何生成的,这决定了该现实实有是什么;因此,对一个现实实有的两种描述并非是相互独

第30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

- 54 -

立的。它的‘存在’(Being )是由它的‘生成’(becoming )构成的。这便是‘过程原理’。”[3](P23)从这样一种宇宙观出发,怀特海将“现实实有(actual entity )”作为世界籍以构成的终极的现实事物来取代传统哲学中的“实体”概念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怪了。

现实实有不是“实体”而是“事件”(event ),是“经验的点滴”。西方传统哲学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所形成的实体世界观,在怀特海看来,犯了“误置具体性谬误”(the 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 ),即将抽象性当作了具体性,顾名思义,也就是具体性被放错了地方。“误置具体性谬误”的典型表现就是牛顿物理学中的“简单位置观念”:“在时间中可以说‘在这一点’,在空间中也可以说‘在这一点’,在时-空中同样可以说‘在这一点’,其意义完全肯定,不需要参照时-空中其他区域作解释。”[4](P72)这样一种解释自然的方式实质上是将无长短的瞬间自然状态一段一段加以连接,其结果不过是一副枯死的自然骨架,“活的自然”从中溜走了。如此思维方式对于解释经验之流的前件与后件之间的合理过渡产生了困难,休莫对因果关系的困惑正源出于此。所以,怀特海认为,每一份经验材料都必须在全部的具体经验里去认识,作为“经验的点滴”,事件并非一种封闭的实体性存在,相反,事件存在于所有地点与时间内,环境一直渗入了事件的根本特性之中。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非一种认识层面的抽象,而是一种具体的实在过程。于是,如何从一种发生学的角度分析现实实有的生成过程就成为怀特海超越传统哲学的关键,在此,怀特海引入或者说发明了一个新的概念:“摄入(prehension )”。

怀特海认为,宇宙是一个大的机体,其中,所有现实实有都是相关的,“现实实有相互关涉,其原因是他们摄入……直接现实经验的那些终极事实就是现实实有、摄入、以及联系。相对于我们的经验来说,其余的都是派生的抽象物”[3](P20)。如此看来,一个现实实有成为经验主体的活动就是怀特海所谓的摄入,它不是某个既定主体所派生的认识活动,相反,它是形成一个经验主体的生成活动本身,这样一种生成活动正是无灵魂的客体碎片之间的相互摄入,它指向作为目的的主体的生成,而不是从某个自为的主体出发。所以摄入不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而是实在论或者说本体论的范畴。近代哲学史上对主体性的张扬恰恰是预设了认识主体的先天存在而遗忘了其生成的历史,以笛卡儿的“我思”以及洛克的“观念”为代表,都依托于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的感观知觉经验来连接现象与实在,导致一种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双实体本体论:“执意将感觉论的知觉作为一切经验活动的基础来依赖。其结果是,武断地将‘精神’从‘自然’中分

离出来。”

[5](P209-210)

但怀特海的摄入是一个中性概念,一个具有认知能力的人当然可以摄入,但一个细胞,一块石头也同样可以摄入,并不意味着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的专利。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人何以作为人而存在?即是说,人的经验活动,相对于其它现实实有,超越性表现在何处?

怀特海认为,在感观知觉所呈现的直接表象之下,还存在着一种“因果效应”知觉模式:“我们经验中的一部分(直接表象)是便利的,在意识中是明确的,而且也能够随心所欲地复制。另一类经验(因果效应),无论何等执着,却是模糊而飘忽的,不可驾驭的。”[6](P43)如此说来,直接表象构成了意识的“前景”(foreground ),而因果效应则成为现实实有过程之中的“背景”,它不为感观知觉所感知,但却又的的确确存在。只有较高级动物的经验活动才能从“模糊而飘忽的,不可驾驭的”因果效应背景之中提炼出直接表象,或者说,直接表象是对因果效应背景的一种简化与抽象,人的经验活动之超越性表现为其具有最强的简化与抽象能力。当存在主义、现象学运动热衷于这种现象的还原之时,怀特海却对此予以应有的肯定与强调,在他看来,这种直接表象的形成,正是从客体到主体的生成(在此意义上,怀特海声称他的机体哲学实现了康德哲学的倒转),是经验的冒险与生命价值的冲动,是和谐的应有之义:“和谐之强烈且深刻的经验基础在于一种持久个体具有前景的现象。这些持久个体自身具有一种主观调子的力量,以及一个提供必要联系的背景。”[5](P281)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个体”并非客体意义上的单一实体,个体性的生成意味着主体目的的觉醒,它在因果效应的背景之中渗透进了自身的理智与审美,使之不至于成为一种对摄入材料的单纯继承和顺应。所以,在因果效应模式中,只存在一种低级的和谐:“平淡、模糊,轮廓和目的都不突出……它缺乏任何能够激发深沉感觉的强烈、兴奋的成分。”[5](P280)

可见,怀特海对和谐的思考,其落脚点是现象的形成过程本身,在此过程中,由于主观形式的介入,使得从摄入材料的混沌状态中开显出主体目的性,直至达成现实实有之自身的“满足(satisfaction )”,这便是个体性的生成。但由于近代哲学只是从一种客体意义上关注于现象本身,和谐便成为一种性质与关系范畴,而没有从本体上挖掘出和谐所具有的生成性之内涵。所以怀特海强调:“历史上关于和谐学说的诸多探讨忽略了个体性问题,我认为这是最大的缺陷,的确,在近代,由于关于知觉的感觉论学说占了统治地位,描叙重要经验特征的现代和谐观点已经下降到最低点。这一感觉论学说仅仅注意到在相对缺乏高级意义客体的经验中的那种性质上的和谐。”[5](P279-280)概而言之,传统哲学关注的和谐是一种共时性的现象,而怀特海关注的和谐是一种历时性的生命。

返观当前学术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探讨,基本上都是在直观的结构模式上做文章,即是说,社会成为一幅可以用来摆弄的共时性的现象,所要做的就是设计好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于是,一系列相对的范畴浮现出来,诸如人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