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指导-附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专程回了一次哈尔滨,在天鹅雕塑旁照 了一张像,彩色的。按照那页发黄的小纸 片上的地址,给那位铭记在我心中的大姐 写了一封信,信中夹着照片。 • 信退回来了。信封上,粗硬的圆珠笔字 写的是——“查无此人”。 • 她哪里去了? • 想到有那么多我的同龄人“消失”在十 年动乱之中了,我的心便不由得悲哀起来。 • [注]①“大串联”:文化大革命中以“革 命”的名义天南地北地联系。②“黑五 类”:文化大革命中,父辈或祖辈乃至曾
• 我失望到顶点,哭了。
• 她劝慰我:“你应该听从你父亲的话,别叫 他替你担心。乐山正武斗,乱极了!”
• 我这时才发现,她戴的不是“源自卫兵”袖章, 是黑纱。• 我说:“怎么回去呢?我只剩几毛钱了!” 虽然乘火车是免费的,可千里迢迢,身上总需 要带点钱啊!
•
• 她沉吟片刻,一只手缓缓地伸进衣兜,掏出5 元钱来,惭愧地说:“我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黑五类’②。我父亲刚去世,每月只给我9 元生活费,就剩这5元钱了,你收下吧!”她 将钱塞在我手里,拿起笤帚,打扫厕所去了。
如,某考生在《母亲陪我长大》一文中,选择了“童年 锻炼”、“恋爱风波”、“考前放松”充满生活气息的 情节,让我们看到“母亲”对子女的信赖和良好的家教 方法。小作者在行文中,以“锻炼”、“信赖”、“减 压”三个小标题展开文章,不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而 且条理清晰地把主要内容显示出来了,能达到吸引读者 的目的。评分时,这样的文章往往比同类文章高3~4分。
首先,要写清楚一件事,就
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得完整、
明白、清晰。
1、 时间顺序
顺叙 倒叙
插叙
2、空间顺序 3、时、空结合
其次,要写清楚一件事,必须根 据中心意思表达的需要和对事物的认 识过程,恰当地安排材料,有详有略, 有主有次,而不要平铺直叙,平均使 用力量。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事 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叙事 性文章的基本要素。要写清楚一件事, 必须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 不写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读者就无法了解文章所叙写的内容, 所表现的中心。
就像做某种学科题目的行文结构。可以如语文政治学 科的问答式,可以如代数学科的求解式,可以如几何 学科的证明式,等等。如,一考生在以“少年愁”为 题一文中,通过自己在假期中的几道耐人寻味题目的 讲解,展露了当代少年在应试教育下的无奈。
你专心听讲的样子最美
BUBIANBANYUWENKEJIANPPT
——题记
开头的“题记”提纲挈领,点明中心,再加上两个代表性的事例, 以及挥洒自如的语言,这篇文章得到了59+2分的高分。
正文前的“题记”也可换为“前记”。或在正文后添加“后记” 可起同样的作用。
㈢ 文学剧本式。
将作文写成剧本,不失为一种结构文章的好形式。某地 中考要求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其中一考生采 用独幕话剧的形式,通过四个具体场景的描述:善良巧 遇金钱——善良巧遇地位——善良巧遇权利——善良巧遇 时光老人,深刻地揭示了“人们需要善良,善良是人世 间最宝贵的东西”这一主题。不仅立意深远,而且构思 独特,令人拍案叫绝。
镜头组合式作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过渡语;有利于集中 笔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从而使文章主题集中,节奏明 快。
㈤ 段落排比式。
一篇文章中有三个以上的段落形成排比,排比段之间是 并列关系或者是递进关系。这样的文章气势磅礴,有利 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如,某考生在《生活好比一杯……》一文中,以“生活的 杯中总是装着辛勤的汗水”、“生活的杯中总是装着晶 莹的泪滴”、“生活的杯中总是飘散出浓浓的奶香”各 为第一句,构思了三个排比段,多角度落笔,抒发了对 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该文获得38分(总分40分)。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宋帆
㈥ 应用文体式。
中考作文若能巧妙借用日记、书信、倡议书、合同等应 用文体,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如,某考生在以“信任”为话题的作文中,采用了日记 体的形式,通过母亲和女儿的几篇日记,展示了事情发 展的全过程,表现了“信任在长辈和小辈之间的重要性” 这一主题。该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㈦ 解答题目式。
• 高烧初退那天,我睁眼看到一张忧郁而文 秀的姑娘的脸。她正俯视我。我知道,她就 是在我病中服侍我的人。又见她戴着“红卫 兵”袖章,愈觉得她可亲。
• 我说:“谢谢你,大姐。”看去她比我大 二三岁。
• 一丝悱然的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她脸上。
• 她问:“你为什么一个人从大北方串联到 大南方来呀?”
• 我告诉她,我并不想到这里来和什么人串 联。我父亲在乐山工作,我几年没见他的面 了,想他!我委托她替我给父亲拍一封电报, 要父亲来接我。
(4) 安排详略
自主作文
拟稿誊抄
要求:条理清晰, 情节生动, 书写工整。
作文形式创新七招
考试中,数以万计的考生同时面对同一作文题, 在选材、立意上难免有“撞车”现象。倘若我 们能在作文形式上开动脑筋,让自己的作文形 式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我们的作文 就可能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㈠ 分列标题式。
八年级上作文指导
BUBIANBANYUWENKEJIANPPT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10月6日星期二
参考教案
同步教案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点此下载
口头训练
以“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为 话题,说一段话。
要求: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训练目标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记叙事情 过程的基本方法。
训练重点
掌握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 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
共同探讨
1、为什么要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2、怎样才能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㈣ 镜头组合式。
蒙太奇是法语建筑上的术语,意思是装配、构成。把它借 用到电影电视上,就是把不同的镜头,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 地组接在一起。中考作文也可借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 组合、画面切换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涵。
如,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其中一学生采用了 这一方法,他将“解剖青蛙”,“酸、碱、盐实验”,“验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个镜头组合到一起,阐述了从生物、 化学、物理实验中获得的生命的感悟。
名作欣赏
赏读梁晓声的《丢失的香柚》
“大串联”①时期,我从哈尔滨到了成都,住 气象学校,那一年我才17岁,头一次孤独离家远行, 全凭“红卫兵”袖章做“护身符”。
我第二天病倒了。接连多日,合衣裹着一床破棉 絮,蜷在铺了一张席子的水泥地的一角发高烧。 隔日,我能挣扎着起身了,她又来看望我,交 给了我父亲的回电——写着“速回哈”三个字。
㈡ 附加题记式。
就是在正文前先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蕴涵哲理的话,或展示主 体内容,或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让阅卷老师从中 透视到作品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搏,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 如,某考生在《“鼓励”自传》一文中精选了一中一外两个典 型事例阐述了鼓励的作用。作者在正文前加了这样的一段话:
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桨,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 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
训练文题
以“ 里的新鲜事”为话题,写一篇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 不一般化的地方。
②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
审题
选材范围:“
”
主题: “新鲜事” ( 事情要非同
一般有意义、有价值,自己从中或得到乐
趣,或得到锻炼,或受到启发教育。)
体裁:记叙文。
构思
(1)确定记叙顺序 (2)设计文章结构 (3)拟写提纲
纸,认认真真给我写下了一个地址,交给我时, 她说:“你们哈尔滨不是有座天鹅雕塑吗?你在 它前边照张像寄给我,好吗?” • 我默默点了一下头。我走出很远,转身看, 见她仍呆呆地站在那里,目送着我。 • 路途中缺水,我嘴唇干裂了,却舍不得吃那
• 着血。 • 我不愿让她知道天鹅雕塑砸毁了,就没
给她写信…… • 去年,听说哈尔滨的天鹅雕塑又复雕了,
• 我第二天临行时,她又来送我。走到气象学 校大门口,她站住了,低声说:“我只能送你到 这儿,他们不许我迈出大门。”她从书包里掏出 一个柚子给了我:“路上带着,顶一壶水。” 空气里弥漫着柚香。我说:“大姐,你给我留个 通信地址吧!”
• 她注视了我一会儿,低声问:“你会给我写 信吗?”
• 我说:“会的!” • 她那么高兴,便从她的小笔记本上扯下一页
• 我失望到顶点,哭了。
• 她劝慰我:“你应该听从你父亲的话,别叫 他替你担心。乐山正武斗,乱极了!”
• 我这时才发现,她戴的不是“源自卫兵”袖章, 是黑纱。• 我说:“怎么回去呢?我只剩几毛钱了!” 虽然乘火车是免费的,可千里迢迢,身上总需 要带点钱啊!
•
• 她沉吟片刻,一只手缓缓地伸进衣兜,掏出5 元钱来,惭愧地说:“我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黑五类’②。我父亲刚去世,每月只给我9 元生活费,就剩这5元钱了,你收下吧!”她 将钱塞在我手里,拿起笤帚,打扫厕所去了。
如,某考生在《母亲陪我长大》一文中,选择了“童年 锻炼”、“恋爱风波”、“考前放松”充满生活气息的 情节,让我们看到“母亲”对子女的信赖和良好的家教 方法。小作者在行文中,以“锻炼”、“信赖”、“减 压”三个小标题展开文章,不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而 且条理清晰地把主要内容显示出来了,能达到吸引读者 的目的。评分时,这样的文章往往比同类文章高3~4分。
首先,要写清楚一件事,就
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得完整、
明白、清晰。
1、 时间顺序
顺叙 倒叙
插叙
2、空间顺序 3、时、空结合
其次,要写清楚一件事,必须根 据中心意思表达的需要和对事物的认 识过程,恰当地安排材料,有详有略, 有主有次,而不要平铺直叙,平均使 用力量。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事 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叙事 性文章的基本要素。要写清楚一件事, 必须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 不写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读者就无法了解文章所叙写的内容, 所表现的中心。
就像做某种学科题目的行文结构。可以如语文政治学 科的问答式,可以如代数学科的求解式,可以如几何 学科的证明式,等等。如,一考生在以“少年愁”为 题一文中,通过自己在假期中的几道耐人寻味题目的 讲解,展露了当代少年在应试教育下的无奈。
你专心听讲的样子最美
BUBIANBANYUWENKEJIANPPT
——题记
开头的“题记”提纲挈领,点明中心,再加上两个代表性的事例, 以及挥洒自如的语言,这篇文章得到了59+2分的高分。
正文前的“题记”也可换为“前记”。或在正文后添加“后记” 可起同样的作用。
㈢ 文学剧本式。
将作文写成剧本,不失为一种结构文章的好形式。某地 中考要求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其中一考生采 用独幕话剧的形式,通过四个具体场景的描述:善良巧 遇金钱——善良巧遇地位——善良巧遇权利——善良巧遇 时光老人,深刻地揭示了“人们需要善良,善良是人世 间最宝贵的东西”这一主题。不仅立意深远,而且构思 独特,令人拍案叫绝。
镜头组合式作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过渡语;有利于集中 笔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从而使文章主题集中,节奏明 快。
㈤ 段落排比式。
一篇文章中有三个以上的段落形成排比,排比段之间是 并列关系或者是递进关系。这样的文章气势磅礴,有利 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如,某考生在《生活好比一杯……》一文中,以“生活的 杯中总是装着辛勤的汗水”、“生活的杯中总是装着晶 莹的泪滴”、“生活的杯中总是飘散出浓浓的奶香”各 为第一句,构思了三个排比段,多角度落笔,抒发了对 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该文获得38分(总分40分)。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宋帆
㈥ 应用文体式。
中考作文若能巧妙借用日记、书信、倡议书、合同等应 用文体,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如,某考生在以“信任”为话题的作文中,采用了日记 体的形式,通过母亲和女儿的几篇日记,展示了事情发 展的全过程,表现了“信任在长辈和小辈之间的重要性” 这一主题。该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㈦ 解答题目式。
• 高烧初退那天,我睁眼看到一张忧郁而文 秀的姑娘的脸。她正俯视我。我知道,她就 是在我病中服侍我的人。又见她戴着“红卫 兵”袖章,愈觉得她可亲。
• 我说:“谢谢你,大姐。”看去她比我大 二三岁。
• 一丝悱然的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她脸上。
• 她问:“你为什么一个人从大北方串联到 大南方来呀?”
• 我告诉她,我并不想到这里来和什么人串 联。我父亲在乐山工作,我几年没见他的面 了,想他!我委托她替我给父亲拍一封电报, 要父亲来接我。
(4) 安排详略
自主作文
拟稿誊抄
要求:条理清晰, 情节生动, 书写工整。
作文形式创新七招
考试中,数以万计的考生同时面对同一作文题, 在选材、立意上难免有“撞车”现象。倘若我 们能在作文形式上开动脑筋,让自己的作文形 式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我们的作文 就可能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㈠ 分列标题式。
八年级上作文指导
BUBIANBANYUWENKEJIANPPT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10月6日星期二
参考教案
同步教案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点此下载
口头训练
以“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为 话题,说一段话。
要求: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训练目标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记叙事情 过程的基本方法。
训练重点
掌握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 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
共同探讨
1、为什么要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2、怎样才能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㈣ 镜头组合式。
蒙太奇是法语建筑上的术语,意思是装配、构成。把它借 用到电影电视上,就是把不同的镜头,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 地组接在一起。中考作文也可借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 组合、画面切换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涵。
如,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其中一学生采用了 这一方法,他将“解剖青蛙”,“酸、碱、盐实验”,“验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个镜头组合到一起,阐述了从生物、 化学、物理实验中获得的生命的感悟。
名作欣赏
赏读梁晓声的《丢失的香柚》
“大串联”①时期,我从哈尔滨到了成都,住 气象学校,那一年我才17岁,头一次孤独离家远行, 全凭“红卫兵”袖章做“护身符”。
我第二天病倒了。接连多日,合衣裹着一床破棉 絮,蜷在铺了一张席子的水泥地的一角发高烧。 隔日,我能挣扎着起身了,她又来看望我,交 给了我父亲的回电——写着“速回哈”三个字。
㈡ 附加题记式。
就是在正文前先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蕴涵哲理的话,或展示主 体内容,或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让阅卷老师从中 透视到作品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搏,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 如,某考生在《“鼓励”自传》一文中精选了一中一外两个典 型事例阐述了鼓励的作用。作者在正文前加了这样的一段话:
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桨,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 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
训练文题
以“ 里的新鲜事”为话题,写一篇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 不一般化的地方。
②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
审题
选材范围:“
”
主题: “新鲜事” ( 事情要非同
一般有意义、有价值,自己从中或得到乐
趣,或得到锻炼,或受到启发教育。)
体裁:记叙文。
构思
(1)确定记叙顺序 (2)设计文章结构 (3)拟写提纲
纸,认认真真给我写下了一个地址,交给我时, 她说:“你们哈尔滨不是有座天鹅雕塑吗?你在 它前边照张像寄给我,好吗?” • 我默默点了一下头。我走出很远,转身看, 见她仍呆呆地站在那里,目送着我。 • 路途中缺水,我嘴唇干裂了,却舍不得吃那
• 着血。 • 我不愿让她知道天鹅雕塑砸毁了,就没
给她写信…… • 去年,听说哈尔滨的天鹅雕塑又复雕了,
• 我第二天临行时,她又来送我。走到气象学 校大门口,她站住了,低声说:“我只能送你到 这儿,他们不许我迈出大门。”她从书包里掏出 一个柚子给了我:“路上带着,顶一壶水。” 空气里弥漫着柚香。我说:“大姐,你给我留个 通信地址吧!”
• 她注视了我一会儿,低声问:“你会给我写 信吗?”
• 我说:“会的!” • 她那么高兴,便从她的小笔记本上扯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