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的空间表现
建筑平面设计内容、要求和方法、各类空间的设计要点
![建筑平面设计内容、要求和方法、各类空间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4ca71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4.png)
建筑平面设计内容、要求和方法、各类空间的设计要点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门窗尺寸和有关内容根据建筑功能划分建筑空间:1使用空间(房间)分为主要使用空间(主要房间),辅助使用空间(辅助房间)两部分。
2交通空间(交通联系部分分为垂直水平交通联系)。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的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房间的面积(指使用面积)包括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使用活动面积、室内交通面积。
房间的面积大小影响因素:使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家具设备的配置。
商场面积由货架占用面积、使用面积、交通面积组成,货架与柜台间距≥900mm,柜台外双人通道宽度≥1500mm,单人通道宽度≥750mm。
双侧取货货架高度≤1200,柜台高900-950,宽度≥600mm,人站立取货时占用宽度≥450mm,人蹲下取货架底层占用宽度900mm。
房间的面积大小确定根据卧室的家具使用时所需尺度确定卧室床头距墙≥550mm,床头有大立柜时,从立柜取东西,柜门宽500-600,人站立宽度空间≥300,人坐桌前学习,椅子距墙占用宽度≥700mm。
旅馆客房标准间尺寸,根据家具布置确定房间尺寸,2张单人床宽1100mm,两床间有床头柜≥650mm,单人床距墙≥500mm。
非住宅房间开间3300-3600mm,进深4200-5100mm。
卫生间门的标准尺寸是2000*700毫米。
洗脸池600*1650,浴缸700*1600,马桶所占的面积尺寸:37cm×60cm,前侧活动区宽:不小于610 mm,两侧活动区宽:300-450mm,有手纸盒的一侧宽:300mm。
平面设计常用表现手法有哪些
![平面设计常用表现手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c3960fb284ac850ac02425d.png)
---------------------------------------------------------------最新资料推荐------------------------------------------------------平面设计常用表现手法有哪些平面设计常用表现手法有哪些每当翻开一本版式明快,色彩跳跃,文字流畅设计精美的杂志,你都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即使你对其中的文字内容并没有什么兴趣,有些精致的广告也能吸引住你。
这就是平面设计的魅力,那么平面设计常用表现手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
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1.组形:在构成中,由于基本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2.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3.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4.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5 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6.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在我们现生活中是否存盲目排斥或全盘接受的象,拿来主义今天1/ 13有没实用意?请同学联系当前社会说一---------------------------------------------------------------最新资料推荐------------------------------------------------------7.减却: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8.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9.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渐变是我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
平面设计中的意象空间
![平面设计中的意象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3d289ae0da38376baf1fae71.png)
平面设计中的灵魂: 多维意象空间发布时间:2009-5-19 阅读:570作者:杜䶮【摘要】: 平面设计的图形主要是意象造型。
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是由图形意义、表现意义和象征意义所组成的多维空间。
意象既有图形的视觉化, 又有心象的情感化, 它以有限的物质空间表现无限的精神空间, 这是平面设计的灵魂。
【关键词】: 平面设计; 意象空间; 图形意义; 表现意义; 象征意义中国平面设计的图形主要是意象造型。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 “意”是无形的、抽象的, “意”必须借助语言或图形符号的“形象”才能表达出来。
我们的先人早在《易传》中已十分明确地阐释了“意”与“象”之间的关系, 即“立象以尽意”, “象”能表意, 意存象中。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又把“窥意象而运斤”当作“驭文之首术”。
其实“意象”不仅是“驭文之首术”, 在平面设计艺术中“意象”也概莫如此。
图形意象首次出现是在东汉王充的《论衡》第十六卷《乱龙篇》中:天子射熊, 诸侯射麋, 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 示服猛也。
名布为侯, 示射无道诸侯也。
夫画布为熊、麋之象, 名布为侯,礼贵意象, 示义取名也。
熊、麋、虎、豹、鹿、豕等兽类的画像, 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 不同类别的野兽, 以示不同的权位享有者。
古人将君臣上下礼仪之意, 寓于兽象图形之中, 兽象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象,设置者立象尽意,观赏者辨象会意。
在《乱龙篇》中, 王充还提出了“立意于象”的取象原则。
意象是体现艺术图形的主题, 是艺术生命的灵魂, 符号是意象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艺术图形中的意象是通过设计者与解读者的想象力及情感意蕴所共生的一个再造图形空间。
在此, 我们把这个再造图形空间称之为艺术图形的意象空间。
意象空间有别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的空间距离, 重在“象”与“意”的一体性, 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主要体现于视觉感受和思维向度上, 它具有可视性、直观性、空间感和立体感。
平面设计中的形体感与空间意识
![平面设计中的形体感与空间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cb95dc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2.png)
平面设计中的形体感与空间意识形体感与空间意识是平面设计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和技巧。
形体感是指设计中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所带来的立体感觉,而空间意识则强调设计中空间元素的分配和组织。
在平面设计中,形体感与空间意识的运用能够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和美感,使设计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形体感与空间意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和技巧。
形体感的运用对于平面设计尤为重要。
无论是二维设计还是三维设计,形体感都是表现物体特性的关键因素。
在二维设计中,通过运用线条、颜色和纹理等元素,可以在平面上营造出立体感受。
例如,在设计海报时,通过使用透视法和投影关系,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海报上物体的立体感。
在三维设计中,形体感则更加显著,设计师可以通过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比例等方面来表现出物体的体积和质感。
例如,在设计产品包装时,通过选择合适的形状和材质,可以增强产品的视觉吸引力和触感体验。
空间意识在平面设计中同样不可忽视。
空间元素的分配和组织对于设计的整体效果和信息传达起着重要作用。
在二维设计中,空间的利用可以通过布局、留白和层次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设计宣传册或网页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留白,可以使信息传达更加清晰,并且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而在三维设计中,空间感的营造则更为明显,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物体的大小、位置和运动等因素。
例如,在设计展示空间时,通过灯光、配色和背景等元素的调配,可以塑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体验。
形体感和空间意识的运用离不开一些基本的技巧和原则。
设计师需要熟练掌握透视法和比例关系的运用。
透视法是一种能够将三维空间呈现在二维平面上的技术,通过运用透视法,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具有深度和逼真感。
同时,比例关系则能够保持设计作品整体的和谐和平衡。
设计师需要注重运用色彩和纹理来增加形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力。
色彩的选择和搭配能够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氛围,而纹理的运用则可以增强物体的触感体验和质感。
设计师需要注重空间的合理分配和布局,避免过分拥挤或空虚无力。
平面设计怎么有立体感-层次感-空间感
![平面设计怎么有立体感-层次感-空间感](https://img.taocdn.com/s3/m/003a55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1.png)
平面设计怎么有立体感-层次感-空间感在平面〔制定〕中,对二维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合,利用这种空间互相叠加和切割,从而形成具有立体效果的三维空间。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常见的表现方式有堆叠空间、大小空间、弧形空间、倾斜空间、投影空间、交错空间等。
1.通过堆叠空间展现层次感所谓堆叠空间是指两个物体的堆叠,利用物体在空间中的前后摆放关系,以使整个平面产生深度感,从而在结构上给人以显然的层次感的视觉效果。
堆叠空间是〔平面制定〕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两个平面的堆叠,形成一个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新空间。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堆叠在一起,利用堆叠对象的视觉冲突,增加整体空间的视觉表现力,从而进一步加强版面对受众的吸引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多个空间堆叠在一起,利用它们之间的视觉差异,形成一个无序、自由的混合空间,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使他们对版面产生深入的记忆。
2.大小空间加强版面的透视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依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来识别三维空间,这里的近大远小就是指平面创作中的大小空间。
在空间的构成规律中,通过对不同大小空间的合理组合,结合层层递进的排列,使画面带给观者激烈的透视感。
特别是在一些以室内环境为背景的平面作品中,通过大小空间的运用可以加强版面的透视感,在视觉上给人带来一种悠远、深邃的心理感受。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平面元素,形成具有立体感的透视空间。
例如,我们可以将平面元素按照面积由小到大进行排列,并依据排列趋势为平面元素搭配相应的颜色,结合两种排列手法,从而形成具有透视感的立体空间。
3.利用倾斜空间表达版面的深度倾斜一词简单地说明了事物在相对的平面上会有一定的角度偏差,使其浮现出斜向视觉流动的特点,使画面具有鲜亮的动态趋势,有效地表达了出版面的发展深度,为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平面制定中,倾斜的空间形态主要是指某些事物浮现出具有斜向特征的空间属性,而不是处于水平或垂直状态。
平面设计中的空间表现
![平面设计中的空间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56be14d0a58da0116c17499e.png)
和人 类 中心论 ,人 的心灵 的主 体 间性如 何 可 能 的难 题 就 由上 升 到 先 验 的主 体 间性 而 得 到 了解 决 。 正 因 为先 验 主体 本 身具 有 普遍 先 验 的 ( 非 特殊 个 体 的 )主 而 体 间结 构 ,现 实 个体 ( 人 与 人之 间 )的 意识 才有 可 能达 到相 互 如 交 流 的一 致 ;但人 与 人 的一 致 并不 只是 “ 约定 俗成 ” 的 。而正 是
为有 待 于 经 验心 理 学 来 整 理 的 “ 料 ” 现象 学 是 一 门本 质科 学 材 。 而不 是 事实 科学 ,只是 它 的 本质 并 不 在现 象 之外 、之后 ,而在 现 象之 中 ,是 通过 对 现 象作 “ 象 力 的 自由变 更” 而直 观 到 的变 中 想 之不 变 、稳 定 有 序 的结 构 ,它构 成 一 个 统 一 的 先 天 直 观 综 合 体
局设 计 。其 中包 括 字体 设 计 、编排 设 计 、插 图 、摄 影 的采 用 ,而 所有 这 些 内 容 的核 心 在 于传 达信 息 、指 导 、劝说 等 等 。 ”王受 之 先生 在 这里 提 到 了平 面设 计 与 二维 空间 之 问 的关 系 ,可 以理解 为
以平面材料为载体 ,以视觉为传达方式,通过印刷 、喷绘等手段
识 是 否可 能 ,而讯 问认识 如 何 可能 ,着重 研 究 意识 的对 象 如何 向 意识 显现 ,意识 如何 构 成 意识 的对 象 。这 表 明胡塞 尔 采取 一种 先 验 唯 心主 义 的立 场 。所 以 ,在胡 塞尔 那 里 ,先验 还 原乃 是 向先 验 主体 性 ( 纯 粹 意 识 )回复 的全 部方 法 途 径 。 或
文 史 研 究
平面设计如何有空间感,设计大牛都这样做
![平面设计如何有空间感,设计大牛都这样做](https://img.taocdn.com/s3/m/a3734f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e.png)
平面设计如何有空间感,设计大牛都这样做视觉空间感实质上是形体向四周的扩张,是不可视的运动。
平面〔制定〕中的空间感是指制定师在二维平面载体上,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深度感的视觉空间,进一步提升平面制定的意境美、空间美和含蓄美,这样更有利于平面信息的传递。
1.紧张感紧张感意味着扩张、伸展、前进等,创造动势和动态。
制造空间紧张感的因素:①点的紧张感。
点的位置感、大小,色彩、形状及多寡等。
②线的紧张感。
线的方向、延展、拉伸、长度、粗度、紧张强度等。
③角的紧张感。
角的度数大小、夹角两边直线的长度。
④分开布置的紧张感。
形态之间分开距离的把握,紧张感是分开布置中最舒适的距离。
2.进深感进深指前后的距离,是指在有限的深度层次内创造比有限深度大得多的进深。
无论在平面上还是立体上都可以生动地表现深度层次,加强艺术效果。
3.流动感空间感指人所感知的知觉场,是看不见但可以感觉的虚空间,其流动感主要指虚空间的扩张作用。
可利用形体的诱导,如:创造形体的各种动态、动势,制造视线运动,有机地通过分隔联系、引导暗示等手法创造出空间的渗透,使空间充满流动感而得以扩大。
4.堆叠感堆叠是平面空间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类型,是指平面制定中一个形象对另外一个、或是几个形象进行局部遮盖,所形成的一种前后有差别、上下交叠、远近不同的纵深空间。
在现代平面制定中,是利用连续的、互相堆叠的物象来引导受众从前边看到后边,从二维的平面载体中体会到三维立体空间的纵深感,堆叠空间的例子数不胜数,字母的堆叠、汉字的堆叠、图形的堆叠、不同色彩的堆叠等都在平面制定中常常出现,充满了一定的趣味性与新颖感。
5.矛盾感矛盾即利用二维平面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三维立体空间感,这种图形结构在二维空间中是合理存在的,但在三维立体空间内却是荒谬、矛盾的,它改变了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存在规律和连接法则,并使画面物象在三维立体空间中显现出一种异样的、非同平常的形式结构。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设计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4a72e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6.png)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设计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空白空间,即图形、图片之间的间距,它不仅美化了作品的整体设计,而且增加了其可读性,并且为作品提供了更好的呼吸空间。
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并合理利用空白空间设计,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一、空白空间的类型在空白空间设计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空白空间:主动空白和被动空白。
主动空白是指特意留出的空间,以增加作品的美感和可读性。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白空间来突出文字、标题和图片。
被动空白是相对于主动空白而言的,是因为设计元素占据了空间而产生的空白。
例如,在文章排版中,需要留出空白来划分段落和不同章节,以提高可读性。
二、空白空间的作用1、增加美感空白空间可以增加美感,并使设计更加简洁清晰。
一个设计作品过于拥挤,不仅会给人带来视觉疲劳的感觉,还容易让人无法分辨重点和次重点,并且难以阅读。
因此,设计人员应该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去除不必要的元素和信息,使主要信息更加突出。
2、提高可读性空白空间还可以提高设计作品的可读性。
它可以使字体更加清晰明了,增加人们对字体和信息的理解能力,并且不容易疲劳。
另外,空白空间也可以突出信息层次和排版,使得内容更清晰明了。
3、突出重点信息空白空间也可以使重点信息更加突出。
在设计中,当需要突出一些元素时,可以通过减少其他元素,利用空白空间使其更加突出。
例如,在商标设计中,可以通过去除不必要的元素,使用少量的简单线条和空白空间来制作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商标。
4、提高用户体验最后,设计中的空白空间还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它使得设计更加舒适,可以让用户更容易地阅读和理解信息。
据研究,阅读一个拥有一定空白的网页比阅读一个过于拥挤的网页会让人感到更加放松,并且对于阅读体验更加有帮助。
三、空白空间设计的技巧1、理解设计要求在设计中,应该依据设计要求来分配空白空间。
应该了解不同类型和要求的设计,例如,产品、标志、海报等等,以便于合理地布局空白空间。
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层次与空间感表现
![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层次与空间感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97b39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b.png)
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层次与空间感表现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层次与空间感是十分关键的表现手法。
它们不仅能够为设计作品赋予层次感和立体感,还能够引导观者的目光流动和提升设计的整体效果。
本文将从视觉层次和空间感两个方面来讨论平面设计中的这些表现手法,并介绍如何运用它们来创造出更优秀的设计作品。
视觉层次是指通过设计元素之间的差异来产生深度和层次感。
视觉层次可以分为主次层次和前后层次两个方面。
主次层次是指通过大小、明暗、色彩的对比来区分出主次要素和次要素,从而使主要信息更加突出。
在设计中,可以利用放大主要元素的尺寸、提高其对比度或者改变其色彩饱和度,从而使其在视觉上更加引人注目。
与此同时,前后层次是指通过大小、模糊度、空间位置等手法来创造出物体距离观察者的远近感。
在平面设计中,可以运用近大远小的原理来创造出空间层次感。
通过将较小的元素置于画面远处,较大的元素放置在前景,观者可以感受到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还可以通过使用变化的模糊度来模拟景深效果,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三维空间的存在。
空间感是指在平面设计中通过运用透视、投影和贴图等手法来创造出三维的空间感。
透视是独特的三维感表现手法,可以通过透视线和消失点来创造出远近和深度感。
透视画面的基本原理是远离画面中心的物体越小,离近画面中心的物体越大。
这种手法可以使观者感受到距离和空间的存在。
在平面设计中还可以利用投影来增强设计作品的空间感。
投影可以分为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两种类型。
平行投影侧重于保持物体的平行性和相对大小关系,透视投影则侧重于创造出真实的空间感。
通过合理运用投影的方式,设计师可以在平面上创造出立体的效果,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贴图也是在平面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通过将贴图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创造出视角的变化和物体的多层次感。
利用贴图可以赋予设计作品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故事性,使设计更加生动与吸引人。
总之,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层次和空间感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
平面设计中空间思维的创意表现
![平面设计中空间思维的创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1f66c3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1.png)
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e�M a�a���e2009N�.4摘要视觉空间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二维空间形式,形成多维空间形式,设计者已经认识到一个全新空间思维平面设计时代的到来�本文探讨了平面设计中空间思维创意表现的相关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平面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平面设计空间思维创意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平面设计是二维空间下的形态变化,与其他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变化和四维空间的时空动态的客观变化(如有时间变化的舞蹈表现)显然不同�在平面设计中,空间思维是一种有意识的,人为主动的创造活动,设计师通过意识把握形态的各种可能性�创意表现是指作品通过种种切题,生动,美观的图形及字体符号元素,通过种种构成,创意,比喻,象征,说明信息内涵,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的艺术风格�一平面空间中的二维形象构成在二维空间中,平面设计媒体包括广告(招贴,报纸,杂志),书籍封面,产品包装,展览展面等,其基本元素有文字,图形和色彩�将字体的设计,插图或图形符号的创意,文字与插图的版式编排综合运用,通过人的视觉感官来传达信息的设计活动,是现代人对平面设计这一名词作的基本定义�从传统上讲,平面设计就是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业时代的到来,大规模机器印刷方式的开始,展开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序幕�现代的媒体形式和文化特点,强调二维设计的多元思维与表现,促使设计师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在二维客观视觉空间中展开心理想象�设计师们掌握现代视觉心理,运用空间形式元素,最新科技材料和精湛制作工艺,设计出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完美作品�1文字形象与二维空间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和记录思想的工具,是最直接的传达信息的手段�文字的形式多样,不同视觉美感,大小不一的视觉空间形态,是二维形象构成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传达和记录信息的手段除了声音和形体外,最重要的是通过绘画和符号的表现,用视觉来读取信息的方法�文字的产生证明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形成,人类的文明从此不断走向成熟�文字对信息的传播,文化的表现,知识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字包含中外文字,基本字和变体字�字体设计是对文字按视觉传达规律和心理空间加以整体考虑所创造的新的造型形象,能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又体现出艺术的美�现代字体设计往往形式简练统一,美观大方,外形结构严谨多变,运用形义同构的设计方法,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传达信息和表现视觉思维的基本元素形态�字体设计的变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成熟�2色彩与二维空间表现在平面设计中,掌握被传达者的色彩心理十分重要�由于眼睛感觉的关系,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常有不同的心理感受�设计师利用这种微妙的色彩特性,按照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创造才能,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与技巧,对自然色彩进行重新组合,使色彩的艺术感染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设计作品的主题�比如:色彩的面积:色彩面积的大小,色块的粗细,本身是一种二维客观空间形态�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会产生面积不同的视觉感受�明亮的色彩比晦暗的色彩有面积较大的感觉,而暖色比冷色有面积较大的视觉感受�色彩的质感:在视觉上色彩有柔软和坚硬的区别,在视觉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浅淡色彩有柔而滑的感觉,而晦暗色彩有坚实的感觉�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明度高而鲜艳的色彩,如黄,橙等色具有活泼明快的感觉;而晦暗的色彩,如蓝,紫则具有忧郁沉重的感觉�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空间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空间所要探讨的内容�大部分出租汽车选择明黄色,利用它显眼,易于被发现的特点,减少事故发生�人们看到绿色便会联想到树林,环保,新鲜;看到蓝色便会想到大海,蓝天等,此外还有色彩的节奏感,华丽与朴素感等,都是利用了人们的心理空间�二二维空间的功能表现尹定邦在�设计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纵观当代平面设计,其形式美感趋于丰富和个性,并形成信息"符号化"的表现特质,这与全球范围内的设计革新思潮相吻合,也体现了全球化,未来数字化环境中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平面设计的心理空间符号性,其实是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成为区别于其他信息的载体�W�R�艾什比们(控制论的创始人)在�控制论导论�中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信息就是"被传输的变异度"�"变异度"是指某一集合元素中的不同区别的程度�也就是说,事物之间的各个元素一定要有区别和变化,这样才能传达信息�哲学家卡西尔(E.C a����e�)说过,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他会创造"符号"�在当代西方,普遍以G�a���c De����一词来表示平面设计概念�这表明视觉传达中的平面是以图形为信息载体的,其本质就是通过图形的设计来达到信息的传达服务�所以,平面设计中空间思维的创意表现边红文陈水明���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 e M a a e2009N.4优秀的平面设计,正是把实用,功利的制约转换成为新颖,独特的契机,以多重的素养功底,以浓厚的知识积淀,以宽广的心里思维区域,以深入浅出的智慧,以巧妙的构思顺应制约,天衣无缝地体现设计所要表达的视觉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区别与其他符号的独立生命,让人一目了然,达到最短时间内用符号来传达信息的目的,体现美与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三二维空间的情感形式表现在远古,人们注意到,物体表面如果有符号(作为文字的前身)和图形,不仅可以丰富装饰效果,更可以表达思维和传递情感信息,并使纪录的内容适于备忘,于是原始意义上的平面设计在二维的方式中产生了�反过来,更准确,更丰富地传达情感和记录信息的需求,又进一步激发着文字,图形,色彩在"二维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性的概括与表现能力�我们中国人常讲,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今天,我们说,设计如其人�设计师用符合艺术情感的空间形式规律来表现不同信息和情感内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形,色,肌理,不同力度的对立统一,就如音乐的不同音量节拍,体现着或轻盈或稳重的节奏和旋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师性格的折射,蕴含着设计师对设计语言的诠释,体现着设计师的情感和对文化的理解�对称: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均齐,就是最简单的对称形式�对称是同形同量的平衡,其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也有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中心的放射对称;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对称的现象在自然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蝴蝶,花冠等动植物的形体都呈对称的图形�在对称中还有一种人造物的对称,如家具,餐具,文具,交通工具等�人们从对称的形态中得到一种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的感觉�均衡:均衡是视觉力的平衡而不是形的对称,不以中轴线来限定两边等量对称的视觉平衡感�均衡在平面设计的构成中非常重要,不同形态动感的形状和构成,产生丰富多彩的情感反应,在平面设计中表现活跃,让艺术形式的创意表现更趋自由�变异:指具有相异因素的形态同时作用,产生的视觉反差的构成�变异在设计中是经常被用到的,变异越明显,在画面中就显得越突出,往往成为视觉的焦点,信息的主休,浓缩着作品的精华�如在大面积统一图形中,出现一种与这种图形相反的形状,这是一种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又保持共性的原则�变异可以消除设计中基本形态的单调,更好地突出主体的形体�使用变异的数量不能太多,很多情况下只有一个,以此来加强比较性,突出视觉中心�而变异面积不能太小,太小往往使人走目�变异分为画面主体元素排列方式变异,局部与整体的变异,表现形式的变异,如阴暗,大小,形状,材质,方向,空间,色彩变异等等�此外,变异也是力与情的同构�以主体信息为焦点的主体形象,通过贯连不同元素,进行形态编排与肌理色彩组合,占有不同客观空间,产生不同视觉空间和心理空间的流线,体现着情感的张力�这是表现情感的几种常见形式,以及这种形式对受众心理的影响,这些形式体现了阐述和传达情感信息的功能�四空间思维的文化创意设计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缩影�设计师通过对文化的理解来明确设计的定位,从而达到表达的准确性,这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设计体现时代与社会文化,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通过造物,具体设计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就是时代与社会文化的载体,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前面曾提到,卡西尔认为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他会创造"符号"�在设计中,符号是艺术形式的观念,是经验,文化,意识的物化形式,是思想看法,视觉形式的象征表现,也是平面设计信息主题象征�设计师从自然形,文化符号(包括行为礼仪,文化印迹),社会意识,民俗宗教等方面不断汲取营养,通过文学,图形,文字,色彩符号,用构成,变化,解构等方法,来展开联想思维,展现不同的视觉空间,表达不同的心理空间,体现新颖,艺术,多元以及美与用的时代要求�美术史家L�文杜里(L�V e�)曾引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说法,指出:艺术史家如果不了解不关心当代艺术,就无法更好地研究古代的艺术�事实上,人们总是以当代为坐标去回顾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艺术上的问题更是如此,人们不可能完全割断传统去创造现代艺术,但人们也必然是站在现代的立场去筛选和辨识传统艺术中的美�近些年来,国内设计界对如何继承传统民族文化,拓展现代图形设计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实践,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着意强化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既体现出现代设计的观念与时尚,又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显示了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充满合作精神和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趣味�平面设计师在进行现代图形设计中借用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符号来表达某种现代的意趣,情感和思想;或者将传统符号的某些元素进行变化,重组和出新,使其具有传统的形似和现代的神韵意味;或是将传统的设计方法渗透于现代图形设计之中,进而体现出地区,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这都极大地丰富了心理空间�譬如福娃的创意,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福娃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形成有文化内涵的视觉空间形式�参考文献:��日�南云治嘉:�视觉表现�,中国青年出版社,����年第期���英�莫里斯�德�索斯马兹:�视觉形态设计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第�期��支林:�图形创意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年第期�作者简介:边红文,女,�����,浙江省杭州市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平面设计�陈水明,男,�����,浙江省金华市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e5b23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e.png)
平面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生活空间环境已成为公众的需求人们除了满足一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开始关心创造自然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
而平面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结合,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平面设计中点、线、面结合应用,能使空间设计中的功能与观赏相协调,给人一种舒适,优美的感觉。
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是空间设计中的造型元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应用元素,点、线、面各要素的种类、型态、视觉特性的不同应用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一. 点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在空间设计中。
点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小到景观中的一颗石头,大到一个建筑都可以视为点的一种形式。
点可以表示位置,可以体现形状的大小,疏密,方向,但是通常点在景观中表现为具体的景观元素,如一个圆点可能表示一棵树,无论是孤植还是群植都可以用点来表示,置石、喷泉、树池、花坛、亭、廊等建筑都可以看作是点。
在平面设计中,点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任何形状的物体在无限缩小后都会成为一点,所以任何形状的物体都可以理解为点,点首先会成为人视觉的中心。
在空间设计中点要素的分布成为点状要素。
二.线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在平面设计中,线型分为直线、曲线、斜线、折线等不同的线型。
不同的线型在于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1.直线的应用直线竖硬、刚直、明快,线条的粗细还能反映出力量、速度等特征。
在空间设计中直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例如景观中的道路就是应用最广泛的线型应用。
直线最容易与建筑物的轮廓线相融合。
2.曲线的应用曲线通常给人以优雅、流畅、轻快、活泼的感觉。
曲线具有一定的柔美感,曲线在自然景观中能取得很好的协调。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曲线的应用可谓是经典至极。
曲线对于空间的围合和划分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形成简洁、流畅、醒目、规整又不乏柔和的景观空间,在形式上呈现明快的如画风格。
3.斜线的应用斜线和直线相配合会形成交线和夹角,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冲击感和刺激感。
艺术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的展现
![艺术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的展现](https://img.taocdn.com/s3/m/5dcd5d16fc4ffe473368abb5.png)
艺 术 空 间 的 特 点
偏 离 客 观 对 象 ,却 更 符 合 人 的 审 美 需 求
的艺 术 作 品 。 再 次 , 术 空 间 可 以带 给 人们 无 限遐 艺 想 的空 间 感受 。 艺术 作 品 通 过一 定 的 艺术 表 现 手 法 给 人 们 带 来 强 烈 的视 觉 效 果 , 从 而产 生无 限 的空 间 感 受 。譬 如 , 人 们 看 当 到一 幅 美 丽 的 森林 画 面 , 能 够 很 容 易想 就 象 到 它 欣 欣 向 荣 的 生 机 与 一 望 无 际 的辽 阔, 让人 心 旷 神 怡 , 人 以美 的享 受 。 以 给 所
显 然 , 里 并 不 是 指 音 乐 的 音 响所 达 到 的 这
师 郑 板 桥 所 说 : 手 中 之 竹 又 不 是 胸 中之 “
竹 。” 术 家 用 他灵 巧 的手 使 视 觉 中 的对 艺 象 在 笔 下 发 生 多 次 变 化 才 创 造 出 了 虽 然
关 系 。古希 腊
人 心 目 中 的 空 间 实 际 上
就 是 物 体 的
位 置 、距 离 、
范 围 和体积 。 空 间 与 我 们
的 生 活 息 息 相 关 。对 空 间 的 关 注 较 早
在 《 南子 ・ 淮 齐 俗 训 》 就 中 有 “ 来 古 今 往
谓 之 宙 , 方 四
说 , 术 空 间 带 给人 们 的空 间 感 受 是 耐人 艺
大 脑 理性 思 维 活动 对 经 验 的 加 工 , 后 又 随
空 间 是 物 质 的 一 种
磊 艺 术 空 间
在 人 类 的 造 型历 史上 , 间 一 直 起 着 空
存在 形式 , 是 指 物 质 存 在
平面设计表现技法[平面设计表现技法有哪些]
![平面设计表现技法[平面设计表现技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ad4c4f4a2161479161128d5.png)
平面设计表现技法[平面设计表现技法有哪些]平面设计表现技法――点、线、面的构成点、线、面的构成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
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1.组形:在构成中,由于基本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2.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3.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4.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5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6.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7.减却: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8.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9.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平面设计表现技法――骨骼骨格骨格网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
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
骨格分为:1.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规律的数字关系,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强烈的秩序感。
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骨格。
2.非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
3.作用性骨格(有作用性的骨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单位的界线,骨格给形象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骨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格线。
4.非作用性骨格(无作用性的骨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线有助于基本形的排列组织,但不会影响它们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
5.重复性骨格:是指骨格线分割的空间单位在形状、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有规律性的骨格,基本形按骨格连续性的排列。
平面设计中的空间形式
![平面设计中的空间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a92ffa2a482fb4daa58d4b7b.png)
关 键 词 : 间形 式 ; 空 间 ; 空 间 ; 次性 空 间 ; 空 正 负 层 区域 性 空 间 ; 透视 空 间
中 图分 类 号 :5 5 J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8 5 (0 2 0 0 5 0 10 16 2 1 )2— 0 7— 2
第2 5卷 第 2期 21 0 2年 6月
阼家口 业 学院净杯 技术
J un lo h nja o c t n n e h ia olg o r a fZ a gik u Voai a a d T c nc lC l e ol e
V0 _ No. l25 2
空 间是物 质存 在 的一 种 客 观形 式 , 一个 物 理 概 念 ; 是 而 平 面 设 计 中 的 空 间 , 是 一 个 视 觉 上 的 概 念 。 平 面 设 计 却 中 的空 间 是 造 型 在 二 维 平 面 中 所 反 映 出 的 三 维 空 间 效 果 。
的 内容 区 分 开 , 能 给 视 觉 一 个 休 息 的 地 方 。 “ 空 间 ” 并 负 就
空 间 的创 作 手 法 经 常 被 设 计 者 运 用 在 V 、 贴 、 籍 装 帧 I招 书
、
互动性 的“ 空间” “ 空 间” 正 与 负
等 设 计 中 。 日本 平 面 设 计 大 师 福 田 繁 雄 就 是 其 中 的 代 表
在平面设 计中 , 或 形是 一 种正 面 、 极 的视觉 元 素 , 图 积
烈 的 心 灵 震 撼 。 那 么 平 面 设 计 中 的 空 间 到 底 有 哪 些 形
式 呢?
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研究
![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d620e3aeaad1f346933f17.png)
利用别 的 图形的元素赋 予空 白空间一定 的意义 。比如在一 幅图
中, 出现 山和小 船 , 那 么图形 中虽然 没 出现水 , 但 是空 白空 间也 就是水 , 也就代 表着水 。另 外, 还 有一种情 况 , 就是设 计者设 计 出轮廓 , 用 空 白空 间表示 一定 的图形。例如 , 用 曲线勾 画出花 的 形状 , 在 中心位 置点上花 蕊, 那 么在花蕊和 曲线 中间的空 白空间
得 生动起来 , 这 张 图就让人 感觉 到在 阳光 的照射下 , 温暖 、 舒适 的生 活环境 , 给人 一种愉悦的享 受。所 以, 空 白空间的位置设计 很关键 , 要让 空 白空间有生机 、 有活力 。 2 . 空 白空 间和图形元素完美融合 平 面设计本 身就是 二维 空间 的创作 , 这两个 空 间不是 孤立 的, 而是有机地 融合 在一起 的。要 想设 计 出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作 品美观 、 体现
鬟 如讯 1 i 开 充
平 面设 计 中的空 白空 间研究
口蔺生 武
摘 要: 在古代 山水 画中 , 有一种创作 手法叫“ 留 白” 。在现 代平 面设计 中 , 也有相应 的创 作方法 , 称为“ 空白空间” 。空白空间的 处理体现 出设 计师的水平 。在 平面设 计 中, 空白空间可 以起到表达 一定的 图形概念 , 给观者 充分 的想象空间 , 增 强 图形的 关感 , 让设 计 者充分利 用空间的作 用。但是在 平面设 计 中应用空 白空间 , 要设计好 空白空间的位 置 , 将 空白空间和 图形元 素完美融合 , 才能将 空
意义。举个 简单的例子 : 画面 中间有一张床 , 这 时观者就 能看到
一
张床 , 无法进行其他联 想 , 这 张图的空 白空 间的设计就 是失败
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b9d5799eaaea998fcc220ec0.png)
• 设计招贴这 幅,为上下 方向形态转 换。其设计 关键是男人 腿与女人腿 共用边线并 变换黑白, 使两条腿的 翻转效果更 加明显。
• 3.形态借用。将一个形与另一个 形巧妙地联合而衍生出新形象, 给人观看想象的空间。一个形态 有着独立存在的意义,又可以被 另一个形态借用组合使用。如矛 盾图形就是两个形公用一个形的 设计。
• 设计招贴这 幅,为上下 方向形态转 换。其设计 关键是男人 腿与女人腿 共用边线并 变换黑白, 使两条腿的 翻转效果更 加明显。
• (六)面的连接:
• 在平面设计中,面的连接可以形成体,面的弯曲 可以形成体,面的旋转也可以形成体,而体是空 间中的实体,
• 因此,能够形成体的面都具有视觉上的空间感。
• (七)交错空间:
• 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的二位性质就会因 为它们的交叉转为三维空间,前后关系由此 产生。
(八)平行空间
• 利用平行线方向的改变来表现立体 感。改变排列平等的方向,会产生 三次元的幻想。
• 所谓矛盾空间的表现,是指在真实空间 里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假设的空间中才存 在,同时与错觉具有互通性。
• 矛盾空间是指在平面空建中可以画出, 而在真实的三度空间中却不能做出的画面。 矛盾空间是图形反转现象的一种延伸。利用 反转现象原理,产生平面的错觉,立体的矛 盾,幻觉的空间。在无理中表现出“合理”, 使人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 4.形态的模棱两可。在图面具有 两种物象的形象催在,但每一种 物象都不是十分逼真,有似与不 似之意,因此形象会因观察的视 点移动,而变成既像某形象又不 像某形象。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设计中的空间透视和画布设置技巧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设计中的空间透视和画布设置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afad1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4.png)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设计中的空间透视和画布设置技巧在平面设计中,空间透视和画布设置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它们可以让你创造出更具有立体感和深度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这两个技巧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
一、空间透视空间透视是指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创造出具有三维感的画面效果。
在平面设计中,空间透视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立体、有吸引力。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空间透视技巧。
1.线性透视线性透视是一种常见的透视技巧,它使用了“收缩视角”的原理,即随着物体离我们越远,它们的大小会逐渐减小,形状会更扁平。
通过在画布上勾勒出一些收缩的线条,可以创造出具有深度感的画面效果。
2.一点透视一点透视是指在画面中使用单个透视点,并以此点为中心,在各个方向上绘制斜线和曲线。
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很容易地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建筑物、街道、城市天际线等。
3.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是指在画面中使用两个透视点,将它们分别安排在画布的左上角和右下角。
通过这种透视技巧,可以创造出“斜角透视”的效果,使画面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不同的透视技巧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平面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二、画布设置技巧画布设置技巧是指在平面设计中进行画面构图时,如何设置画布的大小、比例、分割等各方面的元素。
良好的画布设置可以使作品更加美观、有序、易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画布设置技巧。
1.画布大小画布大小是指作品的尺寸,这通常由具体的制作需求和平台限制等因素来决定。
但是无论画布大小如何,都应该确保画面能够有良好的比例和对称性,这可以让作品更加平衡和舒适。
2.画布比例画布比例是指作品的宽高比,通常在平面设计中使用的比例有4:3、16:9、3:2等。
对于不同的画面设置,不同的比例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例如,较宽的画布比例可以适用于大幅度的景象,较窄的画布比例则可以强调局部细节。
3.画布分割画布分割是指在画布中设置不同的图形、线条、文字等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的分布和对比来创造出美观、动态的画面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设计中的空间表现
空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三度空间的世界里。
小到我们上课的教室、校园,大到整个地球、无限大的宇宙,都符合空间这个概念。
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平面空间中创造无限的遐想空间是设计师绞尽脑汁所要达到的审美情趣。
一、平面性空间
多个形象(只有高度和宽度)并置于画面中,与画面平行,各形象之间无前后远近之分,形象无厚度,并且包围这些形象的空间没有深度,这样的空间形式称为平面性空间,也称二维平面空间。
平面性空间是多种空间形式中最单纯的一种,它的存在条件必须通过形态之间的空隙来体现。
画面中的造型要素和空间要素,都采用平面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因而平面性空间关系显得格外单纯和强烈。
1、基本形之间关系的表现能够表达平面性空间。
形与形的分离、相遇、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都能表现平面性空间,但是形与形的重叠体现了形之间的前后或上下关系,带有空间纵深感,是三维立体空间的表现。
2、图底转换。
由于视线在图与底之间来回转换,使图与底的意义也随之转换,当原来的图退隐成为底时,原来的底则赫然成为图,这种图与底之间的反复转换,使画面中平面性空间的表现具有双重意义。
当图与底面积相当时,立场的争夺非常激烈,由此带来图与底的不定性、波动性和它们之间的不断转换,无休无止。
由图底转换带来的动感与意趣使单纯的平面性空间显现出变化莫测的空间效果,增强了画面的可读性,使作品增添趣味和神秘感,视觉传达更具冲击力。
二、幻觉性空间
幻觉性空间是指,形象在画面中不与画面平行,并具有高度、宽度和厚度的立体感,在平面设计中,表现出长、宽、高三度空间关系的即是幻觉性空间,也称三维立体空间。
在幻觉性空间里,形象之间有远近、前后之分,画面中的空
间有纵深感。
1、利用形的大小差异表现空间感。
大小相同的形象,由于远近的不同而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大的形象感觉离我们近,小的形象感觉离我们远,形成了形与形之间的先后远近感,也就体现了画面中的纵深空间。
2、利用形的间隔疏密表现空间感。
细小的形状或线条之间排列的疏密变化可以产生空间感。
排列的间距越大,感觉离我们越近,排列间距越小,感觉离我们越远。
有一种起伏变化的空间距离感。
3、面的转折可表现空间感。
没有转折的面在平面构成中只是二维空间的表现,一旦有了面的转折关系,就使形象具有了高、宽、厚度的三维立体效果,画面中自然就形成了带有纵深感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
还可利用曲线、折线多数量的重复秩序排列,形成半立体空间层次。
4、利用形的重叠表现空间关系。
在平面上,一个基本形覆叠在另一个基本形之上,会有上下、前后、远近的感觉,从而形成空间感。
5、透视表现空间感。
利用透视作为观察与表现手法,必须以熟悉物体在三度空间中的特征为基础。
透视学的原理,将平行直线集中消失到灭点的方法,表现其空间感正因为如此,视网膜投影的大小和形状随视角改变而发生变化时,我们知觉系统中的形状和大小才能保持不变。
例如:我们能轻松地通过视觉,判断出位于二米和五米处的是
同一个人。
一个圆盘在空中转动,从某一固定视点观察,会看到由圆到椭圆的一系列变化,但我们的视知觉却始终感觉它是一个圆。
6、影子表现空间感。
物体接受了光源,会产生影子。
影子可在形象的前面或后面,表现出形象的轮廓、体积。
在前面时,影子看上去向外扩张,在后面时,影子看上去向后延伸。
影子的存在使形象更富于真实感,它是空间感的反映。
影子的形态也可根据设计形式的需要进行透叠处理、正常投影光的投影效果和不同方向投射的多支光形成的多方位投影设置,都能更充分地发挥影子对形态立体感的衬托,表达空间。
7、摸棱两可的空间表现。
由于观看方向的改变,或是由于注目点的转移,形象在空间中的位置也随之改变,产生忽远忽近、忽前忽后,摸棱两可的变化,空间的前后位置也随之改变,形成视觉在空间上的错视,所以采用摸棱两可空间表现手法的构成作品,画面中能够体现出高度的趣味性,十分引人注目。
8、轴测
所谓“轴测”是建筑制图中的一种专业术语,它是一种制图方法。
“轴测”意即沿轴测量的意思。
此制图法不同于透视制图,它没有因透视造成的近大远小的变化。
当确定了x轴、y轴和z轴三者之间的夹角后,即可沿轴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图形。
因此,轴测图十分便于建筑、家具等的施工制作。
轴测图能够反映出明确的三维空间感,但它不太符合人眼因透视形成的视觉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