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新方法_张菊连
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编 号 天 然 状 态
K1 5+8 O 6
K2 + 4 0 6 2 K5 I 4 3- 6 9 -
安 全 系 数 天 然 +地震
13 .4
11 . 0 7 7
13 .9
1 1 .5 0 8 .1
32 L C法计算结果分 析 态 ;. b 天然 +地震 ( ) 对不 能满足稳定 性要求 的 , 用锚杆 加 3. . F A 7级 ; 采 边 坡稳定性安全系数 的计算结果见表 3 。 固方 案 对 边 坡 进 行 防 护 的还 要 验 算 ; . 杆 +天 然 ; . 杆 +地 C锚 d锚
高 速 公 路 岩 质 高 边 坡 的 稳 定 性 评 价
杨 中方
摘
杨 绪祥
要: 以工程地质调查成果 为基 础, 合理 选取 计算参 数 , 采用 Bso i p法 对某高速 公路 郧西段 内分布 的坡 高在 3 h 0m~
5 0m之 间的岩质 边坡 进行 了稳定性研 究, 并对边坡 的稳定 性进行 了对 比分析 , 所得 结论 为设计 院进 一步 完善设 计工作 提供 了科 学依 据, 并为后 期施 工奠定 了基础。 关键词 : 高速公路 , 岩质边坡 , 稳定 性评 价 , 地震荷 载, 强度折减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4 7 1 U 1 .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下 。 的残坡 积物 , 开挖后 的边坡坡角 多在 4 。 右。地下水 资料 , 5左 共有 三 处 边 坡 为 例 , 同 )
表 1 计算参数取值 表
边坡编号
 ̄ k m一3 , N・ /
K1 5+ 8 0 6 2 2
1
/。 ()
2 0
2
C巾加) 矗
0 1 .
公路高边坡设计要点与稳定性评价方法
154YAN JIUJIAN SHE公路高边坡设计要点与稳定性评价方法Gong lu gao bian po she ji yao dian yu wen ding xing ping jia fang fa陈延照高边坡的稳定是山区公路设计的关键,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稳定性防治措施,通过对典型边坡案例分析,介绍各类型边坡破坏的特点和相应的设计要点,并给出合理的治理建议,然后介绍边坡稳定评价的常用方法,以期为类似高边坡设计、稳定评价提高参考。
公路建设受地形影响,无法避免要穿越山区,而在山区修建公路时,通常进行大范围的开挖与填筑,破坏了原有的边坡平衡,形成大量的人工高边坡 (岩质边坡高度超过30m,土质边坡高度超过20m),这些高边坡的出现,使得原因的平衡被破坏,出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而高边坡的稳定成为山区公路设计的关键。
成为控制建设周期和成本的关键点。
在高边坡稳定防治工程中,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相结合,应用绕避、刷方、放坡、反压、支挡、锚固、防护、防排水、改良地质、植被防护等措施对边坡稳定问题进行防治。
高边坡的治理,从根本上讲,就是寻求稳定、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和最少的环境破坏,实现边坡的稳定可靠,以满足施工运营期的需要。
本文主要介绍高边坡工程中常用的防治措施,并针对典型边坡,研究其破坏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点,同时提供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并介绍常用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一、高边坡防治措施高边坡防护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寻求边坡稳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以最小的经济和环境代价,实现边坡的稳定,对于高危边坡或者已经出现病害的边坡,需要采取可靠的措施确保边坡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稳定,设计时,应遵循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相结合。
治理措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预防性措施,另一类是针对已经出现的病害采取治理性措施。
1.规避对于存在较严重病害的高边坡或者老滑坡地段,治理难度和成本较高,或者病害无法确保治理效果,或者为规避高边坡,可以采用规避的措施。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分析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分析张菊连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 [摘 要]针对目前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方法考虑因素还不够全面、科学,在全面分析分级方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指出影响边坡稳定性级别的因素:内因包括岩体基本条件(岩石材料强度、岩体完整性特征)、结构面相关特征(结构面类型、产状及与坡面组合关系、基本特征)、水的作用、边坡形成方式、几何形态以及破坏历史等;外因包括气候条件(降雨、降雪、温差变化等)、地震、人类活动等;然后从边坡岩体结构出发,针对不同破坏模式的边坡,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各类岩体结构和破坏模式下的边坡基本影响因素,并采用简单、易获取的指标作为边坡岩体分级的备选指标;最后基于边坡破坏机理,提出一个完整的边坡岩体分级影响因素选择体系。
这一体系为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方法因素初选提供了一个参考。
[关键词]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 ; 影响因素 ; 边坡破坏机理TU457AImpact Factor System of Slope Rock Mass Stability ClassificationZHANG Ju-lianShanghai She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 Shanghai 200040, China [ Abstract] The factors in the existing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 are not fully and scientifically considered, thus the factors which may impact slope rock mass stability are fully analyzed. First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act factors inclu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ternal factors include basic conditions of rock mass (rock material strength, the integrity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mass),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discontinuities (types, attitude, and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attitudes of discontinuities and slope surface, the basic features) , the role of water, slope formation, geometry, and the destruction history, etc. ; and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climatic conditions ( rainfall, snowfall, temperature changes, etc. ), earthquakes, and human activities ; secondly,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is adopted to obtain the impact factors of different rock mass structure of different failure mode, simple and easyaccess indexes is given as alternative indicators for slope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 ; finally, based on slope failure mechanism, a complete factor selection system of slope rock mass stability system is given.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actor selection of slope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 Key words] slope rock mass stability classification ; impact factor; slope failure mode。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设计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设计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对于公路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公路必须保证良好的通畅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边坡是影响施工建设的一项主要因素,尤其是公路的高边坡,其稳定性能够直接影响施工建设安全和公路质量,所以必须对其稳定性进行科学的评价,并采用完善的支护体系,确保高边坡支护效果。
因此,本文将对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设计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支护设计;优化措施前言:通常情况下,高边坡是指高度超过30m的岩质边坡以及高度超过20m 的土质边坡。
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许多公路整体线路较长,穿越的地质单元较多,所以边坡数量较多,且边坡所处的地质环境复杂,在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下,潜在的失稳边坡数量较多,如果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稳问题,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建设质量和安全性。
为此,需要准确对公路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构采用相应的支护策略。
1、公路高边坡优化设计分析因为部分处于山区的公路工程路线较长,需要将其划分为多个不同标段,但是因为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一般会采用同时施工的作业模式,此时高边坡管理难度会有很大提升,经常会出现设计与施工脱节的问题,从而导致对于高边坡的处理效果较差[1]。
为此,本文结合公路工程实践经验,对高边坡优化模式进行设计,其主要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高边坡优化模式设计思路首先,科研部门需要根据公路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普查、提出建议以及重点高边坡筛选的基本流程,通过前期普查资料,对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针对稳定性较好的高边坡提出相应的建议,并筛查出稳定性较差的高边坡,对其进行重点研究,之后对稳定性较差的高边坡地层结构、岩石性质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到更加科学的方案。
其次,科研部门根据公路施工现场提供的资料,提出相应的建议和优化措施,业主单位根据资料进行决策,并通过设计部门对其方案进行优化,施工部门开展具体施工,监理部门负责施工个监督与管理,确保科研成果能够快速应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
公路高边坡设计要点与稳定性评价方法
106YAN JIUJIAN SHE体分割成有限个小单元,这些小单元在节点上连接,即将连续体通过这些小单元的集合体来进行替代。
将连续体上的作用力等效的转移到单元之间的节点上,通过针对每个节点建立节点力与节点位移的关系函数,将连续体受到的力用节点位移为变量的函数进行表示,从而对节点位移进行计算。
(3)离散单元法离散单元法是将介质假设为离散块体组合而成,每个块体的变形是不同的,但是要满足平衡方程,而块体的运动则会受到相邻块体的阻力。
在进行计算时以所有的块体上的力与力矩均出现平衡为结束标志。
(4)FLAC 法快速拉格朗日分析(FLAC)的基本原理与离散单元法类似,但是它可以像有限元法一样对非规则区域的连续问题进行求解,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又采取离散元的动态松弛法进行求解,不需要对大型联立方程组刚度矩阵进行求解。
而且,与以往所使用的差分分析相比,FLAC 法在以下方面进行较大的改进与发展:不仅可以处理一般的大变形问题,而且还能对岩体沿某一弱结构面发生滑动变形进行模拟;可针对不同的材料特性,采用相应的本构方程来对材料的动态行为进行真实的模拟;此外,FLAC 法还可对锚杆、挡土墙等支护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进行计算。
3.边坡破坏的分类高边坡的破坏形式有很多种,如崩塌、滑坡、倾倒与塌滑等,在工程中常见的有崩塌与滑坡两种形式。
崩塌是由于坡面表层岩体失稳导致的,崩塌发生时的具体表现为坡面表层岩土体突然发生脱落并迅速堆积在坡脚,这种破坏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破坏力极大。
滑坡是边坡的一部分土体沿着坡体中某一特定的滑面发生滑移的现象,是主要的一种边坡失稳破坏形式。
按照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牵引式滑坡与推移式滑坡两种,其中牵引式滑坡是坡脚的岩土体先发生剪切变形,进而导致坡顶的岩土体底部失稳而出现整体滑动;推移式滑坡则是坡顶的岩土体先发生变形,坡底的岩土体受到来自坡顶的推力而出现破坏,最终导致整体滑动的产生。
二、公路高边坡的设计要点1.高边坡设计原则在进行高边坡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安全稳定原则。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一、引言
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道路运输的发展也更加重要。
为了实现快速、安全、舒适的公路运输,高速公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高速公路的无障碍通行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关键,特别是其路堑高边坡的安全性不容忽视。
高速公路的路堑高边坡容易受到地质灾害等外来因素的冲击,如果基础建设不合理,则容易出现失稳灾害,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通行、安全性,严重时会危及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二、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内容
1.循环评价法。
这种方法是从地层结构、地震和风荷载作用、斜坡构造和边坡材料的破坏性等多方面进行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评价,从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2.稳定性分析模型。
这种评价方法是以解决边坡在单维动力过程中的稳定性为目标,以边坡地形强度弱点为基础,分析边坡稳定性,使用节点滑动模型、代数滑动模型、弹性滑动模型等多种模型进行分析。
道路边坡的稳定性评估与治理
道路边坡的稳定性评估与治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道路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道路边坡的稳定性评估与治理,对于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道路边坡的稳定性评估与治理方法,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边坡的稳定性评估标准。
边坡的稳定与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坡度、土壤类型、水文条件等。
稳定性评估通常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主要通过人工观察和记录边坡的裂缝、滑坡等情况,综合判断边坡是否存在稳定隐患。
而定量评估则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地形测量和数值模拟等,对边坡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并进行稳定性计算以得出边坡的安全系数。
其次,对于边坡的治理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种常用的治理方法是加固边坡的土体。
可以通过注浆加固、挖槽加固等方式,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同时,也可以对边坡进行表层处理,如喷涂混凝土或铺设材料,以增加边坡的抗侵蚀能力。
另外,对于存在严重滑坡风险的边坡,可以采取局部拆除和重建的方法,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
然而,边坡治理并不仅仅局限于增加土体的稳定性,还需要考虑到人类活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例如,人为开挖、填方造成的边坡变形和破坏。
在道路边坡评估与治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以减少人类活动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此外,边坡稳定性评估与治理也需要结合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地质灾害是道路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威胁之一。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边坡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事件,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
综上所述,道路边坡的稳定性评估与治理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环节。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评估标准和方法,综合考虑边坡的不同因素。
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同时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也应结合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防边坡灾害。
通平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第3 4 卷第 1 期
2 0 1 4年 O 2月
矿 冶 工 程
MI NI NG AND M ETALLURGI CAL ENG眦 Eb r u a r y 2 0 1 4
通 平 高 速公 路 路 堑 高 边坡 稳定 性 综 合 评 价①
中图分类号 : U 4 1 6 文 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3 — 6 0 9 9 . 2 0 1 4 . O 1 . 0 0 2
文章编号 : 0 2 5 3 — 6 0 9 9 ( 2 0 1 4 ) 0 1 — 0 0 0 6 — 0 3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0 4 , H u n a n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wa s ma d e f o r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a r o c k s l o p e i n T o n g P i n g h i g h wa y b y 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d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管理研究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管理研究高速公路边坡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评价与管理是确保道路安全通畅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管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高速公路边坡是指公路的两侧边缘区域,常由土壤、岩石和植被组成。
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主要涉及土壤力学和岩石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设计和建设道路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边坡坡度和边坡防护结构设计,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其次,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是通过对边坡进行综合性的地质勘察和地质力学分析来进行的。
地质勘察主要包括地层钻探、地质剖面观测和水文地质调查等方法,以获取边坡的地质信息。
地质力学分析则通过对边坡的土质、岩性和坡度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预测边坡的稳定性。
评价结果会考虑坡面斜率、岩土层的稳定性和地下水的影响等因素,从而确定边坡的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法。
接着,在高速公路边坡的管理中,应注重预防和维护。
预防措施包括在设计阶段加强地质勘察、选择合适的坡度和施工方法,并建立完善的边坡监测系统。
维护措施则包括定期巡查、清理排水系统、修复受损部分以及进行必要的加固工程等。
管理中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如降雨、地震和人为因素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此外,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高速公路边坡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
例如,地面雷达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监测和评估边坡的形态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
传感器技术可以监测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为管理者提供重要的数据。
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边坡稳定性评价和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管理的研究是一个复杂并且需要不断完善的领域。
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张和改善,对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因此,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不断提出创新性的方法和策略。
总之,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管理是确保道路安全畅通的关键环节。
通过综合地质勘察和地质力学分析,合理设计和施工边坡,并加强预防和维护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边坡灾害的发生概率。
浅析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设计
浅析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设计摘要:当今的公路边坡设计,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采纳的不多。
我国的公路落后于铁路。
铁路从低速到高速(动车组),再到客运专线,创造了世界第一的“中国速度”。
而我国的公路在一些技术指标方面尚落后于世界发达的国家。
如路面的结构与寿命,公路运输管理等。
本文从对传统边坡开挖与支护理念的质疑和边坡支护处理技术深入探讨了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设计。
关键词:高边坡稳定性;高边坡支护一、对传统边坡开挖与支护理念的质疑1)在支护理论方面,多考虑支护,很少考虑岩土的自稳功能,更没有注入对岩土“少扰动”的理念。
在隧道开挖的工法中,无论是传统矿山法或是新奥法,其共同点之一,就是少扰动。
也就是说,在边坡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对边坡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持续时间和扰动范围。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山区铁路施工因大爆破造成山体松动导致的高边坡长期的坍塌、落石的沉痛的教训,证明了对边坡过度扰动有害无益。
可是多少年来在公路边坡支护的传统理论中多以放坡和支锚求得边坡稳定,很少考虑岩土的自身稳定功能,施工中对岩土扰动较大,既不符合科学规律,又事倍功半。
所以传统的支护理论必须更新。
2)重支轻护,对于边坡绿化、美化和低碳的概念考虑较少。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山区高等级公路,像一把利剑,开山劈地,遇水搭桥,逢山开路。
多考虑边坡安全,少涉及绿化、环保和与大自然的和谐。
高边坡支护过分追求强度功效,破坏了多样性自然生态的和谐,使边坡开挖处绿色一去不复返,代之以坚硬呆板的水泥结构,毫无生气可言。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风化,混凝土老化,钢筋锈蚀,支护效果越来越差。
今天所倡导的植物防护则与此相反,开始作用非常虚弱,随着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根系对岩土的加固能力增强,对减轻坡面不稳定和侵蚀的作用越来越大,并逐渐恢复坡面的生气,保持了生态平衡。
3)设计规范滞后,不能适应新的设计理念。
现行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已不能适应路基边坡开挖与支护的需要,例如:①标准断面中的碎落台的设计:每8~10 m必须设一个2~5 m宽的碎落台,在旧理念下碎落台功能如下:a)承接上落的碎小石块及其它杂物;b)改善坡面受力,降低坡脚应力集中,防止大面积坡面滑塌;c)方便坡面施工,给边坡砌石的施工操作、砂石料转运提供场地;d)便于边坡检查(方便巡山工行走)、排水与维护;以上的设计理念主要针对砌石护坡,当绿化代替砌石,碎落台的功能就消失殆尽。
高速公路深挖路堑的稳定性分析
高速公路深挖路堑的稳定性分析摘要:高速公路深挖路堑,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深挖路堑工程地质评价,以供参考。
高速公路为了满足各项设计参数,基于现有的地形、地貌及地质因素,需要进行挖方、填方,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滑坡、塌方、沉陷等地质灾害,影响了高速公路的使用性和安全性。
基于各种因素分析,合理有效的评价深挖路堑工程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赤平投影方法分析其稳定性,可以作为类似工作的参考。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赤平投影法;深挖路堑一、高速公路路堑的特点1、在公路工程中,土质边坡垂直挖方高度超过20m,岩质边坡垂直挖方高度超过30m,或挖方边坡需特殊设计的路堑叫做深路堑。
2、由于技术标准高,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伴随着数量庞大的路堑高边坡工程。
然而在施工周期短、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相对复杂、勘察精度低等情况下,使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1],3、一方面,边坡自身稳定性较差,一旦发生滑坡或坍塌,将产生大量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施工技术、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限制,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研究[2-4]。
二、下面以工程实例进行分析:xx高速公路项目2.1 地形地貌深挖路堑工程属低山丘陵地貌,位于丘陵斜坡间,斜坡较缓,植被发育较好。
2.2 地层岩性根据地面调查和钻探揭露,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积(Q4el)花岗岩残积土及印支期(γi)花岗岩。
2.3 地质构造及地震2.3.1 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路基工程区大地构造位于增城—台山降断束之东南部,并处北东向紫金—博罗大断裂中樟木头断裂南西延伸部位。
区内断裂按其展布方向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
其中以北东向组最为发育,对区内侵入岩的分布起重要控制作用,为主要的构造格架。
(1)断层该段路基沿线路发育一逆断层,与线路斜交,交角25°。
逆断层位于张家边断裂带南东侧。
高速公路边坡岩土稳定性评价与处理
高速公路边坡岩土稳定性评价与处理高速公路作为快速通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出行方式。
然而,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之一便是边坡岩土的稳定性问题。
本文将就高速公路边坡岩土的稳定性评价和处理进行论述,以探讨如何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1. 边坡岩土稳定性的评价在评价高速公路边坡岩土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质勘探与调查在建设高速公路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调查工作,以获得边坡的地质、地貌、地下水位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评价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
1.2 岩土工程参数测定通过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确定边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性质等参数。
这些参数将用于稳定性分析和工程设计中。
1.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考虑边坡岩土的强度、地下水位、坡度等因素,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2. 高速公路边坡岩土稳定性处理在评价了边坡岩土的稳定性后,如果发现存在不稳定风险,则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1 支护结构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如锚固、喷锚网等。
这些支护结构可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其滑坡或塌方。
2.2 排水措施合理的排水系统对于维持边坡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设置排水井、排水沟等,及时排除地下水的压力,减少边坡滑坡的风险。
2.3 增加附属设施为了减少边坡岩土的受力,可以在边坡上增加草坪、植被等附属设施,增加边坡的抗冲刷和抗风化能力。
2.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边坡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修补。
确保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可能发生的灾害和事故。
结语高速公路边坡岩土的稳定性评价和处理是保证道路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地质勘探和调查、岩土工程参数测定、稳定性分析等方法,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支护和处理措施,可确保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边坡在施工中出现了变形,距坡顶8~13m处发生大量的拉张裂缝,为了防止边坡的变形破坏,要针对不同的边坡采取不同的计算分析和加固措施。
做到既经济,又达到加固目的。
本文就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边坡分为四种边坡并进行分析,得到施工边坡顶部土质边坡欠稳定需要综合治理并提出治理方案。
标签:边坡;分类;稳定性;计算分析1 概述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上官桥至酉阳段G3合同段K53+400~K53+540段施工边坡位于重庆市酉阳县江丰镇井岗村、邱家岩下斜坡中部山嘴。
2006年8月按1:1.00~1:0.75分阶放坡,坡高最高达56.95m,共设7级边坡,每级边坡高度7.50~8.50m,分阶平台宽2~3m。
2006年8月施工边坡开挖后至2008年3月,距坡顶8~13m处发生大量的拉张裂缝,裂缝宽100~260mm,变形范围明显。
如果这些边坡变形破坏将威胁施工安全,影响施工进度,需要对这些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治理加固。
2 边坡的分类及稳定性分析施工边坡上部土体边坡在大气连降雨(大雨或暴雨)的条件下,地表水通过土体孔隙大量渗入,强风化岩体和土体重度增大,下部的粘土与基岩强风化接触处及强风化岩体与弱风化岩体接触面不断软化、泥化,降低了抗剪强度指标,在动水压力增大的条件下,其抗滑力迅速减小,前缘边坡已开挖临空,为坡体提供了较好的临空条件,在饱水状态下,加大了土体重量,降低了土体抗剪强度,边坡前缘开挖临空,施工边坡应力调整,于施工边坡顶部形成拉张裂缝,首先是施工边坡顶部前缘部分呈牵引式滑移失稳,形成新的临空面,稳定性降低,在降雨的作用下进一步呈牵引式滑移变形失稳,逐渐向土体斜坡的中部、后缘扩展,引起前缘至中部,由浅到深、由外到内变形产生牵引式失稳。
牵引式失稳将导致目前基本稳定或稳定性较高的土体中部地段演变为稳定性较差的前缘地段,最终影响和威胁土体的整体稳定性,直至土体整体失稳滑移。
福建高速公路边坡岩土体质量评价方法
福建高速公路边坡岩土体质量评价方法张菊连;沈明荣【摘要】To rapidly and accurately assess the stability of Fujian highway slopes whose tops are composed of soil and loots are of rock, and the partial sliding phenomenon after excavation or after and before support, based on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his paper presents a soil and rock mass quality estimation metho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oil and rock mass quality estimation were put together to evaluate the slope stability, which expanded the scope of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ne hundred and two slopes along sevenhighways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sui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The soil and rock mass quality es- timation method enrich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lope stability, an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soil and rock slopes.%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上部为土下部为岩,整体稳定状态良好,为对在开挖后及支护前后出现局部滑塌现象的岩土边坡进行快速、准确的稳定性评价,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一种适合于岩土边坡岩土体质量评价的方法,首次综合岩和土的质量评价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扩充了边坡岩体分级的范畴.用该法评价福建省7条高速公路的102个边坡,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岩土体边坡的质量评价方法丰富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理论体系,为岩土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期刊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43)010【总页数】6页(P113-118)【关键词】岩土边坡;滑塌;岩土体质量评价;边坡稳定分析【作者】张菊连;沈明荣【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土木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4.1边坡岩体分级是一种边坡岩体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能在勘察初期结合少量的室内及现场试验对边坡稳定情况进行宏观把握,为工程师设计加固方案提供参考.目前在边坡工程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岩体分级方法:(1)通用岩体分级方法,如岩体分级[1]系统、国家岩体分级标准BQ等;(2)基于地下工程分级系统修正用于边坡的岩体分级方法,如边坡岩体分级 SMR[2-3]系统、西南山区高等级公路边坡岩体分级[4]法、天山公路边坡岩体分级[5]法及采矿岩体分级[6]法等;(3)源于边坡的分级系统,如国内的一些定性分级(建筑边坡工程规范岩质边坡岩体分类[7]和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边坡岩体分类等)及国外的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 SSPC [8-9]法、自然边坡分级[10]法及公路开挖边坡岩体分级方法[11-12]等.边坡岩体分级方法是一种快速、经济、实用的边坡稳定评价方法,对于边坡数量多、且对边坡不够重视的公路工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合适的.然而该法是以岩体为评价对象,并不适合岩土边坡.在岩质边坡中,当结构面较为发育且组合不利,或岩体风化较为强烈时,开挖后,坡率或加固措施设计不当将会出现岩体崩塌或滑塌的现象;同样的,岩土边坡在降水或坡率设计不当等情况下也会出现土层的局部崩塌或滑塌.基于此,将边坡土体看成是极度风化的岩体进行质量评价,与岩体分级一起并称为岩土体质量分级方法.本文针对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的特点,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福建省岩土边坡的质量评价(分级)方法.首次综合岩和土的质量评价方法,将边坡岩体分级扩展到岩土边坡中.用福建省7条高速公路的102个边坡对该法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说明了该法的合理性及准确性.岩土体质量分级方法获得的岩土体质量能反映边坡的局部稳定情况,并对边坡整体稳定性有所体现,计算过程简单、快捷.因此,岩土体质量分级方法可在公路边坡中得到推广运用.针对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调查了7条高速公路的13个标段的102个边坡的152个剖面岩土层的出露情况,结果显示:调查边坡主要岩土层为砂土状强风化岩、碎块状强风化岩、坡积亚黏土、弱风化岩、全风化岩、残积砂质黏性土、坡积粉质黏土、残积黏性土,因此,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该8种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组合相关特征.为了建立合适的岩土体质量分级方法,需对这些岩土层赋予合理分值.由于分值最终要服务于边坡稳定性评价,通过分析不同岩土层对边坡稳定性贡献的相对大小来确定分值是合理的.坡积黏性土、坡积粉质黏土、残积砂质黏性土、全风化岩和砂土状强风化岩的破坏机理与土质边坡相同:沿着某个最先达到极限平衡的圆弧面发生破坏或沿着两个土层的分界面发生破坏.由于福建省地处丰雨地带,大部分边坡开挖后在雨水的长期淋滤作用下,在坡面附近容易产生一个近于竖直的拉裂面(图1),后在土体自质量的作用下沿下部岩土层界面发生滑塌.安全系数根据极限平衡原理可由式(1)得到.式中:Gj、γj、cj、φj分别为第 j岩土层滑动体的重力、重度和滑动体下部接触面的抗剪强度;hj、lj为第j岩土层的厚度和破坏面底部的长度;βj为第j岩土层的倾角.通过变换,可得式中:是只与岩土层几何形状相关的参数.从式(2)可以看出,安全系数与tan φj和线性相关,可通过各岩土层之间tan φj和组合的比较来确定岩土体对边坡稳定性贡献的相对大小.tan φj和是按照某种组合线性关系来决定边坡稳定性,然而两者系数不同将得到不同的安全系数.本研究不打算再利用极限平衡法来推求系数的大小,因为这样做一是工作量非常大,二是并未达到本文用岩土质量分级来评价边坡稳定性的原意.具体做法是采用统计学原理来推求系数的大致范围,用均值作为tan φj和两者的系数.假设第j层土的经验分值为rEj(式(3)),系数mj、nj可由第j岩土层的倾角和厚度按式(4)和(5)得到.根据测量的152个边坡剖面的各土层厚度、倾角,取均值代入式(4)、(5)便得到各土层的经验分值公式(式(6)~(10)).坡积亚黏土:坡积粉质黏土:残积黏性土:残积砂质黏性土:全风化岩:将岩土层的抗剪强度参数及重度代入上述式子即可得各种土层的经验分值.统计了7条公路的物理、力学参数,得到各土层的重度和抗剪强度的均值,代入式(6)~(10)便可得最终经验分值rE(表1).从表1可以看出,各土层的湿重度和抗剪强度相差不大,且两土层之间的物理、力学特性都是渐变的,因此,使用土层内部的湿重度和抗剪强度替代两土层分界面的湿重度和抗剪强度,并按照式(6)~(9)计算经验分值不会引起较大误差.从经验分值rE可以看出,4种土层对边坡稳定性的贡献相对大小为坡积亚黏土>坡积粉质黏土>残积黏性土>残积砂质黏性土.为便于现场记忆和计算,4种土的分值见表2. 全风化岩性质类似于土,因此,参照土的原则来计算经验分值.表3给出了多种全风化岩的经验分值.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全风化岩的经验分值都介于3.5~4.5,其对边坡稳定性的贡献介于残积砂质黏性土和残积黏性土之间.一般来说,新鲜岩块的单轴抗压强度越高及岩体节理裂隙越不发育,岩体质量及对应分值应越高,因此,可从岩石强度及完整性两方面来分析岩体质量得分.在岩石强度方面,参考著名的岩体分级RMR法,按微风化岩(指不带裂隙的微风化岩块;因为没有新鲜岩块资料,采用微风化岩块强度)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进行分级,并采用其评分比率,同时考虑将全风化岩评分控制在3.5~4.5反算各级别赋分(表4).工程实践中,除微、弱风化状态的其他风化状态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都无法由试验得到,因此,考虑采用同一场地的微、弱风化岩进行合理折减(风化折减系数ξ1)得到评分.该折减系数须通过同一个力学指标来计算,地基承载力较好因为:(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体强度;(2)在现场容易获取且数据较为丰富.根据统计的13种岩体5种风化状态下的天然地基允许承载力(图2),发现每种岩体的强度都是随风化程度的增加而递减,且该递减率基本相同.递减率在不同岩性的岩体之间稍有差异,可以采用两种风化程度岩体地基承载力面积之比来减小这种差异.具体为:假设每种岩性之间的距离为1,两种岩性承载力坐标点之间用折线连接,分别计算微、弱、碎块状强风化、砂土状强风化、全风化岩的天然承载力面积,以微风化岩为基准计算折减系数.简单给出了全风化岩的承载力面积计算过程表5给出了13种全风化岩的天然地基承载力测试值.用全风化岩的承载力面积除以微风化岩的承载力面积(41 956 kPa),即可得全风化岩的风化折减系数其他风化状态下折减系数见表6.微风化岩、弱风化岩、碎块状强风化岩岩体强度除由岩石强度和风化程度决定外,还受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的影响.砂土状风化岩和全风化岩的破坏机理类似土体,因此,不考虑裂隙发育的折减.根据收集统计的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裂隙折减系数ξ2(表7).由微、弱风化岩组成的边坡某剖面上如果存在不利结构面、断层或软弱夹层,则该处断面的稳定性较差,岩体质量应进行折减.折减系数ξ3通过对比标度权重系数[13]得到(表8).综上分析,考虑岩体风化程度、裂隙发育情况及不利结构面的岩体质量得分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弱风化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已由试验测得,则不需进行风化系数折减,即ξ1=1;如果实验室使用的岩块包含原岩裂隙发育情况,则不需进行裂隙发育折减,即ξ2=1.强风化岩和全风化岩由于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无法由实验测得,可以按照微风化岩或弱风化岩的强度按表6进行折减.由于边坡岩土体随高度变化,采用加权的方法计算边坡岩土体综合质量得分.基本原理为:边坡某岩土层厚度越大,对边坡的岩土体质量评分的贡献越大.用岩土体质量评分系统评价了102个边坡总共152个剖面的岩土体质量,以分值越大该处剖面岩土质量越好的原则进行现场判别,其判别结果与现场非常吻合,可用于福建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从岩土体质量评分频率分布图(图3)可以看出,评分结果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且无分值段缺失,说明调查样本具备随机性,且能较为广泛地覆盖整个分值(0~10)范围,评分系统更具有普遍适用性.利用系统聚类的最短距离法对岩土体质量得分进行分类,并采用4个统计量[14]来确定最佳聚类数:R2统计量、半偏R2统计量、伪F统计量、伪t2统计量,其中前两统计量输出结果一致.分类数太少和太多都无意义,初步将分类数定在3~9之间.采用多种系统聚类方法,发现离差平方和法聚类结果较佳,其R2及半偏R2统计量确定的最佳分类数是二、三、四、五类;伪F统计量确定的最佳分类数是五、六、七类;伪t2统计量确定的最佳分类数是二、五类,综合确定最佳分类级别为五类.归类得岩土体质量分级表(表9),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给出了合理的支护建议.龙岩至长汀高速A22合同段K115+352处边坡剖面出露岩性为变质砂岩及其风化层,主要有4层岩土层,原山坡的倾向、倾角分别为59°、23°,开挖边坡的倾向和倾角分别为40°、45°,其他计算参数见表10~12.该处剖面共出露4层岩土体:4.73 m厚的坡积亚黏土、8.98 m厚的砂土状强风化岩、8.51 m厚的碎块状强风化岩及15.5 m厚的弱风化岩,综合岩土体质量得分为1.83,如下求得:坡积亚黏土的工程性质一般,因黏聚力相对较大,在注意排水的情况下,对边坡的稳定性不会有较大影响;砂土状及碎块状强风化岩工程性质较差,对边坡的稳定性很不利;变质砂岩本身性质较差,岩层层面顺坡面发育,因此,弱风化岩的出露对边坡的稳定性非常不利.总体来看,边坡岩土体质量较差,存在整体失稳的可能性(图4),本文得到的岩土体质量1.83分属最差级别Ⅴ级与实际情况相符.根据表9的建议,该边坡第一阶应进行锚索加固;第二阶应放缓坡率,采用拱形护面墙;第三阶挂网喷草.结合福建高速公路边坡资料,基于极限平衡法、统计方法及参考岩体分级RMR方法,建立了一种边坡岩土体质量分级方法,扩展了边坡岩体分级范畴.该法可对边坡岩土体进行评分,进而得到表征边坡局部及整体稳定性的岩土体评分.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岩土体质量评价方法计算简单,指标获取容易,可快速对边坡岩土体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支护建议,是一种较好的高速公路岩土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但由于统计范围为福建省7条高速公路边坡,仅适用于地质条件相似的高速公路岩土边坡稳定性评价,其适用性及准确性可由新的边坡样本进行检验和改进.沈明荣(195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相关文献】[1]BIENIAWSKI Z T.Engineering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s[M].New York:Publ Wiley,1989:251.[2]ROMANA M.A geomechanical classification for slopes:slope mass rat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93:575 -600.[3]TOMAS R,DELGADO J,SERON J B.Modification of slope mass rating(SMR)by continuous fun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 Sciences,2007,44(4):1062-1069.[4]石豫川.山区高等级公路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HSMR快速评价体系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5]张元才,黄润秋,赵立冬,等.天山公路边坡岩体质量评价TSMR体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3):617-623.[6]LAUBSCHER D H.A geomechan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the rating of rock mass in mine design[J].J South Afr Inst Min Metall,1990,90(4):257 -273.[7]重庆市建设委员会.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66-67.[8]HACK R.Slope stability probability classification,SSPC[M].2nd ed.Enschede:Publ ITC,1998:258.[9]HACK R,PRICE D,RENGERS N.A new approach to rock slope stability:a probability classification(SSPC)[J].Bull Eng Geol Environ,2003,62(6):167-184.[10]SHUK T.Key ele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natural slope methodology(NSM)with some emphasis on slope stability aspects[C]//Proceedings of the 4th Sou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Rock Mechanics.Santiago de Chile:Pergamon Press,1994:255-266. [11]LIU Yaching,CHEN Chaoshi.A new approach for application of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on rock slope stability assessment[J].Engineering Geology,2007,89(1/2):129-143.[12]LYSANDROS P.Rock slope stability assessment through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 Sciences,2009,46(2):315-325.[13]富振英.logistic回归模型数据的预处理(二)[J].中国卫生统计,1992,9(2):43-46. [14]余家林,肖枝洪.多元统计及SAS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44-145.。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方法综述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方法综述
杨秋芳;张菊连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卷),期】2014(014)001
【摘要】从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传统方法和智能方法出发,阐述和分析了现有的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指出边坡分级方法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总页数】4页(P335-338)
【作者】杨秋芳;张菊连
【作者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232;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57
【相关文献】
1.露天矿山岩石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
2.三种工程岩体稳定性分级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参数分析
3.改进的水电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法
4.岩体稳定性分级研究综述
5.水电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系统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2 期
张菊连等: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新方法
3625
复杂,一般由计算机完成。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子众多,在选择因子时应
针对区域边坡稳定情况尽可能多地选择那些现场 和室内较易获取、受人为主观性影响较少的因素, 然后再利用逐步回归进行筛选。Logistic 逐步回归 采用似然比统计量(likelihood ratio test)和比分统 计量(score test)来检验 H0 :β1 = β2 = ... = β p = 0 的 假设,即分析引入的评判因素是否与边坡破坏显著 相关。似然比统计量见式(8)。比分统计量是以未 包含某个或几个变量的模型为基础,保留模型中参 数的估计值,并假设新增加的参数为 0,计算似然 函数的一价偏导数(又称有效比分)及信息矩阵, 将两者相乘,便得比分检验的统计量 S。样本量较 大时,S 近似服从自由度为待检验因素个数的 χ 2 分 布。
快捷,因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在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中推广应用。
关 键 词:Logistic 回归;高速公路边坡;边坡稳定性评价;影响因子;因变量
中图分类号:U 412.36
文献标识码:A
A new approach to expressway slope stability assessment
假定边坡的实际状态 Y 有两种:破坏和未发生 破坏,定义发生破坏 Y = 1,不发生破坏 Y = 0。评
判因素为 X,则边坡的破坏概率可表示为: pf = p(Y = 1/ X ) 。因为破坏概率范围为[0, 1],要建立破 坏概率与评判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使得因变量在 [0, 1]范围内变化,需对因变量进行处理[1]:
摘 要:为能在初期勘察阶段及少量室内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快速、准确地对高速公路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了一种新
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基于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资料,以现场稳定情况为因变量,影响边坡稳定性的 14 个因子为自变量, 利用 Logistic 逐步回归遴选显著影响因子,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 Logistic 回归模型。该模型符合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稳 定性良好,且预测结果准确。另外,模型影响因子的调查和获取比较容易,模型可处理定性因素,边坡稳定评价过程亦方便、
收稿日期:2010-08-29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学科(No. B308)。 第一作者简介:张菊连,女,1984 年生,博士研究生,从事边坡稳定性评价方面的研究。E-mail: happy_zhangjulian@yahoo. com. cn 通信作者:沈明荣,男,1951 年生,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岩石的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方程、结构面的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方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 价的研究。E-mail: shenmingrong@
个。此时, pf 要么为 1 要么为 0。直接把 1 和 0 代 入 ln[ pf /(1 − pf )] 将无意义,可采用最大似然法来估 计模型的参数。最大似然法的基本思想是先建立似
然函数及对数似然函数,再通过对对数似然函数求
导,令其取值为 0 得到的系数即为参数的最大似然 估计。具体为假设 pfi = p( yi = 1/ xi ) 为给定 xi 的条件 下 yi = 1的条件概率,则相同条件下结果 yi = 0 的条 件概率为1 − pfi = p( yi = 0 / xi ) 。于是得到一个观测 值:
边坡破坏概率为 边坡稳定概率为
pf
=
1
eβ0 +β ′X + eβ0 +β
′X
ps
=1−
pf
=
1
+
1 eβ0
+β
′X
⎫
⎪⎪ ⎬
(2)
⎪
⎪⎭
如果样本能重复观测,则可得到因素在某种水
平状态组合下的发生概率,从而可利用最小二乘法
计算回归系数。如果样本不能重复观测,如边坡问
题,多个因素在某种水平状态组合下的样本只有一
果最为丰富的一类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然而其理 论基础引入了诸多假设,参数的选取也过于粗糙: 边坡物质组成的复杂性及物理、力学参数的随机 性,用一组参数表征一种土层的特性势必会引起较 大误差。数值方法是随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 一类方法。由于其能模拟多种岩土材料的三维边 坡,且能呈现边坡破坏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因而 发展较快,在一些较重大的工程边坡及存在失稳迹 象的边坡中都要求有数值计算成果。然而与极限平 衡法一样,该法无法精确定义材料的物理、力学参 数,且在边坡形态较为复杂时难以建立精确的几何
ZHANG Ju-lian1, SHEN Ming-rong1, 2
(1. Depart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Geotechnical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普通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都是用来探索自变 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然而普通回归分析要 求自变量及因变量为连续型计量变量;判别分析要 求因变量是多水平属性变量,自变量是连续型计量 变量且需服从正态分布。由于上述限制,普通回归 分析和判别分析皆不适合探索边坡稳定状态和影 响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应用于流行病学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常常用来探索某疾病的危险因素,根据 危险因素预测某疾病发生的概率。其适合于因变量 为属性变量,自变量为连续型计量变量或离散型属 性变量。结合边坡稳定状态的特点,采用专门针对 因变量为两分类属性变量的两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 析探索边坡失稳的危险因子,建立回归模型来预测 边坡的破坏概率是可行的。
第 32 卷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文章编号:1000-7598 (2011) 12-3623-08
岩土力学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Vol.32 No.12 Dec. 2011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新方法
张菊连 1,沈明荣 1, 2
(1.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3624
岩土力学
2011 年
模型,另外边界条件的确定仍然是一难题。 鉴于上述方法的不足,考虑到高速公路工期紧
张及对边坡投入不大等特点,本文尝试将 Logistic 回归分析引入边坡工程用以探索影响因子和边坡 稳定状态之间的关系。以整体稳定性良好,主要发 生局部土体滑塌的福建省 3 条高速公路 58 个岩土 混合边坡为实例,从众多影响因子(诸如地质环境、 工程环境、边坡几何形态等)中筛选显著影响因子, 建立稳定性评价回归预测模型。模型通过了拟合优 度、回归系数显著性等多项检验,预测能力强,预 测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边坡稳定性评价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直接从实际边坡样本中挖掘影响 因子与边坡稳定性相关的有用信息,揭示边坡失稳 的一般规律;模型使用简单、方便,能对定性数据 进行定量分析,评判因子获取相当容易。基于上述 优点,边坡稳定性评价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是一种 较好的高速公路边坡稳定评价方法,可推广应用。
似然函数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再进行求解,
n
ln L = ∑ ⎡⎣ yi ln pfi + (1 − yi ) ln(1 − pfi )⎤⎦ i =1
⎫ ⎪⎪
∂ ln L = 0
⎬ ⎪
∂β j
⎪⎭
(5)
式中: j = 1, 2, … n。采用 Newton-Raphson 非线性
迭代法可得到参数 β j 的估计值 bj ,这个过程计算
2 两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原理
边坡状态是由稳定向失稳渐变的过程。每种状 态发生与否和岩性、边坡几何形态、水文条件、植 被发育、工程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因素的组 合将使边坡有着不同的稳定状态,人们无法借助于 极限平衡法及数值法等“精确”方法求解这种关系, 因为过度的“精确”引入了诸多假设反而降低了方 法的精度,且这些方法无法考虑岩性、植被发育、 地下水发育情况等定性因素。因此,笔者希望借鉴 其他方法,基于实际边坡资料直接探求边坡稳定状 态与各评判因素之间的关系。
1引言
边坡稳定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离散、随机且非 线性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几何形态、岩性、物质 组成的多样性,物理、力学参数的离散性、随机性 和评判因素与边坡稳定状态关系的非线性等。目前 常见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有工程类比法、极限平 衡法、数值方法等。工程类比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各地边坡的影响因素复杂,地质条件差异性大,适 合某一边坡的稳定评价方法及加固措施可能并不 适合其他边坡。极限平衡法是工程中应用最多、成
Abstract: In order to evaluate expressway slope stability rapidly and accurately based on a small amount of indoor and field tests during initial survey,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lope st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slope data from Fujian expressways, field slope stability condition was investigated, and 14 factors that might affect the slope stability were collected; then the Logistic stepwise regression was used to select significant factors, and finally a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ith significant factor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field slope stability condition as dependent variable was established. This model meets goodness-of-fit test, it is very stable, and its predictive results are very accurate. Moreover, the factors investigated are relatively easy to obtain; the model can handle qualitative variables; it can also assess the slope stability conveniently and rapidly. Thus,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for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expressway slope engineering. Key words: Logistic regression; expressway slopes;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impact factor; dependent vari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