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小说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杰《惨雾》鲁彦《菊英的出嫁》废名 台静农等
三、创造社(前期)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张“为艺术而艺 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 要求”,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标举自我 情绪的审美表现,属于抒情浪漫小说。主要作家有 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
20年代小说主要流派概述:
一、文学研究会 1、定义:成立于1921年1月,是一个具有相近文学
主张的作家的总称。他们主张立足社会现实,关注 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痼疾,执着于人生意义的探寻, 同情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表现出鲜明的人 道主义、民主主义精神,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 观。
创作方法:客观写实,强调对外在世界的精密观察 与真实再现,于沉着厚重中流露出深沉、峻切的情 怀。
2、问题小说
名词解释: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 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 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 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
外来影响:
(1)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俄罗斯文学和东 北欧文学。
(2)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3)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3、主要作家: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庐隐
把对阅读提示的理解与对自己内感受的挖 掘结合起来。
把对作品本文的理解与广泛占有资料、把作 品放到各种联系中观照结合起来。
尝试寻找理解作品的新的视角和入口。
《在酒楼上》
一、主人公:“我” 吕纬甫 (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二、吕纬甫所讲的两个故事分析 1、给小弟迁葬 2、给船家女儿送剪绒花 两件小事的意义:怀旧的情绪和伤感的情调;
落寞情怀中仅存的一点暖意和希望。
三、吕纬甫的形象:
一个在辛亥革命时期充满革命热情, 现在却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
吕纬甫形象的意义:反映了“五四” 高潮以后知识分子苦闷、彷徨的思想状 态;表现了他们在“躁动与安宁”、 “创新与守旧”两极之间摇摆的生存困 境。
关于我和吕纬甫的关系:
1、“我”和吕纬甫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代表了 对人生道路的不同的选择。我对吕纬甫持批判 的态度。
4、问题小说的特点: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 针对性;追求哲理色彩;通常是“只问病源, 不开药方”,留下思考余地。但也有些作家 试图寻找答案,以“爱”和“美”来弥合缺 陷,净化人生。缺点:社会功利的倾斜使之 不可避免地带有观念化、抽象化的弊病。人 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了,不深刻,不丰满, 削弱了其审美价值。
中国现当代文学 名著导读
小说部分
课程特点
所选篇目并不全是公认的经典名篇,也选了 一些并不广为人知但很有特色的作品,体现 了编选者独到的眼光。
既是作品赏析,也是个案研究。 没有面面俱到的分析,只对如何理解作品作
了一些启发,给读者主动思考留下了充分的 空间。
学习方法
把学习、欣赏的态度和研究、审视的态度结 合起来。
天》中的女娲、《射日》中的后羿、《理水》中的夏禹功业 完成“以后” 以及《野草》中的“死后” 等等有类似之处)。
当复仇者与被复仇者同归于尽,尸骨变得难解难分,大复仇 最后变成大出丧,黑的人与眉间尺不但身首异处,连仅余的 头颅也要与敌人的头并置,被公开展览(表演)。而群众 (鲁迅说他们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则把大出丧变成狂欢
节。小说结束时,当百姓看王后、王妃,她们也看百姓,看 客们自己表演起来时,复仇与被复仇者,连同复仇本身,也 就同时被遗忘与遗弃,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终被消解 为无。尽管鲁迅从感情上无疑倾心于复仇,但他仍以犀利的 怀疑的眼光,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看客)必然的失败、 无效、无意义揭示给人们看,鲁迅任何时候都要正视真相,不 肯自欺欺人。
这群黑色族人对旧社会、旧势力的叛逆性 极强,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出路有着清醒的 认识与冷静的思考,他们睥睨世俗,敢于向一 切恶势力挑战,复仇精神绝决而勇猛,不及后 果,有着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果敢与反叛。 他们都是孤独的复仇者。
3、怎样理解复仇完成后的情节:
小说“复仇” 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却是在复仇完 成以后开始的:“以后” 才是鲁迅思维的真正起点(与《补
三、《铸剑》 1、题目的含义
把原来故事题目“眉间尺”改作“铸剑”是 为了凸显“剑”的形象,突出“剑”之铸成 的过程,突出复仇精神的完成过程。
2、宴之敖者的形象:
“黑色家族”的成员,都深刻的体现着鲁 迅的主体精神:彻底的不妥协地反传统、进行 革命的复仇,为国民打造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反 传统的全新的精神世界。
本篇小说存在着两个调子:悲壮的与嘲讽 的,崇高的与荒谬的。在小说前三节,后者 仅作为一种时隐时现的不和谐的旋律,存在 于悲壮而崇高的复仇之歌中(或如第二节群 众争看国王出巡的场面);到小说第四节, 嘲讽、荒谬就上升为主调,直到最后占据着 整个画面,象征着愚昧的看客他们(永远是 复数存在)才是唯一的、永远的“胜利者” 。
仔细体会作者对词语和意象的选择:老梅、倒 塌的亭子,愤怒而且傲慢。
艺术特色:通过老友邂逅这一事件和酒楼这 一特定的场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表现世 事人情的巨大变化。
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离去——归来——离去
《铸剑》
一、写作背景:三一八惨案后七个月,即1926 年10月。
二、关于《故事新编》 “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2、“我”和吕纬甫代表了同一个主体的互相矛 盾的两个侧面。吕纬甫和“我”同属一个主体, 但表现了我的认识的深化和思想的成熟。
3、“我”和吕纬甫是两个主体,但吕纬甫体现 了我可能的“未来”,促使我警惕。
4、吕纬甫:回归 、普通人、 人情味、 妥协
“我”:追寻、 客子、 漂泊感、 坚持
对老梅的描写:象征着希望,也象征着不向 严酷环境屈服的反抗精神。
二、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是1923年在鲁迅小说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流 派。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的文学观念的前提 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 通病,逐渐走向成熟的归趋。这些来自乡村,寓居 于京沪等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的宗法制农 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 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乡愁的笔触,将 “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出 鲜明的时代色彩,从整体上呈现比较自觉的民族化 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