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多彩的民间》教案(通用5篇)

《多彩的民间》教案(通用5篇)《多彩的民间》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多彩的民间》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多彩的民间》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播放中国民间美术简介视频,导入本课。
二、讲授新课:1、找吉祥图案请学生在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找吉祥图案。
2、分析作品,讲解剪纸的特点3、分组讨论,对比观察生活中的狮子、老虎形象和民间美术作品中老虎、狮子造型,看看哪些相同,哪里又有所不同。
分析为什么即使表现同一题材还存在差异。
(比较后发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狮子、老虎造型有的大方、憨厚,有的朴实、隽秀,还有的玲珑、精巧。
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所以其造型也发生了改变。
)教师总结:虽然取材相同,但是造型各异,与人们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
《多彩的民间》教案篇2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民间的美术作品接触较少,甚至未曾接触。
通过本课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丰富多彩,高手民间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愿望和情趣。
二、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能容比较多,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本课包涵了民间的剪纸,年画,面具,铜雕,油画,玩具,泥塑,皮影,服饰,木雕等作品欣赏。
种类繁多但却有共同点,可抓住民间美术的共同点给学生进行欣赏。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
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学设计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的第2课。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分别是“民间艺术交流会”“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和“保护民间艺术”。
本课重在第三板块的教学。
结合我们家乡福安当地的民间艺术资源开展教学,真实地了解家乡民间艺术的现状,引发学生思考其衰落的原因及保护措施,进一步思考如何去传承保护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1.关注家乡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2. 初步理解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为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力所能及地贡献力量。
【教学准备】问卷星调查课前活动单【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难点: 初步理解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中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一:点击现状,发现衰落1.播放福安民间艺人送福的视频,交流还了解哪些福安的民间艺术。
2.课前问卷调查反馈。
3.观看福安评话和糖画的视频,了解福安部分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学生谈感受。
4.交流讨论,有人认为这些东西消失了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和班级调查表呈现的数据,让学生直观地发现部分民间艺术在逐步衰落的现实,同时结合文本信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学生保护民间艺术的欲望。
】活动二:合作探究,寻找原因1.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民间艺术,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合作交流。
2.小组汇报,了解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3.小结: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了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想办法保护它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研究家乡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思辨中反思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活动三:齐心协力,保护传承1.国家的重视。
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民间艺术。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 创意: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构思,是否能够展现出民间艺术的特色。
2. 技巧:作品的制作技巧是否熟练,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
3. 寓意:作品是否能够传达出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是否具有文化内涵。
4. 审美:作品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举例:让学生欣赏几幅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民间艺术”,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种类、特点和价值,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首先,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此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间艺术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反馈:
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进行批改和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a. 对于研究报告,关注学生对民间艺术形式的理解程度、信息收集的全面性以及报告的条理清晰度。对于存在的问题,如信息不完整、论述不清等,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b. 对于作品创作,关注学生的创意、动手操作能力和作品的完成度。对于作品中的不足,如造型不准确、色彩搭配不当等,给出改进的建议,并鼓励学生在下次作品中进行尝试和提高。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时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运用民间艺术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道德与法治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引导学生认识民间艺术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和法治观念。
3、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帮助学生认识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理解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探究民间艺术中体现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民间艺术与道德、法治的内在联系。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视频,如舞龙舞狮、皮影戏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的了解程度,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民间艺术的种类及特点(1)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民间艺术的常见种类,如剪纸、年画、刺绣、木雕、陶瓷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种民间艺术的特点,如剪纸的精巧细腻、年画的色彩鲜艳、刺绣的精美绝伦等。
2、民间艺术中的道德价值(1)以民间故事或传说为例,讲解其中所传递的道德观念,如勤劳、善良、诚实、友爱等。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的民间艺术是否也有类似的道德寓意。
3、民间艺术中的法治观念(1)分析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如民间戏曲中对正义的伸张、对邪恶的惩罚。
(2)探讨这些法治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三)小组活动1、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民间艺术,深入研究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所蕴含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研究成果。
(四)案例分析1、展示一些因不重视保护民间艺术而导致其衰落甚至失传的案例。
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案例所反映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道德和法治的手段来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间艺术的重要性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德与法治价值。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和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并初步掌握一些民间艺术的基本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民间艺术知识,如剪纸、绘画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学生在欣赏和创作民间艺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培养学生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发挥创新能力,提高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展示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民间艺术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刺绣等,以便展示和引导学生欣赏。
2.准备创作材料,如彩纸、泥巴、针线等,以便学生动手实践。
3.制作课件,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艺术形式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如陕西剪纸、江苏泥塑、四川刺绣等,并通过课件展示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
六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民间艺术

六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民间艺术一、活动主题:探索民间艺术,传承文化瑰宝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水平。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内容:1. 民间艺术的定义与分类2. 剪纸艺术的基本技巧与创作3. 泥塑艺术的基本手法与实践4. 民间绘画的技法与欣赏5. 民间音乐、舞蹈的基本特点与体验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民间艺术的分类,让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剪纸、泥塑等实践活动,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民间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水平提高情况。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表现。
3.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程度以及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六、活动延伸:1. 参观当地民间艺术展览或博物馆,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2. 邀请民间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民间艺术的技艺。
3.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艺术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
七、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剪刀、刻刀等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受伤。
2. 制作泥塑时,要注意烫伤的风险,避免直接用手触摸热泥。
3. 保持工作区的整洁和安全,避免杂乱无章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八、教学资源:1. 民间艺术作品展示图片或实物。
2. 剪纸、泥塑等艺术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3. 民间艺术相关书籍和视频资料。
4. 展示平台或展示板,用于学生作品的展示。
九、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1课时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手法;(2)培养学生运用民间艺术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珍视文化传承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中国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民间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理解和运用;2. 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民间艺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民间艺术品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绘画、剪贴等创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民间艺术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提问:“你们对这些艺术品有什么看法?”(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2.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品,如剪纸、泥塑、年画等;(2)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4. 创作实践:(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运用民间艺术手法创作一幅作品;(2)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2)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课堂内容。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1)学生完成课堂创作作品的完善;(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民间艺术形式的认知及运用能力;3.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4. 学生对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doc教案第一章:民间艺术的定义与价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定义:民间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本土特色。
2. 民间艺术的特点:地域性、传承性、多样性、实用性。
3. 民间艺术的价值:文化传承、历史研究、审美欣赏、产业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艺术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民间艺术案例,如剪纸、泥塑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艺术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民间艺术案例,如剪纸、泥塑等。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展开课堂讨论。
5. 总结:强调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民间艺术,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 选择一种喜欢的民间艺术,尝试动手制作,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案第二章:民间艺术的分类与代表作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2. 使学生认识到各种民间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品、表演艺术、建筑艺术等。
2. 各种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剪纸、年画、泥塑、皮影、曲艺、古建筑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2.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种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3.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展开课堂讨论。
5. 总结:强调各种民间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多彩的民间艺术(我塑我鞋)人美版

-通过示范、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创作技巧,如彩泥捏制、颜料上色等。
-提供丰富的民间艺术作品案例,让学生充分感受民间艺术元素,启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组织小组讨论、互助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意火花,共同突破创作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鞋子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民间艺术中鞋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造型表现力和创新能力,学会运用彩泥、颜料等材料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作品展示与评价,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彩泥、颜料等材料制作一双富有民间艺术特色的鞋子。
4.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民间艺术中鞋子的文化背景及其象征意义,掌握制作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鞋子基本方法。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比我预期的要顺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鞋子作品。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颜色搭配和造型设计上还存在不足。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多彩的民间艺术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部分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发展现状。
技能目标:学会欣赏不同的民间艺术作品,学习制作民间艺术作品。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民间艺术,并积极参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了解民间艺术,欣赏和制作民间艺术作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工作品、资料袋、工具
第1课时
主要教学方法
陈述、演示、合作、实践
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方法
教师个人调整
一、导入。(5分钟内完成)
1.谈话。
2.欣赏小曲、秦腔唱段。
3.板书:民间艺术
二、看图片回答问题。(5分钟内完成)
1.分别出示“秦安蜡花舞”、“秦安小曲”、“京剧”、“草编”、“剪纸”、“安塞腰鼓”、“皮影戏”图片,让学生看图分别回答图片分别是什么民间艺术。
2.将学生分成六组。
3.分发资料袋。(接附页)
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小曲和秦腔唱段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回答对应名称。
随机分组
(接附页)
(接附页)
当堂清内容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思
板书设计
美——传承
多彩的民间艺术
爱——发扬
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方法
教师个人调整
4.请同学们自己确定本组的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和资料整理人,并填写在学习汇报表中。
三、分组学习。(8分钟内完成)
1.请各小组利用课本和资料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组学习。完成最快的小组将得到一颗星星奖励。
2.请记录员将学习成果详细记录在学习汇报表中。
四、汇报学习成果。(12分钟内完成)
1.请各小组发言人代表本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小组内其它成员可给予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汇报,并做好学习笔记,等该小组汇报结束后可提问或发表见解。
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含教学反思)

的多样性和魅力。
教学难点 激发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主要教法
启发法 情景教学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播放纳溪山歌《撵野猫》,请学生欣赏。 2.师:这是我们四川纳溪的民间音乐。 3.学生欣赏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宁河船工号子》,感受民间舞蹈的魅力。 4.师揭示课题: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民间艺术交流会 (一)民间艺术的组成 1.猜一猜:民间艺术是指哪些艺术? 2.了解民间艺术的组成。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 3.说一说:在我们当地,有哪些民间艺术? 4.师小结: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二)民间艺术的来源
张明山热爱传统艺术,他吸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并运用到自己的泥塑创作中。张明 山还善于观察社会,把市井的民情风俗、百姓的爱好、日常情态等生活细节都一一记刻在心 中,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
2.议一议: 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 3.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人的故事? 4.师总结 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民间艺术的成就里蕴含着这些艺人 的努力与智慧。这些民间艺人的努力和智慧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三、拓展延伸 通过对家人的了解、到网络上去查询或者查阅图书,了解民间艺人的故事,并在下一节 课开展民间艺人故事会。
重写实,强调神韵,他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 张明山( 1826- 1906), 出生于天津一个贫寒的民间艺人之家,祖籍浙江。张明山的父
亲以制作泥玩具为生,小明山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喜欢玩弄泥巴,八岁便能协助父亲 制作小猫、小狗一类的泥玩具。张明山在泥巴造型上有很好的感悟与天分,十三岁开始独立 从事彩塑创作,十八岁便声名远播。
《多彩的民间艺术》小学教案

《多彩的民间艺术》小学教案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认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及其价值;2.探究民间艺术的创作表达方式和技艺特色;3.实践制作民间艺术作品,激发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一、认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及其价值1.通过图片、视频和亲身感受等形式,了解民间艺术的跨文化和跨地域性;2.了解民间艺术的艺术性、历史性、社会性以及文化性的价值,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二、探究民间艺术的创作表达方式和技艺特色1.了解民间艺术的创作特点和表达方式,包括非常规材料和手工技艺等;2.通过实践制作,掌握民间艺术的基本技能和工具,如剪纸、刺绣、国画等。
三、实践制作民间艺术作品,激发创造力和审美能力1.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实际制作,深入感受其魅力和艺术价值;2.通过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一、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实物展览和现场制作,让学生在参观中获取知识,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项目制学习法以小组项目为形式,让学生分工协作,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协作,实现知识的深入和综合性的掌握。
三、启发式教育法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和总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资源:图片资料:国家民间文艺传承中心、中国民间艺术之家等。
实物资料:剪纸、刺绣、景泰蓝、国画等。
教学评估:1.学生在参观实物展览中的感受和观点;2.学生手工制作的成果和创意点;3.学生展示的学习笔记和总结。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第一章:民间艺术的概述1.1 民间艺术的定义1.2 民间艺术的特点1.3 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第二章: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形式2.1 剪纸艺术2.1.1 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1.2 剪纸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技法2.1.3 剪纸艺术的作品欣赏和分析2.2 泥塑艺术2.2.1 泥塑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2.2 泥塑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技法2.2.3 泥塑艺术的作品欣赏和分析2.3 农民画艺术2.3.1 农民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3.2 农民画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技法2.3.3 农民画艺术的作品欣赏和分析第三章: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3.1 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3.2 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3.3 民间艺术活动的组织和推广第四章: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4.1 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4.2 民间艺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4.3 民间艺术在现代社区文化中的应用第五章:民间艺术创作实践5.1 剪纸艺术创作实践5.2 泥塑艺术创作实践5.3 农民画艺术创作实践第六章:纤维艺术与刺绣6.1 纤维艺术的概述6.1.1 纤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6.1.2 纤维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技法6.1.3 纤维艺术的作品欣赏和分析6.2 刺绣艺术6.2.1 刺绣艺术的起源和发展6.2.2 刺绣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技法6.2.3 刺绣艺术的作品欣赏和分析第七章:民间音乐与舞蹈7.1 民间音乐的概述7.1.1 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7.1.2 民间音乐的形式和特点7.1.3 民间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7.2 民间舞蹈的概述7.2.1 民间舞蹈的起源和发展7.2.2 民间舞蹈的形式和特点7.2.3 民间舞蹈作品的欣赏和分析第八章: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8.1 传统节日的概述8.1.1 春节8.1.2 端午节8.1.3 中秋节8.2 民俗活动的概述8.2.1 庙会8.2.2 舞龙舞狮8.2.3 民间游戏第九章: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9.1 数字化保护的意义与方法9.1.1 数字化保护的意义9.1.2 数字化保护的方法9.2 数字化创新的意义与实践9.2.1 数字化创新的意义9.2.2 数字化创新的实践案例第十章: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10.1 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0.1.1 教学目标的确立10.1.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0.1.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10.2 教学实践的案例分享10.2.1 教学实践的背景与目标10.2.2 教学实践的过程与方法10.2.3 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民间艺术的定义和特点重点解析:理解民间艺术的内涵和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那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啦!这可有意思极了呢。
想象一下哈,民间艺术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里面藏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比如说剪纸,那一张张纸在艺人的巧手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小动物、美丽的花朵,哇塞,简直太神奇啦!还有那捏面人,面团在手里揉揉捏捏,不一会儿就变出了孙悟空、猪八戒,可好玩啦!
咱们再来说说年画吧,那花花绿绿的颜色,充满了喜庆的味道。
每到过年的时候,贴上一张年画,感觉整个家都变得热闹起来了呢。
还有皮影戏呀,那些小人在幕后动来动去,就像在演一场精彩的大戏,可吸引人啦!
那咱们怎么去了解和学习这些民间艺术呢?嘿嘿,这就是咱们教案的重点啦!首先呢,咱们得去实地看看,去那些有民间艺人的地方,亲眼瞧瞧他们是怎么创作的。
然后呢,咱们自己也可以动手试试呀,别怕做不好,就当玩嘛,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民间艺术大师呢!
在课堂上呢,咱们可以搞一些小活动,比如剪纸比赛呀,看看谁剪得最漂亮。
或者来一场面人创意大赛,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捏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还可以分组表演皮影戏,肯定超级有趣。
总之呢,民间艺术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魔法。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吧!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相信你们对民间艺术已经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啦。
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去感受那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魅力吧!就像那句话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拥抱这美好的民间艺术吧!哈哈,好啦,同学们,下次再见啦!。
小学综合实践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通过引入民间艺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结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设计一堂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欣赏和传承民间艺术。
【教案名称】:小学综合实践——探索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通过观摩民间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学习并体验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理解和体验。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准备】:1. 民间艺术图片、录像资料等。
2. 相关民间艺术表演道具、乐器等。
3. 传统故事、童谣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师生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吗?能举例说明吗?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和独特之处。
二、认识民间艺术(15分钟)1. 定义和解释民间艺术的概念,介绍民间艺术的特点和分类。
2. 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出民间艺术的特点和分类,能够举例说明。
三、观摩民间艺术作品(30分钟)1. 分小组观摩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作品,包括传统舞蹈、杂技、木偶戏等。
2. 学生就所观摩的民间艺术作品进行观后感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发表观后感。
3. 教师对学生的观后感提问和点评,以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评价能力。
四、体验民间艺术表演形式(40分钟)1. 学生分组或自愿选择参与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如舞蹈、乐器演奏、剪纸等。
2. 每组或个人进行简单的表演,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3.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特色。
4.能够进行简单的民间艺术创作。
教学内容:1.介绍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2.分析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戏曲等。
3.分析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特色,如豫剧、京剧、川剧等。
4.进行民间艺术创作,如编排舞蹈、演唱民歌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有关民间艺术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民间艺术吗?它有什么特点?第二步:学习概念和特点1.教师向学生介绍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并让学生记录下来。
2.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
第三步:分析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1.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戏曲等。
2.学生们可以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表演视频,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四步:分析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特色1.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特色,如豫剧、京剧、川剧等。
2.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研究,选择一个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深入了解,并向全班展示。
第五步:进行民间艺术创作1.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民间艺术创作方法,如编排舞蹈、演唱民歌等。
2.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创作,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形式进行表演。
3.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话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拓展活动:1.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民间艺术表演或展览,加深对民间艺术的了解。
2.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民间艺术培训班或社团,提升自己的艺术技能。
3.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向其他班级或学校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评估方法:1.可以设计一份问卷,向学生了解他们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兴趣程度。
最新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一课。
本课通过讨论、分享、展示的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感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认同,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所体现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要点。
二、学情分析:全班学生46人,男生25人,女生21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占三分之一。
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书本以及影视作品上,同时,他们乐学、好学。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会更多地放在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上,且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民间艺术和家乡气候、地形、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则是孩子们很难考虑到的。
课前指导时,教师可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简便、可行的方法收集材料,比如实地观察、查阅报刊和书籍。
而材料的对象和内容尽量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主,课前准备的时间尽可能充分。
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
对于难理解、难展现的地方,教师可先做示范,也可利用多媒体和课间对学生进行直观引导,使学生交流在范例引导下有目标、有侧重、有特色、有实效。
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3、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四、教训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2、教学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第一课时了解和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教学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1、出示图片(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道德与法治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要一起走进一个超级有趣的世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上完这节课呀,你们得知道有哪些厉害的民间艺术,明白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还要懂得去欣赏、保护这些宝贵的艺术。
怎么样,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出发啦!二、教学重难点。
# (一)教学重点。
1. 了解各种民间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比如说那精美的剪纸,一刀下去,一张纸就能变成栩栩如生的图案;还有那热闹的舞龙舞狮,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舞动起来就像活了一样!我们得把这些民间艺术的奇妙之处都搞清楚。
2. 明白民间艺术对我们生活和文化的重要性。
民间艺术可不只是好看好玩哦,它们可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一个个小宝藏,藏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生活的故事呢。
# (二)教学难点。
1. 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现在啊,有些民间艺术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我们得让大家真正喜欢上这些艺术,主动去保护它们,这可有点挑战性哦,不过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一定能做到!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呀,我准备了好多好玩的方法来带大家学习。
有直观的图片展示,让你们能直接看到民间艺术的美;还有精彩的视频播放,带你们感受它们的魅力;当然啦,少不了小组讨论,大家一起七嘴八舌地说说自己的想法,肯定能碰撞出很多有趣的火花!咱们还会有实践活动,让你们亲自体验一下民间艺术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5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小礼物。
(拿出一幅简单的剪纸作品)看,这是什么呀?对啦,这就是剪纸!你们看这图案,是不是特别漂亮?其实啊,这只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种,还有好多好多像这样有趣又神奇的艺术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民间艺术的奇妙之旅吧!# (二)新授(25分钟)。
1. 民间艺术大观园(10分钟)。
(1)展示各种民间艺术的图片,如陶瓷、刺绣、皮影戏等,一边展示一边简单介绍。
同学们,看这精美的陶瓷,颜色鲜艳,造型独特,每一件都像是一个艺术品;再看看这刺绣,一针一线绣出的图案简直太精致了,就像在布上开了一朵花;还有这皮影戏,那些小小的皮影人儿在灯光下舞动,就像有了生命一样,特别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三年级学生对于民间的美术作品接触较少,甚至未曾接触。
通过本课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丰富多彩,高手民间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愿望和情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能容比较多,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本课包涵了民间的剪纸,年画,面具,铜雕,油画,玩具,泥塑,皮影,服饰,木雕等作品欣赏。
种类繁多但却有共同点,可抓住民间美术的共同点给学生进行欣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
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作品类型,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走进民间(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走进民间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东西吗?
2.为什么各地人民都喜欢这些民间美术作品?
二、认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
1.拜访民间达人库淑兰——了解库淑兰的简介
2.欣赏剪纸作品
(1)在构图上你发现这作品有什么特点吗?
(2)这些作品在色彩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作品中都有哪些图案呢?3.剪纸作品小结
三、认识年画
1.年画简介
2.欣赏作品
(1)结合从欣赏剪纸作品的方法来欣赏年画作品,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2)通过文字的谐音找一找对应的年画作品。
3.小结
四、拓展
1.除了民间常见的剪纸和年画外,还有许多民间美术作品。
大家在课本上找一找,还有哪些?
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同学们在我们广西也有许多明见的美术作品,例如我们的铜鼓以及壮锦,希望大家利用课余的时间上网收集一些关于广西的民间美术作品。
了解我们广西的美。
【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相关文章:
1.中国民间艺术年画教案
2.多彩的衣裙教案
3.多彩的纸巾教案
4.人生多彩课文教案
5.《多彩的面具》优秀教案
6.多彩的颜色教案
7.大班活动多彩的水果王国教案
8.多彩的动画音乐音乐教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