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基本概念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中考知识储备
一、了解语文的基本概念:
1.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文学体裁)(在文中的作用)
2.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空间顺序(地点变换顺序)、逻辑顺
序……
3.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4. 结构思路:过渡、悬念、铺垫、伏笔、点题、呼应(照应)、开门见山、卒章
显志……
5.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
问(借代、对比、类比、引用、反语、通感、顶真、互文、双关、
呼告、复沓……)
6. 写作手法:白描、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正面衬托、对比反衬(欲
扬先抑、欲抑先扬)、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常用比喻拟人手法)、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联想想象、虚实相间(化虚为实、化实为
虚)、冷暖相衬、明暗相衬、调动多感官(“五觉法”)、暗示象征、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
意、咏物抒情、借古讽今……
7.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写作手法
8.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托物言
志)
9. 词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拟声词)
附:
(一)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明线、暗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明确其作用及人称转换的效果)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褒义词贬用,反语,讽刺否定;贬义词褒用,表喜爱、怜爱、欣赏、•怜惜之情)
小说三要素:人物(主人公、线索人物、事件中心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方位顺序,立足点)、•逻辑顺序(概括—具体、整体—局部、主—次、表—里、因—果、一
般—特殊)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三)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小说(戏剧)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五)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特殊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单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八下教材第250页)
(六)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八下教材第251页)
•七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七)八种复句类型:(九上教材第272页)
•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常见的九种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
(九)
十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摹状貌、作引用、画图表
二、了解名著的考核范围:(附录“名著导读”、快速浏览、题库浏览)
1. 童话:安徒生、格林、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2. 寓言:《伊索寓言》
3. 故事:成语、神话、中外历史、各民族民间故事
4.诗歌散文:《朝花夕拾》、《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
5. 长篇名著:《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红岩》、《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简·爱》、《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 科普科幻作品:《海底两万里》等系列小说,历史文化及传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三、关注文化常识和默写字词的考核范围:(资料已发)
四、关注书法欣赏考核范围:(课本四个附录复印装订)
(关于书法的文化常识、专业鉴赏术语、碑帖的欣赏)
五、关注汉字书写的要求:(正楷:构架均衡、接近正方;横平竖直、
严丝合缝;笔锋清晰、整体美观)
六、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能否问题)、语序不当(不合语法、不合常理)、句式杂糅、重复啰嗦、前后矛盾(不合逻辑)、指代不明(有歧义)、多重否定不准确(“无时无刻”、反问句式)、“倍”的用法
①用的修改符号有:
删除号:
调位号:
②修改的一般原则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七、了解常见的标点用法:(八下教材附录252页)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句内点号用在一句话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标点符号使用中最常见的错误:
一、问号的误用
1.在非疑问句的末尾用了问号。

如:
*①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②有一次,自己撞到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
有的同学有一种误解,以为句子中有了“谁”“什么”等疑问词就是疑问句,其实不是这样。

一个句子是不是疑问句要看它是否带有疑问语气,是不是希望对方回答。

句①全句是陈述句,“关于什么是智力”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面应该用逗号;句②也是陈述句,问号应改为句号。

2.选择问复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

如:
*你觉得在家里种地好?还是在这里学习好?
这是一个选择问复句,因为只须作一个回答。

既然是一个问句,不管有几个候选项,就都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现在用两个问号,就变成两个问句了。

3.主谓倒装的疑问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

如:
*怎么还不来呀?校长。

这是一个疑问句,应该用问号。

但为了表达上的需要,先说谓语,然后补出主语。

在这种情况下,问号仍应该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谓语后边一般用逗号点断。

像现在这样加标点,这个句子就变成两个残缺的句子了。

补充一点:主谓倒装的感叹句也会出现叹号的位置错误。

如:“真美啊!祖国。

”应该改为“真美啊,祖国!”
二、顿号的误用
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误用顿号隔开。

如:
如:*我们曾去过六、七个这样的购物中心,看到有二、三十位老人买这种健身器。

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时,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所以句中“六、七个”“二、三十位”应改为“六七个”“二三十位”。

而顿号相当于连词“和”,“二、三十位”就等于说“二位和三十位”了。

三、冒号的误用
在没有停顿的地方用了冒号。

如:
*我急忙从车上跳下来,说了声:“王大爷再见!”就往家里走。

冒号是点号,表句中提顿,这个句子是个陈述句,“说了声”跟“王大爷再见”之间没有停顿,“说了声”后边的冒号是多余的,应该删去。

同时,“再见”后边的叹号也应删去。

四、分号的混用
1.内部无停顿的并列分句之间误用分号。

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在人们的消费中占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大众化。

这个并列复句中各并列部分内部没有逗号,无须用分号,应改为逗号。

2.多重复句的第一层,需要用分号时误用了逗号、句号。

如:
*①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

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②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实力,拼搏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句①是总分关系复句,“两大类”后冒号要管到句末,中间不宜用句号,而应该用分号。

句②是并列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内部有逗号了,为了分清第一层关系,“无源之水”后面逗号应该改为分号。

五、省略号的误用
1.省略号与“等”或“等等”并用。

如:
* 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等。

省略号表示省略,“等等”也表示省略,两者并用就重复了,因此或者只用省略号,或者只用“等等”。

2.省略号后还保留其他标点符号。

如:
*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既然用省略号表示文字的省略,那么省略号后面的标点自然也可以不要。

这句话省略号后面的逗号可以去掉。

六、书名号与引号的混用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表示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引号标示。

而很多同学会把二者混淆。

如:
如:*这学期开设《现代汉语》课,需要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

这句话中前面的“现代汉语”是课程名称,应该用引号;而后面的“现代汉语”是书名,应该用书名号。

七、引号的使用
1.引用人物对话有三种形式。

如:
“小朋友,你要修车吗?”那位正在修车的叔叔停下手里的活主动打招呼说。

我说:“车胎没气了,我还要赶快去上学。


“你不用着急,我马上给你查一下。

”说着他站了起来,接过车开始检查,“小毛病,只不过气门芯坏了。


第一段话,引语在前,××说后用句号;第二段话,引语在后,××说后用冒号;第三段话引语分别在前后,中间的××说后用逗号。

下面的句子就用错了:
*“快看!”他说:“火车过来了。


“他说”在引文中,后面应该用逗号。

2.引语末了标点的位置。

(1)引语被当做完整独立的话语来用,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

*古人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前面有冒号,表明后面引语是完整独立的话语,应该连原话的句末标点一起引用,所以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内。

(2)引语被作为作者的话的组成部分,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外面。

*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

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此句中的引语只是作为作者的一句话中的宾语,句号应是作者这句话的句末标点,应该放在引号外面。

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我们应该养成揣摩语言文字包括标点的好习惯,掌握一定的汉语语法规律。

学习每种标点时,先掌握它的主要用法,再掌握其他用法,这样就可以做到以简驭繁,事半功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