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专题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看课本回答问题
1、河流地貌对聚落(城市和乡村)规模的影响? 2、大小聚落(城市和乡村)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3、河流地貌为聚落分布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不利影响及解决措施
是什么?
答案:
长城
2000
等高线
答案: 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河道变宽, 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 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高一地理专题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看课本回答问题
1、形成河流地貌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2、河流地貌分为 河流侵蚀地貌 和 。 河流堆积地貌
回顾:
1、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外力有哪些? 2、这些外力形成的地貌有哪些类型? 3、形成这些地貌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一)河流侵蚀地貌
看课本回答问题
1、河流侵蚀地貌是 流水侵蚀 作用形成的 2、河流初期 侵蚀作用:以 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的为主
影响:使河谷 加深 和 延长 。
横剖面:呈 V 型
河流成熟期 侵蚀作用:以 向两岸侵蚀 为主 影响:使河谷 展宽 。 横剖面:呈 槽或U 形
3、河流在凹岸 侵蚀 ,凸岸 堆积 ,使河流弯曲。
1、流水侵蚀的三种形式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总结
侵蚀作用
概念
溯源侵蚀 向河流 源头方 向的侵蚀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 侵蚀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
(二)、河流堆积地貌
看课本回答问题
1、河流堆积地貌是 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2、河流堆积地貌分为哪三种类型? 3、冲积扇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于什么地方? 4、河漫滩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于什么地方? 5、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于什么地方?
地下水 补给
V 字 形 侧蚀 峡 谷
出
槽
现 侧蚀 形
河 堆积 河
湾
谷
长
注意:沟谷和河谷的区别在于有无地下水补给
问题探究:为什么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A
B
凸岸
A
B 凹岸
B处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流速
慢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 积
规律总结: 1、凹岸和凸岸的参照物是陆地 只需要在河湾陆地上画框即 可判断凹岸和凸岸 2、剖面图中凹岸坡度陡,凸岸
实验:按照课本80页步骤并回答问题 1、冲积扇的形状?绘图表示 2、冲积扇的水流方向? 3、沉积物颗粒的分布规律?
总结: 1、水流方向是从谷口流向扇缘 2、从谷口到扇缘颗粒物的分布
规律是:颗粒由大到小 3、水流方向为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
wk.baidu.com
跟踪练习2
(2013高考题福建卷)上图为雅鲁藏布江 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该沙丘位于
2、分布特点:聚落大多沿河分布
3、有利条件: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土壤肥沃
4、平原区加高加固河堤; 山区河谷将聚落建在冲积平原 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而且要避开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思考:
1、城市的分布特点一般怎样回答? 2、影响聚落选址在河流地貌的因素有哪些?
总结:
1、聚落(城市和乡村)分布特点描述的一种方法: 沿× × × ×(例如河流、铁路等)分布
侧蚀
垂直于 两侧. 河岸的侵蚀
对河流的影响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 伸长 使河床 加深,河流向 纵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 展宽 , 河流向 横向 发展
知识巩固: 阶段 初期 上游 中期 中游
成熟期 下游
图例
形状
V形
槽或U形
2、河谷的发育
河谷
初期
成熟期
沟
沟 谷
沟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侵蚀
谷 加 深 和 延
流出谷口 地势平缓 河道变宽 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
冲(洪)积扇
河漫滩
中下游区 凸岸堆积 面积扩大 枯水季节 露出水面 洪水季节 继续堆积
三角洲
河流入海 水下平缓 海水顶托 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
注意两个问题
1、冲积扇就是冲积平原吗? 如果不是有什么区别?
2、河漫滩就是河漫滩平原吗? 如果不是有什么区别?
2、影响聚落选址在河流地貌的因素 地形、水源、土壤、交通、避免自然灾害
当堂训练
(2013高考题山东卷)下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
106°E
39°N
贺
兰 3556
山
石嘴山
1500
黄
贺 兰
山
银川
P
黄 河
银川
河 图例
38°N
城市 河渠 河闸 沙漠 枸杞 山峰
补充: 坡度缓 1、在河道的弯曲处一般 考虑凹岸和凸岸的作用 2、在平直的河道和河流入海口 处一般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
跟踪练习1
(2013高考题浙江卷改编)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 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的组合,
正确的是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看课本回答问题
1、河流地貌对聚落(城市和乡村)规模的影响? 2、大小聚落(城市和乡村)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3、河流地貌为聚落分布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不利影响及解决措施
是什么?
答案:
长城
2000
等高线
答案: 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河道变宽, 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 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高一地理专题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看课本回答问题
1、形成河流地貌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2、河流地貌分为 河流侵蚀地貌 和 。 河流堆积地貌
回顾:
1、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外力有哪些? 2、这些外力形成的地貌有哪些类型? 3、形成这些地貌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一)河流侵蚀地貌
看课本回答问题
1、河流侵蚀地貌是 流水侵蚀 作用形成的 2、河流初期 侵蚀作用:以 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的为主
影响:使河谷 加深 和 延长 。
横剖面:呈 V 型
河流成熟期 侵蚀作用:以 向两岸侵蚀 为主 影响:使河谷 展宽 。 横剖面:呈 槽或U 形
3、河流在凹岸 侵蚀 ,凸岸 堆积 ,使河流弯曲。
1、流水侵蚀的三种形式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总结
侵蚀作用
概念
溯源侵蚀 向河流 源头方 向的侵蚀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 侵蚀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
(二)、河流堆积地貌
看课本回答问题
1、河流堆积地貌是 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2、河流堆积地貌分为哪三种类型? 3、冲积扇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于什么地方? 4、河漫滩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于什么地方? 5、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于什么地方?
地下水 补给
V 字 形 侧蚀 峡 谷
出
槽
现 侧蚀 形
河 堆积 河
湾
谷
长
注意:沟谷和河谷的区别在于有无地下水补给
问题探究:为什么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A
B
凸岸
A
B 凹岸
B处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流速
慢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 积
规律总结: 1、凹岸和凸岸的参照物是陆地 只需要在河湾陆地上画框即 可判断凹岸和凸岸 2、剖面图中凹岸坡度陡,凸岸
实验:按照课本80页步骤并回答问题 1、冲积扇的形状?绘图表示 2、冲积扇的水流方向? 3、沉积物颗粒的分布规律?
总结: 1、水流方向是从谷口流向扇缘 2、从谷口到扇缘颗粒物的分布
规律是:颗粒由大到小 3、水流方向为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
wk.baidu.com
跟踪练习2
(2013高考题福建卷)上图为雅鲁藏布江 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该沙丘位于
2、分布特点:聚落大多沿河分布
3、有利条件: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土壤肥沃
4、平原区加高加固河堤; 山区河谷将聚落建在冲积平原 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而且要避开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思考:
1、城市的分布特点一般怎样回答? 2、影响聚落选址在河流地貌的因素有哪些?
总结:
1、聚落(城市和乡村)分布特点描述的一种方法: 沿× × × ×(例如河流、铁路等)分布
侧蚀
垂直于 两侧. 河岸的侵蚀
对河流的影响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 伸长 使河床 加深,河流向 纵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 展宽 , 河流向 横向 发展
知识巩固: 阶段 初期 上游 中期 中游
成熟期 下游
图例
形状
V形
槽或U形
2、河谷的发育
河谷
初期
成熟期
沟
沟 谷
沟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侵蚀
谷 加 深 和 延
流出谷口 地势平缓 河道变宽 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
冲(洪)积扇
河漫滩
中下游区 凸岸堆积 面积扩大 枯水季节 露出水面 洪水季节 继续堆积
三角洲
河流入海 水下平缓 海水顶托 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
注意两个问题
1、冲积扇就是冲积平原吗? 如果不是有什么区别?
2、河漫滩就是河漫滩平原吗? 如果不是有什么区别?
2、影响聚落选址在河流地貌的因素 地形、水源、土壤、交通、避免自然灾害
当堂训练
(2013高考题山东卷)下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
106°E
39°N
贺
兰 3556
山
石嘴山
1500
黄
贺 兰
山
银川
P
黄 河
银川
河 图例
38°N
城市 河渠 河闸 沙漠 枸杞 山峰
补充: 坡度缓 1、在河道的弯曲处一般 考虑凹岸和凸岸的作用 2、在平直的河道和河流入海口 处一般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
跟踪练习1
(2013高考题浙江卷改编)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 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的组合,
正确的是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