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加速构建文明和谐诗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加速构建文明和谐诗城

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重要命题。“和谐”成了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社会主调。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志愿服务事业就是以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行为唤醒公民的社会责任,以社会议题呼吁对公共事务的全社会参与,以组织运作来补足政府的服务机能,以率先行动对心灵教化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的社会性行为,它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始终把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当作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通过观念的创新和弘扬、多领域的实践运作、组织模式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来促进志愿者活动朝着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发展,并已通过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等一大批荣誉在内的累累硕果得以体现,走出了一条以志愿服务推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文明城市创建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

我市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

我市的志愿者活动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团组织开展的学雷锋活动,1995年9月,马鞍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6年,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万名志愿者为省八运会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又推向了新的高潮。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的志愿服务活动紧紧围绕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表彰激励先进典型,营造了全社会开展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公民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形成了党委政府组织引导、各行各业自发组织、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志愿者活动新格局。截至到目前,全市已经形成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四大服务主体,建立起“五纵十六横”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五纵”即市一级成立志愿者协会,县区成立分会,大企业大单位组建服务总队,街道乡镇建立服务中心,社区和行政村设立服务站;“十六横”包括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以及环保、科普、文化、法律、卫生等16支志愿者队伍)。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建立起了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相对完善的四级志愿者组织,一些驻马单位和企业,如安工大、马钢、十七冶等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志愿者组织。一些私营企业,如:梦都集团、安利马鞍山分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青年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社会的工作中,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开展活动。基本形成了以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统揽,各青年志愿者队伍为依托的框架体系,全市青年志愿者人数已达5万余人,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79个,“一助一”志愿服务队148个。

与此同时,完全来自民间由普通市民自发成立的爱心传递志愿者、爱心车队志愿者、无偿献血志愿者等多支社会志愿者队伍,也成为全市志愿者活动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马鞍山爱心传递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共出动志愿者5586人次,先后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样、遗体捐赠及艾滋病预防宣传,关爱孤残儿童、环保、义务家教、心理辅导进社区、陪伴孤寡老人、火车站公共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128次,共志愿无偿为社会服务33675小时,成为马鞍山民间志愿者组织的代表。马鞍山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作为安徽省第一家正式注册的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五年来以弘扬“奉献、博爱、人道”精神为宗旨,积极饯行献血救人,出动3280人次志愿者无偿献血,共计献血近百万毫升,协助市中心血站成功地实现了无偿献血由计划模式到志愿无偿模式的转轨,充分保障了马鞍山每年4吨临床用血的安全,协会也因此多次受到了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卫生部的表彰。随着志愿者活动逐步走入百

姓的日常生活,志愿服务精神也随志愿服务活动的日益发展壮大而深入人心,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这些志愿者组织通过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用行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彰显和弘扬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在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市的志愿服务事业也因此一直处于全省领先行列,然而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志愿者工作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队伍相对匮乏。

志愿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志愿者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者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的特征。目前我市的一些志愿者已经具备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将本职工作与志愿工作相混淆,甚至划上了等号。有些志愿者组织的成立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参与人数相对较少,主动请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者更是寥寥无几,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大都利用工作时间,在志愿者队伍的人员结构和活动内容上也相对单一,。

二、志愿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需要一腔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志愿者良好的服务技能与服务水平,决定着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目前,受专业技能的限制,我市的志愿服务范畴大都停留在体能服务上,长效的知识性服务如:义务家教、心理咨询、医疗保健、技能培训等参与的人相对较少,起步较晚。

由此而导致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能力差,活力不足。大多数志愿者团队完全依托别人做过的服务项目,难以创新,单纯追求服务次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与志愿者服务结构单一、水平有限之间的矛盾日趋渐显,这也严重制约了志愿者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三、志愿服务的领域较窄。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有的服务项目过于单一化,缺乏新颖性。一些志愿者组织习惯于等着上级下命令,搞突击活动,缺乏活动的长效机制,导致志愿服务的“运动化”“活动化”“形式化”“临时化”,缺乏主动性与深入持久的发展机制,这样就严重束缚了志愿者团队的活力。另一方面,一些民间的志愿者团队,缺少发展规划与社会支持,志愿服务大都不经调研,仅凭一时热情“一哄而起”,简单模仿,不能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长效的服务内容,一旦受挫,便“一哄而散”,缺乏稳定性与长效性。

四、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效果不理想。

1、是多头管理体制。在志愿者队伍中,青年志愿者归团市委管理,党员志愿者归市直机关工委管理,巾帼志愿者归妇联管理,社区志愿者归民政局管理,红十字志愿者归红十字会管理,各相关的专业志愿者如医疗、法律、禁毒、消防、环保等由各相关业务单位和志愿者组织联合管理,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体制。

2、是登记性质不同。由于目前相关规定没有限制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志愿者组织,不少团队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采取了方便自己的注册形式,因而形成了性质不同的志愿者组织,有的在民政注册,有的在网络上注册,更多的采用挂靠的形式,还有的干脆就没有注册。这样,各志愿者组织便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发展和活动规划,在服务中也大都孤军奋战,缺少横向协作,甚至有时为了争影响和发展还出现相互牵制的现象。

五、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首先,由于政府行政组织下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对过多,志愿者组织的自主性较弱。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