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大学教育中的讨论课教学模式

大学教育中的讨论课教学模式

大学教育中的讨论课教学模式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而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讨论课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大学教育中的讨论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一、引言讨论课是一种集体讨论和交流的教学模式,它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讨论课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讨论课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讨论课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并与他人进行深入交流和思考。

这种交流和思考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与他人讨论和辩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估观点。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比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讨论课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学生在讨论课中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也可以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积极参与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此外,讨论课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加愿意开放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四、促进团队合作能力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个人的学术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讨论课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了解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这种团队合作能力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讨论课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讨论课中,学生需要事先准备课堂材料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主题和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初中美术“分层讨论式”教学模式解析论文

初中美术“分层讨论式”教学模式解析论文

初中美术“分层讨论式”教学模式解析一、“分层式教学”实施1. 目标分层。

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

课堂上,如果教师独立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依据目标去学习,那么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形成学习障碍。

因此,划分目标时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教师自制目标与师生共同制定目标相结合,这样既有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目标和拔高目标,更为一部分学生降低目标,使其分层达标。

2. 学生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本美术学科的欣赏理解能力和绘画技巧的掌握对学生进行分层,以求在每堂课中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主动发展教育”的特点。

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的智力、操作发挥极至,使全体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到上课有事可做,感到原来我也能回答问题,原来我也能画,我愿意画画。

3. 分层施教。

教学方法要根据灵活多变、及时调控的原则,充分运用讲、练、读、问、听等多种手段,在认识、思维、应用、操作等方面进行,多项信息交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失良机地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科学地处理教学内容的难易与学生之间接受能力的关系。

4. 分层指导,分层训练。

首先用课堂中小团体协同性学习组织课堂“异质同类”的小集体,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思考和充分交流讨论,使学生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下互相协作,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其次,在课堂提问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出力所能及的不同层次的问题,特别是让困难生回答出的问题,由中等生补充、完善,再由优等生判断、提高、相互促进。

5. 作业分层。

以往的教学,布置作业“一刀切”,教师出的题往往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这使学生处于很被动的地位。

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及作业,能使学生在求知的天地中享有充分的自由。

6. 评价分层。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即个体在学习时表现出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任务型教学模式:1、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此模式下,通过给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集体合作,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2、该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任务型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任务设置不当可能导致学生理解偏差,或者因学生分工不明确而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二、讨论型教学模式:1、讨论型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讨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2、在该模式下,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集思广益,学生能够互相启发和帮助,形成全面的思考和理解。

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也需要教师有较好的引导和控制能力,以免讨论过程偏离主题。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1、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一种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的模式。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素材,能够直观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外,多媒体教学模式还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2、这种模式也需要注意多媒体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避免过度依赖技术,降低学生的主动性。

四、交互式教学模式:1、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交互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五、任务型教学模式:1、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际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学习,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写作、演讲、剧本创作等活动。

常见教学模式

常见教学模式

常见教学模式一、讲授式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着主导角色,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灌输。

在讲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使用课件、教科书等教学辅助工具,以便更好地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

教师会通过讲解、示范、解答问题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这种模式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方式来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案例式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实例来教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选取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在案例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提供一个具体的情境或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案例、归纳总结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式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来教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实验、实训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

在实践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会提供必要的实践环境和工具,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常见教学模式

常见教学模式

常见教学模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讲授式教学:教师通过演讲和讲解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2. 讨论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或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这种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3. 实验式教学:教师通过实验或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实践和体验知识。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合作式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或项目。

这种模式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5. flipped classroom(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堂之前通过
学习资料或视频了解基础知识,课堂上主要进行讨论、解决问题和实践活动。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生群体,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儿科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儿科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儿科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临床医学教学的常用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临床逻辑思维及处置能力,是儿科临床实习带教的一种主要方法。

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以临床教学过程中真实病例为背景,采用追踪病例、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实习生搜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按照临床思路进行分析、提问和讨论,追踪患者直至其康复出院,从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有更深刻地认识,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临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该模式的推广对临床实习生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自2019年12月暴发新冠疫情以来,对整个教育体系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医学临床教学,相关的课程教学不得不转为线上开展,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模式也开始由临床实习向线上多媒体教学方向发展,由于多媒体课件能融图像、音频、文字、图表、动画等多种形式信息于一体,形式丰富多样,对所要表现的信息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人到三维空间中会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趣味性强、形象直观生动,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故多媒体教学大大丰富了儿科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减少传统病例讨论时对时间、空间的依赖, 保证教学的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强大的优势。

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模式的过程,首先在临床选择一份有意义病例,学生可采取分组形式,每个小组设有 1 名组长和 3 ~ 4 名组员,组长负责统筹安排临床病例选择、病例资料收集以及所发现问题的讨论,组长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查阅文献等方式,以及回顾学校教学中所学的生理学、病理学和内外科等相关知识,集中对临床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将理论知识与临床问题相联系,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并锻炼临床思维能力。

在病例选择方面,应优先选择专业特色突出、富有代表性的病例,避免选择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临床治疗和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在病例资料收集上,可以安排 2 ~ 3 名实习生分别进行病例资料收集,既可以锻炼每位学生的病例资料收集能力,还能够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追踪患者病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长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查阅文献等方式,以及回顾学校教学中所学的生理学、病理学和内外科等相关知识,集中对临床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将理论知识与临床问题相联系,从而对疾病诊断、治疗、并发症、鉴别诊断等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提高其临床认知和处置能力。

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实践(3篇)

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实践(3篇)

第1篇摘要: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从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实施步骤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讨论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讨论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2. 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讨论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参与者。

(2)师生互动: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生生互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4)注重过程:讨论式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三、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1. 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讨论主题,确保讨论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讨论素材。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明确每个小组的讨论任务。

2. 课堂实施(1)教师简要介绍讨论主题,明确讨论目的。

(2)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3)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建议。

(4)各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5)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讨论成果,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3. 课后总结(1)教师对本次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SPOC研讨式教学模式

SPOC研讨式教学模式

SPOC研讨式教学模式
一、概念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它的主要特点是线上教学、线下面授相结合。

二、起源
SPOC起源于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始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教育资源行动——大量内部教学课件被放到网络上被免费共享使用。

这一创举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进而拉开了全球性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帷幕。

MOOC叩开了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大门,然而在2015 年前后,基于MOOC 的高等教育迅速转冷,从邓宁-克鲁格曲线的泡沫期转为低谷期,新开课程数的增速大幅衰减。

因为MOOC 对学生的要求太高,需要学生有超高的自律性,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都不自觉。

所以导致了慕课中学生辍学率比较高,学生学习任务完不成。

在缺少第三方的监督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如传统课堂的学习效果。

2013 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大学开始试点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这是一种可利用MOOC资源,但面向小规模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兼容吸收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特点。

三、SPOC与其他教学模式的比较
为更好地明晰 SPOC 模式的特征,从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教学阶段、学习形式、考核形式等各种影响因素入手对这几种模式进行比较:
四、基于SPOC的研讨式教学新模式构建。

大学教案中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

大学教案中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

大学教案中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小组讨论教学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大学教案中得到广泛应用。

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互动交流和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相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小组讨论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他们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与组员进行深入的讨论。

这种积极参与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小组讨论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与组员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

同时,小组讨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再次,小组讨论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通过与组员的辩论和讨论,学生可以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小组讨论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可能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有些学生可能更加活跃和自信,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和被动。

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较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小组讨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教师需要安排合适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讨论活动。

这对于大班级的教学来说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提高小组讨论教学的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在组建小组时注意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尽量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的平衡。

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

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

概述:
讨论式教学是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师生、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模式:
讨论式课堂教学结构以数学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为重点,创设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合作探究的开放的课堂教学。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操作策略:
1、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从而保持心理上的自由。

在讨论式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一是变教导者为顾问、伙伴、服务者,真挚、坦率的与学生平等相处。

二是留足敢想、敢说的空间。

2、交给学生讨论的方法。

(培训)
发言人如何发言?如何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评价别人的意见?不同的意见如何质疑、辩论?小组长如何组
织组员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如何集中意见向全班汇报?
通过这些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倾听、评价、辩论、质疑。

3、。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利用教学资源和手段,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安排,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目的的过程。

教学设计模式指的是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下,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和课程的方式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1.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把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上。

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导。

这种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但学生参与度较低,学习效果有限。

2.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性,但有时会导致时间分配不均衡,部分学生参与度低。

3.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提问题和探究答案来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4.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任务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

教师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但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准备和评估任务。

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点较多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讨论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来确定,既要注重对知识和基础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和课程时,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讨论课的实施方案

讨论课的实施方案

讨论课的实施方案讨论课作为一种互动式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进行讨论课的实施时,需要考虑到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有一个周密的实施方案。

下面将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总结三个方面来探讨讨论课的实施方案。

首先,在课前准备方面,教师需要对讨论课的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准备。

教师应该对课程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分析,以便在讨论课中进行引导和补充。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指导,让学生提前了解讨论课的主题,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另外,教师还需要对讨论课的教学环境进行准备,包括教室布置、设备调试等,以确保讨论课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课堂组织方面,教师需要在讨论课开始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的状态。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课堂管理,确保讨论课的秩序和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讨论中来,提高讨论课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最后,在课后总结方面,教师需要及时对讨论课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讨论课的效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讨论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讨论课改进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讨论课的实施方案需要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总结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安排。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安排,才能够保证讨论课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希望各位老师在实施讨论课时,能够根据以上方案进行合理安排,提高讨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讲授式、讨论式和实践式三种。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在讲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通过讲解知识点、示范操作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点较多或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黑板等教学工具,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例子来讲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或案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
在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观点,也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三、实践式教学模式:
实践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进行实际操作。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常用的教学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
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4版】教学模式有哪些

【2024版】教学模式有哪些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学模式有哪些教学模式有:讲授式网络教学模式、演示式网络教学模式、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信息收集整理式网络教学模式等。

具体如下:1.讲授式网络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系统授课。

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在网络教学中的新发展。

讲授式教学模式是利用网络作为教师和学生的通讯工具进行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利用Internet实现的讲授型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式和异步式两种。

同步式讲授这种模式除了教师、学生不在同一地点上课之外,学生可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讲课,师生间有一些简单的交流,这与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样的。

2.演示式网络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教学信息,它们可以是教师装载的CAI课件,也可以是来自校园网或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

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直接延伸,教学中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展示学生看,教师通过网络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被动地位没有改变,网络的教学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但由于教学经费、教师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仍将是许多学校网络教学的主要模式。

3.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在Internet网上涵盖的范围很广,从简单的电子邮件到大型的复杂的学习系统都有。

探索式学习可分为六个阶段:a.教师提出问题阶段;b.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析阶段;c.搜集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阶段;d.对所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阶段;e.抽象提炼信息上升到理论阶段;f.对结论进行反思阶段。

4.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用启发式,注重对问题的讨论。

中国古代的孔子、古希腊的大师柏拉图留下来的教育经典大都是以问答的形式表述的,因此说这种教学模式的渊源是最为久远的。

常见的教学模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
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有讲授式、讨论式、实验式、案例式等。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些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通过讲解知识点、演示操作等方式来传授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点比较简单、易于理解的情况下。

但是,如果知识点比较复杂,仅仅通过讲解是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的。

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互动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点比较复杂、需要深入思考的情况下。

但是,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可能会导致讨论效果不佳。

实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知识点。

但是,如果实验条件不充分,可能会导致实验效果不佳。

案例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综合性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通过案例来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需要进行实际应用的知识点。

但是,如果案例
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知识点和学生群体。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摘要: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讨论式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对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讨论式教学;合作探究;创造能力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191-02《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讨论式教学十分符合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

所谓“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与组织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多方交流以寻求答案,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中,我们不但要交给学生科学知识,更要交给学生学习与运用知识的方法。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灌输”式的教育,始终围绕着教师问与学生答展开,几乎没有学生的“生成”。

这样的教学根本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经历,也无法培养学生能力。

因此,讨论式教学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意义非凡。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讨论式教学法,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的。

下面笔者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讨粗浅地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多样形式,合作学习(一)科学划分小组,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开展讨论活动的前提是科学地划分小组,实施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把握人数,实现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同桌两人组、前后桌四人组、多人集体组,或者全班一齐讨论均可。

讨论小组的成员最好相对固定,以便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也可使组内成员分工更加合理,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细致的小组分工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也无形中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到了全员参与,有效突破了传统课堂中只有少数孩子参与到课堂互动的现状。

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模式第一篇: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这一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一模式的主要形式是:(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学习的内容、目标、学习方法。

(二)初学新知识──由学生去讨论和探讨新知识及其规律,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四)巩固知识──由学生讨论巩固知识的方法,选定练习题,并进行练习,教师帮助订正。

(五)总结学习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本课所用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由学生讨论并选定本课作业,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九义教材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讨论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方法。

2.教师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

学习内容是:加法的意义及加法的运算定律。

学习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并初步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学习方法是:自学教材,初步尝试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并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或交给全班同学讨论解决。

(二)初学新知识。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选定练习题,进行初步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掌握新知识。

1.小组讨论,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2.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班内讨论解决。

3.教师帮助解决班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4.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

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有关的定义是: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注意的问题: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五种教学模式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五种教学模式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五种教学模式
一、讲授式模式
讲授式模式是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也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它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听讲为辅,是以学生思考和认识活动的有效激发者,其优点是教师有自己的教学节奏和安排,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实施的文本内容来实施,而且教师能够直接把知识、技能娓娓倒给学生,可以锻炼学生的聆听能力。

二、案例式模式
案例式模式是教师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学习内容以案例的形式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从实际情况中反思总结和归纳知识,利用个性化案例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式模式
讨论式模式是以对学习对象分析、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等讨论策略,教师布置好讨论主题,同学们自由发言,通过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实现交流,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小组合作式模式
小组合作式模式以小组合作为主体,教师给小组成员设定任务,要求小组成员自行学习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行为,解决老师传授的知识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心理游戏式模式
心理游戏式模式是通过心理游戏手段,让学生感到教学环节有趣,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颁发申敏学习,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放松学生情绪,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乐 学 向上的教学环 境 中专 心致志地 学习 ,有 但 主要是学 生从 图书馆 ,互联 网获取 。补 充 讨 ,从而 在对知识 整合 的基础上 ,完成对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利 于学 生身心 的发 展。在历 史教学 实践 中,
的资料要 有客观性 , 可信度 ;形式应该多样 , 史知识的认知。
( 3)知 识 小 结 。 可 以 让 同 学 们 自 己 来
最能够体现历史研究 的特 点。
课堂讨论 的题 目。还要要求 学生课前 预习 ,
灵活多变 ,使其 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
教 师应 该 逐 步 的引 导 学 生 自己发 现 问 自学课 本知识 ,通过 网络 等途径搜集 和整理 不 易疲劳 ,学 习效 果好 。因此 记忆将不再是
必然要求 。
第三, 学生 主动 、 积极地学习 ,
能大 大提高学 习效 果。根据 心理学原则 ,学
首先 ,准备工作 要到位 。教师在课前 要 生 自愿参 与 的学 习过程 ,会进展 迅速且学 习
学生 的实践 能力 和创 新能力。 “ 开拓性 问题 ” 作好充 分的准备 ,备好教 材和学生 ,设计 好 内容保 持率高 。而且 以学生 活动为主 ,方法
第三步 :拟写提 纲。学生搜 集总材料 后 习 的独立 性。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认 真阅读教 拟定 发言提纲。
科书 ,查 阅参考 书 ,可 养成他们从 小读 书的
问题可 以分为 “ 导 入性 问题 ” 、 “ 基础 性 问题 ”和 “ 开 拓性 问题”三类 。 “ 导人性 问题 ”通过对相 关历史 事件和知 识的 回忆 ,
教 师与学 生可 以通 过讨论交 流 ,认真 交换看
第一 步 ,补充资 料。补充 的资料应该 与 以小组 为单位 ,合作 学习讨论 。对 历史教材

职业学校化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创设

职业学校化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创设

职业学校化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创设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讨论式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围绕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进行思考、交流、探讨,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充分发表意见、深入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探索讨论式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总结经验教训,使讨论式教学在具体运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化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讨论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以达到对知识的体验和应用,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呈现出的是一片热烈的气氛。

但是在运用讨论式教学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讨论流于形式、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欠佳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规律,合理创设职业学校化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

一、讨论式教学运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教学的意义1.讨论式教学的意义讨论式教学的意义在于:(1)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2)学生各抒己见,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3)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得到大大加强,教师在多次讨论式教学中要留意那些表达不多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对这部分学生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4)学生得到充分表现,在准备上会主动多下功夫,融会贯通自己所学知识,学习积极性空前提高,学习效果事半功倍;(5)有助于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等职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和独立性较为明显,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日益丰富,求知欲望强、兴趣爱好广,经过充分争辩,集思广益,使学生从各种不同观点的比较中去认识真理,明辨是非,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知识,有利于澄清模糊的认识,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式教学模式这一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一模式的主要形式是:(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学习的内容、目标、学习方法。

(二)初学新知识──由学生去讨论和探讨新知识及其规律,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四)巩固知识──由学生讨论巩固知识的方法,选定练习题,并进行练习,教师帮助订正。

(五)总结学习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本课所用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由学生讨论并选定本课作业,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九义教材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讨论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方法。

2.教师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

学习内容是:加法的意义及加法的运算定律。

学习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并初步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学习方法是:自学教材,初步尝试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并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或交给全班同学讨论解决。

(二)初学新知识。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选定练习题,进行初步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掌握新知识。

1.小组讨论,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2.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班内讨论解决。

3.教师帮助解决班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4.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

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有关的定义是: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注意的问题: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a+b=b+a)(四)巩固新知识。

1.学生讨论巩固的方法。

2.按选定的方法选定练习。

3.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和订正。

(五)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效果。

(六)作业。

1.选定作业,教师进行指导。

2.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这一种模式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共同的提高;由于是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益。

交互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在讨论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进与优化,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

主要的形式可以这样归纳:(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与学习方法;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由教师进行分析和归纳。

(二)初学新知识。

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和应用。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初步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练习。

(四)巩固知识。

运用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进行练习,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

(五)作业。

师生共同讨论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以考查本课的实际效果。

这一模式由于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及时地了解课堂的动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而且具备必要条件的课型进行设计的。

其主要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九义教材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就可以采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

讲座式教学模式这一种模式主要是对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方面的潜在因素进行专门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当然,教学艺术没有止境,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模式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选择,采用最能达到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一种模式中结合多种模式的有利因素,优化组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经过研究和探索,提出“四环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把数学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回归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生活性、真实性、实践性。

其基本操作程序为: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展示交流内化提升4、回顾整理拓展应用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习目标就不明确。

而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实现。

数学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竞争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以备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就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精心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2、研究情境——发现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数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及学习经验,引发学生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对数学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而后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注意事项:1、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要有挑战性,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2、数学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

3、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突出数学本质。

4、组织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要有明显的指向性,不宜过于发散。

5、情境创设要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研究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合作交流中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所以,合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课堂上加以落实,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面对实际问题,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表现,也是能否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关键所在。

本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1、自主探究——分工合作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上一个环节学生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

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小组探究。

小组探究要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实施,要求组长要面向全体,控制全局,明确分工,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每个同学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2、组内交流——解决问题就是在分工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小组长要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逐步补充和完善,不断修改和提升。

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小组同学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并形成小组意见。

小组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准备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小组意见。

注意事项:1、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中,关键要让学生明确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使探究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

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

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围绕提出的问题,发挥小组每一个同学的智慧,要面向全体,避免形成一言堂的格局。

切实注重实效,避免流于形式。

4、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备。

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

5、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对于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指导和引领。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内化提升”合作探究是学生充分感知的过程,而展示交流是学生的感性知识相互碰撞的过程。

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内化为个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形成科学结论,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策略。

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体验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的愉悦。

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一环节主要任务:1、小组展示——汇报交流就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

2、师生探究——内化提升就是在小组交流以后,对于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探究。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对于相同意见指导学生不要重复。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

不同的小组“合作探究”的质疑不尽相同,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

对于简单的,学生又能解决的,可以让其他组的同学给予帮助加以解决;对于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先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再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探究。

这样一步步趋于问题的解决,直至完全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1、教师要对探究活动和结果进行充分估计,尽可能周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方案,以保证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

2、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