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数学阅读 提升数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数学阅读提升数学素养
摘要: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关注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持续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意识;方法和技巧;阅读心理品质;阅读能力
一、造成学生阅读困难的因素
笔者从低段学生层面剖析,发现造成学生阅读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缺乏耐心,信心不足
学生在读题时不光要读文字,更需要从图画中获取信息、概括数据。面对这些题目,许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望而生畏,根本没有认真地去读题就胡乱写上答案。
(二)阅读习惯差,阅读能力弱
审题不仔细、看错问题、抓不住关键词和关键点,数学语言转化能力不过关,导致错误理解题意发生误差。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进行了实践研
究。
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了解阅读
在学习新知识时,先让学生阅读,常常能激发起学生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从而产生新知学习的“自我需要”。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时,学习时要求学生先通过阅读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被美丽的图所吸引,认认真真地开始阅读,大部分学生都提出了问题并参与解决后,认知矛盾产生了:2+2+2+2=8,4+4+4+4+4+4=24这样写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这时让学生阅读例题,学生的思维就会非常活跃,因为新知的学习已成了其自身的需要。
学生在学习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因为认知水平的限制或思维方向的偏差产生思维阻滞,此时不应直接告诉其答案,而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己来解决问题,常常能使学生突破定势、激活思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指导方法,学会阅读
1.咬文嚼字,反复阅读
数学阅读是一个精读过程,每一个数学概念、符号、法则、定理都具有精确的含义,因此,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可以进行随意的跳阅或浏览,但当学生试图阅读、理解
数学材料时,就必须细致地阅读,领会其内容、含义。
2.画注引思,推敲剖析
数学是一门具有精确严谨思维形式的学科,其内容的展开以概念、公式、法则为基础,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为线索,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随着文本思维展开自己的思维,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自己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想、边画,逐步学会标符号、列标题、写评注、举实例。
3.读后表述,合作提升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深度不同、体验不同,他们阅读后的收获也不一样。阅读学习后,请学生带着读后的感受,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探讨是非真伪。
(三)训练品质,自主阅读
1.自主阅读的习惯
自觉阅读是主体从无意投入逐渐变为有意投入的过程,它能激发起学生对信息获得与理解的心态,它能跃动起深层次的理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看,即使非自觉目的的随意阅读,也常常能通过这种自觉的心理趋势,使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使阅读过程从兴趣到乐趣,再升华为志趣,实现理解力的飞跃。
2.阅读思考的习惯
数学阅读应是一种主动式的阅读,要求心脑结合,要求在适当的地方,通过思维或推演主动预测或概括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去阅读结论。思维的目的不是去印证而是去发现。
3.完整阅读的习惯
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良好的阅读方法,首先题目要读完整再思考,其次对于读了一遍还不能明白意思的题目要多读几遍,最后将答案填写好之后还要再将题目完整地读一读。
(四)内外结合,强化阅读
1.数学课本的阅读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
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阅读教材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环节。课前阅读教材易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2.课外数学读物的阅读
(1)课内带动课外阅读。我们现在使用的北师大教材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一方面,低年级教材通过“数学万花筒”“你知道吗?”等栏目提供给
学生关于数学在历史上、文化上和现实世界中的作用的实例。另一方面,教材在一些内容的学习中,广泛挖掘其在现实世界中多方面的应用。
(2)分享推动课外阅读。①相互借阅读材料。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数学书籍报刊并不是很多,我们要鼓励学生将好的数学阅读材料带到班中,相互交换阅读材料,交流阅读体会。②相互交流体会。定期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可以介绍一篇精彩的文章,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让人轻松的笑话,一个数学谜语,或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来一段数学绕口令……随着这项活动的开展,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浓。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平时持之以恒地实践,逐步优化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李兴贵.中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实验研究丛书:新课程中学数学阅读教学新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0.
编辑韩晓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
1.人们通常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
2.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
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6.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平行。
7.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8.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可以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9.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二单元溶解
10.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11.不容易用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