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件:《愚公移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5、翻译下列句子
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苦于山北(交通)阻塞、出入绕远。
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平不了,还能把 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 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
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 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 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常常带有讽刺 或劝戒的性质,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含 义深刻,寓于哲理。好的寓言,往往给人 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课堂拓展 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下的愚公塑像
“愚公移山”的故事曾感动和启示过无数人, 但也有人说他傻。
湖北: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而武汉的东湖公 园也有一个大型雕塑——愚公移山。
当人们游览这里时,十分感慨这个雕塑的决策
2
大画家徐悲鸿有一幅名画叫做《愚公移山图》
毛泽东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愚公移山》,文中 说:
(2)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后 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简直顽固得不开窍,还 不如寡妇和小孩!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曲智叟没有话可回答了。
⑤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读出以下句子的节奏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3、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 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高大,突出移山的任务艰巨, 衬托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
4、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 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1)既表明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支持 ➢ (2)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 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将近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第 面对
苦于
二 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段 :
曲折,绕远
商量
开 “吾与汝毕力平险,
始
移
尽,全 险峻的大山
山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பைடு நூலகம்
直
南岸
可乎?”杂然相许。
赞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2、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
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
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愚公不“愚”
“ 愚 ” 和 智 叟 的 “ 智
1
、 如 何 看 待 愚 公 的
”
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有远 大的抱负,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 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的信念,他的伟 大信心和伟大实践取得了胜利,说明了人 定胜天的伟大意义。大智若愚。
——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 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 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 持奋斗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3、愚公之妻和智叟的话有何异同?这两个人物在情 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1)态度相同,理由相同,语气不同,目的不 同。都反对移山。都认为愚公年老体衰,没 有办法处置挖下来的土石。但愚公之妻是关 切、担心的语气,非常委婉,它是提醒愚公 正视移山的困难,是为了设法克服困难,而 不是被困难所吓倒。而智叟的问话充满了讥 笑和责难,是为了嘲笑愚公。
河南省王屋山下 愚公移山的雕塑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二段:开始移山。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提出疑问
凭
连……都 削减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把……怎么样
况且 哪里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纷纷
之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课 ➢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
文 度和地理位置。这是故事的背景。
整 ➢第二段:写愚公不畏艰难,毅然率子孙移
体
山。这是情节的开端。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感 这是情节的发展。
知 ➢第四段:写愚公精神感动天帝,移山愿望
实现。这是情节的结局。
第三、四段译文
河曲(这个地方)的智叟嘲笑并制止他说: “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样大的年纪和衰弱的 体力,尚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山上
的土石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简 直顽固得不开窍,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即使我 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生 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 孙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这山不会再增高了,哪 愁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可回答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4. 愚公对智叟是先斥后驳,“斥”的一句是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 “帝感其诚”的“诚”是指什么?
——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
6. 下列加红的“之”和“其” 分别指代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一段:愚公移山的背景。
太行、王屋二山,方
方圆
七百里,高万仞。
长度单位,七、八尺为一仞
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今河南孟州 西
王屋山
现在河南省西北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一、二段译文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 魁父那样的小山都平不了,还能把太行、王屋 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又往哪里放置土石 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扔到渤海的 边上和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带领子孙中 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畚箕 把土石运到渤海边。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 儿,才换牙,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暑 换季(一年时间),才往返一趟。
第四段:移山成功。 停止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告之
代愚公移山这件事 他,代愚公 这件事
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
代愚公
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
放置,安放
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万仞(rèn ) 汝( rŭ )魁(kuí)父
荷(hè )担
箕( jī )畚(bĕn)
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智叟(sŏu) 亡(wú)以应
曾(zēng )不若 一厝(cuò)
陇( lŏng)断 穷匮(ku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笑” 应是哪一 种笑?
——嘲笑(讥笑)。
2. 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 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是哪一句?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二段:开始移山。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 石
垦壤,
肩负,扛
敲,打
挖泥土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
用箕畚
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
换牙
反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三段:愚公驳斥智叟。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
通达 连……都
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即使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
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应。
何愁,担心什么
通“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三段:愚公驳斥智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
代指愚公
你太不聪明了
惠。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凭 老迈的年纪 连……都
草木
其 如土石何?”
难道 把……怎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三、四段译文
山神听到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会不停地 挖下去,就向天帝禀报这件事。天帝被愚公 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 儿子背走这两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面, 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 汉水的南岸,就没有山岭阻隔了。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 ……这 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 背走了。
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 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
《列子》
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
前期郑国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 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主 张清静无为。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 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第一、二段译文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 仞。原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快九十岁了,面对 大山住着。(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出入 绕远。(便)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和你们竭 尽全力铲平这险峻的大山,(使道路)直接通到 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行吗?”(大家) 纷纷赞成他的意见。
操蛇之神闻之 ——愚公移山这件事
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这件事
惧其不已
——愚公及其子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7、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凭你这样大的年纪和衰弱的体力, 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这 些)土石怎么样呢?
智叟不“智”
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 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鼠目寸光。
俗?谓之愚者,未必非智也;俗谓之智者,未必非愚也。
————晋代张湛评《愚公移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2、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 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 魂”则是它的寓意。那么,这则寓言的“灵魂”是 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1、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件:《愚公移山》 移山原因: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目标: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解决土石方法: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移山方法(工具): 叩石垦壤,箕畚…… 家人支持: 杂然相许,杂曰 众人支持:……跳往助之 路程遥远,时间长: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信心: 虽我之死……何苦而不平 移山结果: 帝感其诚……一厝朔东或自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5、翻译下列句子
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苦于山北(交通)阻塞、出入绕远。
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平不了,还能把 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 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
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 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 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常常带有讽刺 或劝戒的性质,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含 义深刻,寓于哲理。好的寓言,往往给人 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课堂拓展 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下的愚公塑像
“愚公移山”的故事曾感动和启示过无数人, 但也有人说他傻。
湖北: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而武汉的东湖公 园也有一个大型雕塑——愚公移山。
当人们游览这里时,十分感慨这个雕塑的决策
2
大画家徐悲鸿有一幅名画叫做《愚公移山图》
毛泽东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愚公移山》,文中 说:
(2)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后 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简直顽固得不开窍,还 不如寡妇和小孩!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曲智叟没有话可回答了。
⑤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读出以下句子的节奏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3、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 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高大,突出移山的任务艰巨, 衬托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
4、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 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1)既表明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支持 ➢ (2)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 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将近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第 面对
苦于
二 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段 :
曲折,绕远
商量
开 “吾与汝毕力平险,
始
移
尽,全 险峻的大山
山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பைடு நூலகம்
直
南岸
可乎?”杂然相许。
赞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2、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
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
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愚公不“愚”
“ 愚 ” 和 智 叟 的 “ 智
1
、 如 何 看 待 愚 公 的
”
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有远 大的抱负,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 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的信念,他的伟 大信心和伟大实践取得了胜利,说明了人 定胜天的伟大意义。大智若愚。
——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 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 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 持奋斗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3、愚公之妻和智叟的话有何异同?这两个人物在情 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1)态度相同,理由相同,语气不同,目的不 同。都反对移山。都认为愚公年老体衰,没 有办法处置挖下来的土石。但愚公之妻是关 切、担心的语气,非常委婉,它是提醒愚公 正视移山的困难,是为了设法克服困难,而 不是被困难所吓倒。而智叟的问话充满了讥 笑和责难,是为了嘲笑愚公。
河南省王屋山下 愚公移山的雕塑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二段:开始移山。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提出疑问
凭
连……都 削减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把……怎么样
况且 哪里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纷纷
之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课 ➢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
文 度和地理位置。这是故事的背景。
整 ➢第二段:写愚公不畏艰难,毅然率子孙移
体
山。这是情节的开端。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感 这是情节的发展。
知 ➢第四段:写愚公精神感动天帝,移山愿望
实现。这是情节的结局。
第三、四段译文
河曲(这个地方)的智叟嘲笑并制止他说: “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样大的年纪和衰弱的 体力,尚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山上
的土石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简 直顽固得不开窍,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即使我 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生 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 孙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这山不会再增高了,哪 愁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可回答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4. 愚公对智叟是先斥后驳,“斥”的一句是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 “帝感其诚”的“诚”是指什么?
——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
6. 下列加红的“之”和“其” 分别指代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一段:愚公移山的背景。
太行、王屋二山,方
方圆
七百里,高万仞。
长度单位,七、八尺为一仞
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今河南孟州 西
王屋山
现在河南省西北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一、二段译文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 魁父那样的小山都平不了,还能把太行、王屋 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又往哪里放置土石 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扔到渤海的 边上和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带领子孙中 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畚箕 把土石运到渤海边。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 儿,才换牙,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暑 换季(一年时间),才往返一趟。
第四段:移山成功。 停止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告之
代愚公移山这件事 他,代愚公 这件事
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
代愚公
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
放置,安放
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万仞(rèn ) 汝( rŭ )魁(kuí)父
荷(hè )担
箕( jī )畚(bĕn)
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
智叟(sŏu) 亡(wú)以应
曾(zēng )不若 一厝(cuò)
陇( lŏng)断 穷匮(ku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笑” 应是哪一 种笑?
——嘲笑(讥笑)。
2. 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 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是哪一句?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二段:开始移山。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 石
垦壤,
肩负,扛
敲,打
挖泥土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
用箕畚
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
换牙
反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三段:愚公驳斥智叟。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
通达 连……都
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即使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
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应。
何愁,担心什么
通“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三段:愚公驳斥智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
代指愚公
你太不聪明了
惠。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凭 老迈的年纪 连……都
草木
其 如土石何?”
难道 把……怎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第三、四段译文
山神听到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会不停地 挖下去,就向天帝禀报这件事。天帝被愚公 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 儿子背走这两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面, 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 汉水的南岸,就没有山岭阻隔了。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 ……这 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 背走了。
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 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
《列子》
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
前期郑国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 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主 张清静无为。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 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第一、二段译文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 仞。原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快九十岁了,面对 大山住着。(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出入 绕远。(便)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和你们竭 尽全力铲平这险峻的大山,(使道路)直接通到 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行吗?”(大家) 纷纷赞成他的意见。
操蛇之神闻之 ——愚公移山这件事
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这件事
惧其不已
——愚公及其子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7、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凭你这样大的年纪和衰弱的体力, 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这 些)土石怎么样呢?
智叟不“智”
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 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鼠目寸光。
俗?谓之愚者,未必非智也;俗谓之智者,未必非愚也。
————晋代张湛评《愚公移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2、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 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 魂”则是它的寓意。那么,这则寓言的“灵魂”是 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 件:《 愚公移 山》
1、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课件:《愚公移山》 移山原因: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目标: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解决土石方法: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移山方法(工具): 叩石垦壤,箕畚…… 家人支持: 杂然相许,杂曰 众人支持:……跳往助之 路程遥远,时间长: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信心: 虽我之死……何苦而不平 移山结果: 帝感其诚……一厝朔东或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