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护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对策
1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特征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由于该路面与柔性路面的结构特征不同。
所以,它产生病害的原因及维修对策与柔性路面也是不同的。
半刚性基层具有较高的刚度,具备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
所以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半刚性基层的整体性;半刚性基层起着结构承载能力作用,而沥青面层只起着功能层作用。
因此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破坏形
式是半刚性基层的弯拉疲劳损坏;该路面采用防水下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规范的规定。
正因为这些与柔性路面的不同,如果还采用柔性路面的维修方法,
自然就导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维修的失败。
这里就其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病害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对传统的路面维修方法进行了修正和改进,同时新对策在路面养护维修实践中保证了路面维修的有效性和耐久性。
2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病害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可划分非结构性损坏和结构性损坏。
非结构性损坏是指半刚性基层的板体性未受到破坏。
而结构性损坏是指路面损坏位置下的半刚性基层受到损坏,从而使板体强度减弱或完全丧失。
(1)非结构性损坏,主要有桥头跳车、间距规则的横向裂缝、路表局部网裂、正常车辙和桥面铺装层剥落等。
桥头跳车有两种情况:
一是台背填土压实不足,导致填土在台背后数十米范围内下沉。
其特征为:沉降在行车方向是渐变的,延续距离相对较长,路面的整体强度未受破坏,路表面也少有损坏,但行车时具有明显的“波浪”感;
二是由于桥梁与台背填土刚度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出现的跳台。
其特征为:延续距离短,只有几米,路面少有损坏发生,行车时具有明显的“瞬间
跳车冲击”感。
间距规则的横向裂缝为半刚性基层的结构性收缩而导致的反射裂缝,它横向贯穿高速公路半幅路面,深度方向贯通全部结构层,并且缝宽随季节变化。
一般认为这种裂缝不可避免,对路面的整体性没有损害。
纵向裂缝的数量较少,大多发生在高路堤地段路基外侧。
成因为路堤中央与外侧压实不均或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