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慎独”道德缺失问题与对策

网络“慎独”道德缺失问题与对策
网络“慎独”道德缺失问题与对策

网络“慎独”道德缺失问题与对策

摘要:现代生活中,在学习、工作、娱乐乃至生活等方方面面,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在利用网络。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其必定会对现代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网络“慎独”道德为内容进行研究,探讨网络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与现实社会秩序相违背的问题。并认为,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要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进行全社会性的网络道德宣传和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整个社会有秩序地发展。

关键词:慎独、网络、网络道德、青少年、对策

什么是慎独?“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在没有任何人知道,没有任何外在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遵守道德准则,不违背道德准则。那如何做到“慎独”呢?简单地说,就是某个人明白“慎独”的含义并且努力去做,那么当他受到他人的指责而不愉快时,他不会在暗地里破口大骂这个令他不愉快的人,因为他知道,无论指责他的人在与不在,骂人总是不对的。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道德概念,因此这个社会能有秩序的运行着。①

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逐渐成为一个新的交流平台,一个新型的社会。而一个新型社会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但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一个人的言行很容易对现实社会带来各种影响。“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凸现出间接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

为,而是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往往会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②因此对于这种网络“慎独”道德,网络社会中的每个人需要对公德与私德有新的认识,将公众的利益置于首位,这样就利于网络社会正义与公平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保护,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

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网络社会越来越活跃,但是其中一些现象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其表现主要在于:

1,在网络游戏中,色情、血腥暴力、弱肉强食、肆意辱骂随处可见,颠倒了现实社会的规则与秩序。2,他人的个人资料、各种科研学术成果等信息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任意使用,隐私权受侵的现象较为严重。3,各种垃圾邮件和广告随处可见,其中往往牵涉到网络诈骗、恶意诽谤等恶性行为。4,“黑客”攻击网站,窃取机密,并以之获得非法的利益,危害集体甚至国家的安全。③

对于以上所述现象,除部分涉及到政治、经济、知识产权等领域并可造成极大影响的行径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外,相当一部分是在任意蔓延扩散,随处可见而很少受到惩罚。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慎独”道德缺失。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与人的交谈,我们发现上网人群的年龄多在30岁以下。而在对本班同学的调查中,我们注意到有95%以上的同学只要开电脑就会利用网络,做一些如玩联网游戏、看电影、在线聊天、下载音乐等事情。由于在校学生受到外界各种压力较小,有充足的条件和时间上网,因此在产生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的人数中,在校学生占了绝大比例。而正是这些在校学生,给

网络社会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造成这种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这可归结为以下两大原因:

1,外因——网络

第一,网络资源的复杂性。由于网络资源有可以共享的特点,使它为上网者提供了各种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往往是既有科学的又有谬误的,既有健康的又有有害的。如前些年台独势力和“法轮功”邪教组织活动猖獗时,在网络上发布了大量反动反科学的文章和材料,污染大众视听。

第二,网络使其使用者的自主意识任意发挥。在网络上,每个网民都是独立而平等的,只要拥有可上网的电脑和必要的操作技能,不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自主自由地获取或发布信息。特别是现在带有无线上网机能的移动电脑的大量推出,为上网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上网途径,上网者自主性得到前所未有地发挥。

第三,网络的虚拟性。在网络社会中,个人行为在虚拟现实的情形下进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身份、行为方式等都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隐匿性。人们在网上积少承担任何责任,却可以滥用权利。如现在人们在网上填写注册各种资料时,大多数人都没如实填写,取之而带的是虚假信息,让人无法辨明真伪。④

第四,通过网络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由于在网络上各种信息流量大、流速快,既给合法者又给投机倒把者带来获得巨大利益回报的机会。如现在各类网页广告的肆虐。更有甚者则贩卖隐私或机密信息,前

段时间有人在网上高价贩卖国内600位明星的手机号码这件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2,内因——青少年自身的身心特点

由于在校学生是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的主要人群,因此就这些以在校学生为主的青少年作为讨论对像。青少年时期既是个人人生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也是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其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逐步增强但还不能够完全准确地判断是非善恶,其世界观、人生观趋于形成但又未完全定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现实社会环境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道德现状之间往往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而网络却是一片充满诱惑,是个没有束缚、并可以崇尚自我和标新立异的世界。这就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为摆脱压力、逃避矛盾和现实而躲进虚拟的网络世界。这样,在自我意识还未完善而逃避自我的情况下,一个人很容易无法认清现实,在一些不良影响下进而否定颠覆原有的思想理念,丧失道德而不能自我约束。正是由于青少年的这种复杂身心特点,往往容易造成个人的“慎独”道德缺失,更不用说网络“慎独”道德了。而恰恰大多数在校学生正处与青少年时期,这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⑤还以本班的同学为例。在平时的交谈中,一些同学明确地表示,自己利用网络是为了分散减轻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宣泄对现实中的各种不满,寻求心理安慰。而对于网络“慎独”道德,大部分同学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和不要做得太过分的心理,只有极少数同学有为了钻研网络技术而尝试攻击他人电脑的想法。虽然对本班同学的调查不能完全代表所以在校学生都是这样,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少在校学生

的网络“慎独”道德意识不强,不能明白“慎独”道德对自己对他人的意义和作用,而是利用他们认为是逃避现实工具的网络来为所欲为。

许多人把焦点放在网络的特殊性,并进而把慎独作为网络道德讨论的出发点。这就如同一把刀,好人会用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坏人则会用它为非作歹,草菅人命。刀是不分好与坏的,关键是看用刀的人,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这把刀的用途。网络也是如此,网络社会中的每个网络社会中的成员个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网络的使用。由于网络社会缺乏如现实社会般的道德约束,因此一个人完全可以为所欲为,又可轻易不付出任何代价。基于这种原因,一些人慢慢失去理性,失去道德观念,做出了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过多地怪罪网络,而是要好好反省自己,因为是我们在使用网络。

由此,网络“慎独”道德缺失所带来的危害,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在网络中,由于隐私权受侵,由其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会个现实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影响到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同时由于网民可以自行设计身份,将网络上的自己变成与现实生活不同的身份,使个人的身份丧失,从而逃避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情感等方面不如意的现状,却在网络中寻求现实生活中渴望体验的感受,这种消极逃避和宣泄容易造成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借网络以寻求心灵慰藉,从而不愿不敢面对现实生活,使个人心理发展错位,沉沦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脱节,以自我为中心,相对缺乏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注重个人的感受及成功体验。成为无用之人。对于青少年,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双重的道德标准之下,容易使其对现实社会的道德约束力产生怀疑,从而感到无所适从,价值观人生观发生

扭曲,产生双重人格甚至导致人格分裂。同时青少年身心健康由于网络“慎独”道德缺失,同时自身的自制力和辨别力不强,从网络上获取不良信息时易于影响到现实社会中的自我,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甚至是违犯法律法规的事情。轻者则极易花费大量时间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失去青少年应用的健康与朝气,以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⑥现在青少年沉迷于网吧的案例比比皆是就是最好的证明。

知道了网络“慎独”道德缺失所带来的危害,就要有与之相应的对策来改变这种现象,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我们认为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方面的共同努力。

1,社会

社会要有健全的制度。学习外国,进行网络使用守则的培训及考核,合格者才能使用网络,同时大力培养网络管理员,用专门的人员来管理网络。对与网吧等上网人群密集场加强管理,并对网吧业主进行宣传教育。对一些模范网站或网吧给予一定地支持和鼓励。同时技术层面上要有所作为,如屏蔽不良网站、设置使用权限、保留上网记录等,从客观上遏制网络不良行为。如现在对每款网络游戏强制安装限时系统,虽然还有些漏洞,但也对沉迷网络游戏提了个醒。社会需要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力的网络技术保障结合起来,从主、客观两方面促进社会各成员正确使用网络。⑦

2,学校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学校把浓缩的社会道德传统,通过教师和书本等载体,有计划、高效率地传递给年轻一代,实现了社会道德规范的再生产。而正是现在的在校学生,将成

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学校对避免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现象的产生起重要作用。

首先对教师进行网络知识和网络道德培训,使他们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网络道德素质。只有教师了解了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常用网络工具,才可以与学生通过共通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有些教师对计算机技术不了解,无法做学生的表率,也得到学生认可,容易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因为两者不在同一高度,不能共同对话。教师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上网行为加以引导。所以要在一大批具有较高网络应用水平和网络道德素养的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

其次,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要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制约和支配人类的。网络并不是一片净土,对于网络中的东西,必须有选择地借鉴、吸收,为我所用。

最后,学校应为学生组织广泛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道德作为实践理性与一般知识不同,它来源于社会实践,也只有落实到实践中去才有意义。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要组织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劳动,鼓励他们利用自己所学所能,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为大众服务;还可利用假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自筹备、组织、宣传并身体力行,将目标转化为行动,在此程中强化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青年学生将遵守网络道德成为自觉行为。⑧3,家庭

家庭中各个成员应互相督促,对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要加以改正。由于每天生活在一起,一个人的言行很容易影响到其他成员。只有各个家庭成员都能很好地约束规范自己,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而无数个家庭就组成一个大社会,当每个家庭的氛围良好,就会使整个社会风气良好,每个人都遵守道德规范。因此,家庭中的长辈要起好带头作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好这个家庭,给后辈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4,个人

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的话,就不能很好的发展下去。因为在网络信息时代,不能掌握和运用网络,不懂规范自己道德的人必将在竞争中遭到淘汰。因此个人要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有高度理性自觉。而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时,别忘了带动他人帮助他人。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社会,都要保持理性,以现实社会的标准为度量,明白什么可以做而什么不可以做,做到一个社会成员应做到的事情。

网络“慎独”道德是基于现实社会而比现实社会要求更严格的道德,它需要每个人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而为了更好的利用网络,建设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每个人都努力提高自我素质,正视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认清现实与虚幻。营造一个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都能有高度的自律意识,诚信意识和守规意识,培养慎独精神,并让遵守规定成为溶入血液中的稳定的个人品质,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坦率真诚、表里如一的人,同时拥有一个和谐美好、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⑨

参考文献:

①⑨一川烟雨. 自律意识与慎独精神. 2005-12-3. 新教育在线

②姚建华袁琳姜歆远. 小议网络道德弱化. 2002-12-9.. 新闻前哨

③⑥⑦吴继雁. 网络时代青年学生的道德缺失与重建. 2002-6-6. 深职院华侨城校区

④⑤⑧詹文广. 浅析网络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江苏省大港中学网站.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 一、指导语 下面的语句是关于网络行为表现的陈述,请仔细阅读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评定,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从不; 2=偶尔; 3=通常;4= 总是. 二、测验项目 编号项目从不偶尔通常总是 1 匿名发布不实消息 1 2 3 4 2 下载或使用盗版软件 1 2 3 4 3 利用网络复制传播音乐 1 2 3 4 4 下载未经授权的音乐或视频 1 2 3 4 5 发表诽谤性言论 1 2 3 4 6 恶意灌水或刷屏 1 2 3 4 7 在即时聊天中强迫他人语音或视频 1 2 3 4 8 发表不当言论 ( 如发言曾被网管删除) 1 2 3 4 9 匿名在网上辱骂他人 1 2 3 4 10 下载资料拼凑论文 ( 包括课程论文) 1 2 3 4 11 论文中引用网上资料不注明 ( 包括课 1 2 3 4 程论文) 12 做作业时从网上抄答案 1 2 3 4 13 上课时用手机上网或聊 1 2 3 4 14 网络黑客 1 2 3 4 15 在网上偷看过别人的邮件 1 2 3 4 16 欺骗网友 1 2 3 4 17 浏览色情图片!视频或小说 1 2 3 4 注: 网络言论失范行为包含条目1、5、6、8、9、14、15、16; 网络学习失范行为包含条目10、11、12、13; 网络侵权失范行为包含条目2、3、4、17. 三、评分计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首先按被试的受教育程度、性别、专业将样本平均分为两个样本,对样本1(n=491)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n=494)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使用AMOS17.0对样本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题总相关为项目区分度指标,结果各项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39至0.62之间,均P<0.01。17个项目分布在 3个因子上,因子1包含9个项目,命名为网络言论失范;因子2包含4个项目,命名为网络学习失范;因子3包含4个项目,命名为网络侵权失范。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量表的初始问卷采用4级评分:1=从不,2=偶尔,3=通常,4=总是。 四、信效度分析 1.信度 (1)内部一致性信度: 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3个因子的系数依次为0.84、0.74、0.73。3个分量表得分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19至0.48之间,3个分量表得分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4、0.75、0.82(均P<0.01)。 (2)重测信度: 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4,3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2、0.86、0.78。 2.效度

网络安全与道德作文

网络安全与道德作文 今天,我读了《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这一本书,讲了有关与网络安全的道德教育,利用爱国篇、 好学篇、礼貌篇、诚信篇、自护篇、自律篇和守法篇等7个部分组合成一本内容丰富,从 而教育人民懂得网络安全与道德。 通过读《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这本书,我学会了网络的安全与道德。计算机互联网 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我们应该防止反动迷信、 谣秽、习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网络,是一个特殊的“望远镜”。现在,通过互联网,借助各种网站,惦记相关主页,就能看得很远很远。通过网络,可以与全世界人们友 好地交流,网络,还是学习的好帮手。通过互连网,可以从网络学习许多知识,增大学习 的范围,所以,网络是一所没围墙的学校。由此可见,网络是丰富多彩的,给人们的生活 增添了无限的欢乐。 网络虽然丰富多彩,吸引人,但是也经常给青少年带来伤害。 这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可信的。例一:某城市里,几名学生上网成瘾,后因没有钱 上网,竟然铤而走险,结伙抢劫,被公安机关拘留,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例二:某学校女 生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那人自称是“喜欢真实的姐姐”,二人交往的时间不长就成了“好友”。该女生因轻信这网上“好友”,独自与其约会见面。见面才知道这位“姐姐” 是个成年男人,自己上当受骗了,但为时已完。那人强行施暴,使她身心受到了严重伤害。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网络确实给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网络的安全是很重 要的。我们应该增强对网络的意识,不要轻信网上的网友,与其独自见面,很容易上当受骗。更不要沉迷网络,长时间对电脑屏幕,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 我读了《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使我增强了对网络的意识。希望那些沉迷网络,轻 信网上叫的网友等的人,请你们关注以下关于网络的意识,认识到它的危害,行动起来吧! 作者:杨悦今天,老师发给了我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第一眼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啊?它的“皮肤”整体呈橘黄色,里面内容丰富。等我看完这一整本书以后,才明白了这本书 主要是让我们学会在网上做到自我保护,不受到他人的欺骗,那样才能安全的在网上自由 的“嬉戏”、“玩耍”。 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案例:一件是有一个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连续 三个通宵在网吧里上网没有回家。由于父母生气,所以对其进行了批评与教育。他因不服,竟然一气之下跳了楼,结果摔伤,留下了残疾,使得他一生受到了影响。 还有一件事是美国有一位少年“网虫”上网成癖,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的。最后,父 母实在无奈,只得给他配备了轮椅,以便于吃饭时能强行将他从电脑前推开。他的手指总

2013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

2013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1.单选题 1.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人达到()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人 A. 5.38 B. 5.13 C. 3.18 D.5.13 2.四大门户网站分别是新浪、腾讯、搜狐() A. 人民网 B. 新华社 C. 天涯 D. 网易 3.我国网络舆论的特点() A. 可操作性 B. 匿名性 C. 社会危害性 D. 信任冲击性 4.法国法律规定,在网上纵容未成年堕落者要判刑多少年? A. 20年 B. 15年 C. 40年 D. 5年 5.下列属于网络舆论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A. 专家分析 B. 虚假新闻泛滥

C. 及时通讯工具 D. 法律的不完善性 6.2011年总统奥巴马总统的推动下,最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商务部启动了什么战略。 A. 网络身份证 B. 反垃圾邮件 C. 多媒体 D. 7.属于加强网民自律建设的是() A. 提高网络舆论监控的技术手段 B. 培养专门的网络舆论引导人才 C. 充分发挥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的作用 D. 明确网络舆论应急处理的特点 8.为什么要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 A. 论坛 BBS、丧失网络舆论霸主的地位 B. 移动互联崭露头角 C. 社交网站的社会动员潜力 D. 媒体关注社会生活的角度转向反常 9.澳大利用全国约多少万人通过检举来了约2800多万疯垃圾邮件。 A. 22 B. 39 C. 45 D. 60 10.以下属于增强网络舆论引导有效方法是() A. 重视国际合作 B. 轻博客取代微博 C. 完善互联网法律制度建设 D. 建立行业移动终端 11.1998年,法国通过了什么,从严从重惩罚利用网络诱惑青少年犯罪的行为。 A. 危害青少年传播出版法

网络经济下的道德缺失及其对策内容

一、课题名称 网络经济下的道德缺失及其对策内容 二、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创新为核心,以新技术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它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全球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信息数字化的知识经济,虚实结合的经济,直接化的经济,全新的经济。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超常规持续增长现象为背景而提出的“网络经济”、“新经济”、“e时代”等理论说法。 网络经济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游戏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购物用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网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了。在网络经济地位提高、人民消费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商家开始进军网络领域,寻求新的销售增长点。通过传统商家对网络渠道的应用不断深入,使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加速了融合的进程。在这样的情况下,讨论网络经济环境下商家的诚信经营行为就显得尤为迫切。网络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当前网络经济活动中的道德缺失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更为严重;商业机密与个人隐私的泄露;商业欺诈与失信现象升级;门户网站虚假信息和色情内容泛滥。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经济利益的驱动;网络的虚拟特性以及在网络精神理解上的误区。 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高效和信息共享的同时,网络信用问题悄然袭来。来自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经济学与商务管理系的曾婷婷对网络经济下的信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认为,信用是网络经济发展的保证,是维护网络经济良好发展的最优决策。但这也需要政府制定有效的措施并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并需要各个行业以及个人的配合。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自身特征使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 [摘要]自从网络出现之后,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开放、隐蔽等特点,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浏览不良信息:恶意攻击他人:网络知识侵权: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四个问题: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紊乱: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使大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互联网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课题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调查发现,当前大?W生群体中的网络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浏览不良信息 网络是一个缩小的地球,现实生活中有的一切,网络社会中都有。在网络中,除了有大量健康和有用的信息外,还有大量不良信息,包括:反动、迷信、庸俗、色情、凶杀、恐怖等。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了极大威胁,甚至使一些大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研究表明,有高达60%左右的大学生,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他们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

从而深陷其中。 2、恶意攻击他人 网络社会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在网络中言论可以极端自由,因此一些存心不良的人就在网络中造谣中伤,肆意的侮辱、诽谤他人,给别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一些自身素质不高的人在网上出口成脏,任意谩骂;还有个别人通过技术移花接木,制做散布对他人不利的图片、在BBS、贴吧和虚拟社区中散布流言蜚语、侮辱诽谤他人,对他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利用网络这个相对自由的平台,大肆捏造虚假消息,大量散布反党反社会的过激言行,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 3、网络知识侵权 在互联网这个存贮数据资料的宝库。我们想获得的任何资料几乎都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检索找到。互联网未经允许的随意上传、存储和任意下载对现行的著作权保护制度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通讯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更易受到侵害。工业时代的著作权,由于传播载体是有形的,需要专门的工厂进行生产,因此能够通过海关、交通、工商等传统部门,运用法律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但是随着网络网络的出现,以及网络独特的“数字化”信息方式,著作权体系的地域空间概念被完全打破,大量的文字、图像、音乐、电影等均可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实

网络安全与道德

网络安全与道德 当你把各色的原料慢慢挤进一个洁白的调色盘时,你会看到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这里有红与黑,有明艳与黯淡,有绚丽与朴实。往往为了绘画的需要,你还会把几种颜料混合起来,融会出更多复杂的色彩。这就是网络的世界。 信息技术的普遍,毫无疑问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构建了一个宽广的平台。查找资料,不用再为图书馆无边无际的书海而头疼,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大量的相关内容立刻呈现在眼前,并且图文并茂,有条不紊。闲暇时,更可以尽情领略网络上知识的海洋。无论是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还是优秀的文学篇章、精美的图片,这里应有尽有。整个地球仿佛就浓缩在一台小小的电脑中,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还拓宽了我们的交往领域,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自然,每件事物都有利有弊,网络也不例外。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明艳外表之下,究竟隐藏着多少急流暗涌?页面上,不良的广告泛滥成灾,有时甚至盖过了那些优秀文章,使人厌恶。更可恨的是,欺诈、谎言无处不在,它们总是打着最美丽的招牌诱骗一个又一个受害者。那些污言秽语与不堪入目的黄色信息又残害了多少青少年美好的心灵!在这交叉错杂的网络世界中同样掺杂着社会的复杂与险恶。为了谋利,一些人甘愿道德败坏甚至犯罪。对于缺乏阅历和经验的青少年,“防火墙”只能勉强地抵挡一些“黑客”与病毒,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防护。

只要我们树立起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遵守网上道德和法律,共同维护网络文明,又怎会受他人侵害呢?然而,网络上的虚幻世界,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长久以来一直是困扰着青少年的一大问题。很多同学都身陷其中难以自拔,还有的为此频频出入网吧,不惜以高价和身心健康来换取一时的畅快,诚然,那美丽的画面与壮阔的场景确实诱人,但是绚丽的背后也有它阴暗的一面。每个人都有游戏的权利,关键在于如何运用。适度地玩一些健康的游戏,可以调节学习压力,放松心情,但若是沉迷于其中,则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也是对我们的一项考验,你能否从容地把握好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呢? 在这万紫千红的网络世界中,我们一定要认清方向,找出自己所要的色彩。不要惧怕,不要逃避,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挑战每一项新技术。勇敢地面对吧!只要我们选择其中的亮丽色彩,融入其中又不受污染,就能过上健康自主的网络生活。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 internet安全问题,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有关方面的了解,2001年的爱虫病毒与2002年的codered蠕虫在若干小时之内传染了几十万台主机,每次造成1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有一份调查报告谈到,截止2002年10月,有88%的网站承认,它们中间有90%已经安装了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等安全设备。但最后一年内有88%受到病毒传染,而有关网络的研究表明,internet具有freescale的性质,其感染病毒的域值,几乎为零。所以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安全的“范式转换”,例如国外对现在的安全范式提出过两点看法: 1)传统的安全范式对internet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最麻烦的问题所在是“复杂性”。 2)以往(例如欧洲)对于信息安全所采取的措施是建立防火墙、堵漏洞,但没有从整体性、协同方面构建一个信息安全的网络环境。可以说网络的安全问题是组织管理和决策。 如果对internet(或万维网www)加以分析,www是计算机与网民构成的人.网相结合的系统,我们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分析,www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cgs),这种系统是我国科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提炼出来的,但网络专家往往对此不容易接受。我们曾经专门写了一篇题为“internet——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文章,将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更为重要的是国内不仅提出像www这样的开放复杂巨系统,而且於1992年提出处理ocgs的方法论,即与“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把各行各业的智慧、群体经验、古今中外的安全知识与高性能计算机、海量储存器、宽带网络和数据融合、挖掘、过滤等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处理复杂问题及系统风险(systemicrisks)决策的平台。研讨厅体系的精要可概括如下: 1.电脑是人脑研制出来的,在解决问题时,两者应互相配合,以人为主,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我国的一位哲学家熊十力曾经把人的智慧(humanmind,心智或称脑智)分为性智与量智两类;性智一个人把握全面、定性的预测、判断的能力,是通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而形成的;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所学的功课中,包括琴、棋、书、画,这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起着重要作用。 性智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结果,难以用电脑模拟,人们对艺术、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创造与鉴赏能力等都是形象思维的体现。心智的另一部分称为量智,量智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计算,通过科学的训练而形成的智慧。人们对理论的掌握与推导,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属于量智,是逻辑思维的体现。所以对青少年的培养来说,艺术与科学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分析现在的电脑的体系结构,用电脑对量智进行模拟是有效的。人工智能的研究表明了用电脑对逻辑思维的模拟,可以取得成功;但是用现在的电脑模拟形象思维基本上是行不通的。电脑毕竟是人研制出来的,是死的不是活的,我们用不着一定要电脑做它做不到的事。总而言之,明智的方法是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性智由人来创造与实现,而与量智有关的事由电脑来实现,这是合理而又有实效的途径。从体系上讲,人作为系统中的成员,综合到整个系统中去,利用并发挥人类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把人和计算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体系。 2.以“实践论”为指导,把认识从定性提高到定量

关于当前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关于当前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如今,人类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开启了人类崭新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在愈加强烈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如同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科技进步一样,网络技术在极大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消极的影响,网络道德问题便是其中一种,不当的网络体验会导致网络失范行为,这对传统的社会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给道德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确保网络环境安全,维护网络道德标准,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落实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道德教育 现代社会已然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无处不在,它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个信息资源丰富的互动平台,无论个人还是组织,无论政府还是市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共享信息资源,沟通合作交流。与此同时,网络技术对人类道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的发展拓宽了社会成员的交往范围,为社会道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形成了多元性的网络价值理念和道德精神。但是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与虚拟性的特征,导致人们在不当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严重的网络道德危机和失范现象,淡化了人们的道德意识,降低了人们的道德情感标准,是对传统的道德规范的严峻挑战与巨大冲击,

因此研究并解决网络道德问题迫在眉睫。 一、网络道德发展现状 当前网络道德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不良现状: (一)网站污秽内容充斥 网络的诞生给人类带来无穷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今的诸多网站充斥着色情、暴力、侵权、恶意攻击等不道德内容,网络信息的污染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各种有害信息泛滥,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视频聊天的形式组织淫秽表演;开办淫秽网站;提供色情交易;利用网络传播暴力影像、游戏等信息;利用网络诋毁他人或进行人身攻击;随意弹出窗口向网民推送恶意信息;张贴虚假内容或非法广告;以所谓的“人肉搜索”等形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等等,这些无疑都是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二)新闻媒体过多聚焦糜烂内容 如今的新闻媒体已经不仅局限于以往的报社、期刊等机构,搜索引擎、社交平台等网络成员纷纷加入到媒体宣传的行业中来,由于相关网络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如今许多网络新闻媒体为充分博取受众关注,过多报道社会中存在或讹传的许多不道德行为,且多涉及黄赌毒、糜烂奢侈等粗俗内容,这种错误行为变相宣扬了不道德信息,对网络受众的道德情感的发展起到了错误引导的作用。 (三)网络软件成败坏道德的重灾区 网游、手游、社交等相关软件因严重缺乏管理,各种色情宣传擦边球层出不穷。暴露的衣着、低俗的语言、血腥的画面充斥着各种软件,开发商不仅不以为然反而以此为噱头进行营销,成为荼毒网民身心健康的网络毒品。特别是青少年,由于社会经验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office opertions 办公室业务?理论探讨 196 办公室业务2012?5 文/孟鹏涛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大学生也成为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之一。然而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中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摆在我们目前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 大学生是接受互联网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群体,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却不容乐观。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日渐凸显。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热衷网上聊天,言行过度放纵。当代的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但他们们由于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再生气也要保持仪态和素质,于是,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就成了他们发泄的最佳场所。他们经常通过上网聊天交友、逛论坛发帖子来排解内心的压力。由于网上聊天交友是隐姓匿名的,他们便可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说粗话、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层出不穷。网络语言极度放纵,他们心有所想随即在论坛上发帖,或将状态更新在微博、人人网上,且相互转发,以此为乐。 (二)上网时间过长,过度痴迷网络游戏。从中学到大学,很多学生没有了中学时的升学和考试压力,课余时间多了起来,一时没有了方向和目标,大把的时间都在网上度过。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对他们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他们可以在这虚拟的世界里,尽情地冲浪。特 别是那些富有挑战性和诱惑力的,或是 带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游戏,更使他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有的甚至通宵达旦沉湎于网络中。研究表明,长时间迷恋网络,会使大脑高度兴奋,使人颓废、消沉。如果他们不及时改弦易辙,不但会导致学业荒废、人际关系淡化,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制造与传播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隐藏在可执行程序或数据文件中的一种干扰程序,具有多样性和传染性,其繁殖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令人触目惊心。大学生是一个掌握高深专门知识的群体,其中的极少数人凭借娴熟的技术在网上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蓄意破坏他人网络终端,危害网络的正常运行。例如在2006年被列为十大病毒排行榜首的“熊猫烧香”,就是由武汉某高校大学生雷磊和李俊编制和散播,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一)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弱化了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它是由数字构成的,具有虚拟性。而虚拟生存的一大特点就是人们不需要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出现,也不需要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承担后果。这样大学生可以随意地虚拟构建各种身份,借助符号代码在网上实行各种虚拟行为。大学生在网上的言行是否正当,既不易察觉和监督,也不会受到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极大“自由”,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自我道德的约束,削弱了责任感,从而导致大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原本已经构建的自律意识弱化,做出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大学生群体一般在18—25岁年龄段。这个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阶 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待完善的特殊时期。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对新事物特别敏感,感情丰富而不稳定,勇于挑战创新。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契合了大学生追求自由、崇尚自我和标新立异的独特心理。但是他们长期生活在校园中,缺乏社会阅历和较强的道德意志自制力,面对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难以判断信息的真伪,也很难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大学生极易为网络的消极面所影响,他们辨别西方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相对不足,政治热情相对缺乏,这些消极的东西,难免会反映到网络活动中。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机制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客观原因。网络安全维护和网络行为文明,一方面要靠网民良好的道德水平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靠社会对网络行为的监督,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因此,一个有效的网络监督机制是必需的。目前,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网络监督体系。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原来颁布实施的一系列网络法律法规,由于网络应用向纵深发展,已有部分明显滞后,一些关于网络行为的认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且宣传力度不够,使一些网络行为无法可依。除此之外,网络监控技术发展也不是很成熟,很多监管技术还没能得到普及和应用,层出不穷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急需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技术的成熟应用。 参考文献: ①郑显亮.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8(09). ②李士群,网络道德[M ].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③魏雷东,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1(01).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复习题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 一、填空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 2、201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三网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 3、在大力推进互联网建设的同时,我国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不断创新互联网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4、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互联网区域发展不均衡、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互联网诚信缺失、互联网市场行为亟待规范、互联网产业创新活力不足。 5、网络社会的开放性不仅使得信息交流更加广泛、快捷而且也导致有害信息的泛滥。 6、我国互联网安全的具体内容包括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7、影响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硬件因素有外部不可抗力和信息运行的基础设施。 8、从信息安全所产生的威胁看,信息安全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分别是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垃圾邮件的泛滥、黑客行为、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有害信息被恶意传播。 9、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国际性的互联网管理组织也应道而生,如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互联网协会以便于加强国际间互联网及解决纠纷。 10、网络道德修养网络主体在一定道德思想指导下,在道德层面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活动。 11、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征是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用性、可审查性、可控性。 12、世界上第一部规范互联网传播法律是多媒体法。 13、少干预,重自律是当前国际互联网管理的一个共同思路。 14、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三大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发布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15、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石。 16、加强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从确保在法律上的一致性和建立专门打击跨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及对策

在现在的社会中常见的网络不良现象有:传播网络病毒、骚扰破坏程序、侵犯他人隐私、追逐网上情色、恶意攻击他人、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网络成瘾这几种。随着网络的越来愈普及,网络道德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和亟待解决。那么网络道德问题都有哪些危害呢?总结之后我发现,网络道德的危害可以总结为一下5条:1追逐个性自我,人格发展易位2是非标准淡化,价值观念错位3人际交往障碍,道德情感冷漠4道德责任减弱,诚信评价降低 5社会化被减弱,学生素质渐降 而对于网络道德,我认为最需要改变和提高的是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因为大学生是以后社会的脊梁柱。所以这也让我们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失范主要可以总结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客观原因:第一、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虚拟性容易造成人的非理性化倾向,有些人在网络中隐藏真实身份,做出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 第二、多元化和异质性的信息影响。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所以当他们面对异质的文化和价值观时,总是不知如何选择,以致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最终实施了不当的网络行为。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一些高校在向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出现了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技术教育脱节,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和道德方面的理性疏导。 第四、社会环境的复杂也是引发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社会上的道德原则、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有着更加广泛、更为直接的影响。 主观原因:首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内心矛盾冲突较为严重,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这与他们的高学历、高文化水平形成强烈比照,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一、互联网道德失范分析当网络仅用于军事、教育领域时,它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当人们通过电子邮件相互问候,通过Oicq聊天,在网上购物、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它就和我们密不可分。我们的某些社会行为被搬到了网上,大家在网上交往、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社会”一虚拟社区。在这个新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形成。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失范。如恶意域名抢注、网络盗版、垃圾邮件、网络垄断、网络腐败等不道德的丑行。虽然,道德在本质上不是经济资本,也不可能作为直接的经济资本来使用。然而它却从来不乏价值资源的意义,甚至也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发挥巨大效用。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民低龄化也成为一大趋势,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社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就总体而言,青少年好奇心、好胜心强,精力旺盛,渴望丰富的知识,需要平等的交流。而网络正以其独特、新奇和神秘的世界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据一项调查显示,上网人群的年龄段在25-30岁以下的占了74.59%,而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者占了70.11%。如果我们的社会对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德性的形成,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所以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给我们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越来越受到德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情污染和暴力问题的出现色情污染是指通过互联网上传播黄色淫秽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侵蚀网民的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试题答案94分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程兴起) 成绩:94分共100 题,其中错误 6 题! 1.单选题 1.()现已是一个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 A. 信息技术 B. 科技化 C. 信息网络 D. 网络经济 参考答案:C 2.网络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那种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交流方式,发展成为()的信息交流方式 A. 一对一 B. 多对多 C. 一对二 D. 一对多 3.为了追逐更多更大的财富,传统财产型犯罪也呈现了() A. 科技化、智能化 B. 科技化、多元化 C. 智能化、多元化 D. 低龄化、多元化 4.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常见得有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赌博、网络盗窃和() A. 网络诈骗、犯罪动机 B. 网络犯罪、网络色情 C. 网络色情、高智能化 D. 犯罪动机、高智能化 5.有专门制定单行的网络犯罪法律的,这种做法典型的是() A. 中国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6.网络是现代社会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水平达到一定水平的高度的充分体现。 A. 脑力 B. 体力 C. 聪明力 D. 智力 7.在犯罪本质上,网路恶犯罪与()具有同质性 A. 传统犯罪 B. 青少年犯罪 C. 新型犯罪 D. 高智能犯罪 8.()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A. 学校教育 B. 网络社区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网络道德教育 9.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主要从()个方面来进行。 A. 1 B. 2 C. 3 D. 4 10.网络道德的本质是() A. 现实道德 B. 社会道德 C. 心理道德 D. 网络道德 11.网络诈骗是犯罪行为主体以()为目的,骗取数额较大的公共财产的行为。 A. 非法占有 B. 网络赌博 C. 社会危害 D. 犯罪客体

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导言:大学生对网络使用规的认知、网络诚信的态度和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三个纬度是衡量其网络道德的重要指标。通过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性别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系统,社会、家庭、学校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他律水平和自律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调查数据分析 对网络诚信的态度决定着其网络行为的真伪性。对网络信息完全信任的27位被调查对象中没有一人经常有散播网络虚假信息的行为,而18位经常有散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的学生中却有11位对网络信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网络诚信的态度与其散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这一结果验证了对网络诚信的态度是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行为、网络攻击性行为以及不文明言语的使用。1.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性别、年级、网龄、上网地点有显著性相关,尤其是与性别的相关最为显著。男生中有浏览和发布黄信息行为的比率高达62.8%,是女生比率(28.8%)的两倍多;低年级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高年级;网龄较短的网络行为

发生率明显地低于网龄较长的。2.网络攻击行为:在505位有效被试中,有39.4%的人表示偶尔会遭到他人的网络攻击,而9.7%的人则经常会有此遭遇。3.网络不文明言语使用现状调查显示:在遭遇他人网上无理谩骂或诋毁时,18.8%的大学生表示会以礼待人,47.5%的大学生对此视若无睹,不予理睬,而33.7%的大学生则会以牙还牙,也会用不文明的语言驳斥对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可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1.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有必要的,其中59.2%的人倾向于以偶尔的讲座形式教育为主,9.3%的人认为讲座频率应该提高到每周一次,而12.7%的人认为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二)成因分析 1.大学生的特殊心理转型是根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自我发现期”,崇尚自由、自我独立和求新求变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智力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网络上快速、丰富的各种信息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而由于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型时期,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没有专门的技术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并且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同时,在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大学生在应付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就业的压力的同时,他

网络“慎独”道德缺失问题与对策

网络“慎独”道德缺失问题与对策 摘要:现代生活中,在学习、工作、娱乐乃至生活等方方面面,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在利用网络。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其必定会对现代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网络“慎独”道德为内容进行研究,探讨网络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与现实社会秩序相违背的问题。并认为,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要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进行全社会性的网络道德宣传和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整个社会有秩序地发展。 关键词:慎独、网络、网络道德、青少年、对策 什么是慎独?“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在没有任何人知道,没有任何外在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遵守道德准则,不违背道德准则。那如何做到“慎独”呢?简单地说,就是某个人明白“慎独”的含义并且努力去做,那么当他受到他人的指责而不愉快时,他不会在暗地里破口大骂这个令他不愉快的人,因为他知道,无论指责他的人在与不在,骂人总是不对的。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道德概念,因此这个社会能有秩序的运行着。① 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逐渐成为一个新的交流平台,一个新型的社会。而一个新型社会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但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一个人的言行很容易对现实社会带来各种影响。“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凸现出间接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

为,而是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往往会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②因此对于这种网络“慎独”道德,网络社会中的每个人需要对公德与私德有新的认识,将公众的利益置于首位,这样就利于网络社会正义与公平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保护,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 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网络社会越来越活跃,但是其中一些现象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其表现主要在于: 1,在网络游戏中,色情、血腥暴力、弱肉强食、肆意辱骂随处可见,颠倒了现实社会的规则与秩序。2,他人的个人资料、各种科研学术成果等信息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任意使用,隐私权受侵的现象较为严重。3,各种垃圾邮件和广告随处可见,其中往往牵涉到网络诈骗、恶意诽谤等恶性行为。4,“黑客”攻击网站,窃取机密,并以之获得非法的利益,危害集体甚至国家的安全。③ 对于以上所述现象,除部分涉及到政治、经济、知识产权等领域并可造成极大影响的行径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外,相当一部分是在任意蔓延扩散,随处可见而很少受到惩罚。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慎独”道德缺失。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与人的交谈,我们发现上网人群的年龄多在30岁以下。而在对本班同学的调查中,我们注意到有95%以上的同学只要开电脑就会利用网络,做一些如玩联网游戏、看电影、在线聊天、下载音乐等事情。由于在校学生受到外界各种压力较小,有充足的条件和时间上网,因此在产生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的人数中,在校学生占了绝大比例。而正是这些在校学生,给

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当人们通过电子邮件相互问候,通过Oicq聊天,在网上购物、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它就和我们密不可分。我们的某些社会行为被搬到了网上,大家在网上交往、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社会”一虚拟社区。在这个新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形成。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失范。如恶意域名抢注、网络盗版、垃圾邮件、网络垄断、网络腐败等不道德的丑行。虽然,道德在本质上不是经济资本,也不可能作为直接的经济资本来使用。然而它却从来不乏价值资源的意义,甚至也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发挥巨大效用。二、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网络交往的特殊性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包括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生活方式。目前,之所以在互联网的发展中会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主要是基于以下的两个原因:弱化的“自律道德”和难以形成“他律道德”。 "道德失范" 英文对照 :moral abnormality; moral disorder; disordered moral (一)“道德失范”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伦理原则体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个人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道德失范表征出社会精神层面的某种危机和剧烈冲突,它常常是社会急剧变革或转型时期的产物。 (二)“道德失范”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所谓“道德失范”是指旧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被普遍否定,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尚未形成,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力,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处在一种规范真空的社会状态中。 2、所谓道德失范,就是指在道德领域的一些准则或规范,已经不能够通过社会的舆论压力或人们的内心确信来有效地调整和控制人们行为。 3、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 4、所谓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个人行为丧失是非善恶标准,由不同道德观、价值观相互冲突所造成的道德混乱和无序现象。 5、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混乱。 7类被公众认为最痛恨的道德失范行为 1、人心冷漠,见死不救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一)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一) Internet安全问题,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有关方面的了解,2001年的爱虫病毒与2002年的Codered蠕虫在若干小时之内传染了几十万台主机,每次造成1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有一份调查报告谈到,截止2002年10月,有88%的网站承认,它们中间有90%已经安装了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等安全设备。但最后一年内有88%受到病毒传染,而有关网络的研究表明,Internet具有freescale的性质,其感染病毒的域值,几乎为零。所以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安全的“范式转换”,例如国外对现在的安全范式提出过两点看法:1)传统的安全范式对Internet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最麻烦的问题所在是“复杂性”。2)以往(例如欧洲)对于信息安全所采取的措施是建立防火墙、堵漏洞,但没有从整体性、协同方面构建一个信息安全的网络环境。可以说网络的安全问题是组织管理和决策。如果对Internet(或万维网www)加以分析,WWW是计算机与网民构成的人.网相结合的系统,我们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分析,WWW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CGS),这种系统是我国科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提炼出来的,但网络专家往往对此不容易接受。我们曾经专门写了一篇题为“Internet——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文章,将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更为重要的是国内不仅提出像WWW这样的开放复杂巨系统,而且于1992年提出处理OCGS的方法论,即与“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把各行各业的智慧、群体经验、古今中外的安全知识与高性能计算机、海量储存器、宽带网络和数据融合、挖掘、过滤等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处理复杂问题及系统风险(Systemicrisks)决策的平台。研讨厅体系的精要可概括如下:1.电脑是人脑研制出来的,在解决问题时,两者应互相配合,以人为主,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我国的一位哲学家熊十力曾经把人的智慧(Humanmind,心智或称脑智)分为性智与量智两类;性智一个人把握全面、定性的预测、判断的能力,是通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而形成的;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所学的功课中,包括琴、棋、书、画,这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起着重要作用。性智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结果,难以用电脑模拟,人们对艺术、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创造与鉴赏能力等都是形象思维的体现。心智的另一部分称为量智,量智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计算,通过科学的训练而形成的智慧。人们对理论的掌握与推导,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属于量智,是逻辑思维的体现。所以对青少年的培养来说,艺术与科学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分析现在的电脑的体系结构,用电脑对量智进行模拟是有效的。人工智能的研究表明了用电脑对逻辑思维的模拟,可以取得成功;但是用现在的电脑模拟形象思维基本上是行不通的。电脑毕竟是人研制出来的,是死的不是活的,我们用不着一定要电脑做它做不到的事。总而言之,明智的方法是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性智由人来创造与实现,而与量智有关的事由电脑来实现,这是合理而又有实效的途径。从体系上讲,人作为系统中的成员,综合到整个系统中去,利用并发挥人类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把人和计算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体系。2.以“实践论”为指导,把认识从定性提高到定量面对未知的问题,采用综合集成法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过程如下:首先由专家或专家群体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猜想,根据以往经验性认识提出意见,这种意见或见解属于“定性”性质;再利用精密科学中所用的建模方法(数学建模或计算机建模),用人机结合的方法建立和反复修改模型,达到从定性认识上升到总的定量的认识,这也可以说是专家们的大胆假设通过电脑包括信息网络加以细心求证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各种数据库、知识库以及信息网络的支持,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体现。3.以Internet为基础,体现民主集中制,寻求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解答“综合集成研讨厅”可以看成是总体规划信息革命思维工作方法的核心。它实际上是将我国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运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之中,并以Internet为工具系统,寻求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解答。一些从事网络安全的专家的看法归纳为:1.Internet不是一般的系统,是开放,人在其中,与社会系统紧密耦合的复杂巨系统; 2.Internet是一个时时处处有人参预的、自适应的、不断演化的,不断涌现出新的整体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