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张斌第二临床医学院2011级定向七班320110912741)【摘要】目的:介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墟用近况。方法: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抗消化件溃疡药物从抗酸药到最新的质子泵抑制剂,从单一用药到联合用药,使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大大提高、复发率显著降低,同时也使某些难冶性溃疡得以根治。结论:抗消化性溃疡蓟物及其联合用药,将会在人们治愈溃疡病和防IL溃疡复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临床应用;近况临床合理用药;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U)通常指上消化道由于自身消化作用产生的深达黏膜下的损伤。PU是发生在胃和十一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于食管F段、肖空肠吻合手术后的吻合口,或空肠、凹肠米克耳憩室,绝大多数位于胃和十二指肠,而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较多。其形成和发展均胃液巾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或乙醇、乙酰水杨酸等破坏胃肠黏膜屏障所致,以及与幽门螺杆菌有关。此外,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吸烟喝酒等不良刺激使大脑皮层兴岱和抑制过程失调,亦可促使溃疡形成。据国外报道,自然人群中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国内住院患者资料统计中,本病占0.8%一3.08%,而且80%溃疡患者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正是其精力充沛、劳动能力最强的时期。故本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及社会进步影响较大的常见、多发病,

所以对其预防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抗消化性溃疡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近况作一综述。

1 药物研究进展

11 1 抗酸药这类药主要含无机弱碱, 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可减弱或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常用的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钙等。目前, 抗酸药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的辅助治疗。

11 2 抑制胃酸分泌药

11 211 H2受体拮抗药选择性阻断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 使胃分泌减少。第1代为西咪替丁, 是进入临床的第1个H2受体拮抗药,胃溃疡需服用12周, 十二指肠溃疡需服4-8周。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 可逆性肾、肝毒性等。第2代为雷尼替丁, 是强效长效H2受体拮抗药, 作用是西咪替丁的5-8倍,不良反应少。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卓-艾综合征, 静脉注射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第3代为法莫替丁, 作用是雷尼替丁的6-10倍, 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能维持12 h 以上。不良反应较少, 使用安全, 偶见皮疹、白细胞下降,有头痛、头昏、便秘及腹泻等。

11 212 质子泵抑制药(PPI) 抑制胃壁细胞中的H-K+-ATP 酶的活性,使壁细胞中的H+不能运转,从而减少胃酸分泌。PPI发展较快, 第1代奥美拉唑; 第2代兰索拉唑、尼扎拉唑; 第3代雷贝拉唑。使用PPI治疗一般疗程不宜太长, 剂量不宜太大。PPI 与抗幽门螺

杆菌( HP) 抗生素联合应用, 可显著提高HP 的根治率。PPI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艾综合征。不良反应少, 偶有恶心、腹泻、便秘和胀气等。

11 213 乙酰胆碱拮抗药哌仑西平为新型抗胆碱药,能抑制胃酸分泌, 减轻胃酸对病灶的刺激, 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亦可用于应激性溃疡。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和视力模糊。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11 214 促胃液素受体拮抗药丙谷胺有抗促胃液素及抑制促胃液素分泌作用, 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还能促进黏膜糖蛋白合成, 改善胃黏膜微循环, 故有黏膜保护作用。可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浅表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炎。偶有口干、便秘、瘙痒、失眠、腹胀和下肢酸胀等不良反应。胆囊管及胆道完全梗阻的患者禁用。

113 胃黏膜保护药前列腺素( PG) 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作用, 是胃黏膜极为重要的防御因子, 能预防多种损伤因子所致的胃黏膜损伤。常用的为米索前列醇,此类药的衍生物还有恩前列素、罗沙前列醇和奥诺前列素等。硫糖铝是通过溃疡部位衍生出的一种黏性复合物, 来保护此部位不再受酸、胃蛋白酶及胆汁的侵袭,从而体现出硫糖铝的经典胃黏膜等黏膜保护作用。枸橼酸铋钾能与溃疡面渗出的蛋白质产生螯合作用,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溃疡面, 拮抗胃酸、胃蛋白酶对溃疡的侵蚀, 促进溃疡的愈合; 服用该药期间, 舌及大便可呈灰黑色, 停药后即自行消失。因本药主要

经肾脏排泄, 故肾功能不良者应减量服用。少数患者服药后

出现便秘、恶心、一时性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等。替普瑞酮为一种萜类物质, 对各种溃疡及胃黏膜病变有较强的抗溃疡和改善胃黏膜的作用, 偶见便秘、腹胀、腹痛、腹泻、口干、恶心、皮疹、瘙痒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等不良反应。

114 胃动力药代表药物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其不良反应有轻度腹部痉挛, 有时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 但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胃动力药不能与抗胆碱药、抗酸药等合用。115 抗HP感染目前认为,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发病和复发密切相关。迄今为止, 尚无单一药物能有效根除HP, 因而提出了将抑酸药、抗菌药或铋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 质子泵抑制药或1 种铋剂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3 种抗菌药物中的2种组成三联疗法。对甲硝唑耐药者,可用呋喃唑酮替代。为降低费用,可用H2 受体拮抗药替代质子泵抑制药,但疗效也有所降低。初次治疗失败者, 可用质子泵抑制药、铋剂加两种抗菌药物的四联疗法。

2 临床联合用药方法

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法是在传统的酸中和、酸抑制、保护并促进溃疡面愈合、调节胃动力等基础上与抗菌药物联用。往制酸方面,近十多年来由于新型胃酸抑制刹的小断出现,如H2受体抑制剂、PPI(奥美挣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等有了长足的进展。一般采用二联或三联用药,甚至四联用药。临

床上对十一般忡病例采用铋剂(如CBS)、甲硝唑及抗生素呋哺唑酬、阿莫两林、黄连素、四环素等配合以H2受体抑制剂;比较严重的

病例,则用质子泵抑制剂与抗菌药物联用,使根除率达80%以上。

2.1 以铋剂为主的三联疗法

1990年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大会推荐传统2周三联治疗被视为治疗HP的“金标准”,联疗法由铋剂CBS120rag,qid;盐酸叫环索500mg,qid;甲硝唑400mg,qid组成。该法的HP根除率达94.1%。采用阿莫西林替代阴环素的:联疗法(阿莫两林500mg,qid),HP 根除率73.1%。』}{替硝哗代替甲硝唑,用次水杨酸铋代替CBS,疗效并不减低。该法主要缺点足不良反应多见,但大多轻微。改进的三联疗法是将抗生素的剂量减半,HP根除率达88%,不良反应显著降低,费用减半。

2.2 以PPI为主的三联疗法

PPI加两种抗生素的新三联疗法特点是供选择的方案多,不良反应较少、根除率高。(1)奥美拉唑20rag,bid(或兰索拉唑30rag,bid) +阿莫西林(500rag,qid)+甲硝唑(400mg,qid),疗程两周,根除率为80%一90%E25-26]。用雷尼替丁代替该方案中的质子泵抑制剂根除率未见降低,达88%一89%。(2)奥美拉唑20rag+克拉霉素(250mg,bid) +替硝唑(500rag,bid)的一周方案,根除率达95%。

(3)泮托拉唑4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