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概述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需要层次理论 • 代表人物:美国人本主义心里学家马斯洛 • 内容: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求知的需要 6、求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 马斯洛需要层次示意图:
自我实现需要 抱负、潜能、成就
审美需要 匀称、整齐、美丽
求知需要 知识、了解、探索
观察
解释
高 区别性 低
高 个体行为 一致性 低
一贯性
高 低
归因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3、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人们对成功和失 败的归因通常包括三个纬度
第一个纬度是内外的纬度,即将成功或 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
第二个纬度是稳定性纬度,即将成功或 失败归因于稳定的经常发生的因素还是 不稳定的偶然性的因素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②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③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④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⑤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⑥对未来的预见性。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分类
(一)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 1、理论性研究:为了增加人类知识而进行的研
究。 2、应用性研究:为了解决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问
第三个纬度是指控制点,即将成功或失 败归因于可控的因素还是不可控的因素
成败归因
目前成 败状况
成功
失败
成功
失败
本人过去 别人成败 成败况 状况
成功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成功
成功
归因
能力 稳定的内在的因素
任务太难 稳定的外在因素
运气 不稳定的外在因素
努力不够 不稳定的内在因素
4、归因偏差
A、基本归因错误:尽管人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 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 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f.后视效应:人们有时候回忆起某件事物再 次对其做出知觉和判断时,倾向于认为自己 事先的判断很准确,这种现象叫做后视偏差。
g.投射效应:人们在缺乏足够的信息对别人 做出判断时, 常常会假定别人与自己是相似 的,因为自己具有某些特征就假定别人也具
有这样的特征,这种将自己的特点赋予到别人身上的倾 向就是投射效应。
情势因素
他人制造一 种情境使人 改变行为
•权威法 •胁迫法 •操纵法
第二节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
一、知觉:
1、概念:是个体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组 织和整 合,加入了知觉者的理解而形成的印象。包括,对外部 事物形成印象、记忆、理解、解释、思维、推理等。
2、特点: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知觉 二、社会知觉
b.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 象效应):一印象是知觉者在极其有限的信息 基础上形成的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近因效应:人们最近接受的信息对印象的形 成起到强烈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知觉不太熟悉的人时,手因效 应起到较大的作用,在知觉比较熟悉的人 时,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
c.选择性知觉:人们在知觉的时候,并不 是对全部信息都进行加工,而是只对那些 与自己的经验、兴趣、态度等相符的信息 进行加工,这就形成了选择性知觉。
➢ “人群关系理论”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声 ➢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
会上,正式定名“行为科学”
➢ 60年代中叶,行为科学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组 织行为的研究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 内容:企业中发生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
职工的潜能
代表人物和著作:阿吉雷斯《个性与组织》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将人 格结构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行为来自于本能的 冲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认识现实并 依据现实活动去满足欲望;超我遵循的 是道德原则,按照社会规范和习俗的要 求采取行动。这三部分处于平衡之中, 个体就能采取恰当的行为,适应周围的 环境。
❖个体的一般行为模式:
B.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下和任何 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 的行动是否稳定而持久。
Cwk.baidu.com一致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 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 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
区别性 低
行为信息 一贯性 高
一致性 低
归因类型 行动者



客观刺激物



情境
• 三种信息与内部外部归因的关系
三、归因
1、概念: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 对环境 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 果解释和推论就叫做归因 。
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 内部原因: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 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 求、能力、努力等。
• 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 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济 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2、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
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3、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能,
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 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4、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不能把所 有的人归为一类
二、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①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③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 力和向心力 ④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 者的关系; ⑤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三、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题,着眼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进行的研究。 3、服务性研究:它是咨询人员的研究。 4、行动性研究:是对某种情况所进行的调查性
研究。
(二)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
1、描述性研究:主要目标在于说明客观事 物的状况特点和出现频率。
2、因果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要求弄清 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
3、预测性研究:是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预先考虑今后可能发生情况的方法。
2、新行为主义学派关于行为模式的解释 ➢ 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托尔曼认为行为分为分子的
行为和整体的行为,心里学中研究整体行为。
➢ 整体行为四个特征: A、整体行为具有目的性 B、行为利用环境的帮助 C、短期易于达到的目的活动比遥远困难的活动具有优先 选择,即最小努力原则
D、整体行为可以教育变化
3、精神分析学派的行为模式
(三)以可控性分类的研究
1、案例分析: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 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到的有关 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如实记 载,进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 意见。
2、现场调查:就是对某些个人或群体进行访问并发 给调查表,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
3、实验室实验:按照周密的实验设计,在实验室里 实施研究的方法。
“生活组织”的假定: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 角度去考察和认识一 个企业,还应该从社 会角度来看企业的职能。
B、理论假定的突破给组织行为学的启发和要求 • 要求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
这 一更深的层次 • 要求组织行为学中对企业个体的研究转变为对
企业员工整体的研究
• 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是人们对企业管理本质的认 识从硬性的方法制度转变为软硬兼备的艺术技巧
d.对比效应:我们在知觉事物的时候并不 是孤立地看待我们的知觉对象,而是倾向 于将其与相近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知觉,
我们会经常把接触到的同类事物进行对比, 这就是对比效应。
e.宽大效应:个体在知觉他人时,如果是在 缺乏足够的信息情况下做出判断,大多数人 都倾向与较多的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 这就是对他人知觉的宽大效应。
需要
需要在 较长时 间未被 满足产 生内驱力
诱因
动机 行为的 直接 动力
行为 心理活 动的外 部显露
目标 行为指 向的 结果
目标实现,产生新的需要
三、影响个体行为模式的因素
个体因素
环境因素
•生理:即遗 •自然环境
传的生理差异 •社会环境
•心理:心理 过程和心理
特征
•工作环境 •人际因素
•过去经验
•教育与学习
尊重需要: 影响力、声望、能力得到承认
社交需要: 与别人交往、被接受、有所归属
安全需要: 免受伤害、威胁控制不确定性,减少风险
生理需要: 衣食住行的保证,家庭的温暖
• 主要论点 • 马斯洛理论的两重性
科学性; 局限性:
第二章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
第一节 个体的行为
一、个体的行为概念与特征 1、概念:就是指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有 目的
二、群体—重点放在组织成员在小组、部 门群体工作中的相互影响上
三、组织—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组 织行为
❖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
心理学
个体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群体
人类学 政治学
组织系统
组织行为 学的研究
❖组 织行为学中没有绝对真理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 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 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1、概念:是指对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 的知觉。 2、社会知觉过程的特点:
a.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 b.人们在社会知觉中遵循图形—背景原则
c.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对信息进行归类
d.人们在社会知觉中善于运用图式
3、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a.晕轮效应:当我们知觉了他人的某个特征 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借此去推断他 人具有其他的类似特征,就好像月亮周围的月 晕将月亮的光芒放大一 样,将知觉对象的某些 特征加以夸大,这种现象就叫做晕轮效应。
B、行为者与观察者偏差:行为者对自身行为的 归因和观察者对行为者行为的归因往往是不同 的。行为者倾向于强调外部环境等不可控的因 素,做出外部归因;而观察者则倾向于 强调行 为者本身的特质因素,进行内部归因
的活动,也就是个体的所作所为。 2、基本特征: ❖ 个体的行为具有目的性 ❖ 个体的行为受到意识的调节 ❖ 不同个体的行为具有差异性 ❖ 个体行为具有可塑性,可以学习和改变
二、个体的行为模式
1、行为主义学派关于行为模式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毕生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对外界 刺激的反应,即S(刺激) R(反应)。除最简单的反射外, 一切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过程而后天习得的。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 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组织 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 ①边缘性、综合性 ②两重性 ③实用性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 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的管
理者提出科学管理理论,成为管理理论 产生的标志 ➢20世纪20年代,梅奥等人的“霍桑试验” 开辟了组织管理研究的新领域
麦格雷戈《企业中人的方面》
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内容: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化的、
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 象和情境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对策 3、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 A、两个基本假设: “观念人” 的假定: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也
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然而,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 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已 有90多年的历史, 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是其两大支柱, 而组织行为学则集中了行为科学的主要 成果
❖两个基本问题
一、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 影响方式
二、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 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对组织行为分析和研究的三个层次
一、个体—即把组织看成追求组织目标而 工作的个人的集合
2、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提出三维归 因理论,他认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涉及 三个方面的因素; a.客观刺激物 b.行动者 c.所处关系或情境
•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 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A.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 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 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 这一行为。
4、现场实验:就是把实验室的方法应用到不断发展 变化着的现实生活中去,在自然情况下控制条件 进行试验,由此分析相应的变化,做出结论。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实验方法 3、数量统计方法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
第四节 关于人的理论
一、人性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