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优势病种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优势病种](https://img.taocdn.com/s3/m/cdd1750910661ed9ac51f33a.png)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胸腰椎骨折是指根据Denis提出的三柱概念,椎体前、中柱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在胸腰椎损伤中最为常见。
主要特征为椎体前方的楔形压缩(前柱损伤)和后方骨皮质的连续性中断(中柱损伤)。
椎体后缘骨折片常常发生向后移位凸入椎管导致神经损伤,因此胸腰椎爆裂件骨折常合并脊髓、圆锥或马尾损伤。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胸腰椎骨折,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西医病名:胸腰椎骨折二、诊断(一)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中胸腰骨折诊断标准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中相关诊断依据拟订。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活动受限。
(3) 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连线失去正常形态,前后缘高度均变扁,椎体横径增宽,椎弓根间距增宽和棘突间分离。
CT表现:椎体显示多条低密度裂隙,走向不规则,椎体边缘皮质中断,碎骨向周围不同程度移位,后缘碎骨移至椎管内,造成不同程度椎管狭窄。
(二)辩证分型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早﹑中﹑后期。
三期分治方法是以调和疏通气血﹑生新续损﹑强筋壮骨为主要目的的,临证时,必须结合病人体质及损伤情况辨证施治。
1、早期--气滞血瘀一般在伤后1~2周以内,由于气滞血瘀,需消瘀退肿,以“下”﹑“消”法为主;若邪毒入侵可用“清”法;气闭昏厥或淤血攻心,则用“开”法。
2、中期--筋骨未续是在伤后3~6周期间,虽损伤症状改善,肿胀瘀阻渐趋消退,疼痛逐步减轻,但瘀阻未尽,仍应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故以“和”﹑“续”两法为基础。
3、后期--肝肾两虚为伤后7周以后,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应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肝肾﹑脾胃为主,而筋肉拘挛﹑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者则予以舒筋活络,故后期多用“补”﹑“舒”两法。
三、中医治疗方案(一)内治法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早期证属气滞血瘀。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db914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4.png)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意见初稿XXX脊柱XXX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或不伴神经损伤。
3)辅助检查:X线、CT(三维)、MRI、骨密度。
2、诊断1、病名:胸腰椎骨折2、中医辨证分型;早期血瘀气滞型,中期血瘀痹阻型,后期肝肾亏虚型。
如:胸腰椎骨折骨折(早期气血瘀阻型)。
3、西医分型:(压缩性骨折型、爆裂性骨折型、安全带骨折型(chance骨折)、骨折脱位型);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二、治疗方案1、保守治疗:2)复位方法:①、过伸牵引下体位复位:患者俯卧硬板床,双手过肩紧握牵引床,两助手站床尾,向上牵引患者双下肢,直至胸腹部离开床面,使脊柱过伸,整复者手掌按压伤椎棘突,使得患者身躯处于过伸位,以利复位。
②、垫枕法:牵引复位之后,患者仰卧硬板床,伤椎为中心下垫软枕,从5cm 开始每日增高1-2cm,至15cm,逐渐加厚,使脊柱过伸,伤椎复位。
此法也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者同时不能耐受过伸牵引下体味复位者。
3):复位后锻炼:①、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
伤后7-10日可采用此法。
②、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
伤后2周可采用此法。
③、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
此法要求较高,多在前两种方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采用。
4)、后期医治方法及注意事项:①配合本科室专用中药局部外熏洗;②理疗等促进局部损伤经络的修复;③活血、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止痛等药物对症医治(如血栓通、七叶皂苷钠、复方骨肽、双氯芬酸钠等)④绝对卧床休息三个月;④三个月后在胸腰段支具保护下下床举动。
2.手术治疗:包括椎体成形术、后路手术、前路手术一)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椎体压缩不严重、骨质疏松症者。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CT诊断意义及对照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CT诊断意义及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f707a5dd33d4b14e8524689b.png)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CT诊断意义及对照【中图分类号】R6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13-02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爆裂性骨折最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可导致局部疼痛、局部后突畸形及神经症状。
“爆裂骨折”一词由Holdworth[1]在1963年首先提出,用于形容纵向压力导致的椎体粉碎性骨折。
胸腰椎损伤的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如果漏诊,创伤性脊椎不稳定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后遗症[2]。
目前仍首选用X线平片诊断胸腰椎骨折,CT扫描对判断骨折后分型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在描述、比较、讨论X线、CT的影像学表现基础上,评价其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9月~2006年5月间80例胸腰裂性骨折病例。
男58例,女22例,年龄18~82岁,其中18~20岁10例,21~59岁45例,60~82岁以上25例。
部位:胸椎28例,腰椎52例。
病因:重物压伤27例,车祸伤44例,高空坠落9例。
80例患者首先常规X线正侧位片。
CT机为西门子ESPRIT、CR普通机,层厚、间隔均用5mm对骨折椎体及相邻椎间盘进行连续扫描。
扫描线与胸腰椎基本平行。
观察同一脊柱骨折病例的X线片及椎体后缘连线(简称PVBL线)[3]的连续曲线光滑度CT扫描图像进行对照分析。
根据Denis分类法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椎管狭窄分为无、轻、中、重度[3]。
2结果2.1X线平片表现平片诊断腰椎爆裂骨折一定要有优质的正侧位片。
平片上可见椎体的压缩改变、前窄后宽、呈楔形状影、高度变扁、椎体骨折前后径增宽占62/80,椎弓间距加宽占54/80,椎管内见明确小骨片占14/80合并横突、棘突骨折占32/80,同时两椎骨折21/80。
胸腰椎骨折在平片上做PVBL测量,PVBL 异常是诊断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指征。
2.2CT表现①全部病例均见向心性椎体粉碎骨折,大部分来自椎体后上角;②椎体中柱骨折片向椎管内移位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③可见椎体下部矢状骨折线;④后柱骨折受累多见的是一侧或两侧椎板垂直骨折,其中以左侧多见;⑤伴有横突、棘突、椎弓根、关节突的骨折及小关节半脱位。
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28e371455270722192ef78a.png)
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在高能量脊柱创伤患者中,胸腰椎骨折较为常见,50%以上的病例可以出现脊髓损伤。
因此,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早期评估非常重要,因为延误诊断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评估难度较大,因此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中占据了中心地位。
本文旨在对以下问题做初步的探索: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有哪些?那些患者应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何检查?常见的胸腰椎骨折影像学表现有哪些?【正文部分】胸腰椎骨折常见的致伤原因为高能量创伤,如车祸或高处摔伤。
1级创伤中心所接受的病例中,约4%-5%为胸腰椎骨折,同时这些患者中伴有脊髓损伤的高达50%以上。
因此,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早期评估非常重要,因为延误诊断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并发症的发生。
当患者意识不清或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时,临床评估往往难以进行。
据报道,延误诊断的概率可达到20%,其原因往往是没有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本研究旨在回顾影像学诊断在拟诊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评估的作用,并初步对一下四个问题进行了初步解答: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有哪些?那些患者应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何检查?常见的胸腰椎骨折影像学表现有哪些?影像学检查的方法有哪些?X线(普放)普放通常是评估胸腰椎创伤的首选方法。
在胸椎检查中,通常拍摄前后位(AP)和侧位片,有时可让患者摆成游泳者侧位姿势,以便更好地现实T3、T4和以上的椎体(收到上胸部和肩部软组织影的影响,常规侧位片难以显示)(图1)。
在腰椎检查中,常规拍摄AP和侧位片,有时在拍摄中需要压迫腰椎以更好地显示腰骶角(图2;表1)。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多探头螺旋CT的出现是影像学史上的一场***。
这种技术不但扫描速度快(对胸椎或腰椎的扫面时间通常小于1分钟),而且能够得到连续的轴向薄层图像,并在任意平面进行矢状位或冠状位重建(图3)。
在大多数医疗中心,CT已经取代了普放作为某些钝器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此外,在对腹腔脏器损伤进行CT扫面评估后,不需要重新扫面即可通过重建技术得到脊柱的影像。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诊断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c2912f9f90f76c660371a03.png)
3 王 新德 .神经 病 学 .北 京 : 民军 医 出 版 社 ,0 1 人 20 . 4 王 关珍 , 岳 洲 . 5 慢 性 酒 精 中 毒 患 者 的 脑 电地 形 图分 析 . 吴 3 例 临 床脑 电 学杂 志 ,0 6 2 1 : 1 2 0 , ( )4 .
酒 后 癫 痫 发 作 1例 , 能 与 大 量 饮 酒 后 大 脑 抽 搐 阈 降 可 低 有 关 。脑 电 图 除 显 示 少 许 e波 散 发 外 , 未 记 录 到 典 型 并
示形 态 学 改 变 , 皮 质 、 质 萎 缩 。这 与 本 文 报 道 脑 电 图 资 如 髓 料 相 符 合 , 脑 电图 异 常 改 变 与 临 床 症 状 有 密 切 关 系 。 背 即 景 弥 漫性 0 发 放 表 明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明 显 , 组 织 损 伤 程 波 脑 度 加 重 。 因此 , 电 图 对 了 解 慢 性 酒 精 中 毒 患 者 的 中毒 程 脑 度 和 脑 功 能状 态 评 价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参 考 文 献
进 行 睁 、 眼 。 度 换 气 诱 发 试 验 , 电 图 诊 断 按 照 冯 应 闭 过 脑
琨 l 标 准 进 行 分类 。 1 ]
2 结 果
使 神 经 细 胞 冲动 传 递 减 慢 , 谢 降 低 。 a节 律 慢 化 和 弥 漫 代
性 0 改 变 可 以证 实这 种 现 象 的 产 生 。 波
山 西 医药 杂 志 2 1 0 0年 1 2月第 3 9卷 第 1 期 下 半 月 S a x M e , e e e 0 0 Vo. 9 No 1 h e o d 2 h n i dJ D cmb r 1 , 13 , . 2 t eS c n 2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9792d5a216147916112875.png)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摘要】目的总结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2004~2010年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
所有患者经详细体格检查及X线片、CT、MRI扫描等获得确诊。
结果依据影像学诊断确诊并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结论胸腰椎骨折多伴有椎神经损伤,且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极其严重,所以对其治疗时要十分重视。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神经损伤诊断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创伤,占所有脊柱外伤的10%~20%[1],其中20%~50%合并有神经损伤。
由于胸腰椎解剖位置极其重要,骨折同时多伴有椎神经损伤,且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极其严重,所以要十分重视。
本院2004~2010年诊治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1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23~57岁,平均37岁。
致伤原因:高空坠落、车祸、重物撞击等。
合并脊髓损伤: A组5例,其中不全瘫4例,全瘫1例;B组7例,其中不全瘫5例,全瘫2例。
1.2诊治方法 7例保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脊柱牵引、高压氧等;5例手术治疗(其中Ⅱ型1例,Ⅲ型4例),手术均经脊椎椎板切开减压、神经根探查松解,2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内固定。
2 结果12例患者经6个月~3年随访,2例Ⅰ型骨折、6例Ⅱ型骨折脊柱神经损伤症状均部分恢复,小腿后外侧麻木,踝关节跖屈受限,2例Ⅱ型未恢复,半瘫,2例Ⅲ型骨折患者中未恢复,全瘫。
3 诊断胸腰椎骨折诊断有临床和影像学两种,由于篇幅所限,只讲解影像学诊断:(1)X线检查:一般采用以骨折为中心的正、侧位X线平片,它可显示椎体密度改变、椎体总体形状、椎间隙情况。
正位片示椎体呈扁平状,椎体密度增高,椎弓根间距增大, 但椎体骨折片显示不清。
侧位片示椎体被压缩呈楔形改变,相邻椎间隙增宽。
正常椎体的后缘线在侧位片上可见清楚完整的弧形。
(2)CT扫差:在发现椎体内低密度裂隙缝影、附件骨折、小关节脱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等征象具有优越性; 可多方向行三维重建,因此可在急诊使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简洁范本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简洁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c0f1b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e.png)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多数由于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所致。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确定损伤的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X射线摄影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初步诊断常通过X射线摄影完成。
常规的胸腰椎正、侧位摄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以下是X射线摄影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主要观察指标:1. 骨折线: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通常表现为脊椎的横向断裂线,常伴随有骨片移位和断裂间隙。
骨折线的位置、形态和长度等特征有助于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
2. 椎体变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椎体常常发生变形,如压缩、前移或后移。
这些变形可以通过X射线观察到,有助于评估损伤的程度。
3. 神经孔变窄或闭塞: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骨折片可能进入神经孔内,导致神经通道狭窄或闭塞,对神经功能造成损害。
X射线摄影可以观察到神经孔的变窄或闭塞情况。
CT扫描CT扫描是进一步评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方法。
相比于X 射线摄影,CT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骨折形态和骨片移位程度。
在CT扫描中,以下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观察指标:1. 椎体骨折形态: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显示骨折线的形态、长度和位置等特征,以及损伤的椎体结构。
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手术规划非常重要。
2. 骨片移位和断裂间隙:CT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骨片的移位情况,并测量断裂间隙的大小。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骨折的稳定性和预测治疗效果非常有帮助。
3. 神经孔变窄或闭塞:CT扫描能够直接显示神经孔的变窄或闭塞情况,有助于评估骨折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MRI扫描MRI扫描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中也有重要作用。
MRI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对损伤的脊髓、椎间盘、椎管和椎旁软组织等结构的损伤进行评估。
在MRI扫描中,以下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观察指标:1. 脊髓损伤:MRI能够观察到脊髓的水肿、出血以及横断面积的变化,有助于评估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
2[1].3.2.1+胸、腰椎爆裂骨折
![2[1].3.2.1+胸、腰椎爆裂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4fd79e0d6c85ec3a87c2c5e3.png)
疾病名:胸、腰椎爆裂骨折英文名:bursting fracture of thoracic vertebrae、lumbar vertebrae 缩写:别名:疾病代码:ICD :S22.0,S32.0概述:由多个运动节段组成的脊柱,在遭受过度的运动或外力时即可引起损伤。
致伤暴力包括过度的前屈、后伸、挤压、分离、剪切和旋转力等,凡超过生理极限即可引起损伤。
按照Denis 三柱概念,爆裂骨折已成为脊柱骨折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一型,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意外。
Denis 等人强调,当椎体的后壁和后部纤维环等结构,即包括后纵韧带的中柱一旦遭受破坏,则可造成前屈状态下的不稳定,并把此种累及前柱和中柱的骨折定义为爆裂骨折。
他们描述了爆裂骨折有以下五种形态:1.椎体的两个终板均有骨折。
2.椎体上终板骨折。
3.椎体下终板骨折。
4.伴有旋转的椎体爆裂骨折。
5.伴有侧屈的椎体爆裂骨折。
前两种类型占所有爆裂骨折的63%。
此外,McAfee 指出:中柱的骨-韧带复合体是关键性结构,当这个结构因挤压遭到破坏而后部结构保持完整时,这种损伤是稳定的;当伴有后柱破坏时,则损伤为不稳定的。
与此同时,Ferguson 和Allen 发现,在屈曲压缩损伤时,中柱则可致使结构发生爆裂,此时如果椎体后壁张力线破坏,则可引起椎体的后上缘被挤入椎管,这也许与液压爆裂有关。
当前,爆裂骨折的分类仍依据静态的X 线平片,而静态的X 线平片并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动态图像,因此目前对爆裂骨折的分类方案仍有其局限性。
在对这种损伤进行评价时,必须同时注意韧带和后柱的状态。
此外,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在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Schmorl 提出“运动节段”(motor segment)的概念,认为其由椎间盘、后纵韧带、小关节C D D C D D C D D C D D囊及其韧带、黄韧带和棘间韧带等所组成。
运动节段的活动构成了脊柱运动的基础。
随着CT 扫描的应用,对爆裂骨折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cece19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e.png)
腹膜后胸膜外暴露
⒈切口 上端自胸11棘突旁3cm处向下 直切开,弯向第十二肋下缘远侧2cm 向前至腋前线
Incision for extrapleural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to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⒉手术过程
⑴切开皮肤、皮下,逐一切开深筋膜、斜方肌 、背阔肌、前锯肌。切断骶棘肌牵向正中,暴 露第12肋骨及胸12横突,切除横突,切开并剥 离肋骨骨膜暴露并切除12全肋 在12肋下方切开腰背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 肌和腹横肌,找到胸模返折处,钝性剥离后将 胸膜用食指轻轻向上推开。如有小破口随即缝 合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椎弓根过细 椎体旋转 横突骨折
3.断钉及拔钉:骨干骨折缺损其螺钉 承受应力是正常的5-10倍,短节段 固定中存在两个弹性结构的椎间盘 , 应 力 超 过 15 倍 。 Gaines 对 28 例 胸 腰骨折中10例断钉者复查发现按负 荷剪切法均在7分以上,其中5例为9 分。术后避免半卧位和过早下地活 动并应使用腰围
后部韧带复合结构损伤,脊突间距增宽,平 卧位自动复位,体检时能发现,压缩>50%时 后柱撕裂 。 椎间隙变窄提示椎间盘可能进入椎管内 爆裂型骨折时闯入椎管的骨块在牵张复位时可 能借助其后纵韧带促进骨块复位 T12 66% L1 53% L2 34%
Frankel定级(脊髓损伤的 神经功能定级)
A、无运动感觉功能 B、感觉存在,运动消失 C、感觉存在,有运动功能,无使用价值 (3级/5) D、感觉存在,有运动功能,有使用价值 (3级/5) E、感觉、运动正常
4.椎体高度丢失问题:矫正力的维持不仅 在于内固定本身,还在于良好的骨愈合 和质量。对未行椎板减压者考虑植骨。
5.减压问题:后路间接减压有一定效果, 50%-%30,只要获正常容积的70%,即可 解除神经压迫,对于有损伤的并诊明有 骨块进入椎管者复位后应探查椎管,发 见残留骨块将其向椎体方向推移。
脊柱外科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诊断
![脊柱外科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7837c68bb68a98271fefae4.png)
脊柱外科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诊断【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影像诊断脊椎爆裂骨折于1963年由Holdsworth等[1]首次提出,是脊柱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胸腰段[2]。
胸腰段椎体(T10~L2[3])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转折点,具有特殊的生物力学行为特征和较大的活动度,因此最容易受到传导暴力损伤,其中垂直压缩暴力为主所致的爆裂骨折较多见,占50%~70%。
根据Denis[4]理论,该型损伤的特点是脊柱前中柱受累,在轴向应力的作用下使椎体呈爆裂样裂开,椎体后方骨折片常连同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
胸腰椎爆裂骨折源自脊柱外伤机制分类,其它还包括屈曲压缩骨折、安全带型损伤、骨折脱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 其损伤病理机制复杂, 不同类型的损伤要求不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胸腰椎损伤的及时而准确诊断是患者能得到恰当治疗的关键。
如果漏诊,创伤性脊椎不稳定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后遗症[5-8]。
因此,准确的影像学诊断至关重要。
现就X 线平片、 CT、 MRI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影像诊断作一阐述。
1 X线平片特点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X线在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腰椎爆裂骨折,一般采用以骨折为中心的正、侧位X线平片,它可显示椎体密度改变、椎体总体形状、椎间隙情况。
正位片示椎体呈扁平状,椎体密度增高,椎弓根间距增大[9] , 但椎体骨折片显示不清。
侧位片示椎体被压缩呈楔形改变,相邻椎间隙增宽。
正常椎体的后缘线在侧位片上可见清楚完整的弧形, 1987年 Daffer提出椎体后缘连线 (PVBL线)概念,脊柱骨折患者的 X 线侧位平片可发现椎体后缘连线欠光滑或不光滑,椎体后弧线的后移、旋转或消失。
椎体后缘线的异常是诊断椎体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指标[10]。
它说明爆裂性骨折的骨片后突移入椎管造成椎管变形、脊椎滑脱移位以及可能导致脊髓损伤[5]。
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6917fb697e21af45b307a857.png)
胸腰椎骨折一、定义胸腰椎骨折是指发生在胸腰椎的骨折。
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其中以T11—L2椎体骨折多见。
根据其发病机理可分屈曲型和伸真型两种类型,屈曲型较常见。
二、诊断依据1、在坠落伤、车祸、重物砸击等受伤病史。
2、胸腰背部疼痛,不能活动,棘突压痛,椎旁肌紧张或胸腹部不适。
3、X线表现椎体呈现楔型改变,或有纵裂压缩性骨折,或有椎弓、椎板、关节突、棘突等骨折,或并发崩折脱位。
4、CT和MRI可显示骨折及脊髓马尾神经受压。
三、证候分型1、屈曲压缩型:椎体呈前后楔形样变,棘突间距离增宽,严重者可见小关节突骨折,棘突撕脱骨折,脊柱生理弧度改变,后凸畸形明显。
2、垂直压缩型:椎体的高度降低,前后很能够增宽,椎管狭窄,椎间孔变小,可有椎板及关节突骨折,或椎体左右径增宽,或有脊柱侧弯畸形。
3、屈曲旋转型与伸直压缩型临床上较少见。
四、入院指征1、有外伤病史2、X线示:胸腰椎骨折的表现五、治疗常规1、急救处理脊柱骨折和脱位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如搬运不当可加重脊柱和脊髓操作,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脊柱骨折脱位或可疑者,不得任意搬动,必须使脊柱保持过伸位,数人动作,一致地将患者平托于硬板或硬担架上,不得使脊柱屈曲或旋转。
2、手法整复固定(1)双踝悬吊复位法(2)仰卧悬吊复位法(3)垫枕法(4)持续牵引法3、手术内固定:对一些神经压迫症状明显,经X线、CT或MRI证实骨折脱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或椎管内脱落骨块致椎管严重狭窄者,可考虑切开羊城压复位内固定。
患者俯卧,局部浸润麻醉,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剥离两侧骶脊肌并牵开,暴露椎板、关节突及横突根部,一般固定病椎上下两椎,所以要显露三个椎板。
充分暴露后寻找椎弓根螺丝的进入点,胸椎的进入点为:通过下关节突点的连线与关节突外侧的垂线的交点。
选择好进入点后先用咬骨钳将进入点处骨峭咬除,用手锥从进入点缓慢钻入,并注意把握方向,正切面完全垂直,胸椎向内倾斜0—10°,深度为3cm,术中透视,观察手锥进入的位置及深度,如位置正确,退出钻头,拧入椎弓根螺丝,按此方法将骨折椎体上下两椎的两侧各拧入一格椎弓根螺钉。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分析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f2f4c84028915f804dc2d6.png)
使用 Philips公 司 的 8000型 全身 螺 旋 ( 进 行 横 轴位 扫 描 ,患者仰卧位 ,头先进 。层厚 5 mill,间距 5 mill,与椎 体平行 连续 扫描 ,骨窗 及软窗观察。 3 结 果 3.1 神经指标分 类 A型 10例 ,B型 11例 ,C型 2例 ,D型 9 例 ,E型 6例 。 3.2 骨折 类型 三柱损伤 22例 ,二柱 损伤 16例。 3.3 椎管 狭窄程度分 类 椎管 狭窄 0度 5例 ,I度 14例 ,Ⅱ 度 13例 ,Ⅲ度 6例 。
1 临床资 料
1.1 一般资料 本 组 38例 ,男 28例 ,女 10例 。年龄 13—65 岁 ,平 均 42岁 。车祸伤 11例 ,坠落伤 19例 ,重物砸伤 6例 ,棒 击伤 2例。损伤 部位 胸椎 12例 ,腰椎 26例 。单 发椎 体骨 折 27例 ,多发椎体骨折 11例 (连续 3个 椎体 骨折者 2例 ,4个 椎 体者 1例 )。均有完整 的 CT资料 ,其 中 12例有 CR片 ,17例有 Mill片 。 1.2 症状及体 征 38例 均有明确的外伤史 ,均有不 同程度 的 腰痛及腹胀症状 。双下肢感觉 运动功能完全 丧失 10例 ,双下 肢不全瘫 22例 ,双下肢 无力 11例 ,排尿 困难 9例 。 1.3 神经指标 分类方法 按 Frankle分类 系统r3】与外伤性 运 动神经指标分 4类 。A型 :完 全瘫痪 ;B型 :不全 瘫痪 。仅有 感 觉 ,没 有 随意 运动 ;C型 :不全 瘫痪 ,有 非 功能 性运 动存 在 ;D 型 :不 全瘫痪 ,有感觉 ,运动不正 常 ;E型 :有感 觉 ,运 动基本 正 常 ,部 分有 异常反射 。 1.4 骨折类型 按 Denis方法 … ,根 据骨 折对 脊柱 结构 的影 响 ,分 为前 、中、后三柱 。前柱 由椎 体 、纤维环 和椎 间盘 的前 2/ 3组成 ;中柱 由椎 体 、纤维 环 、椎 间盘 的后 1/3和后 纵 韧带 组 成 ;后 柱 由椎 弓、关节突和附属韧带组成 。 1.5 椎管狭窄程度分 类 按照张雪 哲的方法 H】,根据 椎管狭 窄程度分为 4度 。0度 :椎管 完整 无狭 窄 ;I度 :椎管 狭 窄 占 其横截面 的 1/3;1I度 :椎 管狭窄 占 2/3;Ⅲ度 :狭窄大 于 2/3或 完全堵塞 。 2 检查 方 法
爆裂性骨折的X线及CT影像诊断
![爆裂性骨折的X线及CT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719605aad02de80d4d84058.png)
或伴包块 内有粘连 , 有肠管 强回声 。 这些征象是 由于盆腔内游
离积血 和凝血所致 ,超声引导下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 有助 于 诊断。 超声发现异位妊娠时 , 定位较易。 异位妊娠的显示 , 尤其 是胎 心搏 动的探及可肯定异位妊娠的诊 断。
参 考 文 献
1 周 永 昌,郭 万学 . 超声医学 . 2版 . 京 :科 学技 术文献 出版 北
社 ,19 . 97
异位妊娠声像 图的主要特征是 : 子宫略大 , 多小于停经月
份, 宫腔内无 妊娠囊 回声 , 在一侧附件区出现包块 。包块 内部
回声 与异位妊娠发 生的不同阶段而表现不 同。未破裂前 , 为 均匀 的囊性回声。 破裂早期为以无回声为主的混合 回声H 结 。 构紊乱 。 陈旧性异位妊娠则表现为不 均匀 的实性包块。 宫外低
性骨折在平 片中比较可靠征象 。亦可判断椎管狭窄的程度 , 当
后缘线 中断消失 , 表示椎管显著狭窄 , 常说 明小 碎骨 片后 突 异
压迫椎管 ,后突的碎骨片是鉴别单纯性压缩与爆 裂性骨折 的
H lsoh 16 o w r 于 9 3年提出 ,是 由多个运动节段组成的脊柱在 d 遭 受过度 的运动 或外 力时即可引起损伤 , 致伤 暴力 包括过 度 前屈、 后伸 、 挤压 、 分离 、 切和旋转力超过生理 极限 , 吖引 剪 即
回声 包 块 显 示 边 界 欠 清 楚 , 缘 不 整 齐 , 边 与周 围 组 织 界 限 模
2 李瑞 芬 , 营彬. 胡 异位妊娠 的超声 表现分析. 中国超声诊断杂
,
20 , ( :9. 0 2 3 9) 6 4
糊, 切面 回声不均 : 腔内可见游离液性 暗区 , 盆 液性 暗区最 小 深度 08c 最大深度 6 № 暗 区内并可见肠 管蠕动征象 , . m, .c 5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诊断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e03ad5e3c1ec5da50e27017.png)
Cacu — De e d n t su lim p n e tPoa im c a n l AMERI s h n es CAN OUR J NAL
[ O] C ft a i tp uo ,Rcad . i ,D ni LO n y 1 h sa Dmioolu ihr E Wht e ns w b , ii n r e I
a d Jh C t v s Es o e e u e ab e o d cde n tio n . o n D. ar a. t gn R d Cicr ah li u e o srt n a r l n i
OF RES 1 P RA1 - 0RY EL C L AND MOL UL EC AR I OGY. B OL 瑚 2 0 —2 7. 4 4 5,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参考文献 】
[ ] F r ea E I hn ei d e i e t ad i a J . p- 1 e nhkA o ca nln i sv ha h n s s ] Je a n g t e l d e e[
da ate t o N t,0 3 3 ( )2 0—20 ir sr ne l ur2 0 ,7 3 :3 G o r 4.
[1 1 ]程东军 , 徐永健 , 刘先胜 , .被 动致敏对人气 道平滑肌细胞 K 等 v
的影响及其 P C信号调节机 制[ ] 中科技大学学报 ,06,5 K J.华 20 3
[2 1 ]张永昶 , 龙
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8983b214b73f242336c5feb.png)
3 0例患者中 , 胸椎爆裂性骨折 1 例 , 3 腰椎爆 裂性骨折 1 例 , 2 胸 腰椎复合爆裂性骨折 5 , 例 x线平片显示椎体 正常高度变扁 , 椎体横 径增宽 , 椎弓根间距 加大和脊突间分 离。C T显示 椎体 可见较多骨折 线, 椎体 破裂 、 骨块移 位 , 体后缘骨 折 , 中骨片突 入椎管导 致椎 椎 其 管狭窄 、 变形 、 囊受 1 例 , 硬膜 8 椎间盘损伤 1 , 例 椎管 内高 密度血 肿c T值 4 0 U伴椎 弓 、 77H , 椎板骨折 4例 。3 M I 例 R 扫描显示 脊髓 损伤出血肿胀 , 脊髓横 断挫伤 1 。 例
医学信息 2 1 年 7 02 月第 2 卷第 2 M d aI o ao.u 2 1. o 2. 。2 5 期 ei ln r tnJ1 0 2V 1 5 N . c fm i . .
1 治疗方法 两组 均采用 头孢 替安 6 / g d, 次/ . 3 0mg( ・) 1 d静脉滴注 , k 同时给予 物理 降温 , 口服布洛芬 F服液 退热。观察组 在以上治疗基 I 础上加 用蒲地蓝 消炎 口服 液( 苏济川制 药有 限公 司 )服用 方法 : 江 , 3 5岁 5m/ ,- ~ l 5 8岁 7 d ,~ 2岁 1ml , 次 mi次 9 1 0 / 3次, 次 d口服 ,疗程
1资 料 与 方 法
椎段为活动 的腰椎和 固定 的胸椎 之间的转折点 , 干活动的应力易 躯 集 中于此 ; ②胸椎生理后突腰椎生理前突为两曲度的衔接点, 肩背 负 重引力易集中于此 ; 关节 突关节 面的朝 向, ③ 在胸腰段移行小 关节 南 冠状面转变为矢状 面时易造成旋转 负载的破坏。一般前 中柱受累 , 并有骨碎 片突入椎管 , 同时也可有终板骨折 , 椎弓间距加大 T显示 C 爆 裂骨折最佳 , 他能清晰地显示椎体后 上部分碎裂和后侧 骨片突人 椎 管, 状面重 建有助 于显示椎管狭窄情况l 矢 1 _ 。骨碎 片后移进 入椎管 是爆 裂性 骨折的特点及合并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胸腰椎爆裂性骨 折 常引起 椎管和脊髓的损伤而致残率较高 。因此 , 准确 的影像 学检 查是 l 床科 学治疗的重要环节 。胸腰椎解剖 结构 复查 , 重叠较 多[, Z l
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
![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eb685dfb9f3f90f76c61bc5.png)
又将 脊柱 爆 裂 型骨折 分 为 五种类 型 。 A单 纯轴 向压 力 导致 上
下椎 板 骨折 , 下终 板 水平 骨 折 片后 移 进入 椎 管 。B仅 有 上 上 终 板 骨折 并且 椎 体后 上皮 质 后移 。C下 终 板骨 折 。D合并 旋
肢体 功 能 障碍 。 旋 C 螺 T易 操作 , 扫描 速 度快 , 扫描 范 围大 , 在 不 搬动 患者 的 情况 下短 时 间 内完 成其 他 部位 的检查 , 少 了 减 对 患者 的继 续损 伤 , 利 于危 重 患者 的快 速诊 断 。 有
螺旋 C T的容 积扫 描 ,扫描 后 的数 据 利用 工作 站 进行 多
管 狭 窄 程 度 。正 确 诊 断 , 确 处 理 , 减 少 临 床后 遗 症 的发 正 可
生。 1材 料 与 方 法
裂 型骨折 的特点 及合 并 神经 损伤 的主要 原 因 。 De i将 脊柱 分 为前 中后 三柱 , 柱 由前 纵韧 带 、 体 及 ns 前 椎 纤维 环前 中部组 成 。 中柱 由椎体 后 13 纤 维 环后 部 、 /、 后纵 韧
12设 备 .
转移 位 。E椎体 一 侧压 缩 明显 。A l t s等 又将 D型分 为 D1型 a 1 ) 。D1型 : 折伴侧 方移 位 ; 2型 : 2型 骨 D 骨折 伴矢 状 移位 。 脊柱 三 柱学 说对 椎 体爆 裂 骨 折分 型 , 定 脊柱 骨 折 的稳 确
定性 有 重要 意 义 . 临床 治疗 方 案 的制 订有 决 定 意义 。不 稳 对
22 按 De i 柱 分 类 , ns三  ̄ 】
角 度 、 平面 的 M R、 I 多 P M P和 3 D等 图像 的实 时重 建 。克 服 了
螺旋C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应用
![螺旋C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3323dc3186bceb18e8bb04.png)
性 粉碎 、 椎体后壁骨折片及椎管狭窄 、 硬膜囊及脊髓受压状况 。
S D是将 容积扫描数据按表面数学模式进行计算机处 理 , S 将超 过 预设 的阈值 的相邻像素连接而重组成明暗区别 的图像 。 可任 意方 向旋转 , 观察 骨折块 形态 、 大小 、 移位情况 , 椎体滑脱 , 旋转
1 张霄 哲.脊柱爆 裂性 骨折 的影 像学 诊断 『. 1 放射 学杂 志 , 2 】 J q华 1
I9 ,2 1 : 16 . 9 8 3 ( )6 — 3
( 收稿 日期 :0 9 0 —1 ) 2 0 — 8 0
基层医学论坛 2 1 第 l 00年 , T 提倡联合应用 , 以横断位为基础 , 即 结合 MP S D、 R、S M P更好地 显示椎 体的粉碎 、 I 后移 骨块 、 椎管狭窄程度 、 脊髓受 损情况 、 椎板断裂 、 椎小关 节骨折及 估计 脊柱的稳定性 , 为临床
制 定治 疗 方 案 、 式 选择 、 后 观 察 疗 效 提供 很 有 价 值 的信 息 。 术 术
参考文献
的立体形态 , 亦能显示上下关节 突及椎 弓根骨折。
3 讨 论
脊椎爆 裂性骨折其椎体前 后均 有不同程度变扁 , 断端 累及 二 柱或其巾二柱 , 三 累及椎体后壁或椎板 . 骨折块可突入椎管 , 导
致椎管变窄 , 引起脊髓受 压及神经 根受损 , 易 因此 大 部 分 需 手
【】 梁福 民, 1 殷好治 , 晓琴 ,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分析『 . 傅 等. J实用放 i
射学杂志 ,0 1 1( 1 :4 — 4 . 2 0 ,7 1 )8 7 8 9
术治疗 , 术前骨科 医生常需 了解骨折 的整体状况 , 由此 , 充分 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摘要本文对114例120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病例均摄胸腰椎X线片,94例行CT扫描,74例行MRI检查。
结果共有27处骨折被误诊,占22 .5%。
作者认为,X线片常不能准确反映爆裂性骨折的病理特征,对于胸腰椎骨折应常规行C T扫描,必要时应同时行MRI检查,诊断中应注意将爆裂性骨折与压缩性骨折相鉴别。
关键词脊柱骨折;诊断;胸椎;腰椎Diagnosis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Dai Liyang.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Surgery,Changzheng Hospital ,Shanghai,200003.Abstract One hundred and fourteen patients with 120 tho 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Plain radiographs were available in all cases;CT scans and MRI were obtaines in 96 and 74 cases resp ectively.A total of 27 burst fractures were misdiagnosed as other types of frac tures and accounted for 22.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in radiographs often fail to delineate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I t suggested that CT should be routinely indicated and MRI examination,when necessory,may be simultaneously considered.For diagnosis,burst fractures sho 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compressive fractures.Key words Spinal fractures;Diagnosis;Thoracic verteb rae;Lumbar vertebrae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急剧上升。
而在胸腰椎骨折中又以爆裂性骨折为常见,约占所有胸腰椎骨折的6 4%~81%[1]。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常常合并脊髓、圆锥及马尾损伤,如不能及时诊断并妥善处理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关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问题历来争议较大,1985~ 1997年我院共收治胸腰椎骨折175例,其中爆裂性骨折114例,占65.1%。
本文对有关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重点就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7例,女27例。
年龄16~74岁,平均38.4岁。
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1例,高处坠落伤48例,其他原因致伤5例。
损伤部位:L1骨折70例、L2骨折14例、T12骨折11例、T11骨折8例,L3骨折4例、T9骨折3例,T8、T10、L4骨折各2例,T4、T6、L5骨折各1例,共计120处骨折,其中含6例多发性间隔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
1.2 合并损伤颅脑损伤11例,骨盆骨折5例,腹部脏器伤4例,肋骨骨折及肺挫伤8例,四肢骨折36例。
合并脊髓、圆锥或马尾损伤61例,占53.5%。
1.3 影像学表现1.3.1 X线平片所有病例均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主要有以下表现。
①椎体前高减低:120例次;②椎体后高减低:94例次;③椎体后缘骨皮质连续性中断:97例次;④终板骨折:90例次。
其中含上终板骨折72例次,下终板骨折7例次,上、下终板同时骨折11例次;⑤椎体后上缘骨折片凸入椎管:65例次;⑥椎板骨折:44例次;⑦椎弓根间距增宽:74例次;⑧棘突间距增宽:12例次;⑨关节突间距增宽:78例次。
1.3.2 CT扫描94例。
主要有以下表现:①椎体粉碎性骨折:94例次;②椎板骨折:55例次;③椎体后上缘骨折片凸入椎管致椎管狭窄:83 例次;④椎体后高减低:82例次。
1.3.3 MRI 74例。
主要有以下表现:①韧带断裂:54例次。
其中后纵韧带断裂29例次,棘上韧带断裂14例次,前纵韧带断裂11例次。
②椎间盘损伤:27例次。
其中髓核与骨折片一道凸入椎管内16例次。
③脊髓、圆锥、马尾损伤:54 例次。
其中信号改变提示水肿:21例次,血肿18例次,水肿与血肿混合15例次。
④血肿:29 例次。
其中硬膜外血肿13例次,软组织血肿16例次。
1.4 误诊情况爆裂性骨折误诊为压缩性骨折21 例次,误诊为Chance骨折2例次,误诊为骨折脱位4例次。
2 讨论爆裂性骨折的概念最早由Holdsworh于1963年提出。
此后Denis[3]又提出了著名的三柱理论,他在对412例胸腰椎损伤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将爆裂性骨折分成5种亚型,即上下终板骨折、上终板骨折、下终板骨折、爆裂旋转骨折及爆裂侧屈骨折,其主要X线表现为前、中柱在以轴向压缩载荷为主的暴力作用下所发生的椎体骨折,特点为椎体高度减低及后缘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后上缘骨折块常向后凸入椎管从而造成脊髓压迫,并可能同时伴有椎板的垂直骨折[4]。
根据我们的体会,仅凭X线平片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很容易造成对骨折严重程度估计不足,甚至误诊、漏诊。
例如椎板的垂直方向骨折在X线平片上有时并不能得到清晰显示,本组资料中CT扫描共诊断椎板骨折55例次,其中有17例次在X线平片上并无骨折影像。
此外,当X线平片显示无骨折块凸入椎管或椎管狭窄程度较轻时,CT扫描常可发现骨折块明显凸入椎管导致神经成分压迫。
因此,对于爆裂性骨折或疑有爆裂性骨折者应常规行CT扫描检查。
CT 扫描像可清晰显示椎体后缘骨折片凸入椎管的程度,尤其是对椎板骨折的诊断尤有帮助[5、6]。
CT扫描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直接显示韧带组织的损伤,而仅凭棘突间距增宽等间接征象来判断韧带完整与否就很容易造成遗漏。
因此当根据X线平片或CT扫描尚无法确定爆裂性骨折的稳定程度时应考虑行MRI检查[7]。
MRI检查可直接显示韧带损伤的部位与程度,从而对爆裂性骨折的严重程度作出准确判断,并为治疗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8]。
在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作正确诊断时,令人感到最为困难的常常是如何将其与压缩性骨折进行鉴别。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爆裂性骨折为前、中柱同时受累而压缩性骨折椎体后缘骨皮质仍保持连续性完整。
但仅根据X线平片区别爆裂性骨折与压缩性很容易误诊,据Ballock 等[9]报道一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就有1/4被误诊为压缩性骨折。
作者的体会是应仔细检查中柱的每一微小变化如椎体后高及椎体后缘骨皮质连续性等,而椎弓根间距增宽对于诊断爆裂性骨折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征象。
然而,上述征象X线平片上有时显示并不满意,因此对于胸腰椎骨折病例应将CT扫描作为常规检查。
此外,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D、E亚型爆裂旋转骨折、爆裂侧屈骨折常与骨折脱位难以鉴别,作者认为此二种损伤实际上应属骨折脱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爆裂性骨折。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参考文献1 Gertzbein SD.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multicente r spine fracture study.Spine,1992;17:528.2 Dai LY,Jia LS.Multiple non-contiguous injuries of the spine.Injur y,1996;27:573.3 Denis F.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classifi cation of acute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es.Spine,1983;8:817.4 Atlas SW,Regenbogen V,Rogers LF,et al.The radiographic character ization of burst fractures of the spine.Am J Roentgenol,1986;147:575.5 McAfee PC,Yuan HA,Fredrickson BE,et al.The value of computed tom ography in thoracolumbar fractures:an analysis of one hundred consecutive cases and a new classification.J Bone Joint Surg(Am),1983;65:461.6 Guerra J Jr,Garfin SR,Resnick D.Verebral burst fractures:CT anal ysis of the retropulsed fragment.Radiology,1984;153:769.7 James KS,Wenger KH,Schlegel JD,et al.Biomechanical evaluationof the stability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Spine,1994;19:1731.8 Terk MR,Hume-Neal M,Fraipont M,et al.Injury of the posteriorlig ament complex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pinal trauma:evaluation by MR imaging.Am J Roentgenol,1997;168:1481.9 Ballock RT,Mackersie R,Abitbol JJ,et al.Can burst fractures be p redicted from plain radiographs?J Bone Joint Surg(Br),1992;74:147.(收稿:199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