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夏日绝句》鉴赏赏析
《夏日绝句》全文及分析
![《夏日绝句》全文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b3f5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f.png)
《夏日绝句》全文及分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短短二十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感慨。
先来看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开篇就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魄。
活着的时候,应当成为人中的豪杰;即便死去,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坚定追求,强调了一个人在生时和死后都应当有所作为,要有高尚的品质和非凡的气概。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提到了项羽这位历史人物。
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失败,最终在乌江自刎。
李清照在这里思念项羽,是因为他在面对失败和困境时,表现出了一种决绝和不屈的精神。
他不肯渡过江东,重整旗鼓,而是选择了以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李清照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金兵入侵,宋朝统治者一味南逃,放弃了大片国土。
李清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借项羽的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软弱和无能。
她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臣民,应当有项羽那样的勇气和骨气,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而不是苟且偷生。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语言简洁明快,却又极具感染力。
通过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形象,如“人杰”“鬼雄”与“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同时,诗歌节奏紧凑,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从情感表达上,《夏日绝句》充满了悲愤和激昂。
李清照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都凝聚在这二十个字中。
她以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
再深入分析,这首诗还反映了李清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她认为人生应当有追求,有坚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夏日绝句》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告诉我们,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
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应当如何挺身而出。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5421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8.png)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译文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译文赏析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译文赏析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8478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4.png)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的文章:《夏日绝句》这首诗,就像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清照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想必是悲愤交加的。
当时的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入侵,朝廷软弱无能,一味地退缩求和。
李清照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女子,心中的愤怒和无奈可想而知。
咱们来说说这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可真是掷地有声啊!活着就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这是多么豪迈的壮志!想想我们现在,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退缩,跟李清照笔下的这种气魄比起来,真的是惭愧啊。
就说我有一次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报了个长跑项目。
一开始我还信心满满,可跑着跑着,累得气喘吁吁,看着前面还有那么长的距离,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这句“生当作人杰”,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虽然最后没拿到名次,但我战胜了自己想放弃的念头。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想到了项羽。
项羽当年在楚汉相争中失败,却宁死不肯渡过江东,重整旗鼓。
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李清照深感敬佩。
而对比当时宋朝那些贪生怕死、逃跑求和的官员,真的是天壤之别。
再想想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因为害怕失败或者困难,而不敢去尝试、不敢去坚持的时候呢?其实,我们应该学学项羽的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一切。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直击人心。
李清照用她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那些苟且偷生之人的批判。
在夏日的某个午后,我坐在窗前再次读起这首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上,仿佛每一个字都闪耀着光芒。
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那坚定的眼神,听到了她内心的呐喊。
《夏日绝句》,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要有骨气,要做自己生活中的“人杰”和“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83b70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9.png)
李清照《夏日绝句》赏析1.《夏日绝句》呀,就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短小精悍,但每一字都直击人心。
比如李清照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气势多像一个将军横刀立马,誓要活得轰轰烈烈、死得堂堂正正。
2.李清照的诗句不就是一座精神灯塔嘛,照亮了那个时代的志士仁人。
就像“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绝不仅仅是项羽的个人悲剧,更像是一声唏嘘叹息,对英雄气概和坚守气节的歌颂。
3.你看《夏日绝句》里的气势,多像滔滔江水,不可遏制。
短短二十字,却仿佛蕴藏着千钧之力,就像李清照本人,哪怕身处乱世,也依然能掷地有声,成为那个时代的“铁肩担道义”。
4.这首诗就像一杯浓烈的酒,字句间透着豪迈与深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种英雄气概好比战场上的一面战旗,风雨再大,也从未倒下。
5.《夏日绝句》的力量,不就是一种精神的巅峰嘛。
李清照的诗就像巍然屹立的高山,告诫世人:即使身处风暴中心,也要有不屈的气节,就像顶天立地的松柏,寒风越凛冽,越显坚韧。
6.哎呀,这首诗的气势何止万丈!就像李清照在世人面前立起的一块“忠骨碑”,告诉后人:做人当有傲骨,绝不能随波逐流。
哪怕是女子,她也能写出堪比男儿的豪情壮志。
7.《夏日绝句》不就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嘛。
你想想,从“生当作人杰”到“死亦为鬼雄”,短短两句,李清照把一生的追求浓缩得像一颗珍珠,璀璨而圆满。
8.李清照的诗句呀,就像一颗烙铁,直烙在人心上。
读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仿佛是一曲悲壮的挽歌,让人深感英雄的孤独与决绝,但同时也为这种骨气热血沸腾。
9.《夏日绝句》的豪情中是不是也有一丝凄美呢?就像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却又转瞬即逝。
李清照借项羽抒怀,既是赞颂英雄气节,也是在乱世中对自我信念的深刻拷问。
10.李清照这首诗啊,其实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妥协与不妥协并存的态度。
她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最昂扬的精神,就像乱世中的一束火光,虽渺小,却足以点燃更多人的心。
这就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短小却深刻,豪情却细腻。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799a3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44.png)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分类标签: 励志诗爱国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
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
今天的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
人肃然起敬。
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
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
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
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夏日绝句 赏析
![夏日绝句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e860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3.png)
夏日绝句赏析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这首五言绝句以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为主题,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独特的创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的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强调了建功立业、为人杰的追求,以及慷慨悲壮、死为鬼雄的豪情壮志。
这两句诗气势恢宏,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展现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
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他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成为了历史的绝响。
而南宋当权者却在苟且偷安中消磨了斗志和信念,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作者深感愤懑和痛心。
在创作手法上,李清照运用了典故、借古讽今等手法,将历史人物项羽的故事融入到诗歌中,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总的来说,《夏日绝句》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诗歌,它以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为主题,展现了李清照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在文学和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文及诗歌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文及诗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f3072cf18583d048645907.png)
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文及诗歌赏析《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后p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创作背景编辑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诗歌赏析一]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3d505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3.png)
《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译注参考:1、周一贯李子山.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杭州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xx年:197页2、李承林.中华文典中华句典大全集.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57页译文及注释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 显示全部创作背景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 显示全部赏析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夏日绝句》诗歌赏析
![《夏日绝句》诗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677f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4.png)
《夏日绝句》诗歌赏析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这首五言绝句以夏日为题,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慷慨豪迈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南宋当权者的强烈批评。
诗的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李清照认为,人活一世,应当建功立业,生为人杰;即使死后成为鬼雄,也要慷慨悲壮,不失英雄气概。
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主义情怀,彰显出视死如归的凛然风骨,震撼人心。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
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他以战败逃亡为羞耻,不肯过江,其所为是不肯也,非不能也。
这种“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豪气力透纸背,而这种英雄气概在南宋朝廷的统治者中则消亡殆尽。
诗中项羽的精神气节与南宋当权者的苟且偷安对比,表达出作者借古讽今的创作主题。
这首诗中,李清照对人生的评价标准和人生态度进行了独特的描绘。
她主张人应该活得有尊严,有气节,有骨气。
这种价值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夏日绝句》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和强烈批判精神的诗篇,它不仅展示了李清照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夏日绝句》诗词翻译及赏析
![《夏日绝句》诗词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c74d5e89eb172dec63b782.png)
《夏日绝句》诗词翻译及赏析《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前言】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滴。
【翻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鉴赏】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
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
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
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9aee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f.png)
《夏日绝句》原文及赏析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首超厉害的诗——《夏日绝句》。
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短短几句话,可有着大大的力量!作者李清照那可是大名鼎鼎。
说起李清照,她的人生就像一部充满波折的电影。
在那个年代,女子大多被困在深闺之中,可李清照不一样,她有才华,有想法,敢把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写进诗词里。
咱们回到这首《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简直太霸气啦!李清照告诉咱们,活着的时候就得做杰出的人,死了也要成为英雄的鬼魂。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这是一种坚定的人生态度。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炽热的夏日,李清照或许正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世界,心中满是对英雄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两句就更有意思啦。
项羽,那可是个响当当的大英雄。
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失败,但他宁愿自刎也不肯渡过江东去苟且偷生。
李清照想到项羽的这份气节,心中充满了感慨。
为啥李清照会写这首诗呢?据说啊,当时宋朝被金兵打得节节败退,很多人都吓得只顾逃命。
李清照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那个气呀!她觉得大家应该像项羽一样,有骨气,有勇气。
所以就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她对那些胆小怕事之人的不满,以及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咱们再仔细品品这首诗。
它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力量十足。
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词藻,却能一下击中人心。
就像咱们平时说话,有时候最简单的话反而最能表达内心的想法。
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勇气和骨气?比如说,考试没考好,咱们不能就这么灰心丧气,得像诗里说的那样,勇敢面对,努力成为“人杰”;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能轻易退缩,要做自己的“鬼雄”。
还有啊,我之前有一次参加一个比赛,本来心里特别没底,就想着要不随便应付一下算了。
可突然就想起了这首《夏日绝句》,觉得自己怎么能这么没出息呢,得拿出点勇气来。
于是我就鼓足了劲儿去准备,最后还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小学古诗: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754b1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2.png)
【导语】这⾸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透⼈胸臆,直指⼈脊⾻。
下⾯是分享的⼩学古诗:李清照《夏⽇绝句》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夏⽇绝句》 宋代:李清照 ⽣当作⼈杰,死亦为⿁雄。
⾄今思项⽻,不肯过江东。
【译⽂】 活着就要当⼈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中的英雄。
⼈们到现在还思念项⽻,只因他不肯偷⽣回江东。
【注释】 ⼈杰:⼈中的豪杰。
汉⾼祖曾称赞开国功⾂张良、萧何、韩信是“⼈杰”。
⿁雄:⿁中的英雄。
项⽻:秦末时⾃⽴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杀。
江东:项⽻当初随叔⽗项梁起兵的地⽅。
【赏析】 这⾸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透⼈胸臆,直指⼈脊⾻。
⽣当作⼈杰,死亦为⿁雄”这不是⼏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个词的巧妙润⾊;是⼀种精髓的凝练,是⼀种⽓魄的承载,是⼀种所向⽆惧的⼈⽣姿态。
那种凛然风⾻,浩然正⽓,充斥天地之间,直令⿁神徒然变⾊。
“当作”之所“亦为”,⼀个⼥⼦啊!纤弱⽆⾻之⼿,娇柔⽆⼒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凄切⼊⾻,细腻感⼈⽆以复加。
透过她⼀贯的⽂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著称⽂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势之⼤,敢问世间须眉⼏⼈可以匹敌? “⾄今思项⽻,不肯过江东。
”⼥诗⼈追思那个叫项⽻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的精神和⽓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都说退⼀步海阔天空。
仅⼀河之遥,却是⽣死之界,仅⼀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
项⽻,为了⽆愧于英雄名节,⽆愧七尺男⼉之⾝,⽆愧江东⽗⽼所托,以死相报。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
⼀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斧神⼯,⾼过天地造化。
⼀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辱不受”的英雄豪⽓,漫染纸⾯,⼒透纸背,令⼈叫绝称奇⽽⽆复任何⾔语! 这⾸诗起调⾼亢,鲜明地提出了⼈⽣的价值取向:⼈活着就要做⼈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夏日绝句》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夏日绝句》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725c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b.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夏日绝句》课文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以下是课文原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
这首诗是李清照在南渡之后,对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
首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她认为人生应该有所作为,活着就要做人间的杰出人物,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这种生死皆豪迈的精神风貌,显示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坚韧意志。
接下来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是通过对历史人物项羽的怀念和评价,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立场。
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后,选择了自刎乌江,不愿苟活于世。
李清照对此深感敬仰,认为他的行为体现了英勇无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当时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偏安一隅的不满和批判。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历史反思的深度。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这首诗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启发他们对人生价值和历史责任的思考。
《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e1af1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3.png)
《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译文及注释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
创作背景北宋靖康二年(1127),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
赵构带着臣僚仓皇南逃,先逃到扬州,后渡江而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在金兵的追袭下,又先后逃往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和明州(州治在今浙江宁波)。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南宋建炎三年(1129)三月,赵明诚罢守建康,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
四、五月间舟过乌江时,李清照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赏析李清照的诗作传世很少,也不甚为世所称,这首五言绝句却是一首名作,传诵很广。
诗意明白爽朗,所用的项羽故事,也是人人所知的熟典。
她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和词风大不相同。
诗的前两句发调惊挺,掷地有声。
“人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指张良、萧何和韩信等贤臣良将;“鬼雄”出自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高度凝练的诗句鲜明而响亮地唱出了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为国捐躯,生死何惧!自先秦以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李清照的人生价值观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注译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注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b226e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c.png)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注译赏析引导语:绝句,不是只因其艺术的功力,不是只因文字的机巧,当浩然正气贯于心胸与文学才华浑然一处时,下笔之处,天地惊鬼神泣之力,是缘于她的精神凝聚,气节支撑。
下文是有关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原文注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思:怀念。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
[译诗、诗意]活着的时候应当作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读李清照中华文学历史烟波浩瀚,文坛名匠如银河沙数,灿若星斗,不胜俯拾,个个文才逼人、才华夺目。
其作品任凭后人深品或浅酌,每每韵味浑绵,悠然余香,令人酣醉,使人流连。
拍案叫绝之处感慨古人修养之深邃、造诣之高远、品德之厚重,显现的文学艺术之魅萦索不去,赏心夺魄。
这也许就是当代古典文学爱好者痴爱于斯、情迷于斯的原由所在。
古诗夏日绝句翻译赏析
![古诗夏日绝句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eaf2600242a8956aece464.png)
古诗夏日绝句翻译赏析《夏日绝句》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
其古诗全文如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前言】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滴。
【翻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鉴赏】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
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
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
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Org/b/388htm,以死相报。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
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
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夏日绝句》原文注释及简析
![《夏日绝句》原文注释及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d1cfa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f.png)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背景李清照(1084- 约 1151),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济南(在今山东)人。
早期词风清丽婉约。
后期避难江南,国破家亡,词风转向凄苦,但她的诗却充满慷慨悲愤之情。
●注词释义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shāng)》:“身既死兮神似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 232- 前 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古诗今译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名句赏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宝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kuì)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读来句有余味,篇有余意,使人与之共振。
《《夏日绝句》》古诗
![《《夏日绝句》》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a344f4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c.png)
《《夏日绝句》》古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诗句解析。
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两句诗超级霸气呢!“人杰”就是人中的豪杰,像那些英雄人物一样。
李清照说啊,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做一个了不起的人,不能碌碌无为。
要是死了呢,也得做鬼中的英雄。
这就像是在给所有人打气,告诉大家不管是生是死,都要有一种英雄气概。
就好比你在玩游戏,活着的时候要当最厉害的玩家,要是“死”了(游戏里的失败啦),也要有那种虽败犹荣的感觉。
2.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里提到了项羽。
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失败了,他本来是可以渡过乌江回到江东的,江东是他的老家,那里还有他的子民和力量。
可是项羽觉得自己带出来的子弟兵都死了,他没脸回去,就自刎在乌江边上了。
李清照思念项羽,就是钦佩他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
这就好像你在比赛中输了,但是你没有选择逃避或者找借口,而是勇敢地承担后果,这种精神特别让人敬佩。
二、整体赏析。
1. 时代背景与诗人情感。
- 李清照写这首诗的时候,宋朝正面临着金兵的入侵。
当时宋朝的很多官员和士兵都表现得很懦弱,不是逃跑就是投降。
李清照呢,她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她有一颗非常刚强的心。
她写这首诗其实是在借古讽今,用项羽的英勇来对比那些胆小怕事的宋朝人。
就像是在说:“你们看看人家项羽,再看看你们自己,不觉得丢人吗?”2. 艺术特色。
- 这首诗很短小精悍,总共就四句,但是每一句都很有力量。
前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看法,简洁明了,就像给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后两句通过项羽的故事来具体说明,让这种英雄气概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而且整首诗用词简单,却又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这就是李清照的厉害之处。
就像武林高手,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招式,一招一式都直击要害。
《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78868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4.png)
《夏日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关键信息项:1、诗词原文2、作者介绍3、诗词翻译4、赏析要点11 诗词原文《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1 作者介绍《夏日绝句》的作者是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作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其诗词风格婉约细腻,又不失豪迈大气,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12 诗词翻译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2 赏析要点121 立意高远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这种生死观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22 借古讽今诗人借项羽当年垓下战败,不肯回到江东的历史典故,讽刺了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失败,但他宁死不屈,彰显了英雄气概。
而南宋统治者在金兵入侵时一味逃窜,抛弃了中原大片土地,李清照通过歌颂项羽来批判南宋统治者的懦弱无能。
123 简洁明快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短短二十个字,却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情感。
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铺陈,直抒胸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24 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封建时代,女性往往被束缚在家庭和礼教之中,而李清照却能以豪迈的笔触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和爱国情怀,展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25 永恒的价值这首诗所传达的爱国精神和坚定的人生信念,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至今仍能激励着人们追求正义、勇敢和尊严。
总之,《夏日绝句》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33a98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d.png)
《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1、诗词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作者:李清照3、朝代:宋代11 原文翻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诗人直抒胸臆,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活着,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即便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
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
但项羽自己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刎。
诗人借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逃跑妥协的行径。
111 诗词赏析李清照这首诗,短小精悍,却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
从立意上看,诗人以古喻今,通过对项羽的赞颂,表达了对南宋朝廷懦弱无能、苟且偷安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她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气节,而不是在困难面前退缩和逃避。
这种对英雄气概的崇尚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
从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与“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项羽的壮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悲愤。
同时,语言简洁明快,节奏铿锵有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112 时代背景与诗词意义李清照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金兵入侵,宋朝统治者一路南逃,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清照写下这首《夏日绝句》,不仅是对项羽精神的赞美,更是对南宋统治者的谴责。
她希望唤起人们的民族气节和抗争精神,呼吁大家不要像南宋朝廷那样懦弱无能,要勇敢地面对外敌,保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这首诗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抗争意识。
在后世,它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正义和尊严而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夏日绝句》鉴赏赏析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鉴赏中可能用到的字词解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②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诗歌鉴赏赏析】
这首诗的一、二句,是议论,阐明诗人的生死观,读之使人感到振奋、悲壮,故后世的仁人志士常常引用,借以表达自己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忘死的豪情壮志。
三、四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直到今天还怀念项羽,就是因为他兵败乌江时,没有过江东(即江南)去苟且偷生。
对项羽之死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如毛泽东就有“不可沽名学霸王”之句,诗人在这里对项羽之死是肯定的,承认他是英灵永存的英雄。
以此印证一、二句的观点,并且暗示北宋王朝的南逃,是可悲的、可耻的。
这首绝句,语言朴素,含义深刻。
它辛辣地讽刺和抨击了北宋王朝所奉行的逃跑主义政策,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气节。
这首诗起词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扛东,重整旗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