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
学生:庞敏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老师:姚嘉西安文理学院
[摘要]: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和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是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盛誉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是东西方教育和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他们身上不仅有“智者所见略同”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文化熏陶下的相异之点,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不仅能更深入的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而且能从中得到有
益的启示,以推进当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盛誉的两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对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熠熠生辉。他们都在实践中寻找和发现真理,故他们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因为生活环境、文化传统、以及个人经历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本文拟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和分析,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以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
一、教育目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把培养治国的贤才作为教育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尚德”“谋道”的君子,即统治者。子夏说:“学而优则仕”,恰当的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学”与“仕”是联系在一起的。“学而优则仕”即: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与做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对“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1]。
苏格拉底是西方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甚至用抽签选出城邦领导人。苏格拉底对此极为痛心。他认为城邦领导人应该是具有专门知识的治国贤才。他一生的时间都致力于哲学和教育,他认为通过教育培养治国人才比他一人从政要重要的多。他在答复智者安提丰时说:“是我一个人独自参与政事,还是我专心致志要培养出尽可
能多的人来参与政事,使我能够对政治起更大的作用呢?”。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把
培养治国人才看成比自己亲身从政更为重要。他认为培养从政人才,实际上是最大的从政。孔子曾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其要义是:通过教育去影响执政者,就能很好地去为政治服务,何必亲自去做官呢?可见,孔子和苏格拉底二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张是何其的相似。
在教育目的上,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为宗旨,但是也存在着细小的差别。孔子的教育目的旨在让统治者拥有“仁”的道德修养,并以政治手段使伦理纲常固定化。而苏格拉底的目的旨在使所有
的个体掌握真正永恒不变的、本质的美德。他走的是一条教育伦理本质化的道路。
二、教学对象
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都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的不同,便渐渐相差很远了,从而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2]。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极力把教育向平民推广。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的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从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
孔子关于教学对象的原则是“有教无类”。春秋末期,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士阶层兴起,要求积极参加政治改革运动,而“没落的贵族官学已不可能培养士,它那传统的六艺教育也不能适应新时期培养士的要求,能适应这种社会新需要的,就是新的教育组织机构私学[3]”。孔子所办的学校就是这种社会背景下诸多私学组织中影响最大的一所。它随孔子的活动足迹而流动,具有较大的自由度。由于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他的私学门徒中囊括了各个阶层、行业、国籍和种族的人。这些人通过努力学习,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苏格拉底也同样承认人天生是有差异的,但教育可以使所有人都得到改进,人人都必须接受教育。他说:“我看在所有其他方面,人和人之间也都同样天生就有不同,而且也都可以通过勤奋努力而得到改进,因此很显然,无论是天资聪慧还是天生愚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就必须勤学苦练才行。”所以苏格拉底
的门徒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人,有拥护奴隶制的柏拉图,也有反对奴隶制的阿里斯提
普,有出生富家豪门的子弟,也有贫苦的手工业者。他自称:“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和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可见,苏格拉底也认为教育应该“有教无类”。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践行着“有教无类”,打破了人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群体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既满足了广大平民入学受教
育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教育民主、教育公平的思想倾向。
三、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很广泛的,依《论语》记载,有“四教”、“四科”,而依《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又有“六艺”。所谓“四教”,包括“文、行、忠、信”。“文”属于文化知识范畴,“行忠信”属于道德教育范畴。“四科”指得是高级课程,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六艺”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礼、乐、射、御、书、数。另一种是:《诗》、《书》、《乐》、《礼》、《易》、《春秋》。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三部分: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但是这三部分并非等量齐观,孔子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基础地位来强调。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它不仅是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治理国家的中心概念。理想社会的实现不应该用暴力,而应该通过仁德去感化天下,所以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
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除了道德教育、政事教育之外,还包括天文学、占卜学、算术、宗教等。由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是针对雅典当时的道德堕落、沦丧而施行的,所以德育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并从智慧、正义、勇敢、节制这四个方面对美德进行阐述。苏格拉底还强调:最高的知识境界就是对“善“这个永恒的、普遍的、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所以,他说一个人首先应具备“善“与”恶“的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做到行“善”而避“恶”。因此,用理性的眼光全面审视自己,这便是德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与否。于是德尔菲神庙柱上刻着的“认识你自己”[5]五个大字成为苏格拉底德育的结晶和人格的象征。
在教育内容上,孔子和苏格拉底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但是孔子主张的是在修己的基础上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苏格拉底强调首先要改善自己的灵魂,认识自己。因此,孔子的道德教育一般表现为个体对群体意志的认同,而苏格拉底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