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习题3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两种电荷》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两种电荷》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7ba48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d.png)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C)。
7、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19C8、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9、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当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A、物体中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B、物体中的质子转移到金属箔上C、金属箔中的电子转移到物体上D、物体中的原子转移到金属箔上2、一个不带电物体甲与带正电的物体乙接触,不正确的说法是()A.甲获得质子带正电B.乙获得电子,正电量减少C.甲失去电子带正电D.乙获得电子数等于甲失去的电子数3、如图所示,甲、乙、丙为直径不等的三个金属球,甲带正电,乙、丙均不带电,现将乙、丙球接触,甲球接近乙球但不接触,然后把乙、丙球分开,再移去甲球,则()A. 乙、丙都不带电B.乙、丙都带正电C.乙、丙都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带正电4、当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地时,金属箔就闭合,这是因为()A、金属箔中电子转移到大地B、金属箔中质子转移到大地C、大地上的原子转移到金属箔上D、大地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5、如果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它表明这个验电器的两个箔片()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同种电D、一定带异种电6、两个相同的甲、乙验电器都带有电荷,拿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甲、乙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甲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乙的金属箔先合拢又张开,则两验电器原来带的电荷是()A.都带正电荷 B.都带负电荷C. 带异种电荷、且甲的电量大于乙D.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如果把它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一下,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角将()A.不变 B.变大一些C.变为零 D变小一点但不会为零8、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张开,金属箔张开的原因是( )A.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B.质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C.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D.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9、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小,这说明验电器原来()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D.不能确定10、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会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 B.弹性 C.导电性D.导热性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11、 A、B、C、D四个带电体, 如果A吸引B, A推斥C, C吸引D, 已知B有多余电子, 则D带电12、 A、B、C三个小球带有等量电荷,已知A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当A靠近B时,它们相互吸引。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解析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f40cdff78a6529647d53e6.png)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时头发立起并散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头发一定带正电荷B. 头发一定带负电荷C. 头发一定带同种电荷D. 头发一定带异种电荷2.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使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带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C. 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D. 吸管两端都能被玻璃棒吸引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B. 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箱上D. 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4.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吸附很多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A. 灰尘的自然堆积B.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空气中灰尘C. 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能力D. 电视机工作时屏有静电而吸附灰尘5.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 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B. 摩擦起电创造出了正、负电荷C. 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有引力D. 50cm3的水和50cm3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说明分子间有间隙6.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
由此可判断()A. 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 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 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 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7.现有石蜡、铅笔芯、塑料笔杆、玻璃片、生理盐水、水银,小明将它们分成如下表所示的两类,其分类的依据是第一类第二类铅笔芯、生理盐水、水银石蜡、玻璃片、塑料笔杆A. 导热性B. 硬度C. 导电性D. 透明度8.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验电器制造原理相同的是()A. 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B.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越梳越蓬松C.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D. 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9.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容易积灰,是因为A. 电风扇工作时与空气摩擦带电,吸引了灰尘B. 大气压把灰尘压在扇叶上C. 分子间有引力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运汽油的汽车都有一条铁链子拖地,它的作用是()A. 发出声响,让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B. 通过它向空气和大地散热C. 做为运油车的统一标志D. 为防止汽油因振动摩擦起电,通过与地相连的铁链使罐带的电荷导入地下,从而避免造成危害二、填空题1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_____和_____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926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3.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基础篇】一、填空题1.电荷的多少叫作 ,简称 ;电荷量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2.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如图所示,毛皮与图中 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选填“正”或“负”)电。
二、选择题1.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2.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3.运送燃油的油罐车的尾部有一根铁链一直拖到地上,这是为了( ) A.使车辆更加美观 B.增大车受到的摩擦力毛皮 毛衣 长筒袜 棉花木块 橡皮筋 蜡烛 纸C.用于固定油箱D.将摩擦产生的电荷导走,避免燃油起火4.以下几组材料都是绝缘体的是()A.橡胶、玻璃、塑料B.玻璃、大地、塑料C.人体、空气、石墨D.食盐水溶液、金属、水【能力篇】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错误的是(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C.能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2.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正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C.丙球可能带负电D.丙球可能带正电3.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电;在金属箔张角变大的瞬间,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f0410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2.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1 摩擦起电1.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 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本领不同。
3. 实质: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从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转移到束缚能力强的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4. 结果:两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知识点2 两种电荷1. 使物体带电的两种办法(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
(2)物体不通过摩擦也能带上电,例如,让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原来不带电的导体也带上了电。
2. 两种电荷(1)正电荷: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为正电荷,正电荷用符号“+”号表示。
(2)负电荷: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为负电荷,用符号“-”表示。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轻小物体可以是:碎纸屑、头发、灰尘、轻质球等。
(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看它能否跟其他带电体互相排斥,因为只有该物体带了电,它才有可能与其他带电体互相排斥,此时可以肯定该物体必定带有与另一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
(3)利用验电器检验:当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两金属箔片张开,表示该物体带电。
知识点3 验电器1.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绝缘垫。
2. 作用:验电器是实验室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3. 原理: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4. 应用:两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箔片张开角越大,表明所带的电荷量越大。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bb425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9.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班级姓名学号基础知识回顾一、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基础,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个部分。
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2.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物体才不带电。
3.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二、摩擦起电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3.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库伦,符号:C)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5.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6.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7.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三、验电器1.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导体和绝缘体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
)3.导体和绝缘体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
5.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
综合提升练习一、单选题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则小球()A.可能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一定不带电2.如图中的干燥物品,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陶瓷餐具B.竹制笔筒C.不锈钢餐盘D.塑料收纳箱3.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引灰尘,这是因为()A.同种电荷相排斥B.异种电荷相吸引C.衣服具有了磁性D.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4.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B.酸碱盐溶液容易导电,是因为酸碱盐溶液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C.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变为导体D.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的自由电荷很少5.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人教版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第十五章 15.1 两种电荷(练习题三) 【无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第十五章 15.1 两种电荷(练习题三) 【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84a185647d27284b7351be.png)
第十五章电路和电流第一节两种电荷一.选择题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2.(多选)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人体、大地、铜钥匙B.橡皮、煤油、塑料袋C.铅笔芯、盐水、玻璃杯D.瓷瓶、空气、钢板尺3.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5.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没有电子6.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
主要原因是( )A.冬天气温低B.冬天灰尘多C.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D.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7.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安全帽B.布手套C.橡胶鞋D.钢尺8.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时,金属箔张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验电器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B.验电器不能精确地测出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是因为橡胶棒失去了电荷D.若用该橡胶棒靠近某轻质小球时互相吸引,该小球可能不带电9.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B.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没有电子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水溶液、橡胶等D.导体易导电是因为内部有正电荷在自由移动10.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11.如图所示,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戳穿)的轻质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5.1 两种电荷(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5.1 两种电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c0b9c6284ac850ad02426b.png)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5.1 两种电荷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中的“电”是指()A. 电荷B. 电量C. 电流D. 电压2.小明同学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有电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B. 与金属球接触后,玻璃棒和金属球上带有同种电荷C. 玻璃桥和验电器都带正电荷,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上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已知丙带正电,则( )A. 甲、乙均带正电B. 甲、乙均带负电C. 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D.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4.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质小球,此小球()A. 一定带负电B. 一定不带电C. 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D. 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5.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A. 在一些地毯的纺织过程中,往往会在地毯里夹杂一些不锈钢的钢丝B. 运送汽油的油罐车上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C. 输电线的芯线用铝制成,外皮用塑料制成D. 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听到响声6.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 灰尘的自然堆积B. 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7.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嚣甲和乙,使甲带电.乙不带电.可以看到甲的金属箔张开,乙的金属箔闭合(如图).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甲和乙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甲乙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A. 甲和乙都不变B. 甲变小,乙张开C. 甲变大,乙不变D. 甲闭合,乙张开8.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
(选填“吸引”或“排斥”)9.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5df4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3.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电荷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 表示。
e =1.6×10-19 C 。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 的整数倍。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2.接触带电3.感应带电 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1)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验电器张角变小,或者验电器先闭合后张开) 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实质: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的转移。
(带正电的原子核不能发生转移) 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f07e4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b.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悬挂的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丝绸会失去电子C.验电器是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D.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锡箔纸B.陶瓷碗C.塑料袋D.橡胶垫3.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四个悬挂着的泡沫小球a、b、c、d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c球可能()A.不带电B.带与a球不同的电荷C.带与b球不同的电荷D.带与d球不同的电荷4.在下面电学中的几个小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将气球在小女孩头发上摩擦后,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因为气球带电,头发也带电B.乙图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橡胶棒,它们相互排斥说明另一根橡胶棒不带电C.丙图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金属球时,金属棒中正电荷从a向b定向移动D.丁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向玻璃棒靠近,说明吸管一定带负电5.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明端热水、爸爸给奶奶搓脚、妈妈为奶奶梳头的温馨画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的过程中,通过摩擦起电创造了新电荷B.泡脚和接脚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脚的内能C.用水泡脚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能放出更多的热量D.用干燥的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越梳越蓬松,是因为头发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6.如图是A、B、C三个轻质塑料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若A带正电,则C的带电情况是()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带负电或不带电D.无法判断7.用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合拢,则这个物体()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带正、负电都可能8.甲、乙、丙是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d9f54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f.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带电体:定义: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电荷。
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起电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正电荷、负电荷两种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
用Q表示。
定义:电荷的多少。
用Q表示。
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判断方法:金属箔张开角度则物体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摩擦起电的原因: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实质:电子的转移练习一、单选题1.“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口罩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在口罩防护作用当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使无纺布经过驻极处理后具有极好的静电吸附能力,下列哪种材料可以检验口罩静电吸附效果()A.小纸屑B.铝块C.石块D.铜块2.一个小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则小球()A.不带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带正电D.带负电3.下列关于“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中电荷发生了转移B.摩擦起电中增加了电荷C.摩擦过玻璃棒的丝绸上带的电是正电荷D.带负电的橡胶棒能吸引小纸屑,则纸屑一定带正电4.如图所示,小女孩的头发被两个带正电荷的气球所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头发原来一定带正电B.头发原来一定带负电C.头发原来一定不带电D.无法判断头发原来是否带电5.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就是电流方向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D.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6.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泡沫小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泡沫小球一定带负电B.泡沫小球一定不带电C.泡沫小球可能不带电D.泡沫小球可能带正电7.下列有关摩擦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B.失去了电子的物体带负电C.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创造了电荷D.两个物体原子核发生了转移8.如图某材料M快速摩擦整个塑料板,使塑料板带上电荷,则M()A.与塑料板摩擦后,塑料板一定带负电B.与塑料板摩擦后,塑料板一定带正电C.与塑料板摩擦时,正电荷发生了转移D.与塑料板摩擦时,负电荷发生了转移9.用毛皮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 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160a4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0.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管B.陶瓷球C.橡胶垫D.电阻丝2.一个轻质小球靠近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小球()A.一定带负电B.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3.如图所示,把一束丝线一端扎紧,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丝线张开了。
这是因为()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摩擦创造了电荷4.有三个小球两两靠近时互相吸引,则这三个小球()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C.都不带电D.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5.用丝绸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A.丝绸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B.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C.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D.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6.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然后用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甲、乙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则A.甲金属箔张角增大,质子从乙转移到甲B.甲金属箔张角减小,电子从乙转移到甲C.甲金属箔张角不变化,无电子转移D.无法判断7.关于物质的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内部没有电荷C.质子、原子核、原子三者尺度上是由小到大排列的D.摩擦起电的过程创造了正、负电荷8.真空罩中有一个带正电的泡沫小球A,该小球静止在竖直放置的塑料板上(小球与板之间无粘合剂).由此可判断()A.塑料板一定带负电B.塑料板可能不带电C.小球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小球A对塑料板的压力一定等于小球A受到的重力二、填空题9.将两个气球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用细线悬起来。
结果两气球像闹“矛盾”一样不愿靠在一起,这是因为摩擦后的气球带了,因为所以不愿靠在一起。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两种电荷》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两种电荷》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66fe2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4.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两种电荷》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毛皮和橡胶棒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皮和橡胶棒原来不显电性,所以不带任何电荷B.通过摩擦可以生成大量电荷C.通过摩擦迫使原子核发生转移,若失去原子核,则物体带正电D.通过摩擦迫使核外电子发生转移,若失去电子,则物体带正电2.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已知乙球带正电,把四个小球分别两两靠近时,发现乙吸引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也吸引甲,则甲球()A.一定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3.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若A球带正电荷,则D球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一定不带电荷D.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4.有关书中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传给水和水蒸气B.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甲、乙两个泡沫小球相互吸引,说明甲、乙两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D.用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玻璃棒带电5.如图所示,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橡胶棒和吸管都是导体B.吸管因失去电子而带有负电C.在潮湿的环境中实验现象更明显D.验电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6.下列四组物体中,在通常情况下都容易导电的是()A.石墨棒、人体、金属B.陶瓷、汽油、盐溶液C.橡胶、玻璃、毛皮D.纯净水、铁丝、湿木头7.如图所示,用干燥的手捋几下塑料细丝,细丝便“飞”了起来。
关于细丝“飞”了起来,说法正确的是A.细丝“飞”起来,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细丝“飞”起来,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细丝“飞”起来,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细丝“飞”起来,是因为同种电荷间存在斥力8.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把的金属棒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验电器的张角减小B.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A验电器的张角减小C.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D.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9.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里面没有电荷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因此绝缘体不是好的电工材料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10.已知甲是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乙、丙是两个轻质小球,甲与乙靠近相互排斥,甲与丙靠近相互吸引,则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氢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则气球的带电情况是:气球一定________.12.物体带电主要是由于电子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有了多余的_________而带负电,缺少了____________就带正电,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实质是电子_________的过程.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如果丙带负电荷,则甲一定带________(正、负)电,乙可能带________(正、负)电或________(带、不带)电.14.(1)如图A所示,小明用细线将吸管悬挂起来。
初三物理两种电荷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两种电荷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e8f4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a.png)
初三物理两种电荷练习题含答案
1. 选择题
(1) 下列现象中,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电流发光
B. 电流振荡
C. 电流加热
D. 电流闪烁
答案:A. 电流发光
(2) 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A. 橡胶
B. 木材
C. 铁
D. 纸张
答案:C. 铁
(3) 两个电荷分别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A. 抗拒力
B. 吸引力
C. 斥力
D. 重力
答案:C. 斥力
(4) 电子的电荷为负电荷,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A. 抗拒力
B. 吸引力
C. 斥力
D. 重力
答案:B. 吸引力
2. 填空题
(1) 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基本单位是__库伦__ 。
(2) 一个物体获得了电子,电荷将变为__负__ 。
(3) 相同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__斥力__ ,异种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
__吸引力__ 。
(4) 大电荷与小电荷相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__都会变大__ 。
3. 解答题
(1) 请简要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闭合系统中,电荷的总量始终保持
不变。
例如,当一个正电荷物体接触一个带有负电荷的物体时,正电
荷物体会失去一部分正电荷,而负电荷物体会获得相同数量的正电荷,总电荷量保持不变。
(2) 什么是电离?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案:电离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离子的
过程。
例如,当盐溶解在水中时,钠离子(Na+)会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钠离子,氯离子(Cl-)会获得这个电子而变成氯离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7c6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f.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通常情况下,下列都属于导体的一组物质是()A.大地、食盐水B.铝、陶瓷C.水银、橡胶D.塑料、人体2.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丝绸()A.失去一些电子B.得到一些电子C.失去一些质子D.得到一些质子3.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C.原子核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4.三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B球肯定带异种电荷B.B、C球肯定带异种电荷C.若A球带正电荷,则C球可能带负电荷D.若A球带正电荷,则C球可能带正电荷5.小丽用塑料尺在自己的头发上来回的摩擦几次,她发现摩擦后的塑料尺会吸引自己的头发,她又把尺子靠近小狗,发现塑料尺也可以吸引小狗的毛,下面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都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都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C.前者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后者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D.前者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后者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6.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a、b两球互相吸引,b、c两球互相排斥。
若使a球与不带电的金属小球d接触后,再将小球d靠近c球,那么c、d两球将()A.互相吸引B.互相排斥C.不吸引也不排斥D.以上情况都可能7.手与硅胶管M均不带电,用手摩擦M后,M与带负电的塑料管互相排斥,则()A.M带正电B.M不带电C.手摩擦M时,正电荷从手转移到M D.手摩擦M时,电子从手转移到M8.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验电器的带电情况为()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若丁带正电,则甲、乙、丙三球的带电情况是()A.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丙球带负电B.甲球带负电,乙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D.甲球带负电,乙球带正电,丙球带负电10.验电器A、B原本均不带电,如图所示,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A的金属箔张开;再用带手柄D的直棒C同时接触验电器A、B的金属球,发现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B.直棒C为导体,手柄D为绝缘体C.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电子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D.直棒C同时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直棒C中的电流方向为从B向A二、填空题11.(2023 来宾)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12.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正/负)电荷的粒子——电子,进而认识到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实质上是发生了转移.13.常温下橡胶棒是体(选填“导”或“绝缘”);而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使橡胶棒带(选填“正”或“负”)电,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看到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张开,说明同种电荷相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3ea2f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5.png)
15.1 两种电荷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这是“静电章鱼”实验,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细丝抛向空中,并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置在塑料细丝下方,塑料细丝像章鱼一样张开了“触手”且在空中悬浮起来。
塑料细丝在空中悬浮是因为()A.创造了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受到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一只小猫正在玩气球,过了一段时间后,气球就“粘”在了小猫身上。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猫和气球带上了异种电荷B.该现象的原理和验电器的原理相同C.小猫和气球摩擦时正电荷发生了转移D.小猫通过和气球摩擦创造了电荷3.生活科技上处处存在静电现象,有些是静电的应用,有些是要防止静电;下列关于静电防止与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印染厂应保持空气干燥,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B.静电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和静电完全无关C.在地毯中夹杂0.05~0.07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是防止静电危害D.小汽车的顶部露出一根小金属杆类同避雷针,是防止静电危害4.将一束塑料细丝上端扎紧,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绳会问四周散升,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塑料绳下端()A.带上同种电荷B.带上异种电荷C.分子相互吸引D.分子相互排斥5.将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时其位置如图所示,已知乙球因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所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甲球带负电、乙、丙两球均带正电B.一定是甲球带正电、乙、丙两球均带负电C.可能是甲球不带电、乙丙球均带正电D.可能是甲球不带电、乙丙球分别带正负电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此过程中()A.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B.丝绸和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荷C.正电荷在丝绸和玻璃棒之间转移D.负电荷在丝绸和玻璃棒之间转移7.如图所示,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头发就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球和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B.气球和头发摩擦时有正电荷发生了转移C.头发随着气球飞起来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气球和头发都是导体8.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B.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负电荷C.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带同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带异种电荷9.如图为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情况,束缚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电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61712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5.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 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摩擦起电中的“电”是指()A.电荷B.电量C.电流D.电压2.生活处处有物理。
用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吸管靠近纸杯一侧,发现纸杯被吸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吸管由于摩擦创造了电荷B.吸管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发生了原子的转移C.吸管与头发摩擦后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D.正常情况下,塑料吸管和纸杯都属于导体3.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甲小球带正电,乙小球带负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现象与如图中相符的是()A.B.C.D.4.如图所示,我们用吸管吸取杯中的饮料。
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能“吸”住瓷砖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梳完头的塑料梳子能“吸”起纸屑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5.将轻质丝绸小球甲和玻璃摩擦后,靠近乙、丙轻质带电小球,若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A.乙带负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C.乙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6.如图所示,某次实验老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去吸引细碎的锡箔,发现锡箔屑被吸引到玻璃棒上后又迅速的向空中散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锡箔屑被吸引过程会因为获得电子而带负电B.锡箔屑被吸引过程是减速过程C.最后锡箔屑散开主要是因为碰撞导致D.散开时锡箔屑带正电7.如图所示,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验电器的原理与该现象相同8.一个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为Q1,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所带电荷量为Q2,当带电体跟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时,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A.带电体带正电荷,且Q1等于Q2B.带电体带负电荷,且Q1等于Q2C.带电体带正电荷,且Q1小于Q2D.带电体带负电荷,且Q1大于Q29.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则()A.A 验电器中有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使B带正电荷B.B验电器中有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使B带正电荷C.棒中有电流从B流向A,使B张角增大D.棒中有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增大10.晓理发现头顶的风扇扇叶的下表面有许多灰尘,这些灰尘居然没有在重力的作用下掉下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8592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c.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绝缘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由此可判断()A.小球可能不带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C.小球一定不带电D.小球一定带正电2.下列四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钢尺B.陶瓷C.金属勺D.大地3.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B.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D.塑料管与毛皮摩擦后没有发生得失电子4.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细小的水流,观察到水流弯曲。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流一定带电B.玻璃棒一定带负电C.水流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D.玻璃棒失去电子而带电5.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原因是()A.梳头时,大量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排斥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扩张6.生活中的静电,有的可以利用,有的需要防止,下列选项属于利用静电的是()A.油罐车的尾部通常拖一条铁链B.地毯中编织了一些细小的钢丝C.复印时,让硒鼓带电吸引墨粉D.高层楼房顶部都安装上避雷针7.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导体是有用的电工材料,绝缘体不是有用的电工材料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没有电荷D.绝缘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导电8.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手拿滚动的“刷子”,用“刷子”在衣服上滚擦时,可以把灰尘和微小脏物吸到“刷子”上,其物理原理是()A.“刷子”带胶可粘住轻小物体B.摩擦起电和带电体可吸引轻小物体C.摩擦起电D.“刷子”带电可吸引轻小物体9.小海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他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解决问题。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课后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课后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57ce4c43323968001c921b.png)
两种电荷
1.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
体。
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哪种电?
甲物体带负电。
2.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
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
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
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吸管运动的方向,并回答:吸管带的是哪种电?餐巾纸带的是哪种电?
为什么?
(3)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哪个失去了电子?哪个得到了电子?
(1)不能。
该物体可能没有带电,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的性质。
(2)吸管向玻璃棒靠近。
吸管带的是负电,餐巾纸带的是正电。
因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而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向其靠近,被其吸引,说明吸管带的是负电,再根据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是带等量的异种电荷可知,餐巾纸带正电。
(3)餐巾纸失去了电子,吸管得到了电子。
3.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
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多少库仑的电荷?为什么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
50个电子8×10-18C
因为金属锡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
两种电荷(练习)(解析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备课(人教版)
![两种电荷(练习)(解析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备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30861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6.png)
15.1两种电荷一.基础过关1.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自然界中有2种电荷,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答案】轻小物体;摩擦起电;电荷;2;正电荷;负电荷;同种;异种【解答】解: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自然界中有2种电荷,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故答案为:轻小物体;摩擦起电;电荷;2;正电荷;负电荷;同种;异种。
2.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
【答案】原子核;电子;质子;电子【解答】解: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核做高速运动。
故答案为:原子核;电子;质子;电子。
3.验电器(如图)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选填“电”或“磁”)的仪器。
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同种(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电;同种【解答】解: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故答案为:电;同种。
4.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因此整个原子是中性的.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会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会带负电.【答案】相等;正电;负电【解答】解:(1)原子为电中性,因此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电子所带负电荷数量相同;(2)失去电子的物体,正电>负电,因此整体带正电;(3)得到电子的物体,负电>正电,因此整体带负电;故答案为:相等;正电;负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电荷
1.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所带的电量相等,使它们的金属球相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都不发生改变,这说明()。
A. 两个验电器带的都是正电
B. 两个验电器带的都是负电
C. 两个验电器一定带同种电荷
D. 两个验电器一定带异种电荷
2.A、B、C、D四个带电体,如果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B缺少电子,则C带电,D带电。
3.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荷,当用一个物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了,则这个物体()。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如果把它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一下,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将()。
A.不变 B.变大一些 C.变为零 D.变小一些,但不为零
5.三只悬挂的小球,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相互吸引,这三只球的带电情况是()。
A.三只都带正电 B.两只带正电,一只带负电
C.一只带正电,两只不带电 D.一只带正电,一只带负电,一只不带电
6.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B球吸引A球,B球排斥C球,C球吸引D球,若C球带正电,则当A球和D球靠近时,将()。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不发生相互作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用手直接拿一根铜棒和丝绸摩擦,则铜棒上将()。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带正电或负电不能确定
8.如图13-7所示,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接两个金属夹A和
B,在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塑料尺、铅笔芯、橡皮,闭
图13-7
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硬币和橡皮 B.硬币和铅笔芯 C.橡皮和塑料尺 D.铅笔芯和塑料尺
9._______的物体叫导体,_______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是____体,因为金属中有_______;食盐水溶液是____体,因为食盐水溶液中有_____.
1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绝缘体的有()
A.钨丝、石墨棒 B.人体、大地、空气 C.陶瓷、橡胶、塑料 D.盐水、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