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的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按地点变换分段。 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方法。阅读时只 要把文章中标明地点变换的词句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个 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地点变了,就另换一段。如《草原》 按照地点变换写了:初入草原——目的地——蒙古包外—— 蒙古包内——蒙古包外。这些内容可以分成几部分呢?“初 入草原”为第一部分,“目的地”为第二部分,“蒙古包内 外”为第三部分。
断尺
•
星期天,我和申明等同学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举行的数学竞赛。 ||
•
到了考试地点,一张布告映入眼帘,上面端端正正写着:“考生必须准
备钢笔、尺子、橡皮……”我瞥了一眼,没有在意,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
预备铃响了,离开考只有5分钟了。我打开书包,拿出文具盒、草稿纸。
咦,尺呢?我呆住了。于是我又翻了几遍书包、文具盒,仍不见尺的影子。
概括段意
• 概括段意的要求。 概括段意,一是准确,即恰如其分地概括 出全段的重点内容,而不能从思想角度去 概括;二是简洁,即言简意明,但不能写 成提纲式,如“原因、经过、结果”;三 是完整,即通顺明白,应该是完整的陈述 句,不能是词组或疑问句。
概括段意的方法
• 1.摘录原句法。 • 2.串连要点法。 • 3.取主舍次法。 • 4.归并升级法。 • 5.抓住要素法。
jué)上渗出了汗。
•
离正式考试只有两分钟了。我如坐针毡。猛听得身后“咔嚓”一声,我
惊奇地回过头,申明将一截新塑料断尺递到我手里,我愣住了,“啊,多漂
亮的新塑料尺呀!”。我深情地望了望申明,他正拿着另一截断尺,冲
(chòng chōng)着我点头微笑。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只手紧紧地握
住断尺……||
4.归并升级法。
• 有些段意,可采用把同类概念归并为高一 级概念的方法来归纳段意。如《卖火柴的 小女孩》第二段(第5—10自然段)写了卖 火柴的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然火柴后出现 的种种不同的幻景,段意可以概括为:卖 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后,她看到的 美丽幻景。
5.抓住要素法。
• 记叙文的段意可以六要素(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 行概括。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四段 的段意可以概括为:一个北风怒号的黄昏, 伯父在大街上热情地救治和帮助受伤的黄 包车车夫。
1.摘录原句法。
•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 落大意。比如段落的中心句、总起句、总 结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直接引用 或稍加整理作为段意。如《詹天佑》第一 段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 工程师。”可以直接引用它作为段意。
2.串连要点法
• 一个段落由几个自然段组成,首先找出各 自然段的意思或要点,然后把这些自然段 的要点串连起来,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 段意。如《詹天佑》第三段讲了詹天佑主 持修筑京张铁路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因 此段意可串连为:詹天佑主持工程技术人 员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 线路。
考卷发下来了,我小心翼翼地画出了符合题意的图形。此时,我觉得“断
尺”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了。||
1.短文已用“||”分成了四段,说说分段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主舍次法。
• 一段话里如果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次之分。概 括段意时应抓住主要的意思,舍去次要的,就得 出段意。如《草船借箭》第一段,写了周瑜和诸 葛亮的对话,既有周瑜的诡计,又有诸葛亮的对 策。从全文看,事情的起因在周瑜身上,因此, 归纳段意得抓住“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归 纳成“周瑜妒忌诸葛亮,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来 为难他。”
5.按文章结构关系分段。 有的文章开头总起或结尾总结,或这两者都有(即 总分总关系)。对于这样的文章,在分段时可以把 总起段和总结段各为一段,把中间分述的内容合为 一段。如《索溪峪的“野”》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 索溪峪的“野”的?开头概述索溪峪总的特点是 “野”,接着从四个方面具体描述——山是野的、 水是野的、野物“野”性十足、游人的“野”。这 样全文分为两段。
阅读复习的方法与练习
分段的方法
1. 按事情发展阶段分段。 2.按时间推移变化分段。 3. 按地点变换分段。 4. 按事物材料性质分段。 5.按文章结构关系分段。
1.按事情发展阶段分段。 一篇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原 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无论顺叙还是倒叙, 文中都有原因、经过和结果。分段时就是要 找出哪儿是起因,哪儿是经过,哪儿是结果, 把它们单独作为一个意义段。如《凡卡》是 按时间顺序写的。即全文分为“写信前,担 心(第1—2自然段)——写信时,伤心(第 3—19自然段)——写信后,希望(第20—21 自然段)”三部分。
2.按时间推移变化分段。 有的文章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写的。在叙述内容时, 往往用了一些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或句子,分段时找 出这些词句,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如《十六 年前的回忆》除开头外,文章是按时间的推移变化来 叙述的:那年的春天,被捕前(第2—7自然段);4 月6日,被捕时(第8—17自然段);十几天后,法庭 上(第18—28自然段);4月28日,被害后(第29— 32自然段)。这样课文的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四个段落。
我不禁(jīn jìn)暗暗责备自己太粗心,尺,尺啊!考试中一定会有画几
何图形的题目,这可怎么办呀?我可真像是吃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
再看周围,同学们早已做好了准备,我更是急上加急,简直六神无主了。||
•百度文库
徐斌,什么东西丢了?”坐在我身后的申明见我这副模(mó mú)样,
关心地问。
•
“尺!我忘了拿尺……”我在座位上,望着文具盒发呆,额角(jiǎo
4.按事物材料性质分段。 一般状物、用几件事写人的文章,大多采用 这种方法分段。阅读时只要了解了作者从几 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就可以一个方面归 为一段。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作者按事物的材料性质用空行来分段:众人 悼念鲁迅——谈论《水浒传》——笑谈“碰 壁”——救护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