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现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 59% 。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为1.04亿,只占全国人口的8.41 %。

因为这55个民族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

也可以表述为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一方面,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区。

我国各民族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移民、屯田、屯军,汉族人民不断向边疆迁徙。

第二,由于战争、起义失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少数民族四处迁徙、或者是汉族起义失败后逃入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二、我国长期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形态
我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延绵不断,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今天,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长期保持统一且未被分裂,文化传统古老且未能割断的国度,在世界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地始终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国家形态,客观地说是与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中华民族强大的内聚力亦即“共同性”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概括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的。

1.独特的地理环境
我们伟大祖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她的东面是浩瀚无边的太平洋,长达近两万公里的海岸线,对于古代农耕民族而言是根本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

西面有高耸云端的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等高原屏障。

西南方向则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众多山脉纵横其间,喜马拉雅山如同一扇巨墙,成为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的自然分界。

北面是著名的蒙古高原,那里多是戈壁沙漠,所谓“平沙万里无人烟”,环境异常恶劣。

中华民族生存的这片地域,亦即一面邻海,三面为陆上高
山或戈壁阻隔的地理状态,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半封闭的地理“单元”。

基此,
使中华民族的先人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和活动的地理空间,由于不能大规模地与外部其他民族和地区进行交流,只能在自己内部环境中自我调节,独立发展,各族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以我之有易我之无,从而就使各民族心理素质一致的东西越来越多。

中国地理条件的这种整体统一性特点,对于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素质统一性的构筑,以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极大作用和影响。

2.互补型的经济结构
农耕经济和畜牧业经济的互补性特征是导致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作为一个单独的地理单元,我国内部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活动于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各民族,基于各自所处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类型,甚至同一经济类型的民族,也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不同,以及发展程度的差异,形成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种地区之间和民族之间社会发展的差异,使得数千年来国内地区之间、各民族之间为了达到经济生活上的相互需要而彼此交往,相互补充,集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为只有通过彼此交往才能满足各自生产生活上的需要。

正因为如此,各民族间的源远流长的经济交往最终发展成为巨大的凝聚力。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历史上畜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之间,自然形成了经常和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

正是在此基础上,各个民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的国家。

尽管在政治斗争中多次出现分裂,最终仍归于一统,每次统一的版图大体相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文化的整体性。


3.主体民族———汉族的凝聚力作用
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汉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凝聚核心,并在创立、巩固和发展中国独特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因素:其一,汉族居住生存的地理环境比较优越。

其二,统一的国家政权和比较发达的社会制度使汉族社会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处在其他各族前面。

其三,汉地农业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立国之基。

汉族的经济相对发达,汉族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社会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各民族前列。

其四,汉民族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并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吸纳性特点。

以上优势使汉人在与各民族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历史上大量边疆少数民族不断地内迁并自然融化在汉人中。

汉人由于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成分,其人数和势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壮大,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广纳百川的中华文化
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以汉文化作为一种延续不断的主导文化的中华文化传统,奠定了我国境内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

这种文化传统不仅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发展,同样也影响着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形成和发展。

从文化史角度来看,中华古代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都尤显突出,如中国的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从未发生断裂。

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吸纳性,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彼此吸收对方的文化成果,文化的融会交流为统一国家的政治认同奠定了基础,使中华各民族之间发展起持久而巨大的亲和力、凝聚力。

5.源远流长的“大一统”的国家观
国家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因而也就不能否认国家观念的多样性。

秦汉以后我
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客观存在,使中华民族很早以前就逐步形成一种朴素系统的国家统一的整体观念,亦即“多民族”和“大一统”的国家观。

这种中华民族整体性的意识和观念贯穿于中国历史始终,它既是中国历朝统治者制定国内各项施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精髓。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大一统”的思想观念表现在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上就是“华夷一统”,中华整体。

“大一统”观念和中华民族整体意识是一种无形却有形的强大的向心力,大家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都认为分裂是不正常的事情。

所以,“大一统”的意识数千年来浸润着我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是中国社会很早就实现了统一,并且越来越走向大统一、大融合的坚实基础。

中华民族各族都一直视国家的统一为自己的职责,拥护统一而反对分裂。

这种“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正是这种思想和观念,使得我们伟大祖国数千年间虽然历经磨难,数历分裂,却始终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三、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格局
纵观全世界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呈现出三种现象:一是多民族国家中的各个民族分离,各自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就会分成若干个单一民族国家。

二是多民族国家中的各个民族融合为一个民族,多民族国家转化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三是多民族国家的各民族长时期联合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间当然不排除暂时的分裂,但即便暂时分裂形成的也仍是一些多民族国家,通常这若干个多民族国家过一段时间又会统一。

而这三种现象,往往又会交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即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有的民族分出去了,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有的民族相互融合了;而有的民族则不断经过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中,长期共处于这个多民族国家之中。

因此,长期以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是“多元一体”,即许多个民族作为“多元”共同生活在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体”之中。

同时我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结构上也是“多元一体”,这种“多元一体”状况。

至今还是如此。

到现在中国还是一个由56个民族这“多元”组成的一个多民族国家“一体”,至今在我国统一国家之下,还有一般省市县和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特别行政区多种形式;同时在社会性质上,“一国多制”也属此类。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不仅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且用自己的鲜血,反抗了统治阶级的压迫,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并用自己的鲜血,抵抗了外国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正是因为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发挥了聪明和才智,才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才创造了我们祖国发达的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