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本试验原理及操作

合集下载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分布、灭菌消毒)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分布、灭菌消毒)

微生物实验微生物实验细菌形态观察细菌分布消毒灭菌细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2.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3.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4.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5.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二、实验原理1.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1. 在标本欲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然后转换油镜头2. 从侧面观察并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以免碰撞玻片,用双眼观察目镜,同时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细菌清晰3. 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亮度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维护1.移动显微镜时,用右手持镜壁,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2.油镜用毕后,要立即用擦镜纸擦去香柏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油镜头;最后,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的二甲苯擦去,以免损伤油镜头3.镜头擦净后,降低接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罩好镜罩放入柜内4.做好使用记录3.微生物知识1.细菌按形态分类:球菌:球形(包括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杆菌:杆状(包括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螺旋菌:螺旋状(包括螺旋菌、弧菌等)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3.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如肺炎双球菌鞭毛:又分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如:变形杆菌为周毛菌菌毛芽胞:如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菌、肉毒梭菌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5.真菌单细胞:圆形、芽生孢子。

如:酵母菌多细胞:菌丝及孢子、孢子出芽。

如:霉菌6.白假私酵母菌(白念)生物学性状:G+单细胞真菌、芽生孢子、类酵母型菌落厚膜孢子、假菌丝有助于鉴定致病性:皮肤粘膜——鹅口疮、内脏感染、CNS感染微生物学检查: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菌体、芽生孢子、假菌丝7.新型隐球菌生物学性状:圆形酵母型菌、外周有厚荚膜(比菌体大1-3倍)致病性:吸入后侵犯皮肤、粘膜等——慢性炎症和脓肿;侵袭CNS——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微生物学检查: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痰和脓标本直接检查;墨汁负染见出芽菌体外围有宽厚荚膜为阳性三、实验材料记号笔:1支;大镊子:1支;火柴:1盒;蜡笔:1支;试管架:1个;酒精灯:1个;接种环:1支;Olympus显微镜:1台;显微镜使用记录本:1个四、实验内容1. 观察细菌三种形态1)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子弹形)、脑膜炎双球菌(蚕豆形)、四联菌2)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异染颗粒)、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3)螺形菌弧菌——霍乱弧菌;螺菌;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弯曲菌2. 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芽胞、鞭毛、荚膜、异染颗粒、钩端螺旋体、幽门螺杆菌3. 绘图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肺炎双球菌(pneumo coccus);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anten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芽胞(spore);鞭毛(flagellum);荚膜(capsule);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五、实验结果绘8幅细菌镜下图,已交。

微生物细菌实验报告(3篇)

微生物细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

2. 掌握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

3. 学习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检测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具有典型的原核细胞结构。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染色和生理生化反应,可以鉴定细菌的种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纯菌株。

2. 仪器:显微镜、接种环、培养皿、酒精灯、无菌水、生理盐水、革兰氏染色液、生理生化试剂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菌形态观察- 将细菌涂布在载玻片上,进行革兰氏染色。

-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染色性等特征。

2. 细菌分离与纯化- 将纯菌株接种于琼脂平板,进行划线分离。

- 观察菌落特征,挑选单菌落进行纯化。

3. 细菌生理生化反应检测- 进行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等。

- 观察反应结果,判断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形态观察- 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呈杆状,两端钝圆。

-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呈球形,呈葡萄串状排列。

- 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阴性,呈短杆状,两端钝圆。

2. 细菌分离与纯化- 划线分离后,观察到单菌落形成。

3. 细菌生理生化反应检测- 糖发酵试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发酵葡萄糖。

- 吲哚试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阳性。

- 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阳性。

- V-P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阳性,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均呈阴性。

六、讨论与分析1.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染色和生理生化反应,可以初步鉴定细菌的种类。

2.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具有特异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类。

3. 在实际应用中,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是微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重要环节。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

2. 我们学会了利用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细菌的鉴定和分类。

3. 本实验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原理及步骤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五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实验目的: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简易单细胞挑取法;平板分离法。

本实验采用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包括两个方面
1.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等要求或者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2.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
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得单个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技术来完成的。

单个菌落并不一定保证是纯培养,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

实验器材:
1.菌种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2.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查氏琼脂培养基。

3.溶液或试剂 10%酚,盛9ml无菌水的试管,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4%水琼脂。

4.仪器或者其他用具无菌玻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无菌培养皿,链霉素和土样,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等。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接种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接种

实验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接种微生物的分离、纯化1、目的要求1.1了解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原理1.2掌握常用的纯化分离微生物的方法2、基本原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本实验采用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成分、pH值、温度和溶解氧等要求,或者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得单个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技术来完成。

而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才能得到。

本实验将在混合有几种微生物菌液中分离纯化出两种微生物来。

3、实验材料3.1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固体)。

3.2溶液或试剂盛4.5ml无菌水的试管,其中有一只盛有玻璃珠。

3.3仪器或其他用具无菌玻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无菌培养皿,涂布器等。

4流程倒平板制备梯度稀释液涂布(或划线法)培养挑单菌落保存。

5、步骤5.1平板划线分离法5.1.1倒平板倒平板的方法: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置火焰旁边,用左手将试管塞或瓶塞轻轻地拔出,试管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然后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倒入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然后置于桌面上,待凝固后即成平板(教材p367图13-14)。

并用记号笔标明培养基名称、菌液编号和试验日期。

5.1.2划线在近火焰处,左手拿皿底,右手拿接种环,挑取菌悬液一环在平板上划线(教材p367图13-15)。

划线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目的都是通过划线将样品在平板上进行稀释,使之形成单个菌落。

微生物实验技术操作手册

微生物实验技术操作手册

微生物实验技术操作手册一、实验介绍微生物实验技术操作手册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指南,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手册涵盖了微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实验步骤以及结果分析等内容。

通过遵循本手册的操作指南,研究人员可以顺利进行微生物实验,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准备1. 实验材料:- 微生物培养基: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LB培养基、TSB培养基等。

- 微生物菌种: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所需的微生物菌种。

- 试剂:如抗生素、染料等。

- 培养皿、试管、移液器等实验器材。

2. 实验设备:- 培养箱:用于控制培养温度。

- 离心机:用于离心培养物。

- 恒温振荡器:用于培养物的摇床培养。

- 显微镜:用于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消毒操作台和实验器材: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操作台和实验器材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

- 培养基制备:按照培养基配方准备培养基,并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 微生物菌种制备:选择适当的菌种进行预培养,以获得足够的菌量。

2. 培养操作:- 接种:将预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或试管中。

- 培养条件控制:根据菌种的生长要求,设置适当的培养温度、pH值和培养时间。

- 培养物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3. 实验操作:-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添加到含菌培养基中,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以确定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染色实验:使用适当的染料对微生物进行染色,观察染色后的微生物形态和结构。

四、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操作所获得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

通过比较不同实验组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讨论。

五、注意事项- 操作前需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并按照操作指南进行实验。

-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环境的无菌和洁净。

微生物学试验

微生物学试验

微生物学实验Lab work on Microbiology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 微生物学教学组实验指导老师:涂 璇实验三 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霉菌形态的基本 方法。

• 初步了解放线菌和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 态特征。

二、基本原理• 放线菌(原核微生物):由不同长短的纤细的菌丝所形成的单细胞菌 丝体。

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潜入培养基中的营 养菌丝(或称基内菌丝)和生长在培养基以上的 气生菌丝。

有些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呈螺旋 形、波浪形或分枝状等。

孢子常呈圆形、椭圆形 或杆状。

气生菌丝及孢子的形状和颜色常作为分 类的重要依据。

放线菌培养和观察方法• 扦片法:在放线菌平板上扦上盖玻片后培养,使 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 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

观察时直接取出盖玻片置 于载玻片上镜检。

镜检:用镊子拔出盖玻片,擦去背面培养物,将 有菌的一面朝上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

宜用略暗光线观察,低倍镜—高倍镜;染色后观 察效果更好。

• 玻璃纸法:将玻璃纸覆盖在平板表面,接种放 线菌、培养,放线菌在玻璃纸上形成菌苔。

观 察时取下玻璃纸固定在载玻片上镜检。

• 镜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水,取下玻璃 纸,使菌面朝上,使玻璃纸平贴于载玻片上。

• 优点: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 下的特征,和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注意:整过程勿触动菌面培养物。

• 印片法:将要观察的放线菌的菌落或菌苔直接印在 载玻片上,经染色后观察。

• 用接种铲或解剖刀将平板上的菌苔连同培养基一起 切下,菌面朝上。

另取一载玻片,微热后,轻轻按 压菌苔,固定,染色后镜检。

• 主要用于观察孢子丝的形态,孢子的排列及其形状 等,但形态特征可能有所改变。

• 霉菌(真核微生物):霉菌是一类可产生复杂分枝菌丝的真 核微生物的统称。

分枝菌丝分为基内菌丝 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 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微生物培养及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培养及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微生物培养及实验基本操作技术一、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于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累积代谢产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的混合基质。

配制培养基是进行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基础,甚至是任何与微生物有关工作的基础。

注意事項–灭菌锅的使用①加水盖过底部铁板—②放入东西—③关门—④調整溫度時間—⑤关紧泄压阀灭菌結束後,等压力降回零時才可打開門進入灭菌锅之物品,蓋子不可關太緊或太鬆拿滅菌後物品請記得帶耐熱手套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营养物质:N源、C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常用的N源:蛋白胨、牛肉膏、肉浸汁、酵母膏常用的C源:糖、醇类物质(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菊糖;醇类:甘露醇、卫茅醇、甘油)水:用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凝固剂:琼脂、明胶、血清等抑制剂:1、作用:鉴定细菌、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增加待检菌的检出率2、种类:盐类:氯化钠、氯化锂、氰化钾、亚碲酸钾(钠)、亚硒酸钠等染色剂类:煌绿、蔷薇酸、结晶紫、孔雀绿、孟加拉红、玫瑰红胆盐类:猪(牛、羊)胆盐、混合胆盐、三号胆盐、去氧胆酸盐、胆石酸盐抗菌素:青霉素、链霉素、杆菌肽、多粘菌素指示剂1、作用:用于指示鉴别细菌可否利用分解糖醇类物质和含氮化合物,产酸产碱的能力。

2、常用的指示剂:酚红、溴甲酚紫、中性红、中国蓝、甲基红、复红、伊红、美蓝、孔雀绿等。

培养基的类型:●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来区分:1、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增菌培养、鉴别性培养2、固体培养基:用作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检验杂菌、计数、保藏、生物测定3、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微生物的动力,有时用来保藏菌种4、脱水(商品)培荞基:脱水培养基也称为商品培养基、预制干燥培养基。

●将各种营养成分按比例配制完全,制成脱水的干粉状,装瓶出售;使用时只需按比例加人定量的水溶化、灭菌便可。

●根据培养基的用途来区分:➢增殖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1、增殖培养基: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某种微生物特别喜欢的营养物质,以增加这种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逐渐淘汰其它微生物,这种培养基称为增殖培养基。

生物细菌的实验报告(3篇)

生物细菌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2. 掌握细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3. 了解细菌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本实验通过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细菌,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利用生理生化实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土壤、无菌生理盐水、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细菌培养箱、显微镜、酒精灯、接种环等。

2.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无菌操作台、恒温培养箱、移液器、试管、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土壤样品的处理(1)取土壤样品10g,加入90ml无菌生理盐水,振荡混匀。

(2)用无菌纱布过滤,收集滤液。

2. 细菌的分离纯化(1)取滤液1ml,加入9ml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0^-1稀释液。

(2)取10^-1稀释液0.1ml,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上。

(3)重复步骤(2),制作10^-2、10^-3稀释液的涂布平板,共计3个。

(4)将平板倒置,放入细菌培养箱,37℃培养24小时。

3. 细菌的形态学观察(1)将长出的菌落挑取少量,制作临时玻片。

(2)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4.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1)将长出的菌落分别接种于下列培养基:a. 硫酸铜琼脂培养基:用于检测硫化氢产生。

b. 硝酸盐还原培养基:用于检测硝酸盐还原。

c. 氧化酶试验培养基:用于检测氧化酶活性。

(2)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细菌培养箱,37℃培养24小时。

(3)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的分离纯化通过平板划线法,成功分离出细菌纯培养。

2. 细菌的形态学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颜色为白色。

3.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a. 硫化氢产生实验:菌落周围出现黑色沉淀圈,说明该菌能产生硫化氢。

b. 硝酸盐还原实验:菌落周围出现红色沉淀圈,说明该菌能还原硝酸盐。

c. 氧化酶活性实验:菌落周围出现蓝色,说明该菌具有氧化酶活性。

微生物细菌接种培养实验报告

微生物细菌接种培养实验报告

微生物细菌接种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介绍微生物是指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次实验主要介绍了微生物细菌接种培养的方法和技巧,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细菌接种培养实验是通过将细菌接种到含有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繁殖。

细菌在培养基中繁殖所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源、氮源、磷源和微量元素等。

根据不同的细菌,培养基的成分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加入不同的营养成分。

三、实验步骤1.准备培养基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和其他营养成分,将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皿中。

2.接种细菌取一支已经生长好的细菌,用吸管沾取适量的细菌液,滴到培养基表面。

如果需要进行斜面培养,可以用细菌接种环将细菌接种到斜面上。

3.标记培养皿在培养皿的盖子上标记好实验的日期、细菌种类等重要信息,避免混淆。

4.封闭培养皿用透明胶带将培养皿的盖子封闭,避免细菌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生长。

5.培养将培养皿置于恒温箱中,根据需要调节恒温箱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情况下,细菌的培养需要3-5天的时间。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做到操作规范、注意卫生,避免细菌的污染。

2.在接种细菌前,要先消毒接种器具,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污染。

3.在标记培养皿时,要将重要信息标注清楚,避免混淆。

4.在恒温箱中放置培养皿时,要将不同种类的培养皿分开放置,避免细菌之间的交叉感染。

5.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器具和培养皿的消毒和清洗工作,避免细菌的残留和传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培养皿的观察和细菌的生长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如果细菌长成了光滑、湿润的菌落,可以说明细菌在培养基中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和繁殖。

如果发现有异常生长或变异的情况,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分析。

六、实验总结微生物细菌接种培养实验是学生进行微生物实验的基础操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熟悉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技巧,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繁殖的基本原理。

动物微生物实践报告

动物微生物实践报告

动物微生物实践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动物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微生物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动物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外正常菌群的一门科学,这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动物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

然而,当这些微生物的数量或种类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本实验通过采集动物样本,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和鉴定,以了解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分布与数量,评估其健康状况。

三、实验步骤1.实验材料准备:采集动物样本,包括粪便、皮肤、口腔等部位;培养基、显微镜、接种环、恒温培养箱等实验器材。

2.样本处理:将采集的动物样本进行处理,如稀释、搅拌、涂布等,以便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3.微生物分离培养: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使微生物生长繁殖。

4.微生物鉴定:观察培养出的微生物的形态、染色、生长情况等特征,结合显微镜观察结果,对微生物进行鉴定。

5.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生长情况等,分析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与数量变化,评估动物健康状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分离培养出了多种动物体内的微生物,并对其进行了鉴定。

以下是实验结果与分析:1.微生物种类与分布在粪便样本中,我们分离出了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等肠道微生物;在皮肤样本中,分离出了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皮肤微生物;在口腔样本中,分离出了口腔链球菌、乳杆菌等口腔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动物体内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和生理功能,对维持动物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微生物数量变化通过对不同部位样本中微生物数量的统计,我们发现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较多,而双歧杆菌数量较少;皮肤上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数量变化较大;口腔中的口腔链球菌和乳杆菌数量相对稳定。

这些数据表明,不同部位的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可能与动物的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有关。

(整理)各种微生物生化试验方法原理.

(整理)各种微生物生化试验方法原理.

(整理)各种微⽣物⽣化试验⽅法原理.各种微⽣物⽣化试验⽅法原理通常利⽤⽣化试验的⽅法,检测细菌对各种物质的代谢作⽤及其代谢产物,称为细菌的⽣化反应,常⽤于细菌的鉴别。

1、糖类分解产物(1)糖发酵试验(carbohydrate fermentation test)不同种类的细菌对糖的分解利⽤能⼒不同,⼀般以能否分解某种糖,是否产酸产⽓等现象来鉴别。

例如⼤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且产⽓;⽽伤寒杆菌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且不分解乳糖。

这是因为⼤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等产⽣甲酸,经甲酸解氢酶的作⽤⽣成H2和CO2。

⽽伤寒杆菌⽆此酶,故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产⽓。

(2)VP试验(V oges-Proskauer test)产⽓杆菌将分解葡萄糖产⽣的两分⼦丙酮酸脱羧,⽣成⼀分⼦⼄酰甲基甲醇。

⼄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中氧⽓氧化,⽣成⼆⼄酰,⼆⼄酰可与培养液中含胍基的化合物(如蛋⽩胨中的精氨酸)反应,⽣成红⾊的化合物,此为VP试验阳性。

⼤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不⽣成⼄酰甲基甲醇,故VP试验阴性。

(3)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肠杆菌和产⽓杆菌均属G-短杆菌,且都能分解葡萄糖、乳糖产酸产⽓,⼆者不易区别。

但两者所产⽣的酸类和总酸量不⼀:⼤肠杆菌可产⽣甲酸、⼄酸、乳酸、琥珀酸等,⽽产⽓杆菌只产⽣甲酸、⼄醇及⼄酰甲基甲醇。

故⼤肠杆菌培养液PH在4.5以下,加⼊甲基红指⽰剂呈红⾊,为甲基红试验阳性;产⽓杆菌培养液PH在5.4以上,加⼊甲基红后呈桔黄⾊,为甲基红试验阴性。

(4)枸橼酸盐利⽤试验(citrate utilization test)产⽓杆菌在以枸橼酸盐为唯⼀碳源的培养基上⽣长,分解枸橼酸盐产⽣CO2,并转变为碳酸盐,使培养基由中性变为碱性,含溴麝⾹草酚蓝(BTB)指⽰剂的培养基由淡绿⾊变为深兰⾊,此为枸橼酸盐利⽤试验阳性。

⼤肠杆菌不能利⽤枸橼酸盐,故在此培养基上不能⽣长,培养基仍为绿⾊。

2、蛋⽩质及氨基酸的分解产物(1)硫化氢试验(hydrogen sulfide test)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甲硫氨酸等)产⽣H2S,如遇醋酸铅或硫酸亚铁,能⽣成⿊⾊的硫化物,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微生物纯种分离,培养及接种技术实验原理

微生物纯种分离,培养及接种技术实验原理

微生物纯种分离,培养及接种技术实验原理微生物纯种分离、培养及接种技术是微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实验技术之一。

其目的是从混合的微生物菌群中分离出单一的微生物菌落,并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进行纯化和生长,以获得纯种微生物。

一、实验器材和试剂1.灭菌针2.毛细胞计数板3.显微镜4.平板接种器、针头5.无菌匀浆棒、吸管6.细菌培养基7.消毒液二、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及制备首先需要选择一份待测试的样品,包括土样、水样、空气、食品等,然后将样品采集到无菌容器中,再将其送到实验室。

在进行样品处理之前,需要先进行简单的初步处理,将样品进行稀释或者过滤,将其中的杂质和大颗粒物去除,以利于后续实验的操作。

接下来需要进行制备培养基,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凝胶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甜菜汁培养基等,以满足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生长所需的营养物和成分。

2.分离纯化分离纯化是该实验的关键步骤。

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移到无菌试管中,打开试管口,加入适量的制备好的培养基,然后利用匀浆棒或吸管将混合物均匀混合。

然后利用平板接种器将混合物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使其密切接触。

然后将接种好的平板置于恒温箱中,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自我繁殖。

在接种后2-7天内,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将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不同的菌落,每一种菌落都代表一种单一的微生物。

将这些菌落分离提取,并再次进行培养,就能得到单纯的微生物菌种。

3.纯种微生物菌种接种在获得单纯的微生物菌种之后,需要将其再次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育。

将相应体积的纯种菌种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使其能够生长繁殖。

在接种后约24小时内,微生物将在培养基中生长出许多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和形态,可以对不同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如果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可以对微生物菌种进行进一步培养、萃取定量和测序等工作,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需要保证实验室内部环境和仪器均为无菌状态。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实验原理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实验原理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在微生物学中,显微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科学家观察和研究微生物,揭开微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

实验原理:1. 样本准备:在进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实验前,首先需要准备样本。

样本可以是从自然环境中采集的微生物,也可以是培养在实验室中的微生物。

为了观察清晰,样本需要进行染色处理,使微生物的结构更加明显。

2. 调节显微镜:在观察微生物之前,需要正确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确保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通常需要先使用低倍镜(一般为4倍或10倍)初步观察样本,然后再切换到高倍镜(通常为40倍或100倍)进行详细观察。

3. 观察和记录: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

观察时需要注意调节焦距和光源,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同时,可以通过目镜上的刻度尺来估算微生物的大小。

观察完成后,需要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4. 数据分析:观察完微生物样本后,科学家需要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他们可以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数量分布等信息,推断微生物的种类、生长状态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

5. 结论和讨论:最后,根据观察和数据分析的结果,科学家可以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和进一步研究。

他们可以探讨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问题,为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实验原理包括样本准备、显微镜调节、观察和记录、数据分析以及结论和讨论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的世界,揭示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微生物资源,造福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倒平板、涂布平板等微生物接种技术。

3. 学习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4. 培养无菌操作意识和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是指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只含有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

实验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稀释平板法、涂布平板法、划线分离法等。

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的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琼脂糖、无菌水、无菌棉签、无菌镊子、无菌培养皿、酒精灯、酒精棉球、显微镜等。

2. 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土壤样品的处理- 称取适量土壤样品,加入10倍体积的无菌水,充分振荡混匀。

- 以无菌操作,取1ml土壤悬液,加入9ml无菌水中,制成10^-1稀释液。

- 重复上述步骤,制成10^-2、10^-3等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悬液。

2. 倒平板-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55℃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使培养基厚度约为2-3mm。

- 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无菌镊子取适量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悬液,分别滴加到培养皿中。

-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3. 涂布平板-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55℃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使培养基厚度约为2-3mm。

- 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土壤悬液,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

-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4. 划线分离-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55℃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使培养基厚度约为2-3mm。

- 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无菌接种针取适量土壤悬液,在培养皿表面进行划线分离。

-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5. 菌落观察与鉴定- 观察不同平板上的菌落形态,记录菌落的颜色、大小、形状、边缘等特征。

实验四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

实验四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

实验四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四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实验器材1 .菌种:酵母菌。

2 .培养基:YEB培养基。

3 .仪器或其他用具: 1ml 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1 .编号取无菌平皿 9 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 10-4、 10-5、 10-6(稀释度)各 2 套,另取 6 支盛有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 10-1、 10-2、 10-3、 10-4、 10-5、10-6。

2 .稀释用 1ml 无菌吸管吸取 1ml 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悬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至 10-1的试管中,此即为 10 倍稀释。

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 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

另取一支 1ml 吸管插入 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gh-Leifson二氏培养基(OF培养基)成分
பைடு நூலகம்白胨
2g 磷酸氢2钾0.3克 氯化钠 5g 葡萄糖 10g 0.2%溴麝香酚蓝溶液 琼脂 2.5g 蒸馏水 1000ml
12ml
方 法 : 将 待 检 菌 接 种 于 二 支
Hugh-Leifson培养基的试管中, 均用接种针穿至管底,其中五支 加入灭菌的液体石蜡约1厘米厚。 35,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培养 基颜色变黄即为产酸。
结果:在被检菌接种线与
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线处 出现一个矢状加强溶血区, 为CAMP阳性。阴性无加 强溶血区。
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赖氨酸、鸟氨酸、 精氨酸) 脲酶试验 明胶液化试验

吲哚试验
原理:细菌分解蛋白胨中
环腺苷酸(cAMP)试验 原理:B群链球菌(无乳链球菌) 能产生一种因子(cAMP因子), 这种因子在绵羊血或牛血培养基 上与金黄色葡萄球菌β -溶血素起 协同作用,促进β -溶血素的活性。 因此在两种细菌的交界处溶血力 增加,出现箭头形溶血区。
方法:首先在羊血平板上接种一
长条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质控 菌)再将被检菌与金黄色葡萄球 菌接种线垂直接种一短条,两者 不能相交,应相距3mm左右,同 时在被检菌接种线对侧,用同样 方法接种阴性和对照菌,35℃培 养过夜,如放在CO2烛缸内结果 更为好看(金黄色葡萄球菌用 ATCC25923为佳)。
氧化酶试验
血浆凝固酶试验
硝酸盐还原试验 胆汁溶解试验
环腺苷酸(cAMP)试验
过氧化氢酶(触酶)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具有过
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 氢酶分解为水。 试剂:3%过氧化氢溶液。
方法:①玻片法:用牙签挑取
18~24小时培养的菌苔,置于 洁净的玻片上,滴加3%过氧化 氢溶液1~2滴。②试管法:取 不含血液的18~24小时培养物 一接种环于试管内,加入1ml 3%过氧化氢溶液。3%过氧化氢 溶液应置于棕色瓶内冷藏。
硝酸盐还原试验培养基成分



蛋白胨 1g 硝酸钾 0.1g 蒸馏水 100ml
方法:将待检菌接种
于硝酸盐培养基中, 35℃培养1-4天,将甲、 乙试剂各加0.1ml于试 管内,混匀观察结果

结果:出现红色为阳性。如无 红色出现,应加少量锌粉,如 仍无红色说明亚硝酸盐进一步 分解成氮、氨等气体,应判为 阳性;如加锌粉出现红色,说 明还原剂锌粉使硝酸盐还原为 亚硝酸盐,待检菌无还原硝酸 盐的能力,为阴性。
试剂:
10%三氯化铁溶液:将 10克三氯化铁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即成。
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培
养基斜面上,35培养24小 时,滴加三氯化铁试剂, 观察结果。
结果:培养基斜面上显
绿色为阳性,不变色为 阴性。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赖氨酸、 鸟氨酸、精氨酸)
原理:检查细菌使氨基
酸脱去羧基,生成胺类 化合物,使培养基变碱 的能力。
胆汁七叶苷培养基成分






蛋白胨 5g 牛肉浸膏 3g 牛胆汁(胆汁)40g 七叶苷 1g 柠檬酸铁 0.5g 琼脂 15g 蒸馏水 1000ml
结果:培养基变为黑色或
深褐色为阳性。有生长物 时,并不表示七叶苷裂解, 仅表示胆汁浓度不能抑制D 群链球菌外的细菌生长。
各种酶类试验
过氧化氢酶(触酶)试验
葡萄球菌细胞表面含有,游 离凝固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生的一种胞外酶,两酶均 可作用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 原,使其转变为纤维蛋白, 形成凝块。
方法: 玻片法:在玻片上加一滴灭菌生理盐水, 取葡萄球菌18-24小时肉汤培养物一环, 或挑取平板上一个单个菌落制成浓菌悬 液,再加一接种环新鲜人或兔血浆与菌 悬液混匀。同时做阳性菌和阴性菌对照 试验,立刻观察凝块的形成。本试验应 先在生理盐水中乳化,检查有否自凝现 象。防止出现假阳性结果。阳性结果一 般在5-20秒内出现,若3-4分钟后仍无凝 固,可考虑为玻片法试验阴性。
氧化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 并具有还原2-酮基葡萄糖酸 盐与班氏试剂混合加热生 成黄红色酮类的能力。
方法:接种大量待检菌于
培养基内,35,24-48小时, 0.5ml培养基加班氏试剂3滴 左右,加热煮沸后观察结 果。
葡萄糖酸盐蛋白胨肉汤成分
蛋白胨
0.15g 酵母浸膏 0.1g 磷酸二氢钾 0.1g 葡萄糖酸钾(或钠)4g 蒸馏水 100ml
微生物基本试验原理及操作
微生物基本试验
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各种酶类试验
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
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柠檬酸盐试验
葡萄糖酸盐试验
柠檬酸盐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能利用柠檬酸盐
作为唯一碳源,分解柠檬酸钠生 成碳酸钠,使培养基呈碱性。能 利用柠檬酸盐作唯一碳源的细菌, 也能利用铵盐作为唯一氮源,铵 盐被分解为氨而产生碱性。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成分
多价蛋白胨 葡萄糖
7g
5g
磷酸氢二钾
蒸馏水
5g 1000ml
方法:被检菌接种于上 述培养基内,于35℃培 养48小时,于2ml培养液 内加甲基红指示剂2滴, 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红色为阳性;桔
红色为弱阳性;黄色为 阴性。
VP试验
原理:有些细菌在葡萄糖的代谢过

方法:挑取纯培养物接 种蛋白胨水培养基,于 35℃培养1-2天,沿管壁 徐 徐 加 入 kovac 氏 试 剂 0.5ml,使成两层,观察 结果。
结果:在两者液面交界
处出现红色为阳性,无 色为阴性。
硫化氢试验
原理:细菌分解培养基中的含
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 酸)和含硫化物生成硫化氢, 硫化氢遇铅或铁离子生成黑色 的硫化物。由此间接地检测细 菌是否产生硫化氢。
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成分

MgSO4-7H2O 0.2g NH4H2PO4 1g K2HPO4 1g 柠檬酸钠 5g 氯化钠 5g 琼脂 20g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40ml 蒸馏水 1000ml
结果:阳性者表面上 长有菌落,培养基 变为蓝色。
葡萄糖酸盐试验
原理:检查细菌是否具有
B—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 试验)
原理:有的细菌可产生B-半乳糖
苷酶,此酶可分解邻-硝基酚-BD- 半 乳 糖 苷 ( ONPG)。ONPG 为无色,经B-半乳糖苷酶水解后, 可产生黄色的邻硝基酚,即使浓 度很低也能检出。
结果
呈现黄色为阳性反应。迅速
及迟缓分解乳糖的细菌ONPG 试验为阳性,本试验可作为 迟缓发酵乳糖菌株的快速鉴 定方法。
胆汁溶解试验

原理:在特定时间和温度 条件下测定胆盐溶解细菌 的能力。溶菌的机理尚未 定论,有人认为胆盐或胆 汁能激活肺炎链球菌的自 溶酶,使菌体发生溶解。
试剂:10%去氧胆酸
钠溶液或牛胆汁
平板法:10%去氧胆酸钠
溶液一接种环,加于血琼 脂平板的试验菌落上,置 于35孵育30分钟,肺炎链 球菌菌落消失为阳性。阴 性者菌落仍存在。
结果
代谢类型 发酵型 氧化型 产碱型


加蜡封口管 开放管 产 酸 产 酸 不变色 产 酸 不变色 不变色
糖醇发酵试验
原理:各种细菌因含有发酵不同
糖、醇类的酶,所以分解糖、醇 类的能力各不相同。分解糖、醇 类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可因菌种不 同而异,有的产酸、产气,有的 仅产酸,故用于鉴别细菌。
程中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脱 羧后可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 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的氧氧 化为二乙酰(丁二酮),进而与培 养基内蛋白胨中的精氨酸所含的胍 基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即 VP反应阳性。培养基中的胍基太少 时,加入少量含胍基的化合物,如 肌酸或肌酸酐等,可加速此反应。
试剂:甲液:6%a-萘酚乙醇溶液 乙液:40%氢氧化钾溶液
结果:产生大量气泡为
阳性,不产生气泡为阴 性。
血浆凝固酶试验
原理:凝固酶能凝固血浆纤维蛋
白,是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 要试验。本试验分玻片法和试管 法,玻片法主要是检测结合凝固 酶,试管法是为了肯定玻片法试 验结果和对玻片法试验阴性者进 行复查,检测游离凝固酶。
血浆凝固酶试验
原理:结合凝固酶为金黄色
氧化酶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具有氧化酶, 在有氧和细胞色素C时,使还原 型细胞色素C氧化,氧化型细胞 色素C再使二甲基对苯二胺氧化, 产生玫瑰红至暗紫色。有时菌落 本身带有红色,不易观察,可再 加入a-萘酚乙醇溶液,使生成深 蓝色的靛酚蓝。
试剂: 1. 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 (或四甲对苯二胺)水溶液 2. 1%a-萘酚95%乙醇溶液
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 基质),经与试剂 中的对 二甲氨基苯甲醛作用,生 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
蛋白胨水培养基成分
蛋白胨(或胰胨)10-20g 氯化钠 蒸馏水
5g 1000ml
kovac氏试剂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10g 纯戊醇 150ml 纯浓盐酸 50ml 先将试剂溶于醇中,缓慢 加入盐酸即成。
试管法:将洁净小试管中加0.5ml未稀释
的人或兔血浆,加0.5ml培养18-24小时 的葡萄球菌肉汤培养物一满环,或挑取 平板上的纯菌落,轻轻转动(不要摇动) 试管混匀。放35水浴中4小时,每隔30分 钟检查一次有无凝固。检查时不要振动 或摇动试管,可轻轻将试管倾斜以观察 有无凝块。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株在 35℃4小时可以凝固血浆,如果阴性对照。 枸椽酸盐抗凝的血浆可产生假阳性结果。


方法:取18-28小时的新 鲜培养物,用无菌滤纸条, 蘸取菌落少许,滴加1%盐 酸二甲基对苯二胺1-2滴, 观察结果。

结果:一分钟内出现紫红 色为阳性。若菌落本身有 色素,则再滴加a-奈酚1-2 滴,出现蓝色则为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