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网络安全与维护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安全与维护技术”课程标准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教学时数:64H
学历层次:高职课程代码:091144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学分数: 4.0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制订人:李卫升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网络安全与维护技术》课程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面向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系统管理岗位。
课程从企业网络的发展出发,进行项目化设计并安排内容,重视规范化流程,重视学生团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模拟真实应用场景作为项目任务设计的基础,更加贴近行业应用,是对前导课程《Windows网络技术》和《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综合应用,也为后续《服务器存储技术》和《网络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的职业能力要求而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案例、任务、项目形式组织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案例、任务、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的技能。
(1)内容设计
依据课程目标,本课程面向网络安全工程师工作岗位和网络管理各岗位的安全规划和安全防护技术实施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建构课程。
以校园网为背景,按照“攻击、防范、系统、管理”的顺序设计四个学习情境,将网络安全所需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根据情境需要融入到学习项目中,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黑客原理与防范措施、网络病毒与防治、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Windows 的安全与保护机制、Web的安全、网络安全工程”八个学习项目。
(2)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全程安排在机房,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强化实训环节对学生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技能的培养。
采用教授法、讨论法、分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课堂授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促进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
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考核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能力,过程性评价占70%,综合性评价的比重各为30%。
二、课程目标
1.具备网络安全基本知识;
2.使用NTFS权限设置控制内部数据访问,能够按需配置防火墙控制内外数据访问;
3.具备对Sniffer等网络管理软件及IDS设备的配置从而监控网络的能力;
4.进行PKI的设计与部署,并具备根据认证对象选择适合的认证技术的能力;
5.能够进行IPSec的设计与实施,并具备根据数据防护要点选择加密技术的能力;
6.能够进行防病毒软件的部署和管理;
7.具备根据企业实际的安全需求制定网络安全方案的综合能力;
8.熟悉相关的法规。
三、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1.项目安排及学时分配
课程依据网络安全员岗位要求,按照“攻击、防范、系统、管理”的顺序设计了8个学习项目。
具体安排见表1。
2.项目内容及实施
依据网络安全工程员的能力目标,在总体设计思路基础上,依据项目安排表的安排,设计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给出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说明教学资源,明确每个项目的详细考评标准。
具体教学设计见表2-表9。
四、考核评价
1.课程考核评价成绩构成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两种方式进行,突出“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由工程考核评价和综合考核评价组成,过程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每个项目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体现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性,促进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保持持续性动力,其中过程性评价的比重为70%,综合性评价的比重为30%,具体见表10。
2.过程考核评价
过程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促进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效和持续性动力。
为了体现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性,教师必须客观、真实地记录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且注重学生自评和学习小组的
评分。
过程评价贯穿在每个教学项目中,考核方式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任课教师评价三个部分组成,评定包括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团队合作精神、作业质量、实验报告等,每个项目过程考核总分为100,按表10分值折合总成绩。
考核评价表见表10。
3.综合性考核评价
课程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内容为:给出5个企业网络安全工程实例让学生选择一个做出网络安全工程方案,在需求分析、设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考核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考核总分为100,按表10分值折合总成绩,考核评价表见表12。
,五、教学实施条件
1.师资基本条件
教师应具有先进的高职教学理念、具备计算机网络专业领域全面的知识储备,掌握宽广深厚的计算机基本原理知识;教师应具备很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自觉自学能力及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应有良好的师德师风、IT素养,还应具备“双师”素质,即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有企业相关工作或实习经历,能承担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条件
本课程实践教学在公共机房和网络实训机房进行。
我校现有13个公共机房和1个网络实训机房,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实践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可进行广播教学、个别辅导、学生演示、文件传送等师生交互活动,每个机房配备60台电脑,能保证每个学生使用一台电脑进行实践操作。
采用集中式网络布线与交换机系统连接互联网,使每个机房均可联接Internet,为学生浏览信息、下载资料、网上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所有机房面向全校师生全天候开放,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
3.教学资源条件
不断丰富中的“网络安全与维护技术”课程网站,提供“网络安全与维护技术”课程全套教学文件、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库、相关考试大纲及题库等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利用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视频进行辅助教学,在线答疑等师生互动方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习题库、相关考试题库可进行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自我测评。
六、其它建议和说明
1.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建议
建议使用项目式的《网络安全与维护技术》教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用如下相关参考教材: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石淑华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袁家政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叶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黑客和网络安全》刘晨等编航空工业出版社2.其他建议
在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中,教师应尽可能联系实际应用,结合具体的任务进行讲解和练习,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及应用、化解和分散难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