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思”“习”“行”学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学”“思”“习”“行”学习法
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其为人处事之道笔者略知一二,其它闻知甚少。
今年初,笔者有幸在学校开展儒家校园文化建设中,承担了学校读经教学,借机系统研读了《论语》及有关孔子的书籍,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论语》的博大精深,孔子的圣贤智慧。
孔子一生倡导善“礼”的德化社会与崇“仁”的德化人生;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公冶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阐明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他提出了诸多的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学”(博学多问)“思”(学思结合)“习”(学习结合)“行”(学行结合)等学习方法给我留下诸多启示,笔者论述如下:
一、“学”:博学多问
“学”是一种认知过程。
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博学。
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路》);“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显然,孔子认为博学应包括多问、多闻、多见、多识。
我们可以知道,这“四多”就是孔子认为博学的基础,也就是说要善于从自己的感觉或前人的经验中去获得知识,才能达到博学的地步。
笔者统计过《论语》一书中提及“闻”字共有59处,论及“见”字共有67处,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个重视多闻、多见的人。
他说的“博学于文”的“文”,在当时主要是指古代历史文献,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之文,按现在的理解“文”就包括文学、历史、礼仪、音乐理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孔子认为这些知识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有区别,又有联系,倘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他,势必孤陋寡闻,难成学业与大事。
我们从他不仅精通诗书礼乐,喜谈《周易》,而且对夏、商、周的天文历法等都有所研究,知道孔子是一个博学大师。
孔子坚信博学多问是求知的有效途径。
他“入太庙,每事问”,处处留心学问,不仅虚心求教、态度诚恳、恭敬庄重,而且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论语·泰伯》);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国古代多问善思的典型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著名诗人屈原就是一位勤察多问的学者,他在《天问》一书中,一口气提出178个为什么,可见观察之细。
明代学者黄宗羲则认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宋元
学案》),他把学识与多疑多问的辩证关系讲得入木三分。
其实,随着社会的开放,信息的横流,“博学多问”在如今更具有现实意义。
如果我们老师自身浅薄、胸无点墨、不学无术,岂不是床底下放风筝?很难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
如果学生知识狭窄、见识短浅、话不成句,那么怎么继续学习,怎么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从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学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学习志气,再到人人仰视的李白“吾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奇书”的学习锐气,以及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的学习浩气,再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博学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平时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左拉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仔细地品一品爱因斯坦的“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琢磨琢磨金庸先生说的“我一生最大的乐趣是读书”的话语,再读一读奥斯特洛夫斯基“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时,那么一定会挤出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多的时间来,让自己在博学多问中度过,让心灵得到滋养丰厚。
二、“思”:学思结合
“思”是客观存在在人的意识中的思维活动。
学思结合,就是把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孔子强调学思结合,就是通过博学、好问、多闻、广见获取大量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整理、归纳,提高到理性认识。
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如果只学而不思考、囫囵吞枣,纵然是海阔天空,也难免一知半解,茫然困惑;反之,仅限于思考而不以所学为根据,那必将陷入空想无益的危险境地。
所以他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在他看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思结合就是力求学思“一以贯之”。
这种“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讲这样的故事:那时,孔子跟师襄学弹琴,先学了一支曲,反复练习了十几天还不停。
师襄对他说:“这支曲子你已经学会了,再学一支新的吧?”他答道:“还不行。
我仅仅学会了弹这支曲子,还没有把握住技法呢!”于是又专心致志地练了几天,师襄对他说:“曲子的技法你已掌握得相当准了,可以学别的曲子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到曲子的志趣和神韵呢,还是让我再练几天吧。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对他说:“你已经领会了志趣和神韵,可以学新的曲子了。
”孔子又认真地说,“我还没有悟出作曲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于是仍旧弹练。
师襄在旁边认真地听后说:“听你的琴声,我好像看见有个人在严肃地思考,快乐地抬头遥望而怀念着远方。
”孔子兴奋地说:“我已经体察到作者的为人:黑黑地面孔,高高地身材,两眼仰望远方,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
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这样旷达的曲子呢!”师襄听了,既吃惊,又钦佩,忙向孔子行了个礼,高兴地说道:“一点儿也不错。
我的老师传授这支曲子时说过,此曲名叫‘文王操’,你对音乐的理解太正确了!”为准确理解和把握琴曲的深邃内涵,孔子孜孜以求,此不为典型?
孔子认为,在“学”与“思”求取真知的过程中,切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不要主观臆想,不要作绝对化的断定,不要固执已见,不要自以为是。
这种实事求是、充满辩证法的治学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只要谈及“思”便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学思结合已彰显出无穷的魅力。
如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中,积极倡导教师撰写教后反思,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等,我认为都是在引领学习者走“在学中思,在思后学”,“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的路子。
因为反思是一种真切的学习内需,一种真诚的学习要求,一种真爱的学习体现。
在学习时,如能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态度,并及时调整,那么定会尝到学习的乐趣,享到反思的甜美。
记得有一学生曾向我讲述:过去他在学习中遇到难做题目时,总是没有耐心,自我安慰:这个知识点也许并不重要,算了算了。
但是日积月累,不得了了。
考场上的感受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经历过多次失败的教训,他对此感触颇深,所以现在时常提醒自己,要边学习边思考,把抽象的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拉回,耐心询问,用心思考,切实做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样才有备无患,再遇之,游刃有余。
三、“习”:学习结合
“学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从阅读、听讲、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
在我国古代,“学”与“习”一般分开使用,分别代表“学”与“习”两层含意,即人们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两种活动。
“学”,是认知的过程,“习”是对认知的温习与重复过程。
“学习”就是不断地认知和重复,以便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孔子把“学思并重”看作是求得知识的必要步骤,同时也主张“学”与“习”的结合。
据记载,孔子是我国最早将“学”与“习”联系在一起,并作为巩固、检验所学知识的重要举措。
他在《论语·学而》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虽然没有将“学”和“习”直接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复合词,但仍揭示了“学”与“习”之内在联系,即“学”是“习”的基础与前提,“习”是“学”的巩固与深化,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知行统一,以及由此所获得喜悦的情感体验。
记得那是在初中时,我对数学很感兴趣,为了开展与巩固教师后上内容,总会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相关的习题进行练习,结果在多次反复的练习中,对教师所讲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当然相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也越来越来清晰。
在这一过程中,我虽然没有老师的授意与激励,但兴致依然浓厚,充满快乐,最后成效出色。
也许很多人在不同的时期也碰到类似的学习过程,这不都印证了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道理?
其实,上面找相关习题进行练习包含了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做本课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是入于“故”而做同类而不同题是出于“新”的道理,它揭示了新旧
知识的继承性与学习前知识成果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可以“温故而知新”,其实质是将“学”、“习”、“知”三者相结合,融一体了。
在竞争激烈、知识更新瞬息万变的今天,各类学习、培训层出不穷,如果我们只重“学”,而轻“习”,那很难感受到学习后的快乐。
如近年来开展教师新课程的学习,组织单位通过邀请专家教授名师来校(一般设在县区条件较好的学校)讲座、授课,一场又一场,录像加投影,精彩无限,尽管听课者听得如痴如醉,但回到学校,面对简陋的教学设施,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很多教师很快又回到培训前状态。
所以有人打趣到:“在场听听很感动,回家想想很激动,回到学校原封不动”。
我们想,这种只“学”不能“习”的活动中,并没有给学习者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那能让学习者产生兴趣吗?能让学习者继续坚持下去吗?不能。
那只会产生质疑,甚至抵触。
在学习中,大家只有时时注意“学”与“习”结合,学后及时复习、尝试、交流、探讨、分享,将所学知识融合到自己的实际体验中,那才可能事半功倍,乐此不疲。
四、“行”:学行结合
“行”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学行结合,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也就是学会知识的迁引,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孔子不仅提出“学思结合”,“学习结合”,而且强调“学行结合”。
在他看来,“学思结合”和“学习结合”是认知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实践前的准备,而对学习效果的验证并实现学习的目的则在于实践,因此,“学”必须与实践或行动相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服务社会。
在这一方面,孔子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
他说:“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
意思是说在文献知识上自己大约和别人差不多,但在人生实践中做一个君子,自己还未达到。
其实我认为这是孔子谦虚说法。
我们知道孔子在讲学时,学习的外延是生活,讲礼、讲政事、讲做人,总是习惯结合当时的时事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领悟做人的道理。
孔子重德胜过重才,重实践胜过重知识。
如子夏特别喜欢读书,他就时常提醒他,不要念成书呆子。
又如有感情地朗读教学,课堂上教师仅理论讲述怎么读,教师不示范,不引导,学生不练习,不体会,那么朗读只能是纸上谈兵。
所以有人常说“要让学生学会游泳,必须要让学生先下水”,就是同样道理。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出言不妨迟缓些,但实行则要敏捷些。
他不仅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学识品行,而且也以此标准品评自己的弟子。
例如,他对颜回能安贫乐道,虽箪食瓢饮,居处陋巷,却依然攻读不止,“不改其乐”,就一再表扬“贤哉回也”;而到白天也作夜寝、平日能言而不能行的宰予则斥之为“朽木”、“粪土之墙”;并非常感慨地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治长》)。
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躬行实践的。
言行一致,学行结合,现在我们仍需强调。
过去我们曾违背这一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高分低能”,“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出现“围学论”等现象都给我们留下惨痛地教训。
如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世纪新人之际,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统一。
现代教育专家研究表明:人一生所需的知识如果是100的话,在学校阶段所获得仅占10%-20%,其余的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实践取得。
因此,转变学习观念、倡导“学行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当今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