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防潮:1、目前在粘面板、头时,一般都用黄 鱼胶等水胶,这类胶最怕受潮,一受潮就会发生 脱胶现象,脱胶之后,音量就会减弱,音色更受 损害;2、当面板受到水渍潮湿之后,梧桐板内吸 入大量水分,也会减弱音量。
2.5 古筝
又名“秦筝”。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 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 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东筝、河南筝、 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 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 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 派。
2.5 筝的日常使用保养
琴靠人养。 筝的使用场合对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 是湿度环境对古筝影响较大。再者是空气混 响时间。空气混响时间过长,会美化古筝的 音色,而过短则易使古筝声音发“干”。一 般的空间混响时间应在1.2秒-1.7秒之间。
2.6 古琴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本
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 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
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 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
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
以标记音位。
2.3 古琴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
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
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 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最早是依
2.4 琵琶的发展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琵 琶演奏者和乐曲。 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 曹纲,诗人对其高超技艺亦多有诗作赞颂, 曹纲的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拨若风 雨”,另与之齐名的裴兴奴则左手按弦微 妙,“善于拢捻”,故当时乐坛有“曹纲 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来自西域疏 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号称琵琶第一 手的康昆仑,有名的佛殿乐师段善本等等。
2.5 古筝
目前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早期 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 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 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 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 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 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 檀、金丝楠木为佳。
2.2 阮
大约在公元前二三世纪的秦国时期,人们 给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弦制成弹拨乐器, 叫作"弦鼗"。后来人们又参考筝和筑等乐 器,创制了更为先进的乐器,称为"秦琵琶 ",它就是"阮"的前身。 阮的外形很简单,由琴头、琴杆和琴身三 个部分组成。 近年来音乐家们还对阮进行了改革,研制 出高音阮、中音阮、次中音阮和低音阮。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4 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 “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 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 为名也。” ——汉代刘熙《释名. 释乐器》
2.4 琵琶的演变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 来。
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 “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 (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 展而来的。 曲项琵琶于南北朝丝绸之路由波斯经现在的 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 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 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 带。
2.4 琵琶的结构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 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 手等部分。 琵琶的头部, 由“弦槽”、四只“轸子(弦 轴)”、“山口”等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 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 位”, 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 置。 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 空,即音箱。
2.2 阮
高音阮是高音乐器,发音清脆明亮,在乐队中 常担任主旋律的演奏。
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 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和插曲,具有动人的 效果。 低音阮发音深沉而低侯,犹如西洋乐器中的低 音提琴。
2.3 扬琴
扬琴又称"洋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 弦乐器。扬琴在中国已经流传和演化了 四百多年了。 不论在乐器制作、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 上,都已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 成为人们喜爱的乐器。
弹拨乐器
1 分类 2 乐器介绍 2.1 东不拉 2.2 阮 2.3 扬琴 2.4 琵琶 2.5 古筝 2.6 古琴
目录
1 分类
第一、以七弦琴为代表。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
木箱作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着弹奏。
第二、以琵琶为代表。装有二至四根弦,左手按弦, 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演奏。 第三、扬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
2.4 琵琶的结构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 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 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 称 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 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 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 腹内另有二条横档 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
2.4 琵琶的发音
2.4 琵琶的发音
优质琵琶的发音特点是:穿透力强(衰减小, 传得远)。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 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 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 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
2.4 琵琶护理
爱护乐器, 应从两方面来注意:
一、防止受外伤:乐器用毕要养成立即放在琴袋或 琴盒内的习惯,并将琴袋或琴盒放在干燥而妥当的 地方。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
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2.6 古琴
"搏拊琴瑟以咏“ ——《书经》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诗经》
2.6 古琴结构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 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
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 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 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 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 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 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 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 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 弦为钢绳尼龙缠弦。 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 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 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 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 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 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 三里地以外。
天、地、人之和合。 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
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
谢谢大家
2.3 扬琴
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 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 扬琴主要用木质材料制成,琴身是它的共鸣箱, 呈蝴蝶形,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蝴蝶琴"。
演奏时,琴放在木架上,左右手各执富有弹性 的竹制小棰,分别敲击琴弦发音。
2.3 扬琴
扬琴的音色十分丰富,低音区发音雄厚而 深沉;中音区纯净而透明;高音区清脆明 亮。扬琴比较适于演奏快速的乐曲,最适 合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欢快、喜悦的 感情。
2.6 古琴
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 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 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 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 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 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 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
2.6 古琴
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
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 有尾,有足。
2.3 古琴
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 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
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
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 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
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
2.5 古筝
又名“秦筝”。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 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 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东筝、河南筝、 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 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 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 派。
2.5 筝的日常使用保养
琴靠人养。 筝的使用场合对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 是湿度环境对古筝影响较大。再者是空气混 响时间。空气混响时间过长,会美化古筝的 音色,而过短则易使古筝声音发“干”。一 般的空间混响时间应在1.2秒-1.7秒之间。
2.6 古琴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本
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 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
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 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
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
以标记音位。
2.3 古琴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
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
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 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最早是依
2.4 琵琶的发展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琵 琶演奏者和乐曲。 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 曹纲,诗人对其高超技艺亦多有诗作赞颂, 曹纲的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拨若风 雨”,另与之齐名的裴兴奴则左手按弦微 妙,“善于拢捻”,故当时乐坛有“曹纲 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来自西域疏 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号称琵琶第一 手的康昆仑,有名的佛殿乐师段善本等等。
2.5 古筝
目前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早期 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 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 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 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 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 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 檀、金丝楠木为佳。
2.2 阮
大约在公元前二三世纪的秦国时期,人们 给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弦制成弹拨乐器, 叫作"弦鼗"。后来人们又参考筝和筑等乐 器,创制了更为先进的乐器,称为"秦琵琶 ",它就是"阮"的前身。 阮的外形很简单,由琴头、琴杆和琴身三 个部分组成。 近年来音乐家们还对阮进行了改革,研制 出高音阮、中音阮、次中音阮和低音阮。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4 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 “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 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 为名也。” ——汉代刘熙《释名. 释乐器》
2.4 琵琶的演变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 来。
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 “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 (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 展而来的。 曲项琵琶于南北朝丝绸之路由波斯经现在的 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 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 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 带。
2.4 琵琶的结构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 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 手等部分。 琵琶的头部, 由“弦槽”、四只“轸子(弦 轴)”、“山口”等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 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 位”, 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 置。 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 空,即音箱。
2.2 阮
高音阮是高音乐器,发音清脆明亮,在乐队中 常担任主旋律的演奏。
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 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和插曲,具有动人的 效果。 低音阮发音深沉而低侯,犹如西洋乐器中的低 音提琴。
2.3 扬琴
扬琴又称"洋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 弦乐器。扬琴在中国已经流传和演化了 四百多年了。 不论在乐器制作、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 上,都已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 成为人们喜爱的乐器。
弹拨乐器
1 分类 2 乐器介绍 2.1 东不拉 2.2 阮 2.3 扬琴 2.4 琵琶 2.5 古筝 2.6 古琴
目录
1 分类
第一、以七弦琴为代表。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
木箱作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着弹奏。
第二、以琵琶为代表。装有二至四根弦,左手按弦, 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演奏。 第三、扬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
2.4 琵琶的结构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 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 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 称 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 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 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 腹内另有二条横档 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
2.4 琵琶的发音
2.4 琵琶的发音
优质琵琶的发音特点是:穿透力强(衰减小, 传得远)。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 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 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 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
2.4 琵琶护理
爱护乐器, 应从两方面来注意:
一、防止受外伤:乐器用毕要养成立即放在琴袋或 琴盒内的习惯,并将琴袋或琴盒放在干燥而妥当的 地方。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
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2.6 古琴
"搏拊琴瑟以咏“ ——《书经》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诗经》
2.6 古琴结构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 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
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 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 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 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 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 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 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 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 弦为钢绳尼龙缠弦。 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 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 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 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 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 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 三里地以外。
天、地、人之和合。 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
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
谢谢大家
2.3 扬琴
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 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 扬琴主要用木质材料制成,琴身是它的共鸣箱, 呈蝴蝶形,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蝴蝶琴"。
演奏时,琴放在木架上,左右手各执富有弹性 的竹制小棰,分别敲击琴弦发音。
2.3 扬琴
扬琴的音色十分丰富,低音区发音雄厚而 深沉;中音区纯净而透明;高音区清脆明 亮。扬琴比较适于演奏快速的乐曲,最适 合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欢快、喜悦的 感情。
2.6 古琴
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 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 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 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 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 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 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
2.6 古琴
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
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 有尾,有足。
2.3 古琴
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 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
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
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 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
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