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分解

合集下载

QC七大手法知识

QC七大手法知识

3.偏峰型。 数据的平均值位于中间值珠左侧(或右侧), 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数据分布的频数 增加后突然减少,形状不对称。当下限 (或上限)受到公差等因素限制时,由于心 理因素,往往会出现这种形状。
4.陡壁型。 平均值远左离(或右离)直方图的中间值一, 频数自左至右减少(或增加),直方图不对 称。当工序能力不足,为找出符合要求 的产品经过全数检查,或过程中存在自 动反馈调整时,常出现这种形状。
❖ (三)如何使用直方图:
❖ 根椐直方图形状,对总体进行初步分析 1.直方图的常见类型
❖ 1.标准型(对称型)。数据的平均值与 最大 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 附近的数据的频数最多,频数在中间值向 两边缓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对称。这种 形状是最常见的。
❖ 2.锯齿型。作频数分布表时,如分组过多, 会出现此种形状。另外,当测量方法有问 题或读错测量数据时,也会出现这种形状。
(二)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第一步:收集数据,作直方图的数据一般大 于50个,最少不得小于30个。
❖ 第二步:求极差 R。(R= Max-Min=356-332=24)
❖ 第三步:根据样本量 n,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 距。
❖ 组数:分组太多,每组内出现的数据个数很少, 作出的直方图过于分散或呈现锯齿状:分组太 少,数据会集中在少数组内,而掩盖了数据的 差异。通常选组距 h为接近 R/k的某个整数值。 'n=100, k=9, R/k=24/9=2.7,故取 h=3。
3.按原料分层
可以按原料供应商、按原料批次进行分层。 为弄清哪些产品与原料有关,必须对批号有明 确的记录。
4.按时间分层
可以按上午或下午,日班或夜班进行分层。
5.按作业环境状况分层

统计技术(新老七种工具)

统计技术(新老七种工具)

直方图(频数直方图)
• ⑹画直方图: 在横轴上以每组对应的组距为底,以该组的频数 为高,作直方图。计算样本平均值(X),样本标准偏差值 (S),在图上标出公差范围(T),样本量(n),样本平均值 (X),样本标准偏差(S)和X的位置。
• 计算公式: (以替换数法)
∑ fi ui • X= Xo+ h× n
控制图

2.计数值控制图
• ⑴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
• ⑵不合格品数控制图(nP)
• ⑶单位不合格品数控制图(u)
• ⑷不合格数控制图(C)
控制图

四、常规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 1.在点子随机排列的情况下,出现下列情况之
一,就判断过程处于稳态,即没有异常波动的 状态。
• ⑴连续25个点,落在控制界外的点数为0;
• 产品质量的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两 类。
• 控制图就是用来及时反映和区分正常波动 与异常波动的一种工具, 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是 区分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
控制图
• 三、常规控制图的分类 • 一般按数据的性质分为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
值控制图两大类。 • 1.计量值控制图 • ⑴均值——极差控制图(X-R) • ⑵均值——标准差控制图(X-S) • ⑶中位数——极差控制图(X~-R) • ⑷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X-Rs)

S= h ×∑ fi u2i
-( ∑ fi ui
)2
n
n

其中: Xo——频数最大的组中值。

fi——各组频数

ui——各组替换数,设定频数最大的一组u=0,以此往上分
别为-1,-2,-3……,往下分别为1,2,3…..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控制图的重要性控制图原理控制图种类及选用统计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CAQ系统的基础,这里简要介绍制造企业应用最广的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与控制图获得有效的质量数据之后,就可以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和控制图对质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成分。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此处介绍的方法是生产现场经常使用,易于掌握的统计方法,包括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等。

排列图排列图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图表工具.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洛特(Pareto)提出的.巴洛特发现人类经济领域中"少数人占有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况"的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原理.朱兰(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成为在质量管理中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和确定质量改进方向的有力工具.1.排列图的画法排列图制作可分为5步:(1)确定分析的对象排列图一般用来分析产品或零件的废品件数、吨数、损失金额、消耗工时及不合格项数等.(2)确定问题分类的项目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零件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3)收集与整理数据列表汇总每个项目发生的数量,即频数fi、项目按发生的数量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最后一项是无法进一步细分或明确划分的项目统一称为“其它”。

(4)计算频数fi、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首先统计频数fi,然后按(1)、(2)式分别计算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1)式中,f为各项目发生频数之和。

(2)(5)画排列图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频率折线组成。

如图1所示为一排列图实例。

2.排列图用途(1)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0-80%左右的若干因素。

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与技术

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与技术

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技术质量改进有老七种工具: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检查表;分层法;控制图;散布图。

新七种工具:关连图;系统图(树图);矩阵图;网络图(箭条图);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亲和图(kj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补充工具有:流程图;水平对比法;头脑风暴法。

一、因果图(一)因果图的概念因果图又称鱼刺图或石川图或特性要因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用来分析因果关系,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原因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因果图的绘制1、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1)确定质量特性(结果);(2)将质量特性(结果)写在纸的右侧,用方框框上,从左至右画一箭头(主骨),列出影响结果的主要原因作为大骨,也用方框框上;(3)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层次原因,作为中骨;用小骨列出第三层次原因,以此类推;(4)将认为对质量特性(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原因标出来;(5)在图上记录必要的有关信息(如产品、工序或小组名称、参加人员、日期等)。

它是用逻辑推理法去确定第一层次原因(大骨),第二层次原因(中骨),第三层次原因(小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故称“逻辑推理法”。

2、利用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1)确定质量特性;(2)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3)找出各原因之间的关系,在因果图上以因果关系箭头联接起来;(4)将认为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来;(5)在因果图上标上必要的信息。

它的特点是开放式的查找原因(最有效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然后根据对结果的影响从小骨到中骨再到大骨系统地整理这些原因,形成因果图形状,故称为“发散整理法”。

(三)因果图的注意事项1、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1)确定原因应集思广益,以免疏漏;(2)确定原因应尽可能具体;(3)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4)验证原因必须要细化,直至能采取措施为止,如分析出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原因分析尚未到位。

品质管理7大工具

品质管理7大工具

进 片 口
眼睛观察下半部 镀膜较薄的现象。
400~800nm 平均穿透率
从此调查表可直观看出:该电池片下部镀膜较薄, 故穿透率较高。
三、排列图:
又称柏拉图,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一个质量问题的因素 有很多,但总有少数因素对质量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 就是“关键的少数”。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解决质量问题,如果能有效地掌 握“关键的少数”,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1~100
6~10
101~250
7~12
251~
10~20
5

求组距h
H=极差÷组数(27/10≈3)
6

求各组上限、下限(由小而大顺序),精确到组距的下 一位
第1组下限=最小值-最小测量单位/2 第1组上限=第1组下限+组距 第2组下限=第1组上限 …… 最小数据应在最小一组内;最大数据应在最大一组内,若 有数据小于最小一组下限或大于最大一组上限时,应自动 加一组。
五、直方图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直方图是应用很广的一种 统计分析工具。直方图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的 分布特征、过程能力指数等,并能判断和预测 产品的质量状况和不合格率。 直方图是将所收集的测定值、特性值或结果值 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 所测定的值依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 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因此直方图也称柱状图 。
表1 按操作员分层的漏气情况
表2 按工厂分层的漏气情况
操作 漏 不漏 漏气率 p/% 员 气 气
A 6 13 32
供应 漏气 不漏 商 气 甲厂 9 乙厂 10 14 17
漏气 率p/%
39 37
B C
3 10 合计 19
9 9 31

质量管理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七大手法

直方图的常见类型
标准型:左右对称,最常见 锯齿型:数据分组过多,或测量读数错误 偏峰型:产品尺寸受公差影响 陡壁型:工序能力不足,进行全数检查 平顶型:几种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 双峰型:均值相差较大的两种分布混在一起 孤岛型:中混有另一分布的少量数据
CATARCTR
29
2020/8/12
CATARCTR
31
2020/8/12
手法四 检查表
检查表法,又称调查表法,是 利用统计表来进行数据整理和初步 分析的一种方法。
CATARCTR
32
2020/8/12
检查表的作用
收集数据,“用数据说话”
简单有效,适用于任何重点工作领域的过程,将这些过程 的信息整理清晰明了的资料
更清楚地描写出整个情况的事实而不是每个成员的个人意 见
43
2020/8/12
休哈特控制图的原理
3σ 原 则 : 在 无 异 因 ( 只 存 在偶因)的前提下,控制图上 点出现异常的概率不超过0.27%。
CATARCTR
44
2020/8/12
控制图的种类
计量值控制图
均值极差控制图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计数值控制图




D






○:表面擦伤;△:砂眼;:▲:尺寸不良;●:外形异常;□:其它
○○○○ ○○
○○ ▲▲ ● ○○

○○○○○ ○○
○○ △

△△ ●●
38
2020/8/12
缺陷位置检查表
CATARCTR
39
2020/8/12

qc 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简易工具

qc 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简易工具

qc 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简易工具
qc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简易工具有排列图、因果图、流程图、核查表、直方图、控制图。

1、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是一种特殊的垂直条形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

2、因果图:又称鱼骨图或石川馨图,以其创始人石川馨命名。

3、流程图:也称过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

4、核查表:又称计数表,是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

5、直方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

6、控制图:是一张实时展示项目进展信息的图表。

拓展:QC小组特点
QC小组是指在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自愿结合,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的有效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QC小组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

质量管理常用七种方法

质量管理常用七种方法
口子
线硬
缆线
不宜
责任心不强 漆
技术水平低
不执行工艺 包 表
刮线
一次除漆多
炉口
炉口温度高
不及时更 换毛毡硬
设备
工. 艺
环境
注意:图中用方框框起来的原因为“要因”
质尘 温度低
面 疙 瘩
12
⑵工序分类型
工序分类型的作法是,首先按工艺流程把各工序作为影响产品质
量的平行的主次原因找出来,然后把各工序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原因查
都差不多,有必要考虑重新确定分层原则,再进行分层。也可以考虑改变
计量单位,以便更好的反映“关键的少数”,如将按“件数”计算变成按
“损
失金额”计算。
⑸ 不太主要的项目很多时,可以把最次要的几个项目合并为“其他”项,排

在柱形条最右边。
⑹ 收集数据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1~3个月为好。时间太长,情况变化
一、定义(七大统计手法)
1、排列法
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技术。
2、层别法
把收集来的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进行比较分
析的一种方法。
3、因果分析图
能简明、准确表示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而识别和发现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方向
4、检查表
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数字与非数字)、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整理 和分析的图表。
4、因果分析图类型
⑴ 结果分解型(图15)
其特点是沿着“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结果”这一主题,进行层层解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问题进行了原因追究,可以系统地掌握纵向之间 的因果关系;其缺点是,容易忽视某些平行问题或横向之间的关系。
图15
粘度 杂质

QC七种工具使用方法

QC七种工具使用方法

QC七种工具使用方法QC七种工具指的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也称为“七个Q工具”(Seven Quality Tools),用于问题分析、数据采集和分析、质量改进等质量管理活动。

这七种工具分别是:排列图、因果图、控制图、直方图、散点图、流程图和帕累托图。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七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一、排列图(Pareto Chart)排列图是一种按照重要性降序排列的柱状图,用于帮助团队识别问题的原因的相对重要性。

使用排列图的步骤如下:1.确定需要分析的问题。

2.收集相关数据,并将其按照发生频率或重要性进行排序。

3.绘制柱状图,将问题的原因按照重要性从左到右排列。

4.添加累积百分比曲线,以显示每个原因对总问题的贡献。

5.分析柱状图和累积百分比曲线,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二、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因果图也称为鱼骨图或石川图,用于帮助团队识别问题的潜在原因。

使用因果图的步骤如下:1.确定需要分析的问题,并将其写在因果图的头部。

2.确定主要的因果类别,例如人员、设备、方法、材料、测量等。

3.在这些类别下,列出所有可能的潜在原因。

4.绘制一条横线,将潜在原因与主要类别连接起来。

5.分析因果图,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三、控制图(Control Chart)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过程稳定性和能力的统计图表。

使用控制图的步骤如下:1.收集过程数据,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序。

2.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确定控制限。

3.绘制控制图,将样本数据绘制在上下控制限内。

4.分析控制图,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中。

5.根据控制图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维持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四、直方图(Histogram)直方图是一种用于显示数据分布情况的统计图表。

使用直方图的步骤如下:1.收集数据,并将其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分组。

2.绘制直方图,将每个组的频率或频率密度绘制在垂直轴上。

3.根据直方图的形状,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质量管理学第九章-质量改进课件.ppt

质量管理学第九章-质量改进课件.ppt
(4)双峰型直方图
出现两个顶峰,这往往是由于把不同的材料、不同 加工者、不同操作方法、不同设备生产的两批产品混在 一起造成的。
20
三、直方图
(5)平顶型直方图
峰顶过宽过平,这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某种因素在 缓慢起作用造成的,如刃具的磨损、操作者逐渐疲劳使 质量特性数据的中心值缓慢移动。
(6)孤岛形直方图
1、确定课题 2、收集语言及文字资料 3、语言及文字资料卡片化 4、综合整理卡片 5、制图 6、使用
32
八、流程图法
(一)流程图的概念
流程图是将一个过程(如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质量 改进过程等)的步骤用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
33
八、流程图法
(二)绘制流程图的步骤
1.对现有过程进行描述的流程图 2.设计一个新过程的流程图
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基本对称,数据大体呈正 态分布。可以判定此时工序处于稳定状态。 (2)偏向型直方图
偏向型又分左偏型和右偏型,如孔加工习惯造成的 特性值分布常呈左偏型,而轴加工习惯造成的特性值分 布常呈右偏型
19
三、直方图
(3)折齿型直方图
这种形状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太大或分组组数不当 或测量仪器精度不够所造成的
组员 承担具体的操作;提出意 见和建议;认真参加各项 活动。
9
四、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
(二)质量改进的障碍
1.对自身质量水平缺乏正确的认识 2.不能正确对待质量改进工作的成功与失败 3.“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的错误认识 4.管理者对权力下放错误的理解 5.员工的顾虑
10
四、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
(三)持续的质量改进
本章重点
1 质量改进概述 2 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
1
第一节 质量改进概述

质量管理工具之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和分层法

质量管理工具之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和分层法
表按操作工人分层统计表
操作者
漏油
不漏油
漏油率%
A
6
13
32
B
3
9
25
C
10
9
53
合计
19
31
38
表按气缸垫生产厂家分层统计表
供应厂
漏油
不漏油
漏油率%

9
14
39

10
17
37
合计
19
31
38
从上面两个分层统计表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3.因果图,又称为特性要因图,或形象地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用来表示和分析质量问题与其潜在的原因关系的一种图表。一家印刷企业的复印机的复印质量总是达不到预定标准,希望通过因果图找出复印机复印不清楚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下为该企业拟采取的因果图绘制步骤,请根据该步骤绘制正确的因果图。
(1)确定待分析的质量问题,将其写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主干,箭头指向右端。确定复印机复印不清楚作为此问题的特性,在它的左侧画一个自左向右的粗箭头。
(2)确定该问题中影响质量原因的分类方法。按分析工序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造成复印机复印不清楚的原因可以具体分成复印人员、复印机、复印纸、原稿、复印方法及复印环境六大类,用中箭头表示。
4.某柴油机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汽缸垫之间经常发生漏油现象,为解决这一质量问题,对该工序进行现场统计。被调查的50台柴油机,有19台漏油,漏油率为38%。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漏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工序涂密封剂的工人A、B、C三人的操作方法有差异;二是气缸垫分别由甲、乙两厂供应,原材料有差异。
为弄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漏油或找到降低漏油率的方法,该厂分别采用操作工人、气缸垫两种标志数据进行分层,得到的统计情况分别如下表所示。

公司品管部QC七大手法培训

公司品管部QC七大手法培训

这些手法可以帮助品管人员收集数据、找出问题、分 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以及制定预防措施。
这些手法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qc七大手法的展望
qc七大手法将继续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 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手法的应用将不断改进 和完善。
在未来,qc七大手法将更加注重预防措施,以防 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后再去解决 。
详细描述
层别法是一种分类工具,将问题原因按照 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和区分。通常情况下 ,层别法分为“人、机、料、法、环”五 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代表着不同的原因。 层别法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分析问题原因 ,找出主要原因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来解决这些问题。
散步图
总结词
散步图是一种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工具,通过散步图可 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趋势和异常值。
QC七大手法在质量管理中具有 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这些手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 了解生产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产品特性,发 现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这些手法还可以帮助企 业更好地进行质量改进,促进
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02
qc七大手法详解
柏拉图分析法
总结词
柏拉图分析法是一种找出问题的关键原因的有效方法,通过统计数据和柏拉图分类,将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 ”和“次要的多数”两类,从而针对关键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
详细描述
控制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将实际数据绘制在控制图上,通 过中心线、控制上限和下限等指标来反映过程的稳定性、可 控性和异常情况。控制图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过程质量。
查检表

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
4
两图一表
排列图------把握关键问题关键事项,不要平均使力,更不要事无巨细, 排列图 眉毛胡子一把抓(2/8原则)。 鱼刺图(因果图)------把握根本原因(Root cause),确定根本解。 鱼刺图(因果图 对策表
把握两个关键和二个一一对应原则
5
排列图
品质
Document
早班
Category
2
问题
坦然地面对问题,但要及时及早审视,力求及早查觉问题所在,及早 解决掉(及时纠偏,事先预防),而不要等到破败不堪,灾难临头才 大切大悟(事后诸葛亮)。如果…… 更在于问题帮助我们揭示管理控制的缺失所在, 并借此提供了一个绝 佳的改善机会…….
杠杆 持续改善
支点/引爆点
品質
上半部两个“斤”,意味“斤斤计效 斤 斤斤计效”; 斤斤计效 下半部一个“貝”,通解为“钱”。 貝 钱
因果图与排列图 分层法 调查表、相关图 直方图和控制图 因果图 排列图、分层法 调查表 相关图 直方图 控制图 排列图 分层法、调查表 相关图、直方图 控制图等常 用而简单的一些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改善当中, 因此被统称为QC七种工具 七种工具。 七种工具
因果图主要籍参与者的头脑风爆,集思广益,把对问题有影响的一 因果图 些重要的因素加以分析和分类,并在同一张图上把它们的关系用箭 头表示出来,以此来分析、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因果分析图(鱼刺图) 因果分析图(鱼刺图)
版权所有: Yu Shao Zhong
问题(制造原因、流出原因) 问题(制造原因、流出原因) 不接收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放行 不合格品;(过程要受控) 现象≠问题(不要被表象迷惑,不要被假象蒙 蔽)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1. 深入分析事件(解剖,一层层细细剥开) 问 题 和 对 策 2. 深入到未端原因,即深层次原因(再三发 问技巧或业集法或关联图法) 3. 掌握二图一表(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 4. 把握好两个关键 5. 根本解 Vs 替代解 6. 不仅仅局限于事件或问题本身而是反观整 个系统

SPC中的常用方法

SPC中的常用方法

六、直方图法
4、工序能力评价
CP(CPK) CP>1.67 1.00< CP≤1.33 0.67< CP≤1.00 CP≤0.67
P(%) P<0.00006 0.006≤p<0.27 0.27≤p<4.55 p≥4.55
评价 能力非常充足 充足 尚可 不足 严重不足
1.33< CP ≤1.67 0.00006≤p<0.006
六、直方图法
3.工序能力指数
• 1、定义:衡量工序能力满足加工质量要求的程度 质量标准 T T Cp= = = 工序能力 6б 6S
•2. Cp的计算 •(1)双侧公差
T X 当M= 时, Cp= 6S
当M≠ X 时, Cpk=Cp(1-k)
2 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 T
六、直方图法
3.工序能力指数 2. Cp的计算 Tµ -ū Tµ -x a 只有上极限偏差 Cp= 3б ≈ 3S b.只有下极限偏差 ū - TL x - TL C p= ≈ 3б 3S • (2)单侧公差
各种计量值 均值—极差控制图 X —R ~ 各种计量值 X —R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各种计量值 X —RS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计量值 X 单值控制图 X —S 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 重要产品中使用 计件数据 Pn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计件数据 p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计点数据 C 缺陷数控制图
U
六、直方图法 2、工序能力
(1)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 际加工能力。一般用 B=6б 来表示。这 是一个经济幅度。 (2)若B=2б,则合格品率为68.26%. • 若B=4б,则合格品率为95.45%. • 若B=6б,则合格品率为99.73%. • 若B=8б,则合格品率为99.9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法 因果图法 直方图法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
在工厂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从何入手呢?
而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 几个影响较大的因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 就可解决问题的80%以上。
物流质量管理
人员
技术不佳
粗心 无品质观念
缺乏培训
外观
物流质量管理
不良
★WHW-WHW分析例子

机 ⑤夹具压力太大
②未遵守作业标准
夹具设计缺陷
⑦夹具上有铁屑
设备知识了解少 设备调试不合理
⑥面定位不准确
检测技能不足 装夹位置不合理 检测不准确
刀具磨损快
同轴度偏大
材料组织异常
加工时重复定位误差多
④材料硬度大
多次加工的要求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
小练习:
上例中主要不良品为破损,此破损为当月份 生产许多产品的破损总和,再将产品类别用排列 法分析如下: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
小练习: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法
还可以对质量问题分层研究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因果分析图法
某项结果之形成,必定有其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 法找出其原因来。
因果图是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 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起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图形。
因果图能简明、准确表示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而 识别和发现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方向。
排列图
小练习: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
应用:
1、之利前 用排列图寻找产品质量的改之善后重点; 2、利用排列图验证100改%善产品质量的效果;
实现的改善
100%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法
解决质量问题不要刻意追求完全彻底,要短平快地解 决问题,通过多次PDCA循环逼近完全彻底。 (1)小田口的论断是:宁愿用1~2个月的时间解决问 题 的80%,也不愿用1~2年的时间解决问题的90%; (2)连续的PDCA循环,逼近于完全彻底解决质量问题 。
物流质量管理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因果分析图法例子:


粗糙度低



物流质量管理
照明不好 车间地面振动大 原料混杂 原料太硬 未按规定磨刀 机床导轨松动 进刀量规定不合理 技术不熟练 机床轴承磨损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因果分析图法
例子:



技术不熟练 未按规定磨刀
这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因果分析图法
people
materials
Work methods
Quality Characteris
environment
Equipment Measurement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因果分析图法
运用因果图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解决质量问题。因果图再质量管理活动中,尤其是在QC小 组、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 也称之为“帕累托图”
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于1897年在研究国民 所得时发现大部分所得均集中于少数人,而创出 此原理。
Dr. Joseph Juran recognized this concept as a universal that could be applied to many fields. He coined the phrases “vital few and useful many”(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直方图
正常型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孤岛型直方图


双峰型直方图


折齿型直方图 物流质量管理 绝壁型直方图
思考
▪ 你如何控制学习(或工作)的质量?
请举例说明
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在使用这些方法! 如果还没有使用,还不应用?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
例1: 某厂铸造车间生产某一铸件,质量不良项目有 气孔、未充满、偏心、形状不佳、裂纹、其它 等项。记录一周内某班所生产的产品不良情况 数据,并分别将不良项目归结为下表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 某部门将上月生产的产品作出统计,总不良数 409个,其中不良项目依次为:
原料混杂 进刀量规定不合理 原料太硬
车间地面振动大
机床导轨松动
照明不好
机床轴承磨损


物流质量管理
粗糙度低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直方图 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一般都是服
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当产品质量 特性值的分布不具有正态性时,往往是生 产过程不稳定,或生产工序的加工能力不 足。因而,由产品质量特性值所作的直方 图的形状,可以推测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或工序能力是否充足,由此可对产品的质 量状况作出初步判断。根据产品质量特性 值的频数分布,可将直方图分为正常型直 方图和异常型直方图两种类型。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排列图
作 图
① 将用于排列图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类。 ② 确定数据记录的时间。
方 ③ 按分类项目进行统计。
法 ④ 计算累计频率。
及 ⑤ 准备坐标纸,画出纵横坐标。
步 骤
⑥ 按频数大小顺序作直方图。
⑦ 按累计比率作排列曲线。
⑧ 记载排列图标题及数据简历。
物流质量管理
NC粗车工艺设计不合理
料 法 ③加工定位基准不统一
装夹导致产品内外圆偏心
⑧设备主轴精度差

加工不同心



内外圆变形大 同轴度要求不严格 图纸设计不合理
不 良
①同轴度设计范围大
经分析共找出以上8个末端原因!
物流质量管理
物流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因果分析图法
绘制因果分析图最一般的方法是“大枝展开 法”,这种方法是从大枝到中枝、从中枝到小枝, 按此次序提出各种要因,这样往往可以将各种因 素限制在预先确定的框框内,容易形成小而整齐 的因果图。因果分析图的具体绘制一般按照下述 步骤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