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堂教学“通”精神在提高教学质量中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通识课堂教学“通”的精神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摘要: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途径。

由于通识教育课程多是基础性的、普适性的内容,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本文结合近年来对文科类本科生开设《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的一些教学实践,分析探讨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提出一
些改进的基本措施和做法,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在课堂上采取积极有效的互动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能自觉采用批判性的、开放的思维精神和多样灵活的思考方式去探索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的精神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043-02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克服过度专业化教育所造成的弊端,保障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注重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全面通识教育的有效形式[1~2]。

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由于传统专业教育影响,学生对于公共课性质的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教师很难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加上教师在课题教学方面往往以单调的讲授的方式为主、师生之间缺乏课堂互动、学习交流,课堂效果不理想。

这些
与我们要求的培养“全人”教育的通识教育目标是相悖的。

1 培养学生的通达精神
通识课程所反映的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而“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每一位高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都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注重课堂教育的思想性。

大学通识教育既要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进行,也要着力培养这样的精神。

通识教育致力于破除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贯通中西,融会古今,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有机关联,实现整体把握,培养学生贯通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之间经络的素养,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力图通情达理,通权达变,融会贯通。

笔者在讲授《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时,很多知识内容都涉及到在科学界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在介绍他们的学术工作的同时也应当让学生们了解他们非凡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思想境界,这将有助于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和通透感。

具有通识精神的教育者不仅自己能如此,而且能以欣赏与鼓励的态度对待、引导学生思维的多样性[3]。

2 在互动课堂中打通学生主体意识
通识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学生的积极性不强,加上教师总是过分强调主导作用,使得通识教学效果不好。

教师的作用应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和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充分调动能动性,积极配合老师组织的活动,这样课堂教学效果好,并且能更好的发
挥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4]。

2.1 利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学生多感观互动
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它是跨学科的非专业性教育。

如何能将覆盖面广的通识课程生动的传授给学生,许多教师都感觉不太容易。

教师可以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得以有效解决。

因为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利用指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表达信息的形式生动、逼真地传播和表达信息,可以调动学生的多感观活动,加强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时,由于授课内容有别与其他化学专业课程,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有一定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内容包容量大,而且表现形式生动,有助于培养理科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所以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作为化学与人类文明通识课程的教学手段[5]。

在我们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全部课件内容是由精选制作的“图片”连接而成,由教师幽默的语言连贯。

图片有人物、分布图、分析图、大量照片、结构式、漫画组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插入了一定比例的动画和视频资料,把学生带入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去,营造舒适自由的学习氛围。

2.2 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科技动态
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让教学效果良好,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路资源了解科技动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

针对化学与人类文明通识课程中涉及到的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
热点话题,如新能源、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研究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研究报、课堂上ppt汇报。

引导学生把自己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一种智慧,进而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把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2.3 开展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接受细节的知识和理论,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辅助下,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和问题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社会实践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化学与人类文明通识课程授课对象为文管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渗透人文精神,凸显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学习时要注重学习思维方式,而不是知识,知识容易被遗忘,而思维方式却能真正与学习者融为一体[6]。

讨论式教学可以问题方式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养成是一种很自
然的、非常容易被学生接受的通识教育方法[7]。

笔者同时也采取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讨论小组,发挥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事先准备好与讨论主题相关阅读资料,让学生提前阅读,做好笔记、写好讨论提纲以及需要提出的相关问题,之后在课堂上有目的有次序讨论。

讨论的话题紧随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通过社会热点找问题,贴近日常生活讲道理。

通过主动参与,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学会解决问题的同时,能敏锐
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8]。

3 评价方式的灵活变通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督促学生系统复习掌握所学知识,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方法。

通识教育课程不仅有对知识掌握的要求,也有能力、道德、人格等方面的要求。

“加上通识教育的教育效果具有迟效性和内隐性的特点”[9],通识教育要求的效果不只是从学生的期末成绩,掌握的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知识视野、创新思维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生活情趣、人格品质等。

在考核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在平时授课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也应该引入一定比例的开放型题目,学生们结合这门课学习到的知识,联系自己所学专业各抒己见。

这种考试形式与通识教育的内容——“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是基本吻合的。

通识教育最终都要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和实施,探索有效的、切合实际的通识教育模式,是通识教育实施的关键。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上好通识教育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除了应有坚实的专业基础之外,同时还应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在互动课堂中打通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贯通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之间经络的素养,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力图通情达理,通权达变,
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董秀平,张力.通识教育中课堂互动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123-124.
[2]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8-136.
[3] 梁红斌.通识精神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1:96-97.
[4] 田琰.大班教学中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非通用语通识课程为例[j].论教谈学,2012:56-57.
[5] 陈明旦.化学信息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 邓海威.化学教育专业开设化学与人类文明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48-51.
[7] 王海亚,李加林,童亿勤.跨学科综合型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1:16-19.
[8] 张文换.讲座式教学法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2(19):1.
[9] 邢亮.化学与人类文明公选课教学探讨[j].大学化学,2012,27(3):2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