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物与受体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2、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

药理效应是机体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药物不可能产生新的功能。兴奋和抑制 是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

功能提高称为兴奋、亢进; 功能降低称为抑制、麻痹。过度兴奋转入衰 竭,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抑制。
4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3、药物作用的特异性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及其作用原理。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1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2、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兴奋和抑制 3、药物作用的特异性:构效关系 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相对
10Fra Baidu bibliotek
2、毒性反应



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 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 是应该避免的不良反应。 例如,洋地黄过量可引起心律失常;水杨酸盐 可引起恶心、呕吐、耳鸣等。 毒性反应立即发生者,称为急性毒性。急性毒 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长期用 药,在体内蓄积后逐渐发生者,称慢性毒性。 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 “三致”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对因治疗
8
三、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 痛苦的有害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 称为药源性疾病,如链霉素引起耳聋, 肼屈嗪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9
1、副反应


指在治疗剂量下,由于药理效应的选择性低,涉 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被用作治疗目的时, 其他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就成为了副反应(通 常也称副作用)。 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 心悸、视力模糊等副反应。 由于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 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可以设法 避免或减轻。例如麻黄碱在解除支气管哮喘的同 时,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失眠,可同时给 予镇静催眠药,以对抗其中枢兴奋作用。
11
3、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阈浓度 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日清 晨仍有困倦的现象。
12
4、停药反应


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 又称回跃反应。 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 血压将激烈回升。
13
5、变态反应



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 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10天 左右的致敏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 敏反应。 常见于少数过敏体质病人,临床表现各 药不同,因人而异。 例如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复应用 氯霉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4
5、变态反应


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不易预知,用 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 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从轻 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 害、休克等。可能只有一种症状,也可能多种 症状同时出现。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 可能复发。 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也可能是其代谢物, 亦可能是药物制剂中的杂质。 对于易引起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者,在用 药前应进行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15
6、特异质反应



少数特异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 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的现象。 与免疫反应不同,该反应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 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 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且无需预先敏化。 现已知这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例 如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者应用琥珀胆碱时 易出现呼吸肌麻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 乏者应用伯氨喹导致溶血性贫血。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指不同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范围 不同,有些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而有些药 物只影响少数或某种功能,我们称前者选择性低, 后者选择性高。 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副反应较少; 反之,选择性低的药物效应广泛,副反应较多,如 阿托品。虽然阿托品对M受体作用的特异性很强, 但由于M受体在体内的分布很广,效应非常广泛, 可见,作用的特异性强并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 理效应。 药物对作用靶点的选择性是相对的,达到一定的给 药剂量后,可出现低剂量下未表现出来的效应。
二、治疗效果
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补充治疗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三、不良反应
1、副反应 2、毒性反应 4、停药反应 5、变态反应 3、后遗效应 6、特异质反应
2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 现。 在分析药物所产生的效应时,既要注意到药物 对它所接触的器官、细胞产生的直接作用,也 要考虑到由于机体的整体性而产生的反射性或 生理调节性影响(间接作用)。 例如,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α受体,引起血管 收缩、血压上升、反射性心率减慢。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的, 故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化学反应的专一性, 后者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此即构效关系。 构效关系是药物作用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新药研究往往以先导化合物为基础合成系列新 化合物,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作用更强的 化合物以提供药理学研究。
5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6
二、治疗效果

简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 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 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7
治疗效果可分为:



或称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 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如抗生素 或称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消除体内致病菌。 对症治疗未能根除病因,但在诊断 未明或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 对症治疗 病却是必不可少的。 在某些危重急症如休克、惊厥、心 力衰竭、高热、剧痛时,严重的症 补充治疗 状作为二级病因可使疾病进一步恶 化,如高热引起惊厥,此时对症治 或称替代治疗,用药目的在于补充营养 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质(如激素)的不足。 可部分地起到对因治疗的作用。 但应注意解决引起该物质缺乏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