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前培训

合集下载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工作计划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加强新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新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确保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1-2025年)》精神,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新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 帮助新任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 培养新任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树立教师形象。

4. 帮助新任教师了解学校规章制度,熟悉学校工作流程,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培训对象1. 2023年新入职的教师。

2. 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其他教师。

四、培训时间1. 培训时间: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

2. 培训方式:集中培训、网络研修、教学实践、专题讲座等。

五、培训内容1. 教育政策法规:解读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提高新任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

2.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基本理论,提高教育教学素养。

3. 教学技能:学习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基本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5. 教学实践:组织新任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教学观摩等活动,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6. 校园文化: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

六、培训方法1. 集中培训:邀请专家、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2. 网络研修: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新任教师进行在线学习、交流、研讨。

3. 教学实践:组织新任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教学观摩等活动,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组织新任教师分析教育教学案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七、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集中培训、网络研修、教学实践、专题讲座等环节的考核。

2. 评价标准:学习态度、学习成果、教学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

八、组织保障1. 成立新任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教师在岗前培训计划

教师在岗前培训计划

教师在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教师在岗前培训是为了帮助新任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任务,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教育教学、学科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训对象教师在岗前培训的对象为新入职的全职教师。

同时,也欢迎有临时代课教师的老师参加,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培训内容1.学校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等。

2.教学管理制度:讲述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活动组织、课堂管理、学科教研等。

3.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观念等。

4.教育教学规程:学校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以及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

5.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求:学习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求,以及如何教学。

6.学生管理和情感教育: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和情感教育体系。

7.专业素养培养: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等。

8.学科教学:学科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堂操作技巧等。

9.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程相关的培训,在教师在岗前培训中加强。

四、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学校可组织集中培训,由校内外专家教授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实地观摩:安排新教师到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3.案例研讨:邀请教育教学专家,通过案例教学、研讨会等形式,让新教师了解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交流分享:组织新教师的交流分享,让他们相互交流学习,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五、培训计划1.第一周:学校基本情况介绍,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理念。

2.第二周:教育教学规程,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求,学科教学。

3.第三周:学生管理和情感教育,专业素养培养,专业课程。

4.第四周:集中培训,实地观摩,案例研讨,交流分享。

六、培训评估1.建立培训档案:根据培训内容和方式,建立新教师的培训档案,记录学习情况。

2.培训后跟踪:培训后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跟踪反馈,评估培训效果。

学校职前培训制度

学校职前培训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职前培训教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2. 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具备独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3. 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培训内容1. 教育法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2. 教育理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3. 专业知识: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4. 教育教学能力:学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5. 教育技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6. 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四、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集中培训,包括专题讲座、研讨会、观摩课等;2. 在职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如网络课程、进修班等;3. 自学自练:鼓励教师自学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4. 师徒结对:实行“老带新”制度,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指导新教师,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培训时间1. 新教师入职前,必须完成不少于30学时的岗前培训;2. 在职教师每学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3.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六、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 评价标准:主要考核教师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教学效果等;3. 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工作计划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工作计划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工作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教师职前培训的目标是帮助新任教师熟悉学校教学环境和教育理念,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促进个人和职业成长。

二、培训内容1. 学校介绍:学校概况、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教学模式等。

2. 教育政策法规: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教学改革政策等。

3. 教学理念:教学观念、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原则等。

4. 课程设置:学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5. 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堂管理、评价方法、教学效果评估等。

6. 专业发展:教师自我修养、职业规划、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等。

7. 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网络教学等。

8. 学生辅导:学生心理、学生辅导、学生管理等。

9. 教学实践:教学实习、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

10. 教研活动:教学研讨、教学交流、教学团队建设等。

三、培训方法1. 专家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教育政策、教学理念等方面的讲座。

2. 实践教学:组织教学实习活动,让新任教师亲自上课,提供点评和建议。

3. 案例分析:通过教育案例分析的方式,让新任教师了解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观摩教学:组织新任教师去其他学校进行教学观摩,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5.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新任教师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和成长。

6.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新任教师体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境,并学习应对方式。

四、培训安排1. 学校介绍和教育政策法规的培训将安排在教师入职之前进行。

2. 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将安排在教师入职后进行。

3. 教师入职后,将安排辅导老师对新任教师进行个性化培训,根据新任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五、培训考核1. 培训期间,将对新任教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

2. 每位新任教师需通过培训考核才能正式上岗,对于未能通过考核的新任教师,将安排相应的辅导和补救培训。

职校岗前教师培训计划(2篇)

职校岗前教师培训计划(2篇)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职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提高职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培养一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升教师对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认知,使其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2. 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 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三、培训对象1. 新入职的职校教师。

2. 在职但需要提升教学能力的教师。

3. 学校认为有必要参加培训的其他教师。

四、培训内容1. 职业教育理念与政策解读- 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解读- 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挑战2.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精神培养- 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的关系处理3. 教学理论与方法-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 教学方法与技巧- 教学评价与反馈4. 信息技术与教学- 教育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检索与利用5. 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成长- 应对职业压力与心理调适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校内外的教学观摩与研讨- 教学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五、培训方式1. 集中授课-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 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教学示范。

2. 现场观摩- 组织教师参观优秀职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 参观企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

3. 案例分析与研讨- 结合实际案例,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和分析。

- 邀请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实践操作-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如模拟教学、教学设计等。

- 提供实践基地,让教师进行实际操作。

5. 网络培训- 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

- 组织在线研讨和交流。

六、培训时间与安排1. 培训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天8小时,共计240小时。

新教师岗前教育教学常规培训内容模板

新教师岗前教育教学常规培训内容模板

一、引言尊敬的新教师们:欢迎加入教育事业这个神圣的行列!为了帮助大家尽快适应教师岗位,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次新教师岗前教育教学常规培训内容模板如下:二、培训目标1. 使新教师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 使新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3. 培养新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 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训内容一、教育政策法规及教育理念1. 国家教育政策法规解读2. 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3. 新时代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4. 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二、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 教师职业素养要求3.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4. 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的沟通技巧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1.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2. 课程与教学论3.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4. 教学评价与反馈四、教学设计与实施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3. 教学内容的处理与组织4.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选择5.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实施6.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五、课堂教学技巧1. 课堂管理技巧2. 课堂提问技巧3. 课堂讨论技巧4. 课堂评价技巧5.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技巧六、作业设计与批改1. 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2. 作业类型与评价标准3. 作业批改的方法与技巧4. 作业反馈与辅导七、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1. 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2. 教育科研选题与论文撰写3. 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4. 教师团队建设与合作八、班级管理与学生辅导1.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 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3. 学生行为规范与纪律教育4. 学生辅导与个性化教学九、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1.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2. 教育资源库建设与利用3.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4.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十、教育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2. 典型教学案例分享3. 案例分析与反思4. 教学案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四、培训方式1. 专家讲座2. 互动研讨3. 角色扮演4. 案例分析5. 作业设计与批改6. 教学实践五、培训考核1. 课堂参与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3. 案例分析报告4. 教学实践成果六、总结新教师岗前教育教学常规培训是教师职业生涯的起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教师教学常规岗前培训

新教师教学常规岗前培训

一、引言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新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加入为教育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新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往往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经验。

为了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教师教学常规岗前培训进行探讨。

二、培训目标1. 使新教师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2. 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3. 培养新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新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

4. 激发新教师的教育热情,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训内容1.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1)教育法规:使新教师了解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教育心理学:帮助新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教育学:使新教师了解教育发展历程,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

2. 教学常规(1)备课:指导新教师如何编写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2)上课:培训新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作业布置与批改:指导新教师如何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提高作业质量。

(4)辅导:使新教师了解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5)评价:培训新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师德师风(1)教师职业道德:使新教师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2)师德修养:指导新教师如何提升自身师德修养,成为学生尊敬的楷模。

4. 团队合作与沟通(1)团队建设:培训新教师如何融入团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2)沟通技巧:使新教师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培训方法1. 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为新教师提供理论指导。

2. 观摩:组织新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新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 互动交流:组织新教师进行分组讨论、经验分享,提高新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职前培训规定

教师职前培训规定

教师职前培训规定1. 入门课程与教育哲学:教师职前培训的第一步是给教师提供入门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哲学的重要概念,以便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有所指导。

2. 专业课程与教学技能:教师职前培训应包含一系列的专业课程,涵盖教学技能的培养。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教学设计、备课和评估等内容,帮助教师熟悉并掌握高效的课堂教学技巧。

3. 实习与实践:教师职前培训应该注重实习和实践环节。

通过在实际教学环境中的实习经验,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学现实情况,并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4. 课程多样化:教师职前培训的课程应该多样化,涵盖各个学科领域和教育阶段。

这样可以确保教师获得全面的教学知识,并且为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做好准备。

5. 师范院校合作:教师职前培训应该与师范院校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培训大纲和课程计划。

师范院校具有丰富的教师培训经验,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6. 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教师职前培训不仅要注重教学技能的培养,还应该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通过学习研究方法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问题,并且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7. 心理健康与素养培养:教师职前培训还应该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应对日常教学中可能面对的各种挑战。

8. 培训评估和反馈:教师职前培训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评估教师的学习情况和专业能力,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支持。

9. 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教师职前培训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需要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持续教育的机会,以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10. 师德师风教育:教师职前培训中应该注重师德师风教育。

教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对于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职前教师培养与培训计划三篇

职前教师培养与培训计划三篇

职前教师培养与培训计划三篇《篇一》作为一名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新手,我深知自身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胜任这一职责,我制定了详细的职前教师培养与培训计划,以期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1.学习专业知识:深入学习所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研究成果。

2.教学技能训练:通过模拟教学、听课、反思等途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掌握学生心理,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育实习:在实际教学环境中锻炼自己,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自己的教育情怀。

4.参加教育培训:积极参加学校或相关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5.拓展阅读: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6.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每周、每月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7.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好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参加教育培训和拓展阅读等方面的工作。

8.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和改进。

9.与同事、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向他们请教和交流,汲取他们的教育经验。

工作的设想:1.通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实习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2.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家长信任的优秀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不断拓展自己的教育视野,关注教育发展动态,紧跟时代步伐。

4.每天学习专业知识,做好笔记,定期进行复习。

5.每周至少听一次课,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反思和改进。

6.每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类书籍,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7.每学期参加一次教育培训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研究成果。

8.教育实习期间,认真备课、上课,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9.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10.培养自己的教育情怀,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

教师职前培训计划

教师职前培训计划

教师职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帮助新教师熟悉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文化,明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使命。

2. 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3. 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操守,培养积极向上的教育态度。

二、培训内容1. 学校介绍- 学校基本情况、教育理念和使命- 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机构2. 教学环境和文化- 学校文化与精神生活- 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规范3. 教学能力培训-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4. 专业素养培训- 专业知识和学科理论- 教师个人素养与职业道德5. 教育态度培训- 教育理念与价值观- 师德师风与职业操守三、培训形式1. 培训课程- 学校领导、教研人员和行政人员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培训- 专业老师进行学科教学和教学育教法的培训- 校领导和师资力量举行多种方式的交流教学活动2. 师资力量- 学校领导、行政人员和教研人员与专业老师共同组成培训师资力量 - 引进外部专家和行业大咖进行主题讲座、个别指导和现场观摩3. 活动形式- 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反思研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纵向研修和横向交流,共同成长、相互学习的教学活动四、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 老师授课、学员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 联系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案例学习和讨论2. 案例分析- 培训老师以案例为依据,对教学中碰到过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学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和讨论3. 反思研讨- 学员学习自己和他人的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和建议- 培训老师引导学员进行反思和深入研讨五、培训评估1. 内容评估- 针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学员满意度调查- 监控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和方法2. 效果评估- 跟踪学员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培训结束后进行教研成果展示,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六、培训保障1. 资金保障- 学校提供培训所需资金和场地设备- 学校领导立足培训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培训资金2. 人力保障- 学校领导保障培训老师的时间和精力- 学校行政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培训活动3. 时间保障-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保证培训质量- 弹性安排培训时间,满足学员教学实际需求七、培训实施1. 组织架构- 学校领导层提出培训方案和计划,组织教研人员和行政人员共同实施培训 - 学校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培训的具体工作2. 工作分配- 学校领导层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教研人员负责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行政人员负责培训设备和资金的保障3. 教师评优- 通过培训评优活动,激励教师参与培训,创新教学活动- 组织开展培训成果展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八、培训效果1. 效果展示- 培训结束后,学员进行教研成果展示,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对培训效果进行评定和奖励2. 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3. 效果调整- 根据评估情况,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及时调整- 对培训成果进行总结和调查,提高培训效果总结:通过教师职前培训计划,能够培养出一批能力强、定力好、教育水平高、德育水准高的教师。

新进教师常规教学岗前培训内容模板

新进教师常规教学岗前培训内容模板

一、培训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教师的加入为我国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帮助新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特制定以下新进教师常规教学岗前培训内容。

二、培训目标1. 使新教师了解我国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2. 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3. 培养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4. 促进新教师快速融入学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培训内容一、教育政策与法规1. 国家教育政策解读;2. 教育法规知识普及;3. 学校规章制度学习。

二、教育教学理论1.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2. 教学方法与技巧;3. 课程设计与实施;4. 教学评价与反思。

三、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 教师职业素养提升;3. 师生关系建立与维护;4. 职业发展规划。

四、教学实践技能1.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2. 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3. 教学资源利用与开发;4. 教学反思与改进。

五、教学常规与教学评价1. 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2. 教学笔记与教案撰写;3. 教学评价与反馈;4. 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

六、学校特色与文化建设1. 学校历史与文化;2. 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3.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4. 学校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七、新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1. 新教师心理健康知识;2. 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3. 应对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4. 新教师成长与发展。

八、实践环节1. 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2. 教学基本功比赛;3. 教学案例分析;4. 教学经验分享。

九、培训方法与形式1. 专家讲座;2. 互动研讨;3. 角色扮演;4. 实践操作;5. 交流分享。

十、培训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实践操作、教学反思、师德师风评价;2. 评价标准:考核成绩、实践表现、师德师风表现。

十一、培训时间与安排1.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 培训安排: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个阶段。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工作计划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工作计划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工作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任教师职前培训成为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职前培训,可以帮助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师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新任教师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规范,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和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培训内容1. 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发展目标2. 教学管理制度和流程3. 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4.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5. 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6. 如何进行教学沟通和互动7. 如何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8. 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职业规范9. 如何进行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三、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讲座、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向新任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观摩、教学演示、实践操作等形式,帮助新任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故事分享、经验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任教师了解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法。

4. 自主学习:鼓励新任教师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写作、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学校基本情况和教育教学理念(2天)内容:学校概况、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教学管理制度等方式:讲座、观摩、学习资料阅读2. 第二阶段: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求(3天)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方式:讲座、研讨、案例分析3. 第三阶段: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3天)内容: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方式:讲座、实践操作、教学演示4. 第四阶段:师生关系和教学沟通(2天)内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沟通方式:讲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5. 第五阶段: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3天)内容: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等方式:讲座、研讨、案例分析6. 第六阶段:师德师风和职业规范(2天)内容:教师的师德师风、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方式:讲座、案例分析、经验分享7. 第七阶段: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提升(3天)内容: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式:讲座、研讨、实践操作五、培训评估1. 培训前测:对新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测验,了解其教学水平和接受培训的需求。

2024教师岗前培训方案

2024教师岗前培训方案

2024教师岗前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为即将担任教师岗位的人员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发挥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内容1.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教师岗前培训中,我们将向学员提供必要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等。

通过理论学习,帮助学员全面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为他们提供思考和指导教育实践的基础。

2. 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讲解在培训中,我们将重点讲解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员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学习多种教学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3. 教学实践技巧的培养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还将注重教学实践技巧的培养。

通过模拟教学、教学观摩等形式,帮助学员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技巧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培训将针对具体学科的特点和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帮助学员掌握学科知识的新进展和教学要点,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5. 学校管理与教育法规的了解作为教师,了解学校管理和教育法规是必要的。

培训将介绍学校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教育法规的相关内容,帮助学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为教学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专家授课和讲座,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员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模拟教学通过模拟教学的形式,让学员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练习并改进教学技能,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4. 教学观摩组织学员进行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他人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学习他人的优点,互相借鉴和学习。

四、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学员演示和教学观摩等方式,对学员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新聘教师岗前教学培训安排

新聘教师岗前教学培训安排

一、培训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使新聘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新教师快速融入学校,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培训目标1. 使新教师了解我国教育政策、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2. 帮助新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 培养新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与同事、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培训对象本培训对象为我校新聘教师,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各学科教师。

四、培训时间本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培训,时间为一周;第二阶段为跟岗实践,时间为一个月。

五、培训内容第一阶段:集中培训(一周)1. 学校概况及规章制度- 学校历史、文化、特色- 学校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 教育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 学生发展心理学- 教学方法与技能- 教学评价3. 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 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调控4. 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学生行为规范与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沟通与合作5.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开发 -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运用6.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第二阶段:跟岗实践(一个月)1. 听课与评课-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参与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研讨- 对观摩的课堂教学进行评析2. 教学实践- 进行教学试讲,接受指导- 承担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实践- 收集教学反馈,改进教学方法3. 反思与总结-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参加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学心得-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提升教学水平六、培训方式1. 专题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新教师职前培训发言稿

新教师职前培训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职前培训。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新教师,向组织这次培训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自己。

我毕业于XX师范大学,主修XX专业。

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今天,我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满怀信心地踏入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重任。

在这次职前培训中,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是国之大计,民之大业。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了解了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师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塑造人格的重任。

我们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师德规范,明确了师德底线,增强了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关爱学生,关爱教育事业教育是爱心的事业,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加强团队合作,共同进步教师工作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

我们要学会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进步。

在培训中,我们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将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此,我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关心与帮助,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鼓励。

教师岗前怎么培训计划

教师岗前怎么培训计划

教师岗前怎么培训计划第一部分:培训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培训目标在教师岗前培训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培训的目标。

这包括确定培训的重点内容、培训的具体目标以及培训的时间安排等方面。

只有明确了培训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安排。

2.调研分析在确定培训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对新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这包括新教师的教育背景、专业技能、教学经验等方面的了解。

只有了解了新教师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安排。

3.确定培训内容在明确了培训目标和了解了新教师的实际情况之后,我们需要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

这包括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在确定培训内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尽可能根据新教师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培训内容。

第二部分: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安排1.教学理论在教师岗前培训中,我们首先需要向新教师讲解一些教学理论方面的内容。

这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评价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新教师可以对教学理论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2.教学方法在教师岗前培训中,我们需要向新教师介绍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这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各种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新教师可以对各种教学方法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3.教学技能在教师岗前培训中,我们需要向新教师讲解一些教学技能。

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各种教学技能。

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新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4.课外活动在教师岗前培训中,我们需要向新教师介绍一些课外活动的组织。

这包括各种教学比赛、讲座、科学实验等各种课外活动。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新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课外活动组织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和评价1.教学实施在教师岗前培训中,我们需要组织各种教学实施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新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教学评价在教师岗前培训中,我们需要对新教师进行教学评价。

学校教师职前培训计划

学校教师职前培训计划

学校教师职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素养,我校决定进行教师职前培训,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培训对象1. 所有新招聘的教师。

2. 需要重新培训的老教师。

三、培训内容1. 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本阶段主要内容为教师必修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理论知识。

通过本阶段的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提升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2. 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本阶段主要内容为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学识、教育教学法规知识学习。

培养教师们严谨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操守,增强法律法规意识,保持教师的良好形象。

3. 教学能力提升本阶段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教学技能的提升。

通过培训,让教师了解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4. 课题研究与写作本阶段主要内容为教学课题研究与写作,教师将在培训过程中选择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教学课题进行研究,并撰写完整的研究报告。

5. 教育科技应用本阶段主要内容为教育科技的应用。

培训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6. 安全教育本阶段主要内容为校园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的学习。

培训教师具备校园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学生的安全。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采用课堂授课、讲座、研讨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由学校专业老师和外聘专家授课。

2. 实践教学采用实践教学、观摩交流、模拟授课等方式进行教学技能的实践教学。

3. 课题研究采用案例研究、小组研讨、个别指导等方式进行课题研究与写作。

4. 教育科技应用采用多媒体演示、技术实操等方式进行教育科技应用的培训。

5. 安全教育采用应急预案演练、实地观摩等方式进行校园安全知识的培训。

五、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安排一到两天进行培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培训时间。

教师开展职前培训课程

教师开展职前培训课程

教师开展职前培训课程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的培训与发展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因此,开展职前培训课程对于新任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教师开展职前培训课程的必要性、内容设计和培训效益。

1. 教师开展职前培训课程的必要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然而,教育领域的知识更新迅速,新教师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因此,开展职前培训课程可以帮助新任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 职前培训课程的内容设计(1)教学方法与技巧新任教师需要学习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学生评价等。

通过培训课程,他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2)学科知识更新教师需要持续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跟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职前培训课程可以安排专家学者介绍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学科知识。

(3)心理健康和教师职业发展教师职业是一项高度压力的职业,教师需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

职前培训课程可以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教师了解并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3. 职前培训的实施方式(1)集中式培训集中式培训是指将新任教师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培训,通常是在暑假或寒假期间。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教师的休息时间,集中培训课程,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可以由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并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授课。

(2)在线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在线培训方式。

在线培训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与学习。

4. 职前培训的效益(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职前培训,教师可以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计划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计划

新任教师职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教师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新任教师的职前培训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培训,可以帮助新任教师更好地适应学校的文化和教学环境,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育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事业。

因此,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新任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体制,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其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二、培训内容1. 学校基本情况介绍通过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介绍,让新任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宗旨、教育理念、教学管理体制等基本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大家庭。

2.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专家讲座、研讨活动等形式,介绍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的最新成果,包括课程理论、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内容,帮助新任教师夯实教学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其教学水平。

3. 教学实践技能培养组织新任教师参与教学观摩、备课研讨、教学设计等活动,让他们从实践中感受教学的乐趣,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新任教师正确的职业态度和道德修养,引导他们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耐心的教育者。

5. 学科知识更新针对各学科教师,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讲解最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及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6. 其他相关内容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新任教师的特点,适时安排其他相关内容的培训,如校本课程研发、教学资源开发等。

三、培训方式1. 专家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和学者来学校举办讲座,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解析和探讨,为新任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 研讨活动组织新任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讨活动,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提高。

3. 教学观摩安排新任教师参与老师的优秀课堂观摩活动,通过观摩学习,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探究【摘要】: 职前教师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是未来教师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将影响其个人的终身专业发展。

为此,职前教师教育应从思想观念和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的途径两个方面加强对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的研究。

【关键词】: 职前教师教育; 师范生; 实践性知识; 习得作者简介: 刘心圆( 1989 -1 ) ,女,甘肃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号:20103002根据辛涛等学者的观点,一名合格教师的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条件性知识( conditional knowledge) 、文化基础性知识( cultural-- knowledge) 和实践性知识( practicalknowledge) 。

[1]( P13) 在这几种知识中,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替代的知识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实践性知识影响着教师对外部理论的接纳和吸收,影响教师行动前、行动中和行动后的活动选择,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对学生的评价、对课堂的管理等等。

职前教师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是未来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所习得的知识将影响其终身专业发展。

因此,实践性知识是师范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在校期间必须着重学习的内容。

一、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欠缺及其原因分析实践性知识对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

然而,目前对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在职教师,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师范生被排除在外。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职前教师教育中,教师教育者关注得更多的是师范生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对其实践性知识的习得重视不够。

这样的教育观导致师范生在入职后出现很多问题,如不熟悉教材内容; 无法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呆板,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管理能力差,难以维持课堂纪律; 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题难以解答; 不能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教学语言不流利,有时出现口误; 板书不规范等等[2]( P52) 。

这些问题的产生正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欠缺所造成的。

当前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教育研究者重视对在职教师实践性知识习得的研究,研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和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而对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研究很少。

其次,教师教育者对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重视不够。

在课程设置上,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普通文化类课程( 如政治思想类课程、大学英语、公共体育等) 、专业课程( 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 、教育理论课程( 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论) 占总课时的比例分别是25% -30%、65% -70% 和4% -5%。

这种课程设置培养的是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而不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合格教师。

在职前教师培养机制上,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很少关注和重视实践教学。

虽然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安排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但这两种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最直接的实践教学却不能很好地实现让师范生习得实践性知识的目标。

很多师范院校的教育见习并没有长期有效地开展,往往只是偶尔去中小学听听课,没有明确的教育见习目的、教育见习内容和要求,对教育见习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教育见习的反思和总结也不够深入。

有些高师院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设教育见习课程。

教育实习在大多数高师院校安排在第7 学期或第8 学期,时间为6 -8 周不等,[3]( P98) 这种教育实习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教育实习时间短而集中; 教育实习目标简单、形式化严重; 教育实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指导教师指导不力; 实习生实习行为散漫、对实习活动的态度比较淡漠,等等。

[4]( P79)综上所述,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致使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欠缺,师范生在入职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新手”状态,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胜任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适应期延长。

[2]( P53)二、强化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的方法与路径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应对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师教育的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只有在职教师才有教育教学实践的场所,所以,研究者的研究重点都放在对在职教师实践性知识习得的研究上。

事实上,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师范生同样具有习得实践性知识的环境,如师范生的模拟教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都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的理想环境。

因此,教育研究者应加强对这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环境的理论性探究,将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纳入到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范畴,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阶段所需的高素质教师,缩短实习生入职后的适应期。

其次,要从改革、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和方法入手,强化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

要进一步完善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培养师范生将理论性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

在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中,师范生往往是先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到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验证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这种先学习理论后验证理论的课程设置无法让师范生在抽象的理论知识和错综复杂的实际教学情境中找到契合点,造成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割裂,这样非常不利于未来教师素质的提高。

因此,为了培养师范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必须对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对传统的“老三门”( 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论) 进行调整,实行模块式教学:①实践模块一: 教育见习( 通过充分观察、接触、体验真实的、充满冲突的课堂情境,尝试与感受教学实践问题,以激发探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动机和学习实践性知识的需求) ;②理论模块: 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及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教育教学理论课程( 在实践经验交流与理论研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③实践模块二:教育见习( 在观察、体验和反思中深入体会中小学教学) + 系统化模拟训练( 在微格教学和试教中再次感受教学) + 教育实习(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实践教学) 。

这样的课程模块设置才能更有利于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内化,培养师范生将理论性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

要注意优化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

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对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而那些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却往往被忽略,造成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割裂,导致师范生入职后的“无所适从”。

因此,在完善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优化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所采用的单纯的理论传授,将现实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引入课堂,通过对教育案例的观察、理解、判断和研究,师范生可以从优秀教师积累的丰富的“实践智慧”中吸收精华,在和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分享成功的教育教学经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通过在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促使师范生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敏锐地感知和构建实践性知识。

三、要注重提高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的实效,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第一,优化模拟教学训练,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师范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后,可以通过仿真教学训练活动来获取实践性知识,将实践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在模拟教学训练中,师范生可以通过创设虚拟的中学课堂教学情景与氛围来实施预设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掌握教学基本技能、形成教学基本能力和培养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

第二,实行“双师”引领的实践教学,促使师范生进一步习得实践性知识。

在“双师”( 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结对组成的导师组) 引领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中,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教学实践。

中学教师主要负责介绍和引领师范生,共同交流教学一线的实践性知识和课改经验,在真实、复杂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对师范生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诊断性指导,不断强化师范生的教学行为,促使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对隐性的实践性知识的捕捉、理解和掌握。

大学教师负责与中学指导教师进行联系、沟通,共同制定实践性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评估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双师”引领的实践性课程教学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内在、有机的结合,促使师范生进一步习得实践性知识。

第三,增加教育见习机会,加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间接习得。

教育见习是师范生从教育理论学习到教育实习之间的过渡环节,也是师范生接触基础教育实际教学环境和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师院校不仅要将教育见习写入培养方案之中,而且还要落到实处,根据师范生所处的不同学习阶段安排不同的见习内容,将教育见习分散安排在前三个学年,每次教育见习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周密的见习计划,明确教育见习的目的、意义、内容及要求,将见习指导老师的职责具体化、多样化,并配合相应的检查、评比及奖励措施,教育见习后应及时进行深入而有效的反思、总结,让师范生在教育见习的过程中间接习得实践性知识。

第四,在教育研习中获得教育智慧。

为了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职前教师教育必须改变原先那种“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忽视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培养师范生的研究能力。

教育研习就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新的教育实践类课程。

教育研习就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

教育研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其基本原则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增设教育研习,将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对于完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优化教育实习模式,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直接习得。

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获得“实地”经验的过程。

通过教育教学实习,师范生可以“零距离”接触真实的教育教学实际,在实习中不断地揣摩、试验、反思、总结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将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因此,教育实习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的过程,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获得的最直接方式。

鉴于目前教育实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至20 周左右( 一学期) ,并采取每学期分散实习和毕业前的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在传统实习中只有见习和讲课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等内容,让师范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中充分感知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观察、选择、借鉴、模仿和吸收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并对这些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渐进地拥有实践性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