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栽培技术
猴头菇栽培技术
![猴头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37122e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7.png)
猴头菇栽培技术
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猴头菇的栽培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一、猴头菇的选种
猴头菇的选种是猴头菇栽培的第一步,选种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猴头菇菌种。
选种时要注意菌种的保存条件,最好选择保存时间较短的菌种。
二、猴头菇的培养基
猴头菇的培养基是猴头菇栽培的重要环节,培养基的配方要根据不同的菌种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猴头菇的培养基主要由玉米粉、麸皮、豆粉、蔗糖、酵母粉等原料组成。
在制作培养基时要注意原料的质量和比例,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三、猴头菇的菌种接种
猴头菇的菌种接种是猴头菇栽培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接种前要将培养
基加热至80℃以上,以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病毒。
然后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放置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四、猴头菇的培养条件
猴头菇的培养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方面。
猴头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光照要充足但不能直射阳光,通风要适当,以保持空气流通。
五、猴头菇的采收
猴头菇的采收时间一般在菌丝覆盖培养基的第10-15天,采收时要将猴头菇整体取出,不要将其拔出。
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残留的菌丝和培养基,以便下一批猴头菇的生长。
总之,猴头菇的栽培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掌握好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条件的控制,就能够成功地栽培出高质量的猴头菇。
同时,猴头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使得其成为了一种备受青睐的食用菌。
猴头菇栽培技术最佳生长条件和疾病防治要点
![猴头菇栽培技术最佳生长条件和疾病防治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24a1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e.png)
猴头菇栽培技术最佳生长条件和疾病防治要点猴头菇(scientific name: 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以其独特的形状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猴头菇的生长过程中,掌握最佳的生长条件和疾病防治要点,对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猴头菇的栽培技术,包括最佳生长条件和疾病防治要点。
一、最佳生长条件猴头菇的生长环境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温度:猴头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最适宜温度为20℃-24℃。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猴头菇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湿度:猴头菇生长环境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以上。
生长环境湿度过低会导致猴头菇菌丝结实不良,影响产量。
3.光照:猴头菇是适应低光环境下生长的食用菌,不需要太强光照。
一般情况下,20W的暖白灯或者自然光即可满足猴头菇的生长需求。
4.通风:保持适度的空气流通对于猴头菇生长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防止菌丝热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建议每天进行两次的通风操作。
二、疾病防治要点猴头菇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疾病的侵扰,下面是几点常见的疾病防治要点:1.红菌病防治:红菌病是猴头菇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预防红菌病,首先要注意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红枯菌霉素。
此外,定期清理菌床上的垃圾和残留物,保持菌床的清洁,有效预防红菌病的发生。
2.菌核病防治:菌核病是猴头菇生长过程中的严重病害之一。
预防菌核病,首先要选择抗病性强的菌种进行栽培。
其次,要定期消毒菌袋或菌坛,避免病菌的传播。
同时,保持适度的通风和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黑点病防治:黑点病是因菌丝长期潜伏在菌床中引起的病害。
预防黑点病,首先要注意消毒培养基,减少病菌的侵入。
其次,在采摘后及时清除病菌,并进行杀菌处理,以减少黑点病的传播。
4.菌曲病防治:菌曲病是猴头菇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预防菌曲病,首先要选择健康的菌种进行繁育。
其次,要保持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并及时清理菌床上的死菌,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猴头菇的种植技术
![猴头菇的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58e6f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9.png)
contents •猴头菇的基本认知•猴头菇的种植条件•猴头菇的种植技术•猴头菇的病虫害防治•猴头菇的采收与储存•猴头菇的应用与市场前景目录猴头菇简介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类,因外形似猴头而得名。
猴头菇具有肉质厚实、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
猴头菇在民间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的美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多糖等成分的珍贵食用菌。
猴头菇的营养价值猴头菇富含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疲劳。
猴头菇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糖类物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和抗氧化。
猴头菇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猴头菇的种类与分布温度条件030201空气湿度基质湿度湿度条件菌丝生长阶段子实体生长阶段光照条件氧气需求猴头菇需要充足的氧气来支持其正常生长。
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形成阶段,应确保空气中氧气含量充足。
避免有害气体猴头菇对有害气体比较敏感,如硫化氢、氨气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可能释放这些有害气体的基质和设施。
空气条件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良好、无污染的场地进行猴头菇种植。
场地准备清除场地的杂草、石块等杂物,平整土地,并进行土壤改良,添加适量的有机肥和石灰等。
材料选择材料处理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猴头菇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一般在秋季或春季进行种植。
种植方法将菌种接种在木材或棉籽壳等栽培材料上,按照一定的密度和排列方式进行摆放,并覆盖上适量的土壤或棉籽壳等保湿材料。
种植时间种植时间与种植方法VSCD 温度控制通风换气病虫害防治湿度控制种植管理技术AB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猝倒病根腐病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菌蝇螨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保持田间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土壤和工具,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提高通风加强田间管理在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的合理性,避免对环境化学防治使用健康的菌种,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选择健康的菌种物理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猴头菇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猴头菇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d3ee7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9.png)
猴头菇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称猴头菌、猴头菌菇、猴头蘑、猴毛菇等,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真菌。
其形状酷似猴子的头部,因此得名。
猴头菇不仅味道鲜美,还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如多糖、蛋白质和维生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和爱好者开始尝试猴头菇的养殖。
本文将介绍猴头菇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您提供有用的指导。
猴头菇的养殖方法:1. 菌种选择:选择优质的猴头菇菌种非常重要。
可通过市场购买或自己培养的方式获得菌种。
菌种提取后,最好在新鲜的菌糠或麦秆上培养,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2. 培养基准备:猴头菇的培养基一般选择木屑、玉米芯、麦秸、菌糠等有机废弃物。
这些材料需进行蒸煮、透气和防腐处理,以确保良好的培养环境。
3. 接种培养:将准备好的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上,然后用层层叠放的方式堆积起来,在适当的环境温度下静置培养。
期间要注意保持通风、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避免霉菌、细菌的侵染。
4. 湿度管理:猴头菇是一种湿生菌类,对湿度要求较高。
在培养之初,可喷洒少量的水雾,保持培养基表面湿润。
之后,要适时将室内湿度调节到70%—80%左右,利用水雾机或水雾喷雾器进行适量喷水,保持环境湿润。
5. 适宜的光照:猴头菇喜欢温和的光照,但不能暴晒在阳光下。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选择光照强度适中、光照时间适宜的环境,比如间歇性地进行遮光,使猴头菇得到适宜的光合作用。
6. 病虫害防治:在猴头菇的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病虫害威胁,如菌丝核心腐烂病、灰霉病、蚜虫等。
要及时观察和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比如喷洒农药、调节光照、增加通风等。
猴头菇的注意事项:1. 培养环境: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选择通风良好、环境湿度容易调控的地方。
夏季养殖时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冬季养殖时要保证温度稳定,避免寒冷环境。
2. 育种技术:为了提高猴头菇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选择适宜的菌种进行育种。
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
![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70367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1.png)
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英文名:Lion's Mane Mushroom,Bearded Tooth Mushroom),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
下面是由Sara小编整理而成的猴头菇的养殖栽培技术,谢谢你的阅读。
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1、猴头菇的生产工艺流程菌种准备→代料储备→培养基配置→装(瓶)袋→灭菌→接种→培菌→出菇管理→ 采收加工。
2、季节的选择猴头菇的高产在于季节的选择。
季节的温度为16-20℃是最适合猴头菇发育生长。
由于菌丝生长要经过20~25天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入繁殖生长,因此确定猴头菇发育期后,再向前推前25~30天便为栽培袋制作期。
3、栽培前的准备(1)原料的选择应选择无霉烂变质,无虫蛀的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甘蔗渣、麸皮、米糠等。
(2)培养料的配制为了减少培养料霉菌数、栽培主料要在灭菌前进行暴晒,在按配方配制,充分搅拌,将含水量调至60%~65%,装瓶或袋。
(3)灭菌一般高压灭菌压力在1.5千克/平方厘米,灭菌1.5小时;常压灭菌8~10小时。
(4)接种 (5)菌种质量的鉴别一般优质原种菌丝洁白、浓密、粗壮、上下均匀一致。
(6)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4、管理(1)培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后的菌袋或瓶,要移入培养间,注意室内温度保持在23~25℃,菌丝培养阶段避光,以免过早出现原基。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每天通风两次。
培养20~25天左右,菌丝可长至瓶底,并出现小菌蕾,可打开瓶盖放到栽培架上,进行子实体阶段。
(2)子实体形成阶段管理子实体形成期间,室温应降至15~22℃,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85~90%,每天通风5~6次,室内有散射光。
5、采购加工当菌刺长度在0.5厘米左右时,采购最适宜,此时固体鲜重为最大值。
采购后的子实体,先剪去菌柄,放在竹帘上晒干,有条件的可以再烤房内烘干。
延伸阅读什么样的猴头菇好猴头菇要从干湿、质量、颜色、形状方面综合挑选。
猴头菌栽培有门道
![猴头菌栽培有门道](https://img.taocdn.com/s3/m/4730eb3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b.png)
猴头菌栽培有门道猴头菌作为一种大型真菌,素有山珍之称它含有16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具有生长周期短、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等优势,很适合于一家一户在简陋条件下栽培。
一、合理选材、科学配方栽培猴头菇的原料极为广泛,如棉籽壳、木屑、玉米芯、豆秸、野草、酒糟等,适量加入麸皮、玉米粉等辅助原料,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后,猴头菇则能良好生长。
若在这些培养料中加入少量的磷、钾、镁等矿物质,生长会更好。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取材优势,选择经济配方:(1)木屑78%、米糠或麦麸20%、白糖和石膏各1%。
(2)棉籽壳90%、石膏和白糖各1%。
(3)玉米芯或豆秸粉80%、麦麸18%和白糖各1%。
上述配方任选一种,充分混合,使含水量达60%。
PH值为4mdash;6。
注意:选用的材料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拌料要均匀;装料要迅速,尽量在*短时间内进入灭菌处理阶段。
二、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根据猴头菌的生物学特性,其菌丝体生长适温为25℃左右,养菌时间为30mdash;40天。
子实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6mdash;20℃。
栽培*,可收3茬,约需2个月。
因此,在我们地区一般以9mdash;11月生产为宜。
各地可参照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三、选用合适的栽培方法国内生产主要采用熟料栽培法,常见的有袋栽和瓶栽两种方式。
1.袋栽法选用15mdash;17厘米times;26mdash;33厘米times;0.04毫米低压聚乙烯筒料。
将拌好的栽培料均匀装入袋中,保持松紧适宜,上下一致。
袋口可套颈圈或扎紧袋口。
装好后,立刻进行灭菌,常压灭菌,要求在46小时内迅速升至100℃,并保持10小时左右,火闷一夜后,趁热将料袋搬进接种室,待袋温降至28mdash;30℃时即可开始接种。
接种要在接种箱或无菌条件下进行,可采用两头接种或中间打孔接种。
接好种后,移入培养室培养。
2.瓶栽法用罐头瓶、菌种瓶、酒瓶均可,但用酒瓶较好。
如用酒瓶须将瓶颈部截去5mdash;7厘米,将瓶刷净,装满培养料,塞好棉塞,棉塞上再包一层牛皮纸,罐头瓶用聚丙烯薄膜封口。
猴头菇种植技术
![猴头菇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05322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4.png)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1
目录
• 猴头菇简介 • 猴头菇种植技术 • 猴头菇的培育与管理 • 猴头菇的采收与加工 • 猴头菇种植的效益与前景
01
猴头菇简介
猴头菇的形态特征
菌丝体
菌刺
猴头菇的菌丝体呈白色,通常在培养 基上形成浓密的菌落。
猴头菇的子实体上长有许多细小的菌 刺,这些菌刺是猴头菇的特征之一。
猴头菇的加工方法
烘干
将采收的猴头菇进行烘干处理, 以去除多余的水分,保持其品质 和口感。烘干时注意温度和时间 ,避免过度烘干导致口感变差。
冷藏
将烘干后的猴头菇放入密封袋中 ,并放入冰箱进行冷藏。冷藏可 以延长猴头菇的保质期,保持其
品质和口感。
制干品
将猴头菇加工成干品,便于储存 和运输。加工时注意保持猴头菇 的形状和色泽,提高产品质量。
采收与加工
适时采收成熟的猴头菇,进行 烘干、保鲜或加工处理,提高
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猴头菇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预防
严格控制培养室的温湿度、通风和卫生条件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 治,但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频率。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如 使用拮抗菌、寄生菌等。
接种与培养
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保持适宜 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促 进菌丝体的生长和发育。
猴头菇的管理
温度控制
保持适宜的菌丝体生长温度, 避免高温或低温对菌丝,保持适当 的湿度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和 子实体的发育。
通风换气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避免有害气体积累。
猴头菇的储存与运
猴头菇栽培技术培养优质的猴头菇
![猴头菇栽培技术培养优质的猴头菇](https://img.taocdn.com/s3/m/00b56b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a.png)
猴头菇栽培技术培养优质的猴头菇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关注。
猴头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挥发油、微量元素等,被誉为“山珍菌中的楼阁”。
为了培养优质的猴头菇,以下将详细介绍猴头菇栽培技术的要点和步骤。
一、选材选择适宜的菌种是猴头菇栽培成功的第一步。
要选择有良好菌丝生长、高产优质的菌种,并要确保菌种的纯度。
市场上常见的猴头菇菌种有东北猴头菇、黄猴头菇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二、基质制备猴头菇的基质主要以木质为主,如锯末、麦麸、玉米秸秆等。
首先将基质料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再进行高温杀菌,以防止基质中的杂菌生长。
同时,可以添加适量的沟氨酸和硫酸铵等营养物质,辅助菌丝的快速生长。
三、接菌和发酵将选好的菌种接种到已经处理好的基质中,然后进行培养。
培养箱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约80-90%为宜。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病菌感染。
四、灌袋和培养当菌丝长满基质后,将基质装入菌袋中,并用气密性好的包装袋密封。
然后将菌袋放入培养箱中进行继续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通风换气和喷水保持适宜的湿度,同时要保持光照适中,一般每天光照6-8小时。
五、果实化和采收培养箱中的猴头菇菌袋开始出现白色的小蘑菇后,要逐渐增加通风量,减少湿度,以刺激菌袋内的菌丝形成丰满的猴头菇。
一般情况下,7-10天后即可开始采收。
采收时要轻拨菌蒂,避免对菌丝和其他蘑菇产生影响。
六、质量管理为了培养出优质的猴头菇,需要对培养环境进行合理的调控和管理。
要注意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做好通风换气和喷水保湿工作。
此外,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培养箱,及时处理病虫害,保持环境的卫生和菌袋的清洁。
总结猴头菇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材、基质制备、接菌和发酵、灌袋和培养、果实化和采收以及质量管理等。
只有在严格控制栽培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合理操作,才能培养出优质的猴头菇。
猴头菇的栽培条件和方法
![猴头菇的栽培条件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2ee7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2.png)
猴头菇的栽培条件和方法猴头菇外形似猴子的头,因而得名。
那么猴头菇要如何培育呢?下面店铺告诉你猴头菇的栽培条件和方法。
猴头菇的栽培条件猴头菇的生活史从担孢子萌发开始,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体,但不能形成子实体。
只有两种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通过异宗结合后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双核菌丝。
此时菌丝组织化,最后形成子实体。
生长发育条件:野生猴头菇多发生于森林不太稠密,空气较流通,湿度较高及20℃左右的环境条件。
1.营养猴头菇属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强。
能广泛利用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
人工栽培时,适宜树种的木屑是最经济而优良的碳源。
而甘蔗渣、棉籽壳等也是理想的碳源。
麸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还有尿素、蛋白胨、铵盐、硝酸盐等。
生长发育过程还要适宜的C/N比,菌丝生长阶段以25:1为宜;子实体生育阶段以35-45:1最适宜。
此外,猴头菌在生长中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磷、钾、镁及钙等矿质离子。
2.温度猴头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6℃,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4℃,以18-20℃最适宜。
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3.水分和湿度培养基质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当含水量低于50%或高于80%,猴头菇原基分化数量显著减少,子实体晚熟,产量降低。
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菌丝培养发育阶段以70%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达到85-90%,此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而洁白。
若低于70%,则子实体表面失水严重,菇体干缩,变黄色,菌刺短,伸长不开,导致减产;反之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则菌刺长而粗,菇体球心小,分枝状,形成“花菇”。
一个直径5-10cm的猴头子实体,每日水分蒸发量达2-6g。
4.空气猴头菇属好气性菌类,对CO2浓度反应非常敏感,当空气中CO2浓度高于0.1%时,就会刺激菌柄的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鲜的空气极重要。
猴头菇高品质栽培技术模式
![猴头菇高品质栽培技术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a6a6b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b.png)
猴头菇高品质栽培技术模式猴头菇是一种极具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珍稀菌类,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被誉为“菌中珍品”,深受人们喜爱。
在野生资源逐渐减少的今天,猴头菇的高品质栽培技术模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猴头菇高品质栽培技术模式,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猴头菇栽培技术,推动猴头菇产业的发展。
一、选址规划猴头菇的栽培需要选择在山林、果园等地块进行,尤其是在果园栽培,由于果实栽培可起到晒雨、防风、提升果品品质和利用水源等多种好处。
在选址方面,需要选择环境优越、通风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且水质清洁的地块。
要保证离市场较近,方便产品销售和物流运输,提高产值和经济效益。
二、建立猴头菇菌棒生产基地猴头菇菌棒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栽培过程的效益和成本,建立自己的猴头菇菌棒生产基地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用高质量的原料,如玉米秸秆、大豆曲霉糠、稻草等,通过科学配比,混合加工成菌棒原料,并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处理,保证菌棒的无菌状态。
然后选择优质的猴头菇菌种进行接种,培养出符合标准的菌棒,最后包装储存,等待栽培时使用。
三、猴头菇的菌棒接种和栽培在菌棒接种和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环境条件,保证猴头菇能够顺利生长。
首先是菌棒的接种,在合适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将猴头菇菌棒放入培养袋中进行接种,然后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
在培养室内,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促进猴头菇的菌丝长势和伸展。
培养周期一般为25-30天左右。
在培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管理,保证猴头菇菌丝长势健康,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四、猴头菇的采摘和加工猴头菇的采摘一般在菌丝长势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进行采摘,保证猴头菇的品质和产量。
采摘后的猴头菇,要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和包装,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深加工,加工成猴头菇干、猴头菇罐头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
五、市场销售和宣传猴头菇的高品质栽培技术模式不仅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把控好产品的品质,还需要在市场销售和宣传方面下功夫。
林地猴头菇覆土栽培技术讲解
![林地猴头菇覆土栽培技术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1c61c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8.png)
林地猴头菇覆土栽培技术讲解1.生产场地选择猴头菇林下栽培场地可分为菌棒生产区和林地出菇区,生产场地周围300m需无工业“三废”场地、各种污水及其污染源。
菌棒生产区要处于出菇区的上风口,并且距离不要太远。
所选择的林地郁闭度0.6~0.8m,行间距在4m以上。
2.菌株选择菌种应具有适应性广、稳定性好、抗杂抗污能力强、产量高的特点。
菌种菌丝整齐粗壮,菌龄适宜,不含杂菌。
菌株可选择华中农大的H4和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H14。
菌种需在4~5℃洁净恒温库或冰箱低温保藏。
3.菌种制作3.1母种培养基配方(1)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2)马铃薯200g,蔗糖20g,KH2PO42g,MgSO40.5g,维生素B120mg,琼脂20g,水1000mL;(3)马铃薯100g,麸皮100g,蔗糖20g,KH2PO41g,MgSO40.5g,琼脂20g,水1000mL。
3.2原种和生产种培养基配方(1)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2)棉籽皮42%、木屑41%、麸皮15%、蔗糖1%、石膏1%;(3)木屑30%、棉籽皮27%、玉米芯27%、麸皮15%、石膏1%;(4)棉籽皮89%、麸皮10%、石膏1%。
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灭菌前pH值7.0~7.5。
棉籽壳、麸皮、玉米芯等要求新鲜、无虫蛀、霉烂、无农药污染。
将培养料充分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
猴头菇不耐碱,pH值大于7.5时,菌丝生长受阻,因此灭菌前将pH 值控制在5~7.0之间,严禁加入生石灰。
3.3装袋与灭菌采用机械装袋,应根据机器的要求选择相配套的装料容器。
一般料袋规格为幅宽14~18cm、长24~55cm、厚度0.004~0.005cm。
常压灭菌选用聚乙烯塑料袋,高压灭菌使用聚丙烯塑料。
栽培瓶规格为850~1400mL,口径6~8cm,需耐高温和高压。
采用常压灭菌时,料袋达到100℃后维持10~12h。
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猴头菇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1f5db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1.png)
猴头菇的栽培技术猴头菇是一种药食两用型的真菌,是食用菌王国里的珍品,因其在药用方面的价值较高,因此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了无公害猴头菇种植规模化技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猴头菇的栽培技术一、猴头菇概述猴头〔Hericiumerinaceus(Bull.er Fr) Pers.〕。
又名刺猬菌、花菜菌,是我国人民素来喜食的“山珍”。
在我国的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浙江等省均有出产。
近几年陆续有农民种植户在家里进行人工种植。
猴头菇是一种罕见的珍贵食用菌,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
据测定,每100g干品含蛋白质26.3g,脂肪4.2g,碳水化合物44.9g,粗纤维6.4g。
含多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
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兼有很好的药理作用。
二、猴头菇生长条件猴头菇的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阳光、空气等条件与其他食用菌比较有特殊的要求,只有满足了猴头菇的生长、生活条件,才能使猴头菇高产、稳产、优质。
1.营养条件猴头菇生长需要最多的碳源物质,如:棉籽壳,杂木屑,甘蔗糖,玉米芯等。
猴头菇需要的又一较多营养物质是氮源,如:氨基酸、麸皮、米糠、菜籽饼、玉米粉、尿素等都是很好的氮源。
2.环境条件2.1温度:猴头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4-26℃,温度高了,菌丝细弱。
子实体原基分化适宜温度16-20℃,低于12℃,子实体呈橘红色,味苦。
高于25℃,子实体菌刺长,球块小,松软,会形成分枝,有些菌株则不能形成子实体。
2.2水分与湿度:人工栽培猴头菇,培养料适合的含水量为60-65%。
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60-70%,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85-95%。
猴头菇对空气相对湿度较敏感,湿度小,子实体发黄,菌刺短,湿度太大,超过95%,易感染杂菌。
2.3氧气和二氧化碳:人工栽培猴头菇子,菇棚或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就会使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而形成畸形。
在保证空气相对湿度的情况下,定时通风换气,以保证其正常生长需要的足够氧气。
猴头菇种植方法 猴头菇栽培关键技术
![猴头菇种植方法 猴头菇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8a48f2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5.png)
猴头菇种植方法猴头菇栽培关键技术猴头菇又名猴头菌,是我国著名的食、药用真菌,营养丰富,种植效益很高。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讲猴头菇种植方法,重点是猴头菇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猴头菇种植时间猴头菇属中温发菌,低温变温结实型的菌类,菌丝生长10-33℃均可,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12-24℃均可,最适16-20℃。
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应以秋分(9月下旬)接种,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来春再产一批菇。
山区也可采取早春1月接种,加温发菌培养,3-4月份长菇。
二、猴头菇的温度调节猴头菇在适温环境下,从小蕾到发育成菇,一般10-12天即可采收。
气温超过23℃时,会形成花菜状畸形菇,超过25℃还会出现菇体萎缩。
因此出菇阶段,要采取下列办法控制温度:(1)空间增喷雾化水。
(2)畦沟灌水增湿。
(3)荫棚遮盖物加厚。
(4)错开通风时间,实行早晚揭膜通风,中午打开罩膜两头,使气流通顺。
创造适合温度,促进幼蕾顺利长大。
三、猴头菇湿度控制技术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必须科学管理水分,必须采取下列措施创造适合85-90%的空气相对湿度。
(1)畦沟灌水,增加地湿;(2)喷头朝天,空间喷雾;(3)盖紧畦床上塑料薄膜保湿;(4)幼蕾期架层栽培的,可在表面加盖湿纱布或报纸增加湿度。
四、猴头菇的通风方法猴头菇是好气性菌类,如果通风不良,就会出现珊瑚状的畸形菇,或杂菌繁殖污染。
为此野外畦栽,每天上午8时应揭膜通风30分钟,子实体长大时每天早晚通风,适当延长通风时间。
但切忌风向直吹菇体,以免萎缩。
五、猴头菇的采收方法猴头菇一般可采收3批,有的还可收4批,但以头1-2批产量高,品位高,一般占总产量的80%。
再生菇培育方法:在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喷水3天;并揭膜通风12小时,让采收后菇根表面收缩,防止发霉;再把温度调整到23-25℃,使菌丝体积累养分。
5天左右原基出现,10天左右幼蕾即可形成,此时把温度降到16-20℃,空气湿度提高到90%左右,子实体即健康成长。
猴头菇栽培技术
![猴头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eb19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3.png)
猴头菇栽培技术猴头菇,也被称为猴头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珍稀菌类。
它的栽培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介绍猴头菇的栽培技术,帮助菌农们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猴头菇的生态环境要求猴头菇适生于温暖而潮湿的环境中,喜欢适度的阴凉和充足的湿气。
栽培猴头菇的理想温度为15℃-25℃,湿度为80%-90%。
同时,猴头菇对光照要求不高,可以在弱光或半阴的环境下生长。
二、猴头菇的菌种选择猴头菇的培养菌种可以购买,或者从市场上新鲜的猴头菇中提取,制作成培养基。
选购时应选择质量良好的菌种,确保种植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三、猴头菇的基质制备猴头菇的基质可以选择木屑、秸秆、稻草等作为原料。
首先,将原料切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然后,将原料进行蒸煮或高温烘干处理,以杀灭害虫和病菌;最后,将处理后的基质进行冷却,达到适宜的温度。
四、猴头菇的接种与培养接种是猴头菇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将准备好的培养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表面,然后将其覆盖一层保鲜膜,以促进菌丝的生长。
接种后的基质需要放置在避光的环境中,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接种后的基质需要约15-20天左右,菌丝就会覆盖整个基质表面。
五、猴头菇的生长管理在猴头菇的生长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湿度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定期喷水或者加湿器等方式来提高环境湿度。
此外,还应保持空气的流通,防止病菌的滋生。
六、猴头菇的采收和保存当猴头菇的菌盖完全展开,且菌柄颜色呈白色时,即可开始采收。
采收时要轻拔,避免对其他未成熟的猴头菇造成伤害。
采收后的猴头菇应立即清洗,去除杂质,并加工或存放。
如果需要保存,可以进行烘干或冷藏处理。
七、猴头菇的病虫害防治在猴头菇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病虫害的问题。
为了防止病害的发生,可以定期对猴头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
总之,猴头菇的栽培技术需要菌农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河北易县西部山区猴头菇栽培技术
![河北易县西部山区猴头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ce0db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8.png)
河北易县西部山区猴头菇栽培技术猴头生产栽培工艺主要采用熟料栽培法,袋栽方式。
一、工艺流程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鲜销或烘干二、品种选择商品猴头菇,子实体头状,不分枝,乳白色(干子实体微黄),肉质,内实,无柄,表面密布菌刺,刺长1~1.5厘米,圆柱形。
三、栽培技术3.1栽培季节:当年8月上旬制袋,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出菇。
3.2栽培基质:木屑79%,麦麸20%,石膏粉1%,含水量60%。
3.3拌料:先将木屑预湿,再根据配方加入其它培养料,拌透拌匀,料水比1:1.2,pH6.0。
3.4装袋:选用15厘米×30~50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袋,拌料、装袋方法同常规,最好使用塑料颈圈,以利菇体生长。
装袋机装袋,装料须在6h内完成。
3.5灭菌:灭菌可用常压或高压,指标同常规。
常压(100℃)灭菌30h~40h。
3.6接种: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
料温冷却到30℃以下后袋料放入无菌室内。
三点打穴接种。
3.7发菌培养:接种时,短袋从袋口接入;长袋从一侧打穴(5穴,穴深1.5厘米)接种、封口、套袋。
培养室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良好,22~25℃,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
培养室应经消毒,要求清洁、干燥、通风、遮光。
发菌室温度要求20℃~25℃,空气相对湿度65%~70%。
发菌室基本黑暗。
菌棒井字型摆放,每层4袋,摆10层。
当长到接种菌落连成一片时,由每层4袋改为每层3袋。
适时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小时。
接种后10天翻堆检查一次,及时剔除不良栽培袋。
在培养室内培养40-50天可满袋。
当菌丝体长至半袋时,就陆续发生子实体(猴头菇的特点),进入出菇期管理。
3.8出菇管理:菇房应消毒处理,达到清洁、通风、有散射光。
出菇温度为16℃~20℃。
3.8.1出菇方式:为层架出菇和吊袋出菇,出菇层架共7层,每层间距20cm,吊袋出菇每一串4袋。
猴头菇怎么种植方法
![猴头菇怎么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4eb8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4.png)
猴头菇怎么种植方法
猴头菇种植方法如下:
1. 首先准备好种子或菌种。
猴头菇可以使用菌种或菌包进行种植,菌包通常更容易操作。
2. 准备种植基质。
猴头菇一般种植在木屑基质上,可以使用锯末、木屑或竹子片等作为基质。
基质应保持湿润,但不能过于湿润。
3. 将种子或菌包加入基质中。
如果是使用种子,将种子撒在基质表面上即可;如果是使用菌包,将菌包剪开后均匀分布在基质中。
4. 覆盖基质。
用一层湿润的遮光布或保鲜膜覆盖在基质表面上,这样可以保持湿度并防止灰霉的生长。
5. 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
猴头菇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为20-23摄氏度,湿度为80%-90%。
可以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6. 每天保持湿润。
根据基质的湿度情况,每天喷水或滴水保持湿润。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于湿润,否则容易引起病害。
7. 观察生长情况。
猴头菇通常生长迅速,一般在5-10天内就可以看到小蘑菇的
出现。
如果长时间没有生长,可能是环境条件不合适或有病害发生。
8. 采摘。
当猴头菇的菌盖展开后,可以使用刀具将其剪下,同时注意要保持基质的湿润,以便再次生长。
猴头菇栽培技术
![猴头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47306e4941ea76e58fa04a3.png)
猴头 菇的栽培 除少数 采用段 木 1 - _ 下均匀一致 。 栽培技术外 , 普遍采用代料栽培技术。 3 . 管理措施 。( 1 ) 培菌 阶段 。接 1 . 栽 培 时 间。 猴 头 菇 的 高 种 后的菌 袋或菌瓶 要移 入培 养室 , 产在 于 季 节 的 选 择 。 季 节 温 度 为 注 意 室 内温 度保 持 在 2 3~2 5 q 【 : , I 6~2 0 时 ,最适 合猴头菇生 长发 空 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7 5 %左 右 ,每 育。 由于 菌丝 生 长要 经 过 2 O ~2 5 天通风 2次 。菌丝培养 阶段需避光 , 天才能 由营养 生长转 入生殖 生长 , 以免 过早 m现 原基 。培 养 2 0 ~2 5 凶此确定 猴头 菇发育期 后 ,再 向前 天 ,菌丝 可长至 瓶底 ,并 出现小 菌 推2 5~3 0天便 为栽培袋制作期 。 蕾 ,可打 开瓶盖放 到栽 培架 上 ,进
2栽培前 准备 . ( 1 ) 原 料准备 。 选择无霉 烂变 质 、无虫蛀 的阔叶树 木 屑 、棉 籽 壳 、甘 蔗 渣 、麸 皮 、 米糠 等 作 原 料 。( 2 ) 培 养料配制。 为 减 少 培 养 料 霉 菌 数 ,栽 培 主 料 要 在 灭 菌 前 进 行 暴 晒。 按 配 方 配 制 并 充 分 搅 拌 后 ,将 含 水 量 调 至 6 0 % ~6 5 % ,即 可 装 瓶 或 装 袋 。( 3 ) 灭菌。一般采取高压灭菌 1 . 5 小时, 或常压灭菌 8~ 1 0小时 。( 4 ) 接种 。 在无菌条件下 进行 。( 5 ) 菌种质量鉴 别。 优 质原种菌丝洁 白、 浓密 、 粗壮 、
5 2
入 子 实体 生 长。( 2 ) 子 实 体 形 成 阶 段 。子 实体生 长期 问,室温应 降至 l 5~2 2 ℃,空 气 相 对 温度 控 制 在
熊掌菇栽培技术
![熊掌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5decc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d.png)
熊掌菇,又称为猴头菇或猴头菇菌种,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菌类。下面是熊掌菇 的简单栽培技术:
1. 菌种选择:选择优质的熊掌菇菌种,可以从专业的菌种供应商购买。确保菌种的新鲜度 和质量。
2. 培养基准备:熊掌菇的培养基可以使用玉米秸秆、麦秸、稻草等有机废弃物,也可以使 用木屑、锯末等木质废弃物。将培养基进行蒸煮或热水浸泡处理,以消除杂菌和杂草种子。
熊掌菇栽培技术
3. 菌种接种: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表面,然后用一层薄土或薄层培养基覆盖菌种。保 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菌-30摄氏度、湿度为80-90%的环境下生长。可以使 用温室或培养箱来控制温湿度。
5. 适宜的光照:熊掌菇对光照要求不高,可以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可以使用人工灯 光或自然光线补充光照。
熊掌菇栽培技术
6. 保持湿润:熊掌菇对湿度要求较高,保持培养基适度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可以通过喷 水或覆盖湿布等方式保持湿度。
7. 防止病虫害:定期检查培养环境,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现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 施进行防治。
8. 收获和保存:熊掌菇的生长周期约为20-30天,当熊掌菇的菌盖完全展开并变成乳白色 时,即可进行收获。将熊掌菇切下,去除泥土和杂质,可以鲜食或进行加工制品。未使用的 熊掌菇可保存在低温环境下,如冷藏或冷冻。
熊掌菇栽培技术
以上是熊掌菇的简单栽培技术,栽培熊掌菇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建议在尝试栽培 前,先进行相关的学习和了解。
猴头菇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猴头菇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a960b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f.png)
猴头菇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猴头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本文将介绍猴头菇的养殖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成功种植猴头菇。
正文: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用菌,被人们广泛喜爱并被视为美味佳肴。
不同于其他食用菌,猴头菇呈现出独特的毛状结构,又称为"羊头菇"。
它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为了满足人们对猴头菇的需求,很多人开始尝试自己种植猴头菇。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猴头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想要种植猴头菇的朋友提供帮助。
一、养殖方法1.选购优质种苗:选择具有良好生长特性的种苗非常重要。
可到专业的种植基地或者农贸市场购买已经培育好的种植菌包。
确保选择的种苗健康、无病虫害。
2.选择适宜的栽培基质:猴头菇喜欢在木材上生长,如橡木、柳树等。
最好选择新鲜、干燥而又不含有毒物质的木材作为基质。
3.准备好栽培环境:猴头菇喜欢在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选择一个合适的栽培场所,尽量控制室温在20℃~24℃之间,湿度保持在80%~90%。
4.进行基质消毒:将准备好的木材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高温烘烤或蒸汽灭菌等方法。
确保基质没有病菌和杂质。
5.接菌与培养:将已经消毒的基质装入菌袋或培养箱中,然后将种苗接触到基质上,放入培养室中。
保持培养室的光线适中、湿度要求恒定。
6.注意照料和定期通风:定期给种植场所通风,增加新鲜空气流通,以促进猴头菇生长。
保持适度的湿润环境,并在生长期间定期浇水。
及时除去病虫害,确保猴头菇的健康生长。
二、注意事项1.合理控制温度:猴头菇喜欢在较为凉爽的环境中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猴头菇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尽量保持恒定的温度,避免剧烈波动。
2.保持室内湿度:由于猴头菇喜爱在湿润环境中生长,因此保持适宜的湿度对其生长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头菇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猴头菇的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选择、栽培袋制备、灭菌、接种与培养、出菇管理和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菇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035-01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原是一种深藏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
其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
猴头菇营养丰富,富含多肽及多种维生素。
医学证实,猴头菇具有组织修复、增强细胞活力、抗癌、延年益寿和美容等药用功能。
猴头菌生长周期一般以9~11月,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
现将猴头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季节
根据猴头菌的生物学特性,其菌丝体生长适温为25℃左右,养菌
时间为30~40d。
子实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6~20℃,栽培1次,可收3茬,约需2个月。
农户可参照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2 栽培袋的制备
2.1培养料配制
配方1:棉子壳90%,麸皮8%,石膏1%,过磷酸钙1%。
配方2:棉子壳58%,杂木屑30%,麸皮10%,石膏1%,过磷酸钙1%。
配方3:棉子壳50%,玉米芯粉38%,麸皮10%,石膏1%,过磷酸钙1%。
将上述各配方
原料拌匀,按料水比1∶1.2~1.4加水调至含水量65%。
2.2装袋
采用15cm×32~34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重约0.40~0.45kg。
料要适度压紧,然后系紧袋口。
3灭菌
3.1常压灭菌
将培养料袋分层置放灭菌锅内,加热至100℃,保持10h,停火焖5~6h,然后将袋取出冷却接种。
3.2高压灭菌
用大容量高压灭菌锅,料袋亦分层放置,保持压力1.2 kg/cm2 2h,然后自然冷却至压力为0kg/cm2时,开锅盖将料袋取出冷却。
大容量灭菌锅灭菌时,如将压力升至1.5kg/cm2则易发生熔袋、胀袋现象,影响灭菌效果。
4接种与培养
当料袋冷却至30℃以下时移入接种箱接种,接种箱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灭菌,20min进行无菌操作接种。
接种从料袋两端进行,一般每瓶菌种可接25袋。
接种后可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培养发菌。
移入前大棚应充分消毒,开窗降低棚内温度,用石灰水喷洒地面和四壁,然后用甲醛或硫磺密闭熏蒸24h。
如采用冬暖蔬菜大棚栽培猴头菇,可先将接种后的料袋单独置于培养室培养至菌丝吃料深达
2cm左右,再移入大棚内继续培养。
料袋呈墙式排放,每行叠放6层,底面铺1层砖,行间距60cm,以便于管理。
菌培养期间要加强通风管
理,棚顶适当加放草帘遮荫,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27℃。
约经30d、菌丝接近发满时,倒袋检查,清除有较重杂菌污染的菌袋,生长健壮的菌袋即可进行出菇管理。
5出菇管理
菌丝体长到1/2以上时就陆续出现子实体,此时应及时进行出菇管理。
出菇期内,要创造适于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条件,协调好温、湿、光、气之间的关系。
5.1开口
子实体培养时必须要有出菇的口子。
瓶栽猴头菇,要拔去棉塞或去掉牛皮纸在封口塑料薄膜中央开1个直径2cm的圆孔即可。
袋栽猴头菇,去掉颈圈内的棉塞或揭去接种穴上的胶布,袋上用塑料薄
膜覆盖,每2~3d将薄膜掀动1次,促使菇蕾形成。
当菇蕾直径2~3cm 时,揭去薄膜。
5.2控温调湿
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2~20℃之间,以18℃左右最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每天用喷雾器向室内喷水3~4次。
高温时,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如顶部覆盖、通风换气、增加喷水等;低温时,要加强增温保温措施。
5.3适量通风
猴头菇子实体生长要求有新鲜的空气,通风良好,子实体个大,质紧,色白,生长快,产量高,菌刺长短适中,商品性好;否则,产量低,
甚至会出现畸形。
因此,应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每天定时打开通气
口,高温时,多在早晚通风,每次30 min左右;低温时,可在中午通风,经常保持菇房的空气新鲜。
5.4光照
猴头菇子实体虽然能在黑暗条件下形成,但常会出现畸形菇,而
且强光也不利于子实体形成,一般以光照2 000~3 000lx为宜。
6采收
猴头菇要在子实体完全成熟前采收。
标准是:子实体大小基本长足,坚实,孢子还未散发,菌刺1.0~1.5cm长。
采收过晚,则肉质松、苦味重,不利于加工,而且影响下一批菇的形成。
采收时,一手压住培养料,另一手将子实体轻轻拔下或用小刀割取。
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轻轻搔一下菌,让菌丝体复壮。
在适宜条件下,过15~20d就会陆续出现2潮菇。
一般可采收2~3次。
从接种到采收结束大约需3个月。
采收后保鲜不可超过12h,少量可鲜销,量大可晒干,也可在60℃下烘干,再用双层塑料袋密封贮藏。
7参考文献
[1] 陈全勇.食用菌高产栽培指导[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
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