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现场医学救援(病人分检、搬运)讲义资料

合集下载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病人分检、搬运)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病人分检、搬运)
是根据生命体征、明显的解剖损伤、致伤机 制及伤员的一般情况等,对患者的伤情作出判断 ,以便有效的对伤员实施救治和后送转运,发现 可能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
10
现场分拣的目的
❖ 现场分拣的目的: 分配急救优先权,以明确现场救治和转运的
顺序!! “最好的医疗资源用于最大量的患者” “最好的医疗资源用于最严重的伤员”
40
41
35
35
不直接缠在皮肤上 绑扎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 应有明确的时间标记 不宜超过3~5h 1~1.5h缓慢放松1次,每次30~60 s 禁用电线、铁丝、绳索
36
36
伤口检查及包扎
37
37
骨折固定
❖ 防骨折端移动,减轻痛苦,避免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 ❖ 固定骨折前,应首先完成基本生命支持等救命措施 ❖ 对外露的骨折端不应送回伤口,对畸形的伤肢不必复位 ❖ 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上下相邻的两个关节 ❖ 疑脊柱骨折固定后搬运
黑色
已经死亡或无法救治的致命伤员
Dead or dying
19
检伤分类注意事项: ❖ 每个伤员的分拣时间不超过30s,利用绿色伤员 ❖ Triage现场只做两件事:开放气道、控制大出血 ❖ 伤员分类是一个动态过程,反复分拣 ❖ START原则
20
❖ 现场不做CPR,除非是你的队友
❖ 如果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救治一名重伤员或是在进行复 杂援救的同时让其他轻伤员留在现场,那么当现场失控时 就只能在拯救少数人的过程中失去多数人的生命……
2
海啸过后,人间已变成地狱……
3
9.11的硝烟仍未散去……
4
巴黎的战火已经燃起……
5
6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第一步是什么

院前急救-搬运 PPT课件

院前急救-搬运 PPT课件
搬运时应使伤者的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切 忌做使脊柱过伸、过屈或扭曲的搬运动作,以 免加重脊柱、脊髓损伤。由3人或4人同时将伤 者平抬平放于脊柱板或木板上。
2020/5/12
怀疑脊柱损伤的伤病者的搬运
四人搬运方法: 1、一人在伤病人的头部,双手掌抱于头部两侧轴向牵引颈部; 2、另外三人在伤病人的同一侧(一般为右侧),分别在伤病人的 肩背部、腰臀部、膝踝部。双手掌平伸到伤病人的对侧; 3、四人均单膝跪地; 4、四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稳将伤病人抬起,放 于脊柱板上; 5、上颈托,无颈托在颈部两侧用沙袋或衣物等固定; 6、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或布带固定; 7、用6~8条固定带,将伤病人固定于脊柱板; 8、2—4人搬运;
2020/5/12
(一)颈椎损伤
除于胸腰椎损伤要求外,要有人双手托扶、固 定头部,同时沿纵轴略加牵引,使颈部保持中 立位。
使用颈托固定头部后,由四人将伤者平抬平放 在脊柱板或木板上。
在使用头部固定器或将枕头、背包、折好的衣 物等放在头颈部两侧并固定,防止头部活动, 并确保气道通畅。
2020/5/12
急救区的划分: – 收容区:伤病员集中区 – 急救区:红色和黄标志的危重病人集中区 – 后送区:能自己行走,受伤较轻的伤病员集中区 – 太平区:停放已死亡者
2020/5/12
一、搬运、转送患者的要求
1. 最好等救护人员先作初步处理,再搬运。 2. 最好在人员、器材准备妥当时再搬运患者 3. 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表现,气色 呼吸等 4. 在火灾现场的浓烟中搬运患者,应在离地面
2020/5/12
救护要点
安置舒适体位:
– 平卧位头偏一侧或屈膝侧卧,注意保暖。
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ppt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ppt
其他国家灾害紧急医疗救援案例
如青海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等,分析其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的经验和教训。
国内其他地区灾害紧急医疗救援案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快速响应
以人为本
协调联动
科学有序
医疗救援必须始终以受灾者为中心,全面保障受灾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疗救援需要多部门、多机构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灾害带来的挑战。
医疗救援必须科学、有序地进行,注重救援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救援效率。
策略制定
根据灾害类型和受灾情况,明确医疗救援的重点,如创伤、中毒、感染等。
中国汶川大地震的医疗救援经验
救援力量的组织与协调
中国政府动员了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包括国家灾害医疗援助队和地方急救中心。
灾区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中国政府对灾区医疗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分配,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疗人员等。
其他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借鉴
如新西兰基督城地震、智利矿难等,分析其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的经验和教训。
救援力量的组织与协调
美国政府动员了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包括国家灾害医疗援助队和地方急救中心。
灾区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美国政府对灾区医疗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分配,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疗人员等。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医疗救援经验
紧急医疗救援的启动
在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国家紧急状态,并动员了全国医疗资源。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
社会力量协作不顺畅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中,各方的协作至关重要。应建立健全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行动。
社会力量的参与与协作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的案例分析

医学-灾难事故现场救援的组织与管理与检伤急救课件

医学-灾难事故现场救援的组织与管理与检伤急救课件
心部分非值班急救人员和救护车第二批赶赴现场; 第三梯队: 若发生大量群体伤事件, 将调集中心全体急救人员、全部救护
车第三批赶赴现场; 第四梯队: 当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需求超过急救中心的处置能力时, 应
请求卫生行政部门紧急调集二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队伍赶 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各级医院协同配合做好接诊工作。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模拟演习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模拟演习有必要开展市民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急救知识普及和有必要开展市民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培训通信保障通信保障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或卫生局应急办市医疗急救中心本市二级以上医院的应急救援队救援指挥组第一梯队物质保障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各相关政府部门110等灾害现场第四梯队现场救援保障系统现场救援保障系统车辆保障车辆保障车辆保障车辆保障装备保障装备保障人员人员保障保障现场医疗救援的特点现场医疗救援的特点规范性针对性的综合处置救治为主伤员汇集点4ttriagetag标签treat救治transfer转运事故区营救后救援队位置医院4ttriagetag标签treat救治transfer转运院前急救应急响应院前急救应急响应根据事件情况将分批派出医疗救援人员根据事件情况将分批派出医疗救援人员第一梯队第一梯队
突发灾难、事故 应急组织管理与医疗救援
一 概述
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灾难 时有发生。地震、洪涝、台风、煤矿爆炸、环境 污染、火灾和重大交通事故等,每年给人民生命 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上世纪以来,世界 上因地震死亡的人数,我国占53%;世界上一次 地震死亡在20万以上的,我国占10%。唐山大地 震造成二十多万人的伤亡以及08年四川大地震造 成近十万人的伤亡,还有频繁发生的煤矿爆炸事 故,更是触目惊心。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PPT课件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PPT课件
❖ 防骨折端移動,減輕痛苦,避免骨折端損傷血管、神經 ❖ 固定骨折前,應首先完成基本生命支持等救命措施 ❖ 對外露的骨折端不應送回傷口,對畸形的傷肢不必複位 ❖ 固定範圍應超過骨折上下相鄰的兩個關節 ❖ 疑脊柱骨折固定後搬運
1
搬運
❖ 儘快撤離危險現場是救治的第一步 ❖ 通常採用擔架搬運傷患
脊柱骨折
❖ 大批傷患救治,最主要的不是技術,而是高效的組織
救援 模式
救治机构有明确分工,确保分级救 治原则的落实,根据灾情严重程 度、伤亡人数、医疗资源残存情 况等决定,一般分为二级和三级 模式
①二级救援模式,“灾区内基层 医院-灾区内三级医院(建制完整、 运行良好)”
②三级救援模式,“灾区内基层 医院-灾区内三级医院(建制完整、 运行良好)-灾区外医院”
基本組織形式
1
二、分級救治原則
及时合理
• 10分钟内获得现场急救 • 3小时内获得紧急救治 • 6小时内得到早期治疗 • 12小时内接受专科治疗 • 关键是现场抢救、积极后送,
勿使伤员在现场过多、过久 地滞留 • 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服 务于最大多数的伤员,以尽 可能多地救治伤员为目标
连续继承
• 将救治过程分工、分阶段 • 各级救治应连续继承,使整
收容分类
• 快速将伤员分别安排到相应的 区域,接收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救治分类
• 判定创伤的严重程度和主要损 伤,确定救治措施,统筹安排 救治顺序
转运分类
• 以伤员尽快到达确定性治疗机 构为目的,根据各类救治措施 的最佳实施时机、转运工具及 转运环境等确定转运的顺序、 工具、地点
1
分揀依據
生理体征 解剖损伤 致伤机制 伤前状态 其他因素
控制出血是维持循环 稳定的关键

第二十章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第二十章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第一节 灾难伤员医疗急救 第二节 伤员现场分拣 第三节 伤员分级救治 第四节 伤员转运 第五节 救援人员自我防护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重点难点
掌握 灾难伤员现场初次评估、急救,灾难现场危险因素
熟悉
伤员现场分拣目的,分级救治适用情况和原则,伤 员转运分类,继发性创伤应激障碍防治
了解
(三)骨折固 定
防骨折端移动,减轻痛苦,避免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 固定骨折前,应首先完成基本生命支持等救命措施 对外露的骨折端不应送回伤口,对畸形的伤肢不必复位 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上下相邻的两个关节 疑脊柱骨折固定后搬运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脊柱骨折
(四)搬运
尽快撤离危险现场是救治的第一步 通常采用担架搬运伤员
SBP 80~90mmHg 对休克病人延迟复苏肯定有 害 出血未控制者立即复苏危害 更大,延迟复苏危害轻 适用于:未控制出血,院前 救治时,轻度低血压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生存链
早电话

早除颤

建立液体通道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其他内脏损伤判断
严密观察有无脏器活动性出血
颅脑伤后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大小,肢体活动 胸部伤后要严密观察有无心包或胸腔内积血, 有条件时可行胸腔穿刺以明确诊断及伤情严重程度 腹部钝性伤后要特别注意有无腹部移动性浊音, 有条件时可行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及伤情严重程度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A:气道管理与颈椎保护
气道通畅是第一优先 所有钝性伤患者须固定颈椎直到排除颈椎损伤
控制气道
• 呼吸暂停 • 意识状态改变,丧失气道
保护功能 • 颈部、颌面部损伤等,不能维

【人卫出版社】《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版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人卫出版社】《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版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分拣依据
生理体征 解剖损伤 致伤机制 伤前状态 其他因素
伤员需立即明确有 无威胁生命的损伤, 生理体征异常提示 需快速治疗和转运
明显的解剖损伤提 示需急诊手术和专
科治疗
分析致伤机制有助 于准确分拣,以下 致伤机制提示重伤 或需进一步检诊
以下伤前状态提示 需到医院检诊
存在导致患者生理 机能衰弱的因素
在复苏室由于异物或水肿导致时应用;12岁以下 儿童不推荐行环甲膜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不推荐在急诊室进行
9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气道管理与颈椎保护
❖ 气道通畅是第一优先 所有钝性伤患者须固定颈椎直到排除颈椎损伤
控制气道
保护颈椎
• 呼吸暂停 • 意识状态改变,丧失
气道保护功能 • 颈部、颌面部损伤等,
不能维持正常氧合等
• 颈部脊髓占50%椎管
• 根据受伤机制而不是 症状和体征判断
• 颈椎固定应在怀疑存 在损伤时,而不是确 定有损伤时
10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呼吸功能维持
致命胸伤
维持通气
张力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连枷胸
气管插管不是 人工呼吸“金标准”
面罩给氧 具有相同效果
监测脉搏 血氧饱合度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28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分级救治简史 分级救治原则 分级救治组织
29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一、分级救治发展历史
❖ 来源于战争 ❖ 冷兵器时代,伤员多在战斗结束后就地给予治疗,
或交给民间治疗 ❖ 随战争规模增大和火器发展需要将伤员后送治疗 ❖ 1916年,俄军提出“阶梯治疗” ❖ 迄今已成为现代战争中各国军队战时伤员救治的

急诊与劫难医学第二版配套课件20劫难现场医学救济

急诊与劫难医学第二版配套课件20劫难现场医学救济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医疗救护装备
急救包:包括绷带、止血 带、消毒剂等
呼吸机:用于维持呼吸困 难的伤员
心脏起搏器:用于抢救心 脏骤停的伤员
担架:用于运送伤员
氧气瓶:用于提供氧气给 伤员
急救车:用于运送伤员到 医疗机构
药品与急救包
药品:包括止痛药、消炎药、止血 药、抗过敏药等
医疗设备:包括氧气瓶、呼吸机、 心电图机等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劫难现场医学救济的基本原 则
第二章
快速响应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快速评估现场情况
快速组织救援队伍
快速实施救援行动
生命优先
确保伤员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先救治重伤员,稳定伤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 助
科学施救
劫难现场的常见伤情及处理 方法
第四章
创伤出血
出血类型: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止血方法: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避免长时间使用、避免过紧、避免压迫神经和血管 止血带解除方法:缓慢松开、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再次止血
骨折与脱位
骨折:骨骼断裂,需要固定和复位 脱位:关节脱臼,需要复位和固定 处理方法:现场固定、包扎、止血、止痛 注意事项:避免二次伤害,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提供救援设备和专业人员
志愿者团队:负责现场秩序维护,提供后勤保障和志愿服 务
媒体:负责现场信息发布,提供舆论引导和宣传报道
社会组织:负责现场物资筹集和分配,提供社会支持和援 助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紧急医学救援检伤分类PPT课件

紧急医学救援检伤分类PPT课件
恐怖袭击 • 2、交通运输事故 • 坠机、连环车祸、火车脱轨、翻船 • 3、物质短缺 • 大停电、饥荒 • 4、复杂的人道事件 • 战争、暴动、难民
12
.
• 目前,世界上主要灾难事件前五位是:事故、洪 水、暴风雨、流行病和地震。亚太地区87.6%的 灾难由五种危害造成:重大事故、暴风雨、洪水、 地震和流行病。
1
.
紧急医学救援检伤分类
2
.
概述
• 2003年的SARS之后,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件越来 越重视,公众对院前急救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 实施,我国的院前急救事业飞速发展,从单纯的 院前转运变成集医学急救、灾难救援、医疗保障、 危重症监护转运等功能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 系。急救中心也向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转变,院前 急救向专业化、综合化、集成化转变。各地兴建 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其硬件和人员能力建设都 得到了加强。
.
• (六)检伤分类的技术问题 • 允许轻伤重判。 • 现场急救由于时间紧迫、情况复杂,条件有限等
院前急救的特殊性,为避免将重伤员误判成轻伤, 导致延误救治而造成严重后果,允许在现场将一 定数量的轻伤员评判为重伤,即容许出现假阳性 “重伤员”。
立即转运到医院的伤患者和可延迟转运的伤患者。 • 2、新型的伤员分检方式 • 根据紧急程度、生存可能性以及可用的医疗资源。
19
.
• (二)检伤分类标识 • 采用国际标准的四色伤情分类卡 • 红色:伤情危重,立即。需要稳定或
手术治疗(救命手术),安排医务人 员和抢救型救护车立即转送。 • 黄色:伤情重、较重,紧急。有生命 危险,但可稍延迟救治,在红色之后 转送。 • 绿色:伤情轻、较轻,可延迟或不需 送院治疗,视情况安排转送。 • 黑色:死亡或不可救治的创伤。已死

《伤病员的搬运》课件

《伤病员的搬运》课件

用夹板固定后再进行搬运。
03
伤病员搬运的注意事项
注意伤病员的状态
生命体征
在搬运伤病员之前,应首先观察 其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 压等,确保伤病员处于稳定状态

意识状态
注意伤病员是否清醒,是否有意识 障碍,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 施。
伤口处理
对于有开放性伤口的伤病员,应先 进行初步的止血和包扎处理,以减 少搬运过程中的出血和感染风险。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搬运过程中的成功经 验和存在的问题。
互动讨论
鼓励学员提问和分享经验,共同探讨改进 措施。
培训考核与评估
理论考核
通过闭卷考试或问卷调查评估学员对伤病 员搬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操考核
观察学员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其操 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合评估
结合学员的理论成绩、实操表现和案例分 析能力,给出综合评价和反馈。
05
伤病员搬运的培训与演练
培训目的与要求
掌握正确的伤病员搬运方法和技巧,确保 伤病员安全转运。
熟悉不同情境下的搬运方案,提高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加强应急 救援意识。
培训内容与方法
理论教学
讲解伤病员搬运的基本知识、原则和注意 事项。
实操演练
分组进行模拟演练,包括单人搬运、双人 搬运、担架搬运等多种方式。
9字
9字
特殊伤病员包括脊柱损伤、骨折 、休克等病情较为严重或特殊的
1
3
对于脊柱损伤的伤病员,应使用 硬板担架进行搬运,并确保伤病
伤病员。
员身体保持一条直线。
9字
搬运特殊伤病员时应特别注意保
2
4

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ppt课件

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ppt课件
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
邢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赵麦良
1
灾害的发生无规律可循
不可能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 下一次灾害的复杂程度。
看到它是动态的、具有破坏性的。 从历史的经验看,不可能对灾害做好预
先准备,只能对其做出反应。
2
灾害原因
自然变异: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 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海啸等
迅速抢救生命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停止者实行人工呼吸
28
现场救护
防窒息,防创面污染 气体中毒的救治 保护创面
1. 创面要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 扎,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 2. 严重烧伤者不需要涂抹任何药粉、 药水和药膏,以免给入院后的诊治造成 困难。伤员口渴可饮淡盐水。
29
意外伤害
30
交通事故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都要与交通 工具打交道,因此,交通事故是全球意 外伤害中最常见的,具突发性和灾难性 等特点。
伤情以颅脑外伤、脊椎骨折、胸部损伤 为主,多发骨折,同时伴有烧伤等复合 伤为多见。
31
现场救护原则1
顺序为紧急呼救→保护现场→转运伤员。 呼 救 拨 打 救 护 电 话 120” 、 “ 110” 、 “122”事故处理。
24
火灾
烟雾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产物, 包括有毒气体和颗粒性烟尘,它与燃烧 物质、燃烧速度、温度和氧量有关,很 少呈单一成分。
据报告在28%的建筑物火灾中,一氧 化碳是主要的毒物,在非建筑性火灾中, 氰化物和缺氧是潜在的致死因素。
25
救护原则
火灾的现场救护首先是使伤者尽快脱离 现场,使其处在一个安全环境下。
Ⅳ 致命伤 黑色 按有关规定对死者进行处理

【人卫出版社】《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版-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人卫出版社】《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版-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保护颈椎
• 颈部脊髓占50%椎管 • 根据受伤机制而不是
症状和体征判断 • 颈椎固定应在怀疑存
在损伤时,而不是确 定有损伤时
10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呼吸功能维持
致命胸伤 维持通气
张力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连枷胸
气管插管不是 人工呼吸“金标准”
面罩给氧 具有相同效果
监测脉搏 血氧饱合度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急诊与灾难医学
第二十章 灾难现场的医学救援
张连阳
2
主要教学内容
1
灾难现场的医疗急救
2
伤员的现场分拣
3
伤员的分级救治
4
伤员的转运
5
救援人员的生存技能和自我保护
6
大宗尸体处理与患者身份鉴定
3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第一节 灾难现场的医疗急救
第十九章 灾害现场医学救援
4
现场救治
灾难救援中最关键的是针对伤员的医学救援 现场急救技术是灾难救援中的主要急救手段 急救人员应当根据现场环境和条件灵活组织与运用 正确掌握急救技术,对降低伤死率、伤残率,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循环功能维持
心肺 复苏
根据呼吸、咳嗽反射 和对人工呼吸与强刺 激的反应确定是否接 受心肺复苏
应早开始,各10秒钟 内评估意识、呼吸、 循环
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 疑颈椎伤,双手推举 下颌法来打开气道
2000年国际CPR指南 对口对口人工呼吸不 作严格要求
控制外 控制出血是维持循环 出血 稳定的关键
纱布加压包扎
14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二、灾难现场伤员急救
止血 包扎 骨折固定 搬运

灾害事故现场救护讲解材料

灾害事故现场救护讲解材料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恢复呼吸和心跳,同 时迅速转运至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的 医疗机构。
迅速进行止血处理,补充血容量,防止休 克发生。
严重颅脑损伤者
严重挤压伤者
保持呼吸道通畅,稳定头部位置,防止脑 疝形成,迅速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解除挤压因素,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和冷敷 ,预防挤压综合征的发生。
05 现场救护装备与药品使用 指南
支持。
协调救援资源
02
根据现场情况,协调救援资源,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与医疗机构保持联系
03
与医疗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将伤员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
一步救治。
03 常见灾害事故现场救护措 施
地震灾害现场救护要点
确保自身安全
在救护前应先评估现场 环境,确保无余震、建
筑物倒塌等危险。
寻找被困者
灾害事故现场救护讲解材料
目 录
• 灾害事故概述 • 现场救护基本原则与方法 • 常见灾害事故现场救护措施 • 伤员检伤分类与紧急处理 • 现场救护装备与药品使用指南 • 团队协作与心理支持在现场救护中应用
01 灾害事故概述
灾害事故定义与分类
定义
灾害事故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 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人 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 突发性事件。
进行止血和包扎
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和包扎处 理,避免失血过多导致休克。
固定骨折部位
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处理,避 免移动导致二次损伤。
其他类型灾害事故应对策略
洪水灾害
在洪水灾害中,应迅速向高处转移,避免被洪水冲走。同 时要注意保暖和防潮,避免失温和皮肤疾病。
气体泄漏事故
在气体泄漏事故中,应迅速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如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伤、开放性骨折、小面积烧伤、长骨闭合性骨 折
绿色
软组织损伤、无呼吸困难颌面损伤等
Expectant group
黑色
已经死亡或无法救治的致命伤员
Dead or dying
19
检伤分类注意事项: ❖ 每个伤员的分拣时间不超过30s,利用绿色伤员 ❖ Triage现场只做两件事:开放气道、控制大出血 ❖ 伤员分类是一个动态过程,反复分拣 ❖ START原则
提供确定性治疗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25
25
一 基本生命支持
保持呼吸道通畅
26
26
环甲膜切开、气管切开
27
27
气道管理与颈椎保护
❖ 气道通畅是第一优先 所有钝性伤患者须固定颈椎直到排除颈椎损伤
28
28
呼吸功能维持
29
循环功能维持
30
30
二 高级生命支持
早电话
早CPR
早除颤
早ACLS
31
三 其他内脏损伤判断
第二十章 灾难现场的医学救援
Medical Assistance for Disasters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马璇岚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unyi Medical College
1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 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10
现场分拣的目的
❖ 现场分拣的目的: 分配急救优先权,以明确现场救治和转运的
顺序!! “最好的医疗资源用于最大量的患者” “最好的医疗资源用于最严重的伤员”
11
灾难医学的首要原则:
“为最多的生命做最大的努力”
12
现场分拣的方法
分拣原则
❖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
20
❖ 现场不做CPR,除非是你的队友
❖ 如果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救治一名重伤员或是在进行复 杂援救的同时让其他轻伤员留在现场,那么当现场失控时 就只能在拯救少数人的过程中失去多数人的生命……
❖ 医疗资源最大化,在最短时间救治最多的人
21
小结
灾难现场救治的前提是分拣 灾难现场分拣的目的是分配急救优先权 分拣的工具、分拣的场所、分拣的依据 检伤分类的START原则 检伤分类四步法
2
海啸过后,人间已变成地狱……
3
9.11的硝烟仍未散去……
4
6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第一步是什么
???
7
第一节 伤员的现场分拣
第二十章 灾难现场的医学救援
8
教学目的
1.掌握现场分拣的概念、目的、原则 2.掌握现场分拣的方法
重点掌握现场分拣的步骤
9
❖现场分拣(triage):
是根据生命体征、明显的解剖损伤、致伤机 制及伤员的一般情况等,对患者的伤情作出判断 ,以便有效的对伤员实施救治和后送转运,发现 可能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
32
32
四 灾难现场伤员急救
33
33
(一)止 血
❖ 当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可出现休克症状,包括脸色苍白,口唇 青紫,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 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下降或测不到
34
止血带止血法
❖ 仅用于其他方法无效、四肢严 重创伤大出血时
❖ 出血创口上方5cm ❖ 前臂宜在上1/2处 ❖ 大腿宜在上2/3处 ❖ 尽量近创口处
红色:不能触及桡动脉搏动或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s Control bleeding!!
红色:不能完成简单指令 (眨眼)
黄色:可以完成简单指令
18
现场分拣的方法
红色 Priority group
黄色 Delayed group
开放性损伤伴大出血、休克、严重颅脑损伤、严重 胸腹伤、呼吸道烧伤,大面积烧伤、心脏病、卒中 等基础疾病
40援中伤员分拣的概念、目的、原则 2灾难现场检伤分类的方法:工具、场所、依据、步骤 3灾难现场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4灾难现场救援基本技术 5分级救治的原则和方法 6转运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转运原则 7 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
39
思考题
1在灾难现场,第一优先转运或救治的是哪类伤员? 2青年男患,开放性股骨骨折,呼吸平稳,桡动脉搏动可以 触及,对答切题,在灾难现场如何进行检伤分类? 3灾难现场基本生命支持是什么? 4灾难现场分级救治的原则是什么? 5灾难现场伤员转运的指征及原则是什么? 6伤员转运安全性评估的NEWS原则是什么
START
(简单分类,快速治疗)
13
分拣工具
现场分拣的方法
14
现场分拣的方法
分拣场所
15
现场分拣的方法
分拣依据
16
现场分拣的方法
分拣步骤
17
现场分拣的方法
分拣步骤:四步法 ❖ 第一步骤:分拣行走的伤员
黑色:没有呼吸(开放气道) 红色:每分钟少于10次
或大于29次
❖ 第二步骤:呼吸检查 ❖ 第三步骤:循环评估 ❖ 第四步骤:意识评估
35
35
不直接缠在皮肤上 绑扎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 应有明确的时间标记 不宜超过3~5h 1~1.5h缓慢放松1次,每次30~60 s 禁用电线、铁丝、绳索
36
36
伤口检查及包扎
37
37
骨折固定
❖ 防骨折端移动,减轻痛苦,避免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 ❖ 固定骨折前,应首先完成基本生命支持等救命措施 ❖ 对外露的骨折端不应送回伤口,对畸形的伤肢不必复位 ❖ 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上下相邻的两个关节 ❖ 疑脊柱骨折固定后搬运
22
思考题
❖ 青年男患,开放性股骨骨折,呼吸平稳,桡动脉搏动可以 触及,对答切题,在灾难现场如何进行检伤分类??
23
第二节 灾难现场的医疗急救
第二十章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24
现场救治
❖ 灾难救援中最关键的是针对伤员的医学救援 ❖ 现场急救技术是灾难救援中的主要急救手段 ❖ 急救人员应当根据现场环境和条件灵活组织与运用 ❖ 正确掌握急救技术,对降低伤死率、伤残率,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