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摘要: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国际范围的商品生产与交换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是制约因素之一。人类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大。本文论述了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潜力、环境质量及其他人文地理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国际贸易
引言
国际贸易活动是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有明显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地域分工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间的竞争愈益激烈的今天,地理环境各因素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激烈和深刻。积极开展地理环境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及其规律性的探索研究,对预测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变化和做好对外经援工作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际贸易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商品交换活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量的大小不仅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事关一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任何国家间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不仅直接制约着贸易产品的数量与种类,而且直接影响着对外贸易的成本与利润。就这个意义来讲,研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
1 自然地理与国际贸易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丰歉与分布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对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贸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贸易行为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1.1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地理位置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该国对外贸易的便利程度,而且对于该国的贸易意识和贸易倾向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世界上共有190 多个国家,其中有140多个国家为沿海国,其余为内陆国。由于海运是世界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因此与内陆国相比,沿海国占有明显的位置优势。如中纬度地区的岛国日本,气候适中、海运便利,这些成为其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其国土狭窄、山地丘陵为主地地形、极其贫乏的矿产资源,又是制约其工农业的不利因素,权衡利弊,日本人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制定了“教育、科技、贸易”这一立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在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扬长避短,执行了一条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政策,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形成“临海型”的工业布局。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等初级产品,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使其“出口主导型”的经贸战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相反,在高纬度和低纬度的内陆山区,因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往往造成经贸的长期落后。如:横跨赤道的非洲大国扎伊尔和纬度偏高的亚洲国家蒙古,虽然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经济却长期落后;中亚五国地域辽阔,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因交通不畅,使经济难以发展。此外,沿海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外贸易的意识较为强烈,而内陆国则较为淡漠。地球上有20多个内陆国家,除欧洲的8个属于发达国家外,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早期西方的海洋文明诞生于希腊,后转移至波罗的海沿岸,其本质是一种贸易文明。近代以来的英、法、西、葡、德、意、荷、美以及二次大战以后的日、澳、加、新等国之所以能在短期内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除了一系列其他因素之外,由地理位置诱发的强烈的贸易意识和贸易倾向无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自然资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所谓资源,内涵广泛,这里着重论述矿产资源对经贸活动的影响。矿产资源是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活跃贸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它具有非再生性质,且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其消耗量与日俱增。因此,矿产资源的赋存储量、规格品种、组合结构、品位状况、地理分布以及新矿产、新矿点的发现等,不仅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经贸活动,而且强烈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国际分工、商品交往、货物流向、贸易格局和贸易运输等。
自然资源制约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产品的数量与种类。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优越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的数量大,种类多,且多为资源性的初级产品,而进口产品则多为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虽然均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资源的蕴藏量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因而在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和矿产品占有绝对优势比重,成为当今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名列前茅的矿产品出口大国;而自然条件较差和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口产品中矿产品占有很大比重,而出口产品中则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如日本、意大利、荷兰、瑞士等。
1.3气候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是很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这是一种表现形式。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延伸,气候带排列有序,分别为热带、温带和寒带,纬度地带性清楚,这又是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各国的港口有的可全年通航,有的则冬季封冻,船舶不能停靠。如俄罗斯,虽有广阔的海域,海岸线漫长但均因纬度偏高(除黑海沿岸和太平洋南部及特殊的摩尔曼斯克港),封冻期漫长,利用率极低。中南半岛及印度半岛各国大部分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因而在签订业务合同,决定装运期,时,要根据商品的性质选择季节。如雨季不宜装运易潮、易霉变的商品;夏季不宜装运易融化的商品,如沥青、浸酸羊皮等。否则,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到西非,用多层牛皮纸包装,走苏伊士运河时,沥青开始融化。红海气温高,盐度大,表层水温32℃,盐度高达4%左右,为世界上温度和盐度最高的海区之一。高温使融化的沥青透,过纸袋黏附在货仓里,当船入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时,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里的沥青又凝固起来,到达目的地港口时卸货十分困难,清扫船仓更困难,不得不雇佣大量劳力,最后结算,入不敷出,贸易失败。究其原因,除出行季节不合适外,还有对航线沿途温度的变化情况不甚了解,若采用桶装则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此外,灾害性天气(如寒潮、霜冻、风暴、干旱、洪涝、冰雹等),对于生产活动、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等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更为直接和严重。例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