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中央与地方实质性分权的实验

历史上中国中央与地方实质性分权的实验
历史上中国中央与地方实质性分权的实验

历史上中国中央与地方实质性分权的实验

摘要: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是任何一个国家民主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历史上中国自秦汉以降的中央集权制度,到了清末民初时已完全不能适应政治现代化的时代潮流。1920年代初的省宪运动就是当时人们为解决中央专制集权所做的努力,《湖南省宪法》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具有示范性的样本。它首次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在一省之内付之实施。虽然这次分权的实践最终夭折,但它为我们遗留的民主政治经验和教训,不乏政治改革的智慧和启迪。

关键词:中央集权;地方分权;湖南省宪法;实验

中图分类号:DF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0.03.15

任何一个国家,当它的疆域大到需要进行层级管理的时候,中央事务与地方事务治理权力的划分也就成了这个国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但大体上来说,可以分为单一制下的地方自治和联邦制两类。

历史上中国自秦汉以来,国家结构形式一直采用单一制。中央集权思想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少有人敢置其疑。至

明清之时,专制集权之弊端已无可复加。故黄宗羲认为:“封建郡县各有其弊,‘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最为可取。……主张行唐代方镇之制。与黄宗羲同时的顾炎武亦有此论,主张与黄宗羲大致相同。但黄宗羲、顾炎武的这种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思想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而且也没有在当时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直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睁眼看世界,西方的联邦制度才引起中国人的注意,联邦思想才在国内开始传播。

一、联邦分权思想传入中国与国人的接纳

1830年代初,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在对中国介绍西方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科学技术时,便将西方的政治制度介绍到中国。对西方民主议会制度的介绍,自然也伴随着西方地方自治制度及联邦制度的介绍,联邦思想便逐渐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到了清末时,联邦主义思想已得到中国许多士大夫的认同。1911年底,联邦主义思潮及运动在中国第一次达到了高峰,各省纷纷独立并制定省自治法。湖北首先制定《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规定“中华民国完全成立后,此约法即取消,应从中华民国宪法之规定;但鄂州人民关于鄂州

统治之域内,得从中华民国之承认,自定鄂州宪法”。贵州省在独立后,所制《贵州立法院拟定宪法大纲》中规定“统观中国领土之大,就现在独立情形推定,将来必为一联邦国。其关于联合上之宪法,为共定宪法;至各省自定之宪法,则为特定宪法。”山东则在宣布独立时,咨议局向清廷提出8条,其最后4条说:“宪法须注明中国为联邦国体;外官制地方税皆由本省自定,政府不得干涉;咨议局章程即为本省宪法,得自由改定之;本省有练兵保卫之自由。”其他独立各省份也纷纷制定省宪或约法。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宣言中,孙中山说“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前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遂其伪立宪之术;今日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民国早期,中国在实际上是各省联邦的形式。普遍认为“各省自治较之中央集权,更有利于中国的民族主义”。“在地方主义者的心目中,统一和自治两项要求,可以融合在联邦制的体制中。”

袁世凯担任总统后,认为只有实行中央集权才是适合于中国的政体。联邦思想一度低沉,因为当时的争论使人们相信,联邦制会削弱民国政府的力量;而中国正处在具有掠夺性的帝国主义世界之中,只应从根本上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二次革命”的失败,表明中央集权的思想得到了多数人的拥护。

袁世凯死后,北洋势力内部分裂,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南方政府,全国事实上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为谋求国家统一,联邦思潮再次在中国泛起。李剑农在《太平洋》第1卷第8号和第9号两期上连续发文,说“单一制的国家,到了地方势力增长,中央政府不能统驭,事实上成了一种邦联状态的时候,若要使他不崩裂,恢复中央政府的实力,只有采用联邦制的办法;中国已成了邦联的状态,地方势力已非中央政府所能制,非采联邦制不能恢复中央政府的实力,得到真正统一的地步”。同时他认为“废督裁兵所以办不到的原因,一在中国的政制向来只认有中央,不认有地方,事权不分,反弄成一个‘尾大不掉’的形势;二在政客沿袭一种牢不可破的集权思想,总想假一派的武力,打到其余各派,所以弄成一个割据争雄的局面。”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

1920年代初,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制以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的思潮及运动达到了顶峰。当时先后要求制定省宪实行地方自治的有湖南、浙江、江苏、广东、四川、湖北、福建、云南、广西、贵州以及东北三省。其他如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也有着自治运动和省宪运动。1922年5月,由全国商会联合会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联席会议发起,代表十四省区内的议会、商会、教育会、农会、工会、律师公会及报界公会的国是会议在上海召开,以“中华民国八团体国

是会议国宪草议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劝告各省速制省宪之通电”,认为惟有各省速制省宪,然后联合各省完成联省宪法,“各省有泰山之安,斯全国有磐石之固”。同时发布了由张君劢和章太炎起草的两部联省宪法,供国人参考研究。192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正式将省宪制度写进了国宪。“省宪运动的潮流,可谓激荡全国。”以致胡春惠说1920年以后的联省自治运动为举国一致的要求。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省宪运动中,湖南人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1920年7月22日谭延?]发布?M电,宣布湖南实行自治。1922年1月1日,《省宪》经过全民总投票通过生效正式实施。“湖南省宪,非但是联省自治运动中,第一个制定成功而被实施的省宪,也是我国破天荒出现的第一部被使用的宪法。”

二、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尝试

联邦制与单一制的划分,并不在于地方是否有自治的权力,而在于地方自治的权力是否是中央赋予的,中央是否能够以一纸命令或法律随意予以剥夺。当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在宪法上有明确的规定,中央无法随意予以撤销或剥夺地方的自治权力时,这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称之为具有联邦性质。《省宪》的价值恰恰就在于此,就是希望藉此保障省自治的权力不被中央所剥夺。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全

国性的宪法还未制定,而地方自治的权力又急待宪法予以规范。湖南制宪者对中央和湖南地方权限的划分,采取例举加概括的方式。即首先例举哪些权是属于省权,《省宪》第25条规定省有议决执行权的有:1、省以下的地方制度、各级地方自治的监督;2、省官制、官规、官俸及官吏的考试;

3、省法院的编制、监狱及感化院的设立、司法行政的监督;

4、各种职业团体的组织及关于劳动的法规;

5、制定本省税则、募集省公债及订结省政府负担的契约;

6、制定户籍法及登记法;

7、省公产及营造物的处分;

8、各级学校学制及与教育相关联属的事项;

9、矿产、农林的保护及发展;10、各种公共实业及关于实业的法规;11、省以内的河川、道路、土地整理及其他土木工程事项;12、省以内的铁道、电话、电报支线的建设;13、省内的军政、军令事项;14、省警察行政事项;15、卫生及各种公益慈善事项。

例举之外,《省宪》还采取了概括性的规定,如第26条规定“其它关于省以内之事项,在与国宪不相抵触之范围内,省得制定法规,并执行之”。该法第69条规定“省之租税,依省法律之规定征收之”。同时,湖南作为中华民国的一个省,规定“省政府受国政府之委托,得执行国家行政事务”;如“省以内之铁道、电报、电话支线之建设,但为谋交通行政之统一,联络、省际商业之发达、及应国防之急需,国政府之命令得容受之”;该法第88条规定“中华民国对外宣战

时,本省军队之一部,得受国政府之指挥”。

《省宪》采取例举的方式规定省事权的原因,在于制宪者认为,中国“省”的地位向来不明?t,说它是联邦之“邦”,其本身却没有规定什么明确的事权,一切行政事务都属于国家的地方行政。说它是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则一切行政事项,中央政府几无过问的余地。“要言之,为一混沌之现象而已。”联省自治的目的即在打破这种混沌状态,明确中央与省的事权。

对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不同的人主张不同的划分方法。有谓省的事权,宜采概括的保留。即在制定省宪时,规定“在不抵触国宪之范围内,省有一切立法行政权”等,此意即仿照美、德联邦的先例,即除明确划归中央权限的事项外,其余皆归省的事权。反对的认为美、德联邦皆先有邦而后联为国,组织联邦时,将各邦所固有的事权划出一部让之于中央政府。则中央政府的事权采取例举自属当然之事。反观中国,各省在法理上向来没有什么固定的事权,所有事权皆属中央。如果不能在省宪中先为具体的例举划定一省所应有的事权,则省的地位仍不明确。且国宪制定时如将省的事权亦划归中央,省政府无可对之以为抗拒。故不如先在省宪中,将省的事权明白例举,较为妥当。

对省的事权采例举的方式,反对在中国实行联邦制的人群起而反对自不必说。赞成联邦制的也有认为“省之事权列

举于宪法之失当”。蒋征铭认为中国素为统一国家,近年来由于党派意见纷争,武夫擅权,遂呈今日分崩离析不可收拾之现象。这些提倡自治制定省宪法的人,其意不过欲使本省避免兵祸,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成立联省政府,促进国家统一。如果将省的事权例举于宪法,必将为今后埋下诸多隐患。首先,省之事权既一一列举于宪法,则各省宪法所列举事项,必有多寡的不同,将来国宪规定中央权限时,必益陷困难之境,或竟酿成意外之巨祸,亦未可知。且国人乡土观念最重,国家观念恒轻。本省固有之权利,往往不喜供给国人者,使省宪为逐条明白规定,则将来所引起之纠纷,必有倍于今日。其次,各省宪法所规定例举的事权不同,国宪规定中央权限也感困难。最后,自治运动在于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不是与中央政府争权。此前的省在中国为地方行政区域,省与中央政府各自的权限,当然没有严密的界限。现在各省既自定宪法,其地位与从前肯定不一样。纵观各国宪法,非联邦自身不能制定宪法,故中国统一后各省的宪法,中央仍要承认其存在。既为联邦,则必有联邦共同遵守的原则。即将各邦所固有的事权,划一部让之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的事权从列举,而未列举的事权,必归属于各联邦,此必然的事。而现今《湖南省宪》乃先为列举,非特增将来国宪规定的困难,亦必贻挂一漏万之讥,故不如概括的规定为上。

也有认为应该把省及省政府不得为之事权在《省宪法》上予以明确规定,认为法律必有正反两种规定。而我国《临时约法》既不规定议会得解散,又不规定不得解散,以致惹起长期纷争,即其一例。如《省宪法》将省及省政府不得为之事权明白规定,如此,既可使于适用上益臻明?t,又可使枭雄无所藉以供其操纵。

周鲠生认为:从形式上来讨论省宪与国宪事权分配的话,主张将省之事权在省宪中列举自有一面之真理,但并不能以此而否定国宪上列举国权的必要。凡提倡联省自治的人都认为应将中央政府事权减少至极小范围,故将来国权比较简单,省权比较复杂,势所必然。而欲将复杂的省权取列举式,而将简单的国权取概括式肯定也没有道理。所以他主张中国制宪的原则宜仿照《加拿大宪法》,将国权省权皆予以分别列举,一方面有省权之明白列出,自然于省自治权之范围有明确的概念;一方面列举国权,以明联邦政府的权限,而符联邦制之通则。至于未明白列举的事权,在加拿大是归属于联邦,在中国主张归属各省。这样规定既符合联邦制之精神,而又适应中国的国情。而从事权的实体上来论,这并不象一些论者所说的那样简单。从抽象的原则来说,凡事涉及全国利益或非举国之力不能成功者,应划归联邦政府;凡事权仅属地方的,应划归各省政府。

其实,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绿。没有一种理论是

完备无缺的,也没有一种理论是终极真理。关键在于人民积极地去尝试。《湖南省宪法》的制定者如果始终停留在某种理论的争执上,就永远也没有《湖南省宪法》的产生。从美国联邦州权与联邦权的发展来看,州权在逐渐的缩小,联邦权在逐步的增大。这与世界的日益发展、全球经济的逐步一体化、人们交往的频繁、人们的空间距离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相适应。而《美国联邦宪法》的条文仍然没变,这不是《美国联邦宪法》的条文制订得多么完备,实在是美国人民运用法律的能力,一种人民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和崇尚。

司法作为国家主权的一个部分,国家要对湖南行使主权,自然意味着湖南的司法要接受国家司法的监督,故《省宪》规定湖南高等审判厅具有本省事务的司法终审权颇受人质疑,以致1924年湖南对《省宪》进行修改时,司法方面的修改为:1、改三级三审制为四级三审制;2、国政府未成立前法官由省长任免;3、依法应送大理院总检察厅经审的案件,得送国政府之大理院总检察厅审理;4、对第90条“省设高等审判厅,为一省之最高审判机关,对于本省之民事、刑事、行政,及其他一切诉讼之判决,为最终之判决”中的“最高审判”与“最终之判决”等字样予以删除。

三、《省宪》分权下的地方民主政治

为何要对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进行划分,当时的联邦主义者认为,地方分权可以锻炼民众自治能力,培育民众的自治精神,养成一种关心公共事务的品德,提高民众的民主政治水平。《湖南省宪法》在经过起草、审查后,提交全民公决,公决得最大多数可决。最后便进入实施的阶段。

首先是议员的选举。省议员选举以人口为比例原则,每人口20万选出省议员一人,但不满20万人口之县,亦得选出省议员一人。由于第一届选举时人口未进行普查,故省议员名额分配按田赋的多少进行,各县省议员数在制宪时即已确定。选举于1922年1月13日湖南筹备省议会议员选举事务所成立开始,到1922年5月,选举方告结束。

此次议会议员选举,在湖南早已不是首次。最早的选举是清末咨议局咨议员的选举,其后是民国元年的议员选举。从历次选举竞争的激烈程度来看,则是一次胜过一次,选举中的不法行为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有以武力进行选举的,有在选举过程中公开进行抢票的,有高价贿选的,至于请吃请喝,那就更普遍了。而更让人气愤的则是选举中负责监察的学生被打。根据当时长沙各大报纸的报道,以及事后当事人的描述,有舆论认为,真正民意几乎全无表现的机会,“议员与人格不两立”,“被选举的没有十分之一的真正民意”。

这次选举虽然充满暴力、金钱等多种不法行为,不乏有人对这次选举的否定。但从结果来看,在这166名议员中,

平均年龄40.7岁。从112名具有简单资料介绍的当选者情况看,至少67人有在国内外中等以上学校受过专门教育的经历,占60%。有33%的人,也就是说有55人左右,可以确认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职业方面,112人当中,有43人是教育、法律、新闻界的从业人士;42人在竞选前是在任或曾任官职的官僚绅士;有8人是前清时旧绅;另有8人是富商或厂矿主。可见当选者都是有产阶级,无产者既没有时间又没有财力和精力、更没有这一方面从政的知识去竞选和参政。而此次选举最值得称道的是,此界女议员的产生,可为男女平权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的进步树一丰碑。据此大致可以说,官僚绅士以及文化教育界人士,占当选议员的绝大部分;这些人大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受过新式教育,尤其以受法政专门训练者为多;他们的文化素质、社会经验和政治见识等,都足以适应参政议政的需要。所选出的人大都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精英。

从后来议会的作为来看,在《湖南省宪法》实施的几年里,议会作为人民的代表,还是积极认真地履行了自己职责的。据郭宝平统计,自1922年下半年至1926年上半年,湖南省议会共通过禁止军队非法掠夺案73件;减免苛捐杂税及田赋案68件;弹劾、查办官吏案73件;限令政府取消借款或停止发行公债案12件。在何文辉对1923年3月至1924年8月间资料最为详实的湖南省议会第三次、第四次常会以

及第四、五、六、七、八次临时会的记录统计中,省议会共议决通过人民请愿案218件;议会提议案91件;省长提议案35件;社会团体提议案2件;质问案18件;否决案20件。内容涉及裁兵、立法、政府预算决算、禁止地方驻军非法提征赋税勒索商民、限制政府发行公债抵借外债、究办腐败官吏、减轻地方负担、赈灾、剿匪、保护商业活动、保护教育事业、保护公民财产和人身自由、振兴实业、维护民族利益、维护省宪法等等,其中关于监督政府行政减轻人民负担和制止军队擅权的议案约占80%。故何文辉认为议会相当尽职地履行了省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能,而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议员选举完毕后,紧接着就是省长和省务员的选举以及司法机关、审计机关的产生。依据《省宪》第131条及《湖南省省长选举法》的相关规定,在户口调查未完成以前,省长选举由省议会选出7人,交由全县议员进行决选。1922年7月15日,湖南省省长选举总事务所成立,随后,各县相继成立了省长选举事务分所。8月20日至22日,省议会进行省长候选人选举。选举办法是先由省议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7名省长候选人,随后,省长选举事务总所将候选人名单电告各县分所,规定于一个月内,各县同时举行决选。9月10日,全省县议会举行省长决选,赵恒惕以压倒多数获胜,当选为湖南省正式省长。

根据《省宪》规定,省行政权,由省长及省务院长行使。省务院下设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司法、交涉、军务七司,七司司长均为省务员,其产生办法系由省议会选举二人,咨请省长择一任命。省务院院长则由省务员互选一人,呈请省长任命。同时,为使司法独立不受制于政府,省高等审判厅厅长、省高等检察厅厅长以及审计院院长由省议会直接选举产生。故省长选举完毕后,便是政府七司司长及高等检察厅厅长、高等审判厅厅长以及审计院长的选举。选举从1922年11月13日开始,至11月23日结束。选出内务司长吴景鸿,财政司长袁华选,教育司长李剑农,实业司长唐承绪,交涉司长杨宣诚,司法司长徐钟衡,军务司长李佑文。其中教育司长李剑农被司长们互选为省务院长。至此,省务院正式产生。此外,省议会还直接选出了高等审判厅厅长李菱,高等检察厅厅长萧度,以及审计院院长陈强。

1922年12月18日,赵恒惕正式向省议会宣誓,就任湖南省第一届民选省长。至此,湖南行宪政府正式成立。

判断一个政府是否是一个行宪政府,标准并不是一个地方或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多快多好,而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政府的权力是否被滥用?人们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每一个人是否像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应该说,在湖南实施《省宪》的几年里,《省宪》基本得到了尊重。1923年4月5日,议员徐汉彪提议弹劾省长,因赵省长对于黔军过境湖南,假名徒

手,不加制止,又没取得议会同意,竟准通过,实违《湖南省宪法》第89条的规定,故认为省长此举实属谋反。此案后来在议会虽未获通过,但议员弹劾省长的勇气却让人可敬。而1923年的《大公报》被停刊案,更是凸显议会、政府、司法对宪法的尊重。《大公报》因敢于针砭时弊,受到议会嫉恨,于是议会借机向政府提出议案,要求对《大公报》进行处罚,而政府也对该报素来不满,于是趁此机会把《大公报》停刊。但该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不但向社会其它媒体公布被停刊的真相,而且拿起《省宪》作武器,一面向地方检察厅抗诉,一面向地方法院起诉,终于政府屈于宪法,恢复了该报的发行。

而当时的湖南省议会也绝对不是我们后来有些人所想

象的“橡皮图章”。他们利用宪法上赋予的权力对政府进行了有效的限制。如1923年政府向中国银行借款案,就受到议会的制止。而因为军费预算案在议会不能通过,导致省务院多次集体辞职。1923年的政府与议会间就“军事田赋特捐”一案,双方的斗争可以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固然,在省宪自治期间,议会的决定并非都得到了政府的贯彻执行,以致大部分都变成了“无弹之炮”。但它毕竟开创了政府权力受到限制的先例。以至有学者说:“1920年代的湖南自治,是一场很认真的宪政运动,那里有西方标准的宪法,有正儿八经的选举,有像模像样的议会运作。这一切还都不是最惊人

的,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里,以赵恒惕为首的手握兵权的军人,居然能自我约束,不仅给自己造就了批评者,而且能面对舆论和议会批评弹劾,遵守议会的决议。这样给自己找麻烦,找人管的军人,比白乌鸦还稀罕。在那个枪杆子说了算的时代,那个谁打得赢谁说了算的时候,真有空谷足音之感。”

四、《省宪》分权的终结及原因

1926年3月,唐生智代理湖南省长。1926年7月,唐生智支持北伐,宣布废除《省宪》,解散省议会,至此前后为时6年的湖南省宪自治运动结束。《湖南省宪法》的废止,既标志着联省自治运动的终结,也标志着近代中国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实验的结束。

《湖南省宪法》被废止,个中原因与当时很大部分人对联邦制的误解有关。对当时的联省自治持反对意见的认为:一是联邦制因地方分权的原因,势力涣散,不能一致对外,采联邦制的国家,如果遇有重大紧急的外交问题发生时,常有迟滞贻误,坐失事机之弊。二是联邦制各邦与中央政府对立,内轻外重,弱干强枝,故中央政府常致微弱不振。情况严重时,则有强藩割据之祸。三是联邦制各邦彼此对立,地方权力极大,一旦与中央政府发生意见不能调和时,各邦即

可宣告独立,解除联邦之契约,与中央政府断绝关系,而国内即有土崩瓦解之祸。四是联邦制各邦与中央政府,各有单独之立法行政权,关于立法行政之事项,常有混杂重复不能划一之弊害。故论者谓美国四十八邦,自法令一方面观之,无异四十八独立国。使国内之人民观听为之淆乱,而莫知所适从。此尤不宜于工商业发达之国家。五是采联邦制的国家,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各邦,常有结为联盟与其他各邦相互对抗之事,易召分崩之祸。六是联邦中央政府权力薄弱,必无强大之陆海军,易为强邻所欺凌。尤不宜于20世纪弱肉强食的世界。七是联邦中央与地方权限因不能划出明确界线,以致中央与地方常有争权之事。《省宪》被废止除以上7点原因外,中国还有不能采用联邦制的3个理由:一是自中国历史来看,周朝的诸侯国,唐朝的藩镇,皆为扰乱丧亡之兆。而历代太平时期,皆为实行中央集权政治时期。况美采联邦制,因先为多数独立之邦欲图统一,故联合为一国。所谓先有邦后有国也。而中国本为一统一国家,无采联邦制的必要。二是民国以来,各省武人嚣张跋扈,目无中央。现南北尚未统一,辽沈形同割据。若再提倡联省自治,是唯恐中国鱼烂土崩之不速,而又设法以助其桀为虐。三是欧美联邦制行之有效的原因,在于人民智识程度较高,识解超卓,度量宽宏,凡事先顾大局。不计较自己一己一邦的利害,故能获联邦制之利。中国现时教育凋残,人民智识幼稚,遇事多自私自利,

不顾大局,以现今中国人民的程度,而欲采联邦制,是无异于东施效颦。

在地方实力派中,固然有坚决主张联省自治的。如赵恒惕;但亦多有借自治为名行割据之实的;也就是李剑农所说的“北洋军阀势力下的各省,如浙江的卢永祥,因为皖派失势,想假自治之名,以抵抗直系,所以也表示赞助;这种赞助当然也是图割据的虚伪的赞助”;“奉系军阀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前,对于此种自治绝对不理,直到被吴佩孚大败后,才和卢永祥一样的宣言自治”。这些事实的存在给反联治者批驳主张联省自治能解决时局的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如陈独秀认为中国政治的乱源是武人割据,实行联省自治的结果,“联省自治其名,联督割据其实”,不过“替武人割据的现状加上一层宪法保障”。

详加分析,人们对联邦制误解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联邦制与单一制绝对化,将两者对立起来,认为单一制便是国家统一,联邦制便是分裂。事实上联邦也好,单一也好,两种体制都是一个统一国家内部处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不同模式,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联邦体制的实质就是在两级政府之间进行各自事务最终决定权的划分。这种划分的目的在于保证中央政府不能对地方事务随意进行干挠,而地方政府也不得逾越自己的权

限。对于权限范围之内的地方事务,地方政府自主立法并自主决定其执行。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权力都是直接来源于宪法,因而不存在谁的权力的大小问题。双方争执最终由司法以第三者身份进行裁决。通过这样的制度安排,联邦制使两级政府在各自的权限范围之内具有相互不被对方所决定的法律地位。

在单一制中,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地方自主性非常弱。地方政府的人、财、物都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事务的决定必须层层向上请示,而中央的政令则通过各级地方政府层层下达。然而不管怎样,绝对的中央集权是不存在的,任何时候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地方分权,只是地方分权的大小随中央的意志而转移罢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交往也变得日渐频繁。同时经济发展的区域化与全球化,不但要求联邦政府具有更大的权力调控经济,应对国际上的事物;同时也要求地方政府有权快速灵活地处理地方事务。

很显然,20世纪时联邦制和单一制已经出现了相互靠拢并有一定程度的融合。18世纪初年的那种绝对的单一制和联邦制已经难以找到。试图用一种标准区分联邦制和单一制的尝试已经变得不可能。当联邦制国家在越来越多地扩大中央政府的职权时,单一制的国家也在不断地强化地方分权。一方面是联邦制吸收了单一制的优点,另一方面则是单一制包

容了联邦主义的因素。联邦制与单一制已不再是截然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吸收融合,“单一制与联邦制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的,不是二元对立的”,在有些国家甚至已出现了两者完全融合的趋势。

当时的湖南省长,军人出身的赵恒惕对联邦与单一可谓有深切的了解。认为“联邦”与“单一”,都是描述政制的词,绝非表述国家性质的词。政制中有联邦与单一的区别,犹政制中有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内阁制与总统制无关于国家的统一与否,联邦与单一亦无关于国家的统一与否?通俗所称的联邦国与单一国,把联邦与单一都看成是描述国家性质的词,实在是有违学理。反对联邦者的误解,亦由是生。盖以为单一为统一国家,联邦则为无数国家的联合体,此其弊在于以词害义,未能明国家要素的所在。联邦单一两者根本的区别,即单一制之中央政府,受权于宪法,其地方则受权于中央政府,对于宪法为间接之关系。联邦制之地方政府,则与中央政府同受权于宪法,对宪法为直接之关系。故以分权言,在单一制之下,仅由中央政府以其所受于宪法之权,分之于各地方,是即所谓单一制之地方自治。然由中央政府分与之者,即可由中央政府任意撤销之,其弊易流于中央专横,不能救济。而联邦制之下,则于宪法上将国家各项事权,一部畀与中央,一部畀与地方,是即流俗所称之联省自治。“中国本单一国家,惟地广民稠,气俗殊异,加以疆域圻大,

百年屈辱史的感言

百年屈辱史的感言 时间:2018-07-24 12:32:26 | 作者:风箱里的猫i 我曾想过,若是中国历史上将近一百年的屈辱史中,没有那些卓越的思想家,革命家,以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没有他们敲醒警铃。中国的屈辱史是不是将不止一百年? 还记得辛亥革命前吗,清末时,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在吸食鸦片,而鸦片,几乎可以称为那个时代摧残人肉体甚至是精神的利刃。国家彻底沦为西方掠夺者们的洋朝廷。 终于,有人挺身而出了,他清楚地看出了鸦片对国家的危害;他大胆请旨销毁鸦片;他做出了虎门硝烟这一伟大举动,这是那个时代第一次人们真正意义上的为了摆脱现状而做出的举动。他失败了,也成功了。他失败了,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换来了西方列强的变本加厉,强制通商口增多,更多鸦片被运进国门。他也成功了,他成功地让部分人看到了鸦片的危害,成功地让部分人逐渐对国家现状有了认知;成功地使部分人在无形中有了站起来的念头。他叫林则徐,他成功开始敲醒中国人心中的警铃。 紧接着是辛亥革命的炮声响起,它终结了一段历史。鲁迅先生凛然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数革命家也提笔写下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懑,写下他们的救国之道。 紧接着是真正的战争,这其中也有一批伟大人物的诞生,赵登禹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后遭到日军伏击,死时才39岁,临终前有一句遗言是;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 七七事变后,佟麟阁与赵登禹死守南苑,佟麟阁腿部被机枪射中,下属苦劝不退,负伤作战,从黎明破晓打到烈日当空,头部又受重伤,最终壮烈殉国,临终时45岁,他曾对人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他们的事迹,无一不如警铃般震撼着人心。 实在是有太多太多英雄烈士,对于他们,我只有最虔诚的敬意及感谢,现在的中国实力如此强盛,堪称大国,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的鲜血铺垫成我们的强国之路呢。我知道,我们一路光明,是因为他们竭力抵挡黑暗。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岑大利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好,今天我们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的第二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前面我们讲了第一种类型。 二、修正型改革 下面我们讲第二种类型是修正型的改革。所谓修正型的改革,它就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主要是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形态内部,统治阶级他为了调整、修补、完善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方面而进行的改革。所以我们叫它为修正型的改革,它只不过是对封建制度进行一些修补、完善。这种改革,它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发生在每一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 第一种情况,是发生在每一次每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比如秦始皇的改革,西汉高祖、文帝、景帝的改革,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改革,三国曹操、诸葛亮的改革,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隋文帝杨坚的改革,唐太宗李世民的改革,后周世宗柴荣的改革,宋太祖赵匡胤的改革,明太祖朱元璋的改革,清初顺治、康熙、雍正的改革等等。这些改革,都发生在每一个王朝建立的初期。这种改革,它的出现往往是在大规模的、激烈的阶级斗争之后。大多数它是在农民起义失败之后,开国皇帝建立起新的王朝,他迫于农民造反的压力,为了避免像前朝一样覆亡的命运,所以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也就是从不断改革旧的前一个王朝它的政治、经济制度来入手,改变它妨碍生产力发展的那一部分内容,把它改为就是能够顺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的这样一些新的制度,来缓和社会矛盾、克服危机。这些改革可以说大多数都取得了成功,它对于稳固新建立的政权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盛世,有名的盛世,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等。这些盛世的出现,它都和统治阶级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今年我们主要讲两次改革。一次是西汉初年的高祖刘邦君臣的改革;一次是唐朝初年的唐太宗君臣的改革。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次改革,就是西汉初年刘邦君臣的改革。在刘邦建立汉王朝以后,他所面临的形势是这样的。就是在秦朝末年,由于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和连年的战争,就是农民战争。在这以后刚刚建立起来的汉朝政权,它所面临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也就是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20大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20大历史事件 1.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蛮族所灭 2.焚书坑儒:秦始皇的“文化大革命”。从公元前213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 3.最软弱的王朝结局:公元316年西晋悲惨地灭亡 4.王朝的丧钟:公元612年隋军远征高丽的惨败 5.靖康之难:“南京大屠杀”的翻版,1127年4月20日,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金人在开封犯下的暴行,堪称又一次“南京大屠杀”的翻版。 6.第一次被外族统治:1279年南宋灭亡,1279年3月19日,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在广东崖山被蒙古军队包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自杀。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自杀。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南宋的抵抗势力宣告瓦解。 7.领导人被俘的最大耻辱: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 8.辫子引发的血案:公元1645年清军血洗扬州 9.近代耻辱的开端: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10.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2019全国卷Ⅲ,44,15分] 材料甲午战后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①,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②。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③。(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本题通过档案史料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问,依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其自身认识的转变;依据材料中“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结合所学知识从保守派的态度予以完善。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制度局地位的信息可得出其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依据材料中“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以及“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其注重维护皇帝权威;通过制度局的职能可得出其具有议院的性质。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6分)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分) 解题反思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1)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都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初三作文:百年屈辱史的感言作文700字

百年屈辱史的感言 我曾想过,若是中国历史上将近一百年的屈辱史中,没有那些卓越的思想家,革命家,以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没有他们敲醒警铃。中国的屈辱史是不是将不止一百年? 还记得辛亥革命前吗,清末时,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在吸食鸦片,而鸦片,几乎可以称为那个时代摧残人肉体甚至是精神的利刃。国家彻底沦为西方掠夺者们的洋朝廷。 终于,有人挺身而出了,他清楚地看出了鸦片对国家的危害;他大胆请旨销毁鸦片;他做出了虎门硝烟这一伟大举动,这是那个时代第一次人们真正意义上的为了摆脱现状而做出的举动。他失败了,也成功了。他失败了,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换来了西方列强的变本加厉,强制通商口增多,更多鸦片被运进国门。他也成功了,他成功地让部分人看到了鸦片的危害,成功地让部分人逐渐对国家现状有了认知;成功地使部分人在无形中有了站起来的念头。他叫林则徐,他成功开始敲醒中国人心中的警铃。 紧接着是辛亥革命的炮声响起,它终结了一段历史。鲁迅先生凛然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数革命家也提笔写下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懑,写下他们的救国之道。 紧接着是真正的战争,这其中也有一批伟大人物的诞生,赵登禹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后遭到日军伏击,死时才39岁,临终前有一句遗言是;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 七七事变后,佟麟阁与赵登禹死守南苑,佟麟阁腿部被机枪射中,

下属苦劝不退,负伤作战,从黎明破晓打到烈日当空,头部又受重伤,最终壮烈殉国,临终时45岁,他曾对人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他们的事迹,无一不如警铃般震撼着人心。 实在是有太多太多英雄烈士,对于他们,我只有最虔诚的敬意及感谢,现在的中国实力如此强盛,堪称大国,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的鲜血铺垫成我们的强国之路呢。我知道,我们一路光明,是因为他们竭力抵挡黑暗。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改革题目训练题含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古代改革题目训练(内容影响类) 1.材料:“管仲相齐,以“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为指导思想...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 子各管五个乡,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 军令。战时组成军队, 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 人带领,闲时务农,战时出征,这种寓兵于农的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 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摘编自卢泰然《管仲治理齐国的道和术》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9 分) 2.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 445 年一前 396 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 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

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 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一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9 分) 3.材料:霍光的重要历史功绩是废去昌邑王,确定(汉)宣帝继位。这是保证西汉社会继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宣帝地节 二年(公元前 68 年),霍光卒。宣帝始亲政事,“励精为治”, 号为“中兴”君王。汉宣帝时期是西汉盛世的继续,实行武帝 末年以来罢兵力农、“思富养民”的政策。宣帝于本始元年 至神爵四年(公元前 73~前 58 年),曾七次下诏征召人材。又 先后诏令安置流民、减免田赋、减低盐价和赈济灾民,还一再 派遣使者或丞相、御史的属官,到各地查处执法不公、擅兴徭赋、出入人罪的不法官吏,考查地方官治绩。被称为“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宣帝“励精为治”的变革举措。(8 分) (2)根据材料,分析指出汉宣帝变革举措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7分)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改革,古人称之为“鼎新革故”,即“布新猷,除旧政”,或者叫作“变法乱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益关系、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调整。改革往往会引发新的矛盾,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化解新出现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就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实现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也是古人所说的要善于以“小变”求“不变”。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合点,稳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改革是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体上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危机加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革,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就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春秋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由于铁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荒地开垦日益增多,私田急剧增加,建立在“千耦其耘”的集体劳动之上的井田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出现了“公田不治”(《国语·晋语》)的现象。随着土地私有的发展,“田里不鬻”(《左传》襄公四年)的格局被打破。上自天子,下至大夫,大大小小的奴隶主贵族之间争夺土地的斗争层出不穷。与此相适应,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部分奴隶主转化成封建地主;获得小块土地私有权的奴隶和平民转化成个体农民。封建依附关系与租佃关系由此产生并发展起来。而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则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针对腐朽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奴隶起义与平民暴动此起彼伏,工匠斗争和国人暴动不断高涨,“私家”(大夫)对“公室”(诸侯国君)的斗争愈演愈烈。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夺权斗争,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相继出现。被称为“战国七雄”的各国国君,为了避免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搏斗中遭到宗族残灭、社稷瓦解的厄运,纷纷变法图强,进行政治与经济改革。著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连仲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前后八九十年间,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尤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并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之际的变法运动,是旧的奴隶制度所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集结的产物,实质上是一场摧枯拉朽的封建化运动。各国变法的结果,使奴隶主贵族普遍遭到沉重打击,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基本被废除,由奴隶制引发出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化解,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中国历史迈入蓬勃发展的封建时代。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确立,是广泛的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那么,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文明,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与历代王朝在政治上、经济上乃至文化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分不开的。封建生产方式是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由此派生出来的农民阶级与地方阶级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每当这些矛盾集结、社会危机到来之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君、有识之士,迫于农民造反的压力,为避免统治的覆亡,往往会推行一些针对时弊的改革,从不断完善封建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入手,企图缓和矛盾,克服危机。从秦始皇、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改革到杨炎、张居正、雍正皇帝所推行的赋税体制改革;从魏孝文帝的全面社会改革到金世宗、元世祖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进行;无一不是为了化解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克服社会危机所作出的努力。而改革的结果,都在不同程度上松动了封建生产关系中落后部分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调整了封建剥削中的分配与再分配关系,减轻了人民的某些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直接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封建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换言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都是由于社会矛盾

1840年至1949年的耻辱及演讲稿

1840年至1949年的耻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共与列强签订了近1000条不平等条约,每一条都是我国被欺负侵略的证据。 耻辱有哪些光列举是没有用的,而且也很难做到全面,以战争宏观的角度,我国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赔偿英国军费白银2000万两,被迫开放5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偿军费白银给英法各800万两,开放营口、天津、大连、南京、镇江、淡水、台湾、汕头、琼州等11处为通商口岸,拆毁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在此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掠夺并焚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1867年日本挑起战争侵略台湾,被台湾军民击退,就是这样,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还是赔偿了日本军费50万两 1877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节节胜利,法国战败,而中国“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占领,允许法国将铁路修进中国内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索取军费白银两亿两,割占中国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日本商船可以进入重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大肆屠杀,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10 国白银共9亿多两,分36年还清。中国政府保证严厉镇压一切反帝活动,惩办对镇压不力的官员。在这次空前的浩劫中,慈僖竟然厚颜无耻地向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表现了她投降卖国的奴才嘴脸。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竟然设在中国,清政府表示中立,无数中国人在这样列强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中丧生。 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并向中国内地步步侵略。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伤亡人口3500多万人。 1950年朝鲜战争中国伤亡100多万,但最后我们赢了。 这就是我国1840~1949百年国耻的梗概,南京大屠杀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了,才能让这样的悲剧不会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

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第一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⒈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⒉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⒊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⒋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⑴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之路。 4.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2(衡水高考实用总结)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春秋: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废除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③建立县制,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作用:秦国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 新:王莽改制 背景: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

内容: ①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贵族、官僚和大地主占有者反对,农民不满意,土地、奴婢买卖照旧进行。 ②多次改变币制,变五铢钱为大钱。--掠夺财产,很多人倾家荡产。结果:加剧了矛盾,终于失败。引发农民起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内容: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①把国家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②受田农民纳租、纳调; ③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上①迁都洛阳; 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文化上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 ④提倡与汉族通婚。 作用: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后周:世宗改革 内容:①减免苛捐杂税,安顿流亡农民; ②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③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严肃军纪。 作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 北宋:庆历新政 背景:北宋中期,各种矛盾的急剧发展。

历史上的改革

专题探究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概况 改革的概念 改革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从改革的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如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美国罗斯福新政; 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如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从改革的性质看,可以分为资本主义改革(中国戊戌变法、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 ◆知识梳理(按改革的时间先后顺序) 1、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1868年 目的: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挽救民族危机,摆脱西方国家殖民侵略,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中国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 目的:为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图存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果: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但它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进一步探索。 3、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目的:为了使赢得独立后的土耳其富强起来,凯末尔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改革使土耳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摆脱了“西亚病夫”的帽子。 4、美国罗斯福新政 目的:为帮助美国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它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5、中国的改革开放 时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 - 1949年)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 1949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 时间:1840年6月 - 1842年8月。 起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借口中方销毁鸦片而派兵入侵的战争。 过程:清中叶以后,英国等国向中国大量输出毒品鸦片。1838年,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于次年三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2万余箱。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鸦片战争自此开始。 结果:中国失败。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要内容有: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勒索赔款,协定关税,干涉司法等。中国伤亡人数:22,790人伤亡。英国伤亡人数:523人伤亡。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 时间:1856年- 1860年。 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为扩大掠夺利益,列强多次提出全面修改多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于是列强再次发动战争。 过程: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换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史荣椿战死。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结果:【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二】,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1.(2018·海南卷单科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片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时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2.(2018·江苏卷文综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①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③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②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③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 ②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③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成功的改革: 外: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百年屈辱 百年抗争

百年屈辱百年抗争 历史的车轮带给了我们文明和进步,中西文化的发展进程诉说着血和泪的历史,差异让我们更加正视自己。从林则徐禁烟,到共产党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人民一直在抗争。 在林则徐禁烟后第一次鸦片战争在1840年6月爆发。两年后就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的陆续签订和列前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许多爱国人士的救国运动。从农民洪秀全引领的太平天国运动;政府官员为主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百日维新,虽然都已失败告终,但是这段中国人民的抗争却深入人心。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由孙中山引领的辛亥革命开始了,秉承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国的主义,发动了武昌起义,之后许多省也附和着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在经历了屈辱之后,中华民族开始反抗帝国主义的道路。在一些知识分子的引导下,许多现代化企业逐步形成。在国内军阀混战,先进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主线,举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开始了新文化运动。抗争尊孔复古的逆流。1919年5月4 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导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学生游行罢课,工人,商人罢市罢工,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罢免卖国贼的职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北伐战争时,国共两党联手对抗北洋军阀。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国民党的压迫下,誓死力争,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1936年之间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红军长征,证明了红军是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1931年9月18日,爆发九一八事变。日军开始侵华,企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情况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革命、改革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革命(暴力) 1、历史上重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义革命等。 2、根本目的: 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 3、领导力量和方式: 由下层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二)、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改革(和平) 1、历史上重大改革: (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10)中国的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 2、根本目的、实质: 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领导力量和方式: 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三)、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 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3、根本目的不同: 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 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一)改革的定义: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 英国侵略者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又要求增开租界和派使节入京,得不到满足便于1857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拿破仑三世执政的法国为分赃也派兵入伙。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万守兵龟缩在城墙内(即如今二环路以内的范围),郊外任由侵略军劫掠。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1万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来我往,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 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专权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一场有计划的更大的暴行便随之开始。 10月18日,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又威胁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内,将皇宫也予以焚毁。腐朽无能的满清统治者马上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换得侵略者撤退。 ——帝国主义者在因次侵略战争中,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民。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1700多人。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 ——帝国主义者大肆贩卖和虐杀华工,使旧中国无数生灵惨遭涂炭。据不完全统计,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贩卖到世界各地的华工多达1200万人。这些被绑架、被欺骗去的华工囚禁在“猪仔馆”,被烙上贩卖目的地的字号。1852—1858年间,仅汕头一地“猪仔馆”中的4万华工,就有8000多人被折磨致死。列强在中国各地开办的工程和矿山中,肆意虐杀华工的记录骇人听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仅东北地区就有不下200万劳工被折磨致死。华工被迫害致死后,被扔进山沟或乱石坑。现已发现的这种“万人坑”就有80多处,埋有劳工尸骨70多万具。 ——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殖民统治,使中国人民备受凌辱,毫无人格尊严可言。那时,外国侵略者享有不受中国法律官辖的“治外法权”。1946年12月24日,

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改革题目训练(内容 影响类) 1. 材料:“管仲相齐,以“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为指导思想...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闲时务农,战时出征,这种寓兵于农的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摘编自卢泰然《管仲治理齐国的道和术》(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9分)参考答案 (1)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及机构;军事方面,层层编伍,寓兵于农;经济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统一货币,发展渔盐之利。 (2)影响: 1.促使齐国经济繁荣,为齐桓公称霸诸侯奠定坚实基础; 2.加速井田制的瓦解,有利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3.其重法的思想为战国法家所继承发展。 2. 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一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 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9大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9大历史事件 对一个国家来说,一个重大的打击或是一次比较大的失败,都可以归纳为耻辱的一页。在中国近5000年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先进的国家。但与此同时,耻辱也时刻伴随着我们。大部分的耻辱事件,都是由于外敌入侵导致的,但还有一部分,则是中国人自身内斗的恶果。透过这些惨烈的历史,我们能从中得出历史的教训吗? 1.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蛮族所灭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病死,幽王宫涅继位,这是一个昏庸无能的暴君。幽王继位后,天灾人祸纷至杳来,社会上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周幽王继位的第二年,周王朝心脏地带关中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山崩地裂,川源堵塞,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地震之后又遭旱灾,寸草不生,土木枯萎,老百姓饥荒严重,对于危机日重的周王朝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周幽王仍倒行逆施,他任用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朝政昏暗,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周幽王酷爱美女褒姒,为博得褒姒一笑,竟将军国大事视同儿戏。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后人把幽王的这场焰火晚会称之为“烽火戏诸侯”,大概也是看成了“狼来了”的另一版本。据载,当冷美人褒姒看到二十多座烽火台燃起冲天的烟火,临近诸侯带着士兵在黑夜里举起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到骊山脚下,前来勤王,那鼎沸的人声、战马的嘶鸣,再加上无数条游动的火龙向焰火晚会中心集中之时的那种养病壮美景观,真是大开眼界,联想起这是宠爱自己的天子谎报的战警,不由得莞尔一笑。但这一笑,却让西周付出了亡国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周幽王破坏宗法制度,废正妻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妾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往其外祖父申侯家,幽王兴兵讨伐申侯,欲杀宜臼,申侯大怒,联合北方的游牧部落犬戎,吕(今河南南阳),缯(今河南方城)等国举兵攻周,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次上了当,这次又以为是国君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残留的大臣复立宜臼为太子,继承王位,即周平王。平王后迁都于洛邑。从此,西周灭亡了。在与中央王朝的对抗中,游牧民族第一次占到了便宜。这样愚蠢的王朝,灭亡了倒也活该。 2.焚书坑儒:秦始皇的“文化大革命”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建立。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进言,说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趋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