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课件
刑法学课件
上编刑法总论绪言一、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二、刑法学的研究体系(一)刑法总论通行: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二)刑法分论.通常与刑法分则体系一致三、刑法学的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第一章刑法概述: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任务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第三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任务(一)一、刑法的概念:我国刑法是指为了维护国家与人民利益,根据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刑法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又称附属刑法规范)。
狭义刑法即指刑法典。
二、刑法的性质(一)刑法的阶级性质。
刑法是由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根据自身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刑法规定的基本内容是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作为统治阶级的专政工具而存在。
(二)刑法的法律性质。
与其他部门法比较,刑法呈现两个显著的不同点:其一,调控范围的广泛性;其二,强制手段的严厉性三、刑法的任务(一)惩罚犯罪——手段(二)保护人民——目的具体四方面:1.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4.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与安定的政治局面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一、我国刑法的创制。
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正式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它的诞生是我国刑法规范基本具备的标志,我国刑事法治从此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刑法典的完善。
刑法典全面修订工作自1982年决定研究修改刑法始,至1997年历经15年。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同日予以公布,新刑法典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4版刑法学完整全套教案PPT教学电子课件
刑法学完整全套教案PPT教学电子课件•刑法学概述•犯罪论•刑罚论•罪刑各论目录•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证据制度•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探讨01刑法学概述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犯罪的本质、特征、构成要件、犯罪形态以及刑罚的适用原则、种类和执行等问题。
任务通过对犯罪和刑罚的研究,揭示犯罪的本质和规律,为立法机关提供制定和完善刑事法律的依据,为司法机关正确适用刑罚提供理论指导,以达到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刑法学的体系结构研究犯罪的本质、特征、构成要件和犯罪形态等问题。
研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原则和实现方式等问题。
研究刑罚的本质、目的、种类和执行等问题。
研究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特征和刑罚适用等问题。
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罪刑各论刑法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刑法学主要研究刑罚的适用和执行,强调刑罚的惩罚和威慑作用。
近现代刑法学随着启蒙运动和人权思想的兴起,刑法学开始关注犯罪人的权利保障和刑罚的人道化,强调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等原则。
当代刑法学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刑法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跨国犯罪和网络犯罪等问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理论体系。
同时,随着恢复性司法和社区矫正等制度的兴起,刑法学也开始关注犯罪人的再社会化和被害人权益保障等问题。
02犯罪论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的概念是指违反国家法律、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的构成要件01020304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说明某种犯罪是通过什么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对犯罪客体进行侵害的。
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对自己的罪行负刑事责任的人。
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的形态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刑法教学课件ppt
案例二:盗窃罪案例分析
总结词
探讨盗窃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及辩护要 点
详细描述
通过对一起盗窃罪案例的深入剖析,讲解盗 窃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以及在辩护过程 中应注意的要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盗窃罪 的法律适用和辩护技巧。
案例三:贪污罪案例分析
总结词
探讨贪污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及辩护要 点
详细描述
量刑制度
总结词
量刑制度是指审判机关在审理案件时 ,根据犯罪人的罪行、犯罪情节、悔 罪表现等因素,依法决定对犯罪人适 用的刑罚幅度的制度。
详细描述
量刑制度需要考虑犯罪人的罪行、犯 罪情节、悔罪表现、前科情况、自首 立功等因素,以决定对犯罪人适用的 刑罚幅度。量刑制度还包括从轻、减 轻、免除刑罚等规定。
02 犯罪论
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犯罪的定义
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 行为。
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依法应承担刑事 责任的人。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所 持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总结词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是制定和实施刑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包括刑法的立法目的、司 法目的和社会目的等。
详细描述
刑法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等;而刑法的任务 则是通过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和教育改造罪犯等方式来实现这些目的。
刑法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刑法立法、司法和执法的核心 准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适用 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等。
刑法ppt课件
包括判决生效后的交付执行、执行过 程中的减刑和假释等程序,以及执行 完毕后的释放和安置帮教等后续措施 。
04
罪刑各论
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和 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包括叛变、叛乱、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以及间谍、资敌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 为。
危害结果等因素。
共同犯罪
01
02
03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 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简单 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组织性共同犯罪和任意 性共同犯罪等。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根据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 ,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 和帮助犯等。
单位犯罪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为的 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不特定 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
众生活的平稳与安宁的行为。
包括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 危险物质等行为,破坏公共设施 、交通工具等行为,以及恐怖活
动等行为。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罪行为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犯罪行为等。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
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贪污、受贿行为,侵犯国家财产所有 权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犯罪。
包括贪污罪、受贿罪等。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包括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环境污染罪等。
《刑法学》全套课件 PPT
第二节 刑法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第3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 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1. 成文法 2. 行为时有效的法律:从旧兼从轻,第12条 3. 规定明确、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 定期刑 4. 合法解释刑法,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 释
第一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作为结果的危险”, 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行为的危险”;换言之,前者要求 有构成要件上的危险这样的“结果”,后者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二者虽然都以对法益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 据,但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需要在司法上具体认定的,抽象 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立法上推定的危险。 第三种观点认为,抽象危险犯是具体的危险犯的前一阶段; 即侵害意味着发生实害,具体危险意味着侵害的可能性,抽象 的危险意味着具体的危险的可能性。 第四种观点二者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异,有人认为两种危险的 差异在于对事实的抽象化程度存在差异,即具体的危险犯要求 在具体范围内考察有无危险,抽象的危险犯要求在更广范围内 考察有无危险。 第五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紧迫的、高度的危险, 抽象危险犯中的危险是比较缓和的、低度的危险。
二、按照解释结论或技巧所作的分类 1. 平义解释:按照法条字面通常用法进行解释,不缩小 不扩大。 2. 缩小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缩小,也称限制解释。 3. 扩大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扩张。 4. 类推解释:把刑法条文字面含义扩大解释道包含相类 似的事物。 与扩大解释的区别:禁止类推,扩大解释没有脱离字 面含义。 5. 反对解释:根据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的解 释方法。
刑法学幻灯片刘宪权PPT课件
第14页/共92页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要件与结构
• 一、犯罪构成的要件 • 二、犯罪构成的层次结构
客观要件: 客体 客观方面 主观要件: 主体 主观方面
第15页/共92页
三、犯罪构成的类型划分
•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 二、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 • 三、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
• 一、概念及基本要求 • (一)概念 • (二)基本要求 • 二、理论依据 • 三、内容 • 四、立法体现和司法适用
第6页/共92页
第四节 罪刑相当原则
• 一、概念及含义 • (一)概念 • (二)基本含义 • 二、理论基础 • 三、基本要求 • 四、立法体现和司法适用
第7页/共92页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2页/共92页
第三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 一、刑法的体系 • (一)概念
• (二)层次 编、章、节; 条、款、项; 但书规定
• 二、刑法的解释 • (一)概念
• (二)原因 理解,实施,不足,完善 • (三)种类 效力分类 方法分类
第3页/共92页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 一、概念及内容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 (二)时间条件 避险不适时 事前避险 事后避险 • (三)对象条件 第三者合法权益 • (四)主观条件 避险目的 • (五)限定条件 不得已要求 不适用特定义务 • (六)限度条件 特定必要限度:只能小于
• 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 四、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第41页/共92页
第四节 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
• (1)明知 即预见 包括必然性和可能性预见 (2)希望 肯定的态度
刑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31页/共48页
犯罪未遂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
第32页/共48页
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动机
第19页/共48页
于某与赵某素有嫌隙,一日二人又发生了争吵。于某即到邻居钱某家,谎称劈柴借了一把斧头,然后至赵某家用斧头将赵某砍死。请问,钱某应不应该对赵某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目的动机)
第20页/共48页
被告人李某有天驾驶“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守门人贾某不允许李某将木材拉出门。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贾某赶来制止,李某一意孤行,仍继续开车出大门,将车前面的贾某推挤到墙根处,贾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令其停车。李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摔下后,也未停车,反而驾车离开现场。贾某被摔成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请问李某的行为构不构成故意杀人?
第15页/共48页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16周岁以上精神正常
第16页/共48页
犯罪的主观方面
第17页/共48页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犯罪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再现。犯罪目的突出影响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问题。
犯罪目的
第18页/共48页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犯罪动机侧重影响量刑。
2024《刑法学》课件
《刑法学》课件•刑法概述•犯罪论•刑罚论目录•刑事责任•刑法分则•刑法程序01刑法概述刑法定义与特点刑法体系与分类010203刑法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和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不得随意定罪和量刑。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法功能与作用保护功能惩罚功能威慑功能教育功能02犯罪论犯罪概念与特征犯罪概念犯罪特征犯罪构成要件01020304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形态与阶段犯罪形态犯罪阶段犯罪类型与分类犯罪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犯罪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然犯与法定犯、国事犯与普通犯等。
犯罪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犯罪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根据犯罪客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等。
03刑罚论刑罚概念与目的刑罚概念刑罚目的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一般预防是指防止社会上的一般人犯罪。
刑罚体系与种类刑罚体系刑罚种类刑罚裁量与执行刑罚裁量刑罚执行刑罚消灭刑罚消灭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使犯罪人应受刑罚处罚的权利归于消灭。
刑罚消灭的事由包括:超过追诉时效、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
要点一要点二复权复权是指对于因犯罪而被判刑的人,在其服刑期满或者提前释放后,根据其在服刑期间的表现和释放后的生活、工作情况,经过一定时期的考察,如果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就恢复其原有的某些权利或者资格。
例如,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经过一定时期的考察,如果确有悔改表现,可以恢复其政治权利。
刑罚消灭与复权04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是犯罪与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专属性、严厉性和法定性01 02 03刑事责任认定是指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犯罪事实、证据和刑事责任进行审查判断的过程。
《刑法学》教学课件(刑法总论)第一章
三、刑法典的编纂体例
1.编 2.章解释的含义
(一)国内学者 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二)国外理论 司法工作者或者学者赋予刑法规范特定含
1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早期)。 2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主流)。 3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是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 的法律规范体系
1. 刑法是一种法律规范; 2.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是刑法 特有的内容;
3. 刑法是具有特定目的、功能的规范体系。
2. 理论根据:刑法的保障功能 3. 解释方法:合目的论、补充法
四、刑法解释的种类
(一)刑法解释的效力分类
1. 法定解释
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刑法规范 作出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解释。
1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特定程序制定
的法律解释。
2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
适用刑法中具体问题的解释。
4. 论理解释(逻辑解释):即运用形式逻辑 来探求刑法规范真实含义的刑法解释方法。
本章思考题
1 . 怎样理解“保护人民”这一刑法基本价值与 “惩罚犯罪”等刑法功能的关系?
思考提示:“保护人民”是刑法的根本目的, “惩罚犯罪”必须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为限度。 2 . 如何理解刑法应该严格解释?
思考提示:刑法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制裁方法 的严厉性决定了不论是放纵犯罪,还是滥用刑罚, 都会从根本上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刑法 的解释必须比其他法律解释更准确、更合理、更 不容许存在相对模糊的空间。
刑法学PPT课件
注:现行有效的单行刑法即为1998.12月常委会通过的 《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二、刑法的性质
1、阶级性。 2、法律性质。刑法做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 他部门法不同的特征。 (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范围最为广泛。 (2)刑法运用刑罚的方法同犯罪作斗争。 (3)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民事责任(赔礼道歉、恢复 原状、赔偿损失),行政处罚(拘留、罚款、吊销执照)。 刑事处罚,不仅可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剥夺其人身 自由、剥夺其政治权利、严重的剥夺其生命。这样严 厉的强制性,是其他法律所没有的。
刑法的 基本原则
刑法的 效力范围
犯罪论
刑罚论
罪刑法定原则
平等适用 刑法原则
罪责刑 相适应原则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法律。具体地说,刑法是以国 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二、刑法的分类
1、外延大小分 :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 法。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刑法学以广义的刑法为研究对象。 2、适用范围划分: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前者具有普遍的适用效力,即 刑法典。而特别法仅适用特定的人、时、地、事,即指单行刑法和附 属刑法。
第一章第一章刑法概说刑法概说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结构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论刑罚论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空间效力时间效力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法律
《刑法学》教学内容
《刑法学》是教育部规定的十四门法学专业主干课程之 一。主要讲述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 基本知识、理论。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刑法学》教材:《刑法学》,高铭暄 马克昌主编,北 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024版刑法学教全套课件(完整)
目录•刑法学概述•犯罪论•刑罚论•犯罪各论•程序法相关内容在刑法学中应用•国际视野下中国刑法学发展趋势与挑战刑法学概述刑法学定义与研究对象刑法学定义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学科,是法学的重要分支。
研究对象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构成、犯罪形态、刑事责任、刑罚制度及其适用等。
刑法学体系及分支学科刑法学体系包括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研究刑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分论研究具体犯罪的构成和刑罚适用。
分支学科包括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等。
刑法学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
研究意义有助于揭示犯罪的本质和规律,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法律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指导司法实践,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有助于推动刑事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犯罪论犯罪概念及特征犯罪的概念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犯罪构成的种类包括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其中修正的犯罪构成包括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共同犯罪等形态。
包括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其中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
犯罪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根据犯罪客体可分为侵犯个人法益的犯罪、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和侵犯国家法益的犯罪;根据犯罪主体可分为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等。
犯罪形态犯罪形态与分类VS刑罚论刑罚概念及功能刑罚的概念刑罚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刑罚的功能刑罚具有惩罚、威慑、改造、安抚等功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权。
刑罚种类与适用原则刑罚种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刑罚适用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等。
202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PPT课件
在犯罪过程中,因出现某种法定情形或者基于某种法定事由而使犯罪停 止下来所呈现的状态。如行为人死亡、被抓获、自动放弃等。
03
犯罪中止与犯罪终止的区别
主要在于前者是自动放弃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后者则是因某种原因
而被迫停止。
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
共同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 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PPT课 件
目录
• 刑法概述 • 犯罪论 • 刑罚论 • 犯罪形态论 • 刑法分则概述 • 常见罪名解析
01
刑法概述
刑法的定义与作用
刑法的定义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的作用
保护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制 裁犯罪行为,预防犯罪。
刑法的体系结构
01
01 03
故意伤害罪
02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侵犯财产罪
盗窃罪
抢夺罪
抢劫罪
诈骗罪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扰乱公共秩序罪
01
03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危害公共卫生罪
05
妨害司法罪
02
妨害文物管理罪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数罪并罚
先减后并、先并后减。
量刑情节
法定情节、酌定情节。
累犯与自首
累犯从重处罚,自首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罚的消灭与赦免
01
刑罚消灭的原因
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 免除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等。
02
赦免的种类
刑法学ppt课件.ppt
P10 刑法的性质
阶级性质 法律性质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 为广泛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P13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典正式诞 生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通过:1979年7月1日。 公布:1979年7月6日。
施行:1980年1月1日。
P18 新刑法的颁布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通过:1997年3月14日。 公布:1997年3月14日。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要求P41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要求P42
施行:1997年10月1日。
法律根据 P19
实践根据 P20
关键字:非刑事法律
我国刑法第101条规定:“本法总则适用于其他有刑
罚规定的法律,但是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以宪法为根据,并且通过惩治犯罪行为, 保障宪法的实施
宪法
刑 法
行 政 法
民 法
· · · · · ·
劳 动 法
练习题(单项选择):
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除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 广泛性以外,还具有的特点是:( C )
A 强制性 B 阶级性 C 处罚手段的严厉性 D 处罚程序的法定性 2、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主体是( B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C 高级人民法院 D 承办刑事案件的法官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界定和意义 罪刑法定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重点问题
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主要特征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刑法ppt课件
刑罚的概念和种类
刑罚的概念
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 序和利益,对犯罪人施加的剥夺 或限制其权益的法律制裁。
刑罚的种类
包括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 资格刑等,根据犯罪性质和情节 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刑罚种 类进行处罚情节、后果等因素 ,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人身 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依法确定适当 的刑罚。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 私财物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公务罪
01
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行为。
聚众斗殴罪
02
是指聚集众人进行斗殴的行为。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03
是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
贪污贿赂罪
贪污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 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量刑情节
包括从轻、减轻、从重、不减轻等情 节,量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用 。
执行制度
执行机关
刑罚的执行机关包括人民法院、监狱、社区矫正机构等。
执行程序
包括判决生效后的交付执行、执行过程中的减刑、假释等程序,确保刑罚的正 确执行。
04 刑法分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01
02
03
故意杀人罪
按照是否具有特定目的分类
可以将犯罪分为目的犯和非目的犯。
犯罪形态
完成形态
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了完整的犯 罪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危害结
果。
未完成形态
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 于某种原因而未能完成全部犯罪行 为。
共同犯罪形态
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 ,包括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则
二、刑法的解释 (一)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二)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体现刑法的性质 和任务,贯穿于刑法始终的指导刑事立法 和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罪刑法定原则; 2、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危害社会行为 的基本形态
不作为
三、危害社会的结果
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对我 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损害。
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
危害结果的 基本分类
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 直接结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 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 引起的关系。 为了解决实际案件中复杂的因果关系 问题,我们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 原理指导下,结合研究犯罪问题,才能 科学地解决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
我国刑法是社会主义刑法,体现以工人阶级 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是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根据总结我 国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规定犯罪与刑 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刑法典
广义刑法
单行刑事法规
附属刑法
狭义刑法:刑法典
二、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性质有两层含义:一是刑法 的阶级 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 (一)刑法的阶级性质 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 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的工具。刑法的阶级本质是由国家的阶级 本质决定的。
刑法总论
法律系:刘 勇
绪言
一、刑法学的概念、对象和体系
刑法学是法学中的一个部门法学,它 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 和刑罚的科学。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 犯罪 刑事责任 刑罚
刑法学的体系是将刑法学研究的对象具体 化之后,对知识内容加以排列组合而形成 的理论上的结构形式。刑法学的体系显示 了本学科内在的理论联系和逻辑结构,它 对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刑法学是非常必要 的。
第三节 犯罪客观方面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犯罪客观方面,亦称犯罪客观要 件,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活 动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危害行为 必要要件 危害结果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之间的因果关系 犯罪的时间 选择要件 犯罪的地点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的方法
二、危害社会的行为
危害社会的行为是指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 度,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作为
(二)刑法的法律性质 其一,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 广泛; 其二,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刑法的特征:
第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的特殊性。 第二,任务和实现任务方法的特殊性。 第三,强制程度的严厉性。
第二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一、刑法的根据。
(一)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 (二)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
第四节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意义 二、各国刑法中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我国刑法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1、在犯罪定义里加以规定 2、在刑法总则的其他条文中,通过犯罪 构成一般要件和排除犯罪性行为加以规定。 3、在刑法分则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加 以规定。
第五章 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构成概述
三、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的规定
我国刑法对其溯及力问题采取从旧兼从 轻的原则。具体地讲,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犯罪的,如果现行刑 法认为是犯罪,不能根据现行刑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 责任。 第二,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也认 为犯罪的,并且在追诉时效之内,适用当时的法律, 但如果现行刑法对这一行为规定的法定刑比行为时法 律规定的法定刑较轻时,则适用现行刑法。 第三,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现行刑法不 认为是犯罪的,适用现行刑法,不能认定为犯罪,不 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刑法在空间上适用范围的原则,概括起来主 要有以下几种: 1、属地原则 2、属人原则 3、保护原则 4、世界原则 5、折衷原则
第二节 我国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
一、对地域的适用范围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如何理 2、关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理解 3、关于在船舶或航空器内犯罪问题 4、关于行为地与结果地问题 二、对人的适用范围 1、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刑法适用 2、对犯罪的外国人的刑法适用
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二、刑事违法性 三、应受刑罚处罚性
第三节
犯罪的分类
一、各国刑法中犯罪的分类: 1、国事犯罪和普通刑事犯罪 2、重罪与轻罪 3、亲告罪与非亲告罪 4、初犯、再犯和累犯 5、白领犯罪与蓝领犯罪 6、常业犯罪、习惯犯罪与普通犯罪
二、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分类
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普通刑事犯罪 2、 经济犯罪与职务犯罪 3、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 4、危害国家、社会权益的犯罪和危害个人 权益的犯罪
第二节
刑法基本原则分述
一、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渊源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二、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一)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渊源 (二)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内涵 (三)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立法体现 (四)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司法适用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 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 要件的总和。
二、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一)犯罪客体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 (三)犯罪主体 (四)犯罪的主观方面
三、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
第一,只有研究和掌握犯罪构成理论,才 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基本 规定。 第二,只有研究和掌握犯罪构成理论,才 能准确地把握住我国刑法规定的各种犯罪的罪 与非罪界限,才能更准确地区别此罪与彼罪的 界限。 第三,犯罪构成理论是保障公民免受非法 追究的重要手段。
第四节
犯罪主体
一、 犯罪主体概述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然人成为犯罪 主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 第二,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第三,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二、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也称责任年龄, 是指刑法规定的应当对自己实施的 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具有我国特色的 四分法规定:
我国刑法学的体系是以我国刑法及其刑法 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为研 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 本课程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刑法总论,除 绪言外,还包括刑法概述、刑法的基本原 则、适用范围、犯罪总论、刑罚总论。下 编为刑法各论。
刑法论
刑法总论
中国刑法论
犯罪论 刑罚论 罪刑各论概述
罪刑各论
各类具体犯罪及其刑罚
第四节
我国刑法的时间效 力
一、我国刑法的生效时间 根据我国的立法实践,确定刑法 的生效时间有两种情况: 1、公布法律即同时生效 2、公布法律后经过一段时间生效
二、我国刑法的失效时间
我国刑法效力的终止时间,主要有两种 情况; 1、由立法机关明文宣布某项法规效力 终止,从宣布之日起该法律不再适用,可称 为明示废止。 2、某项法律实际上效力终止,可称为 默示终止。
第二节
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二、犯罪客体的种类
(1)一般客体 (2)同类客体 (3)直接客体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犯罪对象是社会关系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是 犯罪客体的物质载体或者主体承担者。 第二,犯罪对象在不同的场合表现为不同的犯罪客 体。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能够 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具有这种法律属 性。 第二,任何犯罪都要使一定的犯罪客体受到侵害, 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第四章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
一、犯罪的本质属性 1、犯罪的阶级性 2、犯罪的社会性 3、犯罪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犯罪的定义
犯罪的定义是对犯罪的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 高度概括。从现行各国的刑事立法情况看,关于 犯罪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1、形式定义 2、实质定义 3、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定义
(二)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刑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析的方法 2.比较的方法 3.历史的方法 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一章
刑法概说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 法律。具体地说,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 级,为了维护其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 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 应负刑事责任。并应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 法律。
三、犯罪故意 根据《刑法》第14条规定, 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 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从罪过内容上看,犯罪故意具有两方面特征: 其一,在意识因素上,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 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二,在意志因素上, 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抱着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根据意识和意志方面的不同情况,刑法理论将 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 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 心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