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年)
国土资规〔2015〕5号 《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
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通信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商务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决策部署,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推进“互联网+”行动,发展电子商务,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支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提出以下用地意见:一、加大新供用地保障力度(一)优先安排新产业发展用地。
依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相关服务指导目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鼓励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政策要求,各地可结合地方实际,确定当地重点发展的新产业,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优先安排用地供应。
对新产业发展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度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二)明确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类型。
国家支持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建设项目,属于产品加工制造、高端装备修理的项目,可按工业用途落实用地;属于研发设计、勘察、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环境评估与监测的项目,可按科教用途落实用地;属于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节水、新能源发电运营维护、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中的排水、供电及污水、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理以及通信设施的项目,可按公用设施用途落实用地;属于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通信设施除外)、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经营服务项目,可按商服用途落实用地。
新业态项目土地用途不明确的,可经县级以上城乡规划部门会同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论证,在现有国家城市用地分类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标准予以明确,向社会公开后实施。
(三)运用多种方式供应新产业用地。
新产业项目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供应。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重庆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的通知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重庆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7.15•【字号】渝发改技〔2008〕831号•【施行日期】2008.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重庆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的通知渝发改技〔2008〕831号各有关单位:建设信息、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是落实“314”总体部署,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建好两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推动信息、生物两大千亿级产业发展,拟在2008-2012五年间实施市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简称基地发展专项)。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施依据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认定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批复》(发改高技〔2007〕123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设北京等3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通知》(发改高技〔2008〕474号)的要求,依据《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和《重庆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按照《重庆市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施我市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
二、专项实施主要目标(一)有利于构建、完善重点产业链。
实施项目处于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上、下游环节的带动作用明显,对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有较大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
实施项目具有较强的辐射和集聚作用,能够促进信息、生物产业百亿级、五百亿级园区建设,提升基地的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水平。
(三)有利于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实施项目对培育基地亿级、十亿级、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目标。
(四)有利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项目有利于引导产业提升技术水平,打造西部主要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创新高地。
(五)有利于产业基地开放发展。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渝府办〔2021〕17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有关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2月31日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为进一步推动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促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围绕“生物、生命、生态”主题,建城市、聚人才、促创新、兴产业,建设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形成以生物药为核心,以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特色的“1+3+N”产业体系,建设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国家重要的新医科卓越人才栖息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和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新高地,将重庆国际生物城打造成为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城市典范。
二、发展目标围绕基础能力和产业生态建设,以引育重点平台、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为抓手,完善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做强细分产业集群,力争到2024年,基本建成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建成国家级创新药物孵化中心和较为完善的研发服务平台体系;在研创新药物超过40个;3个1类新药品种获批上市。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十三五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专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十三五”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 C T E G C h o n g q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L t d.二〇一九年三月目录1 总则 (5)1.1 评价依据 (5)1.2 评价目的与原则 (10)1.3 评价时段与评价范围 (11)1.4 评价重点及方法 (13)1.5 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14)1.6 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目标 (23)2 规划分析 (36)2.1 规划背景 (36)2.2 规划建设原则 (36)2.3 规划发展目标 (36)2.4 规划期限、规划范围 (37)2.5 规划内容 (37)2.6 规划协调性分析 (61)2.7 规划的不确定分析 (72)3 现状调查与评价 (74)3.1 自然地理环境调查 (74)3.2 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 (79)3.3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79)3.4 环境质量现状 (82)3.5 酉阳县“十二五”时期污水处理设施情况 (99)3.6 “十三五”时期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情况 (102)4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体系构建 (109)4.1 规划活动环境影响识别 (109)4.2 环境影响识别和筛选 (110)4.3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112)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4)5.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114)5.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16)5.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16)5.4 声环境影响分析 (117)6 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20)6.1 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120)6.2 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20)7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及优化调整建议 (122)7.1 规划定位的合理性论证 (122)7.2 规划目标合理性论证 (122)7.3 规划规模的合理性论证 (122)7.4 规划项目布局环境合理性论证 (123)7.5 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124)7.6 规划调整建议及清单管理成果 (124)8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28)8.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28)8.2 水污染防治措施 (128)8.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29)8.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30)8.5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30)8.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31)8.7 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132)9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135)9.1 环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135)9.2 环境管理机构及环境管理内容 (135)9.3 排污口管理 (136)9.4 环境监测计划 (137)9.5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138)前言近年来,酉阳县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井喷”态势,加之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酉阳县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已经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23•【字号】渝府发〔2021〕41号•【施行日期】2021.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11月23日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加快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不断激发我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活力,再创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引领全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集聚“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塑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着力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全市数字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数字底座不断夯实。
全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9万个,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形成1.9万架机柜、24万台服务器的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中心规模位居西部前列。
建成全国首条、针对单一国家、点对点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省际直联城市超过32个,省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达36.8T。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江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的通知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江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06.15
•【字号】江津府办发〔2020〕86号
•【施行日期】2020.06.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监测
正文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0年江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
目标任务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统筹推进《重庆市江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行动计划,以及“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明确的目标任务,经区政府同意,现将《2020年江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6月15日
表1-1
表1-2
江津区蓝天保卫战(蓝天行动)2020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表1-3
表1-4
表1-5
表1-6
表1-7。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19•【字号】渝府发〔2021〕18号•【施行日期】2021.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7月19日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创造经济价值、优化供给结构、承载创新活动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重庆制造业发展,要求重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为重庆制造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的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现状及形势(一)重庆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重庆制造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完成由国家老工业基地向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转型。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截至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2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近7000亿元。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4.30•【字号】渝府发〔2019〕14号•【施行日期】2019.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9年4月30日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我市制造业现有基础,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战略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着力发展先进生产方式、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促进产业园区转型发展,在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同时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加快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重镇。
(二)主要目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30•【字号】渝府发〔2021〕29号•【施行日期】2021.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产业园区(指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开发区中以发展工业和信息化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和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以下统称园区)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主战场,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为加快推动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集群、智能、绿色、融合发展方向,立足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着力发挥园区在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城镇就业等方面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产业承载功能,加快把全市园区打造成为先进制造集聚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产城景融合示范区,为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特色引领、创新驱动、智慧赋能、绿色发展的园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经济支撑持续扩大。
全市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年均增长6.5%以上、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86%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到37%以上。
(二)特色发展成效显著。
市、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共建10个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累计创建1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60%以上。
(三)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7.11•【字号】渝北府办发〔2020〕21号•【施行日期】2020.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属各国有公司,有关单位:《渝北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区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任务。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7月11日渝北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为确保区人代会、全区经济工作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现就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如下计划。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立足成为重庆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支柱、枢纽门户和生态样板,深化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现代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引领区、内陆开放先行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四区”发展定位,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十项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扎实推进农村发展“双十万工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新动力源,确保全区经济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圆满收官。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通知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1.05.28•【字号】渝高新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各部门、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市驻高新区部门:《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已经高新区党工委2021年第7次会议、高新区管委会2021年第9次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2021年5月28日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2021年5月第一章背景与形势“十三五”时期,是高新区极不平凡的五年。
201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重庆高新区升级版、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大决策部署,高新区战略定位、行政区划、体制机制等均进行了相应调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市级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高新区绿色转型任务艰巨、资源环境承载硬约束进一步趋紧、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大、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不足,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存在差距。
“十四五”时期,是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机遇期,高新区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勇担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的使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20年,高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中心城区名列第一,全年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8.11•【字号】渝府发[2009]76号•【施行日期】2009.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09〕7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精神,按照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委会工作部署,现就进一步加快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促进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规划管理,提高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规模和质量,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特色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00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00亿元、利税总额800亿元,安置就业人数达到100万人;发展壮大“6+1”支柱产业,加快建设9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形成5个以上千亿元级、30个以上百亿元级工业园区,形成5个以上千亿元级、20个以上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三、扶持措施(一)对经市政府批准的工业园区内的工业和仓储用地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建设配套费,在扣除国家和市政府规定计提的规费后,由市和区县(自治县)财政全额安排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在2009―2012年,对“两翼”区县(自治县)每年产生的市级税收环比增量,“一圈”中主城九区的工业园区范围内每年产生的市级税收增量的50%及其他区县的工业园区范围内每年产生的市级税收增量,由市财政定向补助区县(自治县)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建设“两翼”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自治县)工业园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项目,建立市属国有企业帮助工业园区融资建设机制;加快建设三峡库区移民生态工业园项目,建立三峡后续工作资金投入补助和对口支援省市异地援建机制;建立“一圈两翼”对口支援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项目目标考核机制,探索创新工业园区多元共建和投资利益分享机制。
重庆环保市场分析报告
重庆环保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重庆作为中国西部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迅速。
环保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加入。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重庆环保市场的现状和政策环境,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重庆环保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报告,希望能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重庆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本篇长文的整体结构进行介绍,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和逻辑关系。
可以简要概述引言部分引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和主题,正文部分分析了重庆环保市场的概况、产业发展现状和政策分析,最后在结论部分展望市场前景并提出发展建议。
通过文章结构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逻辑框架和内容安排,为后续的阅读提供指导。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重庆环保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深入了解该市场的概况、发展现状和政策情况。
通过对市场前景展望和发展建议的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投资者和政府部门提供客观、准确的市场信息,为他们的决策和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也旨在加强社会对环保市场的关注,促进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重庆市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1.4 总结在撰写本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对重庆的环保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环保市场概况、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重庆环保政策的分析,我们发现重庆的环保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环保产业在重庆市场的发展前景也非常看好。
在未来,重庆的环保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相信,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环保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我们也呼吁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环保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和总结,能够为重庆的环保市场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正文2.1 重庆环保市场概况: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重庆环保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页岩气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页岩气产业发展规划
(2015-2020年)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页岩
气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已经市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
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总页数】9页(P22-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1
【相关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J], ;
2.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J], ;
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
通知 [J], ;
4.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烟花爆竹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J], ;
5.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开放平台协同发展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6•【字号】渝办发[2011]370号•【施行日期】2011.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渝办发〔2011〕37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以及混合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城乡就业、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科学编制本规划,以促进“十二五”期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十一五”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绩显著。
全市50%以上的财税收入、60%以上的经济贡献率、70%以上技术创新和7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总额、80%以上的就业岗位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1.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连续8年保持17.0%以上的增速,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津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2•【字号】江津府发〔2021〕12号•【施行日期】2021.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江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政府第1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2021年6月22日江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江津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江津工业高质量转型、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迈进的新阶段。
为贯彻落实国家、重庆市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江津工业高质量发展思路、目标、方向和重点,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江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发展环境(一)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江津区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江津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坚定工业强区的信心与决心,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同时提升发展质量,为“十四五”时期工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规模总量持续扩大,工业增加值从339亿元增至481.2亿元,年均增长9.1%,全市排位从第六位提升至第三位,占全市的比重由5.4%提高至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369家增至431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357.4亿元,年均增长1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 年)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环保产业涉及环保技术研发和装备生产、环保产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服务业 等,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顺应世界经济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必然选择,对防治环境污 染、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大力推动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成国家重要环保产业基地, 制定本规划。
2.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支持重庆新格有色金属公司、重庆剑涛铝业公司、重庆顺博铝 合金股份公司等企业发展再生铝和铝合金产业。鼓励重庆机电集团、重庆松德铜业公司等企 业发展再生铜产业。推动重庆钢铁集团、重庆足航金属集团等企业发展再生钢产业,延伸发 展特种钢产品产业。支持重庆春兴再生资源公司、重庆得鸿再生资源公司等企业发展再生铅 产业。依托重庆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公司发展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产业。鼓励重庆超科 实业发展公司、双钱集团(重庆)轮胎公司、重庆绿科开投橡胶科技公司等企业发展废旧轮胎 翻修再制造及高附加值再生橡胶综合利用产业。支持玖龙纸业(重庆)公司、重庆理文造纸公 司等再生纸企业就地发展,延伸再生纸利用下游产业链。支持重庆建工控股公司等企业利用 粉煤灰、煤矸石及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发展绿色低碳建材产业。鼓励重庆机床集团、重庆 大江工业公司等企业发展机床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
培育扶持和开放引资相结合。立足现有优势,着力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一批重大环保工程,引进一批精、尖、优的大企业集团和大项目 落地。
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相结合。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面 向全球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分类指导和集聚发展相结合。根据各区县(自治县)发展基础和产业定位,分类指导、 科学布局,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向重点园区和基地集中,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
7.再制造产业集群。围绕旧产品回收―分选拆解―再制造产品构建产业链,规范废旧 工程机械、机床、模具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开展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 备、机床、模具等再制造试点。研发和引进旧件无损检测与寿命评估、无损拆解、高效环保 清洗及预处理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制造。再制造产业主要布局在江北港城园区、巴南园区等地。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 资本投入环保产业;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价格、财税、金融、用地等促进政策, 规范市场秩序,为环保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龙头引领和集群发展相结合。坚持垂直整合的集群发展模式,在优势行业和领域形成 以掌握关键技术的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社会化服务综合保障的产 业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 2017 年,全市环保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 670 亿元。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 和知名度的大型企业,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 出的百亿元级工业园区,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到 2020 年,全市环保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 1300 亿元。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 元的龙头企业和超过五十亿元的骨干企业,一批技术装备(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条完整的七大环保产业集群,环保服务业全面发展,建成国家重 要的环保产业基地。
4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4.环境仪器仪表及环境修复产业集群。环境仪器仪表产业重点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 及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物等高灵敏度连续在线监测仪器设备,快速准确便携或车载式应急环 境监测设备,大型实验室环境分析仪器仪表;加快光谱、质谱、色谱、离子迁移谱、电化学 分析技术设备等环境监测传感网络系统、污染治理系统,以及运营维护服务与远程诊断管理 系统等技术设备研发制造和工程应用。环境修复产业加快研发和引进重金属、危险化学品、 持久性有机污染、放射源及高污染企业搬迁或关停遗留场址等污染土壤及水环境修复技术与 设备。环境仪器仪表及环境修复产业主要布局在两江新区、大渡口建桥园区等地。
5.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围绕资源回收―分选拆解―综合利用―精深加工构建 产业链。再生钢铁产业要依托现有废钢回收和汽车拆解企业,集中生产再生钢,延伸发展法 兰盘、H 型钢等特种钢;研发和引进剪切机、抓钢机和防辐射、自动化检测、超宽履带输送、 预碾压、磁力分选等设备。再生铝产业要扩大铝制品和铝合金产能,延伸汽摩发动机气缸和 泵壳、五金压铸件、小家电等用铝及精深加工产业。再生铜产业要引进大型电解铜生产企业, 发展铜板、铜棒、铜粉、铜管等初加工产品,延伸漆包线、铜阀门、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材 料等精深加工产业。再生铅产业要在现有产能基础上,重点向铅酸蓄电池等下游产业延伸。 研发和引进废有色金属机械化拆解预处理、废电线电缆自动筛选分离处理等设备。再生纸产 业要依托现有龙头企业扩大产能,发展牛皮箱纸板、瓦楞纸板、纸箱和包装纸袋等下游产业。 废旧轮胎及废橡胶综合利用产业要依托大型轮胎生产企业和专业化公司,发展高附加值再生 橡胶和轮胎翻修产业,同步发展轨道交通轮胎翻修、废橡胶热裂解制油和废橡胶再利用产业; 研发和引进废旧轮胎回收精细胶粉全自动、硫化胶粉常压连续脱硫等设备。废旧塑料综合利 用产业要规模化发展,延伸汽车、家电、电子电气等配套改性塑料产业;研发和引进废旧塑 料破碎分选改性造粒、废塑料自动识别及分选技术。完善废塑料瓶回收体系,重点发展再生 瓶级聚酯切片。推进废旧电器电子产品集中处理,提纯还原稀有贵重金属;研发和引进废冰 箱整体拆解与多组份资源化利用一体化、废印制电路板粉碎分离回收等设备。再生资源综合 利用产业主要布局在永川―双桥、綦江―万盛、长寿―涪陵、万州―梁平四大区域,兼顾现 有企业优化发展。
3.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备产业集群。围绕垃圾收集―分选―压缩中转―处理处置流 程,构建生活垃圾收运设备、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装备、危险废物处置设备产业链。加快研发 垃圾智能分选及综合利用装备,推动垃圾收运、中转和压缩成套设备规模化生产,带动相关 零部件加工装配。推动垃圾焚烧成套装备规模化生产,带动焚烧尾气净化、飞灰稳定化处理 等技术装置生产。推动垃圾渗滤液处理膜等技术研发及设备产品制造。推广移动式医疗废物 高温蒸煮等技术装置。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备产业主要布局在大渡口建桥园区、巴南园区 等地。
3.环保技术装备领域。支持康达国际环保公司等企业研发生产城镇污水处理一体化、 内河船舶污水处理装置技术和成套设备,支持重庆通用工业集团发展高速离心式鼓风机、低 真空机械蒸汽压缩水处理设备,支持重庆市排水公司等企业制造污水处理厂曝气鼓风机等关 键设备,支持重庆泰克环保工程设备公司等企业发展化工、医药等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 设备。支持重庆海特环保集团等企业发展汽车、摩托车尾气三元催化剂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 支持重庆渝江机械设备公司等企业加快布袋除尘、电除尘技术开发和设备制造。支持重庆三 峰环境产业集团推进垃圾焚烧炉关键设备国产化,支持重庆耐德工业股份公司、市环卫集团 等企业发展垃圾中转站压缩机、生活垃圾专用车、餐厨垃圾专用车等相关垃圾收运中转设备 制造产业,支持中天环保产业集团发展危化废弃物焚烧炉制造产业。扶持重庆川仪自动化股 份公司等企业发展大气污染物和环境水质在线分析仪器及成套系统、环境监测及实验室监测 仪器。
6.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围绕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构建产业链。推进电力 行业粉煤灰、脱硫石膏等综合利用,冶金行业炉渣、含铁尘泥、铝灰等综合利用,化工行业 磷石膏、电石渣等综合利用,建材行业废复合材料、废玻璃、废玻纤、废陶瓷、废碎料及石
5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粉等综合利用,轻工行业废旧纺织品、食品加工副产物等综合利用。研发和引进煤矸石生产 超细纤维等高值化利用关键共性技术及成套装备、大宗固体废弃物破碎和筛分装备、工业固 体废弃物衍生燃料技术及制造设备。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开发建筑垃圾分选、再生混 凝土及制品等技术设备。加快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支持餐厨垃圾厌 氧发酵制备沼气发电,精制天然气、生物柴油、化工制品和高效有机肥等,推进餐厨垃圾密 闭化、专业化收运、分离、除渣制浆、低能耗高效灭菌和废油高效回收利用装备制造。依托 特色农业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养殖废物发酵制饲料、沼气和高效有机肥,发展林业 “三剩物”和次小薪柴生产代木板材,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围绕产 生地就近布局。
2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特许经营、重庆德兆环保工程公司开展城镇垃圾综合处理、市环卫集团建设生活垃圾收运和 中转体系。支持中天环保产业集团等企业开展危化物品处理综合服务。支持重庆德润环境公 司、重庆立洋绿色产业发展公司等企业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咨询设计和总承包。支持重庆 市再生资源集团、重庆市再生资源物流公资集团建设再生资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重大环保工程为依 托,培育一批成套技术设备龙头企业,不断拓展优势环保领域;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突破一 批环保关键和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以开放引资为抓手,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和重 大项目,不断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以政策扶持和要素供应为保障,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形成链条完备、布局合理的环保产业发展格局。
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品)产业集群。围绕技术(产品)研发―成套装置(药剂试剂)主 导产业,构建烟气治理、尾气治理、废气恶臭治理产业链。发展燃煤电厂和大中型工业装置 脱硫、脱硝、脱汞、除尘高效深度治理成套装置,扩大脱硝催化剂产能。加快研发和引进 SNCR 法脱硝、脱硫脱硝设施分散控制系统(DCS)、烟气脱硫除雾器、高效除尘器、燃煤电厂 PM2.5 预荷电及低温微颗粒控制等技术装备。支持超支抗氧化 PPS 除尘短纤维、袋式除尘器 专用 PTFE 滤材、袋式除尘器用大口径―高压电磁脉冲阀、高温烟尘过滤袋等产品研发生产。 发展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及产品,加快研发内河船舶柴油机、重型柴油车以及非道路机动车等 尾气净化技术装备。发展适用于南方高湿度环境的工业有机废气(VOCs)、恶臭治理技术集成 装备及餐饮油烟净化装置。研发和引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大气污染防治设 备(产品)产业主要布局在两江新区、渝北空港园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