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电路与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电路与模拟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9359d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c.png)
电路与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掌握模拟电路的组成、特点和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设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分析方法,模拟电路的组成、特点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电能和功率的计算。
2.第二章:电路定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以及电路的简化方法。
3.第三章: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分析、支路分析、叠加原理和互阻原理等。
4.第四章:模拟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以及它们的特性曲线和应用。
5.第五章:模拟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以及它们的性能指标和设计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掌握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对电路与模拟电路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电路与模拟电路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验证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电路与模拟电路》作为主教材,系统介绍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参考书:推荐《电路分析》、《模拟电路设计》等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63074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5.png)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
这十年来,我已经写过无数个方案,但每一次都仿佛是一个新的开始,充满了挑战和激情。
一、项目背景想起那个炎热的夏天,我第一次接触模拟电子技术,就被它深深吸引。
如今,时代在变迁,模拟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决定设计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方案。
二、设计目标这个方案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模拟电路。
这个目标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三、课程内容1.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这部分内容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至关重要。
我们会从最基本的电子元件讲起,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模拟电路设计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设计模拟电路。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黑夜里寻找光明,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实践。
我们会让学生从简单的电路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电路设计。
3.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毕竟只是理论,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模拟电子技术。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大海里航行,需要勇敢地面对风浪。
我们会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他们亲自动手,完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模拟电子技术的大门。
我们会采用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方式。
我们会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我们会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五、课程评价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模电课程设计做什么
![模电课程设计做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9f0610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2.png)
模电课程设计做什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路的能力,能对简单模拟电路进行设计与调试;2. 提高学生运用Multisim等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的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使其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电子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明确课程预期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2. 常用电子元器件原理及特性: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3. 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基于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的电路分析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三章4. 电路仿真实验: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 教材章节:第四章5. 案例分析与讨论:针对实际应用案例,进行电路分析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五章6. 团队合作与展示:分组进行电路设计与调试,展示并分享成果;- 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基本概念及元器件原理:2课时2. 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4课时3. 电路仿真实验:2课时4. 案例分析与讨论:2课时5. 团队合作与展示:2课时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模拟反馈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反馈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f4f12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7.png)
模拟反馈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模拟反馈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反馈电路,并掌握其工作原理及特点。
3. 帮助学生掌握使用运算放大器搭建模拟反馈电路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设计简单模拟反馈电路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搭建和调试模拟反馈电路。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对模拟反馈电路进行性能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勇于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子技术知识,对实验操作感兴趣,但需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等形式,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 模拟反馈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 运算放大器在模拟反馈电路中的应用- 反馈电路的稳定性分析2. 实践部分:- 搭建不同类型的模拟反馈电路- 调试与优化反馈电路- 测量并分析反馈电路的性能参数- 设计简单的模拟反馈系统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参考课本第三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理论部分:共4课时,分两个星期完成。
- 第1课时:介绍模拟反馈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第2课时:讲解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 第3课时:分析运算放大器在模拟反馈电路中的应用- 第4课时:反馈电路的稳定性分析2. 实践部分:共4课时,分两个星期完成。
- 第1课时:搭建不同类型的模拟反馈电路- 第2课时:调试与优化反馈电路- 第3课时:测量并分析反馈电路的性能参数- 第4课时:设计简单的模拟反馈系统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模拟反馈电路的相关知识。
课程设计模电
![课程设计模电](https://img.taocdn.com/s3/m/898fd1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0.png)
课程设计模电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用的模拟电路和放大电路,理解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模拟电子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电路设计和调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来说,将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模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同时,将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将系统地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讨论法,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法,将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法,将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模拟电子技术》等。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模拟电子技术参考书,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准备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一些基本的模拟电子实验设备,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
作业将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Multisim的模电课程设计
![Multisim的模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fba1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5.png)
Multisim的模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掌握建立模拟电路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运用Multisim软件分析常见的模拟电路,理解电路元件参数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3. 学生能掌握课本中涉及的基本模拟电路原理,如放大器、滤波器等,并能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验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使用Multisim软件构建和测试模拟电路,具备初步的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Multisim软件的实际操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Multisim模电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增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团队协作、积极探讨的良好习惯,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技术发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旨在通过Multisim软件的运用,提高学生对模拟电路的理解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Multisim软件有初步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评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指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Multisim软件入门:使学生熟悉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掌握电路元件的选取、放置、连接等基本操作。
教材关联章节:第一章 Multisim软件介绍内容列举:软件安装与启动、基本操作界面、元件库的调用、简单电路的搭建与仿真。
2. 基本模拟电路分析:通过Multisim软件,让学生掌握放大器、滤波器、稳压器等基本模拟电路的原理与性能分析。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题目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f1a1477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7.png)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题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功能;2. 学会分析常见模拟电路的类型、特点及应用;3. 掌握模拟电路元件的参数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4. 了解模拟电路的测试与调试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技巧;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科学素养;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公物。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分析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个别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路基本概念与原理- 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定义- 模拟电路的功能与应用- 模拟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工作原理2. 常见模拟电路分析- 放大电路:差分放大、运算放大器- 滤波电路: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 信号发生器:振荡电路、稳幅电路3. 模拟电路元件参数分析-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参数及其影响- 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器件参数分析4. 模拟电路设计方法与步骤-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仿真、实验验证- 电路调试与优化5. 模拟电路实践项目- 设计简单的放大电路- 制作滤波电路- 搭建信号发生器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模拟电路基本概念与原理学习第二周:常见模拟电路分析与理解第三周:模拟电路元件参数分析第四周:模拟电路设计方法与步骤学习第五周: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第六周:课程总结与评价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一章:模拟电路基础第二章:放大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第三章:滤波器与信号发生器第四章:模拟电路设计与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元件参数分析等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理论知识,为后续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大学模拟电路实验课程设计
![大学模拟电路实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4958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3.png)
大学模拟电路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关键电路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模拟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范围,并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计算。
3. 学生能识别并使用实验室常见模拟电路元件,了解其参数和选型依据。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模拟电路搭建和测试的能力,能够正确读取数据并进行分析。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电路调试技巧,能够解决简单电路故障。
3.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等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路设计和仿真,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模拟电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认识到模拟电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对电子工程领域的认识和尊重。
本课程针对大学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教学要求,设计课程目标。
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模拟电路基础理论:介绍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电路的原理和功能,涉及教材第1章至第3章内容。
2. 模拟电路元件及参数:讲解常用模拟电路元件的原理、参数及其选型依据,涵盖教材第4章内容。
3. 模拟电路分析:包括静态工作点分析、动态范围分析等,参考教材第5章和第6章。
4. 电路设计与计算:介绍基于运放的反相、同相放大器设计,滤波器设计等,结合教材第7章内容。
5. 模拟电路实验操作与调试:教授实验操作技巧、仪器设备使用、电路搭建及调试方法,参考教材第8章。
cmos模拟电路版图课程设计
![cmos模拟电路版图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ed9e0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0.png)
cmos模拟电路版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CMOS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版图设计流程。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CMOS模拟电路中的常见器件,如MOSFET、二极管、三极管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CMOS模拟电路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CMOS模拟电路的版图设计,包括器件布局、连线、电源地处理等。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版图设计中所需的匹配、对称、隔离等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版图验证工具对设计进行验证,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子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信心。
2. 学生能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设计经验,共同提高。
3.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面对设计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勇于克服困难。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工程专业高年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工程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可能对CMOS模拟电路的版图设计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针对学生特点,适当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版图设计方法和技巧。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CMOS模拟电路基本原理- CMOS工艺简介- MOSFET工作原理与特性- 常见CMOS模拟电路基本结构2. 版图设计流程与方法- 版图设计规范与要求- 器件布局与连线技巧- 电源地处理与隔离技术3. 版图设计实例分析- 简单放大器版图设计- 电流镜版图设计- 差分放大器版图设计4. 版图验证与优化- 版图验证工具的使用- 版图性能分析- 版图优化方法与技巧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CMOS模拟电路基本原理- 第二周:版图设计流程与方法- 第三周:版图设计实例分析- 第四周:版图验证与优化教材章节关联:1. CMOS模拟电路基本原理:对应教材第1章和第2章内容2. 版图设计流程与方法: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3. 版图设计实例分析:对应教材第4章和第5章内容4. 版图验证与优化: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按照从基础原理到实际应用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CMOS模拟电路版图设计的方法与技巧,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模拟电路教案》
![《模拟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5ed9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e.png)
《模拟电路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一、模拟电路概述1.1 模拟电路的定义1.2 模拟电路的特点1.3 模拟电路的应用二、模拟电路基本元件2.1 电阻元件2.2 电容元件2.3 电感元件2.4 电压源和电流源三、模拟电路基本分析方法3.1 节点分析法3.2 回路分析法3.3 叠加分析法3.4 戴维南-诺顿定理四、模拟电路常见电路模块4.1 放大器4.2 滤波器4.3 振荡器4.4 模拟信号发生器五、模拟电路设计与仿真5.1 模拟电路设计流程5.2 仿真软件的选择与使用5.3 电路仿真的一般步骤5.4 仿真结果分析与优化《模拟电路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六、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6.1 放大器的作用与分类6.2 放大器的特性指标6.3 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6.4 运算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七、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7.1 滤波器的作用与分类7.2 滤波器的特性指标7.3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7.4 高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八、振荡器的设计与分析8.1 振荡器的作用与分类8.2 振荡器的特性指标8.3 晶体振荡器的设计与分析8.4 RC振荡器的设计与分析九、模拟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分析9.1 模拟信号发生器的作用与分类9.2 模拟信号发生器的特性指标9.3 正弦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分析9.4 方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分析十、模拟电路的测试与调试10.1 测试与调试的目的与方法10.2 测试仪器与设备的选择10.3 电路测试的一般步骤10.4 测试结果分析与调试《模拟电路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十一、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1.1 通信系统中的模拟电路应用11.2 音频设备中的模拟电路应用11.3 医疗设备中的模拟电路应用11.4 工业控制中的模拟电路应用十二、模拟电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12.1 影响模拟电路可靠性的因素12.2 提高模拟电路稳定性的方法12.3 电路保护与故障处理12.4 电路的长期维护与保养十三、模拟电路的现代设计方法13.1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13.2 数字模拟混合信号电路设计13.3 射频电路设计简介13.4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工具与应用十四、模拟电路教学实验与实践14.1 实验目的与要求14.2 实验设备与材料14.3 实验内容与步骤14.4 实验结果与分析十五、模拟电路课程设计15.1 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流程15.2 课程设计选题与指导15.4 课程设计的评价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模拟电路概述: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
模电课程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47aa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9.png)
模电课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是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模电,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技巧,培养电路设计、实验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标、实施过程和设计案例三个方面,介绍模电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课程设计的目标模电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学生需要了解电路元件的特性、电路拓扑结构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处理方法,建立起模拟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2. 学会使用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等,能够使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模拟电路问题。
3. 培养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些简单的模拟电路,学生可以了解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调试和测试。
4.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需要面对各种电路问题和实验困难,需要通过分析和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模电课程设计通常包括课程设计题目选择、电路设计与仿真、实验实施与测试、报告撰写与评分几个环节。
具体过程如下:1. 题目选择:教师或学生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确定适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设计题目。
题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 电路设计与仿真: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电路的功能和特性,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和元器件,进行电路参数计算和仿真验证。
3. 实验实施与测试:学生按照设计的电路图和参数,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合理选择实验参数,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4. 报告撰写与评分: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需要包括电路设计思路、仿真结果、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内容,并进行结果讨论和总结。
合工大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合工大模拟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99bb0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f.png)
合工大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 学习并识别常见的模拟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并了解其特性及应用。
3.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分析,并解读模拟电路的原理图。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适当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模拟电路进行搭建、调试和故障排查。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课程设计项目,独立完成小型模拟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并优化模拟电路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模拟电路及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程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学会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合肥工业大学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模拟电路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电子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课程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同时强调实践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路基础理论- 放大器原理及其分类- 滤波器、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模拟电路中常见的反馈类型及作用2. 模拟电路元件- 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及应用- 二极管、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参数- 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等集成电路的功能与应用3. 电路分析方法-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交流、直流电路分析方法- 模拟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4. 课程设计项目- 小型放大器电路设计- 滤波器、振荡器电路设计- 模拟电路综合设计案例5.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第1周:模拟电路基础理论- 第2周:模拟电路元件及集成电路- 第3周:电路分析方法- 第4周:课程设计项目启动,分组讨论- 第5-7周:课程设计项目实施与调试- 第8周:课程设计项目验收与总结教学内容关联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3章,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内容;《电子线路》第4-6章,涉及电路分析方法和模拟电路元件;《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作为课程设计项目参考。
声音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声音模拟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ebf82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a.png)
声音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声音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学习并认识常用的声音模拟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3. 掌握声音模拟电路的电路图分析和电路搭建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声音模拟电路;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搭建和调试声音模拟电路;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电路故障进行排查和修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增强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了解电子废弃物处理知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声音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数学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声音模拟电路相关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声音模拟电路基本原理- 声音信号特点及其在电路中的传播- 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声音处理中的应用2. 常用声音模拟电路元件- 电阻、电容的原理与选用- 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声音模拟电路中的应用3. 声音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 电路图分析方法- 简单声音模拟电路设计原理与步骤4. 声音模拟电路搭建与调试- 电路搭建基本操作规范- 调试方法及故障排查技巧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声音放大电路- 分析并解决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声音模拟电路基本原理,声音信号特点及其在电路中的传播第二课时:常用声音模拟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的原理与选用第三课时: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声音模拟电路中的应用第四课时:声音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电路图分析方法第五课时:简单声音模拟电路设计原理与步骤,电路搭建基本操作规范第六课时:声音模拟电路搭建与调试,调试方法及故障排查技巧第七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声音放大电路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关于声音模拟电路的相关章节,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声音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模电实训课课程设计
![模电实训课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0ee4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01.png)
模电实训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模电实训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2)掌握常用的模拟电路元件及其特性;(3)熟悉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4)学会阅读电路图,并能分析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2)具备基本的电路设计、搭建和调试能力;(3)掌握常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4)能够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模电实训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模拟电路基本概念: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2.常用模拟电路元件:二极管、晶体管、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等;3.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节点分析、回路分析、电压电流分析、频率分析等;4.电路搭建和调试:实验仪器的使用、电路搭建方法、实验步骤及调试技巧;5.实验项目:包括常用电路实验,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的设计和搭建。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和分析实际电路问题,培养思考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电路案例,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趣味性;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55dde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d.png)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组件的功能、符号及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简单模拟电路的信号传输、变换和处理过程。
4. 了解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识别和分析模拟电路图。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搭建简单的模拟电路。
3. 能够利用实验方法验证模拟电路的性能和功能。
4. 能够解决模拟电路中的一般故障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增强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自信心,培养勇于挑战、积极探索的精神。
4. 使学生认识到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强国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路基本概念与原理-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模拟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模拟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2. 常用模拟电路组件- 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与应用- 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基本组件的工作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稳压电源等组件的功能与符号3. 简单模拟电路分析- 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 电压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分析- 交流与直流电路分析方法4. 模拟电路设计与实践-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搭建简单模拟电路的步骤与技巧- 实验方法验证电路性能与功能5. 模拟电路应用与拓展- 模拟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模拟电路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模拟电路与现代电子技术的联系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模拟电路基本概念与原理第2周:常用模拟电路组件第3周:简单模拟电路分析第4周:模拟电路设计与实践第5周:模拟电路应用与拓展本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紧密,涵盖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拓展应用。
模拟电子仿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仿真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3b2e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d.png)
模拟电子仿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等基础电路的功能与组成;2. 学习模拟电子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搭建并修改仿真电路;3. 掌握分析模拟电路性能的基本方法,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响应等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简单的模拟电子电路;2. 通过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测试,验证电路性能,并优化电路设计;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动手搭建电子电路的兴趣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2.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4.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放大器原理;第二章 滤波器与振荡器。
2. 仿真软件操作方法:介绍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界面操作、元件库使用及电路搭建方法;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仿真软件操作与应用。
3. 电路设计与仿真测试: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搭建、仿真测试及性能分析;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设计与仿真测试。
4. 电路性能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分析电路的电压、电流、频率响应等参数,并进行优化设计;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路性能分析。
5.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电路搭建、仿真测试,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学习;第2周:仿真软件操作方法学习;第3-4周:电路设计与仿真测试;第5周:电路性能分析及优化;第6周: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总结反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b86e95783e0912a3162a87.png)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篇一: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任务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三、课程设计任务课题4 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学习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方法;2、掌握其各单元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3、进一步熟悉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在检修数字集成电路组成的设备时,经常需要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中的故障部位的高低电平进行测量,以便分析故障原因。
使用这些仪器能较准确地测出被测点信号电平的高低和被测信号的周期,但使用者必须一面用眼睛看着万用表的表盘或者示波器的屏幕,一面寻找测试点,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本课题所设计的仪器采用声音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用不同声调的声音来表示,使用者无须分神去看万用表的表盘或示波器的荧光屏。
模电课课程设计
![模电课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acce7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d.png)
模电课课程设计一、引言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在模电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常用电路的设计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对模拟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课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模电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设计目标、设计题目、设计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分析等。
二、设计目标本次模电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模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工作,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三、设计题目本次实验的设计题目为“低频放大器设计”。
四、设计原理低频放大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模拟电路,在音频放大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该电路通常由放大器芯片、电容、电阻等元件组成,通过放大器芯片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设计一个基于运放的低频放大器。
运放是一种常用的模拟集成电路,具有高增益、低失调电流和低输入阻抗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放大器的核心元件。
设计原理如下: 1. 选择合适的运放型号:根据设计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放型号。
常用的运放有LM741、LM358等。
2. 确定电路增益: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电路增益。
一般情况下,低频放大器的增益在几十到几百倍之间。
3. 确定电路输入输出阻抗: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信号源、负载特性等因素,确定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
通常情况下,输入阻抗要大于信号源内阻,输出阻抗要小于负载阻抗。
4. 选择合适的耦合方式: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耦合方式。
常见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交流耦合和变压器耦合等。
5. 确定电源电压:根据运放的工作电压范围和实际情况,确定电源电压。
一般情况下,运放的工作电压为正负15V。
五、实验步骤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设计参数: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电路增益、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万用表设计和制作的背景和意义 (1)1.2万用表的应用技术领域 (1)1.3万用表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1)DT9205A电路板的焊接 (2)2.1理论知识 (2)2.2万用表安装实习的目的 (2)2.3电路板上的焊点练习拆卸和注意事项 (2)2.4电路元件的识别 (3)2.5电子元器件焊接 (5)2.6焊接过程 (7)2.7焊接问题 (10)2.8焊烙铁清锡 (10)2.9松香、湿海绵的作用 (11)DT9205A万能表零件的安装 (11)3.1DT9205A转盘安装 (11)3.2敏感程度的组装 (12)3.3显示屏的安装( LCD的安装) (12)DT9205A万用表的调试 (14)4.1转盘的调试 (14)4.2转盘档位偏差 (14)4.3转盘转动示数无变化 (15)1.1万用表设计与制作的背景和意义万用表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也变得越来越清晰,数字万用表把电量及非电量的测量技术提高到了崭新的水平。
数字万用表具有显示清晰直观,计数准确,显示位数,准确度高,分辨力高,测试功能强,测量范围宽,测量速率快,输入阻抗高,集成度高,微功耗保护功能完善,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我们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许多学生都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及电工操作技能。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电工工具及仪表,比如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并且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开关电器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通过本次电工实习学生要接触到一定的电学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认识一些常用电工器具的外形及结构特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万用表是最常用的电工仪表之一,通过这次实习,学生应该在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安装、调试、使用,并学会排除一些万用表的常见故障。
锡焊技术是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通过实习要求大家在初步掌握这一技术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在工作中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2万用表的应用技术领域数字万用表作为电子测试领域不可缺少的产品之一,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数字万用表是利用模/数转换原理,将被测量数据转换为数字量,并将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的一种测量仪表。
可以测量交直流电压外,还可以检测电阻器、电容器和三极管的引脚及参数等。
与指针式万用表相比,新一代数字万用表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输入阻抗大、数字显示、读数准确、抗干扰能力强、测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得到工程师的青睐。
1.3万用表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数字万用表的测量过程由转换电路将被测量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再有模/数(A/D)转换器将电压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然后通过电子计数器计数,最后把测量结果用数字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
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功能是通过转换电路部分实现的,而电流电阻的测量都是基于电压的测量,也就是说数字万用表是在数字直流电压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
数字万用表亦称数字多用表(DMM),是广大电子技术人员和电子爱好者从事电子测量及维修工作的必备仪表。
最普通的数字万用表一般具有交直流电压测量、交流直流电流测量、电阻测量、通断声响检测、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测量、三极管放大倍数及性能测量等功能,有些数字万用表则增加了电容测量、频率测量、温度测量、数据记忆及语音报数等功能,给实际检测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数字万用表有台式数字万用表和便携式数字万用表。
便携式(亦称手持式)数字万用表因其测量准确度高、功能全、显示直观、输入阻抗高、过载能力强、价格低、耗电省、便于携带等显著优点,在各个领域被广泛采用。
DT9205A电路板的焊接2.1理论知识根据课程设计的安排,为能顺利制作出可使用的万用表,杨老师安排在409机房进行理论指导。
我们小组上网查阅资料,观看电路板焊接视屏和数字万用表的组装。
对杨老师给的资料仔细研究。
为防止在实际焊接电路板时遇到更多的问题,我们对所给资料进行讨论,给予正确、同意的认识、看法。
在阅读资料时,我们小组注重焊接电路板的正确方法,对于错误方法给予评判、讨论。
组装资料上认真思考,对此不断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装”“是否还有更简单的组装方法”等等。
调试是关键,本小组认真在网上查阅资料其它数字万用表的调试过程,结合本课程设计弄清了如何去调试DT9205A型万用表。
2.2万用表安装实习的目的1.理解工程实训与其它课程的不同(工程实训要求我们更好地运用课堂上的相关知识指导,并且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它主要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完成能力。
3.通过万用表组装实训,进一步熟悉万用表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4.了解电路理论的实际应用,熟悉仪表的装配和调试工艺,提高专业技能。
5.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解决。
2.3电路板上的焊点练习拆卸和注意事项在对原DT9205A型万用表制作前,我们利用了大半个下午反复练习对废旧电路板的拆装。
此前先熟悉焊接电板的工具和其作用电烙铁镊子钳子把所发的电脑废弃电板用电烙铁把电板上的电子元件拆完后,又用焊锡丝将所拆卸的小型的电子元件焊接上去。
对这些环节熟悉后,我们小组开始练习用焊锡丝对单面电板进行顿点练习。
顿点练习要求较高,为得是是学生完全掌握焊接电板的技术和熟练程度。
并且保证所焊接点要均匀,不要成坨。
注意事项:(1)在拿起线路板的时候,最好带上手套或者用两指捏住线路板的边缘。
不要直接用手抓线路板两面有铜箔的部分,防止手汗等污渍腐蚀线路板上的铜箔而导致线路板漏电。
(2)如果在完装完毕后发现高压测量的误差较大,可用酒精将线路板两面清洗干净并用电吹风烘干。
电路板焊接完毕后,用橡皮将三圈导电环上的松香、汗渍等残留物擦干净。
否则易造成接触不良。
(3)焊接时一定要注意电刷轨道上一定不能粘上锡,否则会严重影响电刷的运转。
为了防止电刷轨道粘锡,切忌用烙铁运载焊锡。
由于焊接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气泡,使焊锡飞溅到电刷轨道上,因此应用一张圆形厚纸垫在线路板上。
(4)如果电刷轨道上粘了锡,应将其绿面朝下,用没有焊锡的烙铁将锡尽量刮除。
但由于线路板上的金属与焊锡的亲和性强,一般不能刮尽,只能用小刀稍微修平整。
(5)在每一个焊点加热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使焊盘脱开或脱离线路板。
对焊点进行修整时,要让焊点有一定的冷却时间,否则不但会使焊盘脱开或脱离线路板,而且会使元器件温度过高而损坏。
2.4电路元件的识别为能顺利完成此课题设计,在实际操作前进行了知识了解及元器件的识别。
本实验所作数字万用表为:数字万用表套件型号 DT9205A电阻种类很多,在此课程设计中,我们所用到的电阻种类有限,主要为:热敏电阻、色环电阻、可调电阻等。
热敏电阻色环电阻可调电阻在本设计中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所用种类都很少,在次不做详细介绍,具体电子元件及元件量的大小均可参考《数字万用表套件型号DT9205A装配指导说明书》。
电容电阻值识别根据以下各色环所代表意义的列表来正确识别电阻值电容值识别法电容值识别法电容值识别法电容值识别法电容的常用单位为 pF(皮法),nF(纳法),uF(微法)。
大多数电容的电容值是直接打印在电容上的,部分电容的电容值是按下列方法打印在电容上,电容的最大耐压也打印在电容上。
注意:字母R 相当于小数点字母M代表的精度为:±20%字母K 代表的精度为:±10%字母J 代表的精度为:±5%公制单位换算2.5 电子元器件焊接主要技术指标和测量范围(1)主要技术指标准确度:±%读数±字数。
环境温度:18℃~28℃。
环境湿度:<80%。
最大显示值:1999。
测量方式:双积分模数转换。
过量程指标:“1”。
工作温度:5℃~35℃。
存储温度:-10℃~50℃。
电源:9 V干电池。
保险管:F250 mA/250 V。
(2)测量范围直流电压测量范围、直流电流测量范围、交流电压测量范围如表13.2.1~13.2.3所示。
二极管测试、电阻测试和晶体管测试如表13.2.4~13.2.6所示。
频率测量范围为40~400 Hz。
1、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DCA”量程范围所需量程上,测试笔串联接入到待测负载上,可测量直流电流,电流值显示的同时将显示红表笔连接的极性。
当电流大于200 mA时,应将红表笔改插“10A”插孔。
2、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Ω”量程范围所需量程上,可测量电阻,将表笔并接到电阻上,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3、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量程位置,将红表笔接到被测二极管的阳极,黑表笔接到阴极,由显示器上读取被测二极管的近似正向压降值。
4、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量程位置,将红表笔接到被测二极管的阳极,黑表笔接到阴极,由显示器上读取被测二极管的近似正向压降值。
5、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hFE”位置,可测量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首先应判断晶体管是NPN还是PNP型,将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插入仪表面板上晶体管测试插座的相应孔内,由显示器上读取hFE的近似值。
2.6焊接过程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本组采用先焊接电阻,再焊接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最后焊接大型电子零件。
电阻的焊接分为立式和卧式。
电阻本没有正负,为了追求美观,我组对于立式电阻的焊接非别采用大圈安正极,色环重色的负极朝上立式焊接。
对于卧式电阻我组没分正负,直接焊接。
电容的焊接追求大圈为正来焊接的。
二极管如同立式电阻的焊接方法,只是大圈为负的焊接。
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元件必须从线路板正面装入。
线路板上的元件符号图指出了每个元件的位置和方向,本指导书推荐使用63/37 铅锡合金松香心焊锡丝。
禁止使用酸性助焊剂焊锡丝。
在电子元器件插件完成后,先用一块软垫或海绵覆盖在插件的表面,翻转线路板,用手指按住线路板在进行焊接,或者在每插一个零件后,将零件的两只脚掰开,这样在焊接线路板时,零件才不会从线路板上掉下来。
(如下图5.2 所示)但是对诸如:开关、电容插座、电源线、输入插座的焊接,应当逐一进行。
(a) 电子元器件插件 (b) 电路版翻转(c) 电子元器件焊接 (d) 三端蜂鸣器焊接三端蜂鸣器9205A 的焊接注意事项:在插件完成后,先用一块软垫或海绵覆盖在插件的表面,反转线路板,用手指按住线路板在进行焊接,或者在每插一个零件后,将零件的两只脚掰开,这样在焊接线路板时,零件才不会从线路板上掉下来。
(如图所示)但是对诸如:开关、电容插座、电源线、输入插座的焊接,应当逐一进行。
领到套件后,不要急于动手安装,应根据清单仔细辨认和清点所有的元器件,看有无缺损现象,并对电阻、电容、电池、保险丝进行初测,看是否与原理图上所标值相符,然后便可进行安装了。
在整个焊接和安装过程中,不要用手去摸PCB的印制面和元件符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