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
博物馆所特有的运动形式及其内在规律是博物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博物馆学的研究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三、《博物馆》:
中国有关博物馆知识的通俗著作,曾昭燏、李济编写。该书的重点是阐述博物馆的具体工作。第一章除了说明中外博物馆沿革外,着重阐述了博物馆的性质与职能,强调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其最大“功用”是保存有价值的物品、辅助研究工,实施实物教育和精神教育。后面,作者通过对欧美博物馆的深入考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用大部分的章节对博物馆的组织、管理、建筑设备及收藏、研究、陈列、教育等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做了系统、扼要的说明。该书对中小型博物馆建设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
三、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
1、社会科学:博物馆的研究对象是博物馆,而博物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人是博物馆活动的主题,博物馆的活动和博物馆的发展是受到社会的制约的,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信息科学:博物馆的藏品是信息的载体
3、跨学科醒强:博物馆的发展与政、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生理、心理等都有很强的联系,因此也必然与这些相关领域的理论及研究方法有联系,有很强的扩学科性。
4、实践性:博物馆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博物馆的实践和社会对博物馆不断提出的新要求,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可以直接的、普遍的应用于博物馆活动。
四、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两个方面)
一、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
二、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只有即从博物馆的内部联系,又从博物馆的外部联系;即从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又从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向,全面的历史的探讨其客观规律,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博物馆学体系。)1、理论博物馆学
主要探讨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和特点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其中又分为:
(1)博物馆学基础理论
(2)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
2、博物馆方法学
博物馆藏品的政绩、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分别发展为藏品管理学、陈列学、博物馆教育学等。
3、博物馆管理学
从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从微观上研究博物馆内部职能、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4、历史博物馆学
探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博物馆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性质、作用和特点。
5、普通博物馆学
综合上述各个分支学科进行研究阐述的学科。
6、专门博物馆学
把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六、四、21世纪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
出现新趋向的原因: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博物馆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公众对博物馆功能不断提出新要求——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对博物馆学总体认识的不断深化
1、“以人为本”为宗旨,“人与物相结合”,“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过去博物馆多重视研究物,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大的趋势,各国都重视社会教育和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博物馆应该因人为本,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作为主要的任务。
博物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教育机构,是为了服务社会和发展社会。
博物馆经费短缺问题:博物馆是社会教育机构,社会公众增加投资,社会各界公众的资助。当然,也有部分来自国家财政支持。
我觉得,博物馆应该完全成为社会的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社会公众应该广泛的的参与进来,从管理、研究、利用到维持博物馆的运营,如“古根海姆”博物馆,自筹资金。
2、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与信息博物馆学形成问世
博物馆信息化,是指博物馆工作的各个部门和各项职能都能够利用电脑作为日常用具,并且构成一个以藏品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网络平台。博物馆信息化应该涵盖保管、研究、陈列、教育和行政管理等博物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博物馆信息化并不是单纯的技术的组合,同时牵动的还有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工作体系、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的改革。
博物馆信息化和博物馆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生态博物馆是在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与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
生态博物馆现在有很多的争议(生态博物馆在空间上、时间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与原来的博物馆不同)
新博物馆学运动博物馆学中的一个学派,1972年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成立,1984年“新博物馆学”运动在加拿大发表了《魁北克宣言》,公布了它的思想原则和组织原则。思想内容主要有:扩大博物馆功能,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深入社会为社区和特定的群体服务,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把历史与未来衔接起来,使博物馆能反应社会的演变。新博物馆学运动的思想原则丰富了生态等博物馆的思想和实践,推动了生态博物馆社区化和大众化进程。
4、关于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
我国博物馆学学科建设的任务:⑴、加强博物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⑵、立足我们自己的实际,吸收外国博物馆学研究的新成果,提高本学科的研究水平和质量。
⑶、在完善普通博物馆学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专门博物馆学的研究。
⑷、革新与发展博物馆学,建立完整的、由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体系
外国:⑴、使博物馆这个专业群体接受博物馆学
⑵、博物馆学在大学中应有一席之地,要有人去研究它。
⑶、博物馆学要有自己专业的语汇体系、逻辑体系和学科独立性
⑷、博物馆出现了新趋势:差异性趋势、专业化趋势(专门化博物馆增加)、博物馆地位和作用重新界定的趋势,博物馆学也要适应新趋势。
六、博物馆定义
1989年在荷兰举行的国际博协第15界全体大会通过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开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比较通行也相对稳定的博物馆定义。
七、三性两务
是1956年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博物馆的三重基本性质和两项基本任务。三性是指: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两务是指:博物馆应该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此后,三性两务就成立国家关于博物馆性质和任务的基本规定。在1979年国家颁行《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中对三性的表述有多改变,强调了博物馆保存实物的特征。三性重新表述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博物馆定义变化的趋向
⑴、“博物馆是非营利性机构”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改为不以盈利为目的
⑵、强调博物馆是“人与物之间的结合”。
日本学者鹤田总一郎提出的博物馆是“人与物之间的结合”,其中物指的是全部的博物馆资料:包括直接资料(实物)、间接资料(模型、复制品、记录)、和图书文献;人指的是博物馆的利用者。
⑶、主张博物馆的新定义应该反映博物馆的社会参与性,强调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
九、博物馆的特征
1、实物性。
这是博物馆的主要特征。博物馆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即实物。
博物馆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着“物”进行的。如:物的收集和保存、物的研究、物的利用等。虚拟博物馆的影像也要以实物为本源。
博物馆围绕着物的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工作者和观众的参与,也离不开一定社会条件。(博物馆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
2、直观性。
陈列展览以实物例子向观众的各种感官的输送信息,比文字和图像资料更能使观众留下印象,有较强的感染力。动态陈列能够让观,众近距离的接触实物并亲自操作今,进一步体现了博物馆直观性的特点。
3、广博性。
博物馆门类众多,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资料。
十、博物馆的功能——收藏、研究、教育
十一、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对作用(博物馆是社会教育机关)
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博物馆的教育对象是整个社会的广大成员、提供的知识具有多样性、教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