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主体的深层结构 一一审美体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主体的深层结构一一审美体验

作者:福建省永安一中李艺明

有这两个例子:一是汉乐府著名的《陌上桑》中有这样的记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捋胡子)髭(zī嘴上边的胡子)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巾肖头。耕者忘其黎,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面对罗敷这样一位美貌的女子,“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这样几个审美主体都有着不同的美感体验。“行者”停下了匆匆前进的脚步,放下担子欣赏,一边梳理着自己的胡须,一边赞叹罗敷的美貌;“少年”见到罗敷则急忙脱帽整理衣冠,以期在罗敷面前有一个好的形象;“耕者”、“锄者”也都下意识地停止了手中的劳作,以至于晚归后因为没有完成劳动任务而相互理怨。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特定的心境、身份地位对罗敷的美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内心之中则体验到了“罗敷”这一审美客体所带来的美的震撼力。可见无论对于创作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还是单纯欣赏艺术品的欣赏者来说审美体验是一种共通的心理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精神附着在客体之中,体验“美”所带来的愉悦感。

二是黑格尔在《美学》中曾经举过一个著名的例子:“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小男孩的这一举动也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曾出现过。当平静的水面因石子的打击而出现一圈一圈不断向外扩散的涟漪的时候,小男孩会为自己的这一举动而陶醉。首先是他创造了作品,其次他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体验到了美所带给他的心理上的愉悦的感受,以至于有“惊奇”的神色。

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他是人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的审美机能、审美心理、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等诸因素构成的一种审美主体的深层结构----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概念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对美感的体验是审美主体一种自然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界中的显现。

审美体验是心理处于活动状态下的审美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条件下,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通过自身的感受与想象、理解,从对象世界中体验到美的本质的一种动态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审美主体在整个审美过程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审美体验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对象化的心理过程。在这个复杂的动态的心理流程中,审美心理活动有着它发生、发展的运动轨迹,在不同的层次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审美体验的发生层次分为审美体验的准备、审美体验的实现、审美体验的效应三个层次。

美是相对人而言的。只有人类才真正懂得审美,离开了人类的活动则无所谓美或不美。人是自然界的高级动物,有着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对于一个值得关照、鉴赏、品味的具有美感的客体而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同样也要在审美活动中经历一个由生理到心理的转换。审美体验就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构成过程中的深层结构,它不同于主体从艺术活动中或对美的欣赏中所获得的一般审美感受,它更活跃、更剧烈、更深层。它以感受为基础,通过感受来实现。审美体验所感受的并不是审美客体纯粹自在的属性,而是客体所蕴含或体现的人的情感内容和人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对象化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在审美体验中的重要性

想象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被马克思称之为“人类高级属性”。想象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白石老人的一张纸上只画了几只游动的小虾,可我们却感到满纸溢水,似乎这几只虾真的在水中游动一样;我们也会从郑板桥的《墨竹图》中由竹子的高峻挺拔想到君子贫贱不能移其志的高洁品行;还有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赌物思人”,“爱屋及屋”等等,这些想象力的作用是想象之中的低级形式联想,比联想更高一级的是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再造性想象是人们有可能根据他人提供的形象化的描述包括以语言或其他物质手段所做的描述在自己意识中构成新的形象。创造性想象则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将记忆中的储存的表象改造加工、综合,独立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符合主体理想的意象的心理活动。在审美体验中,想象占有主导地位,它使体验得以发生并完成,其中创造性想象占有更大的优势,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此时的想象是和主体的情感紧密相连的,想象所创造的意象是按主体情感的自然要求而产生的,情感是想象的根本动力。

例如在1937年4月德国法西斯出动了40多架飞机对西班牙文化名城格尔尼卡进行了狂轰滥炸。为此绘画大师毕加索创作了著名的《格尔尼卡》。当你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你会对画面上的变形的图式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调动记忆力中的对于战争中人们的苦难、百姓的流离失所等表象而进行加工、综合,让自身的情感对象化的作品中,使那些倒塌的建筑、奔跑中的痛苦、无助的人群、满地的瓦砾、鲜血、死尸等景象鲜活起来,从而体会到作者愤怒的激情,完成一种审美体验。此时的想象脱离了时空的限制,它依据主体的情感需要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言,视通万里。”(刘勰)在审美体验的这一过程中,创造性想象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审美主体也就是生活在想象与情感的王国之中,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与审美愉快。

特级教师张一仪在《美就在你身边》的文章中说到:〝漫步校园,修竹摇曳,枫叶如丹,柏树伫立,樟树飘香,使人觉得赏心悦目,怡情冶性,美不胜收。这就是美感。所谓美感,就是人们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感动。美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当我们看到这些美的林木时,就产生了美的感情体验,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多美啊!然而,这只是产生美感的第一步,接着就会由这些美的林木引起联想。人们的境遇不同,文化教育不同,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这就是产生美感的第二步——想象。深秋时节,似乎特别容易引发人们的万端思绪。面对红艳艳的枫叶,年轻人想到火红的青春,老年人想到晚霞般的暮年,画家想起印象派的《日出》,舞蹈家想起翻滚的长裙,革命者想起

鲜血凝成的五角星,而工商业者则可能想到了企业的红红火火。这一切联想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美。

同学们天天在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有的人却淡然处之,没有感觉到美,当课业负担重,生活不如意,心境烦躁时,甚至觉得那树那花一点也不美。这时,那树那花并不因为你觉得不美就变得不美了,它们依然闪耀着美丽的光辉,因为美是客观存在。正确的态度是再到校园中去走走,以另一番心情感受美景,使烦躁消弭,让信心增强,对着大自然发出内心的呼喊:美丽的校园,感谢你陶冶我的情操,感谢你给我力量,感谢你哺育我成长!这样,以另一种心情投入学习生活,必然取得好成绩,原来美感中蕴藏着功利.〞

再者如前汉乐府《陌上桑》中“行者”为何停下了匆匆前进的脚步,放下担子欣赏,一边梳理着自己的胡须,一边赞叹罗敷的美貌;“少年”却急忙脱帽整理衣冠,以期在罗敷面前有一个好的形象;“耕者”、“锄者”也都下意识地停止了手中的劳作,以至于晚归后因为没有完成劳动任务而相互理怨。其实他们都各自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如“行者”若是成年汉子他可能在想如能娶她为妻那该多神仙啊; “少年”呢,他可能在想若能做他的姐妹该多美啊; 而“耕者”、“锄者”一定在想若能娶作各自的儿媳那有多光彩照人啊,这些都寄托了他们各自的审美理想.当然这些都是我们为他们想象的,他们可能还有更丰富,更充分的想象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因此各人的想象(审美主体)所产生的美感都集中体现在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中.

课堂练习

(想一想: 在您的经历中有哪一件事能最能触动您使您有过“美”所带来的愉悦和难以忘怀的美感体验.用500—800字表达)

课外练习:(先阅读以下文字)

审美体验是一个综合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不会突然出现,也不会突然消失,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审美体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心理状态,如何超越日常生活,实现对美的鉴赏,主要要依赖于审美态度的出现。审美态度是审美体验在准备阶段中的重要心理活动。英国美学家布洛认为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的态度,超越了日常生活功利、实用的目的。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对待事物的态度,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功利、实用态度关注的是为下一步行动和行为进行准备,并考虑所需要采取哪些必要的手段,也不同于严谨的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的科学态度。它是主体在进行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时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态度,是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态度出现后,会造成日常生活经验的暂时中断,是从日常经验向审美体验的过渡环节,意味着对客体的关注、注意和与客体情感的交流。

对美的事物、自然物或艺术品的鉴赏是人的一种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审美体验的源泉和艺术创造的动力均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欲望。这也就意味着主体的审美意向是潜在的,它会随时寻求释放的机会,因此审美态度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追求对象的态度。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