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变化
天宝岩3种典型森林类型CWD持水能力的比较

T u al gba t t adC tm r f r n ioet. h f ci iueh l gcp c yo WD i rae sg n i c a n r o ei ot e frs T eef t emo tr o i aai f o r ea y a u s e v s d n t C ce d n s
游巍斌 朱乃 新 叶 贤双 王 磊 , , ,
( 1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 30 0 ; . 50 2 2 永安天宝岩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 福建 永安 3 6 3 ) 6 02
摘要 : 对天宝岩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3种典型森林类型内粗死木质残体( WD 的持水量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 C ) 柳杉
A s a t T entrl iuec ne t n f ci t o i aa i f orewo d er ( wo n b t c : h a a mo tr o t def t ewa rh ln cp ct o as o ydbi c r u s na e v e dg y c s )i
热 带 亚热 带 植 物 学 报
2 1,86: 1 66 0 O1() 2 - 2 6
J u n o r pc la d S b r p B o r f T o io n u to i c o
天 宝岩 3种 典 型 森 林 类 型 C D 持 水 能 力 的 比较 W
游 惠 明 , 东进 刘进 山2蔡 昌棠2 何 小娟 何 , , , ,
i r e f l n te >s g n o d ra al re s e na s> sump o d n r n s ni u t s i Rh do e d o k c m f r s.a d s a s> f ln r e> su s n n e oe t n n g al te e t mp 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纬度梯度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1 1 1 1 1 1 1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青藏高原积雪 1 遗传变异 1 赤松毛虫 1 经度地带性植被 1 生态因子 1 环境因子 1 温带疏林生态系统 1 温带山地疏林 1 海拔地带性植被 1 水分因子 1 气候学 1 森林景观格局 1 数值研究 1 影响机制 1 尺度效应 1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土壤温度 1 土壤年cq排放量 1 土壤呼吸 1 南海季风爆发 1 亚热带森林 1 q10 1 issr 1 cca 1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3 54 55 56 57 58 59
云南西部 云南 中域效应 中国种子植物 个体大小 n2o iar
推荐指数 4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天然猴头杜鹃矮林林分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调查

Investigation on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pecies Diversity of Rhododendron Simiarum Forests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in Tianbaoyan
Nature Reserve
作者: 李霖[1,2];林立[3];游秀华[1];穆振北[1];刘君成[1];林美娇[1];何东进[1]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永安林业局,福建永安366000;[3]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出版物刊名: 武夷学院学报
页码: 18-2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2期
主题词: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猴头杜鹃;天然林;数量特征;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
摘要:为揭示天然猴头杜鹃矮林群落的组成、变化和发展,运用数量生态学研究方法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猴头杜鹃林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等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各海拔天然猴头杜鹃林林木均以小径级木为主,且小径级木>中小径级木>中径级木>大径级木。
各海拔的天然猴头杜鹃林,其乔木的高度结构均集中分布在5~10m,且占相应海拔所有乔木树种的比例均超过50%。
在高、低海拔猴头杜鹃林中,物种多样性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在中海拔猴头杜鹃林中,则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群落乔木层的生态位特征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群落乔木层的生态位特征胡静;罗建;何东进;游惠明;游巍斌;赵敬东;林巧香【摘要】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系统分析了不同长苞铁杉群落乔木层的生态位特征.优势种长苞铁杉在3个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均较大,Levins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0.83)>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0.95)>长苞铁杉纯林(0.93);Hurlbert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0.96)>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0.84)>长苞铁杉纯林(0.75).各类型长苞铁杉群落生态位重叠分配格局增减不一,总体上呈先增后减趋势.3个群落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布趋势也不同,整体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20.42%)>长苞铁杉纯林(20.16%)>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19.78%),差异不明显.研究区内长苞铁杉生态位宽度及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均较大,其利用环境资源的程度高,对环境的适应与竞争能力强.【期刊名称】《亚热带农业研究》【年(卷),期】2012(008)003【总页数】8页(P186-193)【关键词】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群落;生态位【作者】胡静;罗建;何东进;游惠明;游巍斌;赵敬东;林巧香【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自Grinnell[1]首次将生态位(Niche)一词引入生态学领域以来,生态位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生态位是普遍的生态学现象,每一物种在自然界的特定生态位是其生存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2]。
生态位是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物种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与地位,也称生态灶[3]。
目前生态位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及种间关系方面[4]。
随着生态位研究的不断发展,生态位理论不再局限于植被群落,在水生生物群落以及土壤微生物特征方面也有应用[5],因此,生态位逐渐成为生态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且在现代生态学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林物种多样性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林物种多样性郑开基;何东进;洪伟;刘进山;蔡昌棠;王其炳;李晓景;刘翠【期刊名称】《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7)003【摘要】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柳杉林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应用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对不同海拔柳杉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上升,柳杉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均呈现"中等海拔高度最低"但峰值偏向高海拔的特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呈现"中间高度膨胀型"但峰值偏向高海拔的特点.群落物种多样性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这表明了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柳杉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一致性.1200~1600 m高海拔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因此物种多样性最高;而1000~1200 m和900~1000 m中低海拔地区的人为破坏使得该海拔柳杉群落物种的多样性显著降低.【总页数】6页(P289-294)【作者】郑开基;何东进;洪伟;刘进山;蔡昌棠;王其炳;李晓景;刘翠【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永安天宝岩国家自然保护区,福建,永安,366035;永安天宝岩国家自然保护区,福建,永安,366035;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5【相关文献】1.海拔对天宝岩长苞铁杉林粗死木质残体分布的影响 [J], 游惠明;何东进;洪伟;游巍斌;刘进山;蔡昌棠;王磊;叶贤双2.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李晓景;何东进;洪伟;郑开基;王其炳;蔡昌棠;刘进山3.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王其炳;王炳煌;邱冬梅4.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林窗的物种构成和边缘效应分析 [J], 李苏闽;何东进;覃德华;游巍斌;肖石红;刘进山5.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天然猴头杜鹃矮林林分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调查 [J], 李霖; 林立; 游秀华; 穆振北; 刘君成; 林美娇; 何东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宝岩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社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研究

35 0 ) 6 00
摘要 : 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 国家级 自然保 护区的植物与 自然景观资源十分 丰富, 资源利
用与社 区发展需要协调。 出了天 宝岩 的资源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利用的思路, 提 通过与社 区的联 动建设,
能够加强天宝岩 自然资源的保 护, 并促进社 区村经济发展, 解决社 区村森林资源保护与
永续 利用 , 而如何 正 确 处理 资源 开发 与管理 因 保 护之 间 的关系 ,显得 尤 为必 要 。本 文就 天 宝岩 如何 发挥 保护 区 自然 资 源作用 、 调社 区 协 发展 进行 探讨 。
竞 争 ,开始 向跨 行政 区 域 的区域合 作 转变 ,以 交通 、能源 、原材料 产业 为基 础 的经济 一 体化
K e wo d: Tin a y n p oe t n n u iz t n f n tr l e o r e ; c mmu i e o o c y r a b o a ; r tci a d t iai o a a rs u c s o o l o u nt y c n mi;
i e r td d v l p n ntg a e e e o me t
我 国正 处 在 从 过 去 的行 政 区 之 间 的经 济
然 生态 环境和 丰 富 多样 的生 物物 种 ,但 自然保 护 区 的 目的不 是 单纯 为 了保 护而 保护 , 保护 的 最 终 目的 是 实 现对 自然 资 源 达 到合 理 有 序 的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林窗的物种构成和边缘效应分析

T i a n b a o y a n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o f F u j i a n L I S u m i n ,H E D o n g i i n ~ ,Q I N D e h u a ,Y O U We i b i n ,X I A O S h i h o n g ,L I U J i n s h a n ( 1 .C o l l e g e o f F o r e s t r y 。F u j i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y r
摘要 :在福 建天宝岩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内的长苞铁杉 ( T s u g a l o n g i b r a c t e a t a W.C .C h e n g ) 纯林 和长苞铁 杉一 阔叶树 混交林 中选择处 于不 同发 育 阶段 的 2 4个林 窗 , 对各林 窗 中心 区、 边 缘 区和非林 窗 区的 物种数 、 个 体数 、 S h a n n o n —
s t a n d t y p e s i n c r e a s e s g r a d u a l l y wi t h d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c e s s,whi l e t h a t i n ma r g i n a l z o n e o f f o r e s t g a p i s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 L u o y a n g 4 7 1 0 0 3 ,C h i n a ;3 .T i a n b a o y a n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o f F u j i a n ,Y o n g ’ a n 3 6 6 0 3 2,Ch i n a ) ,. , .Pl a n t R e s o u r .& En v i r o n . ,2 0 1 5, 2 4( 4): 8 9 - 9 6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猴头杜鹃天然种群数量动态和稳定性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30(1):44-51,68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猴头杜鹃天然种群数量动态和稳定性分析穆振北1a'1b,陈妍1a'1b,王李睿1a'1b,李宁1a'1b,游巍斌1a'1b,刘进山2,蔡昌棠2,何东进bb①(1.福建农林大学:a.林学院,b.福建省南方森林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永安366032)摘要:对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天然种群进行调查,分析了猴头杜鹃种群的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以及猴头杜鹃林稳定性,并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动态指数预测猴头杜鹃种群的发展和演变。
结果显示:4个猴头杜鹃种群属于增长型和稳定型,基径在2.5cm及以下的幼苗个体数较多,中高龄级个体数少但分布较均匀。
随着龄级的增加,猴头杜鹃种群的生命期望先升高后逐步降低,死亡率则先降低后逐步升高。
猴头杜鹃种群的存活曲线大致符合Deevey-m型。
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仅猴头杜鹃纯林相对稳定,其他3个猴头杜鹃混交林均不稳定。
时间序列预测结果和动态指数显示:猴头杜鹃种群呈现逐步增加、发展稳定的特征;未来中低龄级个体数明显增加,高龄级个体数无明显变化,但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总体上看,虽然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猴头杜鹃种群呈增长型和稳定型,且生存环境较为稳定,但种群整体面临激烈的生存竞争,幼苗存活率较低,种群结构略失衡。
关键词:猴头杜鹃;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种群动态;稳定性指数中图分类号:Q948.15;S68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7895(2021)01-0044-08DOI:10.3969/j.issn.l674-7895.2021.01.06Analyses on quantitative dynamics and stability of Rhododendron simiarum population inTianbaoy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Fujian MU Zhenbei1a,1b,CHEN Yan1a,1b,WANG Lirui1a,1b,LI Ning1a,1b,YOU Weibin1a,1b,LIU Jinshan2,CAI Changtang2,HE Don^in1a,1b,①(1.Fujian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College of Forestry, b.Fujian Southern Forest Resources and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Fuzhou350002,China;2.Tianbaoyan NationalNature Reserve of Fujian,Yong'an366032,China),J.Plant Resour.&Environ.,2021,30(1):4451,68Abstract:Four natural populations of 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 in Tianbaoyan National NatureReserve of Fujian were investigated,the age class structure,static life table,survival curve,andmortality rate curve of R.simiarum population and stability of R.simiarum forest were analyzed,and thetime series model and dynamic index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R.simiarumpop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four R.simiarum populations belong to growth type and stable type,theindividual number of seedlings with basal diameter at2.5cm or below is more,and those of middle andhigh age classes are less but their distribution are more even.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class,the lifeexpectancy of R.simiarum population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gradually,while the mortality rate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gradually.The survival curve of R.simiarum population is similar toDeevey-皿type.The result of stability analysis shows that only R.simiarum pure forest is relatively收稿日期:2020-08-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0624);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项目(KF2015032;KF2015033)作者简介:穆振北(1995—),男,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地理学与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不同群落结构与空间格局比较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不同群落结构与空间格局比较严绍裕【摘要】用群落数量统计学方法对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纯林、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和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的群落结构及空间格局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径级数的增大,长苞铁杉纯林和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个体数量分布呈持续减少趋势,分享度持续下降;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个体数量随径级数增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再下降的双峰结构,分享度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再下降;3种群落乔木层高度级分布趋势相似,随着高度级增加基本呈现先增后减的双峰结构,均在Ⅳ级达到最大值,长苞铁杉纯林的分享度呈现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双峰结构,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和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结构;长苞铁杉纯林种群空间格局在10 m×10 m、10 m×20m和20 m×30 m 3种尺度下主要为聚集分布,但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加,长苞铁杉种群在纯林中呈现分散趋势.%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atial pattern of the Tsuga longibracteata pure forest,the forest of Tsuga longibrceata mixed with Rhododendron sp.,the forest of Tsuga longibracteata mixed with Cryptomeriafortunei from Yong'an Tianbaoy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Community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Statistics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together with the share rate in the Tsuga longibracteata pure forest and the Tsug alongibracteata-Cryptomeriafortunei mixed forest were reduced continuously along with the DBH increase; while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together with the share rate in the Tsuga longibracteata-Cryptomeria fortunei mixed forest changed with a double-peak form,i.e.,in up-down-up-down curve alongwith the increase of DBH scale.The height-scale distribution of the arbor tree layer in the three communities was similar.The share rate of the forest also changed with a double-peak form,i.e.,in up-down-up-down curv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e height,which reached to the largest value at Ⅳ height class.The share rate of Tsuga longibracteata pure forest changed in a double-peak form,but it changed in a single-peak form in the Tsuga longibracteata-Cryptomeria fortunei mixed forest and in the Tsuga longibracteata-Rhododendron sp.Mixed fores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suga longibracteata population in the pure forest under 10 m × 10m,10 m ×20 m and 10 m ×30 m scales all showed the aggregated distribution pattern.But with the sampling scale increased,the Tsuga longibracteata population in the pure forest showed the scattered distribution pattern.【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3)004【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长苞铁杉;群落生态学;数量特征;空间格局;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者】严绍裕【作者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 Cheng)是我国珍稀古老植物,为冰川期遗留物种[1],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扁平叶型常绿针叶树之一,为中国特有的渐危种,它是大果铁杉组分布于中国的唯一代表种类,形态非常特殊。
“天眼”监测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变化

“天眼”监测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变化中国是世界上资源环境变化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变化更是备受关注。
近年来,“天眼”监测系统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变化情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加。
典型的例子是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三江并流等地,经过多年的保护,这些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扩大,为生态系统提供了更为可持续的资源。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保护区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
长期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保护区面临着电力、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这导致了一些生态环境的退化和资源的浪费。
“天眼”监测系统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和空中摄影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变化情况。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数据,准确地反映保护区资源环境的变化情况。
“天眼”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到保护区内植被的覆盖情况、湖泊的变化、矿产资源的开发情况等。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保护区的资源环境变化情况,还可以为制定科学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天眼”监测系统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
它可以监测到保护区内非法砍伐、捕猎等非法活动,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它可以帮助保护区进行生态补偿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研究和规划。
在一些保护区内可以通过开展生态旅游、种植经济作物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达到保护资源环境和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
“天眼”监测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变化情况是多样的。
虽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但是通过“天眼”监测系统的建立,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保护区资源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2 0 1 3年 8月
北 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0 1 .1 4 No . 4 Aug . 2 01 3
陈花 丹 , 赵敬 东 , 何 东进 , 游 惠明 , 蔡 出棠 , 刘进 山 , 游魏斌 , 纪志荣
( 1 . 福建农林 大学 林学院 ,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2 ; 2 . 天宝 岩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 福建 永 安 3 6 6 0 3 2 )
摘要: 生态服务功能 的认识 与评 价对促进 区域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 要意义. 采用水 量平衡 法 、 瑞典碳税 率法 、 影子
工程法 、 市场价值法估算 了天宝岩 自然保护 区森林生态 系统 服务 功能价值 . 结果表 明 : 保护区生态 系统 服务功能 经济价值 总量为 1 1 4 8 3 9万元/ a , 单位面积 的经济价值 为 1 0 4 2 5 3元/ ( h m ・ a ) . 7项服务功能价值 的大小顺序依
Ti a n b a o y a n Na t i o n a l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C HE N H u a — d a n , Z H A O J i n g — d o n g , H E D o n g - j i n , Y O U H u i — m i n g , C A I C h u — t a n g ,
y e a r , t h e e c o n o mi c v a l u e i n p e r u n i t a r e a i s 1 0 4 2 5 3 Y u a n / ( h m ・ a ) . I n t h e s e v e n t y p e s o f s e r v i c e s , t h e v a l u e s
永安市景点介绍

安贞堡又名“池贯城”,位于距永安城75公里处的槐南乡 洋头村,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历时十四年 完工。安贞堡整体是围廊式土楼以厅堂为中心结合的院落式民居, 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堡内分上下二层,前后三进,建有正堂、 下堂18处,大小房间360 余间,备有12个厨房和5口水井,可 供千余人食住。安贞堡是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夯土建筑之一, 199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位于闽中偏西,闽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游地段,处武夷山脉与戴云 山脉的过渡地带。永安,别名“燕城”,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设县。抗日战 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达7年半之久,当时,思想文化界人士云集,永安 成为东南文化名城。1984年9月12日撤县设市,境内多山地、丘陵、盆谷,山 地面积401万亩,约占全市面积90%。概括地说是“九山半水半分田”。
石林发育于石炭二迭纪的石灰岩里高的达36米低者23米形态各异有孤立的柱状塔状锥状也有共一基座的丛状笔架状有平顶的尖顶的有的是光滑的柱状而顶部却是密集的锯齿状溶沟和石芽有的灰岩裸露有的罩着一层藤本植物盘缠的披纱美丽而壮观鳞隐石林是石灰岩在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稳定环境里在较单一的动力条件下受风化和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埋藏石芽再经剥蚀裸露后发展成为石林但在古代河流流经的地方地表河流的搬运和沉积在埋藏石芽和石林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鳞隐石林是石灰岩在一个 相当长时间的稳定环境里,在 较单一的动力条件下,受风化 和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埋藏石芽, 再经剥蚀裸露后发展成为石林, 但在古代河流流经的地方,地 表河流的搬运和沉积,在埋藏 石芽和石林形成的过程中起到 了重要作用。
与永安桃源洞的丹霞地貌不同, 永安石林却是喀斯特地貌,方圆不 大的地方却有着怪石、奇峰和异洞, 景区内耸立着石芽、石锥、石柱、 石笋400多座,最高36米。怪石拟 人状物,千姿百态。其景点有三鼎 岩、望天星、八戒照镜、接笋峰、 石猿抱桃、黑熊护笋、石龟探洞、 接吻石、鳞隐书院等50多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景观优势度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科研热词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景观指数 景观 城市化 变化 黑河中游地区 高寒湿地 驱动力 香格里拉县 遥感影像 遥感与gis 越秀公园 莱州湾南岸 若尔盖高原 苏锡常地区 种-面积曲线 生态评估 滨海湿地 海岸带 海岛 沿江开发 沈阳 江阴市 民勤湖区 植被景观格局分析 植物物种多样性 格局 景观破碎化 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格局优化 景观动态变化 昆明周边 时空演变 排水 影响因素 密云县 塔里木河下游 塔里木河 城市森林 土地覆被 土地利用/覆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图谱 千岛湖库区 动态变化 动态分析 分水 landsattm gis/rs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景观格局 12 景观格局指数 3 景观指数 3 景观生态学 2 景观格局变化 2 昆虫多样性 2 土地利用 2 动态变化 2 gis 2 鼓山风景名胜区 1 黄河源 1 黄土丘陵沟壑区 1 高寒草原 1 驱动机制 1 镇江市 1 醴陵市 1 遥感技术 1 评价 1 规则度 1 荒漠景观 1 航空高光谱 1 自然驱动 1 空间结构 1 福州 1 破碎度 1 破碎化 1 盐城自然保护区 1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疏勒县 1 生态输水 1 生态完整性 1 渭干河-库车河流域 1 海滨湿地 1 河南省 1 武烈河流域 1 植被景观格局 1 景观生态安全 1 景观生态 1 景观特征 1 景观指标 1 时空变化 1 时空分异 1 无锡市 1 旅游影响 1 指示种 1 拟步甲 1 承德市 1 庐山景区 1 幕燕风貌区 1 小江流域 1 尉犁 1 塔里木河下游 1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军)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高考揭秘 分析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 题有以下特点: 1.从考查内容来看:森林和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森林 与湿地的变化与破坏的原因等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 2.从命题角度来看:以坐标图、统计表和文字材料等形 式为切入点,考查森林与湿地问题。如通过坐标图的形式 考查森林的破坏与保护、森林与气候的关系,通过统计表 的形式考查森林与湿地的生态效益等。
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
50%
降水
蒸 腾 作 用
来 自 雨 林
下 渗
截留水
海洋
蓄 水 海
分
绵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 在雨林中有20多种可可,目前人类只食用1种 在雨林中有30多种橡胶,目前人类仅培育2种。
【答案】
A
再见
考点2 湿地的作用与开发
知识精析 1.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 过6米的浅海区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稻 田等。 2.湿地的生态作用——“地球之肾”,在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
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 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3.湿地造田, 滥垦沼泽、滩涂等。 (2)质量在下降。
核心考点突破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 全球环境效应
亚马孙河流域
热 带 雨 林
尖峰岭
尖峰岭
五指山
西双版纳
(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
CO2
光合作用
地球上功能最强 大的生态系统
生产力最高 高的系统
固定的碳上千亿吨/年
亚 马 孙 热 带 雨 林
天宝岩长苞铁杉林林窗的微环境特征

天宝岩长苞铁杉林林窗的微环境特征李苏闽;游巍斌;肖石红;何东进;洪伟;刘进山【期刊名称】《福建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5)004【摘要】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纯林和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的林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窗内光照强度、空气和土壤温、湿度等微环境特征.结果显示:不同长苞铁杉林林窗的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均表现为长苞铁杉纯林>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中心区>扩展区>非林窗区,而其平均空气湿度呈相反趋势;土壤温、湿度变化在不同林窗中存在异质性;长苞铁杉纯林的微环境因子变化幅度比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大,且林窗越大变化幅度越大;林窗光照强度平均日变化呈正态分布曲线,正午最高;林窗空气和土壤温度平均日变化呈单峰凸型曲线,空气和土壤湿度则呈相反趋势.研究表明:随着长苞铁杉林林窗的林分类型、面积大小、林窗内外位置和日变化时段的不同,林窗微环境因子会发生相应变化;林窗面积越大,林窗内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越大,空气和土壤温、湿度变化越剧烈;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改善林窗内小气候的作用较长苞铁杉纯林强.【总页数】8页(P343-350)【作者】李苏闽;游巍斌;肖石红;何东进;洪伟;刘进山【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永安366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相关文献】1.天宝岩长苞铁杉倒木微生物生物量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变化 [J], 肖石红;何东进;刘进山;吴建勤;蔡昌棠;游巍斌;沈云强;简立燕;严思晓2.天宝岩长苞铁杉林林窗的微环境特征 [J], 李苏闽;游巍斌;肖石红;何东进;洪伟;刘进山;3.天宝岩长苞铁杉林倒木接触处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J], 何东进;游惠明;肖石红;洪伟;游巍斌;刘进山;蔡昌棠;詹仕华;胡哲森4.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混交林粗木质残体蓄水能力研究 [J], 李苏闽;何东进;朱乃新;肖石红;游巍斌;刘进山;蔡昌棠5.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林窗的物种构成和边缘效应分析 [J], 李苏闽;何东进;覃德华;游巍斌;肖石红;刘进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王其炳;王炳煌;邱冬梅【期刊名称】《三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8)006【摘要】以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柳杉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聚集强度指标法、IwaoM*-的回归与Taylor幂法则对不同海拔天然柳杉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天然柳杉林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柳杉种群在1 200~1 600 m与1 000~1 200m海拔时呈现聚集分布,900~1 000 m为均匀分布,分析其原因除了与天然柳杉更新等特性有关外,与人为干扰存在密切关系。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ryptromeria fortunei populations in the Tianbaoy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Yongan city,the concerntration class index,Iwao M*- and Taylor principle were used to research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Cryptromeria fortunei populations at different altitudes.The result showed that,from 1000 to 1200m above sea level(a.s.l)and 1200 to 1600m(a.s.l),the Cryptromeria fortunei populations performed the pattern of clustering distribution,and it showed uniform distribution from 900 to 1000m(a.s.l).It was relevant with renewing of the natural Cryptromeria fortunei,and was also closely related with human caused disturbance.【总页数】7页(P77-83)【作者】王其炳;王炳煌;邱冬梅【作者单位】三明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三明365004;三明市环保局,福建三明365004;三明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三明36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55【相关文献】1.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李晓景;何东进;洪伟;郑开基;王其炳;蔡昌棠;刘进山2.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柳杉林物种多样性 [J], 郑开基;何东进;洪伟;刘进山;蔡昌棠;王其炳;李晓景;刘翠3.干扰对天宝岩天然柳杉种群竞争的影响 [J], 王其炳;何东进;洪伟;郑开基;罗素梅;刘进山;蔡昌棠4.天宝岩天然猴头杜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何小娟;何东进;洪伟;苏炳霖;杨俊;李霖;蔡昌棠;刘进山5.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闽楠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J], 吴大荣;朱政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西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西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趋势分析郭润小;白新燕;宝力道;国政【摘要】以我国西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天保工程第一期(2000-2010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数据,采取实证研究与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对研究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确定整个工程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阈限值,预算出二期(2011-2020)天保工程的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的阈限值.森林资源的质量变好、结构趋向合理,正在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南地区天然林资源呈现出逐步回升并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刊名称】《中国林业经济》【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3页(P132-134)【关键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趋势;灰色关联度预测【作者】郭润小;白新燕;宝力道;国政【作者单位】四子王旗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乌兰察布011800;卓资县林业局,内蒙古乌兰察布012300;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20;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21 概况本研究的西南地区系指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区域地理位置为东经97°021′~110°011′,北纬21°08′~33°41′之间,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大部,总面积113.74万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1.84%。
该区域气候、土壤类型多样,森林资源丰富。
在我国西南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区域地形复杂,山脉纵横,沟深谷狭,地形陡峻,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历史上该区域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由于对森林的过度采伐、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严重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福建天宝岩生态定位监测站

福建天宝岩生态定位监测站
刘进山
【期刊名称】《福建林业》
【年(卷),期】2016(0)1
【摘要】福建天宝岩生态定位监测站设在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福建省中部永安市境内,属戴云山余脉,系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是闽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闽江干流一沙溪的支流苏坑溪、
【总页数】1页(P15)
【作者】刘进山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研究——以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陈传明
2.福建省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及评价 [J], 陈传明
3.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区位的重要性 [J], 李肇锋
4.福建省霞浦杨梅岭生态定位监测站 [J], 翁怀锋
5.福建戴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 [J], 陈文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 积 增 幅 最 小 。 泥 潭 藓 沼 泽 的破 碎 度 、 离度 和 斑 块 密度 最 大 , 别 为 0 5 1 5 8 5 0 1 3 且 呈 减 少 的趋 势 , 绿 分 分 . 1 、. 3 、. 6 , 常
阔 叶 林 的 斑块 形 状 指 数 、 块 形 状 近 圆指 数 和 分 维数 值 较 大 , 别 为 1 9 6 0 7 6 1 0 4 亦 呈 下 降 的 趋 势 , 落 叶 斑 分 . 1 、. 0 、. 8 , 而
第 2 卷 8
第 3期 四川 农 业 源自学 学 报 J u n l fS c u n Ag iu t r lUn v r iy o r a ih a rc lu a i e st o
Vo. No 1 28 .3
Se p. 2 0 01
2l O 0年 9月
天 宝 岩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森 林 景 观 格 局 特 征 变 化
L[ di — an U n sh ,CAICh g— an ,LILu s g。,LILi 。 an t g — on n
( . a ut fF rsr ,F j n Ag iut r n r sr iest 1 F c l o o e ty ui rc l ea dFo ety Unv ri y a u y,Fuin 3 0 0 j 5 0 2,Chn ; a ia 2 Tin a y n Na in lNau eReev ,Yo g a 6 0 2 uin h n ; . a bo a t a o t r s r e n ’ n 3 6 3 ,F ja ,C ia
摘要 : 用 3 利 s技 术 , 统 分 析 了 19 2 0 系 9 2 0 1年 间 天 宝 岩 自然 保 护 区森 林 景 观 格 局 与动 态 。 结 果 表 明 : 绿 阔 叶 林 常
和 常 绿 针 阔混 交林 为 该 研 究 区 的优 势 景 观 类型 , 者 占总 面 积 的 7 。 除 常 绿 针 阔 混 交 林 外 , 森 林 景 观 类 型 面 二 5 各 积均呈增加趋势 , 以竹 林 的 面 积增 幅最 大 为 3 . 4 h 。 其 次 是 常 绿 阔 叶林 , 面 积 增 加 3 . 2 h , 叶 阔 叶林 的 2 9 m , 其 2 2 m。 落
阔 叶林 和 泥 潭 藓 沼 泽 的 斑块 形 状 指 数 和 分 维 数 都 接 近 于 l 且 斑 块 形 状 近 圆指 数在 0 4左 右 , 森 林 景 观 类 型 的指 , . 备
数 变 化 不 明 显 。天 宝岩 自然保 护 区总体 景观 多 样 性 、 匀 度 有 所 增 加 , 势 度 有 所 减 少 , 3个 指 标 的 变 化 幅 度 都 均 优 但
3 Yo g a o etyBu e u,Yo g a 6 0 2 uin,Chn ) . n ’ n F r sr ra n ’ n3 6 3 ,F j a ia
Ab t a t sr c :By u i S t c sng 3 e hni e qu s,a s s e a i n l s sw a a ft o e t l n c pe pa t r y t m tc a a y i s m de o he f r s a ds a t e n a v l pm e s e we n 9 2 n 2 0 n nd de e o nt b t e 1 9 a d 0 i Ti nb o n a a ya N a i a N a u e ton l t r Re e ve T h r s t sr . e e uls d m o t a e ha b t e r e n r dl a or s a v r r e c nie — r a e f i e w o d e ns r t d t t o h ve gr e b oa e f f e t nd e e g e n o f r b o dla m x d o w e e t e s e i r l n c pe t pe nd b h o he a c u e or 7 r h up ro a ds a y s a ot f t m c o nt d f 5 oft o a r a Exc p he t t la e . et
Fe t r s i a a y n N a i na a u e R e e v a u e n Ti nb o a to lN t r s r e
LI a — in N Qio xa g ,HE D n -i ON e ,QI e h a , o gj n ,H G W i N D — u
很小 。
关 键 词 : 林 景 观 ;格 局 ;演 变 ;天 宝岩 国 家级 自然保 护 区 森
中图 分 类 号 :¥ 5 . 79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2 5 ( O 0 0 —0 9 一 O 00 6021)3 2 1 5
S u i s OlCha e f t r s n s a t e n t d e i ng s o he Fo e tLa d c pe Pa t r
林 巧 香 ,何 东进 ,洪 伟 , 德 华 覃 ,刘 进 山 ,蔡 昌 棠 黎 录松 。 , ,李 霖 。
( . 建 农 林 大 学林 学 院 ,福 州 3 0 0 ; 2 天 宝岩 国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福 建 永 安 3 6 3 ; 1福 5 0 2 . 6 0 5 3 永 安 市 林 业 局 ,福建 永 安 3 6 3 ) . 6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