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数字处理总结
地震监测技术中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
地震监测技术中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地震,作为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常常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不安。
地震监测技术则是化解这种威胁的重要手段。
在地震监测中,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起着关键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从地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入手,讨论地震监测技术中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
一、地震数据的预处理地震数据在采集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外界干扰,为了提高地震数据的质量,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滤除噪声、去除趋势等干扰因素。
常用预处理方法包括:1. 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是一种有效的滤波方法,它可以在不丢失信号信息的前提下去除噪声。
中值滤波的基本原理是将信号中的每个元素都替换为它们邻域元素的中值。
2. 带通滤波。
带通滤波是一种针对特定频率段的滤波方法。
在地震监测中,带通滤波常用于去除自然地震和人工干扰信号之间的频率干涉。
3. 偏差消除。
在地震监测中,通常会采用两个或多个地震监测仪器对同一个目标进行监测。
由于仪器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偏差消除来消除这些差异引入的误差。
二、地震数据的分析地震数据的分析是地震监测中的重要步骤。
地震数据分析可以为地震监测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地震学家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地震数据分析方法。
1. 能量谱分析。
地震信号是一种复杂的信号,但可以通过将它们转换为频域内的信号来进行分析。
能量谱分析将地震信号转换为其频率分量,进而计算出它们在不同频率下的能量。
2. 时序分析。
时序分析是一种将地震信号转化为时间序列的方法。
通过时序分析,可以计算出地震信号的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数据。
3. 滑动平均法。
滑动平均法是一种平滑地震信号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一组数据点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值,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三、地震数据的模型拟合地震监测中,模型拟合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
地震数据模型拟合的目的是对地震信号进行建模,将其表示为某种数学模型的形式。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误差,而且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预测。
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
1987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亿次级银河巨型计算机 正式投产,该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
第四次革命:计算机群的应用 将若干台多达上万台的计算机联合起来组成计算机 群(PC-Clus),每个计算机群拥有成千上万个节点,每 个节点都有各自的操作系统,某个节点出现问题,不会
影响其他节点的运行。
当然,相干加强处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反射能量弱或地质构造复杂时,反射波的相干性并不好,此 时相干加强处理可能削弱反射波,模糊地下构造细节;另外,一些 规则干扰波,如多次波、断面波的相干性也比较好,相干加强处理 有可能使得这些干扰波的能量也得到加强,从而造成剖面质量下降 或构造假象。
第六章 反射波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
3)低速带校正——消除低速带的影响 经过前面两次校正后,炮检点均校正到了基准面上。此时 基准面下还存在不规则的低降速带分布,需对它们进行校正,即将 基准面以下的低速层速度用基岩速度代替。
炮点低速带校正量:
检波点低速带校正量
由于基岩速度大于低速带速度,低速带校正总是使反射旅行时 变短,所以低速带校正量为正。 炮点处静校正量=井深校正量+地形校正量+低速带校正量
特点:振幅强则光线密度大,色调深;振幅弱则光线密度小,色调
浅。其反射层次不如变面积显示清晰。
(4)波形+变面积剖面: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剖面显示方式
特点:将地震波的波峰部分填黑,突出反射层次;波谷部分留出
空白,便于波形分析和对比。
(5)波形+变密度剖面: 常用于反演剖面的显示
特点: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岩性。
第二次革命:模拟磁带记录 这个时期模拟电子计算机得到应用,地震资料以模拟
的方式记录在磁带上,在室内可以用回放仪反复处理,因
地震工作总结个人
地震工作总结个人在过去的地震工作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以下是我个人的总结:1. 熟悉地震知识:通过学习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的基础知识,我对地震的发生机制、震源分布和地震波传播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这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震数据。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我掌握了地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
使用地震仪器采集的数据经过处理和解释,可以提供有关地震激发的信息,如震级、震源深度和震中位置等。
我能够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统计方法和地震学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3. 地震预报与监测:我参与了地震预报和监测工作。
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和安装地震仪器,我监测和记录了大量地震事件。
我能够根据地震活动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地震预报,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 灾害评估与应对:我参与了灾害评估和应对工作。
在地震发生后,我通过采集现场数据和了解受灾情况,进行了地震灾害的评估和分类。
我参与了灾后重建和应急救援工作,协助受灾区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5.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地震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与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和沟通。
我能够与不同背景和专业的人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效应。
我在团队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沟通和协调各方的需求和意见。
6. 不断学习与提升:在地震工作中,我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还有待提升。
我会继续学习和探索地震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也会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通过以上总结,我对地震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会继续努力,为地震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震资料处理期末总结
地震资料处理期末总结一、引言地震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引起的。
地震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还对地质灾害预测、环境监测、土地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对地震资料的准确分析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次地震资料处理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
现将本次地震资料处理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如下。
二、资料获取本次地震资料处理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观测站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地震仪器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仪器记录的参考波形资料、观测站记录的旁路波形资料以及其他补充资料。
我在课程学习期间,通过收集这些资料,对地震的发生和传播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三、资料预处理在进行地震资料的分析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过程包括:数据录入、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清洗、数据修正和数据校准。
我在预处理过程中,首先进行了数据录入,将原始地震波形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并对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剔除掉质量较差的数据。
然后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杂乱的噪声信号。
接下来,对数据进行修正,对可能存在的异常值进行修正,并根据参考波形进行数据校准,使得地震波形数据具有更精确的信息。
四、资料分析在进行地震波形分析之前,我对地震资料进行了特征提取和数据预处理。
然后,我采用了谱分析、小波变换、模式识别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在谱分析中,我通过计算谱线的频率分布和能量密度,得到了地震波形的频谱特征,揭示了地震波形的频率成分。
在小波变换中,我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地震波形进行分解和重构,得到更加精细的时间-频率图像。
在模式识别中,我通过计算各种特征参数,对地震波形进行分类和识别,建立了地震波形的模式库。
在统计分析中,我通过统计不同地震波形的特征参数,得到了地震波形的统计特征,为地震资料的处理和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五、资料处理结果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准确分析和处理,我得到了丰富的处理结果。
年度全国地震月报编目工作总结6篇
年度全国地震月报编目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本年度全国地震月报编目工作旨在系统整理和分析全国地震活动数据,为地震研究、灾害预防及应急响应提供重要参考。
本报告围绕本年度地震月报编目工作的总体情况、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展望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总体情况本年度地震月报编目工作围绕全国地震活动监测与分析为核心,紧密配合国家地震局的工作部署,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全年地震月报编目任务。
具体工作中,我们严格遵守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发布的流程,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利用。
三、主要成果1. 数据收集与整理本年度成功收集并整理了全国范围内的地震活动数据,包括震级、发生时间、地点、震源深度等基本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对地震数据进行分类和归档,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2. 地震活动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成功揭示了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了地震活动的潜在风险。
此外,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对地震活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3. 成果发布与应用本年度地震月报编目成果通过官方网站、报告、通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为政府决策、科研单位研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灾害预防与应急响应中,相关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数据来源仍需拓展:尽管我们已经成功收集了大量地震活动数据,但仍需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提高数据覆盖面。
2. 分析方法需进一步优化:当前的分析方法虽能揭示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但仍需不断探索和优化分析方法,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成果转化有待提高: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将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灾害预防中,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五、未来工作展望1. 加强数据收集与整理: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提高数据覆盖面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数据的整理与归档,方便后续分析和查询。
地震数据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分布规律、特点以及地震灾害的影响,本报告对地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地震发生的基本情况,为地震预测、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涉及地震数据来源于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地震目录。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1. 地震活动概况(1)地震频次:根据地震目录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3级以上地震约5万次,7级以上地震约10次。
(2)地震分布: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等板块边缘地区。
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
(3)地震震级:地震震级分为九个等级,其中7级以上地震为强震,具有破坏性。
本报告主要关注7级以上地震。
2. 地震时间分布(1)年度地震数量:从年度地震数量来看,地震活动呈现出周期性波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地震活动呈上升趋势,2004年、2011年、2015年等年份地震数量较多。
(2)月度地震数量:地震活动在月度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我国地震主要集中在6-8月份,这与我国西南地区的雨季有关。
3. 地震震中分布(1)地震震中分布特征:地震震中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板块边界特征。
在板块边缘地区,地震震中较为密集,而在板块内部地区,地震震中较为分散。
(2)地震震中集中区域:我国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北地区(如新疆、青海、甘肃等)、华北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等)。
4. 地震灾害损失(1)地震灾害损失情况:地震灾害损失主要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损坏等方面。
以7级以上地震为例,我国地震灾害损失巨大,每次地震都会造成数百人伤亡、数千亿元财产损失。
(2)地震灾害损失与地震震级的关系:地震震级越高,地震灾害损失越严重。
据统计,7级以上地震的灾害损失占我国地震灾害总损失的90%以上。
地震数据处理-知识点
第一章概述1.1 地震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对地震采集数据做各种处理提高反射波数据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以便于解释。
地震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地震反褶积、叠加和偏移成像三大技术。
地震反褶积是通过压缩地震子波提高地震时间分辨率;叠加的目的是压制随机噪声提高地震信噪比;偏移成像包括射线偏移和波动方程偏移两大类,主要目的是实现反射界面的空间归位和恢复反射界面空间的波场特征、振幅变化和反射系数,提高地震空间分辨率和地震保真度。
1.2地震数据处理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和特殊处理三个阶段。
常规处理包括反褶积、叠加和偏移三大技术。
预处理是把野外数据格式转换成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格式并对数据做相应编辑和校正。
它包括数据解编、格式转换、编辑、几何扩散校正、建立野外观测系统和野外静校正等。
数据解编:把按时分道的数据记录方式变换成按道分时的数据记录方式。
道编辑:噪音道、带有瞬变噪音的道或单频信号道都要删除;极性反转的道要改正。
几何扩散校正:通过给数据加一增益恢复函数,以校正波前(球面)扩散对振幅的影响。
野外静校正:对路上资料,把所有炮点和接收点位置均校正到一个公共基准面上,以消除高程、低降速带和井深对旅行时的影响。
反褶积的基础是最佳维纳滤波。
特殊处理主要包括T-P变换、小波变换、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子波处理、属性分析和反演等。
T-P变换:将偏移距-时间域变换到射线参数-截距时间域,可用来压制面波和多次波。
小波变换: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析可用于去噪、数据压缩、提高分辨率处理、信号增强和解波动方程等。
第二章数字滤波2.1 滤波器可以分为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采样定理时域实参数的滤波器,其频率振幅谱是偶对称的,而相位谱是奇对称的。
一个滤波器如果是稳定的,这是指当输入信号为有限信号时,其输出也是有限信号。
最小相位,在时间域中也称最小能量延迟,在频率域则常称为最小相位滞后。
纯振幅滤波器也称零相位滤波器。
又称为理想滤波器。
2.2 理想滤波器常设计成四种类型: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陷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地震数据总结报告范文
一、报告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地质活动加剧,地震灾害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发生规律,提高地震预测预警能力,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本报告对近年来地震数据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涉及地震数据来源于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地震目录,数据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22年。
三、地震数据统计1. 地震数量2010年至2022年,全球共发生地震事件约150万次,其中,3级以上地震约8万次,7级以上地震约300次。
2. 地震震级分布从地震震级分布来看,3级以下地震占地震总数的99.8%,3级以上地震占0.2%。
其中,3级至5.9级地震占3级以上地震总数的99.6%,6级以上地震占0.4%。
3. 地震分布地区地震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其中,亚洲地区地震数量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60%;其次为南美洲、北美、欧洲和非洲地区。
4. 地震死亡人数2010年至2022年,全球地震共造成约10万人死亡。
其中,亚洲地区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死亡总数的70%;其次为南美洲、北美、欧洲和非洲地区。
四、地震特点分析1. 地震频发区全球地震频发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东非裂谷带等地区。
2. 地震季节性从地震发生的时间分布来看,地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通常,地震活动在春末至夏初达到高峰,而在冬季相对较少。
3. 地震强度近年来,地震强度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7级以上地震的数量有所增加。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1)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区域性、季节性和强度上升趋势。
(2)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 建议(1)加强地震监测预警,提高地震预测预警能力。
(2)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3)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4)加大地震科研投入,推动地震科学技术的进步。
地震数据处理报告
地震数据处理报告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将介绍地震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并利用实际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地震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1.数据收集:从地震监测站点收集地震数据,包括地震震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地震波形等。
2.数据预处理: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无效数据、噪声滤波和数据校正等。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分析做好准备。
3.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和计算,包括震级评定、地震波传播路径的推测、震源机制的研究等。
这些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特征和规律。
4.数据可视化: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理解和传播。
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包括地震波形图、震中分布图、震级时间图等。
5.数据存储和共享:将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方便以后的研究和参考。
同时,可以将结果分享给相关的科研人员和公众,提高地震预警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二、地震数据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际的地震数据,我们选取了次地震的震中位置(经度:120.05度,纬度:30.00度)和震级(7.0级)。
通过分析地震波形图,我们发现地震波传播方向主要为东西向,表明地震震源可能位于南北断裂带。
同时,我们通过分析地震震级时间图,发现该地震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震级变化范围较广。
这可能意味着地震活动较为活跃,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根据震级和震中位置,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地震的震源机制。
通过震源机制分析,可以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而预测未来地震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对地震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和建议:通过地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对该地震的特征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地震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
2.加强地震救援和灾害应对能力,提高公众的地震意识和自救能力。
2024年地震监测个人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地震监测个人工作总结地震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地震监测人员,积极参与了地震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首先,我参与了日常地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熟悉了地震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学会了地震数据的读取和处理方法。
我认真负责地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寻找地震趋势和规律。
我也积极参与地震数据的归档和管理工作,确保数据的长期保存和检索。
其次,我参与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地震预警系统是现代地震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前几秒钟到几十秒钟发出地震警报,为人民提供宝贵的逃生时间。
我参与了地震预警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调试和安装工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我也积极参与地震预警数据的分析和优化工作,提高系统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另外,我还积极参与了地震灾害应急工作。
在地震发生后,我与团队成员一起组成了应急小组,负责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
我参与了地震灾害的情报收集和分析工作,提供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出决策。
我也积极参与了地震灾害的现场勘察和评估工作,为救援队伍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工作中,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
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地震监测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视野。
通过一年的地震监测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地震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认识到地震工作的科学性和复杂性。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工作实力。
我将密切关注地震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学习和掌握地震监测的最新方法和技术。
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地震监测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完整版)地震数据数字处理总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勘查2011级复习重点总结第一章地震数据处理基础1、地震信号的特点:1)实信号2)离散3)有限长4)能量有限5)非周期2、采样定律内容:一个连续信号,如果其最高频率小于尼奎斯特折叠频率,即信号的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则利用离散采样后的信号可以恢复原始信号。
3、采样定律的应用条件:信号的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即:最高频率至少要在一个周期内采到两个样点4、采样频率、折叠(尼奎斯特)频率、信号最高频率定义:5、假频的定义:高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高频成分以尼奎斯特频率为中心向低频方向折叠,形成假的频率成分,称为假频。
6、假频的判断和计算:7、地震信号的频谱特点:1)有限带宽(带限)2)有一定主频(主频越高,分辨能力越强)8、判别相位性质的三种办法:1)相位延迟(不常用)2)能量延迟3)Z变换的多项式求根(根都在单位圆外,为最小相位(延迟)信号)9、一维数字滤波实现方法、具体步骤:1)频率域:实现方法:(以零相位为例,翻译略)具体步骤:a、地震频谱分析:确定分析有效频率范围b、设计滤波器:压制噪声保留有效信号c、地震记录FFT变换:标准化变换长度d、进行滤波运算:振幅谱相乘相位谱相加e、滤波结果IFFT2)时间域:(也叫褶积滤波)实现方法:(以零相位为例,翻译略)具体步骤:a、地震记录频谱分析:确定中心频率、带宽b、设计滤波器:确定滤波算子长度(频带越宽,长度越短)c、确定滤波因子离散值:双边对乘实参数d、进行滤波运算:地震记录与滤波因子褶积10、伪门的定义:对连续的滤波因子用时间采样间隔离散采样后,得到离散的滤波因子,若再按离散的滤波因子计算出与它相应的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这时在频率特性的图形上,除了有同原来连续的滤波因子的频率特性对应的“门”外,还会周期性地重复出现很多“门”,这些门称为“伪门”。
产生“伪门”的原因:由于对滤波因子离散采样。
11、吉布斯现象:当对滤波因子用有限项代替无限项时,在原始信号突变点(间断点)处,通过信号出现的明显的振荡现象。
地震资料处理复习总结(第1-6章)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第一章~第六章复习要点总结第一章 地震数据处理基础一维谱分析数字地震记录中,每个地震道是一个按一定时间采样间隔排列的时间序列,每一个地震道都可以用一系列具有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相位的简谐曲线叠加而成。
应用一维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地震道的各个简谐成分;应用一维傅里叶反变换可以将各个简谐成分合并为原来的地震道序列。
连续函数正反变换公式:dt et x X t i ωω-∞∞-⎰=)()(~ 正变换 ωωπωd e X t x t i ⎰∞∞-=)(~21)( 反变换 通常由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谱为一个复函数,称为复数谱。
它可以写成指数形式 )()()(|)(~|)(~ωφωφωωωi i e A e X X ==式中)(ωA 为复数的模,称为振幅谱;)(ωϕ为复数的幅角,称为相位谱。
)()()(22ωωωi r X X A +=,)()(tan )(1ωωωφr i X X -=(弧度也可换算为角度)离散情况下和这个差不多(看PPT 和书P2-3)一维傅里叶变换频谱特征:1、一维傅里叶变换的几个基本性质(推导)线性 翻转 共轭 时移 褶积 相关(功率谱),P3-72、Z 变换(推导)3、采样定理 假频 尼奎斯特频率,tf N ∆=21二维谱分析二维傅里叶变换),(k X ω称为二维函数),(t x X 的频——波谱。
其模量|),(|k X ω称为函数),(t x X 的振幅谱。
由),(k X ω这些频率f 与波数k 的简谐成分叠加即可恢复原来的波场函数),(t x X (二维傅里叶反变换)。
如果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在f-k 平面上有差异,就可以利用二维频率一波数域滤波将它们分开,达到压制干扰波,提高性噪比的目的。
二维频谱产生空间假频的原因数字滤波在地震勘探中,用数字仪器记录地震波时,为了保持更多的波的特征,通常利用宽频带进行记录,因此在宽频带范围内记录了各种反射波的同时,也记录了各种干扰波。
地震资料处理期末总结范文
地震资料处理期末总结范文一、引言地震是一种地球常见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影响很大。
地震的监测和资料处理在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学期的地震资料处理课程中,我系统地学习了地震监测和资料处理的理论知识,并学会了使用一些数据处理软件和工具。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地震监测和资料处理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下面将对我的学习总结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资料处理方法1. 数据获取在地震监测和资料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取地震相关的数据。
这包括地震仪器获取的地震波形数据、地震定位数据和震级数据等。
数据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三种:实地观测、近地面监测和远地面监测。
在实际操作中,我主要使用近地面监测方法获取数据。
2. 数据处理地震数据处理是地震监测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噪声和干扰。
然后,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窗口选择、标定和检查等。
最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地震参数和相关信息。
3. 数据解释数据解释是根据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得出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和结论的过程。
通过对地震波形的分析和解释,可以确定地震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震源位置等。
同时,还可以分析地震破裂过程和地震活动规律,为地震预测和地震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践案例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参与了一个实践案例的处理工作,该案例是对某地区的一个地震事件进行资料处理和解释。
具体步骤如下:1. 数据获取:获取了该地区的地震波形数据、震相数据和震级数据等。
2. 数据处理:首先对原始地震波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了噪声和干扰。
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该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震级等参数。
3. 数据解释:通过对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了该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震级,并分析了地震破裂过程和地震活动规律。
地震数据处理报告
地震数据处理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地震数据处理是地震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活动以及地壳运动的规律。
本报告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地震数据的处理。
2. 数据获取地震数据可以通过地震监测站点、地震台网等渠道获取。
在数据获取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获取到的地震数据通常以数字形式存储。
3.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地震数据的实际处理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和数据格式转换等步骤。
首先,数据清洗是指对数据中的错误或无效数据进行删除或修正。
例如,可以删除因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异常数据点。
其次,去噪是指对数据中的噪声进行滤波处理,以提取出地震信号。
常用的去噪方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
通过去噪处理,可以减少地震数据中的干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最后,数据格式转换是将地震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和处理的格式。
常见的格式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和频域数据。
根据具体需求和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
4. 数据分析与处理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可以进行地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地震数据的分析可以从时间域和频域两个方面进行。
在时间域分析中,可以计算地震数据的各种统计特征,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时域滤波、时域相关性分析等。
在频域分析中,可以将地震数据转换为频域信号,利用频谱分析等方法提取频域特征。
常见的频域分析方法有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5. 结果展示与解释经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后,可以得到地震数据的处理结果。
为了更好地展示和解释结果,可以使用图表、曲线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可视化展示,可以直观地观察地震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同时,对于处理结果的解释也是十分重要的。
解释可以从地震学和地质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地震数据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地震活动规律等。
通过解释处理结果,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震数据所反映的地质现象。
地震数据处理报告
地震数据处理报告地震资料处理实习报告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前言在12月四日和12月5日,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地震数据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discovery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及叠后地震资料的解释。
二、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不同软件的地震数据处理方式不同,但是所有软件的处理流程基本是固定不变的,最多也是在处理过程中处理顺序的不同。
整体流程如下:图2.1 地震数据处理流程图2.1 数据输入(又称为数据IO)数据输入是将野外磁带数据转换成处理系统格式,加载到磁盘上,主要指解编或格式转换。
解编:将多路编排方式记录的数据(时序)变为道序记录方式,并对数据进行增益恢复等处理的过程。
如果野外采集数据是道序数据,则只需进行格式转换,即转成处理系统可接受的格式。
注:早期的时序数据格式为记录时先记录第一道第一个采样点、第二道第一个采样点、……、第一道第二个采样点、第二道第二个采样点、……直至结束。
现在的道序记录格式为记录时直接记录第一道所有数据、第二道所有数据、……直至结束,只是在每一道数据前加上道头数据。
将时序数据变为道序数据只需要对矩阵进行转置即可。
2.2 置道头2.2.1 观测系统定义目的为模拟野外,定义一个相对坐标系,将野外的激发点、接收点的实际位置放到这个相对的坐标系中。
即将SPS文件转换为GE-Lib 文件,包括1)物理点间距2)总共有多少个物理点3)炮点位置4)每炮第一道位置5)排列图形。
2.2.2 置道头观测系统定义完成后,处理软件中置道头模块,可以根据定义的观测系统,计算出各个需要的道头字的值并放入地震数据的道头中。
当道头置入了内容后,我们任取一道都可以从道头中了解到这一道属于哪一炮、哪一道?CMP号是多少?炮间距是多少?炮点静校正量、检波点静校正量是多少?等等。
后续处理的各个模块都是从道头中获取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抽CMP道集,只要将数据道头中CMP号相同的道排在一起就可以了。
因此道头如果有错误,后续工作也是错误的。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The method for seismic data processing张白林更多资料:/h/user.php?uid=1078354141&fixed=ishare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利用数字计算机对野外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期得到高质量的.可靠的地震信息,为下一步资料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关的地质信息.特点:借助于计算机或数字化设备根本目的:提高信噪比、提高分辨率、提供岩性参数无论方法多么先进,技术如何发展,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根本目的仍然是:提高信噪比.提高分辨率.提供岩性参数第一章数字滤波第1-1节数字滤波基础第1-2节二维滤波第1-3节二维滤波的实现组成一个复杂振动的所有简谐振动成份的振幅、初相位与频率关系的总和。
信号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理的过程。
反射波与面波、声波和微震等干扰波,在频谱上有明显差别,故利用这种差别,可进行频率滤波,以便减少干扰波的能量,提高信噪比。
(或波形)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波具有不同的频率分布范围,,去掉干扰波,保留有效波,最终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对信号的频谱进行修正的过程.方法:物理频率滤波: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对信号频谱进行改造的过程;数字频率滤波:利用数学手段,在计算机上对信号的频谱成分进行修正的过程.其目的:压制干扰信号,突出有效信号,也即是提高信噪比.数字频率滤波的实现:①时域褶积: x(t)*h(t)= y(t)②频域乘积: X(f)•H(f) = Y(f)地震资料数字滤波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滤波器,也即确定h(t)或H(f)。
实现数字滤波的步骤⑴时域①根据工区内有效波和干扰波的频谱分布情况设计滤波器的频率特性H(f);②由H(f)作傅氏反变换,得到h(t);③褶积:y(t)=x(t)﹡h(t),其中x(t)是待处理的地震道,y(t)是滤波后的地震道。
类似地,也可得到频率域实现滤波的相应步骤。
地震监测中的数据处理技巧
地震监测中的数据处理技巧地震是一种地球表面破裂或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而地震监测则是一种预测和及时掌握地震信息的手段,为科学研究和灾害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在地震监测中,数据处理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震监测中常见的数据处理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在地震监测中,最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是地震仪。
地震仪会记录下地震过程中的地震波形数据,以提供科学家们分析和研究。
然而,地震仪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往往包含各种干扰,如噪声、散射波等。
为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滤波、去噪和校正。
滤波是指通过一系列数学运算,去除地震波形数据中的噪声和干扰信号。
常用的滤波方法包括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和带通滤波。
低通滤波用于去除高频噪声和高频散射波,高通滤波则用于去除低频噪声和低频散射波。
带通滤波则可以选择性地去除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干扰信号。
去噪是指通过各种信号处理技术,去除地震波形数据中的噪声成分。
常用的去噪方法包括小波去噪、时频去噪和自适应滤波等。
这些方法可以改善地震波形数据的信噪比,提高地震信号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校正是指将地震波形数据进行标定和校正,以消除仪器和传感器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校正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震仪的灵敏度、频率响应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校正后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地震波的真实情况,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 数据挖掘与特征提取地震监测中的数据处理不仅仅是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还需要进行数据挖掘和特征提取。
数据挖掘是指通过各种算法和技术,发现地震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和模式。
常见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聚类、分类、关联规则等。
聚类是将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组的方法,以便找到相似的地震事件和震源。
聚类算法可以通过计算地震波形数据的相似性或距离,将其分为若干簇。
这样一来,科学家们就可以对地震事件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灾害数据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灾害数据工作。
本文将对我国灾害数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灾害数据工作取得的成绩1. 灾害数据监测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灾害数据监测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以气象、地震、水文、地质、林业、农业等多个部门为主体的监测网络。
各监测部门在灾害数据收集、传输、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 灾害数据共享机制逐步建立为提高灾害数据利用率,我国逐步建立了灾害数据共享机制。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灾害数据的互联互通,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3. 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收集、分析灾害数据,我国对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能力不断提升。
各级气象、地震、水文等部门能够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 灾害数据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灾害数据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了重要参考。
灾害数据在灾害损失评估、灾后重建规划、防灾减灾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灾害数据工作存在的问题1. 灾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灾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数据存在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灾害数据的利用效果。
2. 灾害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已建立了灾害数据共享机制,但共享范围、共享内容、共享方式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部分灾害数据难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共享。
3. 灾害数据应用能力不足灾害数据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能力不足,部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对灾害数据的利用不够深入,导致灾害数据的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4. 灾害数据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灾害数据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导致灾害数据专业人才短缺,影响了灾害数据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改进建议1. 加强灾害数据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灾害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灾害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地震勘测数据处理方法综述和进展展望
地震勘测数据处理方法综述和进展展望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
地震勘测是研究地震现象及其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供地下结构和地震活动的相关信息。
地震勘测数据处理方法是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为地震预测、预警和灾后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勘测数据处理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方法到现代方法的转变。
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地震波形记录、地震波形反演等,并且主要依赖于人工分析和解释。
这些方法在采样点密度、数据量、运算速度和精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和局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现代的地震勘测数据处理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代地震勘测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地震波传播模拟、数据压缩与降噪、地震成像与反演、震源机制分析、地震活动监测等。
地震波传播模拟方法通过对地震波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可以研究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震波与地下构造的相互作用。
数据压缩与降噪方法可以减少数据体积、提高数据质量,并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解释提供更好的基础。
地震成像与反演方法则主要通过预测和修复地震记录,推断地下构造,反演地震波中的速度、密度等信息。
震源机制分析方法可以推测地震发生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等参数,以及研究其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地震活动监测方法则用于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及时预警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测数据处理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首先,随着高性能计算设备的普及和计算能力的提高,地震波传播模拟、数据压缩与降噪等方法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
其次,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训练模型,可以实现地震震相的自动识别、地震波形的自动解释以及地震活动的自动检测等。
此外,随着地震观测网络的发展,数据的获取速度越来越快,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对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和平台是未来地震勘测数据处理方法发展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勘查2011级复习重点总结第一章地震数据处理基础1、地震信号的特点:1)实信号2)离散3)有限长4)能量有限5)非周期2、采样定律内容:一个连续信号,如果其最高频率小于尼奎斯特折叠频率,即信号的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则利用离散采样后的信号可以恢复原始信号。
3、采样定律的应用条件:信号的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即:最高频率至少要在一个周期内采到两个样点4、采样频率、折叠(尼奎斯特)频率、信号最高频率定义:5、假频的定义:高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高频成分以尼奎斯特频率为中心向低频方向折叠,形成假的频率成分,称为假频。
6、假频的判断和计算:7、地震信号的频谱特点:1)有限带宽(带限)2)有一定主频(主频越高,分辨能力越强)8、判别相位性质的三种办法:1)相位延迟(不常用)2)能量延迟3)Z变换的多项式求根(根都在单位圆外,为最小相位(延迟)信号)9、一维数字滤波实现方法、具体步骤:1)频率域:实现方法:(以零相位为例,翻译略)具体步骤:a、地震频谱分析:确定分析有效频率范围b、设计滤波器:压制噪声保留有效信号c、地震记录FFT变换:标准化变换长度d、进行滤波运算:振幅谱相乘相位谱相加e、滤波结果IFFT2)时间域:(也叫褶积滤波)实现方法:(以零相位为例,翻译略)具体步骤:a、地震记录频谱分析:确定中心频率、带宽b、设计滤波器:确定滤波算子长度(频带越宽,长度越短)c、确定滤波因子离散值:双边对乘实参数d、进行滤波运算:地震记录与滤波因子褶积10、伪门的定义:对连续的滤波因子用时间采样间隔离散采样后,得到离散的滤波因子,若再按离散的滤波因子计算出与它相应的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这时在频率特性的图形上,除了有同原来连续的滤波因子的频率特性对应的“门”外,还会周期性地重复出现很多“门”,这些门称为“伪门”。
产生“伪门”的原因:由于对滤波因子离散采样。
11、吉布斯现象:当对滤波因子用有限项代替无限项时,在原始信号突变点(间断点)处,通过信号出现的明显的振荡现象。
12、产生吉布斯现象的原因:在反变换计算过程中,用有限项近似无限项从而丢失原始信号中的高频成分。
13、避免吉布斯现象的方法1)频率域镶边法:在频率特性曲线的不连续点附近,镶上一条连续的边。
2)时间域窗函数法14、一维数字信号滤波两种实现方法:1)时间域:输入信号与滤波信号直接褶积得输出信号;2)频率域:输入信号与滤波信号分别进行FFT,得到各自的谱,将两者的振幅谱相乘,相位谱相加,得输出信号的谱,再对此谱进行IFFT,即得输出信号。
15、地震波视速度概念:当观测方向与地震波的传播方向不一致时,所测得的速度即为视速度。
16、空间假频产生原因、基本特点和消除方法:1)产生原因:当地震信号的频—波振幅谱中的波数大于空间采样中的尼奎斯特波数时,将产生空间假频。
2)基本特点:a、在已知检波点间隔、地震波传播速度和波前面倾角的情况下,可计算出地震共炮点记录和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记录出现空间假频的门槛频率;b、叠后剖面的门槛频率为叠前的一半,叠后偏移比叠前处理要求更小的道间距,道间距过大将产生空间假频;c、地震信号的频率一定时,倾角时差越大,越容易产生空间假频;地震信号的倾角时差一定时,频率越高,越容易产生空间假频。
3)消除方法:沿测线方向每个视波长采集两个以上样值,即沿测线方向的视波数小于或等于空间采样中的尼奎斯特波数。
17、地震记录中不同性质的波(面波、有效反射波、直达波等)的视速度特点和二维频谱分布特征1)视速度特点:直达波的视速度即为直达波时距曲线(直线)的斜率的倒数。
有效反射波的视速度较大,它在传播方向上近于垂直出射地面。
而面波沿地面传播,视速度较小,一般为100m/s-1000m/s,且具有频散现象(即不同频率成分的视速度不同,在地震记录上表现为“扫帚状”)2)二维频谱分布特征:18、地震记录中二维滤波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1)同相轴时差2)能量3)子波相位4)噪声19、两个3点子波各自振幅谱、相位谱的计算和相位特征的判别,以及褶积、自相关和互相关的计算第二章预处理及真振幅恢复1、预处理的主要工作:(第一步有时又分为两步,数据解编为一步,格式转换为一步)1)数据解编和格式转换解编的定义如下:按照野外采集的记录格式将地震数据检测出来,并将时序的野外数据转换为道序数据,然后按照炮和道的顺序将地震记录存放起来。
2)道编辑道编辑的定义如下:对由于激发、接收或噪声因素产生的不正常的地震道进行处理,即对坏道和坏炮的剔除处理。
注:不能先进行道编辑再进行数据解编,预处理的工作顺序不能改变。
3)野外观测系统定义2、影响反射振幅的因素:地震记录的振幅不仅反映了地层界面的反射系数,而且还与地震波的激发、传播和接收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包括地震波的激发条件、接收条件、波前扩散、吸收、散射、透射损失、微曲多次波、入射角的变化、波的干涉和噪声等。
3、球面扩散补偿、地层吸收补偿和地表一致性补偿的优缺点:1)球面(波前)扩散能量补偿:优点:振幅补偿物理意义明确,补偿后可以保持地震振幅的相对关系。
缺点:进行球面扩散补偿时,无法准确得到速度函数;记录中的噪声同时被放大。
2)地层吸收能量补偿:优点:能够有效地层吸收等因素引起的反射振幅衰减,提高深反射层地震分辨率。
缺点:难以获得准确的地层品质因子;补偿后记录中的噪声同时被放大。
注:地层品质因子越小,对地震波的吸收作用越强,地震波振幅衰减越严重(干燥岩石衰减小,流体衰减大),地层吸收补偿效果越好。
3)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优点:能够有效消除因激发、接收和近地表因素引起的反射能量差异,补偿后保持了地震振幅的相对关系。
缺点:无法消除时变等振幅差异;补偿后记录中的噪声同时被放大。
第三章反褶积1、地震记录的形成:地震记录等于子波与反射系数的褶积加上噪声。
2、在时间域上,由于地震子波存在一定延续时间,通过压缩子波长度(即子波延续时间)可以提高纵向分辨率;在频率域上,由于子波具有一定的主频和频宽,通过提高主频、拓宽频带可以提高纵向分辨率。
3、褶积模型适应条件:1)反射界面是由一系列常速水平介质构成;2)震源产生一个平面压缩纵波垂直反射界面入射,在此情况下,地震波在反射界面处不会产生转换横波;3)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其波形保持不变,即地震波传播过程是波形是固定的。
4、地震子波求取方法:1)直接观测法(不常用,只适用于海上地震勘探)2)利用测井资料求子波的方法:a、根据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资料得到声速曲线和密度曲线,因而求出声阻抗曲线,把深度转换成垂直双程旅行时,得到随反射时间变化的声阻抗曲线;b、利用反射系数公式计算出反射系数;c、利用FFT求出反射系数和井旁地震记录的频谱,从而得到地震子波的频谱;d、对子波频谱进行IFFT,从而得到地震子波。
注:该方法要求具有良好的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资料,并且在井旁有质量较高的地震记录;但不必假设反射系数是白噪声,也不必预先知道地震子波的相位特性。
3)自相关法:假设条件:反射系数为白噪声,即子波的自相关近似等于地震记录的自相关,子波的振幅谱近似等于地震记录的振幅谱。
由以上假设可知,通过计算地震记录的振幅谱可得到子波的振幅谱,若子波为零相位,则对子波的振幅谱作IFFT即可得到零相位子波;若子波为最小相位,则确定方法如下:4)对数分解法(具体过程不必掌握)5)多项式求根法(具体过程不必掌握)5、反子波(反褶积的滤波因子)的求取方法:1)已知子波的情况下,由于子波频谱与反子波频谱的乘积为1,利用子波与反子波的Z变换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地震子波时间序列得到其Z变换,然后求出反子波的Z变换,从而得到反子波时间序列。
实际例子:2)最佳维纳(最小平方)滤波法实际例子:6、推导维纳滤波方程:7、预测反褶积中“预测”的含义是什么?“预测”的含义:设计一个预测因子,对输入地震记录的过去值和现在值进行预测,所得到的未来的预测值是海上鸣震等多次波干扰,将它从包括一次反射和干扰的地震记录中减去,所得到的预测误差即为消除干扰后的一次反射信号。
8、为什么预测反褶积能够更好地保持地震记录的信噪比?预测反褶积能够预测海上鸣震等多次波出现的位置,能够消除一次反射后面的海上鸣震等多次波干扰,从而相比较脉冲反褶积而言能够更好地保持地震记录的信噪比。
9、预测反褶积的分辨率与预测步长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存在这种关系?预测步长越小,预测反褶积的分辨率越高。
这是因为预测反褶积对反射脉冲或地震子波有着明显的压缩作用,它可以将原来长度为n的地震子波压缩为长度为α-1的窄脉冲,预测步长越小,地震子波压缩地越明显,分辨率也就越高。
若预测步长α=1,则地震子波将被压缩为尖脉冲。
10、为什么说脉冲反褶积是预测反褶积的特例?脉冲反褶积是一种预测步长为1个样点且期望输出为一个尖脉冲的预测反褶积。
11、脉冲反褶积和预测反褶积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这些假设?四个假设:1)反射系数为白噪;2)噪声为白噪;3)反射系数与噪声不相关;4)子波为最小相位子波。
前三个假设使得可以由地震记录的自相关近似表示地震子波的自相关,最小相位子波假设使得反褶积算子分布在正轴上,并得到脉冲反褶积维纳滤波方程的右端项。
11、子波整型反褶积1)首先估算地震记录的最小相位子波(首先得到最小相位脉冲反褶积算子,最小相位脉冲反褶积算子的反算子就是地震记录的最小相位子波);2)利用维纳滤波将最小相位子波整型为其对应的零相位子波(相同振幅谱),这是因为在具有相同振幅谱的各种相位的子波中,零相位子波具有最高的分辨率。
12、同态反褶积缺点:1)低通滤波参数确定有困难;2)相位谱展开有困难;3)噪声影响。
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13、地表一致性反褶积1)目的和作用:消除激发、接收和近地表的差异对地震子波的影响,增强CDP道集中地震道之间子波波形的一致性,增强CDP叠加的效果,改善CDP叠加的质量。
2)基本原理:第一步:将地震记录分解为4个分量的褶积第二步:第三步:每个地震道对应一个方程,利用对每个频率成分进行炮点、检波点、炮检距和中心点分解,并将所有频率成分合在一起得到第四步:第五步: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1、正常时差概念:由于炮检距引起的非零炮检距与零炮检距的反射时间之差2、动校正概念:将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时间校正到零炮检距反射时间的过程3、动校正目的:消除炮检距对反射波旅行时的影响,校平共深度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轨迹,增强利用叠加技术压制干扰的能力,减小叠加过程引起的反射波同相轴畸变4、动校正量的计算:5、动校正中“动”的概念:同一地震道上不同反射时间的动校正量不同6、动校正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有关?7、动校正拉伸的概念:地震记录上的子波由若干离散点组成,在动校正过程中,各个离散点动校正量不同,动校正之后的子波将不再保持原来的形态,子波形态发生相对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