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乙肝七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七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常见乙型肝炎标志物的7项检测结果与临床意义
(○阴性●阳性)
模式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抗-HBclgM
HBc-Ag
临床意义
1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注射乙肝疫苗或HBV感染后已康复,有免疫力
3







早期HBV感染者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乙肝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11







近期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12







急性HBV感染早期,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
13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慢性HBsAg携带者
14







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非典型性和亚临床性HBV感染
23







急、慢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24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胆汁淤积性 增加
明显增加 >50~60%
++ 减少或消失
可损伤
D/T 即 D.BIL/T.BIL
20%~50% 为肝细胞性黄疸
<20%
为溶血性黄疸
>50~60% 为阻塞性或混合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时,T.BIL与肝损呈正比
三. 蛋 白
总蛋白 60~80g/L 白蛋白 35~50g/L 球蛋白 20~30g/L 白/球 比 1.5~2.5
二、HBV—DNA
是病毒的遗传基因,存在于 病毒的核心部位,它的阳性 和HBeAg阳性意义基本是一 致的。 公认的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 主要是以HBeAg和HBV— DNA的阴转或定量的明显减 少为指标。
HBV—DNA 结果及意义
乙肝病毒DNA的数值小于10的二次方时,说明患者的病毒DNA呈阴性,传 染性小,此时如果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做好定 期检查。把数值大于10的3次方认为阳性,把3-5次方认为是低量复制,57为中等量,大于7次方为大量。 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厉害,传染性越强。
三、肝功能检测
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 多的国家;
全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 肝病毒;
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 3000万例;
每年有35万人死于慢性 乙肝相关疾病
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四大类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
酶和血清Fe
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试 验
白蛋白和PT
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
胆汁酸
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
AKP检测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型 肝炎的检测(常高于4倍)。
肝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K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 同时由于(肝细胞肿胀)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返流入血 而引起AKP升高。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
3 、HBeAg(乙型肝炎e抗原): 它产生于 病毒内部,可分泌血液中,e抗原阳性提示 病毒有活动,乙肝病毒复制速度很快,而 且是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4 、抗~HBe(乙肝e抗体,HBeAb) 是人体 针对e抗原产生的一种蛋白物质,阳性结果 提示病毒的传染性变弱. ,病情已处于恢复
.
.
1、表抗原阳性:表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第3、5项阳性就是 大三阳,伴有4、5项阳性就是小三阳。但不论上述何种情况,只要 伴有第2项阳性就表示乙肝在恢复期,趋于痊愈。 2、表抗体阳性:表示乙肝已痊愈或有效接种乙肝疫苗后。伴第5项 阳性意思差不多。
.
三、肝功能检测
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 多的国家;
全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 肝病毒;
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 3000万例;
每年有35万人死于慢性 乙肝相关疾病
.
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四大类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
酶和血清Fe
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试 验
白蛋白和PT
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
胆汁酸
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 床意义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ຫໍສະໝຸດ 院 毛建芬.乙肝患者检查项目
肝功能
肝癌
检查项目
乙肝三

病毒复 制
肝功能--是否有肝细胞损害 甲胎蛋白+B超--是否有肝癌
乙肝DNA--病毒复制的状况 乙肝三系--有无乙肝或乙肝的类型
.
一 、乙肝五项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e抗原
e抗体
核心抗体
.
乙肝两对半的意义
3、乙肝五项指标第3、4项阳性:极少见,建议重新复查。伴有第1 项和第5项表示大三阳或小三阳。 4、乙肝五项指标第5项阳性:在潜伏期肝炎患者,隐匿性肝炎患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痊愈患者,接种疫苗后的健康人中都可能出现单 五阳,单五阳不可大意,建议去查查有无肝炎、丙肝,是否是病毒 携带者等。第五项阳性代表的意义没有针对性,所以伴有其他阳性 时可以忽略不看,多作为其他项的辅助判断项。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检查是评估乙肝感染的重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anti-HBe)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下面是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蛋白,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HBV感染。

HBsAg阳性长时间持续存在,可能代表慢性乙肝感染。

慢性乙肝患者是传播病毒的重要源头,因此,HBsAg阳性的个体应采取控制传播的措施,并接受定期随访和治疗。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表面抗体是针对HBV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

在经过乙肝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体内会产生anti-HBs抗体,能够中和HBV,使其无法感染正常细胞。

因此,anti-HBs阳性表示免疫保护,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溶性抗原。

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大量复制,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阳性通常与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HBeAg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能表示病情活动。

当HBeAg转为阴性,anti-HBe抗体转阳性时,通常指示乙肝病毒复制逐渐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4. 乙肝e抗体(anti-HBe):乙肝e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e抗原的抗体。

其阳性结果通常表示HBV 复制逐渐减少,慢性乙肝病情趋于缓解或病毒清除。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anti-HBe抗体的出现常常伴随着HBeAg和HBV DNA水平的下降,代表感染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乙肝核心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大蛋白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检测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大蛋白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检测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大蛋白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检测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大蛋白(HBcAg)是指乙肝病毒(HBV)颗粒中的内核蛋白,它对于乙肝病毒
的感染和复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HBcAg的表达和检测都具有
一定的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HBcAg的检测主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等方法进行,可以在慢性乙肝病人的肝脏组织中或者周围血液中检测到。

以下是HBcAg在慢性乙肝病患
者中的临床意义:
2. 预测乙肝病毒慢性化:
随着HBcAg的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研究发现,HBcAg的表达水平与乙肝病
毒感染的进程和预后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慢性乙肝病人中,HBcAg的表达在病毒复制和肝
脏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HBcAg的高表达与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化
和肝脏炎症的加重有关,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3. 指导治疗:
HBcAg的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对乙肝病患者的治疗策略。

根据HBcAg和其他乙肝病毒相
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可以判断患者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和抗药性。

对于HBcAg高表
达的患者,通常需要积极采取药物干预措施以减轻病情和防止疾病进展。

HBcAg在慢性乙肝病患者中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既是乙肝病人确诊的重要
依据,也可以预测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化和预后,同时还可以指导临床对乙肝病患者的治
疗策略。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引言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病毒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指的是血清中的五个关键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这些指标的变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指标的解析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最早出现的抗原之一,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

它的检测可以用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筛查和诊断。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长期持续阳性,说明病毒仍在体内大量复制,可能存在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

而如果HBsAg转阴,则说明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表示病情有所好转。

2. 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sAb是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通常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与HBsAg同时存在。

当HBsAg消失,体内产生HBsAb,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反应,具有抗体防御功能,也被认为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标志。

3. 乙肝e抗原(HBeAg)HBeAg是乙肝病毒感染早期出现的抗原,它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并且有传染性。

当HBeAg阳性时,说明乙肝病毒具有高传染性,易于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当HBeAg转阴,即HBeAg消失,转为HBeAb阳性时,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传染性降低,病情好转。

4. 乙肝e抗体(HBeAb)HBeAb是针对乙肝e抗原产生的抗体,出现在HBeAg消失之后,通常与HBeAg不能同时存在。

HBeAb阳性时,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发生转变,病情好转。

HBeAb的出现也意味着病毒的复制能力下降,传染性较低。

5. 乙肝核心抗体(HBcAb)HBcAb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和慢性感染有重要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般都会产生HBcAb,而且可以持续存在。

HBcAb可进一步分为IgM型和IgG型。

乙型肝炎的实验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的实验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7 Wawrzynowicz-Syczewska M, Kruszewski T, Boron-Kaczmarska A. Complications of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Rom J Gastroenterol 2002;11:105-107
8 Piccinino F, Sagnelli E, Pasquale G, Giusti G.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study on 68,276 biopsies. J Hepatol 1986;2:165-173
9 Zakaria N, Knisely A, Portmann B, Mieli-Vergani G, Wendon J, Arya R, Devlin J. Acute sickle cell hepatopathy represents a potential contraindication for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 Blood 2003;101:101-103
聂青和.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777
抗 -HBs 为 HBV 抗体系统中唯一的中和抗体 对 HBV 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主要见于乙肝恢复期 痊愈 期或疫苗接种后 慢性乙肝患者抗 -HBs 出现后仍可有 HBV 复制 但通常在 1 内 HBV-DNA 滴度逐渐下降 至消失 HBsAg 和抗 -HBs 通常不同时存在 但当 a 决 定簇变异时 HBV 能逃避抗 -HBs 的中和并表达变异株 的 HBsAg 出现 HBsAg 和抗 -HBs 的共存现象[4] 此 外,临床上也会遇到抗 -HBs(+)而 HBsAg(-),但病情仍继续发 展的情况 也是由于 a 决定簇变异所致 需引起注意[5] 1.1.2 HBeAg 和抗 -HBe HBeAg 是 C 区编码的核壳蛋白 的分泌型 由前 C 蛋白在肝细胞内转移过程中 经氨基 端与羧基端分别去除 19 和 33 个氨基酸的修饰加工 分 泌到肝细胞表面和血液中形成 HBeAg[6] HBeAg 是临床 上简便实用的判定HBV复制的血清标志物 HBeAg存在于 HBV感染早期 如持续存在常提示慢性化 在慢性HBV相 关肝病中 HBeAg 的存在多伴有病变活动和 ALT 波动 抗 -HBe 阳性常提示 HBV 复制减少或停止 病变趋 向稳定 但其并非保护性抗体 血清 HBeAg/ 抗 -HBe 转换被认为是 HBV 感染过程的转折点 即由免疫耐受 转为免疫激活 HBV 由复制活跃转为相对静止 但当 出现 HBV 前 C 区和 C 区基因突变时 HBeAg 不能表达, 此时尽管 HBeAg(-) 仍有 HBV-DNA 复制[7] 且可能 使其致病力增强 这就是临床上常见到的 HBeAg(-) 抗 -HBe(+)患者仍有高滴度 HBV-DNA 存在的原因 1.1.3 HBcAg 和抗 -HBc HBcAg 为 HBV 的核壳蛋白 并不能直接在血清中检出 通常用去垢剂除去血清中 Dane 颗粒外壳或将 HBcAg与抗 -HBc 免疫复合物离解时 才能测到[8] 其存在也是 HBV 复制的标志之一 但并 不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不在乙肝五项检测项目之中 抗 -HBc 为 HBV 的另一种非保护抗体 与抗 -HBs 相比 其产生更早,滴度更高 且存在更久 高滴度

乙肝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乙肝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 Anti-HCV)
血浆/血清/全血 250403014 20元 酶免
每天上午10:00前样本当天可出报告,10:00后样本第二天下午 出报告
HBV 血清学检测
HBV DNA检测
HBeAg
HCV RNA检测
HBV DNA 分子检测 HBV DNA 定量检测
HBV 耐药突变株检测
③ PCR检测结果与其它检测 项目不同,一般量值变化 在一个数量级内均视为没 有变化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意义
缩短“窗口期”,有利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HBV感染后至血液中出现可检出的HBsAg或HBV特异抗体需要一定时间。
HBV DNA先于 HBsAg出现于外周
血循环中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HBeAg
HCV RNA检测
表面抗原 (HBsAg) e 抗原(HBeAg) 表面抗体(抗-HBs) e抗体(抗-HBe)
HBV血清学检测——乙肝两对半
+ 定性(qualitative) 判断阴阳性
+ 定量(quantitative) 单位:ng/ml、IU/ml、IU/L、PEIU/ml
定性-乙肝“两对半”
HBV DNA高精度检 全血、血清、血浆 促凝管 4℃ 测
每周一、周四10:30 前样本,15:00出报 告
每周四11:00前样本 ,当日16:30出报告
HCV RNA检测 全血、血清、血浆 促凝管 4h内送 每周三10:00前样本
至实验室
,15:00出报告
HBV耐药基因检测 全血、血清、血浆 促凝管 4℃


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
相关检验项目详情
检验科(84005)
检测

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乙肝是目前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炎,1965年Bhumberg等首次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表面抗原(HBsAg),HBV 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完整的HBV病毒称为Dane颗粒,直径42nm,球形,有包膜(即HBsAg)。

患者血中除Dane颗粒外,还有16~25nm的球状和杆状体,是病毒组装过剩的HBsAg,HBV基因组由部分双链的环状DNA组成,长约3.2Kb,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即S(包括前S1和前S2)、C(包括前C)、P 和X4区HBV抗原。

主要包括表面抗原(HBsAg):由S基因编码,是HBV的衣壳蛋白,包括S前S1和前S2蛋白,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HBs。

抗HBs可中和HBV,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核心抗原(HBcAg):是病毒的核衣壳成分,由C基因编码,为颗粒状态的抗原,被HBsAg包被,因此在感染者血液中不易检出。

HBcAg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c抗体。

e抗原(HBeAg):也由C基因编码,是HBV核心的可溶性抗原,HBeAg 阳性表示病毒在体内复制,传染性较强,HBeAg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e抗体,此抗体对HBV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传播途径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血液HBsAg阳性无症状的携带者是HBV的主要传染源,HBV主要经过血液、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

检测方法目前检测的HBV特异血清标志物主要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M和抗HBc-IgG,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反应法,此方法检测HBV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

⑴试剂影响因素:目前酶联反应法检测HBV的试剂盒有很多厂家生产,由于不同厂家HBV抗原组合不同,来源和用量方面也有差异,就造成临床上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检测HBV的结果有很大差异,经常是这家试剂检测阳性,另一家试剂检测阴性,尤其是弱阳性标本,不但使这部分患者HBV感染的临床诊断不明确,而且在筛选献血源时,极易发生漏检造成受血者感染HBV病毒。

乙肝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ppt

乙肝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ppt

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BeAg 是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指标,其阴转表示病毒复制降低,传染 性下降。 在潜伏期与HBsAg同时活在其出现后数天就可在血清中检出。 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周,如超过提示感染感染转为慢性。 HBeAb 出现于HBeAg阴转后。 其出现比HBsAb晚但消失早。

步骤:1.50ul病人血清+50ul酶 2.37℃孵育30分钟,洗板
3.加显色剂A,B
4.37℃孵育30分钟,洗板 5.加终止剂,10分钟内比色
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BsAg

HBsAg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标志物。 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
HBsAb 急性恢复期可检出,一般在HBsAg从血清消失后发生HBsAb阳 转 是乙肝痊愈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疫苗免疫成功的标志。
+
-
+
-
-
-
-
谢 谢
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BcIgM 是HBsAg消失到HBsAb出现间隔这段核心窗口期唯一能检出的血清学标 志物。 常为急性HBV的感染指标。 HBcIgG 常见于急性感染恢复期和慢性持续性感染期。
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
HBsA HBsAg b
+ -
HBeA g
+
HBeA b
-
Hbcab
临床意义

试剂:科华 仪器:洗板机,恒温孵育箱,酶标仪 原理:将抗体(抗原)包被在固相表面后,按不同步骤 加入待测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抗原).充分反应后 洗涤,使固相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 离,洗去游离的酶标抗体(抗原),最后加入底物,根据 酶对底物催化的显色反应程度,而对标本中的抗原 (抗体)进行定性或者定量.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阻塞性黄疸
谢谢!
D.BIL I.BIL
tatal billirubiu(总胆红素)
direct billirubiu(直接胆红素) indirect billirubiu(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
TB DB DB/TB 尿胆红素 尿胆原 肝功能
溶血性 增加 -
<20% -
增加 正常
肝细胞性 增加 增加
20~50% +
轻度增加 损伤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e 抗原 (HBeAg)
核心抗体

(抗-HBc)
患者体内的乙肝 病毒呈活跃复制 状态,且其血液 具有传染性。
小三阳
1,4,5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e 抗体(抗 HBeAg)
核心抗体

(抗-HBc)
HBV DNA 阳性的 “小三阳”,这种情 况表示肝内仍有炎症、 纤维化进展,需要根 据肝功能情况选择治 疗时机进行治疗。
常,γ-GT持续升高则提示转为慢性肝病。
五. PT

凝血酶原含量(凝血因子Ⅱ正常20mg/d),半衰期60小时(2.5d) 正常凝血酶原时间为11 ~13秒, 延长3秒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降低, 延长两倍以上(25~120秒)则提示预后不良
PTA(active)
• PTA正常为75~ 100% <60%肝坏死严重,有重型倾 < 40%重肝诊断成立, <20%预后不良
TG↓
• 5. 胆红素代谢障碍 T.BIL↑ D.BIL↑
• 6. 糖代谢障碍
肝糖原↓ 血糖↓
Fg↓ ALT / AST ↓ PT ↑ HDL-C↓ D/T↑ 胰岛素水平↑

瘀胆型肝炎
(1).临床特点: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乙肝作为一种全世界广泛传播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愈来愈受到重视。

不少人士定期参加体检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早发现乙肝的存在。

乙肝的实验室检测作为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检验项目,主要涉及乙肝的生物化学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和基因诊断。

第一节乙肝的生物化学检测一、乙肝生物化学检测的简介当患者感染乙肝病毒之后,一些生化指标会发生改变。

与病毒性肝炎密切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胆红素、胆碱酯酶、甲胎蛋白以及凝血因子。

其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又最为重要,常与乙肝“两对半”和基因诊断联合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二、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的临床意义丙氨酸转氨酶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不高,但却是反映肝损伤的灵敏指标。

当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发生急性肝损伤时,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可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升高,且急性肝炎时丙氨酸转氨酶的高低与病情状况平行,因此是病情恢复的较好指标。

通常,当急性肝炎时,AST/ALT<1;肝硬化时,AST/ALT≥2;肝癌时,AST/ALT≥3。

第二节乙肝“两对半”检测一、乙肝“两对半”的简介当生化检查肝功能指标异常,怀疑为乙肝病毒感染时,可以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查。

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因为乙肝核心抗原没有检验,所以叫做乙肝“两对半”。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又称为“澳抗”,是“澳大利亚抗原”的简称,因为最早发现于澳大利亚,故以此命名。

它是患者血清中首先出现的血清标志物,可用于乙肝的早期诊断。

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抵抗能力,是人体感染或者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志。

该指标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恢复期。

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乙肝相关知识
•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 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 1.乙肝的流行病学 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被感染过,5%为 慢性感染,每年有5000万新感染,100 万死亡。我国有9.8%HBsAg(+), 慢性达1000万,60%人群感染。
• 2.传播途径 • 传染源:HBV携带者、乙肝患者血液、体 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 • 传播途径:血液、血制品、性、垂直、日 常密切接触 • 易感人群:母亲是HBV感染的婴儿、HBV 感染家庭成员、吸毒者、性病病人、血透 病人、部分医护人员
• HBsAb:
• 为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一旦出现说 明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力。 • 疫苗免疫成功的指标。(有效期为5年) • 要注意有HBsAb(+)的乙肝患者,为 不同亚型感染所致。
• HBeAg: • HBV复制指标,存在于Dane颗粒中,为 HBV复制的副产物。 • 在HBsAg阳性出现后几天可检出,说明 传染性大。 • 通常阳性时HBsAg也检出阳性。 • 阳性持续大于10周说明慢性化可能。
3)HBeAg:双抗体夹心法 ——正比 单克隆HBeAb-HBeAg-多克隆HBeAb-HRP 4)HBeAb:竞争抑制法 ——反比 多克隆HBeAb-HBeAg-HBeAb-HRP \ HBeAb(标本) 5)HBcAb:竞争抑制法 HBcAg-HBcAb-HRP \ HBcAb(标本) ——反比
发光免疫分析(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LIA):发光物作标记。
酶免疫技术
1.原理: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作为主要试 剂,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高效催化反 应的专一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酶结 合物既保留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活性,又 保留酶对底物的催化活性。

乙肝病毒大蛋白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检测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大蛋白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检测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大蛋白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检测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大蛋白(HBcAg)是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其检测在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大蛋白是病毒核心颗粒的主要构成成分,可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检测乙肝病毒大蛋白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意义:
1. 乙肝病毒感染诊断:乙肝病毒大蛋白阳性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够帮助医生对乙肝病毒感染进行初步诊断。

如果患者血液中检测到HBcAg阳性,可以确定患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从而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乙肝病毒感染分型: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的分型。

特别是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通过检测乙肝病毒大蛋白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的变化,可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程度和阶段,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监测乙肝病毒感染的进展。

3. 乙肝病毒感染预后评估: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定期检测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水平和变化,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乙肝病毒感染的预后。

通常情况下,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水平越高,代表乙肝病毒感染的持续活跃程度越高,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加。

通过检测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治疗方案的效果,并调整治疗策略。

乙肝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样本保存
血液样本应保存在干燥、清洁、 密封的试管中,防止污染和溶血。 同时,样本应尽快送检,避免长 时间放置导致病毒失活或降解。
实验室操作规范及安全防护
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应符合生物安全二级或以 上标准,具备独立的实验区域和
排风系统。
操作规范
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 免交叉污染和实验误差。同时,应 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
加强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 HBV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标准化。
跨学科研究团队
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整合不同学科优势,共同 攻克HBV诊疗难题。
3
学术交流与培训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专业培训,提 高医务人员的HBV诊疗水平。
公共卫生宣传普及工作
大众科普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科普讲座等形式,普及HBV感染防治知识,提 高公众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
乙肝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录
• 乙肝病毒简介 • 乙肝病毒检测方法 • 乙肝病毒检测临床意义 • 乙肝病毒检测注意事项 • 乙肝病毒检测挑战与展望
01 乙肝病毒简介
乙肝病毒定义与特点
乙肝病毒(HBV)是一种嗜肝 DNA病毒,属于肝炎病毒家族
中的一员。
乙肝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传 染性,能在干燥、低温、紫外线
高灵敏度检测技术
01
研发更灵敏、特异的HBV检测技术,提高低病毒载量患者的检
出率。
自动化与智能化检测
02
应用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HBV检测的快速、准确
和智能化。
多参数联合检测
03
整合多种检测技术,实现多参数联合检测,提高HBV感染的诊
断准确性。
多学科合作提高诊疗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 复阳是否均由YMDD变异引起? 如果是,不用检测YMDD, 只需检测HBV DNA即可。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我科7例出现耐药性的 患者中,6例发现有YMDD变异。 提示耐药性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YMDD 变 异 所 造 成 , 但 可 能 存 在 YMDD变异以外的其他因素。
抗HBc阴性的HBV感染 ★ 免疫耐受。 ★ 检测试剂原因,目前试剂准确性
约85%。 ★ C区突变。
检测HBV-M水平有无意义? ★ HBsAg水平与HBeAg及HBV DNA 。 ★ 抗HBs水平与是否注射疫苗。 ★ HBeAg水平与HBV DNA。 与抗病毒治疗。
★ 抗HBc水平与现症感染。
HBeAg阴性/抗HBe阳性,
HBV DNA阳性HBV感染是否 均由前C区变异导致?
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阳性
★ 基因变异 ★ HBV低水平复制 ★ 重叠HCV感染。
基因变异导致HBeAg阴性/抗HBe阳性, HBV DNA阳性HBV感染 ★前C区1896位G A,形成终止密码, HBeAg合成终止。 ★前C区缺失或插入变异,改变HBeAg 的抗原性,常规试剂检测阴性。 ★C区变异,导致HBeAg的抗原性改变。 ★C基因启动子点突变或起始密码点突变。 ★X区变异使mRNA转录受抑制,导致 HBeAg合成减少,甚至难以检出。
血液中HBV-M水平是否与肝组织中 HBV-M水平成正比关系?
乙型肝炎
HBV DNA 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HBV DNA 定量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 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HBV DNA检测方 面,还有前C区变异、S区变异和多聚酶基因 YMDD变异等检测。
HBV DNA拷贝数=乙肝病毒载量
(前C区变异) ② HBsAg(﹣)乙型肝炎 (S区变异) ③ 低水平感染 单项抗HBc(﹢)乙型肝炎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⒉ 疗效判断: HBV DNA是目前判断乙肝抗病毒药 物疗效最敏感的指标 ⒊ 预后判断 HBV DNA水平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大三阳”的 病人都处于HBV复制期,具有传染性; 也不是所有“小三阳”的病人HBV都 无复制。因此,要准确知道HBV是否 处于复制状态,最准确的方法还是通 过检测HBV DNA来决定。
全阴
调查总例数
0
1474
4.0
2828
*HBV DNA阳性率
HBsAg和HBeAg均阳性而HBV DNA阴性
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干扰素或拉米夫定等治疗后病毒 复制 受抑制。 (2) PCR所用引物相应的DNA序列发生 突变,此引物与突变DNA不能配 对结 合。 (3) 病毒DNA整合于宿主肝细胞染色体
HBV-M与HBV DNA关系
本科 “ 大三阳” “小三阳” “ 小二阳” 抗HBc 抗HBs 三抗体阳 86.2﹡ 35.1 40.7 11.5 3.6 5.0 0 1.1 四川 85.0 20.3 27.6 10.8 9.7 10.0 814 838 773 湖南 87.3 25.6 48.8 解放军 94.38 27.3 38.56 南方医院 93.4 83.8 80.5 39.3 0
符合率为85%(34/40),芯片检出率为 58.33%(7/12), 假阳性率为3.57%(1/28)。
基因芯片与错配PCR检测YMDD变异株结果比较
阴性
基因芯片 YMDD YVDD YIDD 0 3 2 0 0 0 1 5 0 0 0 1 0 0 0
混合
错 阴性 配 YMDD PCR YVDD YIDD 混合
为什么建议每个病人都要进行 HBV DNA检测?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⒈ 诊断方面:
⑴ HBV DNA是HBV存在最直接的依据
⑵ HBV DNA是HBV复制的标志
⑶ HBV DNA是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⑷ 对HBV-M起补充作用:
① HBeAg(﹣)/ 抗HBe(﹢)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实验室检测 及临床意义
1 病原学检查
HBV
基 因 及 编 码 蛋 白
乙型肝炎
HBsAg与抗HBs
HBsAg在感染HBV两周后即可阳性。
只要HBsAg阳性就可诊断HBV感染,阴 性则不能排除HBV感染。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 HBV有免疫力。低滴度应注意假阳性。
乙型肝炎
HBsAg与抗HBs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既然自然条件下存在 YMDD变异株,拉米夫定治疗前是否 应进行YMDD变异株的检测?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YIDD可能是YMDD 突变为 YVDD的中间产物,是否意味着检测 时应区分YIDD变异株还是YVDD变异 株?
甲型肝炎
⑴ 抗HAV IgM:在发病后数天即可阳性, 3~6月转阴。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最 简便而可靠的血清学标志。
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 阳性HBV感染 ★ HBV DNA水平一般较低。 ★ 90%以上由于nt1896位突变引起。 ★ 多发生于D型HBV。
HBeAg与抗HBe共存 ★ 血清转换过程中。
★ 检测敏感性提高。
★ 野生株与变异株同时存在。
乙型肝炎
HBcAg与抗HBc HBcAg阳性表示血清中存在Dane颗粒, 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抗HBc IgM是 HBV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绝大多数出现在 发病第一周,多数在6个月内消失。高滴度的 抗HBc IgM对诊断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肝 炎急性发作有帮助。单一抗HBc IgG阳性者可 以是过去感染,因其可长期存在;亦可以是 低水平感染,特别是高滴度者。
HBV感染后可出现HBsAg和抗HBs同时阴性, 即所谓窗口期,此时HBsAg已消失,抗HBs仍 未产生,少部分病例始终不产生抗HBs。 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可出现在HBV感染 恢复期,此时HBsAg未消失,抗HBs已产生; 另一情形是S基因区发生变异,野生株抗HBs 不能将其清除;或抗HBs阳性者感染了免疫逃 避株
HBV DNA检测方法
⒈ 斑点杂交(基本淘汰)
⒉ 定性PCR(基本淘汰) ⒊ 定量PCR(主流)
⒋ 基因芯片(将来)
HBV DNA检测方法的比较
斑点杂交
敏感性 特异性 重复性 定量范围 简便 安全性 设备 技术要求 检测价格 105 高 好 4 较繁琐 好 便宜 低 低
PCR
102 稍低 稍差 6 简便 好 稍贵 高 中
HBV现症感染吗?
为什么血清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
★ 检测试剂不够敏感。
Abbott试剂盒由ad亚型抗体和抗原制备,
对ay亚型的灵敏度较低。
★ S基因变异(抗原性发生改变)。
★ X基因变异(转录受抑制)。
★ 重叠HCV感染(干扰HBsAg合成)。
HBsAg抗原性
aa124-147 HBsAg共同决定簇“a” aa122 确定HBsAg亚型d/y, 赖氨酸/精氨酸 aa160 确定HBsAg亚型w/r, 赖氨酸/精氨酸
定量PCR
102 高 好 6 简便 好 昂贵 高 高
基因芯片与HBV DNA定量检测HBV结果比较 基因芯片 阳性 阴性 阳性 HBV DNA定量 19 4
阴性
2
15
符合率为85%(34/40),芯片检出率为 82.61%(19/23), 假阳性率为11.76%(2/17).
基因芯片与HCV RNA定量检测HCV结果比较 基因芯片 阳性 阴性 阳性 HCV RNA定量 阴性 1 27 7 5
有关YMDD变异株的检测
Alleb 报 道 20 例 拉 米 夫 定 治 疗 后 耐 药 病 例, 所 有 均 存在 YMDD变异。 Gane 报 道 8 例 拉 米 夫 定 治疗后耐药病例,所有均存在YM条件下存在YMDD变异株。 • 我科发现一例。 • Kobayashi报道18例ALT正常HBV无 症状感染者中,5例拉米夫定治疗 前为YMDD变异株。
3 1 1 0 0
0 2 0 1 0
5份芯片检测的标本与DNA序列测定结果一致
为什么建议每个病人都要进行 HBV DNA检测?
从HBV DNA与HBV-M的关系中可得到解答
我科1474例 HBV-M与HBV DNA结果分析
HBsA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合计 + + + + + + HBeAg + + + HBcAb + + + + + + + + HBsAb + + + + + HBeAb 例数 HBV DNA(+) 例 数 (%) + + + + + 603 520(86.2) 465 163(35.1) 19 18(94.2) 216 88(40.7) 5 3(60) 20 1(5) 27 1(3.7) 24 2(8.0) 1 0(0) 56 2(3.6) 26 3(11.5) 2 2(100) 10 0(0) 1474 803
HBsAg
★常用ELISA法检测。 ★目前HBsAg诊断试剂质量较高, 灵敏度可达0.2ng/L。从全国 室间质控评价结果显示,阳 性标本检出率达到或超过98%。 ★ HBsAg滴度越高,HBeAg、 HBV DNA阳性的可能性越大。 ★ 血液与肝组织的HBsAg含量并不完 全相关
HBsAg阳性就可诊断
基因变异导致HBsAg与抗HBs共存
★ aa126 苏氨酸
★ aa141 赖氨酸 ★ aa145 甘氨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