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创造活动的现象
创造力开发 创造过程 创造性思维 创造技法 创造的个性心理品质 创造条件 创造教育 创造评价
创造学与传统科学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1、与传统科学的关系 创造学与传统科学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 别。 2、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创造学与素质教育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重要的 体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即培养受教育者 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1 创造主体和客体
主体:是指谁去进行创造。因此,创造主体也称创造者,它一般 是指进行创造的国家、团体或个人。
创造主体的基本范围:国家 团体 个人
客体:即指创造对象。创造对象是创造主体的创造行为所涉及的目标, 它的具体化就是创造课题。
2.2 创造精神、知识和创造技法
创造精神的涵义和作用
涵义: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唯物主 义者常把精神当作和意识同一系列的概念来使用”。①而创造精神也 主要是指创造者的创造意识。
1、创造力与禀赋 2、创造力与脑潜力 3、创造力与年龄
3.3 创造力开发
一、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心理因素
1、奥斯本的观点 (1)习惯性有碍问题的解决。 (2)自我沮丧为创造力的障碍。 (3)企求“一致”,阻碍了创造力的趋向。 (4)胆怯有抑制观念的倾向。
创造技法
涵义:所谓创造技法,就是人们根据创造理论及规律总结出来的,能 解决创造问题,较顺利地进行创造的技巧和思维方法。
百度文库
2.3 创造环境
1、制度环境
2、政策环境 3、市场与法制环境
4、教育培训环境 5、情报信息与服务环境 6、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环境 7、硬环境
第3章 创造力概述
u 创造力的构成和分类 u 创造力辨析 u 创造力开发 u 创造力测评
产生:1、在美国产生
2、诞生原因
1)历代学者不同角度的研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 2)各国国力竞争的本质促进了创造学的研究 3)相继完善和成熟的相关学科为创造学的产生提供了较完备的条件
发展:1、在日本的发展 2、在前苏联的教育简况 3、在我国的发展
第2章 创造的基本要素
u 创造的主体和客体 u 创造精神、知识和创造技法 u 创造环境
创造的特点
1)创新性 2)普遍性 3)永恒性 4)超前性 5)社会性 6)求异性 7) 艰巨性 8)实践性
相关概念 发现: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和找到的事 物或规律。它包含新的科学事实的发现和新的科学规律和理论的发现两 类。 发明:发明是指人类运用自然规则研制出新的事物或新的方法。这些事 物或方法是过去没有的。它包括新产品的研制和新方法的发明两类。 创新:创新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l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 根据韦代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涵义为:引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
3.创造学是一门引领未来的超前性的学科
创造学的研究目的和基本原理
研究目的:创造学的研究目的只有一个,即尽快开发每一个普通人 的创造力,提高其创造性,既使得普通人也能够进行创造活动, 也使那些创造型人才能不断提高创造活动的质量。
基本原理:
1、两原理说
(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即人人都有创造力, 因此,都具有开发的创造潜能。 (2)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不断被激发出来, 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
3.1 创造力的构成和分类
1、创造力的涵义
创造力是指创造者的创造能力,是创造者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 现出的取得创造成果的能力。
2、创造力的构成
构成因素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造力由10个要素构成,即知识、自学能 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 毅力等。日本创造学家进藤隆夫等人提出创造力是由活力、扩力、结 力及个性等4个要素构成。
1.2 创造的原动力和意义
马斯洛的五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1.3 创造学概述
一、创造学的涵义和性质
涵义:创造学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管理、艺术和其他所有领域 的创造活动现象,并从中探索出创造的过程、特点、方法等规律性的 东西的一门科学。
性质:1.创造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2.创造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的学科
创造精神的体现方面:
1、一切向前看 2、永不满足 3、争取高成就
知识
涵义:所谓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 和经验的总和”。它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文化知识,也包 括许多可能还没有总结,上升为书本知识的宝贵经验,还应包 括很多人类创造的基本技能。
作用:1、知识及其经验和技能是进行创造的坚实基础和必要手段 2、进行创造需要驾驭、融汇、超越知识
1.4 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1、在美国产生 2、诞生原因 1)历代学者不同角度的研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 2)各国国力竞争的本质促进了创造学的研究 3)相继完善和成熟的相关学科为创造学的产生提供了较完备的条件 发展:1、在日本的发展 2、在前苏联的教育简况 3、在我国的发展
1.4 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
2、三原理说
(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属性,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和 训练而激发出来并且可以得到不断提高。 (2)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是人创造的产物,一切现存的东西都不是十 全十美的,都可以通过人的再创造改变得更好,并且可以创造出现实世 界还不存在的更加完善的东西。 (3)实现同样的目的,方法是多元的。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智力 知识 认知风格 人格特征 动机 环境
创造力的构架
1)发现问题的能力 2)明确问题的能力 3)阐述问题的能力 4)组织问题的能力 5)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3、创造力的能级
4、创造力的分类 1)马斯洛的两分法 2)海纳特的三分法 3)刘道玉的四分法
3.2 创造力辨析
一、创造力具有普遍性 二、认识创造力,辨析相关问题
创造学理论与实践
内容
第一篇 基础概念篇 第二篇 创造性思维 第三篇 创造技法 第四篇 创造实践篇 第五篇 创造型人才开发篇 第六篇 创造性经营
第1章 创造学导论
•▲创造及相关概念 •▲创造的原动力和意义 •▲创造学概述 •▲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
1.1 创造及相关概念
所谓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