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与起源(ppt 62页)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课件

艺术概论课件

• 斯宾塞进一步说:人是高等动物,比起动 物来有更多的剩余精力,艺术就是这种剩 余精力的发泄。
• 德国学者谷斯鲁认为,“游戏”并不是完 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在轻松愉快 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 际生活做准备或者联系。
• 举例:小猫追逐线团————捕捉老鼠
• 小女孩玩木偶————做母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德国美学家希勒《美育书简》,首次提 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且系统地阐述了 他的美育思想。
希勒将古希腊与近代文明社会进行了对 比,认为在古希腊,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 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 也非常和谐。然而,近代文明社会,发达 的工业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 等级的严格区别,这样一来,不仅使社会 与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
• 普列汉诺夫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 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 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他们。
• 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 提。
• 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他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的结束,也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
舞 蹈 纹 彩 陶 盆
第二节 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起源于“交感巫术”的进一步发展:
•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 •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
理论》 • 艺术史学家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五、艺术起源于“劳动 ”
1900年,普列汉诺夫《 没有地址的信》,通过 对原始音乐、舞蹈、绘 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 学、民俗学、人类学和 民族学的文献证明,系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 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 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 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 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活动的 进一步因素。

最新艺术的起源课件

最新艺术的起源课件

游戏说还认为,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
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剩
余精力是人们进行艺术这种精神游戏 的动力。
进步性:它揭示了艺术发生的生物学和 心理学方面的某些必要条件,如剩余精 力是艺术活动的重要条件,艺术的娱乐 性和审美性等,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 艺术创造的核心,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 质是富于启发的
艺术设计系
杜宁
艺术的起源
模仿说
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 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艺术的起源-----模仿说
• 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 亚里士多德 :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
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 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 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 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 • 达 芬奇
温 情
马 家 窑 文 化 几何装饰纹样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它是包 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 响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 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 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 塞理论"。
“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
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们只有在一 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 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片面性:它把艺术看成是脱离社会实践 的绝对自由的纯娱乐性活动,且偏重从 生物学的意义上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过 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 和片面性的弊病。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 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在这种学说看来,原始人所有的艺术只有一 个最主要的推动力,那就是他们通过各种艺 术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从而促成了艺术的发 生和发展。如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 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 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

艺术的本质与起源.pptx

艺术的本质与起源.pptx
西方传统造形风格
形式的表现 1.神圣崇高、和谐统整的非对称均衡形式多 ; 2.理性的表现多於感性的流露,重写实 ; 3.外放的海洋型国度,形式多变而进化 ; 4.多元性的城邦文化,相互影响,风格异起而多样; 5.学派林立,相互刺激,形式力求创新 。
西汉石雕
秦:公元200年
商:公元前16-11世纪 公元一世纪:印度
东方文明的启示与设计伦理
据安永华明会计事务所2005年发布的《中国,新
的奢华风潮》报告称:在中国,奢侈品的销售规模以
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仅此于美
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
在消费领域: 盲目攀比、 趋同心理
炫耀心理
过度消费、
不良消费现象
过度消费 趋优消费
炫耀心理、个性膨胀——“蔚然成风”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4.2721.4.2708:54:2808:54:28April 27,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4月 27日星 期二上 午8时54分28秒08:54:2821.4.27
艺术哲学
9月20日
艺术的本质和起源
艺术哲学
艺术诞生于文字之前,作为最古老的文明陪伴 人类度过最初的荒蛮岁月。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 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是因为人们 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艺术方面的资料所知甚少。尽管 如此,历史上的许多学者还是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 的探索和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关于艺术起 源的学说。
艺术哲学
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PPT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PPT

----《毛诗序》

“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 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 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托尔斯泰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
----苏珊·朗格【美】


合理性:
艺术以表现情感为主。 反映了艺术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合理性:
人类早期艺术,摹仿确实是一种主要的创作方法。 在美术中真实地反映现实(写真、写实)是现实主义的方法。 肯定了艺术、艺术起源与现实(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不合理性:
摹仿不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也有 它只是一种创作方式,不是艺术发生的必然根源。
2、游戏说
基本观点
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 游戏本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 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 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都具有人工性(艺术品的重要特征) 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蕴含情感。



为什么说工具是艺术发生的上限?
工具是人类社会的起点,艺术的创造是工具创造的逻辑发展
工具促进了形式美的产生 工具促进技术的发展
2、“艺术前的艺术”阶段
(黑格尔的说法) 也叫“准艺术”或“史前艺术” 特点:实用与艺术兼容

“发生”标志:人体装饰、洞穴壁画(大多为石器)
摹仿说
劳动说
游戏说
艺术 起源
表现说
宗教说
1、摹仿说
这是关于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从蜘蛛我们学会了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 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德莫克利特《著作残篇》

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

李白与道教
• 李白最 为 醉 心 的 是 道 家 (教 )的 思 想文化,他从道家那里学到了 浮云富贵,粪土王侯,遗世独 立,隐逸求仙,追求自由的精 神。道教文化对他的影响,在 他的诗中多表现为游仙诗。如 他认为人间是污浊不堪的,是 黑暗和不自由的,只有山林仙 境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他在 诗中写道:“少年早欲五湖去, 见 此 弥 将 钟 鼎 疏 ” 。 (《 答 王 十 二 》 )“ 别 君 去 兮 何 时 还 , 且 放 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 ), “ 人 生 在 世 不 称 意 , 精明品课件朝 散 发 弄 清 舟 ”
• 三是真挚而火热的思想感情。杜甫虽 然一生功不成但却身不退,任是政治 上的打击或生活上的挫折,从来没有 熄灭过忧国忧民的心火。他对政治、 人生态度,对日常生活及自然景物都 充 满 浓 厚 的 感 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学 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流 露出来。如中国的古典园林深受哲学“道 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影响,追求一种 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吸收传统哲学中虚 实辩证统一的思想,形成“借景”“分 景”“隔景”等多种处理空间的方法。 精品课件
苏 州 拙 政 园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何园
精品课件
拙政园
精品课件
的永恒》,达利作,1931年,布上油 画,24x3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作 于1931年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 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 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 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 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 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 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 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 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 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 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 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艺术的起源课件

艺术的起源课件
艺术起源对于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 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也为后人提供了表达和传承文化的平台。
艺术起源的不同学派及观点
模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模仿,是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游戏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是人类在游戏中寻求快乐 和满足,通过创造性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 感。
心理学方法
心理学方法的应用
通过分析艺术家的创作心理和观众的艺术感受,揭示艺术的 情感表达和认知过程。
心理学方法的限制
由于艺术家的创作心理和观众的艺术感受是主观的,因此可 能无法用心理学方法全面解释艺术的起源和演变。
05
艺术起源的未来研究方向
深化实证研究,加强跨学科融合
实证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考古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实际数据,深化 对艺术起源的实证研究。
社会制度对艺术内容的影响
社会制度可能对艺术内容产生影响。例如,在封建社会,艺术作品常常包含对统 治阶级的赞美和对被统治阶级的贬低;而在现代社会,艺术作品则更加注重表现 个体的自由、平等和人性等价值
03
不同艺术形式的起源与发展
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洞窟壁画
早期人类在洞窟墙壁上创作的 动物和人类形象,表明他们对 绘画的热爱和掌握程度的提高
宗教仪式中的艺术元素
宗教仪式往往需要借助一些艺术元素来增强其神秘感和权威 性。例如,一些宗教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都是在宗 教仪式中得到发展。
自然环境与艺术起源的关联
对自然景观的模仿
一些学者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景观的模仿。原始人可能通过绘画或雕塑 等方式来模仿自然景观,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感。
自然环境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艺术学概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 编编
几种主要看法
艺艺
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客观



精神说”、“主观精神说”、 总论
“模仿说”或“再现说”。

1、“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 上 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编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 艺
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
的。德国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 术
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 总
哲学体系之上。

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 道是文的本源。朱熹认为, 上 “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 编 单工具,“犹车之载物”罢了。 艺 显然,这种“文以载道”说同 术 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 总

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

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上艺术 术
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总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
点;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 编
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说明 艺 了这个道理。总而言之,艺 术
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 总
的再创造。

(三)审美性

1、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 编
产品;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
基础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
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 艺
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 术 总
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论
三、“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
学研究的启示

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 编

《艺术概论》艺术的起源(课堂PPT)

《艺术概论》艺术的起源(课堂PPT)

例:法国的拉斯科洞穴 拉斯科洞窟壁画的马中,最 令人嘱目的是所谓的“中国 马”,其因形体颇似中国的蒙 古马种而得名。画中的马正处 于怀孕期,这与祈求增殖的观 念有关;
例: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 窟壁画(Altamira)
最突出的是长达2米的《受 伤的野牛》。它刻画了野牛在受 伤之后的蜷缩,准确有力地表现 了动物的结构和动态。
化,是从“具象”到“抽象”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一论 断不具有很强的说 服力。
所谓原始“彩陶”, 是指一种绘有黑色、 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 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 之为“彩陶文化”。
在几何纹样时期延 续了漫长的两千多年后, 到 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 的古希陶工艺的繁盛时期 才完成了具象的人物造型。
原始社会的人们对于色彩美 的认识,已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 萌芽,例如从随便捡来的鹅卵石 做工具,到有意识寻找玛瑙、碧 玉、黑晶石等矿石料工具。它们 色彩美丽,使原始人对色彩的认 识开始形成。
例如,在“山顶洞人”那 里发现了在打制与研磨的鹅卵石、 骨坠、兽齿上都用赤铁矿粉染上 红的颜色。
三、原始艺术
2.4 巫术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 式活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 的一种理论。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 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 也持这一观点。
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 华·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 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他认为,原始人思维的方式同现代人有很 大的不同,对原始人来说,周围的世界异 常陌生和神秘,令人敬畏。原始人思维的 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
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Grotte de Lascaux)
原始人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而制造工具。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原始人为了功利目的而经历了观念 和意识的转变:从实用到审美。原始时期的艺术,首先还是考虑 的实用,然后再考虑美观。

美术概论 三、艺术的本质与起源

美术概论 三、艺术的本质与起源
艺术的本质与起源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 艺术起源于“模仿” 2. 艺术起源于“游戏” 3. 艺术起源于“表现” 4. 艺术起源于“巫术” 5. 艺术起源于“劳动” 6. 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 论
( 1 )艺术起源于“模仿”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德 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他们认为,人类通过艺术形式模仿 大自然和现实生活场景,实际上是一 种被动的抄袭。
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 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 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 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俄国美学家 普列汉诺夫
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劳动
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劳动

艺术美的产生——原始人使用的石刀
在劳动中发现和创造了艺术和美
(6)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和芬 兰艺术史学家希尔恩认为,艺术本身 就是一种综合性现象,因此,研究艺 术的起源必须运用社会学、人类学、 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 法,才能真正揭示艺术起源的奥秘。
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 勒和人类学家弗雷泽。
爱德华·泰勒
原始人类的巫术仪式
舞蹈纹彩陶盆中的巫术活动
彩陶 《鹳鱼石斧图》(陶缸)
( 5 )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国美学家普列汉诺夫通过对原始音 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系统 地研究了艺术的起源问题,得出艺术产 生于劳动的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古希腊 陶瓶上模仿的人与马的图案
原始社会晚期 模仿鸱鸮造型的三足鼎
仰韶文化 披短发的人面口形彩陶瓶
原始彩陶盆 模仿人吃鱼的艺术形 象
在原始彩陶上出现的 模仿动物图案的形象

最新艺术学概论之 第三章 艺术的本质课件ppt

最新艺术学概论之   第三章  艺术的本质课件ppt

1.客观精神说
•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 “宇宙精神”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古希 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柏 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现实世 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 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和真理隔着三层”。黑格尔认为美(艺 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内容和感性 形式的对立统一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 从这个时期开始,文人开始用诗歌、绘画、书法 等美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艺术 摆脱了以前只属于贵族和匠人的单纯技艺性活动 和体力劳动,具有了精神性特征。艺术成为文人 表达内心苦闷和喜怒哀乐的手段,成为文人的精 神寄托和身份象征。自此,艺术就超越了单纯的 技艺,和精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艺术成为专 指绘画、书法、音乐、诗歌等精神性产品的美的 艺术。
• 其后德国哲学家席勒的“游戏说”和尼采的“主 观意志”所强调的都是艺术是一种主观精神。
• 在这里,柏拉图的“理式”和黑格尔的 “理念”都是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一种精 神性的东西,但又是外在于人的。
• 这种观点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具有重要影 响。
2.主观精神说
•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 生命本体的冲动”,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康 德。康德一方面把自由看作是艺术的灵魂,一方 面又认为艺术植根于艺术家的天才的想象力和理 解力,并且是不关涉任何实际功利和目的,也不 涉及理性化的概念,如同游戏。
2.艺术的狭义——美的艺术
• 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
• 在文艺复兴时期,美开始得到较高的评价,而且在生活中 发挥着自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作用。美的生产者……画家、 雕塑家、建筑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他们将自己看 作是超出匠人之上的而且力图打破他们同匠人的一致性联 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传统造形风格
内容的表现 1.希腊、罗马文化的交融,古典与浪漫的内容,歌颂神圣与人性 之光辉; 2.反映地域生活色彩,强调人神之间境遇的理解; 3.追求自然与人生之关系,重理性而轻人情,客观成分浓; 4.追求合理的美学内涵,求务实。
中西艺术文化的同异
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形式的表现 1.庄重、严正、典雅的对称形式多; 2.感性的挥洒多於理性的规划,重写意; 3.内敛的大陆型国度,形式相对较为保守而固定; 4.单元性的民族文化,一脉相承,风格纯朴独特; 5.缺乏专门美学体系,重直觉体悟,形式自成定规,突破较难。
环保——应注重实质的环保:心灵环保、
生活环保、社会环保、自然环保。
创 意 产 业中国与传城统文市化的文内涵化与魅力
艺术哲学
9月20日
艺术的本质和起源
艺术哲学
艺术诞生于文字之前,作为最古老的文明陪伴人 类度过最初的荒蛮岁月。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被 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 人类早期的历史和艺术方面的资料所知甚少。尽管如 此,历史上的许多学者还是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 探索和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关于艺术起源 的学说。
(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 关系”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在一定 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 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3)艺术生产理论揭 示了艺术系统的秘密。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 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 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艺术哲学
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的本质主要有: “客观精神说” “主观精神说” “模仿说”(再现说) 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艺术哲学
“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 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 探讨,他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 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中国古代也有“文以载道”之说。
艺术哲学
“主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 “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 为艺术和游戏是相通的,他看到并强调了创作主体人 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也有此方面的相关学说,如宋代岳羽的 “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
艺术哲学
“模仿说”(再现说)
“模仿”说或“再现”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 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 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和 画家不应当“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而是应当 “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俄国的车尔尼雪夫 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 是对生活的“再现”。
艺术哲学
艺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所涉猎的学科早已 超过艺术学的范畴。现在关于艺术起源的说法主要有 五种:1.模仿说 2.游戏说 3.表现说 4.巫术说 5.劳动说。这五种学说各有其正确性又有其不足。
艺术哲学
模仿说:在一定程度上,它揭示了艺术与

实之间的关系,有些艺术确实始于对自然
的模仿。游戏说:对艺术的特质有了新的
东方文明的启示与设计伦理
20世纪末以来的困境
{ 技术反控
生态失衡 金融危机
心灵空虚
物质经济科技单向发展失衡
创 意 产 业 东与方文城明的市启文示与化设计伦理
智 东方佛学:关于智慧的学问, :每日有新的认 慧 知; :头部为象形的扫帚,将蒙蔽心头的灰尘
扫去,让心头雪亮。
创 意 产 业 东与方文城明的市启文示与化设计伦理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程建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传统文化元素:
精神层面
1.思想意识、理念 2.民族情怀 3.审美情趣 4.风俗习惯……
形式要素
1.造型手法 2.色彩应用 3.材质应用……
中西艺术文化的同异
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内容的表现 1.儒家的正统思想、敦厚的礼教精神,内容方正、严谨而庄重; 2.反映本位的民族思想,敍述人间感性的自觉; 3.追求自我生命的诠释,重个性而轻理性,主观成分高; 4.喜好抽象灵性的直觉,重意境。
东方文明的启示与设计伦理
据安永华明会计事务所2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发布的《中国,新的
奢华风潮》报告称:在中国,奢侈品的销售规模以每
年10%——20%的速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仅此于美
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
在消费领域:
趋同心理
盲目攀比、
炫耀心理
过度消费、
不良消费现象
过度消费 趋优消费
炫耀心理、个性膨胀——“蔚然成风”
艺术哲学
“艺术生产”理论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 的精神生产。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 性质和特点。 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的起源离不 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 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 与表现的结合。
艺术哲学
“模仿说”(再现说)
理解,但对原始时代的生活状况和思维特征又了解不
够。巫术说和劳动实践说:是较为合理的学说,但是,
巫术说远离了构成社会主体的劳动实践,这就把巫术
与劳动实践割裂开来,成为一种孤立的学说。劳动实
践说虽然在根本上阐明了艺术起源的性质,却又忽视
了原始时代的思维方式,对于艺术作为巫术仪式这样
一种人类普遍的社会状况关注不够。
西方传统造形风格
形式的表现 1.神圣崇高、和谐统整的非对称均衡形式多 ; 2.理性的表现多於感性的流露,重写实 ; 3.外放的海洋型国度,形式多变而进化 ; 4.多元性的城邦文化,相互影响,风格异起而多样; 5.学派林立,相互刺激,形式力求创新 。
西汉石雕
秦:公元200年
商:公元前16-11世纪 公元一世纪:印度
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 四川成都出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东方传统文化与伦理
创 意 产 业 东与方文城明的市启文示与化设计伦理
不良消费 现象
引导 怂恿
以消费需求 为导向单纯 追求利润的 设计策略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往 往会想尽办法怂恿消费者过度消费;而消费者为了满 足诸如过度炫耀、盲目消费等不良消费心理,也会自 然“上钩”,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逐渐积累,逐渐产生 了“物质背离现象”。当金融风暴来临,均成祸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