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的发展
摘要: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逐渐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核心环节。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是一个关乎金融业稳定性,降低金融系统波动的重要问题。

而且良好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系统,能大大提高金融违规成本,减少金融违规行为。

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及其监管制度,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众多的商业银行逐步上市成为公众企业,以及我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已经严重滞后。

发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的问题,探索其发展方向,成为十分有意义的命题。

本文在总结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一系列问
题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不足
1.政府监管力量薄弱。

2003年是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之前,人民银行以我国中央银行的身份,肩负着对金融机构监管的职责。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监管效率,2003年4月,中国正式开始了金融分业监管的模式。

银行、证券和保险三类金融机构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

其中,银监会负责银行
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

不可否认,在之后将近十年的历程中,银监会在银行业加强信息披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由于银监会从人民银行分离时的人员安排,使得很多银监会分支机构从业人数较少,同时,银行业监管人员本身从事的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人员素质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由于人民银行迫切需要保留优秀人才,使得银监会不得不采取大规模引进人才,逐步培养人才的人力资源发展模式,这使得银监会在监管人数缺乏的情况下,还要遭受人才结构的考验。

总体而言,从政府监管的层面来说,我国银行业监管力量还相对薄弱。

2.对银行业信息披露工作的处罚力度不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由银监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同时,由于银监会在对上述违规行为处罚时,未能形成常规性标准,使得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偏小,无疑纵容了其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规范行为,最终造成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缓慢。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信息披露事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商业银行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且专业性较高,没有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会使得商业银行内部违规行为的便利性大大提高,这也是为什么最近经常暴露出商业银行内部人员欺诈犯罪案件的原因。

3.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机制,主
要指的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方面。

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其年度财务报表必须经过第三方审计机构审计,且第三方审计机构,必须是具备从事金融相关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的重点主要包括会计报表、重大事项、风险提示、关联方交易等,以形成一个对银行相对公允的评价。

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很明显的一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独立性不强,限制了其对银行业机构会计信息披露审计监督水平。

发达国家成熟的注册会计师体制主要采取行业自律的监管模式,在行业内部,诚信度被提高到最为重要的生命线的位置。

而我国目前虽然也是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但仍然是一种政府监管的模式,地方政府为谋求本地方经济利益,通过控制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方式介入注册会计师业市场管理,从而大大削弱了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体系的权威性。

4.内部监督效果不佳。

银行内部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监督,即通过银行会计检查、督促、控制等工作过程和手段对银行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管理。

同时,为了提高内部监督效果,很多商业银行逐渐设立了内审部门和事后监督部门,负责对银行业务进行审查、校验和监督,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和改正商业银行会计差错,规范会计行为。

综合考察三方面的内部监督机制,我们发现,银行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着明显的被动式特征。

目前内部监督往往停留在账证核对、账账核对等表层上,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是一种完
全被动式的内部监督。

同时,监督手段滞后,制约着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一线的业务部门,由于受到业绩考核等原因,往往能接收到最新的技术和操作理念,而监管部门,没有业绩考核的压力,对新技术设备的采购又受到预算等因素的制约,以至于监管部门的设备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业务部门。

二、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发展方向
1.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

无论是内部监管还是外部监管,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人员来完成。

当前,从职业道德和从业水平两个方面,银行业监管人员的素质都有待提高。

要建立银行内部监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和银行监管部门从业人员的系统性培训。

首先,是业务知识的培训,因为各个监管岗位都要求比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由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新的知识和操作方法不断涌现,需要建立常态的培训体系,以确保整个监管队伍知识的更新速度。

其次,要建立常态的监管人员职业道德考评制度,强化监管意识,使整个监管队伍能够客观公正的行使监督责任。

2.优化监管制度。

首先,要更新监管理念。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要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确保银行业的顺利运营。

因此,监管理念要有所调整,在目前的形势下,监管措施要更有利于“疏导”,争取在发展中解决遗留问题。

同时,要理顺人民银行监管与银监会监管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银行业遭受双重监管、双重指导的局面,减少由于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信息沟通所造成的监管差异甚至矛盾性指令。

其次,要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监督职能。

内部监督往往更能
够发现问题于初始阶段,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体系主要是会计监督,对于会计监督工作,国家有较为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化会计监督的职能,更多的是严格按照规定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明确内部会计监督人员的职责,强化其监督管理意识,并提高会计监督人员的岗位责任。

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监督与会计核算的协同性,将内部会监督与会计核算联系起来,以提高内部监督的质量。

总体而言,要建立银行会计核算、内部审计和事后监督协同性运作的银行内部监管体系,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职能。

第三,要有效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对银行业会计信息的监管职能。

加强会计、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建设和发展,对银行业制定更为严格的统一的中介机构审计标准,明确社会中介机构对银行业审计、评估等事务的责任。

3.提高监管的技术手段。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商业银行监管的实时化成为可能。

实时监管是指金融监管部门通过电子监控网络系统实时、动态、全面地收集金融机构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囊括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变动情况、资金流动情况、清算过程以及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等内容。

实时监控使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从结果管理转变到过程管理的阶段。

完善的过程管理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