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共42张PPT)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ppt课件-大气热力环流(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ppt课件-大气热力环流(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30530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1.png)
答案:A
解析:第2题,图乙显示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可以判断出近地面陆地为 高压、海洋为低压,陆地表面气温低于海洋表面气温,由图甲可知,大致在18 时~次日7时这段时间内陆地表面气温低于海洋表面气温,故选A。
[2024·河北邯郸开学考试]城市热岛强度为城区平均温度与其周边郊 区平均温度的差值,造成城区气温高于周围郊区气温的现象被称为城 市热岛效应。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某城市海陆风日与非海陆风日的 热岛强度日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海陆风日的11~17时,城市热岛强度明显降低,说明该时 段该城市( )
A.受凉爽湿润海风影响 B.海风吹来或带来云雨天气 C.陆风逐渐转变为海风 D.陆风势力逐渐强于海风
答案:A
解析:第3题,该城市海陆风日的11~17时,主要吹海风,从海洋来的凉爽湿 润气流可以使城市热岛效应降低,A正确;海风吹来水汽,并不一定带来云雨天 气,B错误;白天海洋形成高压,陆地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C、D错误。
(3)三个关系 ①温差关系:近地面两地有气温差。 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③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气温高的地方
近地面__下__凹__、高空__上_凸___
气温低的地方
近地面__上__凸__、高空__下_凹___
[指点迷津] 气压高低的相对性 (1)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因而“高压”的数值并 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 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的气压值大于低压区的气压值;同一垂直方 向上,近地面“低压”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 (2)气流不一定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 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但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则由低气压区流向
答案:B 解析:第5题,由材料“近地面A对应亚洲大陆,B对应太平洋,其中①为5 500 米等高面,②为1月份500 hPa等压面,③为7月份500 hPa等压面”及图示信息可 知,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TA<TB。同样,冬季陆 地近地面气压高于海洋,高空相反,A、B位于5 500米等高面,属于高空,故PA <PB。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陆地近地面气压低于海洋,高空则相反,所以7月 PA>PB。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气温年较差海上低于陆地,所以气温年较差 ΔTA>ΔTB。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
解析:第2题,图乙显示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可以判断出近地面陆地为 高压、海洋为低压,陆地表面气温低于海洋表面气温,由图甲可知,大致在18 时~次日7时这段时间内陆地表面气温低于海洋表面气温,故选A。
[2024·河北邯郸开学考试]城市热岛强度为城区平均温度与其周边郊 区平均温度的差值,造成城区气温高于周围郊区气温的现象被称为城 市热岛效应。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某城市海陆风日与非海陆风日的 热岛强度日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海陆风日的11~17时,城市热岛强度明显降低,说明该时 段该城市( )
A.受凉爽湿润海风影响 B.海风吹来或带来云雨天气 C.陆风逐渐转变为海风 D.陆风势力逐渐强于海风
答案:A
解析:第3题,该城市海陆风日的11~17时,主要吹海风,从海洋来的凉爽湿 润气流可以使城市热岛效应降低,A正确;海风吹来水汽,并不一定带来云雨天 气,B错误;白天海洋形成高压,陆地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C、D错误。
(3)三个关系 ①温差关系:近地面两地有气温差。 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③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气温高的地方
近地面__下__凹__、高空__上_凸___
气温低的地方
近地面__上__凸__、高空__下_凹___
[指点迷津] 气压高低的相对性 (1)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因而“高压”的数值并 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 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的气压值大于低压区的气压值;同一垂直方 向上,近地面“低压”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 (2)气流不一定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 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但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则由低气压区流向
答案:B 解析:第5题,由材料“近地面A对应亚洲大陆,B对应太平洋,其中①为5 500 米等高面,②为1月份500 hPa等压面,③为7月份500 hPa等压面”及图示信息可 知,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TA<TB。同样,冬季陆 地近地面气压高于海洋,高空相反,A、B位于5 500米等高面,属于高空,故PA <PB。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陆地近地面气压低于海洋,高空则相反,所以7月 PA>PB。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气温年较差海上低于陆地,所以气温年较差 ΔTA>ΔTB。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https://img.taocdn.com/s3/m/e0f1825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f.png)
(3)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 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天气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 状况 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A.地面辐射
B.CO2气体 C.臭氧气体
D.人类活动
3.下列有关该大气层的正确叙述是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左右
大气的受热过程就是:
太阳短波辐射 地面吸收
地面长波辐射
• 平流层
高层大气
–现象: 大气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晴气朗
–气温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受热过程:臭氧直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平流层
–人类活动:飞机飞行
对流层
地面
大气层的垂直分层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300千米的 高空温度可达1 000 ℃以上;大气密度极小,在2 高层大气 000~3 000千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 间的密度非常接近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 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 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 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
大气受热过程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 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 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 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 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 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 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 高度和降水。图 a 示意山体效应概念 模型,图 b、c 示意某山脉 不同纬度带 山体内外最热月 10℃等温线分布高度 。
高中地理 章节复习课:地球上的大气(共41张ppt)
![高中地理 章节复习课:地球上的大气(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ec83962cc58bd63186bddc.png)
地球上的大气
2020/6/26
1
大气
大气的性质 大气的运动
干洁的空气:N2、O2、Ar、CO3、O3等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 水汽、固体杂质
大气热力性质 大气垂直分层 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 大气热力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热力环流 风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季风环流-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 全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的气压差
异。
等压面
对流层
2020/6/26
某水平面
等压面
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 相等的各 点连线, 反映出水 平方向上 的气压差 异。
2020/6/26
6
(二) 大气的 热力作 用:
2020/6/26
一个过程: 两个作用: 三个辐射:
对流层
7
典
例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 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 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 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 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 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对流层
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 逆温。
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 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 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
11
(三) 大气的 垂直分 层:
2、逆温现象
②逆温成因: b、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较冷的地面或水面之上时,底层空气 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对,流层上层空气对因流距层 离较远,降温 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 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的冬季,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 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2020/6/26
1
大气
大气的性质 大气的运动
干洁的空气:N2、O2、Ar、CO3、O3等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 水汽、固体杂质
大气热力性质 大气垂直分层 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 大气热力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热力环流 风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季风环流-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 全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的气压差
异。
等压面
对流层
2020/6/26
某水平面
等压面
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 相等的各 点连线, 反映出水 平方向上 的气压差 异。
2020/6/26
6
(二) 大气的 热力作 用:
2020/6/26
一个过程: 两个作用: 三个辐射:
对流层
7
典
例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 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 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 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 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 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对流层
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 逆温。
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 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 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
11
(三) 大气的 垂直分 层:
2、逆温现象
②逆温成因: b、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较冷的地面或水面之上时,底层空气 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对,流层上层空气对因流距层 离较远,降温 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 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的冬季,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 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 课件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00a4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7.png)
拓展提升-典型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风
陆风
海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比海洋 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 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陆风的形成:夜晚陆地比海洋 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 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拓展提升-典型的热力环流
1.延庆盆地山谷风现象较为明显的原因是(B)
A.地处华北平原,受季风的影响大
B.盆地内的水库,增大了山谷与山坡的温差
C.周边多山地,易形成狭管效应
D.地形较为封闭,热量不易散发
解析:由图可知,周边多山池,下垫面起伏大,环境较为封闭,背景风(或季风、盛行风)干扰较小,A错; 盆地有湖泊(水库),增大比热容,进一步降低盆地升温、降温幅度,增大了盆地与山坡之间的温差,促进了 山谷风的形成,B对;狭管效应对山谷风有干扰,空气流动加快,会减小山坡与山谷温差,使山谷风减弱,C错; 白天,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发,会抬高盆地内温度,从而减小山坡与山谷温差,使山谷风减弱,D错。故选B。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A(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决定风速,影响风向
B(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 反。降低风速,影响风向
C(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 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 左偏。不影响风速,改变风向
针对训练
延庆盆地地处北京西北郊区,北部背依海坨山,南部与北京城区之间有军都山相 隔,空气质量优,是首都的“后花园”。延庆盆地山谷风现象明显,尤其是3-5月山 谷风日数最多。山谷风是导致延庆盆地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下图示意延庆盆地的 地形。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 高三一轮复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课件)(共136张PPT)
![高中地理 高三一轮复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课件)(共1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570d52c8d376eeafaa3117.png)
平原的高空气温低,是因为接收到的地面 辐射较少。
15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
: 晴天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降温快于近地面大气,使近地面大气温 度表现出下冷上热的现象。
:
高
高
高
高
高
度
度
度
度
度
气温
正常气温
出现逆温 气温
逆层加厚温气温 逆温逐渐消失气温
气温
气温恢复正常
: 空气对流减弱,风力小,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危害人体健康。
A地热,气流上升,易形成阴 雨天气。BC地冷,气流下沉, 易形成晴朗天气。
气压降低 C’ 风
气压升高 A’ 风
气压降低 B’
风 C
冷
风 A
B 冷
24
①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 状况而言。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 增加而减小。 ②空气垂直运动是近地面热胀冷缩导 致的。 ③热力环流中,热低压,冷高压。
-18-
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 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 大小(粗细)。读图,完成第1~3题。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 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 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第4~6题。
7
①高层大气先冷后热,在高层大气中 部O原子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 大气增温。 ②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 通信有重要作用。
8
知识梳理
2.大气的热状况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 面辐射、大气辐射是长波 辐射。
9
吸收作用:水汽和CO2吸收红 外线,O3、O原子吸收紫外线。 反射作用:云层越厚、水汽、 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作用
15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
: 晴天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降温快于近地面大气,使近地面大气温 度表现出下冷上热的现象。
:
高
高
高
高
高
度
度
度
度
度
气温
正常气温
出现逆温 气温
逆层加厚温气温 逆温逐渐消失气温
气温
气温恢复正常
: 空气对流减弱,风力小,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危害人体健康。
A地热,气流上升,易形成阴 雨天气。BC地冷,气流下沉, 易形成晴朗天气。
气压降低 C’ 风
气压升高 A’ 风
气压降低 B’
风 C
冷
风 A
B 冷
24
①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 状况而言。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 增加而减小。 ②空气垂直运动是近地面热胀冷缩导 致的。 ③热力环流中,热低压,冷高压。
-18-
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 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 大小(粗细)。读图,完成第1~3题。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 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 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第4~6题。
7
①高层大气先冷后热,在高层大气中 部O原子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 大气增温。 ②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 通信有重要作用。
8
知识梳理
2.大气的热状况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 面辐射、大气辐射是长波 辐射。
9
吸收作用:水汽和CO2吸收红 外线,O3、O原子吸收紫外线。 反射作用:云层越厚、水汽、 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作用
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共205张PPT)
![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共20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e2e302bd64783e09122b69.png)
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异大,梯度力大) 摩擦力(下垫面粗糙程度) 距风源地远近 “狭管效应”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向判读
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高空平行,近地面斜交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旗
• 风频(向)玫瑰图
八级风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感风:
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1.(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 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 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 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2)该地寒冷期( C)
若受热均匀,长这样:
若冷热不均,则长这样:
等压面平行于地面
类似于地表,有起伏
考点二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800 hPa
1010 hPa
冷
热
冷
考点二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易错点:
• 近地面:热→低压,冷→ 高压 空气下沉(跑了)→ 低压
• 高 空: 空气上升(聚集)→ 高压
• 气压高/低→对同一水平面来说的。
• 同一地点,高空的气压与近地面气压: ?
• 大气的水平运动才叫—风!!
大气运动(所有内容)的最本源最关键是什么?
冷暖
大气运动(所有内容)的最本源最关键是什么?
冷
暖
暖
冷
暖
冷
考点二 热力环流
常见的热力环流:
① 海陆风:(白天→都升温、夜晚→都降温)
考点二 热力环流
常见的热力环流: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向判读
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高空平行,近地面斜交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旗
• 风频(向)玫瑰图
八级风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感风:
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1.(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 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 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 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2)该地寒冷期( C)
若受热均匀,长这样:
若冷热不均,则长这样:
等压面平行于地面
类似于地表,有起伏
考点二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800 hPa
1010 hPa
冷
热
冷
考点二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易错点:
• 近地面:热→低压,冷→ 高压 空气下沉(跑了)→ 低压
• 高 空: 空气上升(聚集)→ 高压
• 气压高/低→对同一水平面来说的。
• 同一地点,高空的气压与近地面气压: ?
• 大气的水平运动才叫—风!!
大气运动(所有内容)的最本源最关键是什么?
冷暖
大气运动(所有内容)的最本源最关键是什么?
冷
暖
暖
冷
暖
冷
考点二 热力环流
常见的热力环流:
① 海陆风:(白天→都升温、夜晚→都降温)
考点二 热力环流
常见的热力环流: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天气系统PPT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天气系统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82caf57375a417876f8f89.png)
(1)冷气团:是指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 气温低,气压高。
(2)暖气团:是指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气温高,气压低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天 气系统 PPT【P PT实用 课件】
一、锋
暖气团
冷气团
(1)锋面始终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2)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 (3)锋面附近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2.台风的组成:台风眼无雨区。
3.影响: (1)有利:带来丰沛的降水; 缓解干旱; (2)不利:狂风、暴雨、风暴潮; 危害生命; 造成经济损失;
四、特殊的天气
(二)寒潮
1.定义: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并伴大风 、暴风雪、霜冻等现象。
2.影响: (1)降温:农作物遭受冻害; (2)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
1010
④ ③
暖气团
北半球 锋面气旋
暖气团
④
③
②①
1006
1008 冷气团
1010
南半球 锋面气旋
3.4 天气系统
一、锋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锋面雨带的移动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三、锋面气旋 四、特殊的天气
四、特殊的天气
(一)台风
1.定义: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温度大于26℃), 属于热带气旋。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天 气系统 PPT【P PT实用 课件】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示意图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冷暖气团 势力相当、 遇地形阻挡 来回摆动
符号
过境前
受暖气团控制, 温度高,气压低 ,天气晴朗;
受冷气团控制, 温度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件44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件44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36f49b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0.png)
√A.冷空气聚集多
B.水汽蒸发强
C.海平面气压低
D.降水量较大
(3)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 )
√A.等压线稀疏区
C.等压线低值中心
B.气旋大风区 D.气旋降水区
课时训练
课时10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课时10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1.利用大气的组成解释地理现象 (1)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升温同时释放热能→返还地面热量→保 温作用。 (2)氧原子和臭氧 ①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升温使大气电离→形成电离 层。 ②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升温的同时阻挡到达地面的紫外 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图1
图2
课时10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1)据图可知( )
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
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
C.夜间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
(2)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
课时10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3)水汽 ①近地面水汽吸收地面热量→大气升温。 ②水汽温度变化→吸热或放热→水的相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4)杂质 ①尘埃物质→吸附水汽→雾或降水。 ②尘埃物质→削弱太阳光→大气能见度降低。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锋面与锋面气旋》(共42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锋面与锋面气旋》(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8525fbda38376bae1fae18.png)
的位置?
冷气团 锋后 锋前
暖气团
C
B
A
常见天气系统
冷锋与天气
学法总结:
描述某地天气特征,往往从气温、气压、降水(阴晴)等方面进行
暖锋
②暖锋降水发 生的位置?
①气团运 动:暖气 团主动移 向冷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A B C
锋后
锋前
不同时间段城市的天气状况? 提醒: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
特点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五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六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七· 八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准静止锋
(1)成因: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受地形阻挡,锋面在 一定地区来回摆动、移动缓慢
(2)天气: 持续性降雨 江淮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 初夏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冬半年 (贵阳天无三日晴; 昆明四季如春)
(3)实例:
江淮准静止锋——梅雨锋
江淮准静止锋.swf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灵活运用,知识迁移
南半球的气 旋与反气旋
低
1006 1008 1010 1008 1006
高
1010
顺时针方向 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方向 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气旋(低压)
北半球反气旋(高压)
900
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锋与天气
气团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 一的大范围空气。 气团 特征: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往往是晴朗的。 锋概念: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 他们之间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与地面 相交的线,叫做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锋特征:由于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有明显 的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 天气。
地球上的大气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得7年得2月
2日得时70分,在三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18.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401多年14月( )
1h.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 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指气 压分布状况而言;气旋(反气旋)是指气流
状况而言。
2020/8/13
15
高考复习讲义
2020/8/13
地球上的大气
气旋(低压)
低空辐合高空辐散 如果水汽充足往往会形 成阴雨天气 例:热带气旋,龙卷风
16
高考复习讲义
2020/8/13
22
高考复习讲义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的大气降水的形式
降水满足的三个条件使我们分析天气和气候的根本所在: 空气是否降温,水期是否充足,凝结核是否存在。
锋面雨 地形雨 对流雨 台风雨 这 四种降水均出现了空气的抬升空气的温 度下降
2020/8/13
23
高考复习讲义
03
高考案例
Here i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what you have accomplished and what problems you have solve
A.a
B.b
C.c 1.此时出现D大.风d、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2.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A.a
B.b
A.黄海沿岸
C.c
D.d
B.台湾海峡
2.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A.黄宾海沿附岸近海域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
2020/8/13
26
高考复习讲义
12
高考复习讲义
2020/8/13
地球上的大气
准静止锋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时 候使锋面来回摆动会形成
持续性降水 四五月份的华南准静止锋
夏初的江淮准静止锋 冬季的昆明准静止锋
13
高考复习讲义
地球上的大气
特别提醒:锋面天气能不能形成降水主 要取决于暖气团的湿度。
2020/8/13
14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地球上的大气
反气旋(高压)
低空辐散高空辐合 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 不容易形成降水 例:冬季亚洲高压 华北 秋高气爽的天气 长江流 域的伏旱
17
2
18
锋面气旋
根据锋面雨的性质, 雨主要降在冷气团一 侧,所以在北半球雨 主要降在低压槽以北, 南半球雨主要降在低 压槽以南
2020/8/13
19
高考复习讲义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
After drafting, today's meeting is mainly to summarize the plan of the previous year and confirm the plan of next year. We must report at the end of the year as required.
2
1
2020/8/13
2
高考复习讲义
目录 CONTENT
Here i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what you have accomplished and what problems you have solve
2020/8/13
地球上的大气
3
知识框架
Here i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what you have accomplished and what problems you have solve
冷锋的过程
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气温较高,天气 晴朗。
过境时:大风降水,锋后雨,先风后雨,锋移动的速度 快,降水持续的时间较短。
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
转晴。
2020/8/13
9
高考复习讲义
2020/8/13
冷锋实例
地球上的大气
冬季的寒潮 春季的沙尘暴 夏季的狂风暴雨
2020/8/13
地球上的大气
24
高题
主要以等压线的形式出现通过等压线的特点考 察我们具备以下能力
1.时间(季节)的判断
2.风向风速的判断
3天气特征(变化)的判断
2020/8/13
25
读2015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 答下列问题。
1.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01
2020/8/13
4
2020/8/13
5
高考复习讲义
02
教学过程
Here i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what you have accomplished and what problems you have solve
2020/8/13
地球上的大气
6
高考复习讲义
地球上的大气
10
高考复习讲义
地球上的大气
暖锋的过程
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天气 晴朗。
过境时:锋前雨,先雨后风,锋移动的速度慢,降水持 续的时间较长。
过境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升高,天气
转晴。
2020/8/13
11
高考复习讲义
地球上的大气
暖锋的实例
一场春雨一场暖
2020/8/13
2020/8/13
地球上的大气
20
高考复习讲义
地球上的大气
典型例题 下列四地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2020/8/13
21
高考复习讲义
地球上的大气
关于天气特征和天气变化的描述
天气特征(状态):气温的高低,降水 的状况,风力状况。
天气变化(动态):气温的升降,降水 的变化,风力的变化。
2020/8/13
2020/8/13
7
高考复习讲义
锋的分类
地球上的大气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逐渐冷 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如果暖空气中含 有大量的水汽,那么可能会带来雨雪天气,冷 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2020/8/13
8
高考复习讲义
地球上的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