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林抚育内容和方法

合集下载

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幼林抚育是指对幼林进行管理、疏伐和修剪等工作,以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发展。

管治和管护方案是针对林地的特定情况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和施工方案。

下面是我为新造幼林制定的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一、背景分析新造幼林往往面临着生长力弱、病虫害多、杂草竞争激烈等问题。

为了保证幼林的健康生长,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二、抚育管治措施1. 疏伐对幼林进行适度疏伐可以促进幼树生长,提高光照和通风条件,减轻幼树间的竞争压力。

具体疏伐原则为:优势个体保护,弱势个体弱化。

疏伐应选择生长势强、生长形态良好的树木作为保留对象,同时去除生长势弱、畸形、疾病虫害严重的树木。

2. 修剪修剪是促进幼林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修剪应全年进行,但以生长季节为主。

修剪的目标是去除病虫害树木、枯死树木、杂草和枝条,促进幼树株高和分枝生长,塑造树冠形态。

修剪原则为:留健康的,去病虫害的,分枝密留少数。

3. 病虫害防治为了保护幼林免受病虫害的侵害,可以采取如下防治措施:树木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合理调整施肥和浇水,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合理配置病虫害防治药剂,及时进行喷洒,注意环境保护。

4. 杂草防治杂草是幼林生长的主要竞争因素之一,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首先,要做好土壤杂草种子库建设,进行杂草种子的灭绝处理;其次,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除草的方式控制杂草的生长;最后,可以采用草地覆盖的方式,通过种植草坪或植被覆盖来减少杂草的生长。

5. 施肥幼林的正常生长需要适量的养分供给。

在新造幼林的抚育过程中,应根据地处的土壤条件和树木生长的需要,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控制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比例,同时配合合理的施肥时间和施肥量来满足幼林生长的需要。

三、管护方案1. 定期巡视对新造幼林进行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虫害、杂草等问题。

巡视的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巡视。

2. 环境保护幼林所处的环境是幼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幼林抚育施工方案

幼林抚育施工方案

幼林抚育施工方案1. 引言幼林抚育是指对年轻的树木进行科学管理,以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幼林的生长和培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将介绍幼林抚育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2. 施工目标幼林抚育的目标是为了使年轻树木能够健康、稳定地生长,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生产能力。

具体施工目标包括:•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树木的抗逆能力;•调整树冠结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剪除有害枝条,减少病虫害发生;•保护林木,预防自然灾害的侵害;•培养好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3. 施工步骤步骤一:树木选育树木选育是幼林抚育的第一步,主要是为了选择具有良好生长潜力的树木作为重点抚育对象。

选育标准包括生长速度、木材质量、抗逆性等因素。

通过对树木的勘测和数据分析,选出符合要求的树木进行后续抚育。

步骤二:修剪树冠修剪树冠是幼林抚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调整树冠结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防止疾病传播。

具体修剪内容包括:•剪除竞争性枝条,给优势枝条腾出生长空间;•剪除病虫害枝条,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剪除过于密集的枝条,提高透光率;•剪除向内生长的枝条,保持树冠通风良好。

修剪树冠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冬季或春季进行,以避免伤害树木。

步骤三:施肥和追肥施肥是幼林抚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为树木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健康生长。

施肥要根据树种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合理的配比和施用时机的选择。

施肥原则包括:•根据土壤养分调查结果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施肥效果更好;•施肥后进行深耕或覆盖,加强养分的吸收和保持。

追肥的目的是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补充适量的养分,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步骤四:灌溉和植株保护灌溉是幼林抚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树木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其健康生长。

灌溉要根据树木的需水量和土壤的保水能力进行合理的配比和施用时机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幼林需要定期进行灌溉,尤其是在干旱季节。

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中幼林抚育是一项有效措施,可以改善林木生长环境、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能力,以及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割灌除草是针对中幼龄林的技术措施,旨在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和杂草。

在作业中,应注意保护生长潜力强、稀有珍贵的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以及提供下层植被生长空间。

完成后,需将清除的灌木、杂草、藤条全部清出林外。

修枝定株是针对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林分的技术措施,目的是消灭死节、减少活节、加大树干饱满度、提高木材质量、改善XXX通风与光照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降低树冠火、雪压和风害的发生程度,防止病虫害蔓延。

修枝定株主要采用人工方式,除去树冠下部已枯死或濒临枯死的枝条及部分活枝的过程,科学合理地确定保留株数,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

完成后,需将修枝的剩余物全部清出林外。

抚育间伐是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

其目的是按经营目的,调整XXX,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分抗性,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

根据我区今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的实际情况,拟设计采取“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三种抚育间伐措施。

1、透光伐:这种抚育方式主要针对幼龄林,需要清除影响目的树种幼树生长的各种植物,包括高大草本植物、灌木、藤蔓、萌芽条、霸王树和上层残留木。

在人工纯林中,还需要伐除过密和质量低劣、无培育前途的林木。

伐木方式为“全面透光伐”,伐除后需要将剩余物全部清除出林外。

2、生长伐:这种抚育方式主要针对中龄林,需要调整林分密度,伐除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加速优良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

采用抚育间伐的方式为“下层抚育间伐”,去劣留优,去小留大,去密留疏,去下留上。

伐木使用弯把锯,伐桩高度不超过10厘米,并控制好树倒方向,尽量减少伤及保留木。

完成后,应将抚育间伐的木材及剩余物全部清除出林外。

幼林抚育现状

幼林抚育现状

幼林抚育现状近几年,林业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各项造林工程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的常规造林,造林成活率应达到85%以上;工程造林成活率应达到90%以上;但新造幼林,特别是在造林后的前几年,常常树体矮小,根系入土浅,生长缓慢,易遭各种不良环境因子的侵害,其成活和生长均不稳定;因为造林以后至成活、成林这段时间,林木既受到气候、土壤、植被、病虫鸟兽危害、人畜破坏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又受树木个体或群体之间或树种之间的影响;加之抚育和保护不及时,不仅导致杂草丛生,夺取幼林所需的水分和营养,遮蔽阳光,抑制林木生长,而且还引发病虫害,林地也因草根盘结,使土壤变得十分坚实,土壤的结构和通气保水性能变差,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1.幼林抚育经营管理在造林管理中的重要性幼林抚育从土壤管理、林木管护、补植等方面入手,为新造林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促使林木健康生长,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幼林抚育的内容和方法,因造林地环境条件、造林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造林方法等的不同而异,目的是对造林地的土壤及其天然草被、灌木直接进行人为干涉,以改善幼树成活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及时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可清除林地的杂草灌木,减少和林木争夺水、肥、光,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状况,保障造林成活,促使幼树良好的生长和迅速达到郁蔽;因此,及时采取相应抚育措施,不断排除不利因子的干扰,对提高造林质量、巩固造林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幼林抚育的内容及方法松土的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表层和底层土壤的毛细管联系,以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有利于幼林的成活和生长;除草的目的是排除杂草对水、肥、气、热、光的竞争,避免杂草对幼林的危害;除草、松土一般可同时进行;但在湿润地区或土壤水分条件充足的造林地上,也可以单独进行除草,而不进行松土;在杂草繁茂的林地上,应先除杂草,然后松土,并挖去草根及灌木根桩;现在,化学除草抚育已经开始应用于实践中,化学除草成本低、功效高,可以节省劳力,有利幼林生长;可以根据不同的杂草喷洒不同的除草剂,用药时间掌握在成草全部出土后不久进行喷射,效果较好;2.1灌溉灌溉和施肥的重要性直接决定着造林地林木的成活率和存活率;由于地形的复杂多变和部分地区环境的恶劣,有许多地方只种不浇,以至于许多幼林旱死、枯死;灌溉是人为的改变造林土壤水分状况和林木空气湿度,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的有效措施;对某些水分不充足及水分状况不稳定地区的林木栽培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灌溉,达到速产、丰产和优质;2.2施肥林地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幼林营养状况,增加叶面积,提高生物量的积累和缩短成材年限,也是促进林木结实的有效措施;林地施肥的特点是:1)林木系多年生植物,施肥应以长效肥料为主;2)用材林以长枝叶和木材为主,施肥以氮肥为主,但磷也是林木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如果磷不足,也会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幼林适当增施磷肥,对分生组织的生长,迅速扩大营养器官有很大作用;3)林地土壤,尤其针叶林下的土壤酸性较大,对钙质肥料需要呈较多;4)有些土壤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在使用氮、磷、钾的同时,配合施入少量的锌、硼、钼等往往对林木的生长和结实极为有利;5)幼林阶段林地杂草较多,施肥后部分营养物质常被杂草夺取,只有少量为幼林树木所吸收,因此,林地施肥应与除莠剂结合使用较为合适;林地施肥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获得显著效果,一般是在物理性状中等以上,肥力较低的土壤上施肥有效;物理性状恶劣的土壤,对林木补充肥料往往是无效的,而在非常肥沃的土壤上施肥,则会产生养分的浪费;所以,施肥要因土壤的贫瘠而定施不施肥;3.幼树的管理幼树管理是对幼林的个体及其营养器官进行抑制和调节等,以改善其生活和生长条件,从而保障幼树更好地生长,迅速达到成林要求的一项重要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其主要内容有间苗、平茬、除蘖、修枝和摘芽等;3.1间苗:采用播种造林及丛状植苗等造林方法时,随着幼林的成长,每个栽植点或一个植生组中,由于个体多,营养面积和营养空间不足,因而引起幼树生长不良,必须进行间苗;间苗的具体时间,可根据幼林生长状况确定;一般在立地条件好,幼树生长快的情况下,则可推迟到第4~5年进行;间苗一般可分为两次,但立地好、生长快也可只间一次,间苗时应本着留优支劣并适当照顾距离的原则进行;3.2平茬和除叶平茬适用于阔叶树及一些针叶树中萌芽能力强的树种,切去地上部分,促使长出新枝条的一种抚育措施;一些树种在造林后,由于各种原因,如抚育粗放、机械损伤、风折和霜冻及病虫害等,使生长不良,失去培育前途;或在造林初期,当苗木失去平衡而可能影响成活率时,都可以进行齐地平茬,让其重新萌发新条;这种从干基部萌发的新条往往数量较多,应在生长季的中后期选留其中较壮实的1~2条作为培育对象,其余的全部除掉;平茬还可促进灌木丛生,使其更快发挥遮阴作用;因此,在栽植后1~2年进行平茬,可使幼林提前郁闭,防止杂草蔓延,既有利于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纺织条子和薪材;采用截干苗造林时,在造林后1~2年,必须进行除蘖,使每株只保留1个主干;3.3摘芽:为改善树干质量,培育无节良材,可进行摘芽,即当侧芽尚未形成枝条前及时把芽抹去;这种摘芽好处是省工,不伤树干,切口愈合迅速,又能促进林木主干的生长,可培育出通直干材;3.4修枝:人工林幼林阶段一般不修枝;直干性强的树种,如云杉、杨树等,郁闭前一般不宜修枝;但分枝多或主干不明显的树种,如刺槐、榆树等,可适当修枝、去叉,保留单顶十分必要;4 幼林补植与保护在造林后1-2年内,通过造林检查验收,对成活率低于85%的幼林均立即组织补植,如成活率低于40%则要重新造林;工程造林要求成活率在90%以上为合格,同时保存率不低于85%;补植力求用原树种的大苗,使其与成活苗木的生长相近,有利将来林相整齐;另外,造林后经过3-5年时间,出现幼林生长不良,难于成林成材的“小老树”或“小老头林”,林业上称此现为低产林分;低产林分的特征是植株弯曲,萌条丛生,主干不明显,枝叶枯黄呈病态;形成低产林分的原因很多,如立地不适或树种选择不当、粗放管理或抚育不善等;对低产林分进行改造,首先要研究其成因,然后对症下药,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比如复垦、施肥灌溉、平茬复壮、补植补造,或介入其他树种等单项或多项措施结合;幼林抚育是造林后为保障造林成活成林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其内容包括防火、病、虫、鼠、鸟、兽、冻等;特别是北方地区,为了防止冬春旱风吹袭,造成苗木失水过多,引起叶、芽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在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此外,要对新造林聘请护林员进行专职管护,确保造林成活;。

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
第十九章
幼林抚育
• 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造林后到郁闭这一 造林后到郁闭这一 时期所进行的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 土壤管理 内容:松土、除草、灌溉、施肥、 内容:松土、除草、灌溉、施肥、林地间种 意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 意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灌木对幼 林的竞争 • 林木抚育 内容:除蘖、平茬、 内容:除蘖、平茬、间苗及修枝等 意义: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 意义: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使之迅 速健康地成长成林
• 五、整枝 • 整枝能力差的树种,整枝不能 超过树冠 的1/3 • 六、补植 • 补植范围:成活率40-84% • 沙棘造林类型设计(5).DOC
人工造林基本技术措施
(合理密植、人工林组成 良好搭 合理密植、 配) (良
个 体 品 质地

种 壮 苗
群体结
一、松土、除草 松土、 • 1.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 2.解除杂草、灌木与苗木争夺水分、养 分的矛盾 连续进行3年,顺序为3-2-1或2-2-1
二、施 肥
• 施肥时期应以三个时期为主,即造林前 后、全面郁闭后和主伐前数年 • 长效肥料为主 、氮肥为主 ,当增施磷 肥 ,配合施入少许的锌、硼、铜微量元 素 • 林地施肥应与除莠剂结合使用
三、间苗 间苗
• 用于:丛状植苗 • 间苗时间 :一般在立地条件好,幼树生 长快的情况下,则可推迟到第四、五年 进行 • 原则:间苗时应本着留优去劣并适当照 顾距离的原则进行
四、平茬和除蘖 平茬和除蘖
• ①平茬 平茬 • 用于:阔叶树及一些针叶树中萌芽能力强的树 种 • 如:樟、栲、杨、榆、泡桐、刺槐、楝、杜仲 • ②除蘖 除蘖 • 用于:截干苗造林,根系萌蘖力强的树种 • 如:杉木、杨树、榆树、刺槐、泡桐等 • 在造林后1—2年,必须进行除蘖,使每株只保 留一个主干

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摘要:当前,我国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力发展林业,加强林业种植,既能减少温室效应、降低洪水灾害、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净化空气、加强生态圈平衡。

与此同时,能够大大满足人们对木材加工、园林种植等方面的原料提供。

因此,为了保障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提升林业经济效益,就要保障幼林的抚育,提高幼林的成活率。

关键词:林业工程;幼林抚育技术;要点1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1.1科学性原则林业种植需要脚踏实地,开展幼林抚育项目时更需要贯彻科学性原则。

每一项作业都要严格遵照规范的程序实施,做好树木的科学保护,尤其对那些濒危树木,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灭绝的情况,造成林业树种单一,破坏生态平衡。

1.2由林场员工开展工作的原则林场幼苗抚育工作,要保证有大量的职工参与其中。

同时,还要安排布置适量的技术工作者、监管工作者,促使工作顺利开展,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提高幼苗生长的稳健性。

另外,还要切实贯彻工程承包责任制,签署详尽的合同协议,对于合同的内容进行公开,避免一些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

合同生效后,还要及时公示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1.3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土壤等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对各地进行幼林抚育时,要根据各地的基本状况,做到因地制宜。

特别是选择树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情况酌情选择,不要盲目效仿其他地区的成熟案例,从而保障树苗的成活率。

这样不仅有助于很好地培养树苗,养护幼林,更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生态条件,真正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2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2.1除草松土除草和松土能够大大减少杂草与树木的养分争夺,降低树木的死亡率,保障树木健康生长。

如果土壤过于厚实,很容易导致土壤通透性较差,从而使得林木根部无法良好地进行通气,从而导致根部腐烂。

但是树木间如果杂草所处的距离适宜,面积大小也适宜,就能够形成草皮,从而净化环境。

如果土壤比较疏松,不但便于水渗透土壤,而且便于气体透散,进而可以保障树木根系维持正常的呼吸状态。

退耕还林抚育管理方案

退耕还林抚育管理方案

退耕还林抚育管理方案一、目标。

咱搞这个退耕还林啊,目标就是让退了耕的土地重新长满绿油油的树,把生态环境变得倍儿棒,让小动物也有个安乐窝,空气变得更清新,像个天然大氧吧似的。

二、抚育管理内容。

# (一)幼林抚育。

1. 除草松土。

在幼林时期,那些杂草就像调皮捣蛋的小毛孩,老跟小树苗抢吃的(养分)和住的地方(空间)。

咱得定期(大概每年2 3次)把杂草给拔掉,就像清理家里的杂物一样。

松松土呢,就好比给小树苗做做按摩,让它的根能舒舒服服地呼吸,茁壮成长。

除草的时候可不能太粗鲁,得小心别伤到小树苗的根和茎,就像给宝宝擦脸得轻柔点一样。

2. 浇水施肥。

小树苗就像小婴儿,渴了就得喝水。

特别是在干旱的时候,得给它们浇浇水,不过也不能浇太多,不然会把它们给“淹死”。

一般根据天气和土壤的干湿情况来定,要是土都干得裂口子了,那就赶紧浇水。

施肥也很重要,就像给小树苗加餐。

可以用一些有机肥料,像农家肥啥的,每年春季和秋季施一次肥就行。

施肥的时候,要在树苗周围挖个小坑,把肥料放进去,再埋上土,就像给小树苗偷偷藏个小宝藏。

3. 补植。

有时候小树苗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被小动物不小心踩坏了,或者本身就长得不好夭折了。

这时候就得进行补植。

咱得找跟原来树种一样的树苗,在合适的季节(一般也是春季比较好)把它种到空缺的地方,让这片林子看起来整整齐齐的,像排好队的小士兵。

# (二)成林抚育。

1. 修枝整形。

当林子长大了,有些树枝就像乱长的头发一样,又乱又影响美观。

这时候就得给树修修枝。

把那些干枯的、病弱的或者长得太密影响其他树枝生长的枝条给剪掉。

就像给大树理个发,让它看起来精神抖擞。

不过修枝也得有个度,不能把树的“胳膊腿”都砍光了,得保留一定的树冠,保证树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就像给人理发不能把脑袋剃光一个道理。

2. 病虫害防治。

树林子里也会生病长虫,就像人会感冒发烧一样。

咱得经常去林子里头溜达溜达,看看有没有树叶发黄、有洞洞,或者树干上有没有奇怪的东西。

幼林抚育施工方案

幼林抚育施工方案

幼林抚育施工方案幼林抚育施工方案1.背景介绍幼林抚育是指对年幼的森林进行护理和培育,以促进其健康生长和良好发展。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幼林面临退化和破坏的风险。

因此,开展幼林抚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目标幼林抚育的目标是恢复和改善年幼森林的生态环境,提高其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的抚育措施,促进树木生长,防治病虫害,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增加森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3.施工内容(1)除草:采用物理除草方法,人工清除幼林周围的杂草和竹子等,避免竹子竞争光、矮化树木,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2)打树:对苗木进行适度修剪,去除病虫害或不良生长的分枝,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3)修整土壤:施工前对幼林所处的土壤进行测土施肥,根据土壤性质进行调整,增加土壤肥力。

(4)病虫害防治:通过人工收集病虫害的幼虫和幼蝶,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或施用有机杀虫剂等,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5)水保工程:适时进行护坡和固土工作,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幼林的抗旱能力。

(6)量化调控: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和养分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微量元素和水分等,调控幼林的生态环境。

(7)监测测评:定期对幼林进行监测测评,评估施工效果和幼林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幼林抚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4.施工步骤(1)准备工作:组织施工队伍和施工材料,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2)除草和打树:清除幼林周围的杂草和竹子,并对苗木进行适度修剪和打树。

(3)修整土壤:进行土壤测土和施肥,根据土壤性质添加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提高土壤肥力。

(4)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生物防治措施,如释放天敌或施用有机杀虫剂等。

(5)水保工程:进行护坡和固土工作,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和水源。

(6)量化调控: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和养分需求,适时施用有机肥料、微量元素和水分,调控幼林的生态环境。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简洁范本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简洁范本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1. 引言2. 理论基础中幼林抚育的实施方案应该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

包括林木生长规律、生物学特性、资源分配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充分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抚育措施,提高森林的生长效率。

3. 目标和原则中幼林抚育的目标是促进森林的快速生长和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增加林木生长速度、提高林木品质、增加林木经济价值等。

在实施抚育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综合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4. 抚育措施中幼林抚育方案中,包括以下具体措施:4.1 选择合适的树种组合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和生态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组合。

考虑树种生长速度、适应性和经济价值等因素,选择最佳组合。

4.2 控制人工造林的密度根据木材需求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控制人工造林的密度。

既要保证森林的资源利用效率,又要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4.3 定期修剪和疏伐定期修剪和疏伐是促进森林生长和更新的重要措施。

通过修剪和疏伐,可以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提高光照和水分利用效率,加快林木生长速度。

4.4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林木需求,合理施肥,提供充足的营养。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确保森林健康。

4.5 引导树冠发展通过合理的修剪和疏伐,引导树冠的发展,提高林木的光合效率和生长速度。

注意树冠的平衡发展,避免部分树冠过大,影响整体生长。

5. 实施效果监测实施中幼林抚育方案后,需要对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的样地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抚育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确保森林的持续健康发展。

6.中幼林抚育是非常重要的森林管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抚育方案和措施,可以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质量和经济价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中幼林抚育方案需要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遵循科学原则,不断监测和改进,以实现最佳效果。

幼林抚育施工方案

幼林抚育施工方案

幼林抚育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幼林抚育施工方案,以确保幼林的正常生长和健康发展。

幼林抚育是指对刚栽种或刚造林的幼林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护理,旨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促进幼林向成熟林转变。

本方案将介绍幼林抚育的目标、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指导施工人员正确进行幼林抚育工作。

2. 目标幼林抚育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幼林的生长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并保持幼林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具体目标如下:•提供适宜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控制杂草、有害生物和病害的侵害,减少死亡风险;•维护适宜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促进幼林的整体生长和发展。

3. 方法3.1 水分管理水分是幼林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

幼林抚育中的水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合理浇水: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和天气条件,合理控制浇水量和频率。

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系窒息和土壤积水。

同时,避免干旱条件下的长时间缺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

•水源保护:保护幼林周边的水源,避免污染和过度利用。

可以采用构筑一定的水源保护区或设立水源管理制度等方式,确保供水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3.2 杂草管理杂草是幼林抚育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它们竞争苗木的水分、养分和阳光资源,对苗木生长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杂草管理是幼林抚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期间除草:在抚育期间定期进行除草工作,去除幼林附近的杂草。

可以采用物理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方法。

•覆盖剂使用:可以使用合适的覆盖剂覆盖地表,阻止杂草的生长和传播。

覆盖剂可以是天然的有机物,也可以是合成的材料。

选择覆盖剂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3.3 害虫和病害防治害虫和病害是幼林生长中的常见问题,它们会损害苗木的生长,甚至导致苗木的死亡。

因此,幼林抚育中的害虫和病害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定期巡查:定期巡查幼林,注意发现害虫和病害的迹象。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

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一、前言森林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对森林进行抚育管治和管护是非常必要的。

新造幼林是重要的森林资源,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的制订对于保护和利用新造幼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为新造幼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抚育管治方案1、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起始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

2、为每一株树定期施肥,保证它们的生长。

3、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及时进行修枝,剪除病虫、枯枝、枝条,保证新造幼林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4、注意新造幼林的水文条件,保证新造幼林的水源充足,并保证适度的水分供应和排凉气,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5、及时清理新造幼林内的杂草,防止过度生长的杂草影响树木生长的光线等生长条件。

6、科学防治病虫害,做到预防为主。

7、引导新造幼林的天然更新,对新拔的幼苗进行适当的修剪,以保证新幼苗的生长与发育。

8、限制砍伐,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采伐,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三、管护方案1、建立新造幼林保护基金,进行资金投入。

2、加强对新造幼林的巡护管理,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3、在新造幼林周边设置相应的标志和指示牌,以避免非法砍伐和破坏。

4、加强对新造幼林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意识和环境意识。

5、加强新造幼林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保证幼林得到更好的保护。

四、总结制订适合的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细化和完善,同时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切实保护和利用新造幼林,推动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简述毛竹幼林抚育措施

简述毛竹幼林抚育措施

简述毛竹幼林抚育措施介绍毛竹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竹类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

毛竹幼林抚育措施是指对毛竹幼林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抚育,以提高毛竹生长速度和产量。

本文将简要介绍毛竹幼林抚育措施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

措施一:种苗选择在毛竹幼林的抚育过程中,种苗的选择非常重要。

优质的毛竹种苗能够保证幼林的生长性能和质量。

种苗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品种适应性、生长速度、抗病虫害性能等。

同时,种苗的健康状态和规格也需要被重视。

一般情况下,选择生长健壮、无虫害、根系发达的一年生竹苗作为毛竹幼林的种苗。

措施二:土壤改良毛竹对土壤要求较高,因此在幼林抚育过程中,应注重土壤的改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施肥施肥是保证毛竹根系发育和提高生长速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土壤肥力调查,合理选择施肥种类和施肥量。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以满足毛竹生长的营养需求。

改善土壤通透性毛竹对排水条件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如果土壤排水不良,容易导致毛竹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有机改良剂和砂土,以提高土壤的排水性能。

措施三:密植与修剪毛竹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因此在幼林抚育过程中通常采用密植和修剪的方法,以控制竹林的生长。

密植毛竹幼林的密植是指在一定面积内种植更多的竹苗,从而增加竹林的密度。

这样可以促进竹苗之间的竞争,促使毛竹生长更加旺盛,并且可以有效地遮荫减少杂草的生长,提高竹林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修剪定期修剪是控制毛竹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修剪,可以控制竹林的高度和形态,使其保持整洁有序。

修剪还可以促进竹枝分枝和侧芽的生长,从而增加毛竹的分枝率和幼枝的增加。

措施四:病虫害防治毛竹幼林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抚育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害防治常见的毛竹病害有毛竹条锈病、毛竹褐斑病等。

采取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如早期发现、喷洒药剂、清理病害植株等,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和传播。

浅析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

浅析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

浅析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摘要】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是保证林木健康生长和丰产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幼林抚育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实施要点、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幼林抚育技术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林业种植工程的实践操作,提高幼林的质量和产量。

未来,幼林抚育技术将继续发展,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林业种植工程而言,幼林抚育技术不仅是保障林木生长的关键手段,还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幼林抚育技术将不断完善,为林业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林业种植工程、幼林抚育技术、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实施要点、应用案例、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促进作用。

1. 引言1.1 林业种植工程的重要性林业种植工程是指通过人工种植和管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过程,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种植工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林业种植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措施,可以促进幼林生长,增加森林资源的供给。

种植工程还可以选择优良品种,提高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林业种植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种植工程可以修复退化土地,改善土壤质量,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增加土地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种植树木可以保护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种植工程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种植工程可以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林业种植工程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林业种植工程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林业事业的蓬勃发展。

1.2 幼林抚育技术的意义幼林抚育技术是林业种植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幼林抚育是指对幼苗进行照护和管理,以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发展。

随着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和森林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幼林抚育在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施幼林抚育的方案。

一、幼林抚育的重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幼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抚育,可以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等,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 促进经济发展:幼林抚育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产量,增加木材、水果、药材等的产出,促进森林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保障社会稳定:幼林抚育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劳动力闲置,改善农民的收入来源,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稳定社会秩序。

二、实施方案1. 确定抚育目标:根据不同地区的森林类型和土壤条件,制定相应的抚育目标。

例如,在干旱地区要注重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湿度;在寒冷地区要加强苗木的保护,防止冻害等。

2. 种苗选育:根据目标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选育抗逆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的种苗。

同时,要加强对种苗的质量监控,确保种苗的健康、无病虫害。

3.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质量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

例如,对于酸性土壤要进行石灰石施用,提高土壤的pH值;对于贫瘠土壤要施入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养分。

4. 苗木保护:抚育过程中要加强苗木的保护,防止虫害、病害的侵袭,减少自然灾害对苗木的伤害。

可以利用柏油施膜、埋地排水管、搭设遮阳网等方式来保护苗木。

5. 制定抚育措施:根据种植的树种和具体地区的条件,制定适合的抚育措施。

包括修剪、疏伐、除草、施肥、喷洒药剂等。

6. 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幼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发现有虫害要及时喷洒杀虫剂;发现有营养缺乏,要及时施肥补充。

7. 宣传教育:加强对幼林抚育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人们对抚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组织培训班、宣传活动,向农民和当地居民普及幼林抚育的知识,引导他们参与到抚育工作中。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为了推动中幼林抚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有效性,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制定本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旨在引领相关工作的开展,确保中幼林抚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术语定义本实施方案涉及的术语定义如下:1.中幼林:指林龄在3-10年的森林;2.抚育:指对中幼林进行疏伐、修剪、灌溉、施肥等人工干预措施,以促进林木优质生长和发展;3.疏伐:指对中幼林中密度较大的树木进行有选择性的伐除,以减少林木间的竞争,提高单木生长空间;4.修剪:指对中幼林中的树木进行修剪,包括剪去杂草、枯死枝条、过密枝条等,以提高林木品质;5.灌溉:指给中幼林进行适量的灌溉供水,增加土壤水分,提高林木抗旱能力;6.施肥:指给中幼林进行适量的肥料施用,补充土壤养分,促进林木生长发育。

三、中幼林抚育工作流程1.工作准备阶段1.1 制定抚育计划:根据中幼林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抚育计划,包括疏伐、修剪、灌溉、施肥等措施的具体安排和实施步骤。

1.2 指定责任人:明确中幼林抚育工作的责任人和各岗位职责,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确定施工时间:根据林木生长季节和天气条件,确定中幼林抚育工作的最佳施工时间。

2.抚育操作阶段2.1 疏伐操作:按照抚育计划,对中幼林中密度较大的树木进行有选择性的伐除,以减少林木间的竞争。

2.2 修剪操作:根据抚育计划,对中幼林中的树木进行修剪,剪去杂草、枯死枝条、过密枝条等。

2.3 灌溉操作:根据抚育计划,对中幼林进行适量的灌溉供水,增加土壤水分。

2.4 施肥操作:按照抚育计划,对中幼林进行适量的肥料施用,补充土壤养分。

3.工作总结阶段3.1 检查评估:对抚育后的中幼林进行检查和评估,了解抚育效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3.2 改进完善:根据抚育效果和检查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工作改进和完善。

3.3 报告汇总:将抚育工作的检查评估结果和总结经验进行报告汇总,供上级部门参考。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一、前言中幼林是指年龄在1-3年的幼树林,也称为苗圃期或幼苗期。

中幼林抚育是指对中幼林进行适当的管理和保护,旨在促进树木生长发育,提高生长速度和质量,以实现林木良好的成活率和增长性能。

本文将从中幼林抚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中幼林抚育的目的中幼林抚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通过抚育措施,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为树木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增强其抗逆能力。

2. 提高林木质量:通过适当的修剪和整理,使树冠形成适当的平衡,增强树木的自然抵抗力,培养良好的习性。

3. 控制病虫害:通过抚育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经济损失。

4. 保持生态平衡:通过中幼林抚育,适当调整林地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

三、中幼林抚育的原则1. 生态原则:中幼林抚育应遵循生态原则,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 科学原则:中幼林抚育应根据林木生长规律和环境要求,采取科学的抚育方法和措施。

3. 经济原则:中幼林抚育应兼顾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林木产值。

4. 可操作性原则:中幼林抚育应具有可操作性,抚育措施应简单、有效,方便操作。

四、中幼林抚育的内容中幼林抚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整地和育苗:中幼林抚育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整地和育苗。

整地要求平整、松散,为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育苗要选用优质的种子和苗木,进行适当的育苗管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

2. 施肥和浇水:中幼林抚育过程中,根据土壤质量和树木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施肥和浇水。

施肥要注意适量、适时,补充土壤养分,促进树木生长。

浇水要注意适度,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

3. 修剪和疏伐:中幼林抚育期间,根据树木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剪和疏伐。

修剪要求保持树冠整齐,改善树木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疏伐要求保持树木之间的合理间距,提高树木的生长空间。

4. 防治病虫害:中幼林抚育中,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树木的危害。

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新造幼林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一、前言
林木是我们的财富和资源,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在种植、伐木等方面的不当行为,给森林带来了沉重的损失。

因此,为了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我们需要做出努力。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种针对新造幼林的抚育管治和管护方案。

二、抚育管理方案
1. 土壤处理
首先,要确保树木的生长,就需要注重土壤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在新造幼林中进行适当的土壤处理。

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2. 优化种植管理
新造幼林的种植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

其次,要精确控制种植密度,避免树木之间的竞争和阻挡阳光。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采用科学的灌溉和施肥方法,以保证树木的生长质量。

3. 病虫害防治
在新造幼林期,病虫害的影响经常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进行树木的抚育管理时,我们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具体措施。

幼林抚育工作总结

幼林抚育工作总结

幼林抚育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幼林抚育工作是指对年幼的林木进行保育、培育和管理, 目的是增加林木的生长和抵抗力以及优化林木结构, 达到提高林木品质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在过去一年中, 我积极参与了幼林抚育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总结中, 我将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工作内容1.幼苗管理: 对于年幼的林木, 及时对其进行合理的修剪和整形, 促进其分枝和生长, 使其形成优良的树冠。

同时, 注意清除杂草和病虫害, 保持林木的健康生长。

2.营养供应: 合理的施肥是幼林抚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的林木品种和生长环境, 科学地进行施肥, 提供适宜的养分, 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发育。

3.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视幼林, 及早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加强对防治技术的学习和研究, 提高幼林抚育工作的技术水平。

4.疏伐和修剪:根据林木的生长情况和种植目标,进行适时的疏伐和修剪,调整林木的分布和密度,促进林木的向上生长和侧枝分枝,形成理想的树冠结构。

5.防风固沙:针对沙化地区的幼林,采取相应的防风固沙措施,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林木对风沙侵蚀的抵抗力。

三、工作方法1.科学制定抚育计划: 在幼林抚育工作中, 我首先根据林木的生长特点和区域的自然条件, 制定合理的抚育计划。

把握好施肥、修剪和防治等关键节点, 科学调整幼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2.紧密配合其他部门: 幼林抚育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作, 我积极主动地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联系, 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幼林抚育工作。

例如, 与防火、防病虫害等部门进行密切沟通和合作, 共同维护林木的健康和生长。

3.不断学习和创新:幼林抚育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

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学习新的抚育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抚育工作方法,推动幼林抚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四、工作成果在过去一年中, 我积极参与幼林抚育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幼林抚育 方案

幼林抚育 方案

幼林抚育方案简介幼林抚育是指对年幼的森林进行护理和培育的一种管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抚育方案,可以帮助幼林快速健康地生长,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幼林抚育方案,包括选择适宜的树种、建立密度合理的林分和进行适时的疏伐。

选择适宜的树种选择适宜的树种是幼林抚育的关键一环。

树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经济价值来确定。

优质的树种可以快速生长、抗逆性强,并且产生高质量的木材或其他经济价值的产品。

在选择树种时,要考虑树种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生长周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更适合作为幼林抚育的对象,因为它们能够迅速形成森林结构,起到护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作用。

建立密度合理的林分建立密度合理的林分是幼林抚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树木的密度对于森林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过密的林分容易导致光照不足,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

而过稀的林分则没有形成良好的森林结构,无法起到密闭和保护土壤的作用。

确定合理的林分密度,需要综合考虑树种的生长特点、土壤肥力和林地的使用目的。

一般来说,密度较高的林分适合生产高质量的木材,而密度较低的林分则适合培育森林植被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适时的疏伐适时的疏伐是保证幼林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疏伐可以有效地控制林分的密度,调整森林结构,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

疏伐的时机应该根据树种的生长速度、林分的密度和森林的使用目的来确定。

合理的疏伐可以帮助幼林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提高树木的生长空间和养分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疏伐可以促进阳光的照射,增加光合有效辐射,提高树木的光能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

结论幼林抚育是保证森林健康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

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建立密度合理的林分和进行适时的疏伐,可以帮助幼林迅速生长、提高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制定科学的抚育方案,对于持续的森林经营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精心的抚育管理,我们才能够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幼林抚育管理实验报告

幼林抚育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幼林抚育管理已成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探讨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典型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幼林抚育管理实验。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地点:某省某县某林场2. 实验材料:实验地面积为100亩,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树龄为5年生。

3.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实验地划分为A、B、C三个实验组,每组面积分别为33.33亩。

(2)抚育措施:- A组:常规抚育管理,包括除草、施肥、修剪等。

- B组:增加水肥管理,即在常规抚育管理基础上,增加水分和肥料供应。

- C组:实施生物抚育,即在常规抚育管理基础上,引入生物防治措施,如昆虫、微生物等。

(3)数据采集:定期对实验组进行生长量、生物量、叶面积等指标测定,并记录抚育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量分析:(1)A组:经过一年的抚育管理,马尾松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指标均有所提高,但增长幅度较小。

(2)B组:在常规抚育管理基础上,增加水肥管理后,马尾松生长指标明显提高,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增长幅度均超过A组。

(3)C组:实施生物抚育后,马尾松生长指标增长幅度与B组相近,但叶面积指数略低于B组。

2. 生物量分析:(1)A组:生物量增长幅度较小,平均每亩生物量为0.8吨。

(2)B组:生物量增长幅度较大,平均每亩生物量为1.2吨。

(3)C组:生物量增长幅度与B组相近,平均每亩生物量为1.1吨。

3. 叶面积指数分析:(1)A组:叶面积指数为2.5。

(2)B组:叶面积指数为3.0。

(3)C组:叶面积指数为2.8。

四、结论与讨论1. 结论:(1)在常规抚育管理基础上,增加水肥管理可有效提高幼林生长量、生物量,促进树木生长。

(2)生物抚育措施对幼林生长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如水肥管理显著。

(3)叶面积指数是反映树木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本实验中,B组叶面积指数最高,说明其生长状况最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提倡化学 除草 。据研究 , 杨树幼林每公顷施用氟乐灵 、 阿特 3 幼林补植与保护 拉津 、 西 玛津 3 0 0 ~ 1 5 0 0 g , 进行 土壤 处理 , 可 以杀死 狗尾 草 、 猪 毛 幼林补植是在造林后 1 — 2年内 , 通过造林检查验收 , 对成活率
菜、 灰菜 等 , 杀灭 效果达 9 0 %以上 , 特别 是氟乐灵药效 长达 5 0 — 6 0 低于 8 5 %的幼林立 即组织补植 , 如成 活率低于 4 0 %则要重新造林 , 天, 而 且价格 便宜 , 可 以进一步试 验采用 , 其他 树种 的幼林 , 可 以 补植力求用原树种的大苗 , 使其与成活苗木的生长相 近, 有利将来 施用草 甘膦 , 每公顷用药 3 7 5 ~ 1 5 0 0 g 左 右处理茎 叶 , 对杀 死茅草 、 林相整齐。另外 , 造林后经过 3 - 5年时间, 出现幼林生长不 良, 难 于
1 . 1 松土 除草 。
间作 。长期 间作 的一般是农耕地 , 土壤条件较好 , 林 木栽种 的行距
松土除草是幼林技术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项措 施。松土可把板 较大 , 作物与林木保持大致相 当于半个树 冠幅的距离 。另一 种是
结的地表破碎 , 保 蓄水分 , 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除草 的主要作用是 用材林 、 防护林与农作物 的短期间作。 除掉幼树 的竞争植 物 , 使苗木 顺利成 活 ; 有时适 当保 留植 穴周 围 2 林 木 抚 育

般用 于化学肥料 , 追肥时要注 意氮 、 磷、 钾 的搭配 。追 肥方法有
的各种技术措施 , 这期 间的幼林要经 历恢复 ( 缓苗 ) 、 扎根 、 生 长逐 两种 : 一 是将肥料 直接撒于 地表 , 但效果不 好 ; 二是沟施 , 即在相 步速生 的过程 , 这一 过程是关 键 的转折点 , 对 以后树木 的速生 丰 当于树 冠投影范 围的外缘或在种植行 间开沟 ,沟深 2 0 c m,沟宽 产 关系极大 。同时这个 阶段 的幼林基本上 处于散生状 态 , 林木 的 2 0 ~ 2 5 c m, 将化肥 撒入后覆 土。
主要矛盾是与外界 环境 条件的矛盾 。 幼林 抚育 的基 本任务在于 , 1 . 4 林农 问作 。 创 造优越 的环境 条件 , 满 足幼林对水 、 肥、 气、 光、 热 的要 求 , 使 之
习惯上 称林粮 间作 , 因 间种 的作物 除粮食作 物外 , 还有 经济
速迅 生长 , 达到较 高 的成 活率 和保 存率 , 为速 生 、 丰产 、 优 良奠定 作物 、 绿肥作物 、 蔬菜 、 药用植物等 , 故称林农 间作较为合适。一是 树冠稠密 的树种 , 可选低矮耐 阴作 良好 的基础 。因此 幼林 抚育必须采用 土壤管理 、 林木抚 育和幼林 作物的选择 。林龄大或生长快 、 保护等相关技术手段 , 使之 迅速 的健康 的生长成林 。
1 土 壤 管 理
物; 林龄较小或生长慢 、 需 侧方庇荫 的树种 , 可选用 高秆 作物 。根
系深 、 根幅窄的树种 , 可选 用较 喜水喜肥 的作物 。二是 问作方式主 要有两种 。一种 是用材林或经济林 与农作 物的长期间作 , 如桐粮
土壤管理技术包括松土除草 、 灌溉 、 施肥和林粮间作 等。
2 . 1 除蘖 。 的植 被 , 为苗木适度庇荫 , 减少水分 蒸发 , 减低地温 。 松 土除草一 般可同时进行 , 也可单独进行。从造林后开始 , 连 就是除 去植株干 基部的萌 蘖条 以促进 主干生长 的一项抚 育
续 进行 数年 , 直到幼林郁闭为止 , 一般年限为 3 - 5年。造林地区越 措 施 。 干旱 , 植 被越 茂 密 , 抚育 的年 限应 越长 , 气 候 土壤 条件 良好 的地 2 . 2 间苗 。
方, 当幼树 高度越过草层高不再受压 抑时 , 抚育 即可停 止 , 不必 强
采用群状 以及穴 播 、 丛 植等方 法造林 时 , 由于播种 不匀 或随
求 达到郁闭 。每年松土 除草 的次数 , 可根据造林 地区 的气候条 件 着幼苗的成长 , 致使苗木茂集成丛 , 营养面积 和光 照条 件不足 , 引 和造林 树种确定。湿润 、 半湿润 地区及用初期 速生 的树种造林 , 松 起幼树 生长不 良, 必须在造林后间苗。 - 3 抹芽 。 土除草 可连续进行 3年 ,第 1 年2 - 3次 ,第 2 年 2次 ,第 3年 1 2 是为了促进幼林 的生长 , 培育好 的干形而采取 的一种幼 林抚 次 ;半干旱地 区及湿润 半湿 润地 区用初期 生长缓慢 的树 种造林 , 松 土除草 可连续 4 ~ 5年 ,第 1 一第 3 年 每年 2 - 3次 ,第 4年 1 - 2 育措施 。具体做法是 , 当幼林 的树干上萌发 的嫩芽尚未木质化时 , 次, 第 5年 1 次 。每年进行 第 1 次松 土除草的时间 , 一般应能最大 将 距地面树高三分之二 以下嫩 芽抹 掉 。防止养分分散 , 有 利幼树
限度地促进林木生 长 , 能最彻底地 清楚灌木 、 杂草 , 并扼杀其再 生 高生长 ; 同时还可避免幼林过早修枝。 能力 , 以及能充分地利用水分 、 养分 有效性 的时期 为宜 。
2 . 4 修枝。
松土 除草 的深 度一般 为 5 - 1 0 c m左 右 。干旱 地 区可加 深 到 根据不 同林种 的要求 , 人为地修 除枯 枝或部分活枝 的一 种抚 1 2 ~ 1 5 c m, 甚至 3 0 c m。松土要 掌握 “ 里浅 外深 ; 树 小浅松 、 树大深 育措施 , 是 调节林木内部营养的重要手段 。修枝强度 以最 大限度 松; 沙土浅松 、 粘 土深松 ; 土湿浅松 、 土干深松 ” 的原 则。 地促进林木生长为原则 , 不要过大或过小。
农林论坛
பைடு நூலகம்
民营 科技2 0 1 4 年第2 期
幼林抚育 内容和方法
陈 丽 娟
( 黑龙江省肇 东市林业局 , 黑龙江 肇 东 1 5 1 1 0 0 ) 摘 要: 以下介绍 了幼林抚 育相 关的一些 内容 , 同时也 阐述 了幼林抚 育的方法 。
关键词 : 幼林 ; 土壤 管理 ; 抚 育方 法 幼林抚育 通常一 般是指 造林后 到郁 闭前这 一段 时间所进 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