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服饰

合集下载

土家服饰

土家服饰


抹围裙也是土家族男子的习惯,尤其是三幅围裙。俗 话说:“男围三幅裙,酒席场中不丢人。”。这种围裙是 有三层不聊重叠而成,一般都是兰或白布料。三幅围裙, 粗活、细活都可以使用。
土家族的孩童衣裤不多讲究,儿童4岁以后服饰方有男孩女孩 之别,男孩趋素,女孩趋花。也没有其它突出的地方,主要体 现在帽子上。土家男女幼儿皆戴花花帽,春季戴“紫金冠”, 夏季戴“蛤蟆帽”、“圈圈帽”,秋季戴“冬瓜帽”、“八角 帽”,冬季戴“虎头帽”、“狗头帽”、“凤尾帽”、“风 帽”。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 “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样外, 还有“十八罗汉”等银菩萨。小孩一般戴猫头尾巴帽,帽沿正 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三个菩萨像。中间大的一 个为观音坐像,两边钉有十八罗汉像,虎帽两侧至两腮前有银 勾,用于小孩系帽用,帽顶两侧用白兔毛做成的虎耳,上前挂 银铃,虎帽用大红绸缎做面料,前檐绣有一个“王”字,后脑 绣有双龙抢宝等图案。胸前持有金锁银牌,上打有“福、禄、 寿、禧”字样,帽后悬有金链银梁。帽饰造型有八仙、寿星、 十八罗汉、方形算盘、狮头耳錾、银链、银牌、银铃。 幼儿的 衣服和裤子一般用花布做成,亦有在素色布上绣花,按年龄、 季节做各种不同的服装。女孩到12岁时要穿耳朵的,穿耳朵的 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的花朝节。据传说,这天穿耳朵不化浓, 因为有花神保护。
八幅罗裙
• • • 家服饰,女装的主要特点是八副罗裙、或桶裙,饰品特点为大的圆耳环。 “八副”,八个部落联盟,一个部落一块颜色的布,竖向拼接而成。 裙腰打褶至腰粗,裙长至脚面,裙摆很大,一般为2丌r,即1米长的裙有6米 多的裙摆,整副裙可平铺展成圆形,故称“罗裙”。 土家族世封土司,服装不会太奇装异服,在大文化的前提下,保留有自己的 民族特色。服饰上与汉文化主要区别:

土家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土家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土家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一、传统的土家族服饰风格独特土家族的服饰特点十分独特,体现了土家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的土家族服饰主要以黑色为基调,以红色、绿色等鲜艳的色彩作为点缀,展现出土家族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男性的传统服饰主要有长袍、裤子、腰带、帽子等组成,而女性的传统服饰则包括上衣、裙子、头巾等。

土家族的服饰细节处理精致,常用的装饰品有银饰、壮饰、蝴蝶领等,给人一种华丽而又大方的感觉。

二、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寓意丰富土家族的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包含了深远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土家族的服饰常以图案和色彩来呈现特定的寓意和象征。

比如,常见的图案中有龙凤、花鸟、云水等,这些图案代表着吉祥、繁荣和美好的寓意。

同时,土家族服饰的颜色也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红色象征热情和勇敢,黑色象征坚定和力量,绿色象征和谐和生机。

土家族的服饰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文化的延续。

三、土家族服饰的制作工艺独特精湛土家族的服饰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制作过程十分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选取上乘的丝绸、棉布等原材料,经过洗涤、晒干等步骤处理。

然后,进行裁剪、缝制等工序,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处理,以确保服饰的质量和美观。

最后,在服饰上添加银饰、珠绣等装饰,使其更加华丽。

土家族的服饰制作工艺融合了刺绣、绘画、雕刻等多种技艺,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总结:土家族的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它既是土家族人民身份的象征,又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统的土家族服饰,我们可以了解到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够感受到土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尤其是在现代,土家族的服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各种民族活动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一种时尚的宣言,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我们应该珍惜土家族的服饰文化,加强保护和传承,让其继续在今天的社会中绽放光彩。

土家族苗族服饰文化

土家族苗族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的制作材料多为棉麻布料和丝绸,也有用锦缎等高档材料制成的。在制作过程中, 苗族人民注重细节和手工技艺,每一件服饰都是一件艺术品。此外,苗族服饰还与苗族人 民的日常生活和民间信仰密切相关,不同场合、不同节日、不同身份的人都会穿着不同的 服饰
土家族苗族服饰文化的 传承与发展
土家族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绣有各种吉祥图案和花草图案
土家族的服饰材料多为棉麻布料, 也有用丝绸、缎子等高档材料制成 的。在服饰的制作过程中,土家族 人民注重细节和手工技艺,每一件 服饰都是精心制作的杰作。此外, 土家族的服饰还与民间信仰和日常 生活密切相关,不同场合、不同节 日、不同身份的人都会穿着不同的
服饰
苗族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土家族和苗族的服饰文化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保护和 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学者和艺术家正在努力开展研究和创作工作。同时,政府 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推广土家族和苗族的服饰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美丽的民 族服饰
为了传承和发展土家族苗族服饰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苗族的服饰文化同样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苗族服饰 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这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点。男性服饰以对襟短衣、 长裤为主,女性服饰则更加丰富多样,包括上衣、长裙、围裙、头巾等
苗族女性服饰的特点是上面装饰精美、色彩斑斓、花样繁多。苗族妇女善于用银饰 装饰服装,从头到脚都有各种银饰,如头饰、颈饰、手饰等。这些银饰不仅美观大 方,而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头饰可以保护头发、颈饰可以保护颈部等
土家族苗 族服饰文

-
1
土家族服饰文化
2
苗族服饰文化
3
土家族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
• 20Fra bibliotek绣花鞋垫
• 绣花鞋垫,是姑娘 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 礼物哦
21
绣花鞋
• 土家女子穿绣花鞋, 上绣花草、蝴蝶、蜜 蜂等,腿上缠青蓝布 或白布裹脚。
• 22
男子服装
• 较古老的上衣叫“琵 琶襟 ”,安铜扣, 衣边上贴梅条和绣“ 银钩”,后来逐渐穿 满襟衣(多指中年以 上者)和对胸衣,青 年人多穿对胸衣,正 中安五至七对布扣。 • 23
24
• 男子头包青丝帕或青 布,白布帕2至3米, 包成人字路,没有完 全盖住头发。
• 25
• 裤子是青、蓝布加白 布裤腰,鞋子是高粱 面白底鞋,鞋底厚。
• 26
小孩的服饰
• 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 戴“紫金冠”,夏季戴 “冬瓜圈”,冬季戴“狗头 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 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 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 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 “十八罗汉”等银菩萨。
• 6
• 7
• 8
土家女子服装的特点
上衣布:一 、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 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 但不镶花边。 二、 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 青边, 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 边,胸襟青边 则用彩线绣花。 9
三、
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 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 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 这种衣长而大。 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 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 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 蝶、蜜蜂。
土家族的服装
1
目录
• • • • • 服饰的介绍 土家族女子服饰 、首饰 特点 土家族男子服饰 特点 土家族小孩子 服饰特点 总体特点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地。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传统代代相传,至今仍然在土家族人中保持着活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土家族的民俗、服饰、饮食和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一、土家族的民俗土家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土家族的婚俗和葬礼。

结婚在土家族中被视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婚礼上有着许多独特的仪式和习俗。

比如抬新娘时要进行抢新娘的游戏,新郎要通过挑战来证明自己的爱意。

而土家族的葬礼则注重守孝和守殡,丧亲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家人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二、土家族的服饰土家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美丽,能够反映出土家族人民的审美观和生活习惯。

土家族女性的传统服装是以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绣有各种各样的图案。

而男性则穿着短襦和长裤,通常配有马褂、袍子等。

土家族的服饰十分色彩斑斓,绣花、刺绣等工艺技巧使其更加精美。

三、土家族的饮食土家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米饭为主食,同时也有一些特色小吃和饮品。

土家族人民喜欢吃辣椒,将辣椒加入各种菜肴中,使得菜肴更加有特色。

此外,土家族的美食还有螺蛳粉、杂碎、油茶等,这些美食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非常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四、土家族的民间艺术土家族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其中著名的有歌舞和木偶戏。

土家族的歌舞以独具特色的舞蹈和悠扬动人的歌声为主,代表作品有《木板假歌舞》、《小苗土娃》等。

而土家族的木偶戏则是通过木偶的表演和配乐来展现故事情节,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和艺术享受。

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正逐渐受到一些挑战和冲击。

然而,土家族人民依然传承和尊重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努力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的独特文化遗产。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土家族的村庄,感受土家族的传统文化魅力,这也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总结起来,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包含了民俗、服饰、饮食和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土家族的服饰风格

土家族的服饰风格

土家族的服饰风格人类的文明发展至今,服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保暖和保护身体的工具,更体现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观念。

土家族作为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独特的服饰风格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民族文化与传统。

土家族的服饰风格多姿多彩,融合了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以及自然环境的特征,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土家族的服饰主要分为男性和女性两大类,下面将对这两个类别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男性服饰风格土家族男性的传统服饰以“茶花装”为代表。

著名的“蛇纹八字鞋”是土家族男性服饰中的一道独特景致。

这种鞋子有着特殊的图案和编织工艺,代表了土家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蛇纹八字鞋的鞋面是用竹编成的,鞋底则使用精选的柳条经过纺织工艺制成。

穿上这种鞋子,不仅舒适耐穿,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滑。

在传统服饰中,土家族男性穿着短衫、宽裤,上衣为古朴的蓝色,下身则穿着宽松舒适的长裤。

腰间系着一条精美的腰带,上面镶嵌着华丽的银饰物。

正如土家族人民所说,“腰间挂一杆银枪,一生挺硬直如鞭”。

这种银饰不仅彰显了男性的阳刚之气,更是土家族人民对于银器制作工艺的热爱和推崇。

二、女性服饰风格土家族女性的传统服饰被称为“长衫褂”。

长衫褂通常是由丝绸、棉布等材料制成,色彩鲜艳且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

女性上身穿着宽松的长衫,下身则穿着颇具装饰性的长裙。

长衫褂上的花纹大多以云朵、花卉等自然元素为主题,图案精美细腻,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土家族女性还会佩戴许多漂亮的饰品,如红丝带、珍珠项链、银饰等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土家族女性头上的发髻和发篓。

发髻通常使用黑亮的丝绸编制而成,形状各异,精美细致,饰有五彩缤纷的花朵和珠子。

在土家族的传统婚礼上,女性还会戴上银筒,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土家族的服饰风格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外表,更是一种展示身份与地位的重要方式。

土家族人民通过服饰来表达自我,并且将其传承下来,成为土家族独特的文化符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土家族服饰也随之改变,融入了现代的元素。

土家族的传统服饰

土家族的传统服饰

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传统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传承。

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世居民族,拥有着独特的传统服饰。

本文将为您介绍土家族的传统服饰,包括服饰的特点、样式和意义。

一、特点土家族的传统服饰独具特色,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以器皿、工具等为样板,取材自大自然,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鲜艳多彩:土家族的传统服饰色彩丰富多样,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勤劳朴实、热爱自然的特点。

常见的颜色包括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色彩鲜艳明亮,给人以愉悦和活力的感觉。

2.图案独特: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以纹饰和花纹为特色,图案具有独特的土家族风格。

常见的纹饰包括花鸟、动植物、运砂和波浪等,富有动感和流畅感。

这些图案不仅美观,同时也传递了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

3.实用性强:土家族的传统服饰注重实用性,适应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需求和劳动习惯。

常见的服饰包括鸟毛装饰、细节装饰和口袋等,这些设计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劳动。

二、样式土家族的传统服饰的样式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服饰。

1.男装:土家族的男装通常包括长袍、褂子、裤子等。

男性穿着一般以黑色为主色调,图案简洁大方。

男装注重实用性,设计合理,适应了男性劳作和活动的需要。

2.女装:土家族的女装风格优雅多姿,强调女性的柔美和婉约。

传统的土家族女装包括上衣、裙子、腰带等。

女性的服饰通常采用丰富的颜色和复杂的图案,以展现女性的美丽和高贵。

三、意义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民族象征。

它有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文化传承:土家族的传统服饰是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穿着传统服饰,土家族人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民族象征:土家族的传统服饰是土家族身份认同和民族象征的一种体现。

土家族服饰介绍 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服饰介绍 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服饰介绍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土家族传统服饰及其文化象征摘要: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象,是民族无声语言的艺术传承,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土家族为表达民族的共同信仰与文化因素,创造了集纺织、绘画、扎染、刺绣、挑花等民族手工艺术为一体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土家族服饰。

本文从土家族服饰的演变、内涵与文化象征三方面研究土家族服饰,以期传承与开发土家族服饰。

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演变《五峰县志》(1994)关于土家族服饰载:“旧时,家绩白布用锅灰或化香树叶熬煮染成‘吊灰布’、青布,做衣打粗穿”。

“走亲访友穿青和纯白衣裳谓‘青打白扮’。

”历史上,沿河、酉阳、秀山、印江、德江等土家族地区(以下简称沿河地区)受乌江切割,地势偏僻,山高林密、自给自足经济和农耕生活明显。

所以自古以来,传统土家人的服饰反映了土家族先民荜路蓝褛,披荆斩棘的生活状况,表现了土家族从胼手胝足,刀耕火种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

服装是为了满足人们遮生、温暖和劳作所需,因此服装男女各不相同,行业有别。

清道光《思南府续志》记载:“闺中妇女向织土布,阔二尺,纱粗缕疏,乡民染蓝色,以资蔽体”;我们从茅谷斯的装扮中看出远古土家族人的衣物为头上束发,佩有防邪防毒之果叶;腰围稻草或树叶以遮羞,肩披稻草蓑衣为防太阳灼晒和遮雨保暖。

现代行业中有为防灼伤铁匠穿长而宽的牛皮肚兜,猎户实战需要挂绣花子弹肚兜,农民农事时雨天披蓑衣等,这些都有土家族衣物雏形的反映。

在沿河塘坝、后坪等地,为了让“命相”不佳的小孩易长成人,就在按土老司的指点下戴“百家锁”;从一百户人家讨一百块碎布拼做成百纳衣等,这些服饰则是反映民族信仰、宗教文化的美术工艺品。

据史书记,“溪布”“賨布”、“峒布”是土家族服饰的原布料。

《后汉书•南蛮传》:“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四丈),小口二丈,是为賨布”。

宋人朱铺《溪蛮丛笑》记:溪布为“绩五色为之,文采斑斓可观,俗用作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女子服饰有哪些特点?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女子服饰有哪些特点?

土家族服饰土家族女子服饰有哪些特点?>在伟大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特点,而服饰的演变也往往反映出每个民族从古到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社会变革的过程及贫富悬殊的差距。

民族服饰往往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正是这种特点,是区分各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土家族服饰反映土家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反映土家族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映土家族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反映土家族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载体。

土家族女式服饰:较男式服饰,女式服饰要复杂得多,也许从古至今,女性对服饰讲究得多的缘故。

土家族女式服饰同一式样的衣有长短之分,长衣做客时穿,短衣劳动时穿。

短上衣领右开襟,根据花色繁简分为“银钩”、“外托肩”和“内衣”三式,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

中老年妇女通常在外衣上罩一件围裙。

过去贫穷人家贴1—3条异色布条,中等人家镶花边,殷实人家还在异色布条上绣花。

裙以底色为素白色,以细黑布条勾棱成8幅,即八副罗裙,下摆与大平幅中下部贴稍宽黑布条。

每幅下大上小用数纱工艺绣3组花,前后对称,左右匀衡。

整件裙黑白相间,棱角分明,主题突出,庄重朴实,工艺精湛。

妇女下裳后以裤取代裙。

裤短而大,喜在裤脚边缀三条异色边或梅花条,讲究的以十字挑花来美化裤脚。

另外,土家妇女还在右边的围腰带或在衣牌子上挂一张手巾,俗称鼻帕,但这张帕子不是用来揩汗水或鼻涕的,平时,它只是一种装饰,真正派上用场的,是哭嫁时用于蒙脸和揩泪水的。

首饰土家妇女头饰有金或银莲蓬花、撇簪、银梳、插簪、瓜子针、茉莉针、芭蕉扇等,头饰中最珍贵的是银帽,俗称“箍箍帽”,帽前是一个银宝花,银宝花二面钉上一对龙,龙后一对凤,凤后一对龙,龙后一对银帽襟,襟下缀凤九只,凤口各含银摆坠三颗,行动摇晃,闪闪发光。

土族服饰知识点总结

土族服饰知识点总结

土族服饰知识点总结土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一带。

土族是源自古羌族的一个分支,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体现出土族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热情。

以下将对土族服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土族文化。

一、男性服饰1. 头饰:土族男性通常佩戴的是一种名为“古尔班”的头饰,这是一种用羊皮制作而成的头箍,上面饰有银制的花瓣,非常华丽。

古尔班是土族人民的象征,也是男性的标志。

2. 上衣:土族男子的上衣一般是宽袖直襟的马褂或中褂。

马褂的袖子宽大,可以随意挽起,适合乘骑时穿着。

中褂的袖子较窄。

上衣多为蓝黑色或深灰色,有的在领口和袖口处还有刺绣点缀,非常精致。

3. 下装:土族男性的下装一般是宽松的长裤,裤腿较宽,方便行走。

裤子一般为黑色、蓝色或灰色,较为朴实。

4. 腰饰:土族男性的腰部装饰也很重要,一般佩戴宽腰带或环腰布。

腰带常用细绳编织而成,上面还附有银饰物。

环腰布为一种宽带,多为红色、蓝色或黑色,上面装饰着银饰物。

二、女性服饰1. 头饰:土族女性的头饰非常华丽,最具代表性的是“白崖”的头饰。

白崖是土族女性的标志,是由银饰物和珠宝镶嵌而成,非常美丽动人。

2. 上衣:土族女性的上衣为对襟马褂,领口和袖口常常镶有银饰物,色彩非常艳丽,常常是红色、黄色或绿色等。

有的马褂还会在领口和袖口处绣上各种图案,非常精美。

3. 下装:土族女性的下装与男性基本相似,一般为宽松的长裤,裤腿较宽。

裤子的颜色也比较明亮,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

4. 腰饰:土族女性的腰部装饰同样十分讲究,一般佩戴银饰的腰链、腰带以及环腰布。

这些腰饰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女性的优雅和美丽。

三、特殊服饰1. 情侣装:土族男女在结婚时会穿上特殊的情侣装,这种情侣装往往是一对一对的,男女服饰的颜色和图案都是相互呼应的,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浪漫氛围。

2. 节日服饰:土族的节日服饰更加豪华和华丽,男女都会穿上最华美的服饰,头饰、上装、下装、腰饰都是最华丽的,并且还会佩戴各种各样的银饰品,熠熠生辉。

土家族服饰描写

土家族服饰描写

土家族服饰描写
土家族服饰在土家族地区十分流行,它是土家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漫长的劳动过程中创造的。

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服饰,它是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土家服饰用料广泛,有绸缎、棉、麻、毛、丝等。

款式有对襟衫、大襟衫、对襟衫(也称"坎肩")等。

其特点是:上衣多为对襟衣,下着短裙;裙长至膝,饰以花边;腰系“千节索”,系“百节索”或“三节索”。

“千节索”是一种用细竹篾编成的扁形索套,每隔两尺就有一根短索套在肩上。

“百节索”是用较粗的竹子编成的粗索套在腰间。

两套索套相互扣接,扣接后可活动。

此外还有“十节索”、“六节索”等。

土家妇女的服饰以长袍为主。

其特点是:长及膝下,下着长裙。

长裙系于腰间,腰间有大块红布装饰,并缀以花边及各种花纹。

—— 1 —1 —。

关于土家族和苗族服饰的介绍资料

关于土家族和苗族服饰的介绍资料

在我国的多民族地区,土家族和苗族是两个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民族群体。

他们的服饰文化向来引人注目,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本篇文章将从土家族和苗族的服饰特点、历史渊源、传统工艺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两个民族服饰文化的魅力。

一、土家族服饰1. 传统服饰特点土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

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以彩色为主,注重绣花和刺绣,在织物纹样、服饰款式上有着独特的风格。

男性主要穿着黑色或灰色的长袍,腰间束着一条彩色的腰带;女性则穿着精美的对襟褂,色彩艳丽,袖口和下摆常常镶有彩色的绣花。

2. 历史渊源土家族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传统。

在古代,土家族服饰主要是以麻布、棉布为主要材料,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

土家族的服饰在粗犷中不乏细腻,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和勤劳,也展现了优美的艺术风格。

3. 传统工艺土家族服饰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主要包括纺织、刺绣、染色等工艺。

其中,土家绣是土家族女性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土家绣以其艳丽的色彩和精湛的刺绣工艺,被誉为“东方刺绣艺术明珠”。

二、苗族服饰1. 传统服饰特点苗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服饰注重细节和装饰,以银饰、织物图案等为特点。

苗族男性的服饰以黑色为主,上衣常常配以蓝色长裤;女性则以深蓝色为主,身穿长袍或长裙,头戴花冠,脚踩踏板鞋,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

2. 历史渊源苗族服饰的历史悠久,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和传承。

苗族服饰的图案多为民歌、神话、动植物等自然元素,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宗教神秘感。

苗族服饰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3. 传统工艺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主要包括纺织、织布、刺绣等工艺,其中苗族银饰是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苗族银饰工艺精湛,图案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银饰艺术明珠”。

【民族文化】土家族与苗族有什么区别?

【民族文化】土家族与苗族有什么区别?

【民族文化】土家族与苗族有什么区别?苗族与土家族的区别【服饰】土家族青壮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袖长而小,正中钉上5~7颗布纽扣,裤子大都是青或蓝色,加白布裤腰。

老人常穿长袍大襟衣,男子头上包青布或白布长帕,长7至9尺,包成人字形。

土家族妇女的服饰比较讲究,上衣衣宽袖大,向右开襟,衣服沿边镶有色彩鲜明的三条花边,用布纽扣,也有用铃形银扣的。

裤长而大,多用青、蓝色布加白布裤腰,裤脚口镶有花边。

头包青丝帕或青、白布帕,不包人字形,包成厚厚的一叠。

未婚闺女,头上留一条长辫子;已婚妇女在脑后绾成泡粑形发髻,名曰“粑粑头”。

妇女的首饰很多,有银质、玉质和金质的簪子、耳环、戒指、手圈以及颈上胸前挂的银链、银牌、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走起路来丁当作响,引人注目。

苗族的服饰与土家族略有不同。

男子头帕除有丧服外,不用白色,用青蓝色,一般长1丈,有的长至3丈,包在头上大如斗笠。

男子衣服除青蓝色外,还有花格的。

妇女头帕用黑帕或花帕,长3丈多,包成高耸的筒形。

妇女的衣服多无领,袖口很大,衣服边上和裤脚口上镶有花边,胸前也要绣花。

佩戴银首饰的也很多。

【饮食】土家族、苗族人民居住在土多田少的山区,一向以包谷、红苕、洋芋为主粮,辅之以稻米、高粱、小米、荞、麦等粮食。

经常把包谷和大米掺合煮成饭,俗称“两造饭”,作为当地群众的主要粮食。

土家族、苗族人民喜欢吃酸菜、辣椒、豆腐。

豆腐做成的菜品很多,如豆腐干、菜豆腐、酿豆腐、霉豆腐等是群众常见的家常食品。

土家族人民特别喜欢喝“油茶汤”,主要原料是用茶叶、阴米、炒包谷、炒黄豆、豆腐干、花生米、芝麻等,辅之以腊肉、蒜、葱、花椒、辣椒等佐料,先用菜油炸焦,再用水煮沸而成,清香可口,提神解渴,是民族茶饮的上品。

土家族的传统服装

土家族的传统服装

土家族的传统服装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等地。

土家族的传统服装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而古老。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传统服装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一、土家族传统服装的特点土家族传统服装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

以下是一些土家族传统服装的特点:1. 鲜艳多彩的颜色:土家族传统服装注重色彩的运用,鲜明的红色、绿色、黄色等是常见的颜色之一。

这些鲜艳的颜色体现了土家人热情奔放、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

2. 多种多样的图案:土家族传统服装的图案以民族特色为主题,常见的有群山、江河、花鸟等自然景观的图案,同时也有以龙、凤、麒麟等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为主题的图案。

这些图案寓意着土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3. 精美的绣花工艺:土家族传统服装中的绣花工艺世代传承,工艺精湛。

绣花图案采用丝线绣制,线条细腻柔软,色彩鲜明。

4. 多层次的剪裁和装饰:土家族传统服装常采用多层次的设计和装饰,如长袍上面的领口、袖口、下摆等处常会有装饰性的蕾丝、绣花等。

同时,还会穿配有丝带和花边的长裙和蓬松的长袍,使服装更加华丽。

二、土家族传统服装的历史背景土家族传统服装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明朝。

土家族人民曾经是我国南方边疆地区的抵御外敌入侵的主力军,土家族传统服装中的设计和装饰元素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在过去,土家族人民独立自主,对外交往较少,因此土家族传统服装成为了代表其民族特色的标志。

土家族人民采用了鲜艳的颜色和绣花技艺,使传统服装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土家族传统服装的使用逐渐减少。

越来越多的土家族人民开始穿着现代化的服装,土家族传统服装面临着被淡忘的危险。

然而,土家族人民还是愿意在传统节日、婚礼等重要场合穿着传统服装,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总之,土家族传统服装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瑰宝,代表着土家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观念。

湖南土家族民族服饰

湖南土家族民族服饰

民国以来,土家族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

头巾用青丝面料或青布帕,男子头巾包成人字路。

上衣用青蓝色土布做成。

男子上衣的古老样式是琵琶襟,钉铜扣,衣边贴梅条、绣银钩。

男女裤亦用青蓝土布做成。

男鞋为土布高梁、青面、白底布鞋。

女鞋面上用五色丝线绣花草、蝴蝶和蜜蜂等图案。

佩戴的首饰,改土归流后,男子不戴首饰。

妇女戴金银耳环、玉石手圈、戒指、银项圈等。

小孩手腕上,戴吊着空心银锤和银铃的银手圈。

土家小孩帽子依时而换。

小孩衣服多为白色、蓝色,绲边,上绣兽图以示驱邪避恶。

苗族服饰较简朴。

男子头戴花格丝帕,穿对襟衣,外套小背褂,围宽腰带,脚缠绑腿。

女子服饰比男装讲究,头戴青白丝帕,前低后高呈螺形或椭圆形,服装绣花绲边,头上、手上、胸前都配有各种图案和花纹的银饰,身子摇动便叮当作响。

白族服饰以白色为主要特征,有“要得俏,一身孝”之说.男子戴1.7-3米长的白布头帕,穿白内衣,外套青布满肩马褂,腰系挑花兜袋,配撒穗荷包。

青年佩流苏荷包,下着青色或蓝色宽脚裤,穿白布袜和云头鞋。

女子戴绣花帕,插首饰,佩银耳环,穿白大襟内衣,中套青、蓝色马褂,系绣花围裙,后留绣花飘带,着青、蓝色宽脚长裤,缠白裹脚布,穿绣花鞋。

未婚女子梳一二条辫子,扎红头绳,额前留有刘海;已婚女子挽发髻、罩网兜、别簪子、插仰妆,戴银手镯和戒指。

儿童服饰多绣花,外围肚兜,头上戴虎头鼓钉菩萨帽,脖子上戴项圈、百家锁、银箍子。

土家族传统服饰与民俗风情

土家族传统服饰与民俗风情

土家族传统服饰与民俗风情传统服饰代表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土家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与民俗风情。

土家族传统服饰的设计精美独特,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美感,同时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及其背后蕴含的民俗风情。

首先,土家族传统服饰注重细节和色彩的运用。

在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中,蓝色和黑色是主要的颜色,这代表着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环境与生活的热爱和依赖。

女性的传统服饰通常由上衣、裙子和腰带组成。

上衣采用窄袖设计,下摆有对襟的形式,绣有精美的花纹,表达了土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

裙子通常为褶裥式,长至脚踝,腰部缀有各种图案的细带,使整个服饰更加华丽。

男性的传统服饰则分为长袍和裤子,长袍长至脚踝,袖口有不同颜色的装饰,加入了许多线条和几何图形的绣制,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艺术和创作的独特见解。

其次,在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中,裙子和帽子是重要的元素。

土家族的女性裙子通常由伞状的裙摆和紧身的裙身组成,裙子上镶嵌有丰富多样的刺绣和图案,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对艺术和创作的热爱。

而头戴帽子是土家族传统服饰中男女通用的部分,女性的帽子由绯绸制成,上面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男性的帽子以黑色布料制作,通过不同形状和装饰来区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此外,土家族的传统服饰还反映了土家人民的劳动和生活方式。

土家族人民通常在服饰上添加一些实用的细节设计,如衣襟上的扣子、袋子等。

这些细节展示了土家族人民对实用性和工艺美学的追求。

同时,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也融入了当地的自然元素,如山水、花鸟等,代表着土家族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土家族的传统服饰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其独特的文化符号。

土家族人民通过传统服饰的设计与创作,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这些传统服饰不仅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通过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将永远流传下去,为人们展示着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独特的魅力。

土家族服饰知识

土家族服饰知识

土家族服饰知识土家族的服饰主要包括服装、头饰、饰物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土家族的传统服装了。

土家族的传统服装主要包括上衣、下裳、腰带、头饰和鞋袜等。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些传统服饰的特点。

首先是土家族的上衣。

土家族的上衣一般为对襟衫或直领衫,男士的上衣通常是黑色、白色或蓝色,饰有精美的刺绣,而女士的上衣则更为绚丽多彩,常常使用红色、粉红色、绿色等鲜艳的颜色,上面还会配有各种花草图案的刺绣,整体看起来非常华丽。

在传统的土家族服饰中,上衣的样式和款式也各有不同,有的上衣有褶皱,有的上衣则非常宽松,整体设计简洁大方。

接着是土家族的下裳。

土家族的下裳一般为短裤或长裤,男士的下裳多为长裤,女士的下裳则有短裤和长裤两种,裤腿宽松舒适。

土家族的下裳通常为黑色或灰色,上面也会有一些简单的刺绣或装饰,整体看起来非常朴实。

再来是土家族的腰带。

土家族的腰带通常为布制或织物制,在腰间系成纽带状,样式简单而实用。

腰带的颜色和图案多样,有的腰带上还会绣有一些吉祥的图案或文字,以示庇佑和祝福。

接下来是土家族的头饰。

土家族的头饰主要有头巾、头箍和头饰品三种。

土家族男女均爱戴头巾,男士多为黑色,女士多为红色或绿色,头巾上会绣有各种花草图案。

土家族的头箍多为饰有珠子、绒球等饰物的金属箍,非常华丽。

至于头饰品,则是土家族女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般由金属制成,上面还会挂有各种珠宝和装饰品,非常豪华和富丽堂皇。

最后是土家族的鞋袜。

土家族的鞋袜主要有布鞋、草鞋和绣花鞋等。

土家族的男士多穿布鞋或草鞋,而女士则更喜欢绣花鞋,色彩多样,花样繁多,非常漂亮。

土家族的鞋袜设计简单而舒适,非常适合日常穿着。

总体来看,土家族的服饰以细致的手工刺绣、丰富的色彩和华丽的饰物为特点,反映了土家族勤劳、朴实、热情的民族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土家族服饰既保留了传统风格,又融合了现代元素,展现出了土家族人民的时尚品味和审美情趣,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一朵璀璨明珠。

在变革中不断发展的五色斑衣——土家族服饰

在变革中不断发展的五色斑衣——土家族服饰

在变革中不断发展的五色斑衣——土家族服饰展开全文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这里复杂的地形和特殊的气候,陶冶了土家族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也孕育了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古代的土家服装在色彩上有尚白、尚红和尚黑的传统,所用布料多为自制的土布,史书上称为“溪布”或“峒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款式上不分男女,上身穿琵琶襟,下身穿八幅罗裙。

八幅罗裙是一种用八幅布缝制成的特殊款式的裙,多为天蓝色,前后左右八幅均折成水波样的褶皱,裙摆镶宽十余厘米的花边。

男裙稍短不过膝,女裙则较长一些。

据说,八幅罗裙象征着古老传说中的八个土家部落团结奋战的精神。

衣裙上面绣着各种颜色的花边,被称为“五色斑衣”。

男女服饰的区别主要在这些花边上。

古代土家人还喜用白色的织锦或棉布做成巾帕包裹住头部,这种包头巾一般宽两寸、长四尺,用黑色线做刺绣,在额前包出“人”字形,这种白底黑花的配色,可能和土家族崇拜白虎的信仰有关。

脚下一般不穿鞋,这种服饰形态一直持续到清代“改土归流”前。

改土归流以后,清政府派遣的流官对土司地区的风俗进行改革,其他兄弟民族也逐渐在这里聚居,在这种政策、文化交融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下,土家族服饰的色彩和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男女服饰开始有了明显的区别。

男子不再穿裙子,男青年开始改穿对襟短衣,中老年人则穿大襟衣。

无论青年还是老年,下身皆穿宽腿裤子。

裤子多用青布或蓝布做裤腿,再缝上白色裤腰,镶蓝色布条作为裤头。

在男性服饰中,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包头巾由白色改成了黑色,后来进一步发展成青丝帕,包头时额前仍保留着“人”字形,有的地方还在左耳留两寸长的帕头。

包头巾短则三尺,长则一丈二尺,土家人认为包头巾越长越显富贵。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土家人开始穿鞋袜。

一般夏天穿舒适安稳的多耳麻草鞋,秋冬季则穿青色鞋面、白色鞋底的圆口布鞋,朴素大方。

改制后的男子服饰,充分体现了土家族男子勇武、彪悍的气概,更有宽松舒适、行动方便等优点。

土家族服饰与饰品

土家族服饰与饰品

土家族服饰与饰品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等地。

作为土家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服饰与饰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土家族服饰和饰品的特点、历史变迁以及现代传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土家族服饰的特点土家族服饰以其独特而丰富多样的风格而著称。

在传统土家族婚礼中,新娘通常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包括上衣、裙子、披肩等。

这些服饰常以红色为主色调,象征着喜庆和幸福。

此外,土家族的服饰还注重细节的装饰,如刺绣、织带以及花边等,以展示土家族人民的手工艺技巧与审美观念。

二、土家族饰品的种类土家族饰品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家族人民常佩戴各种饰品,如首饰、头饰、腰饰等。

其中,女性的首饰是最为精致繁复的,常见的有耳环、项链、手镯等。

这些首饰常以银为材料,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纹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除了首饰,土家族的头饰也很有特色,如银饰花环、红丝绒花饰等,都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三、土家族服饰与饰品的历史变迁土家族服饰与饰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在古代,土家族的服饰和饰品更多地反映了日常生活和劳作需求。

例如,土家族男性的服饰常以实用为主,多采用黑色或蓝色的材料,同时注重舒适性和耐用性。

而女性的服饰则以兼具实用和装饰性为主,通过精细的刺绣和丰富的花纹,展现出土家族人民的女性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土家族服饰与饰品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西方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加,但土家族服饰与饰品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通过传统的服饰与饰品,表达着对土家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也展示了土家族的独特魅力。

四、土家族服饰与饰品的现代传承在现代社会中,土家族服饰与饰品的传承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许多民族服装设计师以土家族传统服饰为灵感,创作出新颖而具有现代感的设计。

这些现代化的土家族服饰在时尚界也逐渐受到关注和赞赏。

同时,一些手工艺人也致力于传承土家族传统的刺绣和纺织工艺,将古老的技艺融入到现代的服饰制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6土家族服饰清雍正年间刚刚改土归流之时就有这样的记载:土司地处万山之中,??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

(乾隆《永顺府志》卷十一)土家族古老服饰的特点是男女一式,有衣有裙有头巾,上面都有刺花。

而且人人喜戴耳圈项圈手圈。

这样的服饰真是艳丽多姿,独具风格,为山区添上异彩。

但这种情况后来起了变化,因为第一任知府袁承宠看不惯,在雍正八年以服饰宜分男女为理由,下令禁止男性穿花服装。

当然他要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来达到目的是有困难的,只是改土归流后汉人不断涌入土家境内,在他们的强烈影响下,男性的花服装还是不可避免地消失了。

在清同治年间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土人??妇女则短裙短衣,喜用斑斓,跣足椎髻,以布勒额,耳项手足,环圈蝉联。

(同治《永顺县志》卷六)当时妇女虽然保留了自己的服饰,但之后,也就是在清未还是起了变化。

民国早期的服饰,当前还可看到一些有文物价值的样品,如从其款式或花纹来看,已具有满(旗服)、汉服饰靠拢的明显倾向。

只是这样的服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也停止使用了。

土家族服饰镶边、头巾、枕巾、手帕等完全一样,为四方连续的团花,二方连续的花边。

服饰色彩亦是同类色的变化,以青底挑白花,白底挑青花,镶灰兰衣边,这与古代植物靛兰染色工艺相关,给人以质朴、单纯、高雅之感觉。

服装款式,不象有的民族服装那样宽大,而是紧身,小裤腿,接近现代服装美感。

土家族以挑花工艺为主美化服饰,挑花在工艺制作上同属于刺锈种类,俗称数纱挑刺的十字型花组成,亦有单线挑刺的叫纤花。

据考证,历史遗留下来的刺锈及其工艺,都是在挑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是与中国古代的纹样发展史相一致的。

因为挑花针法单一简便,色彩朴实,兰白分明,适合山地民族物质条件的便利和技艺的发挥。

土家族挑花纹样在服饰上的运用,从审美方面来看,表现的题材内容,主要是生活中的花草、鸟类虫鱼、民俗活动等;表现手法,由于制作工艺的局限,只能高度的简化为几何形的纹样。

大都表现在服装的显著位置,如前胸、后背、裤外侧等。

从功能上看,主要是袖口、裤边、双2 / 6肩、膝盖、缝合处的裤外侧等,加强服装的使用牢度,不易磨损。

土家族服饰保持了自身的优秀传统,其纹饰、色彩都与旗服(满族)的折枝花式造型和色彩艳丽而截然不同。

挑花为主的服饰,是湘鄂川黔边土家族统一的刺绣手法,与邻近几个民族显然有别有关土家族的历史,早在宋代就有文献记载,但在这个时期及宋以前,所有文献都未专一谈及土家族的服饰。

直到清代,土家族服饰才正式载入了文献。

当土家族先民处于原始部落时代,还不懂得纺纱织布,只能自穿树叶草根、兽皮之类的东西,这在古老的歌舞《毛古斯》及《摆手舞》中,就曾出现过稻草毛人与身披土花被面的形象。

五代开平年间,江西汉人酋豪彭王咸归楚,封为溪州刺史,带了所部及工匠千余人进入土家族聚居地区,从而开始出现“女勤于织,户有机杼”的繁荣气象。

到了宋代,土家织锦工艺发展到很高水平,被列为向朝廷纳贡之物,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土锦”、“宝布”。

由于受汉族先进技术的影响,土家族人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土锦”,将短用布改为围裙,将披风改为衣裙。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

男:头包青丝xx或青布,xxxx2.3至3米,包成人字路。

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

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

妇女: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

上衣布:3 / 6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

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

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

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

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

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礼物,这种鞋垫的制作,先用面粉糊布壳晾干,再用纸剪出鞋垫式样,画上格子后,以青、蓝、白、红、绿、黄、紫等多色线,手工纳出花纹或字图案。

小孩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

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

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

土家族妇女服饰上的衣袖与裤脚图案完全采用“挑花”法,也就是在布上用针刺上连贯的“小十字”,以之联成线条或方块,再组合成花鸟鱼虫等图案。

在构图中,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律动感觉。

用色彩绿、红、黄或为黄、绿、红,这种形同色异,不换形而换色的方法,促使呆板的、单一连续的纹样丰富起来,艳丽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精巧的服饰,可说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饰的珍品。

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红色则最受人青昧。

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样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

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

“改土归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加以土家族的家织花边,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浓厚特色。

4 / 6土家族妇女穿的是无领满襟衣。

衣向左开襟。

从上领到下摆到衣裙脚绣有一寸五宽的花边,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条花边,大花边一寸五宽,小花边有手指宽。

袖大一尺二寸许,花边宽窄与衣袖相同,裤大约一尺五寸。

另外,胸前外套围裙,俗称“妈裙”,围裙上为半圆形,下为三角形,从上半圆形及下脚也有一圈花边,宽约一寸。

围裙胸前绣有花约五寸见方,围带即花带均为五彩丝线织成,一般二尺长,两头分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缓。

显示出土家妇女的心灵手巧。

土家族的孩童衣裤不多讲究,主要注重的是鞋帽。

小孩一般戴猫头尾巴帽,帽子前额用金银打就的十三个菩萨像,中间大的一个为观音坐像,两边钉有十八罗汉像,虎帽两侧至两腮前有银勾,用于小孩系帽用,帽顶两侧用白兔毛做成的虎耳,上前挂银铃,虎帽用大红绸缎做面料,前檐绣有一个“王”字,后脑绣有双龙抢宝等图案,胸前持有金锁银牌,上打有“福、禄、寿、禧”字样,帽后悬有金链银梁。

小孩的鞋也为老虎鞋;用红绸缎做面料,鞋尖向后翻,两耳插上兔毛,前绣一个“王”字,两侧绣花。

土家族是祟虎的,小孩穿戴虎帽、虎鞋是受虎的“围抚”,邪恶不敢侵害,可避邪壮威,既可使小孩显得天真活泼,伶俐威武。

土家族男子一般穿琵琶襟特点的满襟衣,缀布扣,领高,袖小而长,袖口滚边。

裤子皆为青、蓝家织布。

裤脚较大且较短,款式大方,又能便于作息。

土家族妇女服饰上的衣袖与裤脚图案完全采用“挑花”法,也就是在布上用针刺上连贯的“小十字”,以之联成线条或方块,再组合成花鸟鱼虫等图案。

在构图中,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律动感觉。

用色彩绿、红、黄或为黄、绿、红,这种形同色异,不换形而换色的方法,促使呆板的、单一连续的纹样丰富起来,艳丽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精巧的服饰,可说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饰的珍品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

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5 / 6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

妇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是并没有苗族那样的银头饰、银项圈土家族服饰,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同层花边,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花边。

妇女多绾髻、戴帽或用黑布缠头,喜欢戴耳环。

年轻男子着对襟短衣,扣子很多。

老年人穿有领的大襟衣。

小孩戴菩萨帽。

无论男女都裹青、蓝或白布裹腿,四季不离。

土家服饰比较而言,土家族服饰没有苗族那样穿金戴银,更接近生活型、实用型。

民国以来,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男人以青、蓝、白或条纹布为主,长二三米,一圈圈地缠绕在头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则多以青丝帕或白印花头巾,丝帕薄如蝉翼,最长达七、八米,是妇女终生陪伴之物,死后必以帕缠入葬。

衣服以青、蓝、白、印花布为主,男穿对胸衣,双排七至十一扣,俗称蜈蚣扣,袖口、领口及裤管末端加花边;女人则右开襟,袖大而短,饰花边,挂银铜佩饰,俗称“满襟”,有满清遗风;未出阁少女着花衣,讲究大红大绿;小孩喜戴菩萨帽,虎头帽;男鞋多为青蓝布,女人穿绣鞋;姑娘出嫁时必穿“露水衣”,上着鲜艳桃花绣衣,下着八幅罗裙,与土老司八幅罗裙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大文豪沈从文考证,八幅罗裙是正宗土家装。

过去土家男女不穿袜,兴打绑腿,尤以男子将裤筒裹成人字路,配布鞋或草鞋,十分精神利索,民族专家说这是土家兵战争装束,有土司“兵农合一”传统制度的痕迹。

而民间百匠,又有不同职业装,如铁匠穿长而宽的牛皮肚兜以防灼伤;猎户挂绣花子弹肚兜是实战需要;农民雨天下田披蓑衣则是农事需要。

对那些“命相”不佳的小孩,还要按土老司的指点戴“百家锁”、穿百纳衣,即从一百户人家讨一百块碎布拼做成衣服穿,否则难养成人等等。

故外人说:土家人穿了一身的“讲究”。

服饰: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纽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

6 / 6土家族服饰,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同层花边,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花边。

妇女多绾髻、戴帽或用黑布缠头,喜欢戴耳环。

年轻男子着对襟短衣,扣子很多。

老年人穿有领的大襟衣。

小孩戴菩萨帽。

无论男女都裹青、蓝或白布裹腿,四季不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