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2文化常识讲义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

文化常识

(原文见P 117本专题考点1的“典型例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 .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

.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文化知识,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

A .“以字行”即仅称呼此人的“字”代名。古人,一般有“名”有“字”,“名”以自称表谦逊,“字”用以交际中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以字行”即是因为种种原因,多仅称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因此A 项正确。B.姻亲,是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从原文“中外姻亲”一句看,这里的姻亲应包含血亲,血亲只是姻亲的一部分。所以,“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C.“丁忧”指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而“母忧”指母亲的丧事,正确。D.“禄”指古代官吏的俸给。而“私禄”在文中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正确。

3.细致辨别 做出答案

B

失分剖析

设问方式

1.下列关于文中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题思路

1.审清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一项。

2.分析所考查的文化知识类别,如古代称谓、职官、礼仪、天文地理、科举制度等。熟悉的知识点链接教材;生僻的知识点在文本具体语境中进行上下文推断。

核心要点

1.文化知识考查的内容一定存在于试题当中。

2.文化知识的正误多半可以根据一定的语境进行判断。

强化训练提能增分

一、古代文化常识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是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专用术语,有“委任”“任命”的意思。

B.殿试,由皇帝认定的博学之士主持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

C.通判,是官职名,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而设“通判”一职。

D.谥,是指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给予的带有褒贬善恶意义的称号。

答案 B

解析B.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老”分别指黄帝和老子,黄老之术是产生于战国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流派,对后来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B.“案”在古代指进送食物的托盘,形体不大,足很矮,可以托举起来,也可以放在地上。后来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也叫“案”。

C.“右”作为方位名词指右边,与“左”相对。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高;而在地理上,以西为左,以东为右。

D.“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罪三族”指因为一人犯罪而牵连到亲属受罚,是古代专制社会惨无人道的刑法之一。

答案 C

解析C.在地理上以西为右,以东为左。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廨,即官署,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州中有州廨,郡中有郡廨,常称郡廨、公廨。廨田,就是公廨田,它是隋唐时给各官署的田地。

B.乡饮酒礼是从周代开始流行的宴饮风俗,目的是向国家推荐贤者;后演化为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故又称“乡饮酒”。

C.侍读,官名。唐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与侍读直学士,讨论文史,整理经籍,备皇帝顾问。宋置翰林

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明、清延续此职。

D.七月半,即七月十五,为下元节,亦称鬼节、施孤、盂兰节,为中国传统节日,当日一般会有祭祀先人的活动。

答案 D

解析D.七月十五为中元节。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是中国封建社会爵位名,其位次为第五等,位列于公侯伯子之后。

B.“公主”是中国古代对望族女子的称谓。唐朝开始公主只是帝女或者和亲公主的称谓。

C.“疏”是一种文体,“上疏”中的“疏”是指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D.“先帝”指远古帝王,也指前代已故的帝王或本朝皇帝的亡父,本文即为此意。

答案 B

解析B.“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望:姜尚,别号飞熊,西周官为太师。因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俗称姜太公。

B.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

C.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也指尽力于王事。这里指前者。

D.诸路:指各支兵马。这里指建炎大变后,兴起的派系不同的军事力量。

答案 D

解析D.“路”是宋元时期行政区划,在这里是“各地”的意思。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一是升迁,二是改任同品级官职,三是降职;“徙”指一般的调动官职;“代”为“代理”之义,古代表示代理、暂时担任官职的词有“署”“权”等。

B.三公,周代已有此词。据杜佑的《通典》记载:“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周以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C.“崩”“薨”“卒”“不禄”“死”表示“人死”的意思,不同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薨”在古代称大夫或相当于大夫的高级官员的死。

D.“赠”一般指为已死的官员加封,“谥”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答案 C

解析C.“古代称大夫或相当于大夫的高级官员的死”应该是“卒”。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B.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C.内禅是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予其家族里的人,称“内禅”。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恭帝。

答案 A

解析A.“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错,武官任免由兵部掌管,不是由吏部掌管。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布政使为巡抚的僚属。

B.“署”在文章中意思为代理或暂任、试任某一官职。“调”的意思为调动、调任。“改”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